乡村旅游成功案例_旅游品牌营销成功案例
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激发游客动机的案例
![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激发游客动机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3f383d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6.png)
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激发游客动机的案例1、眉山,地处成都之南、峨眉后山。
东坡文化郁然千载、东坡美食香票万里,是享誉中外的诗书之城、川厨之乡。
这几年,以川菜中的东坡系列、泡菜为媒介,开展了一系列的眉山旅游创意营销推广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外知名人士对眉山的关注,成为推广眉山旅游的重要手段。
2、英国爱丁堡推出美食遗产之路旅游产品,用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遗产,将历史建筑与传统美食相结合,让游客用旅游的方式体验爱丁堡的美食。
3、火爆一时的西安摔碗酒,通过偶然“一摔”闻名国内。
再如鼓浪屿的土耳其冰激凌、北京玉渊潭的樱花冰激凌。
这些特色美食极具魅力,吸引着人们前来品尝、体验。
美食结合一定的文化创意,形成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通过网红达人的大量短视频传播,形成大量的品牌效应,一传二、二传三、最终形成连锁效应。
4、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游客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不止于逛吃逛吃,还希望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联系。
而具有美食仪式感的情境旅游,可以让游客最快融入旅游目的地的生活。
以饮食文化为主轴,建造饮食文化博物馆、举办美食培训讲座、创办美食论坛、举办烹饪大赛等活动,还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传统手艺人才、以及评选美食形象大使等,使乡村美食旅游更加多元,有效地吸引游客的文化探索动机。
文化与美食的结合,能够丰富乡村美食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增加消费深度。
5、产品注重创意,是新加坡旅游产品营销的显著特点。
从2005年底开始,新加坡各个旅游景点的商店里,陆续出现了一种名为“乐宾莱恩"(LuvingLionel)的绒毛玩具,它的上半身是狮子头,下半身是鱼尾,一副彬彬有礼、笑容可掬的模样,受到当地公众及海外游客的青睐。
开发乐宾莱恩”的起因是从日本的Kitty猫、美国的米老鼠借鉴,从新加坡的象征性标志之一的“鱼尾狮"传统形象造型中汲取灵感而设计,并由此衍生出诸多卡通形象,进而推出一系列可以展现新加坡日常生活的角色和故事,将新加坡的美食、时尚之都和好客等文化形象融入其中。
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探究——以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生态旅游区为例
![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探究——以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生态旅游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6ca7ce5b8f67c1cfad6b82a.png)
介 的创 建、 乡村生 态旅游品牌 配套设施 的营建以及拓 宽乡村 生态旅 游品牌 营销 渠道 4个方面 ,对大梨树 生态旅 游区旅 游品牌
形 象 塑造 进 行 系统 分 析 , 以期 为 国 内其 他 地 区发展 乡村 生 态旅 游提 供 借 鉴 。
关键词 : 乡村 生态旅游
品牌形 象塑造
大梨树生态旅 游区
l 农村发展 1
农业 经 济
2 0 1 3 / 1 0
乡村 生态旅 游 品牌 形 象 塑造探 究
一
以 辽 宁 省 凤 城 市 大 梨 树 生 态旅 游 区 为 例
◎ 刘 强
摘
要 :文 中运 用框 架结构理论 ,以辽宁省凤城 市大梨树 生态旅 游区为例 ,从一 。如 今 ,乡村生态旅 游地竞争 已经 由最初的产 品竞争进 人们 向往绿 色 ,回归 自然意识 的觉 醒 ,乡村生态旅游无疑 能 入品牌 竞争时代 ,旅游 品牌竞争 已经成 为旅游业发展 的主旋 够在激烈竞争 中脱 颖而出 ,形成鲜 明的品牌特色 ,因此 ,成 律 ,对旅 游地品牌 的准确 定位将有利 于品牌认知 ,发挥 竞争 功塑造 乡村 生态 旅游品牌形象是旅游 目的地未来实现跳跃性
乡村 生 态 旅 游 品牌
乡 村 生 态 旅 游 品 牌 配 套I 设施
乡 村 生 态
旅 游 品 牌
市场 定位
媒介1 仓 I J 建
营销渠道
图 l 乡村生态旅游 品牌形象塑造框架模式
乡村生态旅游 品牌定位是 乡村 生态旅游品牌形象 塑造的 构成旅游 品牌形 象定位的前提 。对 乡村 生态旅游品牌进行形 核心 。品牌 定位是建 立在 对地缘分析和 对旅游者分析基础 上 象塑造 ,应将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优 势经 过 目标市场细分和提 的 。地缘分 析揭示 当地自然资源特色和 文化背景 ,对旅 游者 炼升华 ,确 定最具竞争力与发展潜 力的 目标市场 ,即明确推 分析是要 了解旅游地对旅游 者的吸 引力和 预期值 ,这 两方面 广乡村生态旅游 品牌 的优势路径和形象 理念 ,使之能在旅游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640a3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a.png)
花香农居
荷塘月色
江家菜地
幸福梅林
东篱菊园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朵金花”的前身是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村”,也是“城中村”改造的难点村,又是未来成都市市区的风口绿地。市区两级政府提出了“开发、保护并举,利用、发展并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周边环境”的思路,突出了4个方面开发建设: 1. 坚持高起点规划 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建设规模时,成都市政府提出了用景点形式打造国家级品牌“农家乐”的总体方案,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能够给城乡居民提供市外休闲娱乐场所,有利于当地农民就地转市民;二是有利于保护大城市环境,按照国家5A级风景区标准,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建成成都市郊区靓丽风景线。三是有利于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特色,为失地农民就地安置提供就业支持等。对市政府的规划建设方案,多次举行由社会各界和规划区农民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确定的规划方案,政府、企业和农户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5年的建设和经营,“五朵金花”一直保持着5A级风景区的风貌。 2. 坚持把农民摆在创业的主体位置 集中在一个区、一个街道搞涉及3000多户、10000多农民利益的大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5年的建设发展中,没有因拆迁、占地等问题出现一例农民“告状”、“上访”,非法修建、违法经营等现象,而是农民和政府拧成一股绳加快发展。最根本的做法是把农民摆在创业和受益的主体位置,从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到经营管理等重要环节,各级政府都坚持让农民受益,尊重农民意愿,利用农民传统产业优势,提升农民产业规模,在发展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02
国外经典案例
