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简答题分解
数据库总结(简答题)
![数据库总结(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f384df240c844769eaeea6.png)
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DBMS的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DBMS的用途:(1)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2)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2)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 ,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且在数据库系统发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恢复。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库转储、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视等(5)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数据库系统的构成(1)数据库(2)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人工管理阶段特点:(1) 数据不保存(2) 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3) 数据不共享(4)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文件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2)数据由文件系统统一管理(3)应用程序直接访问数据文件(4)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缺点:(1)数据冗余度大(2) 数据独立性低(2)数据一致性差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数据结构化(3)数据独立性高(4)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A)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控制B) 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控制C) 并发(concurrency)控制D) 数据恢复(recovery)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概念模型(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fa0e5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7.png)
数据库简答题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它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组织和快速的数据访问。
下面是一些与数据库相关的简答题:1.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数据库的创建、使用和维护。
它提供了一种访问数据库的接口,并允许用户进行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和查询操作。
常见的DBMS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2. 请解释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以表格形式组织数据的数据库。
它利用关系模型来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的每一行表示一个实体,每一列表示一个属性。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的管理和操作。
3. 什么是主键?它的作用是什么?主键是一种唯一标识表格中每一行数据的列。
它的作用是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完整性,能够快速找到和区分每一条记录。
主键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列组成,在表格中不能重复。
4. 请解释什么是外键?它的作用是什么?外键是一种用于建立表格之间关联关系的列。
它是另一张表格的主键,用来引用其他表格中的数据。
外键的作用是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确保相关表格之间的关系一致。
5. 什么是索引?它的作用是什么?索引是一种用于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的数据结构。
它类似于书的目录,可以快速定位和访问数据。
数据库查询时会先根据索引找到相关的数据位置,然后再进行数据的读取。
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但同时也会增加数据的存储和维护成本。
6. 数据库的三范式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三范式?数据库的三范式是一种设计数据库的规范。
它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遵循三范式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效率,降低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 第一范式(1NF)要求数据表格中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数据单元,每一行数据应为唯一。
- 第二范式(2NF)要求每个非主键列完全依赖于主键。
- 第三范式(3NF)要求非主键列之间不能存在传递依赖。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a8d1ff941ea76e58fa045d.png)
1. 简叙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组成:DBMS是许多程序所组成的一个大型软件系统,每个程序都有自己的功能,共同完成DBMS的一个或几个工作。
一个完整的DBMS通常应有以下部分组成:(1)语言编译处理程序(2)系统运行控制程序(3)系统建立、维护程序(4)数据字典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操纵功能(3)数据库运行管理功能(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数据通信接口(6)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2. 数据模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三类数据模型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各有哪些优势?作用: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概念: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框架,该框架描述了数据及其联系的组织方式、表达方式和存取路径。
依据:它们是依据描述实体与实体之间联系的不同方式来划分的。
层次模型:现实世界中,许多实体之间的联系都表现出一种很自然的层次关系。
优点:(1)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在计算机内实现。
(2)结点间联系简单,从根节点到树中任一结点均存在一条唯一的层次路径,以该种模型建立的数据库查询效率很高。
(3)它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完整性支持。
缺点:(1)不能直接表示两个以上的实体型间的复杂联系和实体型间的多对多的联系。
(2)对数据的插入删除操作限制太多。
(3)查询子女结点必须通过双亲结点。
网状模型: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非层次关系,用层次模型表示这种关系很不直观,网状模型克服了这一弊病,它可以清晰的表示这种非层次关系。
优点:(1)能更为直接的为描述客观世界,可表示实体间的多种复杂联系。
(2)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存储效率。
缺点:(1)数据结构复杂,不便于终端用户掌握。
(2)其数据定义和操纵语言极其复杂,不易使用户掌握。
(3)用户需要了解系统结构的细节,加重了编写应用程序的负担。
关系模型:优点:(1)有严格的数学理论根据。
(2)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3)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好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和建立的工作。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24149cd4d8d15abe234e46.png)
1.什么是数据的安全性?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2.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答: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3.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什么关系?答: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
