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知识点
1.13 近似数 课件(共18张PPT)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知2-练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判断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应当看末位数字在哪一位上 .
解:(1) 精确到个位 .(2) 精确到十分位 .(3)精确到万分位 .(4) 精确到千分位 .(5)9.03 万 =90 300,精确到百位 .(6) 3.21× 10 4=32 100,精确到百位 .
知2-练
例1
知1-练
感悟新知
解:近似数:(1)(3)(6)中的数据;准确数:(2)(4)(5)中的数据 .
解题秘方:紧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定义进行识别 .
知1-练
感悟新知
1-1.下列各数,不是近似数的是( )A. 王敏的身高是 1.72 米B. 张强家共有 3 口人C. 某市人口约有 1300万D. 书桌的长度是 0.85米
例3
知2-练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精确到哪一位,就要对那一位后面的数四舍五入.
解: (1) 0.259 5 ≈ 0.260.(2) 3.592 ≈ 3.59.(3) 20 049 ≈ 2.00× 10 4.(4) 2 310 万 =23 100 000 ≈ 2.3× 10 7.
知2-练
感悟新知
3-1.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取近似值:(1) 36.2994(精确到十分位)≈ __________;(2) 20.175 万(精确到百位)≈ __________;(3) 12 340 000 (精确到十万位)≈__________ ;(4) 28.496(精确到0.01)≈ ________.
感悟新知
2. 近似数与实际非常接近,但存在一定偏差的数叫近似数 . 在实际问题中,有的量不容易得到或没有必要用准确数表示,就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出来,这个数就是这个量的近似数 . 如小明的身高约为 1.55 米,数 1.55 是近似数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知识总结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知识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的知识点。
以下是每章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数与代数运算
本章主要介绍了数的概念和代数运算。
包括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如何运用代数符号表示数学关系。
第二章:平面几何
此章涵盖了平面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包括点、线、面,以及直线、曲线的判断和分类方法。
第三章:图形的认识
该章讲解了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包括多边形、圆、三角形和四边形等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第四章:实数的认识
在这一章中,我们研究了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和运算方法。
第五章:方程与不等式
此章重点介绍了方程和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
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
第六章:比与比例
本章讲解了比与比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包括比的表示方式、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计算。
第七章:数据与统计
在这一章中,我们研究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以及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第八章:解析几何初步
该章介绍了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包括坐标系、点的坐标、距离和斜率的计算方法等。
以上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的简要总结。
如有详细内容需求,请参考教材或课堂讲义。
4.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课堂小结
1.同位角: 在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一侧,在被截直线 的同方向,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就是同位角. 2.内错角: 在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两侧,在被截直线中 间,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就是内错角. 3.同旁内角: 在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一侧,在被截直线 中间,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就是同旁内角.
4.1 相交线
3. 同位角、内错角、同 旁内角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新知导入
两条直线相交,可以得到四个角. 如图,直线a、b相交,得到∠1、∠2、∠3、∠4.这些角之间有 什么关系呢?
1
a
∠1与∠3是对顶角; ∠1与∠2、∠4互为补角;
知识点2 内错角
1
2 4
53 6
87
b
观察∠3与∠5. (1)处于直线l的 两侧 _. (2)在直线a、b的 中间 _.
像这样的,在截线的两侧,在被截直线中间,这 样位置的一对角就是内错角.
除∠3与∠5是内错角,还有哪些是内错角?
1
2 4
53 6
87
b
∠4与∠6 内错角的图形特征:“Z”型.
知识点3 同旁内角
1
2 4
53 6
87
b
观察∠4与∠5. (1)处于直线l的 同一侧_(__左__侧__)_. (2)在直线a、b的 中间 .
1.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件(共20张PPT)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知1-练
感悟新知
2-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后为-8-4-5+6 的式子是( )A. (-8) -( +4) -(-5) +(+6)B. -( +8) -(-4) -(+5) -( +6)C. (-8) + (-4) -(+5) +( -6)D. ( -8) -(+4) +( -5) -(-6)
凑整法
(2) - 0.6 - 0.08+ - 2 - 0.92+2 .
