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设计共55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参考课件)
美国最早的通勤列车是1843年在Worcester 至Boston开通的。纽约、费城、芝加哥等 均建设了较大规模的市郊运输线网。
7
地铁的产生
地铁的产生源于将蒸汽列车引入市中心的构 想。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是1863年元月10日在 伦敦开通的6km长的一段线路。列车由蒸汽 机车驱动,火需要专门的力量来煽动,通风 也成问题。不过它运营几年后就电气化了。
世界上第一条由(第三轨)电力驱动的地铁是伦 敦1890年开通的。
世界上第一条电力高架线是芝加哥的都市西部 高架线,1895年5月6日运营,它用一台带有电 机的机车,可牵引一到二台无动力的拖车。
13
电动车组的出现
1897年,芝加哥南部高架铁路决定电 化,并设计发明了多单元动车系统, 它可使每辆车均有电机,但全部由第 一辆车的驾驶员操纵。
14
多单元列车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在不减少列 车牵引力的条件下增加列车编成,因为每辆 车均有动力。牵引力是重量与驱动轮数量的 函数,在多单元系统,几乎整个列车(而不是 机车)的重量都施加于驱动轮对,故对每辆车 来说,它有更大的加速度,从而可以增加列 车平均速度,减少运营费用。目前世界上所 有地铁列车的驱动均采用这种系统。
15
轨道交通发展的低潮
20世纪20年代以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交通被 机动巴士所取代。紧接着,有轨电车的发展促 进了居民区的发展。影响更大的是,私人轿车 的大量拥有鼓励了郊区化和城市在更大范围内 的分散化、多中心化。除了少数郊区线路外, 机动车在拥挤不堪的市中心同电车、巴士开展 了竞争。
16
电车被认为是过时的方式,而英国的反应则是 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来几乎在所有城镇用巴 士取代电车,并于1946年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典型的事例是Manchester1946年、London1952 年完成了取代。Sheffield保持到1960年, Glasgow则维持到1962年。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
5)站台(zhàntái)高度
站台按高度(gāodù)可分为低站台和高站 台。
站台与车厢地板高度(gāodù)相同称为高站 台,一般适用于流量较大、车站停车时间 较短的场合。高站台对残疾人、老年人上 下车也很有利。考虑到车辆满载时弹簧的 挠度,高站台的设计高度(gāodù)一般低于 车厢地板面50-100mm。
第二十三页,共60页。
站台一般应布置在平直线段上。特殊情况下 设在曲线上时,轨道中心至站台边缘距离 (jùlí)L为:
L=L1+E+0.8C 其中,L1为轨道中心到建筑限界边距离(jùlí)
加10mm施工误差,E为曲线总加宽,C为线路 超高值。
第二十四页,共60页。
7)车站照明设施配置 整体照明是轨道交通车站照明的主要形式,它要
站台(zhàntái)的设计要有排水措施。一般地,站台 (zhàntái)横断面应有2%的坡度,地下站可设1%的坡度。
第二十二页,共60页。
6)轨道中心与站台边缘(biānyuán)距离
根据车辆类型确定的建筑限界给定了从轨道中 心到站台边缘的距离,实际设计时还要考虑 10mm左右的施工误差。若轻轨车体宽度 (kuāndù)为2.6m,则轨道中心线至站台边缘的 距离可选定为1.4m。
n1——每小时输送能力8100人/小时(自动梯性能
为梯宽lm,梯速为0.5m/s,倾角(qīngjiǎo)
为30度)
n——楼梯的利用率,选用0.8。
第十五页,共60页。
楼梯和通道的尺寸一般要在满足防灾要求基础上,根据 客流量计算确定,它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B=Q/N+M
式中:B —— 楼梯或通道宽度(米) Q —— 远期每小时(xiǎoshí)通过人数 N —— 楼梯和通道的通过能力(人/小时(xiǎoshí)) M —— 楼梯或通道附属物宽度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专业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专业资料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一章概述1.1 轨道交通发展历史1.1.1 城市交通发展概况1.早期的城市交通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公共交通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那时建立了一个地区性的车辆出租系统。
2.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1819年巴黎出现第一条公交运行线路。
美国的第一条公交线路是1827年纽约城产生的可载12人的改良马车。
由于城市人口的集聚,单纯依靠道路交通实际上将很难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因为道路交通方式本身所固有的交叉、冲突环节在拥挤、土地有限的市区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1.1.2 轨道交通发展历史1.铁路蒸气铁路是19世纪发明的。
第一条城市间铁路服务开始于1830年英国的利物蒲至曼彻斯特。
它使得铁路主导着城市间运输达一个世纪。
从那以后人们每天乘火车上班。
由于需求良好,铁路开始经营通勤运输。
伦敦1838年开放了第一条严格的市郊运输线路,大量市郊线网的建设则是在1840到1875年之间,有些现在仍在使用。
美国最早的通勤列车是1843年在Worcester至Boston开通的。
纽约、费城、芝加哥等均建设了较大规模的市郊运输线网。
2.地铁的产生地铁的产生源于将蒸汽列车引入市中心的构想。
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是1863年元月10日在伦敦开通的6km长的一段线路。
列车由蒸汽机车驱动,火需要专门的力量来煽动,通风也成问题。
不过它运营几年后就电气化了。
更好的想法是将蒸汽列车放在高架的街道上行驶。
地下铁路主要是二十世纪的发展产物,尽管伦敦地铁始于1863年,第一条深挖电气化隧道则是在1890年。
3.轨道交通系统的产生美国第一条地下铁路是在1870年由Alfred Ely Beach(科学美国的创始者)在纽约城建设开放的线路。
世界上第一条由(第三轨)电力驱动的地铁是伦敦1890年开通的。
世界上第一条电力高架线是芝加哥的都市西部高架线,1895年5月6日运营,它用一台带有电机的机车,可牵引一到二台无动力的拖车。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PPT课件