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 1项目概况 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十大乡村振兴案例
![十大乡村振兴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a395b2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3.png)
十大乡村振兴案例
以下是十大乡村振兴案例:
1. 安徽省凤阳县:“阳光果品”品牌建设,通过采用优质种植技术,发展生态果品种植业,并通过网络销售,提升当地果品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
2.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黄河壶口”旅游开发,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提升当地经济和形象。
3.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天赐田园”旅游区,将当地的自然风光、农业文化和传统工艺相结合,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 浙江省江山市:“嘉庆堂”徽菜传承,通过传统徽菜的创新和推广,提高当地的餐饮水平,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5.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衡南油菜花”旅游开发,利用当地的油菜花资源,打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带动当地农村旅游业。
6.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郑州新郑机场物流园区”建设,利用当地机场的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7.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国际化花卉小镇”建设,利用当地花卉资源和园林文化,打造花卉产业和乡村旅游品牌。
8. 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含山脐橙”品牌建设,通过品牌营销和电商平台,发展当地脐橙产业,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9.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四大特色产业”发展,包括油茶产业、禽蛋产业、猪养殖产业和水果产业,通过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模式,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10.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世纪鹰潭旅游度假区”建设,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度假旅游产业,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形象。
乡村旅游景区宣传营销的成功案例
![乡村旅游景区宣传营销的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c2ad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f.png)
乡村旅游景区宣传营销的成功案例
乡村旅游景区宣传营销的成功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案例:
1. 乌镇: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乌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水乡小镇,通过精心规划和宣传营销,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
乌镇的宣传重点突出了其独特的古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典范之一。
2. 婺源:中国江西省的婺源县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
婺源县通过精心策划和推广,成功打造了“中国最美乡村”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知名度。
婺源县的宣传重点突出了其丰富的农耕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迷人的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3. 潭柘寺:位于中国湖南省的潭柘寺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刹,通过精心规划和创新宣传手法,成功吸引了大批游客。
潭柘寺的宣传注重弘扬佛教文化,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了一系列互动体验项目,如虚拟参观、VR体验等,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兴趣,推动了乡村旅游的繁荣。
这些成功案例的共同特点是宣传手法多样,既注重传统文化的展示和弘扬,又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吸引了不同层次和兴趣的游客,推动了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和繁荣。
大理乡村旅游案例分析
![大理乡村旅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62090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0.png)
大理乡村旅游案例分析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目前正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引发了大理旅游热潮。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初,大理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课题组先后三次深入双廊、才村和诺邓等典型村落,进行了系统调研。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目前正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引发了大理旅游热潮。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初,大理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课题组先后三次深入双廊、才村和诺邓等典型村落,进行了系统调研。
一、发展模式依托于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温气候资源,大理乡村旅游已成为大理旅游的发展亮点,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大理乡村旅游日益成为现代都市人追求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出现了“金领进村”、“乡村新移民”等现象,形成了“政府联动市场、文化嫁接旅游、旅游促进农业”的三元叠加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理模式。
其中,双廊、才村、诺邓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
1.双廊模式:市场推动型。
双廊位于洱海北部,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以苍山洱海等自然景观和千年古渔村文化、白族风情民俗等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杨丽萍、赵青等名人效应为带动,双廊乡村旅游从2010年以后出现了“井喷”发展现象,大量逃离“北上广”的“金领”成为双廊的新移民,他们租地、租民居经营客栈餐馆,在这些外来租户的带动下,双廊村民开的“农家乐”、“渔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散客为主的外地游客数量迅速增加。