相反数结合法
知2-练
感悟新知
3-1.计算: (1) 4 -1.5+(-5 )- (-2.75)
知2-练
感悟新知
(2) (-2 )- (-15.5) + (-7 )+(-5 )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步
统一成加法
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知1-练
感悟新知
将下列各式改写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的形式 .(1) -30- (+8) -(+6) -(-17);(2) -0.6+1.8-5.4+4.2.
例1
解题秘方:紧扣减法的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知1-练
感悟新知
解: -30- (+8) -(+6) -(-17) = - 30+(- 8) +(- 6) +(+17) .
1.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章 有理数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识点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考点总结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考点总结第一章: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可以用分数线有限的十进制数或整数形式表示。
- 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是零。
2. 有理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有理数比较时,可以根据大小关系进行比较运算。
- 正数比负数大,负数比正数小。
- 绝对值较大的有理数较大。
3.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即改变加法顺序结果不变。
-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看作加法的逆运算,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相反数。
4.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即改变乘法顺序结果不变。
- 有理数的除法可以看作乘法的逆运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倒数。
第二章:开方与整式1. 开方的概念和符号:- 开方是指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 开方符号为√,表示数学上的平方根。
2. 平方根的性质:- 非负数的平方根都是实数。
- 负数的平方根是虚数。
3. 完全平方数和近似平方根:- 完全平方数是指某个数的平方根是整数的数。
- 用近似法求平方根可以得到一个近似平方根的数值。
第三章:平方与立方1. 平方的概念及运算性质:- 平方是指将一个数自乘一次。
- 平方的结果通常是一个非负数。
2. 立方的概念及运算性质:- 立方是指将一个数自乘两次。
- 立方和正负号有关,正数的立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 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关系:- 平方根是指求一个数的平方的逆运算。
- 立方根是指求一个数的立方的逆运算。
第四章:数据和统计1. 统计调查和数据整理:- 统计调查是指通过收集数据来了解和研究某个对象或现象。
- 数据整理是指对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2. 统计图和图表的表示:- 统计图主要包括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形式,用来直观地表示数据。
3. 数据的中心趋势:- 代表性数是用来描述数据的中心趋势的。
- 代表性数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
1.6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加法法则)(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B. 5
C. -1
D. 1
)
和的绝对值
和
20
20
20
-20
5. [2023·连云港]如图,数轴上的点 A , B 分别对应数 a , b ,
则a+b
<
0.(用“>”“<”或“=”填空)
【解析】由数轴可得 a <0< b ,| a |>| b |,根据异号两
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再用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
【解】因为| a |= ,所以 a =± .
因为| b |= ,所以 b =± .因为 a > b ,
所以 a = , b = 或- .所以 a + b =
或
.
11. [立德树人 民族精神]在某次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的冲锋舟沿东西方向的河
流抢救灾民,早晨从甲村出发,晚上到达乙村,约定向东为正方向,当天的航
4
–2 –1 0
1
2
3
4
10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6 –5 –4 –3 –2 –1 0
7
1
2
3
4
5
–6 –5 –4 –3 –2 –1 0
2
1
2
3
1
2
3
6
–6 –5 –4 –3 –2 –1 0
还有两种特殊情形:
(5)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30米写成算式是.
(-30)+(+30)=( 0 )
(6)第一次向西走30米,第二次没走.写成算式是.
3.61 角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角的两边有公共端点,即顶点.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边张开的
幅度有关.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角的表示
角的表示:
B
1
α
C
A
∠BAC
A 或∠A
∠α
∠1
注意:必须把顶
注意:用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角
点字母放在中间
时,一定要在图形中用角弧标出.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角的表示
例1 (1)用适当的方式分别表示图中的每个角.
知识点1 角的概念
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
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
两条射线 ——角的边
公共端点 ——角的顶点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角的概念
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终边
O
B
始边
A
如果射线OB继续旋转,还会形成什么角呢?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角的概念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
4×30- ×30=115°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B.一条射线表示一个周角
C.直线是一个平角
D.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无关
随堂练习
2.如图,从∠AOB的顶点引出两条射线OC,OD,图中
的角共有( C )
A.3个
B.4个
C.6个
D.7个
北
哈尔滨
借助量角器来量一下吧!
北京
上海
西安
福州
新知探究
知识点4 方向角
思考: 如图,是中国地图的简图.
