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天之所以予我者,非由外铄我也。思则得之,得此者也;先 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积善者,积此者也,集义者,集此者 也;进德者,进此者也。”(与邵叔宜)
“诸公上殿,多好说格物,且如人主在上,便可就他身上理会, 何必别言格物。”(语录上)
(一)格物去掉内心的污蔽、负担
“圣人之言,甚明白,且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是分明说与你 入便孝,出便弟,何须设《传注》。学者疲精神于此,是以担子 越重。到某这里,只是与他减担,只此便是格物。”
★天理人欲之争
陆九渊反对朱熹区别天理人欲并把二者对立起来。他说, “天理人欲之分,论极有病…《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岂有天理人欲之分。”“天理人欲 之言,并自不是至论,若天是理,人是欲,则是天人不同矣。 此其原盖出于老氏。”(语录下、上)这即是说,朱熹由于受 老子的影响,把天理人欲对立起来,破坏了人心的统一性。他 又说,“《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解者多指人心为 人欲,道心为天理。此说非是。心,一也,人安有二心”(同 上)在他看来,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不容许有二心存在。如 果把天理人欲对立起来,必然要导致承认心外还有人欲存在, 这就与他的哲学体系相矛盾。
(一)格物去掉内心的污蔽、负担
2、格物即是开蔽,减担。
陆九渊认为,人的本心本来固有不学而知不虑而能的良 知。由于外物的蔽坏。本心被加上了重重物累,背上了沉 重的负担。因此,只在去掉这些负担就令一身轻松,本心 大明,陆九渊以此为格物“到某这里,只是与他减担。只 此便是格物。”所以格物就是格去心中的杂念,他又称之 为“开蔽。”他说,“学所以开人之蔽,而致其知。学而 不知其方,所发以滋其蔽。”(送杨通老)认识的任务即 是揭开蒙蔽,使本心重现光明,如果把握不到这一点,一 味向外追求,不仅本心难见,而且会受到更深的蒙蔽。
“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滴流到沧溟水,拳石崇 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 真伪先须辨只今。” ——陆九渊
“德业流风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携藜杖出寒谷,又枉篮 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 不信人间有古今。” ——朱 熹
★无极、太极之辨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二人曾就一些理论问 题反复辨难。其主要著作有《语录》、《文 集》他一生反对著述,故流传著作不多,后 人搜集他的全部著作辑为《象山先生全集》 三十六卷,中华书局出有校点本《陆九渊 集》,是研究他哲学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宇宙便是吾心 ”的宇宙观
(一)吾心即是宇宙 1、心是超越时空的主观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体系
陆九渊其人其书
1139~1193
★陆九渊,字子静,江西抚州(今Baidu Nhomakorabea西临
川县),金溪人,由于他曾在江西象山讲学, 故后人又称他为象山先生。他的哲学以儒家 理论为骨架,糅合佛教禅宗思想内容,构成 了与朱熹面目不同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体系, 其学说被明代王守仁所发挥,故称为陆王心 学。
一、“宇宙便是吾心 ”的宇宙观
(一)心即理
作为理学的一个流派,陆九渊不仅回答了心物关系,他还 论证了心与理的关系。孟子把仁义礼智视为人性中所固有 的四个善端,陆九渊认为四端即心,并进而指出心即理。
“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 心皆具是理,心即是理也。”(《与李宰二》)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杂说) “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 理,实不容有二。”(与曾宅之)
“人有五官,官有其职,某因思是便收此心,然惟有止物而已。”
(二)发明本心
1、认识是顿悟,而不是渐悟。
内省求本心,不以感性认识材料为基础,甚至也没有理性的指导, 只是静坐苦思冥想,所以没有一个渐积的过程,而只能顿悟,这种顿悟到 底因何产生,恐怕陆氏师生自己也是莫明其妙的,故眸子一亮就不免“窃 异之”。不可否认,人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基础上和一定环境中确实可以 产生大彻大悟的现象,然而,这种彻悟是认识积累的结果,是对事物长期 大量观察之得。由于某一事件突然认识到这些已知事物的共同本质,原来 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也随之豁然开朗起来。但陆九渊的彻悟不是这样, 他反对积极地去认识外物,认为认识外物越多,离开真理越远,认识是顿 悟,而不是渐积。
二、自存本心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陆九渊以心为宇宙本体,万事万物都是心的派生物,理 即在心中。因而,对客观宇宙万物及其理的认识就不必向外 追求,而只需要向内反省,发明本心,使本心所固有的万物 和理自然光明起来。所以,陆九渊认识论的实质是本心的自 我发现,自我肯定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道德修养的过程, 自存本心,首先就要发现本性中固有的道德原则。
三、朱陆之争及其实质
陆九渊与朱熹的分歧,是理学内部两个不同派别的分 歧。一个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一个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在 本质上,都是把封建伦理纲常视为绝对永恒的存在,视为 宇宙万物的本体,只是一个以为理是主观精神,一个以为 理是客观精神,二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明末之际的黄宗羲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二先生同 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 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原无 有背于圣人。”(象心学案)这段话,道出了朱陆分歧的 实质。
