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 冷库设计和制冷设备的选择

合集下载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冷库是用来存储与保鲜各类食品、药品等易腐坏物品的特殊设施,其中关键的部分就是保持冷库内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制冷系统。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制冷剂选择、制冷循环系统设计、冷库结构设计以及制冷控制系统设计等。

下面将对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冷剂选择制冷剂在冷库的制冷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冷库的制冷效果和运行性能。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NH3)、氟利昂(Freon)、丁烷(C4H10)等。

制冷剂的选择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要适宜,能够满足冷库的要求。

2.制冷剂的导热性能要好,能够快速传热。

3.制冷剂的毒性和燃烧性要低,以保证冷库的安全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常用的制冷剂选择是氟利昂。

二、制冷循环系统设计制冷循环系统是冷库制冷的核心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组件。

其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压缩机的选择要根据冷库的规模和制冷需求进行确定,能够满足制冷量的要求。

2.冷凝器的设计要优化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使制冷剂能够顺利冷凝。

3.蒸发器的设计也要考虑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使制冷剂能够充分蒸发。

4.节流阀的选择要根据制冷剂的性质确定,能够实现恰当的节流。

三、冷库结构设计冷库的结构设计也是冷库制冷工艺的重要方面,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冷库的保温性能要好,避免冷空气外泄和热空气进入,保持冷库内的低温状态。

2.冷库的密封性要好,以减少冷空气的流失和外界热空气的进入。

3.冷库的空间利用率要高,能够存储更多的物品,并且易于管理和操作。

4.冷库的结构要稳固,能够承受制冷系统和物品的重量,并且经久耐用。

四、制冷控制系统设计制冷控制系统是冷库制冷工艺的关键部分,要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工作。

其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控制要精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制冷系统的运行状态。

2.压力控制要恰当,能够保证制冷系统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工作。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知识点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知识点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知识点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制冷设备、采用适当的制冷技术,使得冷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等参数能够满足储藏物品的要求。

在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介绍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一、冷库储藏物品的特性分析在进行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时,首先需要对冷库储藏的物品特性进行分析。

不同的物品对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的要求是不同的。

例如,某些食品需要在低温下存储,而某些化学药品则需要在恒温条件下保存。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储藏物品的特性来确定冷库的制冷温度范围和湿度控制要求。

二、制冷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制冷设备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在选择制冷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冷库的尺寸、储藏物品的特性以及制冷系统的能效等因素。

制冷设备的配置包括主机、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组件的选择和布置。

合理的设备选择和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冷库的制冷效果。

三、制冷剂的选择与循环系统设计制冷剂是冷库制冷循环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到其制冷性能、环境友好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

制冷循环系统的设计包括制冷剂的流程布置和管路设计等。

合理的制冷剂选择和循环系统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四、空气流通系统设计冷库的空气流通系统设计对于保持储藏物品的新鲜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空气流通系统包括通风系统和空气分布系统。

通风系统用于排出冷库内部产生的热量和湿气,确保冷库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空气分布系统则用于保持冷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分布,防止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过大。

五、节能措施的应用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非常重要。

一些常见的节能措施包括优化制冷系统的工作参数、采用高效的制冷设备和节能控制系统、选择节能型建筑材料和优化冷库的绝热设计等。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节能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制冷能耗,降低冷库运营成本。

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与选择

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与选择

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与选择1、热负荷的计算,在冷库内部,引影库温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库体结构热流量:主要是由于库内外温差的存在,热量总会从温度的地方传导至温度低的冷库内,影响热流量的主要参数有温差,库体表面积和隔热材料的传热系数。

一定的冷库温差基本确定,表面积为恒定,因此选用好的隔热材料能降低库体的热流量。

货物热流量:虽然小型冷库的主要作用是冷藏储存已经经过冷却处理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有温度高的货物放到其中冷却,此外对于冷藏蔬菜,水果等新鲜果蔬由于其生命没有停止,呼吸作用产生一部分热量也是货物热流量的一部分。

