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心血管治疗药物综述 精品

合集下载

治疗冠心病必备的四种药

治疗冠心病必备的四种药

治疗冠心病必备的四种药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病症。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而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患者常用且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本篇文章中,将介绍治疗冠心病必备的四种药物,并详细解释其作用机制和使用注意事项。

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了冠心病患者的首要治疗,主要目的是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aspirin)和氯吡格雷(clopidogrel)。

作用机制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的血小板聚集因子TXA2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则通过与血小板膜上的ADP受体结合,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使用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有过敏史的患者均应慎用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溃疡、出血等,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出血。

•患者需定期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和相关的血液检查。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能够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的药物。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metoprolol)和阿替洛尔(atenolol)。

作用机制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和血管的β受体,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氧。

使用注意事项•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那些存在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病症的冠心病患者。

•患者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并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3. ACE抑制剂ACE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药物。

常用的ACE抑制剂有卡托普利(captopril)和依那普利(enalapril)。

作用机制ACE抑制剂通过抑制ACE酶的活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和血管紧张素Ⅰ后的转化,从而降低外周阻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扩张能力,减轻心肌负荷。

使用注意事项•ACE抑制剂适用于那些存在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病症的冠心病患者。

三个药对心血管的作用

三个药对心血管的作用

三个药对心血管的作用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因此对心血管的保健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药物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下面我们将介绍三种常用的药物对心血管的作用。

一、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它们通过阻断β受体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脏的负荷,从而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它们可以减少心脏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供血和减轻心脏负荷。

此外,β受体阻滞剂还可以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降低心脏的氧耗,从而减少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发作。

因此,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通过阻断心肌和平滑肌细胞中的钙通道来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张力的药物。

它们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降低了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减少了心肌耗氧量,改善了心肌供血和减轻了心脏负荷。

此外,钙通道阻滞剂还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减少了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发作。

因此,钙通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抗凝药。

抗凝药是一类可以延长凝血时间、阻止血栓形成的药物。

它们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血栓性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抗凝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或活化,阻断血栓形成的过程,从而减少了血栓的发生和进展。

抗凝药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凝药是三种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心血管起到了保护和治疗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时也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避免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出现不良反应。

心脑血管常用药品大全

心脑血管常用药品大全

心脑血管常用药品大全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脏和大脑血管系统中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动脉硬化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心脑血管常用药品,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降压药。

1. 利尿剂,常见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水分和钠离子的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2.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通过阻断细胞内钙通道,减少血管平滑肌的张力,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3.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司匹林等,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对肾上腺素的反应,从而降低血压。

二、抗凝药。

1. 阿司匹林,常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栓形成,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 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药,适用于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患者,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三、降脂药。

1. 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 贝特类药物,如贝前列素、依折麦布等,通过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四、扩血管药。

1.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异山梨酯等,通过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

2. ACEI类药物,如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以上是一些心脑血管常用药品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品,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定期复查血压、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持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

希望您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健康生活。

心脏病药治疗心脏病症状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心脏病药治疗心脏病症状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心脏病药治疗心脏病症状的西药及使用说明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为了治疗心脏病,西药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心脏病症状的西药,并提供使用说明。

1. 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是一种普遍被用于治疗心脏病的非处方药。

它属于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从而减少心脏血管梗塞和中风的发生。

使用阿司匹林时,建议每天口服75-150毫克,最好在餐后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对阿司匹林的耐受性有所不同,对药物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

2. 肝素(Heparin)肝素是一种抗凝血药,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脏瓣膜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肝素可以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防止血栓的形成。

使用肝素时,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通常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在使用肝素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小板和凝血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3. 乌拉地尔(Urapidil)乌拉地尔是一种枸橼酸乌利地尔盐,常用于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心脏病症状。

乌拉地尔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的作用,从而改善心脏供血和降低血压。

通常以口服形式使用,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克。

需要注意的是,乌拉地尔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4. 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硝酸甘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心绞痛的药物。

它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减少心脏的氧需求来缓解心绞痛症状。

硝酸甘油一般以舌下含服的方式使用,每次0.3-0.6毫克,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硝酸甘油时,应避免与五磷酸鸟苷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合用。

5. 利巴韦林(Levobetaxolol)利巴韦林是一种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

