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 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味觉:口腔里的味蕾对于溶解于谁的物质刺 激的反应。
四味:甜、咸、苦、酸
(四)听觉
听觉:特定范围内的声波刺激耳膜后产生的 反应。 1、20周的胎儿具有听觉能力。胎教 2、新生儿能够引起他们听觉的最低刺激,往 往比成人高10~20分贝。 3、儿童的听力一般到14~19岁,才达到最好 水平。 4、左半脑言语 右半脑音乐 喜欢女声 可以 分辨频率、结构、语调 语言听觉 音乐听觉
v 婴儿被试戴着特制护目镜,利用投影技术制造出虚 假物体的幻觉,婴儿会伸手去抓这些虚幻物体,抓 不到的时候就会沮丧地哭。 ——视觉和触觉相联系
v 婴儿看到妈妈在隔音屏后说话,却从相反方向的扬 声器里听到她的声音,婴儿会显得焦虑不安。 ——听觉和视觉相联系
刚出生的新生儿能够模仿成人的动作。 ——动觉和视觉相联系
习惯化就是早期婴儿主动处理刺激信息的 表现。 (2)习惯化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习惯化是对刺激产生区分的机制,利用这
个机制,婴儿能区分哪些是已知事件,那些是 新异事件。 (3)婴儿对不变信息的觉察,就是在寻找规 律性。
心理学家如何运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来研究 婴儿?
心理学家通过给婴儿反复呈现一个刺激,
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四节
•认知的概述 •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 •幼儿的记忆的发展 •幼儿的想象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 认知的概述
认知
认识
知识
动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
10
儿童认知发展的新进展 二、认知研究的新方法
儿童认知发展的新进展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信息加工理论 3、心理理论 4、认知心理学
v
他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相应的认
知结构,认知结构具有普遍性,它的形成标志着一种获得新知识
的可能性。不同阶段的认知结构具有质的差异。
2、信息加工理论
环境刺激 头脑中的信息 重点寻求解释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
3、心理理论
儿童如何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 解能力。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 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并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他们自己的知 识和信念引起或推动的。
(五)、视觉
视觉:可见光对眼睛视网膜的刺激产生视觉 最活跃、最重要、最主动的感觉器官。
1、70%~75%的信息通过视觉得到。 2、人脸偏好:2个月后婴儿视觉集中现象明 显,特别是对鲜亮的物体和人脸有特殊的偏 好。 3、成人和儿童的双眼对视与重大的发展价值。
4、视敏度:从一定距离处感知两个临近点的 能力。 发展的过程 A、新生儿 200 20;30厘米 B、3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对物体聚焦、2岁左 右婴儿的视敏度才接近成人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的行为与某种 结果之间联系的理解。
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
❖ 她曾获奥斯卡金像奖、英 国电影学院奖、艾美奖、 金球奖、格莱美奖、美国 演员工会奖、全美民选奖 和世界戏剧奖。她在音乐 剧《窈窕淑女》的演出令 她的知名度急升,《 Mary Poppins》和《音 乐之声》两套电影演是她 的代表作。
自我效能的功能
❖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等 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
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 实际上,如果成功来得太容易,一些人就永远也不 会掌握从批评中学习的能力。班杜拉教授说,人们 必须学习如何应对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而不 是任由失败带来受挫感。”班杜拉教授常常在他的 电子邮件中附有这样的签名:“愿效能的力量与你 相随!” (迈克尔•乔丹曾说过,“我曾经经历过无 数次失败。而那正是我成功的原因。”)
❖ 6个月大的婴儿就明确 具有深度知觉了。
❖ 爬行经验
(八)、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对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 的感知。
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 4岁的儿童能辨别前后; 5岁的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9岁的儿童才掌握以外部物体为基准的左右。 6~7岁儿童掌握左右概念发展最快的阶段。
(九)可知度(吉布森)
v 2.个别属性: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v 感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v 1.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 v 2.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感
觉剥夺)
客观 事物 直接 作用 于感 官
对事 物的 整体 反应
28
v (二)知觉
知觉: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 应,称作知觉。
婴儿喜欢圆形、正常的人脸、运动的物体 中等复杂的图形。 注视复杂对象时,注意力集中在几何图形的边缘、
人脸突出的部位上。
(七)深度知觉
❖ 深度知觉又称距 离知觉。是对自 身与物体之间距 离的感知。
❖ 人就是对远近、 深浅的知觉。
.