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4.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答: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
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
例如C2 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DAC),B1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 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5)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内容。
5.什么是数据库的审计功能,为什么要提供审计功能?答:审计功能是指DBMS 的审计模块在用户对数据库执行操作的同时把所有操作自动记录到系统的审计日志中。
因为任何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蓄意盗窃破坏数据的人总可能存在。
利用数据库的审计功能,DBA 可以根据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数据库简答答题er图
![数据库简答答题er图](https://img.taocdn.com/s3/m/7112cf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5.png)
一、简答题1、数据库系统主要由哪四部分内容组成?答:(1)数据库(2)数据库管理系统(3)应用系统(4)数据库管理员2、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有哪几种?答: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3、数据库领域有哪几种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答: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
*4、什么是事务?事务的四个特性是什么?答: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的四个特性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5.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基本可以分为以下6步: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6.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有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7、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主要有哪几类?答:事务内部的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
*8、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的内容及如何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其中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而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时,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数据独立性是通过DBMS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来保证的。
9、如何进行系统故障的恢复?答:(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即从头扫描日志文件)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放入Redo队列在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成的事务放入Undo队列(2)对Undo队列事务进行UNDO处理(3)对Redo队列事务进行REDO处理10、解释数据库的安全性及数据库安全的常用技术。
答: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和破坏。
常用技术有用户标识和鉴别、存取控制、视图和密码存储等。
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E-R图)1、假设某公司的业务规则如下:公司下设几个部门,每个部门承担多个工程项目,每个工程项目属于一个部门。
mysql数据库简答题
![mysql数据库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9be6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b.png)
MySQL是一个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它使用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作为主要的交互式数据库语言。
以下是一些关于MySQL数据库的简答题:1. 什么是MySQL?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和管理。
它被广泛用于Web应用程序和其他各种软件开发项目中。
MySQL具有高性能、可扩展性、易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支持大量的并发用户连接。
2. MySQL是由谁开发的?MySQL是由瑞典MySQL AB公司开发的,该公司于2008年被Sun Microsystems收购。
随后,MySQL被作为开源项目进行维护和开发。
现在,MySQL由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oration)负责维护和开发。
3. MySQL的主要特点是什么?MySQL的主要特点包括:* 开源:MySQL是一个开源项目,可以免费使用和修改。
* 高性能:MySQL具有高性能和可扩展性,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并发连接。
* 易用性:MySQL易于安装和配置,提供了丰富的文档和社区支持。
* 灵活性:MySQL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可以轻松地与各种编程语言和应用程序集成。
* 事务支持:MySQL支持事务处理,可以进行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操作。
* 复制和集群:MySQL提供了复制和集群功能,可以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和扩展性。
4. MySQL中的主要数据类型有哪些?MySQL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型、日期和时间型、字符串型等。
其中,数值型包括整数型(如INT、MEDIUMINT、BIGINT等)、浮点数型(如FLOAT、DOUBLE等)和定点数型(如DECIMAL)。
日期和时间型包括DATE、TIME、DATETIME和TIMESTAMP等。
字符串型包括CHAR、VARCHAR、BINARY、VARBINARY、TEXT和BLOB等。
此外,MySQL还支持复合数据类型(如SET和ENUM)和枚举类型。
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 汇总
![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 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341d232a45177232f60a2c3.png)
数据库系统原理简答题汇总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念1.请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答:①数据:是描述事务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的信息。
②数据库: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且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系统易于扩展,并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负责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并帮助数据库的使用者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快速地获取所需数据,以及提供必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统一控制机制,实现对数据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④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请简述在数据管理技术中,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优点/特点?答:①数据集成②数据共享性高③数据冗余小④数据一致性⑤数据独立性高⑥实施统一管理和控制⑦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3.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含义?答: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工程的,对应了数据的三级抽象。