双廊模式的特点:一是在市场作用下,由市场需求拉动,外来投资者进入双廊进行旅游开发和经营,形成了市场推动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二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加大了公共投入,改善了道路交通等瓶颈制约,打通了双廊与外界旅游市场的联系,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双廊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并成立协会等自治组织实现自我管理;四是散客和自助游是双廊乡村旅游主要消费群体,他们是旅游市场中最活跃的力量,驱动着休闲体验旅游业态发展。
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案例
![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34dd1c43323968011c92ea.png)
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研究一、国外经典案例1.1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1)项目概况走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
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2)主要项目及产品核心旅游项目:胡桃雕刻彩绘、草编、木织(用树皮织布等)、陶艺等传统手工艺作坊,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水上町群山围绕,当地人以务农为生,种稻、养蚕和栽培苹果、香菇等经济作物,把区域整体定位成公园,探索农业和观光业相互促进、振兴地方经济之路。
目前水上町已经建成了农村环境改善中心、农林渔业体验实习馆、农产品加工所、畜产业综合设施、两个村营温泉中心、一个讲述民间传说和展示传统戏剧的演出设施。
旅游产品:田园风光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温泉养生度假游、传统工艺体验游。
业态设置:特色餐馆、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水果采摘及品尝体验活动、温泉中心等。
(3)模式借鉴水上町的“一村一品”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和产业化发展,它们承载着当地人振兴家乡的“农村公园”构想,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经验值得静海思考和借鉴。
游客不仅可以现场观摩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在坊主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
“工匠之乡”以传统特色手工艺为卖点,进行产业化发展和整体营销,提供产品生产的现场教学和制作体验,大力发展特色体验旅游,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地方经济添活力。
农业与观光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使居民们获得了实惠。
居民观念大转变,当地土生土长的匠人不仅感受到了家乡面貌的变迁,还感慨于人们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1.2薰衣草的国度——法国普罗旺斯乡村旅游(1)发展现状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圣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到此感受普罗旺斯的恬静氛围。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ab5fc8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7.png)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一、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1. 基本情况。
袁家村位于陕西礼泉县。
这个村子原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乡村,但是他们通过巧妙地挖掘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超火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胜地。
2. 特色亮点。
美食诱惑:走进袁家村,就像走进了一个关中美食的大集市。
各种地道的美食琳琅满目,像油泼辣子、岐山臊子面、手工凉皮等。
这些美食可都是村民们用传统的手艺制作的哦。
游客们常常是闻着香味就走不动道了,每家小吃店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而且这里的美食价格还很亲民,让游客花很少的钱就能品尝到超多的美味。
民俗风情体验:袁家村完整地保留了关中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
古色古香的街巷里,有传统的手工作坊,像铁匠铺、织布坊、醋坊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打铁、织布、酿醋的乐趣。
看着铁匠师傅一锤一锤地打造农具,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的关中农村。
村民们还会穿上传统的服饰,表演一些关中地区的民俗节目,像秦腔戏曲等,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关中民俗文化的魅力。
3. 成功经验。
村民合作:袁家村的村民们团结一心,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
他们不是各自为政,而是通过成立合作社等方式,整合资源,统一管理。
比如说,在美食街的经营上,大家共同制定规则,保证食品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这样既让游客满意,也让村民们都能赚到钱。
文化挖掘深入:他们深知关中文化的独特性,并且把这种文化深入地融入到旅游的各个环节中。
从建筑到美食,从手工艺品到民俗表演,都有着浓郁的关中文化特色。
这就使得袁家村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一个能让人全面了解关中文化的体验地。
二、莫干山——洋家乐的聚集地。
1. 基本情况。
莫干山位于浙江德清县。
这里山清水秀,自然环境超级优美。
近年来,莫干山兴起了一大批“洋家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2. 特色亮点。
高端民宿体验:莫干山的“洋家乐”可不是普通的农家乐。
这些民宿大多是由外国人或者有国外生活经历的人开办的,它们的设计风格融合了中西元素。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案例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7a979f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2.png)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案例案例1:丁山镇葡萄产业发展丁山镇是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小镇,以葡萄种植和加工为主要产业。
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当地政府和企业通过多项措施推动葡萄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宜居宜业的美乡村。
首先,当地政府重视吸引投资和培育企业。