初一华东师大版上册数学数轴知识点
初一华东师大版上册数学数轴知识点学习是一个序次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停的学习和努力。
查词典数学网供给了数轴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知识点1、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2、画数轴的步骤⑴画一条直线。
⑵采纳原点、正方向。
⑶规定单位长度。
⑷数轴上用短竖标出刻度。
⑸数轴下用标出数值。
3、数轴三因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4、数轴特色一般地,设 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在原点的右侧,与原点的距离是 a 个单位长度 ;表示数 -a 的点在原点的左侧,与原点的距离是 a 个单位长度。
5、数轴上点与有理数关系: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注意:不可以出现同样长度表示的不等的量。
数轴两头不可以画第1页/共3页点。
练一练1、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侧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 正数B.负数C.非负数D.非正数2、与原点距离是 2.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C.正负 2.5D.这个数没法确立3、一个点从数轴的原点开始,先向左挪动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右挪动 6 个单位长度,这个点最后所对应的数是()A.+6B.-3C.+3D.-94、不小于 -4 的非正整数有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讲课中不可以缺乏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少儿学习、模拟。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少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高声读,我高声读,少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诵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少儿频频聆听,在频频聆听中体验、品尝。
A.5 个B.4 个C.3 个D.2个单靠“死”记还不可以 ,还得“活”用 ,临时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 ,摒弃那些谎话套话空话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幅可长可短 ,并要求运用累积的成语、名言警语等 ,按期检查讨论 ,选择优异篇目在班里朗诵或展出。
这样 ,即坚固了所学的资料 ,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育了学生的察看能力、思想能力等等,达到“一石第2页/共3页多鸟”的见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1.在n ·n 的正方形方格中,有1²+2²+3²+…2.幻方: 三阶幻方:四阶幻方: 第2章 有理数2.1.1正数和负数定义:像﹣2、﹣2.5、﹣237、﹣0.7这样的数是负数,像13、3.5、500、1.2这样的数是正数.(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放上一个“+”<读作“正”>号)☀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1.2有理数分类:方法1:整、分法方法2:正、零、负法16 2 313 5 11 108 9 7 612 414 15 1 有理数整数 分数正整数 负整数 零 正分数 负分数数集的定义:把这些数(指上文提到的有理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上文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2.2.1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方法: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2.3相反数几何定义:1.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2.只有正负号不同的数成为互为相反数.(例:数a的相反数是﹣a,﹣a的相反数是a)☀注意:零的相反数是零.变为相反数的方法:通常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仍表示这个数本身.(例题解析)正负号组合化简方法:1.根据相反数的意义.2.数前面负号的个数。
负号的个数为偶数个时,取正;负号的个数为奇数个时,取负.2.4绝对值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取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果: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4.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非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a,总有|a|≥0.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除(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方法: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6.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法则内容: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正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法则扩充总结:正正相加,和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加数;负负相加,和小于其中任意一个加数;正负相加,和大于负数,小于正数.(正指正数,负指负数)☀注意:一个有理数由正负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进行加法运算时,应注意确定和的正负号及绝对值.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2.7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字母表示:a-b=a+(-b)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1.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步运算.2.用有理数减法法则,统一为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因为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统一成加法,所以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补充概念:从1开始逐步增大的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从2开始逐步增大的连续偶数的和,等于偶数个数的平方加偶数个数.2.9.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内容: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2.9.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字母表示:(ab)c=a(bc)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字母表示:a(b+c)=ab+ac积的正负号与各因数的正负号之间的关系: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2.10有理数的除法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有理数的除法转为乘法的方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作除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2.11有理数的乘方定义及相关内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ⁿ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ⁿ读作a的n次方,aⁿ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幂的特点:(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2.12科学记数法定义:一个大于10的数就记成a×10ⁿ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像这样的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注意:1.a的整数数位只有一位.2.n是原数的整数数位少1.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然后算大括号里的.补充: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叫做第三级运算.☀注意: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时,一般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2.14近似数一个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题型分析:科学记数法中a×10ⁿ看它精确到哪一位,就看a最右边的那个数字在原数中是哪一位.☀注意:1.题目要求精确到十位、百位等,往往采用科学记数法,而要求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等,往往不采用科学记数法.2.对一个比较大的数,取近似值往往采用科学记数法,因为科学记数法中的精确度只看a.3.取近似值有三种方法: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要根据题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而定.2.15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略第二章小结第三章整式的加减3.1.1用字母表示数☀注意:1.式子中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或忽略不写.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通常写在字母前面.3.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4.括号前面的乘号也要被省略.3.1.2代数式定义:由数和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所成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3.1.3列代数式列代数式的原因:在解决问题时,列出代数式,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一般性.3.2代数式的值定义: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3.3.1单项式定义: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注意:1.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2.