因此小型冷库负荷设计时应考虑一定量货物的热流量,每天入库量一般按冷库总容量10%-15%的计算。

换气热流量:新鲜果蔬需要呼吸换气,小型冷库在使用中的一大特点是的经常开门以及平衡窗都不可避的要产生气体较换,外界的热空气进入库内,产生一定量的热流量。

蒸发风机及其他热流量:由于需要风机强制对流,使库温快速均匀,电机的热量和动能完全转化为热量,电机热流量一般按其运转时间来计算,一般按每天工作24小时计算,另外下水防冻电热丝加热,电热除霜产生的热量以及防凝露电热丝产生的热量等。

操作人热流量:在小型冷库中,由于人一般不会在其间长时间工作,一般可以忽略。

以热负荷是选择制冷压缩机的直接依据,由于小型冷库与大型冷库相比,设计要求不高,压缩机的匹配比较单一,故一般小型冷库的热负荷不需要设计计算,根据经验估算就可以进行压缩机匹配。

通常情况下,冷藏库在蒸发温度-10摄氏度,按每天入库量为库容15%计算,入库温度20摄氏度,以冷库的内容积按每立方米120-150W计算即可;冷冻库按蒸发温-30摄氏度,按每天入库量为库容15%计算,入库温度0摄氏度,以冷库的内容积按每立方米110-150W计算即可。

其中估算时随着冷库容积增大,每立方米制冷量逐渐降低。

2、制冷压缩机的选择:小型冷库一般使用氟系统。

小型冷库由于使用频繁,故障机率比较高,除非特别必要,尽可能每个冷库单独匹配冷凝压缩机组,避免几个冷库共用一套压缩机组的情况。

制冷与空调专业微型课冷库设计与制冷设备选择

制冷与空调专业微型课冷库设计与制冷设备选择

制冷与空调专业微型课冷库设计与制冷设备选择制冷与空调专业微型课:冷库设计与制冷设备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长,冷库的建设和运营成为制冷与空调专业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着重介绍冷库的设计以及制冷设备的选择,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冷库建设与运营中。

一、冷库设计冷库设计是冷库建设的基础,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冷库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下面将从布局、绝热、送风系统等方面介绍冷库的设计要点。

1. 布局冷库的布局对于存储效果和使用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一般来说,冷库的进出口要尽量独立,以防止冷气流失。

另外,不同温度要求的货物应该进行隔离存放,避免相互污染。

此外,通风口和换气设备的设置也是布局的重要环节,可以保证冷库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2. 绝热绝热是冷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绝热措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保温层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一般可以采用聚氨酯泡沫板、岩棉板等材料,保证冷库的绝热性能。

同时,要注意各种设备和管道的绝热处理,避免冷量的散失。

3. 送风系统送风系统是冷库设计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货物的保存效果。

送风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货物的特性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温度的均匀分布。

另外,送风系统的泄漏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防止冷气泄漏导致能源浪费和库内温度的不均匀。

二、制冷设备选择冷库的制冷设备选择直接关系到冷库的效果和运营成本。

下面将从冷源系统、制冷设备和控制系统等方面介绍冷库制冷设备的选择要点。

1. 冷源系统冷源系统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蒸发器冷却的制冷系统,另一种是采用机械压缩式制冷系统。

选择合适的冷源系统需要根据冷库的规模、使用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2.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选择应该根据冷库的规模、使用要求以及库内温度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冷库常用的制冷设备包括离心式制冷机组、螺杆式制冷机组和液体泵送式制冷机组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制冷设备,可以提高冷库的制冷效果和运行效率。

制冷机选型及设计要求

制冷机选型及设计要求

制冷机选型及设计要求制冷机是一种用于降低或维持特定物体或空间温度的设备。

它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几个主要组件组成。

制冷机的选型和设计涉及许多因素,包括制冷负荷、制冷剂、能效、可靠性和安全性等。

首先,制冷机的选型需要考虑制冷负荷。

制冷负荷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需要制冷的物体或空间所需的热量的量度。

它影响了制冷机的功率大小和制冷能力。

制冷负荷的计算通常涉及物体或空间的尺寸、环境温度和所需的温度差等因素。

其次,选择合适的制冷剂是制冷机选型和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制冷剂是在制冷循环中流动,并通过相变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的介质。