政府引导企业对葡萄种植和加工进行大规模投资,建立专业的葡萄园管理团队,促进种植技术和市场营销的改进。
这些努力使得当地的葡萄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其次,葡萄园和相关设施的建设也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除了葡萄种植、采摘和加工外,还建立了相关的旅游服务和销售网络,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当地政府积极开展宣传和推广,促进了葡萄产地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参展,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当地的美景和美食。
案例2: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安徽省宿松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域,城乡结合部的娱乐休闲环境较差,对于促进该县城乡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极为重要。
为此,该县政府启动乡村旅游发展计划,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典型案例。
首先,当地政府着重发掘和推广自然和文化资源。
通过这些资源的差异化开发,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业态,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资金。
例如,县内的苍山、青云湖、风霜岗森林公园等优美景点,以及老宿村、白沙干栏等历史文化景点,得以全方位地展示。
同时,在资金援助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当地居民发展古民居民宿和市集营销等业态,促进农村旅游经济的稳步发展。
其次,当地政府注重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绿化带建设、亮化工程、卫生间建设等交通、道路、卫生水平的提高,地方特色宾馆的建设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最后,该县政府积极引进外来投资,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
为了扩大旅游规模,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在县内开发了一系列的多元化旅游项目,如地方特色特色农家乐、兔场乐园、越陆文化村等,为县内农村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看来,以上两个案例都是典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些成功的经验表明,政府、企业和居民要相互配合、协同努力才能够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无限可能。
安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安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c1af2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e.png)
安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安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如下:1. 安徽省桐城市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桐城市通过整合农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他们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2. 黄山市光明村的农村电商光明村利用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他们通过电商渠道将当地的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光明村还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3. 马鞍山市花山镇的农村旅游项目花山镇通过开发农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他们修建了一条环山步道,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农家乐和农产品加工作坊,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村体验。
4. 合肥市包河区的农民合作社包河区的农民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和集中销售,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销效益。
他们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并通过合作社的平台,实现了农民的集中销售和统一收益。
5. 铜陵市枞阳县的农产品加工厂枞阳县建设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厂,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种深加工产品,提高了附加值。
他们与大型企业合作,扩大了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6. 安庆市怀宁县的农村文化旅游怀宁县通过保护和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旅游项目。
他们重点挖掘了乡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乡村体验。
7. 蚌埠市蚌山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园蚌山区建设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园,发展了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和加工产业。
他们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建设,通过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打开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8. 淮南市凤台县的农村电商合作社凤台县的农村电商合作社通过联合农民,共同开展电商销售和物流配送。
他们通过合作社的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的统一销售和配送,提高了销售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9. 池州市青阳县的农产品品牌建设青阳县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
![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562a2ceefdc8d376ee3289.png)
烽火村的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三农”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农村面貌都获得了快速进步和重大变化。
但是,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众多不足。
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面貌。
乡村旅游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
