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一、引言
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制定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二、监测目标
1.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使用量、使用率、用药结构等。
2.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包括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耐药基因等。
3.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监测内容
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使用率,分析用药结构。
2.耐药性监测: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包括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
3.临床用药分析:收集临床用药数据,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适应症、剂量、疗程等。
四、监测方法
1.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络,包括医疗机构、实验室等。
2.制定统一的监测规范和数据收集标准,确保数据质量和可比性。
3.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结果应用
1.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
2.定期发布抗菌药物使用和耐药性监测报告,提高公众对合理用药的认识。
3.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抗菌药物管理的持续改进。
六、总结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是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耐药性风险。
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抗菌药物管理的持续改进。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方案及统计结果2016(讲义)

一、入网流程
分网一般在1-3个工作日完成审核并提交的中心网, 一般在2-4个工作日可以完成入网注册审批。 分网通过审批同时会以电子邮件形式给监测员分 发有关监测网工作方面的文件。 注册不通过的医院也电话告知原因。 分网掌握原则:欢迎二级以上的医院都加入信息 网,但不能满足“有效病例”抽样的单位暂时不 接收注册。 注意:监测员请尽量不要用个人的邮箱,以便工 作岗位调整后其他人接手时不用更改联系方式。
一、入网流程
准备好医院的资料 监测网医院登记表(新).doc 登陆系统并点击“注册” / 注册并填写纸质登记表一式两份加盖单位 公章后分别邮寄到以下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A18F 杨小强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19号 药学楼7楼 吴红卫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入网流程及近年监测情况
吴红卫 主任药师 LOGO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广东省分网
Company
主要内容
一、入网流程 二、监测内容结构 三、近年监测结果
背景
2005年8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 解放军总后卫生部联合建立了全国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 2006年4月,广东省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监测网,参加医院以广州为主,涵盖了 粤北、粤东、粤西、珠三角等地23家医院, 目前已增加到102家 2012年卫计委再次发文,加强两网监测工 作,要求各省成类型: 按数据源分类:客观数据、主观数据 按数据性质分类:整体和局部 按时间分类: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
报表类型
月报表(表3、表4): 病历(表3) :(由系统抽样)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出院病历各15份,共30份 处方(表4) (由医院抽样) 每月16日普通成人门诊处方100张 每月16日急诊处方100张 季报表(表5)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年报表(表1、表2)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引言抗菌药物的不当使用和滥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减少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展,各国纷纷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
本文将就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目标和原则目标: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监测,了解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掌握耐药菌的流行情况,引导合理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的传播。
原则:1.全面:监测范围覆盖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药店、动物医院等。
2.持续:建立长期的监测体系,每年定期开展监测工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
3.准确:采用科学可行的监测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保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确保监测数据的保密性。
二、监测内容和指标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通过收集医疗机构的处方数据,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种类、剂量、治疗时长等。
2.耐药菌监测:对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测细菌的耐药情况。
3.抗菌药物销售监测:通过药店和动物医院的销售数据,了解抗菌药物的销售情况,包括种类、数量、使用渠道等。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估:结合医疗指南和临床经验,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否符合指南和合理用药原则。
三、监测方法和流程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1)建立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库,要求医生在处方时填写相关信息。
(2)每月或每季度收集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包括处方数量、种类、使用时长等。
(3)分析数据,制作监测报告。
2.耐药菌监测:(1)建立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实验室。
(2)收集各类临床标本,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3)记录细菌的菌株类型和耐药情况,并制作监测报告。
3.抗菌药物销售监测:(1)与药店和动物医院合作,建立销售监测系统。
(2)收集抗菌药物的销售数据,包括销售数量、种类等。