它可以减慢心脏的收缩速率和降低心脏负荷,从而缓解心脏病症状。

一般以口服形式使用,每日1次,每次5毫克。

在使用过程中,应监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冠心病常用药

冠心病常用药

引言概述: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供血不足而引起,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是通过药物干预来缓解症状、减少心肌损伤,并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本文将就冠心病常用药物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

正文:一、抗血小板药物1.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的首选药物,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心肌梗死和血栓形成。

2.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可以提高抗血小板效果,适用于高风险冠心病患者。

3.普拉格雷:具有更强的抗血小板作用,适用于耐药的患者。

二、β受体阻滞剂1.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脏负荷,缓解心绞痛症状。

2.腺苷酸:能够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同时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的供血不足状况。

3.利多卡因:具有减少心肌缺血、提高心肌供氧的作用,可作为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急救药物。

三、钙离子拮抗剂1.维拉帕米: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患者。

2.二硝酸异山梨酯: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同时减少心肌耗氧量。

3.氯硝搏定:具有舒张冠状动脉和缩小冠状动脉的作用,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

四、ACE抑制剂1.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产生,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2.基那普利:同样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产生,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

3.瑞速奈:不仅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产生,还通过抑制醛固酮的合成,达到降低钠潴留和水潴留的效果。

五、他汀类药物1.辛伐他汀: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罗伐他汀:同样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事件。

总结:冠心病常用药物种类繁多,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心血管系统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症状的药物,包括降压药、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在临床上,各种心血管系统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对常见的心血管系统药物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降压药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重要药物,它主要通过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内液体量,以降低血压。

主要包括袢利尿剂、髓袢利尿剂和远曲小管利尿剂。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呋塞米和托拉塞米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利尿剂时需要监测血钾水平,以免出现低血钾。

2.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通过阻断心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使细胞内钙浓度降低,从而减慢心脏传导速度、降低心脏收缩力和血管扩张的药物。

常用的有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3.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排血量,降低心脏负荷和耗氧量,以及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的药物。

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

主要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酶的活性,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

常用的有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的药物。

常用的有洛尔沙坦、厄贝沙坦等。

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二、抗心绞痛药1. 一硝类药物一硝类药物主要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扩张冠状动脉和其他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从而缓解心绞痛。

常用的有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除了用于治疗高血压外,还可以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缓解心绞痛。

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策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本文综述了心血管疾病的现代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础,包括降压药、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和抗心绞痛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近年来,新型药物如PCSK9抑制剂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

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心脏导管消融术,为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微创的治疗选择。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通过在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来恢复血流,而心脏导管消融术则通过消除异常的心律来治疗心律失常。

外科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心脏瓣膜手术,对于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

CABG通过将健康的血管移植到心脏,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心脏瓣膜手术则涉及修复或更换受损的心脏瓣膜,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

这包括健康饮食、定期锻炼、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

此外,心血管疾病的现代治疗方法还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心脏起搏器植入,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已经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发展到了包括介入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完整版)心血管药物总结

(完整版)心血管药物总结

心血管系统整理把握【抗心律失常药物】Ⅰ、Na通道阻滞药Ⅰa、中度阻钠(抑制约30%)奎尼丁、普鲁卡因胺Ⅰb、轻度阻钠(抑制<10%)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Ⅰc、重度阻钠(抑制>50%)普罗帕酮、氟卡尼、恩卡尼Ⅱ、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阿替洛尔,艾司洛尔Ⅲ、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Na K Ca通道阻滞药)——胺碘酮,索他洛尔,多非利特Ⅳ、Ca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小结广谱(房性、室性心律失常)——Ia类:Ic类:不宜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合用III类窄谱(室性心律失常)——Ib类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II类和IV类注意: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的药均可引起心律失常,不要预防用药。