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且在开发中不断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乡村旅游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艺、民族传统文化为根本,以农民自身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乡村旅游的主要目标人群,以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景为特色,联合进行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综合效应十分显著。
同时,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加快新型城镇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对密切城乡产业关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解决乡村居民就业、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乡村旅游在各地广泛开发,其开发模式日益成熟。
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成功转化。
乡村旅游的开发成为了地区经济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也为农民的家庭经济增收创造了条件。
本文通过对地处关中腹地的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烽火村旅游开发的实际调研,在研究中,将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把烽火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乡村旅游开发当中,力求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通过对烽火村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项目运营开发模式、项目特色、经营成果,并对烽火村旅游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烽火村;发展模式一、乡村旅游概念及理论研(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念1.乡村旅游发展概念乡村旅游是一个大的社会经济系统,既是一种产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形式,更是一种融合管理、经营、体验、营销、品牌推广等一系列的产业经济活动体系,对于乡村旅游的探索研究,离不开诸多基础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在本论文的研究撰写中,主要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文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指导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的理论支撑。
2023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2023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5a945f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4.png)
2023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案例1:贵州乡村旅游发展计划
在贵州省的一个贫困乡村,世界旅游联盟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出了乡村旅游发展计划,以助力该乡村的振兴。
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1. 乡村旅游规划:世界旅游联盟与专业团队合作,帮助制定了一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包括资源调研、品牌建设、景点开发等。
规划的重点是将乡村自然景观、传统文化和农业资源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2. 基础设施建设:世界旅游联盟为该乡村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用于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
这包括修建乡村道路、改善农村供水、电力供应等,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 旅游产品开发:世界旅游联盟帮助当地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开发特色农家乐、乡村民宿等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体验乡村文化和农业生活。
联盟还向当地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
4. 营销推广:世界旅游联盟利用自身的全球影响力和网络资源,通过各种渠道推广该乡村旅游目的地。
他们与国内外旅行社、媒体合作,举办推介会、发布各种宣传资料等,提高该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通过这些努力,该乡村逐渐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同时,乡村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这个案例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启发了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
注意:上述案例为虚构,仅用于展示讨论。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乡村旅...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乡村旅...](https://img.taocdn.com/s3/m/6546600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72.png)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
欧美洲开展乡村旅游的历史达百年以上。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轨道。
如爱尔兰、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保护、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1、法国(1)发展历程:成立于1953年的法国农会(APCA)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并联合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建立了名为“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有3000多户农民加盟,2004年,法国农村地区接待了全国28.2%的旅游者,本国公民在本国乡村旅游的消费额约为200亿欧元,影响巨大。
(2)产品类型:法国乡村旅游产品涵盖了农场客栈、农产品市场、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九大系列,法国郊区农业旅游也出现多种形式,包括家庭农场、教育农场、自然保护区、家庭农园等,活动类型多种多样。
(3)经验做法:①加强宣传。
法国出版了专门的宣传和指导手册,大力促销乡村旅游旅游。
②制定相关计划。
法国推出了的“农庄旅游”计划使1.6万户农家建立起了家庭旅馆。
③社区参与,实行本地化策略。