两层映像是指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4.请简述关系模型与网状模型,层次模型的区别/特点?答:使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5.请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答:①数据定义功能②数据操纵功能③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④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⑤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⑥其他功能:主要包括与其他软件的网络通信功能。
6.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答: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数据库简答题整理版
![数据库简答题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9829196c85ec3a87c2c5bb.png)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1.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的特点?(P3)典型特征包括:数据结构化,描述数据时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还有描述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共享性高;数据独立性高,不会因为系统存储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即保持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2.简述关系的完整性。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关系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规定关系中的所有主属性不能为空,而不仅是整体不能为空NULL的含义(不知道或者无意义的值)。
参照完整性——外码、参照关系、被参照关系外码取值规则:要么为空,要么等于对应参照关系的某个主码值用户定义完整性——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3.RDBMS在实现参照完整性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策略?(1)外码能否接受空值(2)删除被参照关系中的元组。
这时可有三种不同的策略:级联删除:同时删除参照关系中相关元组;受限删除:仅当参照关系中没有任何元组的外码值与被参照关系中要删除元组的主码值相同时,系统才执行删除操作,否则拒绝此删除操作。
置空值删除:删除被参照关系的元组,并将参照关系中相应元组的外码值置空值。
( 3 ) 在参照关系中插入元组当参照关系插入某个元组,而被参照关系不存在相应的元组,其主码值与参照关系插入元组的外码值相同,这时可有以下策略:.受限插入:不允许在参照关系中插入;.递归插入:同时在被参照关系中插入一个元组,其主码值为插入元组的外码值。
4.试述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答: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①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描述。
②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③数据的约束条件:是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2203fa7c1cfad6195fa7d2.png)
考点:数据库逻辑设计ER图设某商业集团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公司”实体集,其中的属性有公司编号、公司名、地址等;“仓库”实体集,其中的属性有仓库编号、仓库名、规格、地址等;“职工”实体集,其中的属性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等。
公司与仓库之间存在“隶属”联系,每个公司管辖若干仓库,每个仓库只能属于一个公司管辖;仓库与职工之间存在着“聘用”联系,每个可聘用的职工人数应该在10~40人之间,每个职工只能在一个仓库工作,仓库聘用职工有聘用期和工资。
(1)试画出ER图;(2)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并注明主码和外码。
解:(1)ER图如下:(2)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如下[注:下划线表示为主码(关键字),波浪线为外码(外关键字)]:公司(公司编号,公司名,地址)仓库(仓库编号,仓库名,地址,公司编号)职工(职工编号,姓名,性别,仓库编号,聘期,工资)考点:数据库建立和维护1使用T-SQL语句建立一个宾馆数据库(要判断是否已经存在同名数据库,如果是,则删除后再新建),文件属性如下表:(10分)参数参数值数据库名bg逻辑数据文件名Bg_dat操作系统数据文件名D:\bg_dat.mdf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2MB数据文件的最大大小20MB数据文件增长帐度2MB日志逻辑文件名Bg_log操作系统日志文件名D:\bg_log.ldf日志文件初始大小1MB日志文件增长幅度15%参考答案:use masterGoif exists(select * from sysdatabases where name =’bg ')-------------2分drop database bgcreate database bgon(name=bg_dat,filename='d:\bg_dat.mdf',size=2MB,maxsize=20MB,filegrowth=2MB)log on(name='bg_log',filename='d:\bg_log.ldf',size=1MB,filegrowth=15%)----------------------------------------------------------------------建数据库代码共8分,每个参数错了扣1分)考点:表的建立和维护一、按下图所示创建表格stuinfo,其中字段Stuname为主键,性别为“男、女”,年龄<40类型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使用sql语句插入图1所示数据。
(完整word版)数据库简答题完整版
![(完整word版)数据库简答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29e2e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32.png)
1.说出数据库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数据, 软件, 硬件, 人员2.试述SQL语言的功能。
SQL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 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3.SQL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每种举两个例子。
1.数值型(int bit)2.字符串型(char vachar)3.日期时间类型(datetime small datetime)4.货币类型(money small money)5.简述Where子句与Having子句的区别。
Having是筛选组, 而where是筛选记录, 分组筛选的时候应having;其它情况用where, 视图定义以及基本表区别。
试图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试图)导出的表。
他与基本表不同, 是一个虚表, 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能被查询, 被删除, 但对试图的增、删、改操作则有一定限制。
6.简述视图的定义以及与基本表的区别。
视图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试图)导出的表。
他与基本表不同, 是一个虚表, 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能被查询, 被删除, 但对试图的增、删、改操作则有一定限制。
7.试叙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二级映象功能。
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二级映像是为了在内部实现三个模式所对应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
8.简述数据库系统如何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将由内模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与概念模式隔离开来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将由概念模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与外模式隔离开来9.试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需求分析阶段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5.数据库实施阶段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阶段10.解释E-R图并说明其三要素。
实体、联系、属性。
实体: 现实世界可以区别于其他是对象的“事件”或“物件”联系: 实体各属性之间所具有的关系。
属性: 一个实体集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完整版)数据库简答题
![(完整版)数据库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c5da34d0d233d4b04e6908.png)