【Ca通道阻滞药】表格:Ca通道阻滞药的分类●Ca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一)对心脏的作用——抑制心脏(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过度抑制心脏)Ia类<Ib类<Ic类维拉帕米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逆转心室重构作用(二)对血管平滑机的作用1.舒张血管平滑机尤其冠脉,动脉>静脉Ia类硝苯地平>Ib类>Ic类2.保护血管内皮细胞3.逆转血管重构(三)对其他平滑肌(支气管,胃肠道,泌尿道,子宫)的作用舒张二氢吡啶类作用最明显(四)其他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控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慢反应物质——预防支气管哮喘●Ca通道阻滞药的临床应用(一)心脏疾病——1.心绞痛 2.心律失常3、MI,4、肥厚性心肌病5、动脉粥样硬化(二)外周血管疾病——高血压,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间歇性跛行、雷诺病)(三)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ca通道阻滞药的临床用药评价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疗效确切不影响血糖和血脂,无严重不良反应?【抗高血压药】→按作用部位分一、主要影响循环血量利尿药——氟氯噻嗪二、作用于RAAS 1.ACEI——卡托普利2.A T1阻断药——氯沙坦三、βRB——普萘洛尔四、ca离子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五、交感神经抑制药1.作用于中枢——可乐定2.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尼莫地平、氟桂利嗪——舒张脑血管,用于脑缺血3.抗NE能神经末梢——利血平4.α1 RB——哌唑嗪六、扩血管药1.直接扩张血管——月井屈嗪2.K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3.5-HT受体阻断药——酮色林→按临床效果分一线药(作用可靠,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多) 1.利尿降压药2.βRB3.ACEI4.AT1 受体阻断药5.ca通道阻滞药6.α1 RB二线药(作用可靠,不良反应多,依从性差,临床应用少) 1.中枢性降压药2.血管平滑机舒张药3.K通道开放药4.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5.交感神经节阻滞药临床用途: 1.高血压用于各种高血压(原发性、肾性、高肾素型高血压较好)2、充血性心力衰竭ACEI AT1 RBACEAT1 受体血浆肾素水平血浆AngII水平缓激肽副作用【利尿药】排K最厉害——一排HCO3-最厉害——【抗慢性心力衰竭药】抗慢性心衰的药物1、正性肌力药——强心苷,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磷酸二酯酶抑制药2、利尿药3、ACEI4、AT1-RBs5、β1RBs6、血管扩张药(扩张小动脉:月井屈嗪;扩张V:硝酸甘油;均衡扩张A/V:硝普钠,哌唑嗪)7、醛固酮拮抗药强心苷;【作用机制】选择性与强心苷受体NA –K-ATP酶的α亚单位结合→抑制酶20%-40%-→NA-K交换↓,钠钙交换↑,胞内Ca2+↑,心肌收缩力↑【中毒机制】重度(60%-80%抑制na-k-ATP酶)→胞内NA+,Ca2+↑→K+↓→自律性↑→快速型心律失常传导性↓↑,房性,结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颤强心苷的药理作用(1)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效能,增加衰竭心脏排出量,降低衰竭心脏耗氧量(2)负性频率(3)影响心肌电生理特性(4)影响心电图(5)影响神经内分泌(6)利尿作用【抗心绞痛药】常用抗心绞痛药物作用比较■题目:谁和谁合用有什么好处?【临床用药原则】1、迅速救治急性发作——硝酸甘油2、长期用药防治——硝酸异山梨酯(三型心绞痛)β受体阻断药(稳定型),Ca通道阻滞药(三型心绞痛,变异型)3、合理配伍提高疗效——硝酸甘油+βRB ???Ca2+通道阻滞药+βRB4、选择最佳时机给药——稳定型:早晨变异型:睡觉前硝酸甘油1、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V——降低心肌耗氧量;舒张A——降低心脏后负荷,从而降低耗氧量2、增加缺血区血流量——舒张冠脉,增加缺血区血流量,从而心脏供氧增加3、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重新分配冠脉血流,增加缺血区血流量,心脏供氧增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脂质或脂蛋白VLDL,IDL,LDL高于正常值高脂蛋白血症,HDL和载脂蛋白apoA浓度低于正常—易致AS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病理改变:动脉壁粥样斑块(胆固醇和胆固醇脂)HMG-CoA还原酶抑制药——阿伐他汀(立普妥)、洛伐他汀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烯胺(消胆胺)烟酸、烟酸衍生物——烟酸,阿昔莫司苯氧酸类——吉非贝齐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多烯脂肪酸类——DHA(二十碳六烯酸)动脉内皮保护药——硫酸软骨素A。

心血管口服药

心血管口服药

心血管口服药一、万爽力(Vasorel)【通用名】盐酸曲美他嗪片【外文名】Trimetazidine , Vastarel, Vasorel【适应症】临床适用于冠脉功能不全,心绞痛,血流动力学药物单独治疗无效的心绞痛,糖尿病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等。