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3.3.2多项式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3.3.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各项的位置按照其中某一字母指数的大小顺序来排列.从大到小为降幂排列,从小到大为升幂排列.☀注意:1.重新排列多项式时,每一项一定要连同它的正负号一起移动.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常常按照其中某一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3.4.1同类项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3.4.2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3.4.3去括号与添括号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正负号.☀注意:添括号与去括号的过程正好相反,添括号是否正确,不妨用去括号检验一下.3.4.4整式的加减运算步骤: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第3章小结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展示图:柱体锥体球体多面体的定义:每一个面都是平的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注意:圆柱、球体等含有曲面的立体图形不称为多面体.4.2.1由立体图形到视图视图的定义:视图来自于投影.中心投影的定义:从一点发出的这种投影称为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的定义:平行投影是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物体的三视图及其定义:从正面得到的投影,称为主视图;从上面得到的投影,称为俯视图;从侧面得到的投影,称为侧视图,依投影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和右视图.通常将主视图、俯视图与左(或右)视图称做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因而,三视图一般画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4.2.2由视图到立体图形☀注意:1.画出来的是平面图形.2.画出能看到的轮廓.3.画出能看到的棱、尖点.4.3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略4.4平面图形圆的特性: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多边形的定义: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三角形在多边形中的意义:在多边形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每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从n边形的某一顶点出发引对角线,能得到(n-3)条对角线,能分成(n-2)个三角形.4.5.1点和线点存在的意义:表示那些大小尺寸可以忽略的物体.许多点的聚集又可以表现不同的图形.线段的意义:线段是无数排成行的点的聚集.多面体各部分名称示意图:面棱顶点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射线的定义: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直线的定义:把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三种说法)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5.2线段的长短比较比较方法:1.用刻度尺量,比较大小2.将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去加以比较.中点的定义: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题型分析: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线段的条数为n(n-1)/2条.☀注意:线段的和差往往用图形语言告诉我们,我们要善于挖掘图形语言.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应用的范围是多面体)4.6.1角角的?定义: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定义: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表示角的方法:1.两个端点及一个顶点(表示时要把表示角的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2.一个顶点(顶点处只能有一个角时才能用此方法);3.一个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先标出后才能用)平角的定义: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周角的定义: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角度的单位换算:1°=60′ 1′=60″(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注意: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时,要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4.6.2角的比较和运算题型分析:从一点引出n条射线,确定角的个数为n(n-1)/2个.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4.6.3余角和补角余角的定义: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补角的定义: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关于余角、补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注意:互余和互补有时通过特殊的位置(即图形语言)告诉我们.第4章小结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1对顶角对顶角的?定义:两个角具有相同的顶点,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的?定义: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一对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5.1.2垂线垂直、垂足、垂线的定义: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等于90°,两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我们把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关于垂线的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的定义: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一点与已知直线相交的点所在的线段叫做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的定义:内错角的定义:同旁内角的定义:5.2.1平行线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的表示的方法:例: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两条不相交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或平行.关于平行线的基本事实: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2.2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关于垂直、平行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2.3平行线的性质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第五章小结。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核心内容总结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核心内容总结第一章:整数- 研究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法- 掌握整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理解整数的乘法、除法和取余运算- 运用整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小数- 理解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法- 研究小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运用小数进行多步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章:代数- 研究代数中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的表示法- 掌握代数中的常用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 理解代数式的含义和求解代数方程- 运用代数进行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掌握平面图形的名称和性质描述- 研究图形的分类和特征- 理解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运用图形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理解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掌握相交线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研究计算相交线和平行线之间的角度- 运用相交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第六章:三角形- 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和构造方法- 研究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运用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第七章:整式初步- 研究整式的概念和表示法- 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理解整式的代数式的含义和求解方程- 运用整式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消除法与配方法- 理解消元法和配方法的基本思想- 掌握消元法和配方法的具体步骤- 研究通过消元法和配方法求解方程组- 运用消元法和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涵盖了整数、小数、代数、图形、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整式初步、消除法和配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册书的学习,学生们将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相反数(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3)+(+3);
(3)+(+3) = 3,
-20 的相反数
(4)-(-20).