第一章1.8. List fou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 file-processing system and a DBMS.答:1.两者都包含了一系列的数据以及一些可用于操作数据的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协调该数据的物理结构以及逻辑结构。
而对于文件处理系统而言,只有物理结构。
2.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确保所有经授权访问的程序能够访问到数据的物理部分,因此可以减少数据冗余。
在文件处理系统中,当一个数据被一个程序所写入的时候,它有可能不能被另一个程序所读取。
3.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灵活的访问方法(例如查询),而文件处理系统则要按照事先确定的方法去访问数据(例如程序编译)4.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让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
而文件处理系统通常是允许一个或多个程序在同一时间访问不同的数据。
在文件处理系统中,当且仅当两个文件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个文件进行只读操作时才能并发进行这个操作。
1.9 Explain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data independence, and its importance in database systems.答:物理数据独立是指能够应用程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修改物理模式。
物理层的实现比较复杂,物理数据独立之后,当逻辑层需要修改某些数据的时候,就不需要设计复杂的物理结构,减轻了逻辑层的负担。
1.10 List five responsibilities of a database-management system. For each responsibility, explainthe problems that would arise if the responsibility were not discharged.答:1.与文件管理器进行交互。
如果没有了,数据库管理什么都做不了,包括数据存储以接受。
数据库简答答题er图
![数据库简答答题er图](https://img.taocdn.com/s3/m/2df1ce283c1ec5da51e2707f.png)
一、简答题1、数据库系统主要由哪四部分内容组成?答:(1)数据库(2)数据库管理系统(3)应用系统(4)数据库管理员2、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有哪几种?答: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3、数据库领域有哪几种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答: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
*4、什么是事务?事务的四个特性是什么?答: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的四个特性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5.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基本可以分为以下6步: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6.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有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7、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主要有哪几类?答:事务内部的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
*8、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的内容及如何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其中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而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时,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数据独立性是通过DBMS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来保证的。
9、如何进行系统故障的恢复?答:(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即从头扫描日志文件)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放入Redo 队列在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成的事务放入Undo 队列(2)对Undo队列事务进行UNDO处理(3)对Redo队列事务进行REDO处理10、解释数据库的安全性及数据库安全的常用技术。
答: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和破坏。
常用技术有用户标识和鉴别、存取控制、视图和密码存储等。
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E-R图)1、假设某公司的业务规则如下:公司下设几个部门,每个部门承担多个工程项目,每个工程项目属于一个部门。
mysql简答题精简版
![mysql简答题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7cc93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4.png)
mysql简答题精简版1、请简述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什么是数据库系统?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有哪些?2、请简述什么是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3、请简述c/s结构与b/s结构的区别。
4、简述事务的属性。
5.请解释存储过程、存储函数和触发器的异同。
6.MySQL中的表维护语句是什么?7、什么是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采用的主要数据模型有哪些?模型化和数据之间的工具。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8、简述索引的概念和作用,以及索引的分类。
① 快速读取数据② 确保数据记录的唯一性③ 实现表之间的引用完整性④ 使用逐序分组检索时,索引可以减少排序和分组时间。
9.尝试解释数据完整性的含义和分类。
含义: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分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10.当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时,锁定的作用是什么?防止用户读取正在由其他用户更改的数据吗,并且可以防止多个用户同时更改相同的数据,确保事务完整性和数据库一致性。
11、简述mysql提供的隔离级别。
序列化、可重复阅读、提交阅读和未提交阅读12。
简要描述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13、简述索引的弊端。
① 索引时,它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索引文件会占用磁盘空间。
如果有大量索引,索引文件可能会避开数据文件,更快地达到最大文件大小。
②在更新表中索引列上的数据时,对索引也需要更新的,这可能需要重新组织一个索引,假若表中的索引很多,那是浪费时间的。
也就是说,降低了添加、删除、修改和其他写入操作的效率。
表中索引越多,更新表的时间越长14、简述mysql为保证数据安全所提供的方法。
① 添加和删除用户② 授予和撤销权限③ 权限的转移和限制④ 使用界面模式操作用户和权限。
15、请说明存储过程、存储函数、触发器的异同。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
当使用以下一个或多个数据修改操作修改指定表中的数据时,触发器将生效:更新、插入或删除。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c08d1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4.png)