(3)分析数据,制作监测报告。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估:(1)参考国家相关指南和临床经验,制定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评估指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案(技术部分)一、填写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成员单位情况调查表(表1)和年度抗菌药品消耗金额调查表(表2)二、抽查与分析住院病人的药品(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每年度分别从6月、12月第二周全院出院病人的病历中随机抽取30份,填写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表3-1),并统计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2、每年度分别从6月、12月第二周手术科室出院病人的病历中随机抽取30份,填写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表3-2),并统计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三、抽查与分析门诊药品的使用情况每年度分别从6月、12月第三周中一日(除节假日)门诊成人普通(除急诊、传染、儿科、中药)处方,随机抽样100张处方;设定为每病例一张处方,填写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调查表(表4),并统计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每张门诊处方平均用药金额、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就诊使用针剂的百分率、每张抗菌药物处方平均用药金额。
四、每年度(或分段)填写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表5)。
表1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成员单位情况调查表地区:____________ 医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院编号:_______ 医院等级:三级二级一级1 医院性质□地方□军队2 医保定点□是□否3 实际开放床位数/上年度床位使用率张/%4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已建立□未建立5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已建立□未建立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办法□已制定□未制定7 病原学检测□有□没有8 药敏试验□有□没有9 本院细菌耐药情况通报通报时间□有□没有□半年□一年10 常规性抗菌药TDM监测品种(具体品种)1、2、3、4、5、6、11 专职临床药师人数专职临床药师所在科室人科科科科科说明:床位使用率指本年度平均床位使用率填表日期:年月日填表人:项目执行人:表2200抗菌药品消耗金额调查表一、200医疗总收入总金额万元二、200药品收入总金额万元三、药品占医院总收入比例%四、药品进销差价收入万元五、西药全年使用金额(零售价)万元系指西药药品使用的国产、合资和进口药的总金额。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方案doc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方案篇一: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关于下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的通知各科室:根据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促进全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制定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望各科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指导原则》对上述内容有以下几点说明。
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案(技术部分)

�△ �△ �△ �△ �△ �△
累计使用抗菌药 8 10 费 用 ( 元 ) 住院总费用: 预防用药 效果 用药合理性评 价(单位意见) 合理○ 不合理◇ 用药合理性评 价(专家意见) 合理○ 不合理◇ 备 注
种 _____(次)天 住院药品总费用: 住院抗菌药物总费用: / 无
继发感染 有(诊断)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案(技术部分)
附件 1:
一、 填写 全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成员单位情况调查表 (表 1)和 年度 抗 菌药 品消耗金 额调查表(表 2) 二、抽查与分析住院病人的药品(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每年度分别从 6月、12月第二周全院出院病人的病历中随机抽取 30份,填写住院病人抗 菌 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表 3-1) ,并统计 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2、每年度分别从 6月、12月第二周手术科室出院病人的病历中随机抽取 30份,填写围手术 期 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表3-2) ,并统计 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三、抽查与分析门诊药品的使用情况 每年度分别从 6月、 12月第三周中一日(除节假日)门诊成人普通(除急诊、高干、传染、 儿科、中药)处方,随机抽样 100张处方;设定为每病例一张处方,填写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调查 表(表 4),并统计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每张门诊处方平均用药金额、就诊使用抗菌药物 的百分率、就诊使用针剂的百分率、每张抗菌药物处方平均用药金额。 四、每年度(或分段)填写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表5) 。
三、药品占医院总收入比例 四、药品进销差价收入 五、西药全年使用金额(零售价) 其中:门诊药房 住院药房 六、抗菌药全年使用金额(零售价) 其中:门诊药房 住院药房 七、抗菌药物占药品总收入比例
说明:
2024版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31
THANKS
2024/1/30
32
2024/1/30
16
04
监测网运行现状及成效分 析
2024/1/30
17
运行现状分析
03
监测网覆盖范围广泛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已经覆盖了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医疗机构,包括大型综 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等。
数据收集与报告机制完善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 报告机制,监测网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监测网还可以为抗菌药物产业的 发展提供市场信息和政策建议, 推动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024/1/30
25
06
改进措施与建议
2024/1/30
26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建设
01
建立健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监测网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 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分
工。
2024/1/30
02
加强与卫生健康、医保、药监 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
降低了抗菌药物的滥用风险
监测网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抗菌药物的滥用行为,降低了患者因滥用抗菌药物而产生的 风险。
2024/1/30
提高了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