法国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加强了培训和引导,新兴的“绿色度假”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2、美国(1)发展历程:美国有着悠久的乡村旅游传统,根据美国旅行行业协(Travel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2006年对1300位乡村旅游者的抽样调查表明:亲近自然的乡村旅游最受旅游者青睐。
二战以后,乡村旅游成为中产阶级生活的一部分,假期经常在城边不贵的乡村食宿接待设施和私人农场中度过,旅游食宿设施的形式一般是乡村旅馆和农场上私人闲臵房间。
乡村品牌建设案例
![乡村品牌建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a1116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0.png)
乡村品牌建设案例
乡村品牌建设是提升农村形象、推动农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些乡村品牌建设的案例,这些案例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形式的农村品牌建设,旨在带动农村经济、推广农产品、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1.稻香村:广西桂林
•背景:稻香村是广西桂林市一个以农田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品牌建设:以"稻香村"为品牌,推广特色农产品、农事体验和农家乐。
通过文创产品和地方特色活动,提高村庄的
知名度,吸引游客。
2.草原天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背景:草原天路是锡林郭勒盟的一个著名景区,以草原风光为主题。
•品牌建设:建设"草原天路"品牌,强调草原特色的旅游、文化和自然资源。
推出草原特产、草原文创产品,吸引游
客,助力当地农牧业。
3.稻花香谷:江苏扬州
•背景:稻花香谷是扬州市一个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景区。
•品牌建设:打造"稻花香谷"品牌,突出水乡田园风光和江南文化。
通过举办乡村音乐节、美食节等活动,推广农产
品和旅游体验。
4.蓝莓之乡:浙江建德
•背景:建德市因蓝莓产业而闻名。
•品牌建设:将建德定位为"蓝莓之乡",通过培育蓝莓品牌,提升当地农产品市场地位。
举办蓝莓采摘节等活动,
吸引游客参与。
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乡村品牌建设的方式和效果。
在品牌建设中,重要的是结合当地的资源、文化和产业特色,通过创意、营销和活动策划,形成独特的乡村品牌,提高乡村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乡村振兴数字旅游事例
![乡村振兴数字旅游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c379ff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9.png)
乡村振兴数字旅游事例
乡村振兴数字旅游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这种模式可以帮助乡村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乡村振兴数字旅游事例:
1. 阿里巴巴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项目:阿里巴巴通过与各地政府合作,利用其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帮助乡村进行产业升级和旅游业发展。
例如,阿里巴巴在杭州临安区推出了“云上临安”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临安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和推广,吸引了大量游客。
2. 腾讯的“智慧旅游”项目:腾讯通过其强大的互联网平台,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例如,腾讯推出的“微信支付”、“微信小程序”等工具,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和信息服务。
3. 京东的“农村电商”项目:京东通过其电商平台,帮助乡村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同时,京东还推出了“京东农场”、“京东农服”等项目,帮助乡村进行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业发展。
4. 美团的“乡村旅游”项目:美团通过其强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例如,美团推出的“美团民宿”、“美团门票”等工具,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便捷的预订方式和信息服务。
旅游景区营销案例
![旅游景区营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13dfe9f121dd36a32d8288.png)
促销策略分析
1、举办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老君山自驾车狂欢 节、重渡沟啤酒音乐节、伏牛山金秋红叶节暨全 国登山大会、伏牛山滑雪节等节庆活动,丰富游 客在栾川的旅游体验。 2、品牌宣传方面,坚持央视、郑州地铁、
郑州机场、火车站、高铁 站等传统媒体宣传,加 强与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腾讯网等多家全国 最一流的网站进行合作,组建栾川旅游网络宣传矩 阵,打造栾川整体旅游目的地形象。
2015年栾川旅游营销计划 ——创新做好旅游大营销
一个活动即:旅游大营销活动。继续由县级以上领导牵头, 持续开展“党政主导,全员上阵”旅游大营销活动,深挖 现有的58个客源市场潜力,深做渠道和大客户。同时以昌 平为突破口,强力开发北京等新客源市场。
二项宣传即:品牌宣传和渠道宣传。品牌宣传方面,坚持 央视、郑州地铁、郑州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传统媒体 宣传,加强与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腾讯网等多家全 国最一流的网站进行合作,组建栾川旅游网络宣传矩阵, 打造栾川整体旅游目的地形象。渠道宣传方面,增强广告 投放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充分发动景区和旅行社的积极性, 如采取客源地旅行社招标代理等形式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 重新修订旅游引导资金使用办法,实现由种过程重引导向 重结果、重效益、重奖励转变。
2019/8/2
三篇文章即:事件营销、网络营销、活动营销三篇文章一起做。在事 件营销方面,借鉴浙江义乌互联网大会举办的做法,走市场化办会的 路子,邀请国内知名营销策划公司,策划全域旅游发展论坛、乡村旅 游扶贫大会等旅游大事件。在网络营销方面, 合作电商不低于30家。在活动营销方面,举办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 老君山自驾车狂欢节、重渡沟啤酒音乐节、伏牛山金秋红叶节暨全国 登山大会、伏牛山滑雪节等节庆活动,丰富游客在栾川的旅游体验。
乡村文旅产业典型案例
![乡村文旅产业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62f4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3.png)
乡村文旅产业典型案例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乡村文旅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下,我们将深入分析乡村文旅产业的九个关键环节,并从实践角度提供成功案例。
一、乡村旅游规划案例: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托斯卡纳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
当地政府制定了详细的旅游规划,确保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相协调。