第一章3、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的含义;答: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通常分为三级模式的总体结构,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二级映像,实现了数据的独立性;其中三级模式结构指的是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二级映像指的是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模式也称逻辑模式和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其性质与联系,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以描述用户看到或使用的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和特性的,用户根据外模式用数据操作语句或应用程序去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整个数据库的最底层表示,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对于外模式/模式映像,当模式改变时,相应的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而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来编写的,外模式不变,应用程序就没必要修改,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对于模式/内模式映像,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变了,模式/内模式映像会作相应的改变,以使模式保持不变,而模式不变,与模式没有直接联系的应用程序也不会改变,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⑴、数据定义功能;⑵、数据操纵功能;⑶、数据组织、存取功能;⑷、数据库运行管理功能;⑸、数据库建立与维护功能第五章1、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1NF、2NF、3NF、BCNF、多值依赖、4NF、最小函数依赖、函数依赖保持性、无损连接性;①、函数依赖:设RU是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上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如果r中不存在两个元组,它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同,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同,则称“X 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X”,记作X→Y;②、平凡函数依赖:设RU是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若Y是X的子集,则称X→Y为平凡函数依赖;③、非平凡函数依赖:设RU是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如果X→Y,且Y∉X,则称X→Y为非平凡函数依赖;④、部分函数依赖:如果X→Y,但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⑤、完全函数依赖: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Y函数不依赖于X’,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⑥、传递函数依赖:在RU中,如果X→Y ,Y→Z,且Y∉X,X也不函数依赖于Y,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⑦、1NF:如果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均为简单属性,即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则称R属于第一范式;⑧、2NF:如果关系模式R∈1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R的码,则称R属于第二范式;⑨、3NF:如果关系模式R∈2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函数依赖于R的候选码,则称R属于第三范式;⑩、BCNF:如果关系模式R∈1NF,且对于所有的函数依赖X→YY∉X,决定因素X都包含了R的一个候选码,则称R属于BC范式;错误!、多值依赖:设RU是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Z是U的子集,并且Z=U-X-Y;关系模式RU中多值依赖X→→Y成立,当且仅当对RU的任一关系r,给定的一对x,z值,有一组Y的值,这组值仅仅决定于x值而与z值无关;错误!、4NF:关系模式R<U,F>∈1NF,如果对于R的每个非平凡多值依赖X→→YY∉X,X都含有码,则称R<U,F>∈4NF;错误!、最小函数依赖:函数依赖集F满足以下条件:a、F中的任何一个函数依赖的右部仅含有一个属性;b、F中不岑仔这样一个函数依赖X→A,使得F与F-{X→A }等价;c、F中不存在这样一个函数依赖X→A,X有真子集Z使得F-{X→A }∪{Z→A}与F等价;错误!、函数依赖保持性:设p={R1<U1,F1>,R2<U2,F2>,···,R n<U n,F n>}是关系模式R{U,F}上的一个分解;若∪Fi =F ,则称分解p具有函数依赖保持性;错误!、无损连接性:设p={R1<U1,F1>,R2<U2,F2>,···,R n<U n,F n>}是关系模式R{U,F}上的一个分解;若任何属于R{U,F}的关系r,令r1=πR1r,r2=πR2r,···,r n=πR n r,有r=r1∞r2∞···∞r n成立,则称分解p具有无损连接性;第六章3、简述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区别;答:汉语字典的正文本身就是一个聚集索引;比如,我们要查“安”字,就会很自然地翻开字典的前几页,因为“安”的拼音是“an”,而按照拼音排序汉字的字典是以英文字母“a”开头并以“z”结尾的,那么“安”字就自然地排在字典的前部;如果您翻完了所有以“a”开头的部分仍然找不到这个字,那么就说明您的字典中没有这个字;同样的,如果查“张”字,那您也会将您的字典翻到最后部分,因为“张”的拼音是“zhang”;也就是说,字典的正文部分本身就是一个目录,您不需要再去查其他目录来找到您需要找的内容;正文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目录称为“聚集索引”;如果您认识某个字,您可以快速地从自动中查到这个字;但您也可能会遇到您不认识的字,不知道它的发音,这时候,您就不能按照刚才的方法找到您要查的字,而需要去根据“偏旁部首”查到您要找的字,然后根据这个字后的页码直接翻到某页来找到您要找的字;但您结合“部首目录”和“检字表”而查到的字的排序并不是真正的正文的排序方法,比如您查“张”字,我们可以看到在查部首之后的检字表中“张”的页码是672页,检字表中“张”的上面是“驰”字,但页码却是63页,“张”的下面是“弩”字,页面是390页;很显然,这些字并不是真正的分别位于“张”字的上下方,现在您看到的连续的“驰、张、弩”三字实际上就是他们在非聚集索引中的排序,是字典正文中的字在非聚集索引中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到您所需要的字,但它需要两个过程,先找到目录中的结果,然后再翻到您所需要的页码;我们把这种目录纯粹是目录,正文纯粹是正文的排序方式称为“非聚集索引”;4、为什么一个数据文件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答:由于一个数据表只能有一种实际的存储顺序,因此在一个数据表中只能建立一个聚集索引; 第七章1、请简要阐述一个数据库设计的几个阶段;答:①、需求分析阶段②、概念设计阶段③、逻辑设计阶段④、物理设计阶段⑤、数据库实现阶段⑥、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阶段第八章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3、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答: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①、用户标识和鉴别:数据库会对用户进行标识,系统内部记录所有合法用户的标识,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以确定用户的合法性;②、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③、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④、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⑤、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内容;第九章1、简述事务的概念和事务的四个特性,并解释每一个性质由DBMS的哪个子系统实现,每一个性质对DBS有什么益处;事务的概念:事务是数据库应用中构成单一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集合事务的四个特性及实现与益处:①、事务的原子性:每个事务的所有操作要么被成功地执行,要么一个也不被执行;原子性是由DBMS的事务管理子系统实现的;事务的原子性保证了DBS的完整性;②、事务的一致性:一个事务的正确执行必须数据库从一个正确状态转换为另一个正确的状态;事务的一致性是由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实现的;事务的一致性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③、事务的隔离性:多个并发事务之间不能相互干扰,同时并发不影响事务的执行;事务的隔离性是由DBMS的并发控制子系统实现的;隔离性使并发执行的事务不必关心其他事务,如同在单用户环境下执行一样;④、事务的持久性: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必须是永久的;事务一旦提交,则永久改变数据库中的数据;持久性是由DBMS的恢复管理子系统实现的;持久性能保证DB具有可恢复性;2、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性分别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①、丢失更新:采用一级封锁协议解决②、污读:采用二级封锁协议解决③、不可重读:采用三级封锁协议解决3、简述封锁的概念以及基本的封锁类型;封锁的概念: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基本的封锁类型:①、排他锁②、共享锁4、什么是封锁协议简述不同级别的封锁协议的主要区别;封锁协议的定义:在运用X锁和S锁对数据对象加锁时,需要约定一些规则,这些规则为封锁协议主要区别:①、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排他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它防止了丢失更新问题,但不能保证可重读和不读“脏”数据;②、二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