制冷剂应具有适当的蒸汽压力和温度特性,以确保制冷机可以正常工作。

此外,制冷剂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第三,能效是制冷机选型和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能效通常可通过制冷系统的能耗来评估。

高能效的制冷机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同时对环境产生较少的负面影响。

选择高效的压缩机和其他组件,采用节能措施和优化制冷系统布局都可以提高制冷机的能效。

此外,制冷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是设计要求的重要考虑因素。

制冷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应能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工作状态,并可应对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负荷。

为了确保制冷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人员需要考虑选用高质量的组件和材料,合理安排设备布局,提供必要的保护和监控装置等。

此外,为了实现持续运行和方便维护,制冷机的设计还应考虑易于操作和维护。

为设备提供足够的维修和保养空间,设计易于操作和检修的控制系统,以及提供充足的维护支持和培训等,这些都有助于确保制冷机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制冷机的选型和设计需要考虑制冷负荷、制冷剂、能效、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诸多因素。

合理的选型和设计能够保证制冷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并具备较高的能效和安全性。

冷库设备选购方法

冷库设备选购方法

冷库设备选购方法冷库设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进入超市、商业、农业和工业等各种领域,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没有制冷设备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由于制冷的迅速发展,用户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厂家和繁多的品种,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尤其是需求量大、投资较多时,就更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一、冷库的用途:冷库是用人工制冷的方法让固定的空间达到规定的温度便于贮藏物品的建筑物。

冷库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厂、乳品厂、制药厂、化工厂、果蔬仓库、禽蛋仓库、宾馆、酒店、超市、医院、血站、部队、试验室等。

冷库主要用作对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禽类、果蔬、冷饮、花卉、绿植、茶叶、药品、化工原料、电子仪表仪器等的恒温贮藏。

二、冷库的分类:1、冷库容量规模划分,目前,冷库容量划分也未统一,一般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冷库的冷藏容量在10000t 以上;中型冷库的冷藏容量在1000~10000t;小型冷库的冷藏容量在1000t以下。

2、冷库按冷藏设计温度分为高温、中温、低温和超低温四大类冷库。

①一般高温冷库的冷藏设计温度在-2℃至+8℃;②中温冷库的冷藏设计温度在-10℃至-23℃;③低温冷库,温度一般在-23℃至-30℃;④超低温速冻冷库,温度一般为-30℃至-80℃ 。

3、冷库按库体结构类别分①组合板式冷库,这是目前建造较多的一种冷库,这种冷库为单层形式,库板为钢框架轻质预制隔热板装配结构,其承重构件多采用薄壁型钢材制作。

库板的内、外面板均用彩色钢板,库板的芯材为发泡硬质聚氨酯板。

由于除地面外,所有构件均是按统一标准在专业工厂成套预制,在工地现场组装,所以施工进度快,建设周期短。

②土建冷库,,可建成单层或多层。

建筑物的主体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者砖混结构。

土建冷库的围护结构属重体性结构,热惰性较大,室外空气温度的昼夜波动和围护结构外表面受太阳辐射引起的昼夜温度波动,在围护结构中衰减较大,故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就较小,库温也就易于稳定。

三、冷库建筑的特点和要求:冷库是通过人工制冷的方法,使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引言:冷库是用于储存和保鲜食品、药品、化工品等物品的专用设施。

一个有效的冷库设计方案能够确保储存物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储存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冷库设计方案的要点。

一、冷库的选址1.1 地理位置:冷库应选址在距离物品生产地和销售地较近的位置,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

1.2 环境条件:选址时要考虑周边环境的温度、湿度、气流等因素,以确保冷库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1.3 交通便利性:冷库的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以便快速、高效地将物品运输到冷库或从冷库运出。