针剂可用于严重的心肌缺血状况如:左心室功能不全,CABG手术,PTCA手术,严重的缺血性心肌病。

对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可与洋地黄并用。

【功用作用】为作用较强的抗心绞痛药,其起效较硝酸甘油慢,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具有对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加压素的作用,能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周围循环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及心肌能量的产生。

同时能减低心脏工作负荷。

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心肌能量的消耗,从而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尚能增加对强心甙的耐受性。

【用量用法】口服:每次20mg,1日3次,饭后服;【注意事项】1.个别可有头晕、食欲不振、皮疹等。

2.新近心肌梗塞病人忌用。

【规格】片剂:每片20mg。

针剂:每支4mg二、倍他乐克【功效主治】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后的维持治疗,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

【药理作用】本药属于2A类即无部分激动活性的β1-受体阻断药(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它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无PAA(部分激动活性),无膜稳定作用。

其阻断β-受体的作用约与普萘洛尔(PP)相等,对β1-受体的选择性稍逊于阿替洛尔。

美托洛尔对心脏的作用如减慢心率、抑制心收缩力、降低自律性和延缓房室传导时间等与普萘洛尔、阿替洛尔(AT)相似,其降低运动试验时升高的血压和心率的作用也与PP、AT相似。

其对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较PP为弱,因此对呼吸道的影响也较小,但仍强于AT。

美托洛尔也能降低血浆肾素活性。

【药物相互作用】与西咪替丁合用或预先使用奎尼丁均可增加美托洛尔的血浆浓度;与利血平合用可增强本品作用,需注意低血压与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1、心血管系统:心率减慢、传导阻滞、血压降低、心衰加重、外周血管痉挛导致的四肢冰冷或脉搏不能触及、雷诺现象。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1. 引言心血管系统药物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系统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2. 降压药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常见的降压药有以下几类: - 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Captopril)和依那普利(Enalapril)。

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Propranolol)和美托洛尔(Metoprolol)。

它们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和氨氯地平(Amlodipine)。

它们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

3. 抗血栓药抗血栓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常见的抗血栓药有以下几类: - 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Aspirin)和氯吡格雷(Clopidogrel)。

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 抗凝血药:如肝素(Heparin)和华法林(Warfarin)。

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碍凝血过程;华法林则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降低血液凝固性。

4. 心脏病药物心脏病药物用于治疗心脏病,常见的心脏病药物有以下几类:-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Propranolol)和美托洛尔(Metoprolol)。

它们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脏病症状。

- 心脏糖苷类药物:如洋地黄(Digoxin)。

它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提高心脏功能。

-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它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增加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

5. 脂质调节药脂质调节药主要用于调节血脂水平,常见的脂质调节药有以下几类: - 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Simvastatin)和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常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讲解

常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讲解

常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虽然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药物治疗仍然是基础治疗、最为重要和首选的方法之一。

不仅仅要求医生,患者本人以及家属也要熟悉常用的心血管疾病用药的知识,如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毒副作用及应用注意事项等。

一、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是现代心血管病治疗学的基础,该类药物通过各种机制最终导致动脉和/或静脉扩张,降低体、肺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心脏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不仅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也是治疗心力衰竭、休克和改善脏器微循环的重要措施。

不少血管扩张剂能直接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良药。

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直接作用的血管扩张剂;②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③影响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药物。

④其他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β-阻滞剂等。

●直接作用的血管扩张剂常用制剂有以下几种:1.硝酸甘油(nitrog1ycerin):治疗心绞痛可立即舌下含服0.3—0.6mg,若无效,隔5—10min可重复剂量;治疗心肌梗死为5—25mg加于5%葡萄糖液250—500m1内缓慢静滴,一般滴速为10—30ug/min。

预防心绞痛可用缓释剂和药膜胸前贴敷,如硝酸甘油缓释片2.5mg,每日2次;硝酸甘油贴敷5-10mg贴胸,每日1次。

其他尚有硝酸甘油喷雾剂、2%硝酸甘油软膏等多种剂型供临床不同情况使用。

不良反应:常见有眩晕、头晕、昏厥、面颊和颈部潮红;严重时可出现持续的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烦躁;而皮疹、视力模糊、口干则少。