它防止丢失更新问题,也进一步防止读“脏”数据,但不能解决不可重读问题;③、三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它防止了丢失更新问题、读“脏”数据,以及不可重读问题;5、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具体实现方法是什么基本原则:数据库的重复存储具体实现方法:①、转储和建立日志②、数据恢复6、什么是“脏”数据如何避免读取“脏”数据“脏”数据定义:不正确的临时值如何避免:采用二级封锁协议或者三级封锁协议7、什么是活锁试述活锁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活锁的定义:多个事务申请对数据R申请加锁,而系统随机地加锁,导致某些事务长等待活锁产生的原因:系统随机地加锁解决办法:采用“先来先服务”的策略预防活锁的发生8、什么是死锁试述死锁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答:死锁的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务互相申请对方加锁对象的排它锁,造成了循环等待死锁产生的原因: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务都处于等待状态,并且每个事务都在等待其中另一个事务解除封锁,它才能继续执行下去,结果造成任何一个事务都无法继续执行,这样系统就进入了死锁状态;解决办法:①、死锁的预防:一次封锁法、顺序封锁法②、死锁的诊断与解除:超时法、等待图法③、选择一个处理死锁代价最小的事务,将其撤消,释放此事务持有的所有的锁,使其它事务能继续运行下去;选择题部分DB指的是数据库DataBase,DBMS指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S指的是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A指的是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ata指的是数据; 由书中概念易得DBS数据库系统包括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和控制DB数据库,而DB 载入、存储、重组与恢复Data数据;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有:⑴、实现数据共享;⑵、减少数据冗余度;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⑷、数据的独立性;⑸、安全保密性;⑹、并发控制;⑺、故障恢复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DBMS是把用户对数据的操作转化为对系统存储文件的操作,有效地实现数据库三级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转化;MIS指的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指的是内模式改变,模式即概念模式不变模式也称逻辑模式和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其性质与联系,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以描述用户看到或使用的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和特性的,用户根据外模式用数据操作语句或应用程序去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整个数据库的最底层表示,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Armstrong公理系统:设关系模式R<U,F>,其中U为属性集,F是U上的一组函数依赖,则有如下推理规则:①、自反律:若属性集Y 包含于属性集X,属性集X 包含于U,则X→Y为F所蕴涵;②、增广律:若X→Y为F所蕴涵,且属性集Z 包含于属性集U,则XZ→YZ为F所蕴涵;③、传递律:若X→Y,Y→Z为F所蕴涵,则X →Z为F所蕴涵;根据以上三条推理规则又可推出下述三条推理规则:①、合并规则:若X→Y,X→Z,则X→YZ为F所蕴涵;②、伪传递律:若X→Y,WY→Z,则XW→Z为F所蕴涵;③、分解规则:若X→Y,Z包含于Y,则X→Z为F所蕴涵;多值依赖具有如下性质:①、对称性:若X→→Y,则X→→Z,其中Z=U-X-Y②、传递性:若X→→Y,Y→→Z,则X→→Z-Y③、合并性:若X→→Y,X→→Z,则X→→YZ④、分解性:若X→→Y,X→→Z,则X→→Y∩Z,X→→Z-Y,X→→Y-Z均成立⑤、函数依赖可看做多值依赖的特例;物理结构设计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②、设计合适的存取路径③、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④、确定系统配置属性冲突:属性值的类型、取值范围不一致;命名冲突:a、同名异义:不同意义的对象在不同的局部应用中具有相同的名字b、异义同名:同一意义的对象在不同的局部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名字结构冲突:a、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局部应用中具有不同的身份b、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局部应用中对应的实体属性组成不完全相同c、实体之间的联系在不同的局部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类型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有以上几种:①、存取控制技术②、视图机制③、审计技术④、数据加密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关系的完整性有以下几条规则:⑴、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码所包含的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注:主码不能为空,且主码整体取值也不空⑵、参照完整性规则:如果属性集K是关系模式R1的外键,同时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属性,但不是R2的主键,那么K为R2的外键;在R2关系中,K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①、空值;②、不为空时,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⑶、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规则:用户针对具体的数据约束,设置完整性规则;。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述题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192ae4e87101f69f319545.png)
数据库简答题数据库简述题数据库简述题 1.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2)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什么是数据库? 答: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按某种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存放在外存储器上,且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因此,数据库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3.什么是数据冗余?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怎样减少冗余? 答:数据冗余是指各个数据文件中存在重复的数据。
在文件管理系统中,数据被组织在一个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每个文件都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对数据的操作是按文件名访问的。
数据文件之间没有联系,数据文件是面向应用程序的。
每个应用都拥有并使用自己的数据文件,各数据文件中难免有许多数据相互重复,数据的冗余度比较大。
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由许多单独文件组成,文件内部具有完整的结构,但它更注重文件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共享性。
数据库系统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数据共享而建立的,各个应用的数据集中存储,共同使用,数据库文件之间联系密切,因而尽可能地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存储,减少和控制了数据的冗余。
4.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是:·查询迅速、准确,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纸面文件;·数据结构化,并由DBMS统一管理;·数据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的共享性好;·DBMS还提供了数据的控制功能。
5.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 答: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视图即用户的逻辑文件)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之间的独立性。
数据库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数据库简答题和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c70661c0b4e767f5acfce4d.png)