(4)-(-20) = 20.
练 习
﹣2.5
5
﹣8.2
1
5
100
1.1
练 习
1
1
9
)=
5
5
(1)﹣(﹢0.78)=﹣0.78
(2)﹢(﹢9
(3)﹣(﹣3.14)=3.14
(4)﹢(﹣10.1)=﹣10.1
练 习
1
2
3 4
5
6
7
(1)﹣(﹣16)=16
(2)﹣(﹢25)=﹣25
(3)﹢(﹣12)=﹣12
(4)﹢(﹢2.1)=2.1
1
1
(6)﹣(﹣ )=
10
10
(5)﹣(﹢33)=﹣33
习题1.3B组
负数
0
正数
5.在数轴上表示正数a及其相反数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a
分层练习-基础
知识点1 相反数的定义
A. -3
B. 0
C.
D. 3
)
3. [新考法 数形结合法] A , B 是数轴上两点, A , B 之间的点表示的数中,存
在互为相反数的是( B
)
知识点2 相反数的性质
4. 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一定是( B
A. 正数
B. 正数或零
C. 负数
D. 负数或零
)
B )
5.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这样的数有(
)
①- x 一定是负数;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 立体图形
常见几何体
常见几何体 的分类标准
圆柱、圆锥、正方体、 长方体、棱柱、球等
1.按形状分类; 2.按有无曲的面分类; 3.按有无顶点分类
棱柱、棱锥 的特征
四棱柱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棱柱与棱锥
棱柱有哪些特征呢?
特征 (1)棱柱的所有侧棱 长都相等; (2)棱柱的上、下底 面的形状相同、大小 相同,都是多边形, 并且互相平行; (3)棱柱的侧面的形 状都是平行四边形.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棱柱与棱锥
棱柱的分类
(1)人们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
第3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华东师大版
1.通过实物和模型抽象出几何体,发展抽象能力.
2.能描述常见几何体的形状特征,能对它们进行简 单分类.
3.掌握棱柱的特征,能找出面的个数、棱的条数、 顶点的个数.
问题 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认识这些几何体吗?
球
正方体
圆柱
长方体
圆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 过哪些与它们形状 相类似的物品呢?
问题 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认识这些几何体吗?
球
正方体
圆柱
长方体
圆锥
知识点1 常见的几何体及分类
小 明 的 书 房
问题 看一看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常见的几何体及分类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棱柱
长方体
圆锥
棱锥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常见的几何体及分类 想一想:你对以上的立体图形如何分类?根据什么理由.
(1)
(2)
(3)
(4)
(5) (6)
华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华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华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哪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把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起来看看华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欢迎查阅!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有理数(一)正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π)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 b+ 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 c = a +(b+ 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 ab = a +(b)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3.62 角的比较和运算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B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 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AOC=∠BOC= 1∠AOB
2
A C
O
B
随堂练习
1. 在∠AOB的内部任取一点C,作射线OC,则一定存在( A )
A.∠AOB>∠AOC
B.∠AOC>∠BOA
C.∠BOC>∠AOC
D.∠AOC>∠BOC
2. 比较15.30°,15°30′,15.03°的大小,正确的是( B ) A.15.30°>15°30′>15.03° B.15°30′>15.30°>15.03° C.15.30°>15.03°>1
从而想到,如果两个角中,所作圆弧与角两边的交点之间的线段相
等,那么这两个角就应该相等.
知识点2 尺规作角
试一试
如图,∠AOB为已知角,试按下列步骤用圆规和直尺准确 地画一个角等于∠AOB.
B
O
A
B D
B′ D′
O
CA
O′
C′
A′
第一步:画射线O′A′; 第二步: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 点C,交OB于点D; 第三步:以点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第四步:以点C′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一条弧于点D′; 第五步:过点D′画射线O′B′; ∠A′O′B′就是所要画的角.