过量时口唇指甲青紫。

眩晕欲倒,高度乏力,心跳快而弱,发热甚至抽搐。

下列情况应慎用或禁用:①脑出血或头颅外伤,因本品可升高颅内压;②严重贫血患者;③青光眼,因本品可升高眼内压;④梗阻性心肌病时可加重心绞痛;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服本品时要防止体位性降压。

心血管药物应用探讨论文

心血管药物应用探讨论文

心血管药物应用探讨论文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对健康的重视,心血管药物也逐渐被人所熟知和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心血管药物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帮助。

1.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脏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对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慢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β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使心率降低,心肌的氧耗降低,同时也可以控制心律,减少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

另外,β受体阻滞剂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也是值得重视的。

通过降低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脏功能,能够增加冠脉动脉血流量,缓解心肌缺血,减少心肌纤维化和增生。

此外,β受体阻滞剂还具有抗血栓、抗炎症、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风险。

2.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血管阻塞风险。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然而,抗血小板药物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例如,阿司匹林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胃肠道出血、胃溃疡等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风险评估来确定其使用方案。

3. ACEIACEI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降压药物。

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和肾脏的负荷。

同时,ACEI还具有减少心肌肥厚、滞留在肺部的液体和盐等作用。

应用ACEI的时候,需要关注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咳嗽、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

4.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能够限制跨膜钙离子通透性的药物,可用于控制心率、降低心脏负荷和扩张冠脉。

然而,钙通道阻滞剂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排尿障碍和便秘等。

总之,心血管药物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同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

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

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保健心血管科常用药物李春梅整理(一)抗高血压药(二)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三)强心衰药(四)抗心绞痛药(五)抗血小板、抗凝药(六)降血脂药(七)改善循环药物(八)改善心肌代谢药物一、常用降压药1. 利尿药(1)噻嗪类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氯噻嗪禁忌:痛风,低钠血症禁用;妊娠妇女不宜使用。

(2)袢利尿剂包括呋塞米(速尿)、托拉塞米(特苏尼)、布美他尼、吡洛他尼。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安体舒通)禁忌:肾衰,高钾血症。

(4)保钾利尿剂氨苯喋啶、阿米洛利(5)其它美托拉宗、吲达帕胺、曲帕胺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可能出现酸碱、水、电解质紊乱、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胃肠道反应、尿酸升高、直立性低血压。

用药过程中必须检测电解质变化。

2.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倍他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禁忌:对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度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者禁用。

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

长期服药者不易突然停药易1-2周内逐渐减量停药、食物可减少药物吸收易饭前服药。

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不良反应:(1)心血管系统:心率减慢、传导阻滞、血压降低、心衰加重、外周血管痉挛导致的四肢冰冷或脉搏不能触及、雷诺现象,(2)因脂溶性及较易透入中枢神经系统,故该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多。

疲乏和眩晕占10%,抑郁占5%,其他有头痛、多梦、失眠等。

偶见幻觉。

(3)消化系统:恶心、胃痛、便秘1%、腹泻占5%,但不严重,很少影响用药。

(4)其他:气急、关节痛、瘙痒、腹膜后腔纤维变性、耳聋、眼痛等。

3.钙通道阻滞剂(CCB,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尼卡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缓释剂、氨氯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维拉帕米缓释剂、地尔硫卓缓释剂禁忌:对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2-3度房室传导阻滞禁用。

不良反应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眩晕、下肢水肿。

超实用-14大类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总结

超实用-14大类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总结

超实用-14大类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总结临床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总结一、降压、抗心衰药1、ACEI类:(ACE inhibitors)特别适用于伴有心衰,心梗后,IGT(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禁用于:高钾血症,妊娠妇女,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Scr ﹥225μmol/L。

(心梗后EF<50%者必用)1) 蒙诺(福辛普利Fosinopril):正常初始量:10mg,p.o,qd <40mg/d 10mg*14片肝肾双通道代偿代谢,可较安全地加量至最大剂量,而很少产生药物蓄积,能发挥ACEI最大的靶器官保护作用。

老年患者使用较安全方便。

2) 必利那(贝那普利Benazepril):10-20 mg p.o q.d or bid <40mg/d 10mg/片降压常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

