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策略作者:林笑笑
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年第12期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信贷业务如火如荼地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章从互联网金融对信贷业务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信贷业务的优势,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应该采取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分析,给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P2P;商业银行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12-0004-03
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1.1 银行信贷业务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是它所有职能中最重要的一种职能,所谓信用中介职能,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吸纳社会上的闲散的流动资金,然后再通过资产业务,将这些资金投向社会。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取代银行的相关功能。有闲余资金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P2P理财,获取收益。而有借款需求的投资者可以通过P2P平台的借款功能,获取其所需的资金,这大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
1.2 信贷业务的收入及利润减少
商业银行偏爱对公贷款、大额贷款,对小微企业贷款、个人贷款重视不够。商业银行的贷款大多需要抵押物,且手续复杂,流程繁琐,使得部分客户对商业银行贷款望而却步,还有一部分客户不满足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而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给客户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客户通过互联网信贷,可以获得短期、小额、灵活的贷款,这导致了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的流失,从而使得银行信贷业务收入降低,利润减少。
1.3 银行信贷业务流程的弊端显露无遗
商业银行的传统贷款程序按照贷款业务操作规范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客户的资质进行相应的调查,第二个阶段是对于贷款的申请进行相应的审批,第三个阶段是贷后的相应监督,以及收回贷款本息。这3个环节分别交由不同的人员进行,以降低银行的风险,这就是银行的审贷分离制度。商业银行贷款的这3个阶段都是由人工来完成,这是银行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能够确保银行的贷款风险是可控的,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十分有效,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则显得过于繁琐。互联网金融追求的是方便、快捷。客户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申请贷款,往往只需要1~3天的时间,这使得客户的体验非常良好。
1.4 对银行信贷以担保为主要风险控制的技术手段提出了挑战
商业银行贷款往往都需要抵押物,信用贷款非常少。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也非常高,往往是需要有房产进行抵押,并且还必须是未经抵押的房产,这对借款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很多客户贷款所需金额很低,但仍旧需要按照整个完整的贷款流程进行贷款申请,抵押手续办理时间较长,这使得贷款办理时间大大增加,很多客户会因此放弃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念头。P2P 平台贷款上信用贷款较多,贷款主要看的是借款人本身的资质,而非抵押物,P2P平台贷款与银行贷款相比,手续办理周期短、放款速度快、贷款门槛低。
2 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信贷业务的优势
2.1 互联网金融拥有更大的产品创新空间
由于互联网金融相对于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更少,这使得其有更为广泛的创新空间。大量的市场需求使得互联网金融有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借助于现如今所谓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可以简化贷款操作流程,提升交易的效率。同时监管的放松,也使得互联网金融可以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出更加灵活、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这些新技术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能更好地识别客户的信用风险,从而降低贷款风险。
2.2 互联网金融可以解决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由于借款人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特别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大量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优质客户,觉得银行贷款利率过高,不愿意从银行申请贷款。而愿意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人群中混杂着很多资质不够的客户,或者贷款还款意愿不强、还款能力弱的客户。而互联网平台开放性的优势,给借贷双方提供了直接的交流平台,能够消除逆向选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渠道获得与客户交易和行为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记录个人信用记录的补充。通过这些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对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根据客户的综合信息对其做出相应的信用评级,从而有效地降低因为逆向选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2.3 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信贷业务成本
商业银行在对客户进行各项调查及审核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成本支出。此外,商业银行为了获取客户而设立的大量物理网点,也要归入客户的信贷交易成本中,这使银行信贷成本大大增加。互联网模式之下,互联网金融企业不需要大量的门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租金成本。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新的信息技术简化贷款流程从而降低风险控制成本,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的对策
P2P借款网络的迅速崛起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冲击,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政策、主动出击,发挥自身经营优势,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应对。
3.1 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交流学习
商业银行可以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互通有无,信息共享,将互联网金融企业所掌握的小微企业的信息及信用记录等数据纳入银行的客户信息系统及征信系统,这样小微企业就能更加方便、快捷地通过银行申请贷款了。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交流与学习,商业银行更加清楚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方面的应用,同时能够运用这些技术来改造银行的业务系统,设计出更多符合互联网客户需求的产品。
3.2 树立互联网业务发展观念,不断优化和调整业务结构
商业银行要向互联网金融企业学习,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贷款风险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贷款业务的中间环节,优化业务结构,提高贷款审批效率,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客户对银行的好感度。
3.3 培养和吸收复合型人才
商业银行可以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从行内培养互联网技术人才,同时从社会上招聘互联网方面的技术人才,加强对其金融知识的传授,使银行拥有大量的既懂金融又懂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信贷业务发展的需求。
3.4 大力发展银行电商平台以及社交平台,提高客户黏性,获取源头数据
银行通过发展电商平台及社交平台,不但可以提高客户黏性,还可以获取大量与客户的交易和行为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取,可以使得银行更加地了解客户。将这些数据与客户个人征信数据相结合,作为客户贷款业务审核的综合评判,可以使得银行贷款业务决策更加准确、有效。同时,银行也可以从中识别出与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往来,按照传统贷款条件不符合贷款业务办理资质的客户,对其提供方便、快捷的小额贷款服务,扩大银行贷款业务的客户群体。
3.5 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用不同的贷款利率
现在很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例如“拍拍贷”等都有对贷款客户进行评级,根据客户的资质、历史的还款情况、违约率等因素,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并且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执行不同的贷款利率区间。商业银行也可以学习这种做法,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用不同的贷款利率,可以消除贷款不公平现象,减少贷款逆向选择。
3.6 银行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P2P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