通过监测网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医疗机构能够不断改进和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高医疗 质量与安全水平。
19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01
数据收集与报告质量 有待提高
部分医疗机构在数据收集和报告方面存 在不规范、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监测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2020年版)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2020年版)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CARSS)是唯一由政府建立,覆盖全国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大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
通过本监测网络,可获取有科学价值的、分层的细菌耐药性及变迁信息,掌握全国细菌耐药性流行趋势及新威胁,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形式,常规开展被动监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动监测。
主动监测技术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另行制定。
本方案仅涉及被动监测。
为了维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及可比性,保证监测结果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本方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每年审核,定期修订。
一、监测范围收集网点医院按规范化操作、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有临床意义和公共卫生意义的普通细菌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以收集资料为主,必要时,收集菌株用于复核结果和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各网点医院应提高临床标本,特别是无菌体液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特别是痰液、血液标本合格率。
各实验室应提高细菌,特别是苛养菌的检出率,应掌握分离细菌的临床意义,注意收集感染病原菌。
二、目标细菌目标细菌为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有临床意义的细菌,包括以下标本及细菌:(一)无菌部位标本(血液、脑脊液、骨髓、胸水、膀胱穿刺尿、腹水、无菌腔隙穿刺液、组织等)来源的所有非污染细菌;(二)开放部位合格标本(痰、咽拭、尿液、粪便等)来源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细菌。
三、目标细菌鉴定采用专业认可的鉴定系统或手工方法进行目标细菌鉴定。
所有分离细菌尽可能鉴定到种,如表皮葡萄球菌,而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国际标准、行业要求或仪器制造商建议,规范地进行药敏试验,可采用手工法、仪器法,报告抑菌圈直径(mm)、最小抑菌浓度(MIC值,µg/ml)。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

附件3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通过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可获取有科学价值的、分层的细菌耐药性及变迁信息,掌握全国细菌耐药性流行趋势及新威胁,为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形式,常规开展被动监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动监测。
主动监测技术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另行制定。
本方案仅涉及被动监测。
为了维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及可比性,保证监测结果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监测范围收集网点医院按规范化操作、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有临床意义和公共卫生意义的普通细菌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以收集资料为主,必要时,收集菌株用于复核结果和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各网点医院应提高临床标本,特别是无菌体液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特别是痰液、血液标本合格率。
各实验室应提高细菌,特别是苛养菌的检出率,应掌握分离细菌的临床意义,注意收集感染病原菌。
二、目标细菌目标细菌为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有临床意义的细菌,包括以下标本及细菌:(一)无菌部位标本(血液、脑脊液、骨髓、胸水、膀胱穿刺尿、腹水、无菌腔隙穿刺液、组织等)来源的所有非污染细菌;(二)开放部位合格标本(痰、咽拭、尿液、粪便等)来源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细菌。
三、目标细菌鉴定采用专业认可的鉴定系统或手工方法进行目标细菌鉴定。
所有分离细菌尽可能鉴定到种,如表皮葡萄球菌,而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国际标准、行业要求或仪器制造商建议,规范地进行药敏试验,可采用手工法、仪器法,报告抑菌圈直径(mm)、最小抑菌浓度(MIC值,µg/ml)。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不接受仅为“耐药(R)”、“中介(I)”、“剂量依赖敏感(SDD)”、“敏感(S)”的报告结果。
采用自动或半自动仪器进行药敏试验时,应按照仪器制造商的要求补充试验,报告经补充试验确认的药敏结果。
商品化药敏试验药物浓度范围若不覆盖判断折点,需根据本院临床需要及本方案要求进行补充试验,报告经补充试验确认的药敏结果。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技术方案

为季度报表,在每年的3、6、9和12月份统计上报,此表按药品通用名统计。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中,除眼科病人需要填写眼用制剂用药情况以外,其他所有报表(调查表)所统计的抗菌药物均指全身用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
(2)不在统计范围之列的药物包括:①各种含抗菌药和抗真菌药的外用制剂;②植物成分的抗感染药物及制剂;③抗结核药;④抗寄生虫药;⑤抗病毒药;⑥抗麻疯病药。
4.在《技术方案》中后附的相关表格仅用来准备上报数据资料时参考,实际上报内容以《数据上报系统》中各项内容为准。
表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成员单位情况调查表*
(年报表)
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 医院名称:
医院等级:□ 三级 □ 二级 □ 一级医院类别:□ 儿童 □ 妇幼保健 医院代码:
1
医院性质
□公立 □军队 □民营
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办法
□制 定 □未制定
8
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
□实 行 □未实行
9
微生物检测与药敏试验
□有 □没有
10
(1)本院细菌耐药情况通报
(2)通报时间
□有 □没有
□一月 □三月 □半年 □一年
11
(1)抗菌药物TDM监测
(2)具体监测品种
□有 □没有
1、 2、 3、
4、 5、 6、
1.月报数据—住院病例和门诊处方
(1)住院患者非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①病历首页的相关内容、②主要诊断、③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④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医嘱等)