二、冷库的结构设计2.1 绝热材料的选择:冷库的墙体、屋顶和地面应采用具有良好绝热性能的材料,如聚氨酯发泡板、岩棉板等,以减少能量损失。

2.2 冷库门的设计:冷库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冷空气的泄漏和外界热空气的进入。

2.3 通风系统的设计:冷库应配置合适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湿度过高和气味交叉污染。

三、冷库的制冷系统3.1 制冷设备的选择:根据冷库的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制冷设备,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

3.2 温控系统的设计:冷库应配置温控系统,能够根据储存物品的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保持恒定的储存环境。

3.3 节能措施的采用:在制冷系统设计中,应考虑采用节能措施,如余热回收、变频调节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冷库的货架布局4.1 货架类型的选择:根据储存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货架类型,如重型货架、流利式货架等。

4.2 货架的布局:合理规划货架的布局,以提高储存空间的利用率和操作的便利性。

4.3 货架的标识和管理:为货架设置标识,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方便储存物品的查找和管理。

五、冷库的安全措施5.1 防火措施:冷库应配置防火设施,如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以确保储存物品的安全。

5.2 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冷库应设置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5.3 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冷库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遵守冷库的操作规程,确保工作安全。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引言概述:冷库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冷藏、冷冻等特定温度要求的储存需求而制定的一套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冷库的储存效果和能耗。

本文将从冷库设计的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冷库设计方案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正文内容:1. 冷库建筑结构设计1.1 冷库的选址- 考虑到冷库的供电和供水条件- 选择远离污染源的地理位置1.2 冷库建筑的材料选择- 选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如聚氨酯夹芯板- 考虑建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以适应冷库内部环境1.3 冷库建筑的结构设计- 合理设计冷库的高度,以增加储存容量- 考虑冷库内部货物堆放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2. 冷库保温隔热设计2.1 冷库墙体保温隔热- 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如聚氨酯泡沫板- 考虑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和导热系数2.2 冷库门的保温隔热- 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门体材料,如聚氨酯夹芯板- 考虑门体的开启方式和密封性能,以减少热量的传递2.3 冷库屋顶和地面的保温隔热- 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如聚苯板- 考虑屋顶和地面的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和导热系数3. 冷库制冷系统设计3.1 制冷设备的选择- 根据冷库的规模和储存需求选择适当的制冷设备- 考虑制冷设备的能效比和运行稳定性3.2 制冷系统的管道设计- 合理设计制冷系统的管道布局,减少管道阻力- 考虑管道的材质和绝热层的保温隔热性能3.3 制冷系统的控制方式- 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如温度控制器和湿度控制器- 考虑制冷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4. 冷库通风与空气处理设计4.1 冷库通风系统设计-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冷库内空气的流通- 考虑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以及新风和排风的比例4.2 冷库空气处理系统设计- 考虑冷库内部的湿度和空气质量要求- 选择合适的空气处理设备,如除湿机和空气净化器5. 冷库安全设计5.1 防火安全设计- 选择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 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设备5.2 电气安全设计- 设计合理的电气布线,避免电气设备过载- 安装电气保护设备,如漏电保护器和过载保护器5.3 库内安全设计- 设计合理的货物堆放方式,以保证货物的安全性- 安装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保障冷库的安全总结:冷库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冷库的储存效果和能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冷库制冷设备设计计算与选型