简答题:1.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优点:1)与非关系模型不同,他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
2)概念单一,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
3)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缺点:查询效率低2.视图的作用1)简化用户操作。
2)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3)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4)对机密数据提供完全保护,5)适当利用视图可以更清晰的表达查询3.故障的恢复策略故障种类: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计算机病毒事务故障的恢复:1.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2.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3.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其他更新操作,并做同样处理4.如此处理下去,直到读到此事务的开始标记,事务故障就恢复结束系统故障的恢复: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找出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将其事务标识记入重做队列。
同时找出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成的事务,将其事务标识记入撤销队列2.对撤销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撤销处理。
3.对重做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重做处理。
介质故障的恢复:1.装入最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是数据库恢复到最近一次转储时的一致性状态。
2.装入相应的日志文件副本,重做已完成的事务。
(事务故障考的机率很大)4.死锁的预防:一次封锁法,顺序封锁法。
死锁的诊断:超时法,等待图法。
死锁的解除:选择一个处理死锁代价最小的事务,将其撤销,释放此事务持有的所有的锁,使其他事务得以继续运行下去。
名词解释1.视图: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虚拟表。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
视图一经定义,就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被查询和删除。
但对更新操作有限制。
2.自主存取控制DAC:用户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对象有不同的存取权限,不同的用户对同一对象也有不同的权限,而且用户还可将其拥有的权限转授给其他用户。
强制存取控制MAC:每一个数据库对象被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也被授予某一个级别的许可证。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总结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821a1210a6f524ccbf8577.png)
第1章绪论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l)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
(2)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DataBas 。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5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l)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库的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以多种不同的语言共享使用。
(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式结构和二级映像功能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很高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4)数据由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个数据。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l)数据库定义功能;(2)数据存取功能;(3)数据库运行管理;(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ad59c15fbfc77da269b14f.png)
1、解释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三个概念。
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于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1分)DBMS是指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位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1分)DBS是实现有组织的、动态的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2分)2、试述视图和基本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视图和基本表在概念上等同,他们都是关系。
(1分)(2)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中导出的表,它与基本表不同,是一个虚表。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然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
(3分)3、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
(2分)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2分)4、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简要说明它们的含义。
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
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它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2分)基本封锁类型:排它锁和共享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它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1分)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其它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
(1分)1、(3分)简述二段锁协议和可串行化调度的含义。
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两级映像。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2分)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模式实际上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统一综合地考虑了所有用户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有机地结合成一个逻辑整体。
(1分)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购逻辑表示。
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1分)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1分)2. 关系的完整性有哪些?并用实例解释。
答: 1)实体完整性:主属性不能为空。
例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年龄)主属性学号不能为空2)参照完整性:属性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相对应,则F或者取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年龄)专业(专业号,专业名)学生关系中的专业号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例如某字段的取值在1~100之间3.实体间的联系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1:1 班级和正班长1:n 班级和学生M:N 学生和课程4. 数据库设计分为哪几个阶段?答: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5.试说明B+树索引和聚簇分别适合用在什么地方?答:B+树索引适合用于某个值有很少行记录的情况,比如学生表中的学号适合建立B+树索引;聚簇适合于某个值有很多行记录的情况,比如学生表中系别适合建立聚簇。
1.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数据定义。