二、文化资源开发案例:中国丽江古城丽江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纳西文化,将古城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使丽江成为全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三、旅游产品创新案例: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田普罗旺斯薰衣草田不仅提供传统的观光服务,还开发了薰衣草精油制作、花田骑行等体验式旅游产品,大大提高了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四、品牌营销推广案例:新西兰霍比特村通过电影《霍比特人》的宣传,新西兰一个小村庄成为全球游客热衷的旅游胜地。
这种与影视IP结合的品牌营销策略,大大提高了村庄的知名度。
五、乡村文化保护案例:秘鲁马丘比丘印加文明的遗址马丘比丘在成为世界遗产后,当地政府严格限制游客数量,确保遗址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六、产业链整合案例:澳大利亚葡萄酒产区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产区将种植、酿造、销售与旅游完美结合,为游客提供从农田到酒杯的全链条体验,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七、旅游设施提升案例: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园内的住宿、道路等基础设施,确保游客获得舒适的旅游体验。
八、可持续发展案例: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注重生态保护,严格控制游客活动,确保当地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和谐共存。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全球海岛旅游提供了借鉴。
九、社区参与共建案例: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当地社区深度参与到旅游业中,为游客提供家庭旅馆、导游服务等多种旅游产品。
这不仅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也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总结:乡村文旅产业的成功离不开系统规划与全面执行。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案例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8a74fa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7.png)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案例说起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江西婺源那可是相当有一套的呢。
一、独特的卖点挖掘。
婺源这个地方啊,那可是老天爷赏饭吃。
它最大的卖点就是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一到春天,那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田,就像一块巨大无比的金色地毯铺在大地上,美到让人窒息。
而且啊,婺源可不仅仅只有油菜花,它还有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
那些白墙黛瓦的房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间,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马头墙高高耸立,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这古建筑和油菜花一搭配,好家伙,那就是独一无二的美景啊。
这就是婺源在品牌建设中找到的核心竞争力,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地结合起来,让游客既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又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二、品牌形象塑造。
1. 命名与标识。
婺源给自己打造了一个超级贴切又好记的品牌名称——“中国最美乡村”。
这个名字简单直接,一下子就把婺源的定位给凸显出来了。
然后呢,在标识设计上,也是很用心的。
把油菜花、徽派建筑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一看标识就知道这是婺源,充满了地方特色。
2. 宣传口号。
“梦里老家,江西婺源”,这个口号喊得那叫一个响亮。
“梦里老家”这四个字,一下子就勾起了人们对故乡那种温暖、美好的回忆,即使你没去过婺源,也会对这个地方产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感觉那里就像是自己心灵的归宿一样。
三、多渠道推广。
1. 社交媒体营销。
婺源可会玩社交媒体了。
他们在微博、抖音这些平台上,不断地发布婺源的美景照片、有趣的短视频。
比如说,拍一个老农牵着牛走在油菜花田边的小路上,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吸引了无数人的点赞和转发。
而且啊,他们还会邀请一些网红、旅游达人去婺源游玩,然后让这些人分享自己的旅游体验。
这些达人的粉丝众多,经过他们的宣传,婺源的知名度就像火箭一样飙升。
2. 传统媒体合作。
婺源也没有忘记传统媒体的力量。
他们和电视台合作,制作关于婺源旅游的专题节目。
像在一些旅游频道,播放婺源的四季风光,详细介绍那里的景点、美食和民俗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乡村旅游成功案例_旅游品牌营销成功
案例
最近是不是被丽江打人事件刷屏,前些年又被海南海鲜宰客刷屏,这些负面的新闻都成了一座城市的黑点,大大影响了游客的前往,那么接下来小编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旅游品牌营销成功案例。
案例一
大理联袂天龙八部影视城:逍遥江湖!
借天龙八部影视城及影视剧的拍摄,以之为杠杆,以之为契机,整合、创新大理旅游品牌形象,让大理旅游形象再上新台阶,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掀起大理旅游继电影《五朵金花》之后的第二次高潮,撬动大理经济和文化板块。
第一:回归整合——资源大盘点;风花雪月!
1、《五朵金花》的故乡——浪漫风情;
2、《天龙八部》的故乡——武侠传奇;
3、风花雪月——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观;
4、三塔、太和城、石宝山石窑、南诏铁柱——历史人文;
5、南诏国、大理国——古王国;
6、三道茶、三月街——白族风情;
7、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亚洲文化的十字路口;
8、佛之齐鲁、儒释道巫本主——开放、包容、一团和气的“妙香国”。
第二:借势引爆——需求大揭底;逍遥天下!
1、庄子著作《逍遥游》,有仙风道骨、清静无为、自由自在的味道,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和哲学意味,且与旅游直接相关。
2、《洞仙歌》(《天龙八部》第32回目录)“且自逍遥
没谁管”,极其精准地描绘出旅游、居住、生活在大理的最生动、最突出的感受,是对“风花雪月”的最佳阐释,是消费者对大理旅游的需求和利益的最佳诉求。
3、回顾大理历史民俗传说故事,点点滴滴都在阐释着“逍遥”的概念:22位皇帝中有9个禅位出家,淡薄名利,何其逍遥!东山将军与白姐错换鞋子,神仙偷情,何其逍遥!三道茶,一茶三味,何其逍遥!每处山水都有一个爱情神话,纵情山水,何其逍遥……!如果能找到一个词准确地概括大理所有的风情景观、人文历史,同时又能带给消费者丰富的消费联想和感受,那一定非“逍遥”二字莫属!南诏至大理国500年来无内战、高人雅士、选胜登临、呤诗作画、赏花品茗、把酒临虚、笑谈英雄、皇帝出家、僧道还俗、神仙偷情、六教九流、共处一方、高手乍现、来去无踪……逍遥哉!