冷库制冷设备设计计算与选型
(8)根据 ℃, ℃, ℃,根据制冷循环压焓图,查取有关状态参数及压缩机的输气系数,校核选配的低压级压缩机的制冷量 。相关参数如下:
﹥ ,因此选型是合适的。
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表1-3a JZ612.5主要技术参数
制冷量
能量调节范围
形式
气缸数
气缸直径
活塞行程
额定功率
额定转速
187.5kW
0,1:3,2:3,1
1.3压缩机选型
(1)确定最佳中间温度
℃= ℃=-6℃
(2)以 ℃假定两个中间温度
℃=-11℃, ℃=-1℃
(3)确定过冷温度、吸气温度
过冷温度: -11℃+5℃=-6℃, -1℃+5℃=4℃
吸气温度查表,得tx=-22℃
(4)由查R717的压焓图,各状态点的参数如下:
表1-1双级压缩各状态点的参数
②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卧式冷凝器与立式冷凝器有相类似的壳体结构,但在总体上又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区别在于壳体的水平安放和水的多路流动。卧式冷凝器两端管板外面各用一个端盖封闭,端盖上铸有经过设计互相配合的分水筋,把整个管束分隔成几个管组。从而使冷却水从一端端盖下部进入,按顺序流过每个管组,最后从同一端盖上上部流出过程中,要往返4~10个回程。这样做既可以提高管内冷却水的流速,从而提高传热系数,又使使高温的制冷剂蒸气从壳体上部的进气管进入管束间与管内冷却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冷凝下来的液体从下部出液管流入贮液筒。
开启式
6
125 mm
100 mm
53kW
960 r/min
表1-3b JZ612.5主要结构参数
润滑油充灌量
压缩机吸气管


冷库制冷系统与设备选择

冷库制冷系统与设备选择

冷库制冷系统与设备选择1、制冷系统的设计蒸发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冷间的湿度没有工艺要求时,冷间温度和制冷系统蒸发温度的温差应根据经济性原则确定,并且直接式制冷系统不宜超过10℃、间接式制冷系统不宜超过15℃;(2)冷间的湿度有工艺要求时,冷间温度和制冷系统蒸发温度的温差应首先满足湿度要求;(3)在集中式制冷系统内,对于温度接近、运行特性互不影响的蒸发温度,经济分析可行时宜合并设置;(4)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高温级蒸发温度和二氧化碳冷凝温度的温差应根据经济性原则确定,且不宜超过5℃。

2、制冷系统冷凝温度应根据经济性原则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中型制冷系统和氨制冷系统不宜高于40℃;(2)小型制冷系统不宜高于50℃;(3)对于冷凝侧二氧化碳同时用作间接式制冷的二氧化碳复叠式制冷系统,冷凝温度的确定还应遵循系统简化的原则。

3、制冷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生产性冷库和物流冷库,其中具有分拣、配货功能的穿堂或封闭站台不应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2)商用冷库不应采用氨;(3)大、中型冷库和大、中型制冷系统不宜采用卤代烃及其混合物在冷间内直接蒸发制冷。

4、载冷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商用冷库不应采用氨水溶液载冷剂;(2)氨水溶液载冷剂的质量浓度不应超过10%;(3)对于大、中型制冷系统,载冷剂使用温度低于-5℃时,宜采用二氧化碳;(4)盐水载冷剂的凝固温度应低于设计蒸发温度,并且温差不应小于5℃。

5、大、中型的生产性冷库和物流冷库宜采用集中式制冷系统。

6、对于制冷剂采用卤代烃及其混合物的直接蒸发制冷系统,不宜采用多倍循环供液。

7、冷间冷却设备的选择应符合食品冷加工或冷藏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设计温度高于0℃的冷间内的或需要频繁除霜的冷却设备,宜采用空气冷却器;(2)对于储存块冰的冰库,冷却设备宜采用冷排管;(3)食品冻结加工应根据不同食品冻结工艺要求选用相应的冻结装置;(4)冷却设备不应危害食品安全。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引言概述:冷库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保鲜冷藏食品、药品和其他易腐烂物品的设施。

为了确保冷库的高效运行和储存物品的质量,冷库的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冷库设计方案。

一、冷库的建造设计1.1 冷库的尺寸和布局:冷库的尺寸应根据存储物品的数量和种类来确定。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冷库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1.2 绝热材料的选择:冷库的墙壁、屋顶和地板应使用高效的绝热材料,如聚氨酯泡沫板或者岩棉板,以减少能量的传导和散失。

1.3 门的设计:冷库的门应采用双层结构,中间填充绝热材料,以减少冷空气的流失。

门的开启方式可以选择滑动门或者快速门,以减少冷空气流入的时间。

二、冷库的制冷系统设计2.1 制冷机组的选择:根据冷库的尺寸和储存物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制冷机组。