“视觉悬崖”实验
❖ 吉布森进行了一项旨在 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 验--“视觉悬崖实验,被 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 实验之一 。
5、颜色视觉:红绿色盲
6、视知觉:年幼儿童的眼睛并不是单 独接受光线的刺激,通常总是对光刺激 做出总体的反应,也就是说以视知觉的 形式活动。
视觉的几种功能
1、空间知觉 2、差异辨别 3、背景辨别 4、视觉填充 5、对象再认
找不同 检查色盲的数字图 斑马图
(六)、形状知觉
❖ 形状知觉是以视觉为主的,包括动觉、触觉在内 的复合感知。。
v 触觉:皮肤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的感觉。
Leabharlann Baidu
1、巴宾斯基反射 检验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水平的
2、吮吸 一个月大的婴儿:通过 有节律 的吸吮动作准确的辨别不同质地 的奶头。
3、新生儿触觉很快分化地很精细 10-12天,能分辨舌唇与面颊、下颚 等部位刺激不同。 三个月,能分辨下肢和胸部刺激的不同。
v 温觉:皮肤对外界温度的感觉。 v 新生儿对于低于其体温的温度,比高于其体温
儿童的感知经验 对环境稳定特征的认识
知觉行为
❖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
▪ 反应了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
三、多通道感知
感知觉不是互相孤立的活动,而是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过程。(双向接触)
意义: 1、在实际的心理活动中,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 相互联系的复杂过程。 2、早期婴儿就具备了良好的组合信息的能力。
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这就是习惯化。 当婴儿感知到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它不同于 已习惯化了的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 应,原有的习惯化会终止,这就是去习惯化。 这样,心理学家就可以客服婴儿不会运用语 言的困难,利用非语言行为,如吸吮,转头、 眨眼、伸手、生理反映等简单而又客观的反 映指标,研究婴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
第二节 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
感知觉概述
感觉
1、肤觉 2、前庭觉 3、嗅觉与味觉 4、听觉 5、视觉
知觉 1. 形状知觉 2. 深度知觉 3. 方位知觉 4. 可知度
多通道感知和自我效能感
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
幼儿注意的发展
21
一、感知觉概述 我们如何认识世 界?
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
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觉!
4、认知心理学
(1)考察环境的多样性和系统性 (2)关注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3)强调认知发展是人的终生任务。
二、认知研究的新方法
习惯化
去习惯化
习惯化、去习惯化实验
(1)测试对象: 一名正常的5-6个月的婴儿。 (2)目的: 考察5-6个月婴儿分辨两张图片能力。 (3)过程: 拿一张画有一只鸟的图片,另一张是画有鱼的图片。
.