(2)住院患者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①病历首页的相关内容、②主要诊断、③实验室检查指标、④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医嘱、⑤手术名称、类型及时间等)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附件2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一、监测形式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报送采取网络直报形式。
数据上报系统网址为。
二、监测内容(一)主要数据信息。
分为按月报告、按季度报告和按年度报告三部分数据。
1.月报告数据—病历和处方。
主要包括:(1)住院患者非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医嘱及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数据)。
(2)住院患者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手术名称及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医嘱及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数据)。
(3)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调查情况。
2.季度报告数据—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情况。
3.年度报告数据—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
主要包括:(1)医院及其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2)医院医疗及药品收入、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情况。
(二)主要统计指标。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非手术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手术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手术组清洁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5.门诊处方调查统计情况。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7.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情况。
8.抗菌药物费用情况。
9.医院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10.其它相关指标。
(三)抽样数量、方法与步骤。
1.病历抽样。
每月11日至20日所有出院病人病历,分成非手术和手术两组,分别抽取15份病历,共30份,全年共360份。
2.门诊处方抽样。
每月16日从当天的门诊普通成人处方中抽取100张处方。
如遇16日为法定公休日或节假日时,将抽样时间提前至公休或节假日前的一个工作日。
(1)抽样间隔数的确定:以当日门诊普通成人处方总数除以所需抽取的样本数,得数取整,即为抽样间隔数。
如处方总数为982张,用982(张)除以所需抽取的样本数100(张),得数,得数取整为9,则“9”为该组的“抽样间隔数”,即每隔9张处方抽取一张作为样本,以此类推,直至抽足所需样本数为止。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方案说明解析

4
4
表1 表2
监测网成员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医疗机构年度抗菌药物消耗金额调查表
表3-1 非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表3-2 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表3-3 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药评价表
表4 表5 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调查表 住院病人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表6 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6-1、6-2、6-3) 每种调查表分为“纸质表”和“电子版”两种
(本次用药继发感染)
﹡备注:内容应简明扼要
15
15
﹡表3-2手术病历情况: 切口类别:Ⅰ(清洁)
Ⅱ(清洁-污染)
Ⅲ (污染) 手术名称:应规范,中文表达 手术起止时间:时、分一定要填写
16
16
﹡围手术期用药时机的选择 术前(切皮前): 术前<0.5
术前0.5~2h
术前 >2h 术前未用术后用(术前未用、手术开始或结束后才用)
5
5
1. 纸质调查表一律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签字笔正楷填写, 不得使用铅笔或红色笔。 2. 数据应真实、客观、准确,缺项应说明原因。 3. 书写应工整,字迹清晰,便于查阅。 4. 数字及代码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不应填出格外, 需选项打勾的位置应准确。 5. 如发生数字书写错误,应使用双横线将错误数字划去, 并在其上方填写正确数字,不得任意涂改。
表3-2- 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为主要监测内容,信息量大,要求精度高,实际上报数 据中漏项、缺项等问题较多
请特别注意:
11
11
﹡病历号:一份病历填2张以上表时,第1份表的病历号可在原 病历号上加 “-1”,第2份表的病历号可在原病历号上加 “-2”,以示区别 ,同一病历无论填几张表,仍算一份 病历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不规范和滥用现象而制定的监测技术方案。
抗菌药物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药物,但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已经导致了严重的抗菌药物耐药问题。
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该技术方案的目标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评估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发现滥用和不规范使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该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和管理: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收集和存储全国范围内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和药物管理系统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建立数据管理机构和相应的质控制度,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2. 数据分析和评估: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统计分析和评估。
分析的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使用途径、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和治疗效果等。
评估的结果可以用于发现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规范使用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3. 制定干预措施: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政策和指南。
这些政策和指南包括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剂量和疗程的规范等。