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和功率应与冷库的要求相匹配。

2.2 制冷剂的选择:选择环保、高效的制冷剂,如R404A或者R134a。

制冷剂的循环系统应设计合理,以提高制冷效果和能源利用率。

2.3 温度控制系统:冷库应配备精确可靠的温度控制系统,以确保储存物品的温度稳定在所需范围内。

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温度波动。

三、冷库的通风系统设计3.1 新风系统:冷库应配置新风系统,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循环。

新风系统应具备过滤和加热功能,以满足卫生标准和舒适需求。

3.2 排风系统:冷库内部应配置排风系统,以排除室内湿气和异味。

排风系统的设计应合理,避免冷空气的流失。

3.3 风速控制:风速对冷库内物品的保鲜效果有重要影响。

冷库的通风系统应设计可调节风速,以满足不同物品的需求。

四、冷库的安全措施设计4.1 火灾报警系统:冷库应配置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报警火灾风险,以保障冷库和储存物品的安全。

4.2 应急备用电源:冷库应配置应急备用电源,以防止停电时冷库内温度升高,影响储存物品的质量。

4.3 安全门禁系统:冷库应配置安全门禁系统,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确保冷库的安全和物品的完整。

冷库库容设备选型制冷量设备对照表

冷库库容设备选型制冷量设备对照表

冷库库容设备选型制冷量设备对照表冷藏库设计速查表库内温度:-15℃~-18℃、机组配置全封闭按美国谷轮(COPELAND)和法国美优乐(MANEUROP)配置;机组配置半封闭按德国比泽尔(BIZER)配置;风机按国产风机配设。

1、果蔬冷却加工入库温度+35℃、库房温度-2℃、拉温时间:20H、出库温度:+4℃、机械负荷:2320W/T;冷却设备负荷:2900W/T。

冷藏耗冷按:70W/T估算。

2、冷冻加工入库温度+35℃、库房温度-23℃、拉温时间:20H、出库温度:-15℃、机械负荷:5810W/T;冷却设备负荷:7550W/T。

冷藏耗冷按:70W/T估算。

3、室内小型低温冷库入库温度-10℃、库房温度-18℃、出库温度:-15℃、机械负荷:120-160W/T;冷却设备负荷:156-208W/T。

4、盐水制冰机械负荷:7000W/T;桶式快速制冰设备负荷:7800W/T;贮冰间设备负荷:25W/T;风冷冷凝器高温时1HP配10m2面积;低温时配8m2面积;保鲜库设计速查表库内温度:0℃~+5℃、机组配置全封闭按美国谷轮(COPELAND)和法国美优乐(MANEUROP)配置;机组配置半封闭按德国比泽尔(BIZER)配置;风机按国产风机配设。

1、果蔬冷却加工入库温度+35℃、库房温度-2℃、拉温时间:20H、出库温度:+4℃、机械负荷:2320W/T;冷却设备负荷:2900W/T。

冷藏耗冷按:70W/T估算。

2、冷冻加工入库温度+35℃、库房温度-23℃、拉温时间:20H、出库温度:-15℃、机械负荷:5810W/T;冷却设备负荷:7550W/T。

冷藏耗冷按:70W/T估算。

3、室内小型低温冷库入库温度-10℃、库房温度-18℃、出库温度:-15℃、机械负荷:120-160W/T;冷却设备负荷:156-208W/T。

4、盐水制冰机械负荷:7000W/T;桶式快速制冰设备负荷:7800W/T;贮冰间设备负荷:25W/T;风冷冷凝器高温时1HP配10m2面积;低温时配8m2面积;冷冻库设计速查表库内温度:-21℃ - -26℃、机组配置半封闭按德国比泽尔(BIZER)配置;风机按国产风机配设。

制冷设备的选择与制冷机房的布置方案

制冷设备的选择与制冷机房的布置方案

制冷设备的选择与制冷机房的布置方案概述制冷设备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装置,还是生活中的空调系统,都需要进行合适的制冷设备的选择与制冷机房的布置方案。