2)数据操纵。
3)数据库运行管理。
4)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6)数据通信接口。
2.简述SQL语言的特点。
答: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关系数据库语言的特点和优点。
其特点如下:1)综合统一 2)高度非过程化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操作方式 5)语言简洁,易学易用3、什么是数据库系统?答:数据库系统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硬资源组成的系统。
它包含关联数据的集合,DBMS和用户应用程序等。
4、试述数据库完整保护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答:主要任务是保障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协调性,提高数据对用户的可用性。
其措施如下:适时检查完整约束条件,保证语义完整。
控制并发操作,使其不破坏完整性。
在系统出现故障后,即时恢复系统。
5、在倒排文件中,如果只建立了部分关键字的辅索引,如何进行查找?答:对询问中涉及的关键字,首先在已建立的辅索引中求指针的交集P,而后对P 中所指记录逐个验证其它关键字是否与询问条件匹配,所有匹配的记录即为查询结果。
1、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 2、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 Garba : e InGarba : e out )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
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 3、试给出多值依赖、和4NF的定义。
• 4、试给出函数依赖、BCNF的定义。
• 5、简述嵌入式SQL语句与主语言之间的通信。
首先用SQL通信区(SQL Communication Area,简称SQLCA)向主语言传递SQL语句的执行状态信息,使主语言能够据此控制程序流程;在程序运行中,主语言向SQL语句提供参数,使用主变量(host variable)输入数据;同时,程序把SQL语句查询数据库的结果交主语言进一步处理,其中使用主变量和游标(cursor)向主语言输出数据,从而实现了SQL 语言的过程化工作。
SQL语句执行后,系统要反馈给应用程序若干信息,主要包括描述系统当前工作状态和运行环境的各种数据,这些信息将送到SQL通信区SQLCA中。
应用程序从SQLCA中取出这些状态信息,据此决定接下来执行的语句。
• 6、试述RDBMS查询优化的一般步骤。
( l )把查询转换成某种内部表示,通常用的内部表示是语法树。
( 2 )把语法树转换成标准(优化)形式。
即利用优化算法,把原始的语法树转换成优化的形式。
( 3 )选择低层的存取路径。
( 4 )生成查询计划,选择代价最小的。
• 7、试述RDBMS查询优化的一般准则。
答:下面的优化策略一般能提高查询效率:( l )选择运算应尽可能先做;( 2 )把投影运算和选择运算同时进行;( 3 )把投影同其前或其后的双目运算结合起来执行;( 4 )把某些选择同在它前面要执行的笛卡儿积结合起来成为一个连接运算;( 5 )找出公共子表达式;( 6 )选取合适的连接算法。
• 8、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试述其设计步骤。
答: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 E 一R 图转换为与选用的 DBMS 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设计步骤为 : ( l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 2 )将转换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 DBMS 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3 )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 9、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答: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
数据字典的内容通常包括:( l )数据项;( 2 )数据结构; ( 3 )数据流; ( 4 )数据存储; ( 5 )处理过程五个部分。
其中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若干个数据项可以组成一个数据结构。
数据字典通过对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的定义来描述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逻辑内容。
数据字典的作用: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是下一步进行概念设计的基础,并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完盖。
四、简答题1、什么是视图,其主要特点是什么?答:视图是以现存表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建立起来的一个表。
视图不是物理存在的,它不包含真正存储的数据,不占存储空间。
但视图可以像一般的表那样操作,因此视图也称作虚表,而真正物理存在的表称作实表或基本表。
2、什么是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这种体系结构的优点是什么?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这种体系结构的优点: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组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而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3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3、什么是数据管理?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简要描述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所谓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和维护等工作,是数据处理的核心。
数据管理技术随着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人工管理阶段,没有统一的数据管理软件,对数据的管理完全由各个程序在其程序中进行。
在文件系统阶段,部分实现了逻辑数据与物理数据的相互独立性。
在数据库系统阶段,完成实现了逻辑数据与物理数据的相互独立,实现了数据共享,具有数据的冗余度小、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实现了对数据的集中管理等许多优点。
4、系统数据库master中记录哪些信息?答:记录了SQL Server系统的所有系统信息。
这些系统信息包括所有的登录信息、系统设置信息、SQL Server的初始化信息和其它系统数据库及用户数据库的相关信息。
5、什么是索引?建立索引的作用有哪些?答:索引是按照一定顺序对表中一列或若干列建立的列值与记录行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在数据库系统中建立索引主要有以下作用:(1)快速存取数据;(2)保证数据记录的惟一性;(3)实现表与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4)在使用ORDER BY、GROUP BY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利用索引可以减少排序和分组的时间。
6、设计数据库备份策略时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数据库备份与数据库恢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设计数据库备份策略时,应与数据库恢复结合起来考虑,其其本思想是以最小的代价恢复数据。
7、设有学生关系STUDENT(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有关系代数表达式:π1,2,4(STUDENT)÷π4(σ1=’20060401’(STUDENT)),请用汉语句子写出该表达式所表示的查询。
答:检索出与学号为“20060401”的学生同一天出生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8、在SQL SERVER 2000中,存储过程有几类,分别简述各自的特点。
答:在SQL SERVER 2000中,存储过程有两类:系统存储过程和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
系统存储过程由系统自动创建,主要存储在master数据库中,主要功能是从系统表中获取信息,可被其他数据库调用。
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由用户创建,其主要用于完成某一特定用户要求的功能。
9、什么是日志文件?简述日志文件恢复事务的过程。
答: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用日志文件恢复事务(即事务故障的恢复的过程如下:(1)反向扫描文件日志(从最后向前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
(2)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
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
如果日志记录中是插入操作,则做删除操作;若日志记录中是删除操作,则做插入操作;若是修改操作,则用修改前值代替修改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