7.2.1线路设计的技术资料
1.城市规划类 城市总体规划、分区 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路网规划、 客流预测、大型交通枢纽点规划、道 路规划红线、规划管线、规划人防设 施等。
第26页/共85页
• 2.现状资料 现状地形图、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水文气 象资料、文物保护及建筑物资料、主要构筑物及基础资料、市 政及人防设施资料等。
• 7)经过市郊铁路车站时,应设站换乘; 有条件时宜预留接轨联运条件。
第33页/共85页
2、主要技术标准
基本类型
正线
最小曲线半 辅助线
径(m)
车场线
正线
最大坡度 (‰)
辅助线 车场线
竖曲线半径 正 线
(m)
辅助线
钢轨
正线
(kg/m)
辅助线
道岔 (No/R。)
正线 车场
A 300~350
250 150 30~35 40 1.5
较短,乘客能同时上下车,可缩短停站时间, 减少费用。 • 缺点: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进路交叉,对行 车安全有一定威胁,客流量大时,可能会引 起站台客流秩序的混乱。
第50页/共85页
(2)站后折返 线
第51页/共85页
• 2)站后折返方式 • 站后折返由站后尽端折返线折返,可
避免进路交叉。此外,列车还可采用 经站后环线折返的方法。
• 了解:线路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线路敷 设方式,线路规划一般步骤。
• 理解:线路设计方法及相关技术标准。 • 掌握:线路走向与车站分布,线路平
纵断面设计原则和方法,相关的技术 规范与标准。
第1页/共85页
第七章 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
❖7.1线路总体设计 ❖7.2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7.3某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案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服务设施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服务设施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服务设施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压力的增大,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站点布局与服务设施的合理设计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行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从站点布局的原则和方法、服务设施的设计和改善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服务设施;设计;改善一、引言随着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机动车污染,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
而站点布局和服务设施的设计则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行顺利的重要环节。
二、站点布局的原则和方法1. 站点布局的原则站点布局的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需遵循的基本准则,以确保站点的高效运行。
首先,要根据人口分布和交通需求合理选择站点位置。
其次,站点之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以便乘客换乘更加方便。
最后,站点的分布应满足运营需要和城市规划要求。
2. 站点布局的方法站点布局的方法是指站点的选择和规划方法。
在选择站点时,应考虑人口密度、用地条件、交通流量等因素,以确保站点的合理性。
在规划站点时,应充分考虑站区的规模、功能和服务设施的需求,使其能够满足乘客的需求。
三、服务设施的设计和改善1. 设计原则服务设施的设计应以乘客体验为中心,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环境。
首先,要提供合理的候车设施,包括候车亭、座位等,以满足乘客的等候需求。
其次,要设计合理的通道和出入口,以方便乘客进出站。
最后,要提供方便的换乘设施,如标识、导视系统等,以更好地引导乘客的出行。
2. 设施改善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应不断改善现有的服务设施。
首先,可以加大场站改造和更新力度,更新老旧设施并增建新的服务设施。
其次,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最后,可以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设施检修和清洁,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服务设施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服务设施设计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合理规划和设计轨道交通站点及其服务设施对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居民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一、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设计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点布局和设计对于提高城市出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站点布局和设计可以有效地分流客流、减少换乘时间,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
同时,更为便利的服务设施设计也可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增加市民乘坐轨道交通的意愿。
二、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设计的原则1.便捷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应该尽可能靠近居民区、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区域,保证用户乘坐轨道交通的便捷性。