4、将严肃文化与通俗文化、商业文化结合,“逍遥”
可指游山玩水、琴棋书画、可指吃喝玩乐,可指修仙成道,也可指声色犬马。
“逍遥、江湖”二词符合大理的旅游格调:雅俗共赏、人神共处。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味味皆全;风情、人情、爱情、侠情情情动人,可赏、可玩、可见、可闻,风花雪月,完全之美,逍遥江湖!“逍遥、江湖”使“风花雪月”与《天龙八部》水乳交融,可以说“风花雪月”就是武侠
小说要营造的主要氛围——这一借势,可以说精准恰当、力沉势大。
案例二
意大利的托斯卡纳(露天音乐会)利用文化影响力举办
艺术节吸引游客
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区,以自然风景、世界遗产、文化和美酒佳肴而著称。
这里是文艺复兴和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故乡,也是世上首间银行的创建地,这里有拥有百座教堂的中世纪小城,欧洲最著名的中世纪广场和到处遍布着的古老的建筑和绘画雕塑杰作。
托斯卡纳是艺术家、学者、科学
家和音乐家的土地,它拥有意大利超过50%的艺术遗产。
如此之多的文化遗产对于任何一个学者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
体验。
托斯卡纳每年都要举行63个节庆:其中8个为音乐节(爵士,蓝调,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等)、12个戏剧节庆、7个舞蹈节、36个从音乐到戏剧到夜总会等各类娱乐节目表演。
当然不容错过还有各个城镇组织的盛大节庆(如利沃诺的“威尼斯映像”节和马萨-卡拉拉的“Lunalica”节)。
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拥有900个海滨度假胜地,分布在该区大大小小的自然文化景观之中,据此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都会选择托斯卡纳作为他们假期的
目的地之一。
此外,完善的旅游咨询销售体系和创新的宣传方式,是该地区旅游产业振兴的“制胜法宝”。
不管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每一条街道上都有旅游小店。
这些旅游小店专门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产品设计和购买等旅游需求业务。
从区到市,再到镇,托斯卡纳建立了一套全覆盖的、完善的旅游咨询销售体系。
案例三
韩国娱乐营销
通过韩剧形成阵阵韩流,提升国家形象。
旅游业的娱乐营销就是强化娱乐意识和参与程度,借助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通过轻松活泼的方式来传播和营销旅游品牌。
以往国内旅行社在宣传韩国景区时,并没有多少卖点,游客对韩国文化的了解也仅停留在烧烤和泡菜上,因此造成了韩国旅游线路的冷清局面。
但近年来,韩国旅游部门借韩剧的影响力,不断根据韩剧挖掘韩国的传统文化,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使韩国旅游市场场面火爆。
韩剧《蓝色生死恋》使济州岛成为旅游胜地;《冬日恋歌》则让南怡岛挤满了亚洲旅游者;而《大长今》的热播,
更让韩国旅游赚了一个大满贯,其卖点除了有《大长今》的拍摄点外,还有品尝韩宫廷膳、穿韩服照相等各种体验活动,据统计,在《大长今》的“鼓动”下,当年前往韩国的中国游客增加了25%,去韩国游玩的日本游客也达到创纪录的240万人!
“韩流”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最初韩国的歌曲、
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剧、足球,进一步扩展到韩国的游戏、服装、化妆品、餐饮、电子产品和汽车等各个领域。
“韩流”蕴藏着巨大的旅游商机。
这些产业以及其中
涌现出一批大腕歌星、影星、球星、音乐人、舞蹈家、模特等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的目光。
虽然靠“韩流”带动了旅游业,但他们也做了很多工作。
韩国旅游依靠影视业开创了一个新的营销模式:依靠上游产
业链条中的电影、电视产品在全球形成的吸引力,根据影视情节包装推广韩国各个地区的景点。
韩国旅游人把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极致。
韩国
通过把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者较易感知的关键性因素,如地域饮食、服饰、瓷器、歌剧和节庆等与旅游结合起来,在努力挖掘体现地方特色项目的同时促进了旅游品牌的塑造,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靠着其文化特色而获得持久的观光客源。
现在韩国每年新推出的特色旅游项目达800个,其中包括吸引百万游客的庆州文化博览会、光州泡菜盛典、南道饮食文化大宴、麟蹄河川漂流节等。
这些富有浓郁韩国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
的众多游客,有力地推动了韩国旅游业的发展。
结语
真正的旅游营销,不在于景点的品牌,不在于旅游费用的高低,而在于贴心的服务过程。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
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