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4. 监测和评估的持续性:建立长期稳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长期的监测,可以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的趋势和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监测技术方案,提高监测的效果和可靠性。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的实施将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耐药问题的控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规范使用问题,降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风险,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一、引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监测,制定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技术方案十分必要。
该方案旨在建立覆盖全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络,提供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防控提供依据。
二、技术方案1.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包括医疗机构内使用的所有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2.监测指标监测指标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使用频率、使用途径等。
同时,还应监测患者的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
3.监测方法(1)建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库,收集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使用信息和相关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
(2)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平台,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3)采用问卷调查、门诊处方审核等方式,收集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信息。
(4)通过抽样调查,随机选择部分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核实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4.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治疗效果、病原菌的耐药性等。
分析结果可以反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
5.监测结果的应用(1)为医疗机构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原则和病原菌的耐药性控制策略,加强合理使用和耐药性防控。
(2)为制定国家抗菌药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为公众提供抗菌药物使用的参考指南,提高公众的使用意识和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6.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在实施监测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医疗机构的商业机密,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性。
三、方案实施1.建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负责统筹制定监测方案、收集和分析监测数据,并提供技术支持。
2.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并及时上报数据。
3.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收集和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4.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数据分析和监测工作的水平。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方案doc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方案篇一: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关于下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的通知各科室:根据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促进全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制定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望各科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指导原则》对上述内容有以下几点说明。
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儿童工作组核心成员单位数据上技术方案

附件3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儿童工作组核心成员单位数据上报技术方案一、监测目的通过对儿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重点项目监测,如门急诊患者呼吸、肠道疾病的用药情况;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重点科室、病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儿童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和特点,为提高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二、监测方式采取回顾性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采集将采用直接导出相关数据信息的形式,通过网络将监测数据直接采集。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按权限查询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和统计结果。
三、监测内容调查数据主要按季度抽取门急诊处方和住院患者病历。
(一)门(急)诊处方。
1.每所医院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即3、6、9、12月)16日的所有门诊及急诊处方;2.处方信息包括:性别、实足年龄、就诊科室、诊断、处方金额、药品名称(通用名)、规格、规格单位、剂型、单次剂量、剂量单位、用量、用量单位、金额。
(二)住院患者病历。
1.每所医院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即3、6、9、12月)的11~20日的归档病历中随机抽取100份,分成非手术和手术两组。
2.住院病历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如:病历号、性别、实足年龄、所在科室、有无过敏史、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相关实验室检验信息(如临床检查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等),临床诊断和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品名、规格、剂量、用药起止时间)及手术情况(包括:手术名称、切口类别、手术起止时间、是否预防用药、用药时机等)等内容。