理由:因为∠AOC=40°,所以∠BOC=180°-∠AOC=140°.
因为∠DOE=90°,
所以∠COE=∠DOE-∠COD=90°-20°=70°,
所以∠COE=
1 2
∠BOC,即OE平分∠BOC.
课堂小结
角 的 比 较 和 运 算
专题01 有理数及其运算(考点串讲)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华东师大版2024)
【(3详)−解3】13(+1)−−126
+−6
+−91
3
=+01+19
2
=
9
;
(4)( − 5.3) + −2.5 + ( − 3.2) − ( + 4.8)
(2)0 + −3.71 + +1.71 − −5 = 0 + −3.71 + 1.71 + 5 = 0 + −2 + 5 = 3
(3)−3
1 3
题型剖析
【详解】(1)解: − 2 = 3 表示数轴上表示 x 的点到 2 的距离为 3, ∴ − 2 = 3 或 − 2 =− 3,解得 = 5 或−1,
− 4 = + 2 表示数轴上表示 x 的点到表示 4 和−2 的距离相等,因此到 4 和−2 距离相 等的点表示的数为4+ −2 = 1,
2
题型剖析
题型二:两点间距离
【典例 4】点 A、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 a、b,A、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则在数轴上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 = − .所以式子 − 2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 x 的点与表示 2 的点之间 的距离.借助于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1)数轴上表示 2 和 5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4)原式=
−4 7 − −5 1 − −4 1
8
2
4
− +3 1 =− 39 + 11 + 17 − 25
8
8248
11 17 39 25 39
7
= 2 + 4 − 8 + 8 = 4 −8= 4
题型剖析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1.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二)有理数的减法1.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方法和步骤:(1)将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然后省略括号和加号.(2运用加法法则、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四)有理数的乘法1.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简记为“奇负偶正”】⑷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为零.(五)有理数的除法1.法则:⑴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⑵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⑶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⑷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六)有理数的乘方1.法则:⑴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⑵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七)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运算顺序:⑴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⑵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⑶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然后算大括号里的.(八)科学记数法、近似数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x10n的形式。
说明:[1]a是一个只有一位整数的数。
[2]10的指数n比原数的整数数位少1.2. 近似数[1]近似数:指一个与实际数非常接近的数.[2]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某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第三章整式的加减[l]复习内容:主要复习列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一)代数式的有关知识1.代数式是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代数式的书写格式:①若是数字与数字相乘,仍然用“×”号;若是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省略乘号,且按字母的顺序排列.例如b×a应写成ab.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或数字与小括号相乘时,乘号可省略不写,但数字要写在前面.例如4×a应写成4a;3×(m+n)应写成3(m+n)..③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应写成分数的形式.例如2x÷y应写成2xya2b不能④代数式中出现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如52 a2b.写成212⑤代数式的最后运算是加减运算时,如需注明单位的必须用括号把整个式子括起来.如(a-b)元不能写成a-b元.3.列代数式:一般是根据“先读先写”的原则来列代数式.(二)代数式的值1.方法与步骤:⑴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简称“代入”.⑵按照代数式指定的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简称“求值”.说明: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取的值决定的.因此,在代入前,必须先写“当……时”.第三章整式的加减⑵复习内容: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添括号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一)单项式1.定义:表示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二)多项式1.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2.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3.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4.多项式的排列:⑴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⑵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三)同类项、合并同类项1.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也是同类项.2.判断标准:⑴所含字母相同;⑵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次数保持不变.(四)去括号与添括号1.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要变号.2.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五)整式的加减1.步骤:①若有括号,则先去括号;②如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另外:*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4.平行线的特征:(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024年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3章3.51 点和线
射线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 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 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 以向一个方向延伸.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线段、射 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直 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 向两个方向延伸.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 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线段 A
B
a
射线 O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线段、射线、直线
例2 如图,已知平面上三点A,B,C. (1)画线段AB; (2)画直线BC; (3)画射线CA; (4)如何由线段AB得到 射线AB和直线AB呢? 解:(1)、(2)、(3)题解答如图所示.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线段、射线、直线
(4)将线段AB向AB方向延伸得到射线AB,将线段 AB向两个方向延伸得到直线AB,如图所示.