治疗期间应监测白细胞计数,出现面部浮肿(血管水肿)或胆汁淤积型黄疸时应停用洛汀新,部分双通道代谢。

3) 达爽(咪达普利Imidapril):5-10 mg p.o q.d 5mg/片;10mg*10片4) 开博通(卡托普利Captopril):25mg p.o tid 12.5mg*20片一代5) 开富特(复方卡托普利制剂):1-2#,bid-tid每片含卡托普利10mg,DHCT6mg。

6) 雅施达(培垛普利Perindopril):高血压:4mg p.o q.d高血压伴冠心病:8mg p.o q.d心衰:2-4mg p.o q.d 一般从2mg q.d开始,逐步加量4mg*10片三代饭后服7) 悦宁定,怡那林、依苏(依那普利):10-20mg p.o q.d 5,10mg/片二代瑞泰(雷米普利),益恒(喹那普利)等。

主要不良反应:刺激性干咳(缓激肽聚积,美国文献显示,上市监测蒙诺咳嗽发生率低于洛汀新、雅施达,群那普利咳嗽发生率最高),(首剂)低血压,高血钾,血管神经性水肿,肝功能异常、味觉和胃肠功能紊乱(常见于第二代含羧基的ACEI),肾功能减退(出入球动脉扩张不一致,常见于隐性肾功能不全病史患者)、蛋白尿等。

心血管常用药物药理及应用

心血管常用药物药理及应用

心血管常用药物药理及应用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疾病,其中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心血管常用药物主要是通过调节血管张力、改善心肌供血和减少心脏负荷来治疗这些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血管药物及其药理作用和应用。

1.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β1受体来降低心率、减少心脏收缩力和降低心脏输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荷和控制高血压。

β受体阻滞剂还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临床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

2. 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L-型钙通道,抑制钙离子的内流,减少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和心脏的兴奋性,从而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荷。

钙离子拮抗剂还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常见的钙离子拮抗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阻断血管紧张素I 向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可抑制醛固酮生成,减少钠潴留,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常见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

4. 利尿剂: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体内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容量和血压。

利尿剂可分为噻嗪类、袢利尿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常见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

5.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酶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抗凝血酶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浆的凝血因子活性,延长凝血时间,常见的有肝素、华法林等。

抗凝药物适用于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此外,心血管药物还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血脂调节药物和扩张冠状动脉药物等。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综述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紊乱,血管壁损伤和斑块形成为特征的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病症之一。

传统医学中,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已逐步得到临床验证和应用,并在一些方面展现出其独特优势。

本文将系统总结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的实验和临床报告,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常由脾虚湿垢、痰浊内阻、瘀血外闭、气滞神郁等多种因素引起。

具体而言,冠心病患者往往伴随着脾虚、气滞、痰浊等内因,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外,还伴有血液微循环障碍、心肌缺血、心绞痛等表现,致使心脏功能受损和危险性增加。

因此,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根本思路是强调治疗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二、中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剂1.丹参酮注射液:丹参营养促进血液回流,有助于改善心肌对氧气的利用,提高心肌抗缺血缺氧能力,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2.川芎茶:川芎茶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缓解有一定疗效。

3.四君子汤加茯苓、泽泻方:四君子汤具有温阳补虚、健脾益气、调中和血等功效,加以茯苓、泽泻等辅料,可清理体内湿气,缓解瘀阻与气滞等原因引起的心绞痛等症状。

三、针灸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中医之针灸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为经深入浅出的穴位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或道路,促进体内气血的运行,Solve a lotof a lot of provide了脾胃等内脏功能亢进的问题和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等问题。

脾胃经道:电针桡骨外侧三寸、足三里、涌泉、神阙等穴位,调节血脂、增强心肝功能,改善心脏活动和微循环障碍而引起的心绞痛等症状。

四、艾灸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冠心病是一种患者体寒现象明显征状表现的病症,中医学认为通过艾灸治疗可刺激灸穴点,提高体内机能完整性,增强循环系统功能,对提高面部、手指、四肢末梢等体表局部循环及调节心血管系统有显著效果。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列表整理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列表整理

管系
统疾
病用
药整
理1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
理2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3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
理4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5
6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7
理8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9-1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9-2
华法林使用:INR监测频率:服用后第3天开始每周2次至稳定后,每周1次,每2周1次,每月1次;大手术前5-7天前停,拔牙提前3天停药。