站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远,以减少换乘时间和行程距离。
2.环境友好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设计应该注重环境友好性,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和舒适的乘车体验。
同时,站点周边应建设绿化带和休闲设施,打造宜居的城市空间。
3.多功能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应兼顾不同出行需求,设计多功能性服务设施,如配套便利店、自助售票机、无障碍设施等,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同时,站点应设有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线路查询服务。
4.安全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设计应注重安全性,设置有效的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
站点出入口应合理布局,便于疏散和紧急救援。
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以北京市地铁为例,北京市地铁系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拥有多条线路和众多站点。
北京市地铁站点的布局和设计充分体现了便捷性、环境友好性、多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原则。
1.便捷性原则北京市地铁站点布局合理,站点之间的距离适中,乘客方便换乘。
例如,北京市地铁3号线和10号线在团结湖站实现无缝换乘,减少了乘客的换乘时间和行程距离,提高了出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目录
CONTENTS
•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理念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系统设计
0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 主要特征的交通运输系统,通常包括 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成为城 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城市开始建设多条地铁线 路和轻轨线路,提高城市交通 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02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
乘客安全
确保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安全, 包括站台安全门、列车门控制等
安全设施的设计。
乘客舒适
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如合理的座 椅布置、照明、通风等设施,以及 方便的扶梯、电梯等无障碍设施。
车站结构与功能
车站结构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建筑要求,设计车站的主体结构,确保车站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车站功能
明确车站的使用功能,如换乘站、终点站、中间站等,并根据功能需求进行相应 的设计。
车站环境与设备
车站环境
考虑车站的照明、通风、温控等环境因素,创造舒适的车站环境。
车站设备
根据车站规模和功能需求,配置相应的电梯、扶梯、安检设备、售检票机等设备。
1 2
控制系统概述
控制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关键部分, 负责列车的启动、加速、减速和制动控制。
控制方式选择
根据列车运行要求和线路条件,选择适合的控制 方式,如自动驾驶、人工驾驶或半自动驾驶。
3
安全保障措施
在控制系统中采取多重安全保障措施,如故障导 向安全、列车追踪等,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 线路规划PPT文档共87页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 线路规划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可编辑全文】
1、车体
特点 1)一般为电动车组,有单节、双节和3节式 等,有头车(即带司机室车辆)和中间车,以 及动车与拖车之分; 2)座位少,车门多且开度大,内部服务于乘 客的设备较简单; 3)重量的限制较严格,特别是高架轻轨车和 独轨车,要求轴重小,以降低线路的工程投资;
4)为使车体轻量化,车体承载结构和其他辅 助设施尽量采用轻型化材料;
6、车辆内部设备
服务于乘客的车体内部固定附属装置(如车 灯、广播、空调、座椅等) 服务于车辆运行的设备装置(如蓄电池箱、 继电器箱、主控制箱、风缸、电源变压器等)
7、车辆电气设备
各种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电路 包括:主电路系统、辅助电路系统、电子控制 电路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电气部分主要是按功能和 系统以屏、柜及箱体的形式安装在车厢内及悬 挂固定在车体底部车架上。为了使车厢用于载 客部分的空间尽量多,电气箱柜绝大部分安装 在车体底下的空间。
最大宽度:
3000mm
轨顶面到车顶高度:3800mm
车钩水平中心线到轨顶面高度:720mm
轴距: 2500 mm
轨距: 1435mm
轮径: 840mm;
自重: 32t(拖) 38t(动)
坐席数: 62
最大载客数:410人
最高速度:
80km/h
起动平均加速度:
0.9m/s2,(六节编组)
1.0m/s2 (八节编组)
2.3.2 区间直线地段的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在既定的车辆类型、 受电方式、施工方法及结构型式等基础 上确定的隧道的建筑限界。 它分为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圆形隧道建 筑限界、马蹄型隧道建筑限界三种类型。
在高架桥上,还有其相应限界。 在曲线、道岔区要考虑加宽、加高。
2.3.4 车站限界
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PPT文档53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来自END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