A
•
•·O
B
•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 一条直线.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举一个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
植树时,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
坑所在的直线.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线段EF与线段FE是同一条线段
这可以说成: 点动成线
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
琴弦
笔直的铁轨
射向空中的光
图中的琴弦,向远方延伸的铁轨,一束射向空中的光,
会给你什么样的概念?
知识点1 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
一根拉紧的绳子、一 根竹筷、人行横道线 等可以近似的看作线 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不能向任何方向延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有理数2.1正数和负数(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的意义。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2)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3)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类似的,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2.2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2)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3)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4)比较法则: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2.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3)我们还规定:零的相反数是零。
(4)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2.4绝对值(1)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0)000a a a a a a (()( (3)不论有理数a 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非负数)。
即对任意有理数a ,总有|a|≥0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6有理数的加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正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正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加法运算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2.7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可以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是计算简化。
2.9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一般地,我们有: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2.10有理数的除法(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b=a·(b≠0)(2)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
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2.11有理数的乘方(1)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 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2)一个数可以看做这个数本事的一次方,通常1省略不写。
(3)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4)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12科学记数法(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像这样的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2.14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2)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3)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4)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小结一、知识结构二、概括1.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学习本章要善于结合数轴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如相反、绝对值),会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2.在有理数的运算中,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提高运算的正确性,还要善于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3.在实际运算中经常会遇到近似数,要注意按要求的精确度进行计算和保留结果.对较大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既方便,又容易体现对有效数字的要求.第三章 整式的加减3.1列代数式1.用字母表示数2.代数式(1)由数和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所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代数式。
【注】运算符号指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代数式中不可含有“>”、“<”、“=”、“≤”、“≥”、“≠”等表示相等或不等关系的符号。
(2)代数式书写要求1)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或省略不写。
但数字与数字相乘时,要用“⨯”。
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写成假分数。
5)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有时表示数量的代数式有单位名称,若代数式是积或商的形式,则单位直接写在后面,若代数式是和或差的形式,则必须先把代数式用括号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后面。
(3)列代数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先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代数式。
【注】抓住题中表示运算关系的关键词:如和、差、积、商、比、倍、大、小、增加了、增加到、减少、几分之几等。
3.2代数式的值一般的,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运算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1)代数式中的值随着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求代数式值时,在代入前必须写出“当……时”。
2)代数式里字母的取值必须确保代数式有意义。
3.3整式1.单项式(1)如100t 、6a 2、2.5x 、vt 、-n ,它们都是数或字母的积,像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ab 2这类代数式不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包括符号)(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1)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
2)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
(4)单项式的读法:n 次单项式.(注意π是数不是字母)2.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要特别注意项的符号)(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每一项次数都相等,则称多项式为齐次多项式)(3)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例如:x2+2x+18是一个二次三项式。
【注】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和。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正负号。
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为便于多项式的运算,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将多项式各项的位置按某个字母的指数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列。
若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若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注】重新排列的多项式,每一项一定要连同它的正负号一起移动。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常常按照其中某一个字母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3.4整式的加减(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注】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得先后顺序无关.(2)合并同类项:根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注】⑴系数是1省略不写;⑵符号问题;⑶如果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结果得0.⑷合并同类项中,若有的项没有同类项,就保留下来,作为合并后的多项式的一项.(3)去括号与添括号1)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
a+(b+c)=a+b+c a-(b+c)=a-b-c2)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十”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所添括h号前是“一”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正负号。
a+b+c= a+(b+c) a-b-c= a-(b+c)(4)整式的加减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5)多项式的求值⑴关于多项式的求值问题,可先合并同类项(即先化简),后代入求值,比较简便.⑵合并同类项时,特别是当多项式的项比较多时,注意不要丢项,可先作出标记,再按照法则加以合并,熟练以后,中间过程可以简化.求值步骤:⑴化简:合并同类项,⑵代入求值.总结一、知识结构二、概括1.整式中,只含一项的是单项式,否则是多项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当然也不是单项式或多项式.2.单项式的次数是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3.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多项式中每一项的系数也包括它前面的符号.4.去(添)括号时,要特别注意括号前面是“-”号的情形:去括号时,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1.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1)球体(2)柱体:包括圆柱和棱柱。
1)圆柱:有两个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
2)棱柱: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平行且相同的多边形,侧面是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