INR<5:无明显出血者,减量或停服一次;INR5-9:停用1-2次,如病人出血危险高,停药并口服维生素K1-2.5mg;INR>9:但无明显出血时,停药并口服维生素K3-5mg,将INR将在24-48h内降低,必要时可重复应用;严重出血或INR>10时,应用维生素K10mg静脉输注新鲜血浆和凝血酶原浓缩物。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10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11
心Array血









12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13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
14
理15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16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16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整理17。

心血管内科常用药

心血管内科常用药

心血管内科常用药1、降压药(1)ACEI:(洛丁新)贝拉普利 10mg*15片(雅施达)培哚普利片 4mg*10s (依苏)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10mg*16 卡托普利片 25mg*100 (2)ARB(苏适)厄贝沙坦片 0.15*7氯沙坦钾(科索亚)片 50mg*7替米沙坦片(美卡素) 80mg*7片(代文)结沙坦胶囊 80mg*7颉沙坦(托平)胶囊 80mg*7 (3)CCB(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 30mg*7s (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 5mg*10s (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 5mg*7尼莫地平薄膜包衣片 30mg*20 尼莫地平 20mg*50片苯磺酸氨氯地平(压氏达)片 5mg*14硝苯地平缓释片 10mg*30s 硝苯地平片 10mg*100 (4)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美托洛尔 50mg*20片(倍他乐克)美托洛尔 25mg*20片盐酸普萘洛尔片 10mg*100 (康忻)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5mg*10 (5)利尿剂吲哒帕胺片 2.5mg*30 螺内酯片(氨体舒通) 20mg*100 氢氯噻嗪片 25mg*100 (6)a受体阻滞剂盐酸哌唑嗪片 1mg*100片盐酸乌拉地尔(亚定宁)注射液 25mg/支特拉唑嗪(高特灵)片 2mg*28 2、调脂药(1)他汀类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 10mg*7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片 10mg*7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片 20mg*7辛伐他汀(舒降之)片 20mg*7(2)贝特类(冠之柠)非诺贝特咀嚼片 0.2*10(耐复伦)非诺贝特胶囊(∏) 0.2*103、抗血小板(波立维)硫酸氯吡格雷片 75mg*7片(泰嘉)氢氯吡格雷片 25mg*20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0.1g*30片肠溶阿司匹林片 25mg*100双嘧达莫(潘生丁)片 25mg*100奥扎格雷钠(罗奥)注射剂 20mg4、抗凝华法林钠片 2.5mg*60(法安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 5000iu5、溶栓尿激酶 10万单位/支,150万单位/次溶栓6、抗心律失常普罗帕酮片 50mg*50普罗帕酮注射液 35mg盐酸维拉帕米片 40mg*30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1mg/支地尔硫卓(合贝爽)注射液 10mg/10ml地尔硫唑片(恬尔心) 30mg*40乙胺碘呋酮 150mg/支7、活血化瘀银杏达莫注射液 5ml/支银杏叶注射液 10ml/支疏血通注射液 2ml/支血栓通注射液 150mg/支7、心肌能量药盐酸曲美他嗪片 20mg*30 8、抗心绞痛药(德瑞宁)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40mg*20 (索尼特)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60mg*10 硝酸甘油片 0.5mg*100 硝酸甘油注射液 5mg/支(异舒吉)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10mg*10ml 9、保护血管内皮,降低肺动脉压阿魏酸哌嗪片 50mg*180 10、抗休克、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 2mg/支间羟胺 10mg/支肾上腺素 1mg/支异丙肾上腺素 1mg/支多巴胺 20mg/支多巴酚丁胺 20mg/支阿托品 1mg/支酚妥拉明 10mg/支11活血化瘀银杏达莫注射液 5ml/支银杏叶注射液 10ml/支疏血通注射液 2ml/支血栓通注射液 150mg/支12、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 5mL/支血栓通注射液 150mg/支复方丹参注射液 250mL/瓶疏血通注射液 2mL/支银杏达莫注射液 5mL/支银杏达莫注射液 10mL/支红花注射液 10mL/支丹红注射液 10mL/支香丹注射液 10mL/支13、补气、益气参脉注射液 20mL/支生脉注射液10mL/支黄芪注射液14、营养心肌中成药芪参胶囊 0.5*30通心络胶囊 0.26*100参松养心胶囊 0.4*24麝香保心丸 22.5mg*42心元胶囊 0.3*2034★心内科:△稳定型心绞痛:拜阿司匹林0.1 qd;氯吡格雷75mg qd;辛伐他叮20mg qn;比索洛尔(博苏)2.5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30mg qd。