(二)发明本心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积习渐多,一旦突然贯通,万物的 精粗表里无不到,吾心之本体大用无不明,就是说,认识的 彻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他的认识路线还依傍着从物到心。 而陆九渊的路线则是从心到物。即明白、彻悟了心中之理, 然后去印证万物之物。
1、静坐内省。
“先生谓曰:‘学者能常闭目亦佳。’某因此无事。则安坐暝目, 用力操存,夜以继日,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楼,忽觉此心已复澄莹, 中立,窃异之,遂见先生。先生目逆而视之曰,‘此理已显也。’ 某问先生,‘何以知之?’曰,‘占之眸子而已。’”
2、万物存在于我心之中。
万事万物只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既然吾心即是 宇宙,那么可以得出一个逻辑的结论:万物存在于我的心 中,这是对先秦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的发挥。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日之圣贤,先得 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与侄孙濬》)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语录上) “心之所为,犹之能生之物”(敬斋记) “满心而发,充塞宇宙”(语录上)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 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 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杂说)
“心,只是一个心。某某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
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甚大,若能尽
我之心,便与天同。”
(语录)
“尽我心,便与天同。”
以心为宇宙万物的本体,这理论上将导致两个结果,一 是把主观精神客观化,这在陆九渊思想中已反映相当明显。 一是进一步发展,走向唯我论。
陆九渊的学生杨简就朝这个方向发展了他老师的思想, 他说,“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 (慈做先生遗书卷七)“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 之形,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皆我之所为也。”(同上) 天地万物的存在和变化都是我之所为,我是宇宙的本原,世 界的中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以我为转移,这是彻头彻尾的 唯我主义,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理论的必然归宿。
(三)自存本心
2、以心为本,自存本心 。
“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语录下)。 “用地不净法,亦读书不得,若读书,则是假寇兵,资盗粮。”
(语录下) “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总之,陆九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都重视主观精神,因而带有 重视主观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在他看来,吾 心是最高的准则,即使是儒家经典也应以我的本心为转移。所以, 他公开倡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六经注我,我注六 经。”(语录上)这就是陆九渊认识论的意义。
这个问题涉及到本体论的争论,是围绕周敦颐的《太极图 说》展开的。九渊的哥哥九龄认为《太极图说》不是濂溪所作。 因为太极图说与通书不类。陆九渊认为太极之上加无极是受了 老氏之学的影响。而朱熹则以为周先生之意恐学者错认太极别 为一物,故著无极二字以明之。但陆九渊认为太极之上不能加 无极,《易大传》只讲易有太极而不讲无极。因为太极是有, 无极是无,圣人讲有而不讲无。朱熹把无极置于太极之上,是 床上架床,屋上架屋。陆九渊以为太极是心,上面再也不能有 一个超越太极的无极。朱熹则指责陆九渊的太极是从禅学那里 借来的本心,而不是天地万物的本然之理。无极而太极,是说 太极无形而有理,他们互相指责对方是禅学,但是从不同的角 度暴露了对方哲学的弊病。
三、朱陆之争及其实质
朱熹与陆九渊同是南宋的大理学家。公元1175年(南宋孝 宗淳熙二年)。另一个理学家吕祖谦,从浙江到福建会见朱熹, 当吕返回浙江时,便邀请陆九渊和他哥哥陆九龄兄弟在江西信 州(今上饶)鹅湖寺聚会,讨论朱陆分歧。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 址忽成岑。留情传注翻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 须知至乐在于今。” ——陆九龄
(《语录下》)。
1、物可以蒙蔽心,使本心暗而不明。
“是心之稂莠,落于交物之初,有滋而无芟,根固于怠忽,末蔓 于驰骛,深蒙密覆,良苗为之不殖。”(敬斋记)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除了本体之心外,还有因物而生之心, 或者说,被物蒙蔽之心。本心与外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果存 心不固,本心不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认识之心。
“石称丈量,经而寡失,铢铢而称,至石必谬,寸寸而度,至丈必差。”
(与詹子南)
“急于辨析,是学者大病。虽若详明,不知其果我多矣”(同上)
(三)自存本心
认识的目的不在于了解外部世界,而在于自存本心,格物致 知只是自存本心的途径。
1、寡欲。
“将以保吾心之良,必有以去吾心之害。何者?吾心之良,吾所固 有也。吾所固有,而不能以保者,以其有以害之也。夫所以害吾心 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 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去,则心自存矣。” (养心莫善于寡欲) “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 剥落,难明,须是剥落的净尽,方是。”(语录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