在她出版的自传《家》(Home)一书中提到了她在12 岁那年到米高梅(MGM)试镜的经历。对她的结论是 ,“她不够上镜” 。
J•K•罗琳(J.K. Rowling)
❖ 那本关于一个少年魔 法师的小说《哈利波 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在被伦敦一家小型出 版社接纳之前,曾经 遭到12家出版社的拒 绝。
习惯化:当一种刺激反复出现时, 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
要点: 能够引起习惯化的刺激必须是连续多次重复出现,
出现时必须持续一段时间。
去习惯化:当儿童感知到出现一个 新的刺激,它不同于已习惯化了的 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应, 原有的习惯化会终止。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实验意义: (1)婴儿是积极的探索者,不仅表现在主动 寻求刺激,也主动处理刺激信息。
❖ 1、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 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 2、儿童通过动用玩具及操作日常生活用品,可以 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以后,幼儿便会逐步地掌握 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 3、幼儿通过手的操作,能进一、步认识同一类物 体的共性,因而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 表象和概念的产生准备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应及 时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意面为这 义信基是 的息础一 整的的个 体不理斑 。足解点
,作图 把用, 对,正 象使是 知我以 觉们知 为填识 一补、 个了经 有画验
▪ 婴幼儿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
❖ 触觉——前庭——嗅觉、味觉——听觉——视觉
二 婴幼儿的感知觉
1、肤觉是一组复合的感觉 包括触觉、温觉、痛觉等。 通常女孩比男孩敏感
v 苹果的颜色:红色 苹果的形状:圆形 v 苹果的味道:甜的 苹果的香味:苹果味
1.感觉的概念
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个别属性,这些个 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客观事物 属性
形状、 颜色 大小
滋味
气味 质地 重量 温度
感觉 器官
眼 舌 鼻 皮肤

肤觉 味觉
视觉
知觉
v 感觉的特点:
v 1.当前刺激: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 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
❖Decca Records曾经拒绝与披头士乐 队(the Beatles)签约,原因是“我们不 喜欢他们的声音。”
❖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 曾经被一家 报纸的编辑以“缺乏想象力”为由解 雇。
❖“飞人”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上高中时曾被校篮球队拒之门 外。
❖ 是什么让有些人能够走出失败、并最终获得 成功,而有些人却在挫折面前认了输?心理 学家称之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 是一些人具备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 自己具备取得成功的要素
感觉通道与学习方式
❖面对个体内外刺激,人们表现出对不 同感知通道的偏爱,从而表现出不同 的学习方式。
❖视觉型学习者:主要通过视觉刺激面而学习 。喜欢通过图片、表格、影像等手段获取信 息。
❖听觉型学习者:主要通过接受听觉刺激而学 习,喜欢听他人讲授。
❖动觉型学习者:面对信息刺激往往作出动作 反应,如记笔记、勾勾画画等。
2、前庭觉
内耳 半规管 淋巴液 当我们身体加速运动是,淋巴液的晃动能引起身衡和
运动的感觉
1、胚胎发育的第三周起发挥作用。 2、新生儿的前庭觉能使他形成最早的条件反射。
(三)嗅觉和味觉 嗅觉:鼻腔里的嗅细胞对散发在空气中的气 体刺激引起的反应
适应性 :“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闻不闻其臭。”
的温度更敏感。(怕冷 不怕热)
v 痛觉:皮肤对伤害性刺激的感觉。
嘴 1、婴儿吮吸手指不是一个偶然的、无组织的 盲目工作,而是一个有组织,有指向的行动。 2、4个月以后的婴儿会把自己能够抓到的东 西都塞到嘴里吮吸。 3、嘴是新生儿和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嘴的动作也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动力。
手 1、手也是婴儿接触物体、探索外界的重要工 具。 2、抓握是婴儿最初的有方向的运动,是形成 操作物体和发展成复杂动作的基础,是今后 变成有目的劳动的出发点。 3、抓握动作的发展必须与眼睛的视觉发展相 结合和协调
1、实验的第一阶段时间,给婴儿先看一 只鸟的图片,持续一段时间。
2、实验的第二段时间:给婴儿 同时出示画有一只鸟的和画有 一只鱼的图片。
模拟结果: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当刚拿给婴儿
看时,发现婴儿会好奇惊喜的盯住小鸟的图片, 但是一段时间后便失去兴趣,注意力转向别的 事物。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发现婴儿会花更多 的时间注视那张画有一只小鱼的图片,这表明, 婴儿不仅记住了那张画有小鸟的图片,也发现 了画有小鱼的图片。对他来说是新鲜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