心血管活性药物系列介绍

心血管活性药物系列介绍
心血管活性药物系列介绍
演讲人
目录
01. 心血管活性药物概述 02.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分类 03.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04.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研发进展
心血管活性药物概述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定义
01
心血管活性药物是一类具有 02
主要作用于心脏、血管、血
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药物
液等心血管系统
03
包括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 04
02
滑肌细胞膜电位,影响血管紧张度 调节心率:通过改变心脏传导系统,
03
影响心率 调节血压:通过改变血管紧张度,
04
影响血压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分 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01
作用机制:抑制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降低血压
03
适应症:高血压、心力 衰竭、心肌梗死等
02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等
04
副作用:咳嗽、低血压、 肾功能损害等
β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 阻断β受体, 降低心率, 减少心肌
耗氧量
适应症: 高血压、 心绞痛、 心律失常

代表药物: 普萘洛尔、 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

副作用: 头晕、乏 力、失眠

钙通道阻滞剂
01
作用机制:阻 滞钙离子通道, 降低心肌收缩 力,降低血压
02
代表药物:硝 苯地平、维拉 帕米、地尔硫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繁多,
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作用机制复杂,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分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 洛尔等 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ordinat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 Heart capable of automaticity • Two types of myocardial tissue
– Contractile – Conductive
• Impulses travel through ‘action potential superhighway’.
A.P. SuperHighway
• Sinoatrial node • Atrioventricular
node • Bundle of His • Bundle Branches
– Fascicles
• Purkinje Network
Electrophysiology
• Two types of action potentials
controlled by Na+ channels = “fast channels”
Phase 4
Fast Potential
• Phase 0: Na+ influx “fast sodium channels” • Phase 1: K + efflux • Phase 2: (Plateau) K + efflux
• Ectopic foci
Dysrhythmia Generation
• Abnormal conduction
• Analogies:
– One way valve – Buggies stuck in
muddy roads
Reentrant Circuits
Warning!
• All antidysrhythmics have arrythmogenic properties
• View AHA definitions
Vaughn-Williams Classification
• Class 1
– Ia – Ib – Ic
• Class II • Class III • Class IV • Misc
0
-20 Phase 4
-40
-60
-80
Phase 3
Slow Potential
• Self-depolarizing
– Responsible for automaticity
• Phase 4 depolarization
– ‘slow sodium-calcium channels’ – ‘leaky’ to sodium
– AND Ca + + influx
• Phase 3: K+ efflux • Phase 4: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Cardiac Conduction Cycle
Slow Potential
dependent upon Ca++ channels = “slow channels”
Cardiac Function
• Dependent upon
– Adequate amounts of ATP – Adequate amounts of Ca++ – Coordinated electrical stimulus
Adequate Amounts of ATP
• Needed to:
RRP
relative refractor y period
ERP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APD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Dysrhythmia Generation
• Abnormal genesis
– Imbalance of ANS stimuli – Pathologic phase 4 depolarization
– Maintain electrochemical gradients – Propagate action potentials – Power muscle contraction
Adequate Amounts of Calcium
• Calcium is ‘glue’ that links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vents.
• In other words, they all can CAUSE dysrhythmias too!
AHA Recommendation Classifications
• Describes weight of supporting evidence NOT mechanism
• Class I • Class IIa • Class IIb • Indeterminant • Class III
Pharmacology
Drugs that Affect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Topics
• Electrophysiology • Vaughn-Williams classification • Antihypertensives • Hemostatic agents
– Fast potentials
• Found in contractile tissue
– Slow potentials
• Found in SA, AV node tissues
Fast Potential
+20 0
Phase 1 Phase 2
-20 Phase 3
-40
-60
-80
RMP -80 to 90 mV
• Phase 3 repolarization
– K+ efflux
Cardiac Pacemaker Dominance
• Intrinsic firing rates:
– SA = 60 – 100 – AV = 45 – 60 Purkinje = 15 - 45
Cardiac Pacemakers
• SA is primary
– Faster depolarization rate
• Faster Ca++ ‘leak’
• Others are ‘backups’
– Graduated depolarization rate
• Graduated Ca++ leak rate
Potential Ter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