四、适用范围儿童工作组核心成员单位。
五、工作要求在各医疗机构信息部门帮助下,通过API技术,完成能够通过医院HIS系统自动导出和采集相关监测数据信息。
在此基础上扩大门诊处方和住院患者病历样本的抽取量,进而按科室和重点病种,对儿童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关自动导出数据信息技术标准和文件另行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上报时间。
每月监测数据资料应在其后的第二个月的月底前完成上报工作,例如10月份的监测数据应在11月30日24时前完成上报录入。
(二)数据要求。
1.病历调查表
每年度1、2、4、5、6、8、9、10、11和12月份的病历调查表只填写病人①基本情况、②实验室检查、③出院诊断和④用药情况上述4项,不做⑤药合理性评价项;3月份和7月份的病历调查表在除完成上述4项外,还要按要求做⑤用药合理性评价项。
7.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情况
8.抗菌药物使用经费情况
9.医院及其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10.其他相关指标
四、方法步骤
(一)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抽样。
1.抽样数量
(1)住院病历
每月11日至20日(即每月中旬)的所有出院病人(包括未用抗菌药物的病人)病历,分成非手术和手术两组,分别通过“数据系统”随机抽取15份病历,共30份,全年共360份。
按不同层级,分为全国、省市区和医疗机构三个层次。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抗菌药物品种数等菌药物使用情况
4.手术组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5.门诊处方调查统计情况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主要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和使用强度等。
采取回顾性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入网医院登录“”,通过网络直接上报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数据采用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按权限查询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和统计结果。
三、监测内容
(一)主要数据信息。
上报数据主要分为月报数据、季报数据和年报数据三部分。
②如果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没有足够的抽样本底(出院人数,非手术组和/或手术组各不足20份时),则需申请适当扩大抽样时间段(一般为30天,即每月1日至30日)。
③在规定时间内抽样本底病历不足,需要扩大抽样时间段时,应在入网申请注册时进行,约定好抽样时间段后就不可更改。
(2)门诊处方抽样
①抽样间隔数的确定:以当日门诊处方总数除以所需抽取的样本数,得数取整,即为抽样间隔数。如处方总数为982张,用982(张)除以所需抽取的样本数100(张),得数9.82,得数取整为9,则“9”为该组的“抽样间隔数”,即每隔9张处方抽取一张作为调查样本,以此类推,直至抽足所需样本数为止。
(3)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包括:①主要诊断、②处方药品品种、③处方金额、④使用抗菌药物情况、⑤使用抗菌药物金额)
2.季报数据—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消耗情况
3.年报数据—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
(1)医院及其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
(2)医院医疗及药品收入、抗菌药物使用经费情况
(二)主要统计指标。
(二)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消耗量及品种数。
每季度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出院病人抗菌药物消耗量、使用金额、品种及品种数(按药品通用名统计),不计出院带药。
(三)医院基本信息及药品使用经费情况。
每年度从医院统计部门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及药品收入、抗菌药物使用经费情况。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成员单位情况调查表和年度抗菌药物消耗金额调查表为年度报表,只在每年9月份统计填写并上报。
(三)统计周期和统计结果。
根据工作要求,监测网年度数据统计周期为前一年的10月1日至本年度的9月30日,例:2017年统计年度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的数据。以此类推。
1.月报数据—住院病例和门诊处方
(1)住院患者非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①病历首页的相关内容、②主要诊断、③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④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医嘱等)
(2)住院患者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①病历首页的相关内容、②主要诊断、③实验室检查指标、④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医嘱、⑤手术名称、类型及时间等)
2.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消耗情况表
为季度报表,在每年的3、6、9和12月份统计上报,此表按药品通用名统计。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中,除眼科病人需要填写眼用制剂用药情况以外,其他所有报表(调查表)所统计的抗菌药物均指全身用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
(2)不在统计范围之列的药物包括:①各种含抗菌药和抗真菌药的外用制剂;②植物成分的抗感染药物及制剂;③抗结核药;④抗寄生虫药;⑤抗病毒药;⑥抗麻疯病药。
②首个样本处方的确定:采用随机检索的方式确定首个抽样处方在当日处方排列中的位置,即首个样本的顺序号。随机检索方式有多种,本方案以抽取人民币编号为例,介绍如何确定首个样本处方的顺序号:随机抽取一张人民币,以其编号的第一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抽取首个样本处方的顺序号,假设其编号为AG67397130,其编号的第一个阿拉伯数字为“6”,则排列顺序为第6张处方,即为首个样本处方。
(2)门诊处方
每月16日从当天的门诊处方中抽取100张处方。如遇16日为法定公休日或节假日时,将抽样时间提前至公休或节假日前的一个工作日。
2.抽样方法
(1)住院病历抽样
为保证病历抽样的准确、客观,且便于今后核查,病历抽样样本号(病历号)由“监测网”统一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①监测医疗机构将当月的抽样本底病历号(即每月11日至20日内所有出院病人病历号,包括未用抗菌药物的病人病历),按要求分成非手术和手术两组,生成excel文件形式,上传导入至“系统”,由“系统”经过随机的方式确定抽样样本病历号,并反馈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据此病历号,抽调对应的病历。
附件1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技术方案
一、监测目的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以下简称“监测网”)通过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监测,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及时准确地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和决策依据。
二、监测方式
1.年度统计
(1)年度数据统计数据录入截止日期为本年度的10月31日24时。各入网单位必须按照工作要求在此时间节点前将统计年度内的所有数据上报完成(即前年10月1日至本年9月30日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