本文将从制冷设备的选择和制冷机房布置方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制冷设备的选择制冷设备的选择是制冷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选择适用的制冷设备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应考虑的制冷设备选择因素:1. 能耗能耗是选择制冷设备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制冷设备的能源消耗直接影响到运行成本。

因此,在选择制冷设备时,应优先考虑能耗较低的设备,以降低维护和运营成本。

2. 制冷量根据需要制冷的区域或设备的尺寸大小,选择适当的制冷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选择的制冷设备制冷量过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则会导致制冷效果不佳;而过大的制冷设备则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因此,在选择制冷设备时,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合理估算和选择。

3.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合适的制冷剂应具备良好的制冷性能、稳定性和环保性。

在选择制冷设备时,应根据制冷剂的特性和需求进行合适的搭配和选择。

4. 可靠性制冷设备的可靠性是影响整个制冷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具有可靠性的制冷设备,可以减少故障和维护的频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制冷机房的布置方案制冷机房的布置方案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

一个合理的布置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和维护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制冷机房布置方案的考虑点:1. 通风制冷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温度均衡。

合适的通风系统可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2. 温度控制制冷机房的温度控制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根据具体设备和制冷需求,合理设置温度控制系统,确保制冷机房的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波动,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3. 安全措施制冷机房应具备合适的安全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

冷库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

冷库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

冷库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冷库设计是整个冷库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冷库设计图流程是比较麻烦的。

既要考虑周全,又要衡量建造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等。

设计的过程中,用户的使用需求和安装地点等因素均需考虑在内,才能保证更好的贴合用户日后的使用需求。

冷库设计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冷库的大小:冷库的大小是根据储存量的最大值计算的。

这个容量要考虑到物品堆放所占的体积,以及行间过道,堆与墙壁、天花板之间的空间以及包装这间的空隙等。

确定冷库容量这后,再确定冷库的长度与高度。

2、冷库的库址冷库设计时还要考虑必要的附属建筑和设施,如工作间、包装整理间、工具库和装卸台等。

按使用性质,冷库可分为分配性冷库、零售性冷库、生产性冷库三类。

生产性冷库建于货源较集中的产区,还要考虑交通便利、与市场联系等因素。

冷库四周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地下水位要低,冷库底下最好有隔层,且保持通风良好,保持干燥对冷库很重要。

3、冷库冷却系统冷库冷却系统的选择主要是冷库压缩机与蒸发器的选用。

一般情况下,小型冷库选用全封闭压缩机为主。

中型冷库一般选用半封闭压缩机为主;大型冷库选用半封闭压缩机,但冷库设计图冷库安装及管理比较烦琐。

4、制冷设备的选择在冷库的制冷装置中,制冷压缩机冷库设备的容量和数量是根据生产规模的最大热负荷,并考虑了各制冷参数的情况下进行配置的。

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能与设计条件完全一致。

因此,必须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和调整,以确定合理投入运行的压缩机容量和数量,以期用最低的消耗、最适宜的条件来完成需要的冷库的制冷任务。

5、冷库建材的选择冷库版的选材必须考虑施工地的实际情况,既要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又要经济实用。

现代冷库的结构正向装配式冷库发展,制成包括防潮层和隔热层的冷库构件,做到现场组装,其优点是施工方便、快速,且可移动,但造价比较高。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这么多关于冷库设计方面的知识,不知道大家了解了多少,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致和顺制冷!和顺制冷作为冷库行业的知名品牌,一直专注于制冷领域。

冷库设计 主要研究内容

冷库设计 主要研究内容

冷库设计主要研究内容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生鲜食材需求的增加,冷链物流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种物流模式。

而冷库作为冷链物流的一种基础设施,其设计与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围绕冷库设计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2.冷库选址与布局设计2.1冷库选址冷库选址应考虑周边环境和附近的交通情况,一般选择距离城市中心比较远而且交通网络比较发达、运输成本较低的地方。

此外,还应考虑到周边环境的气候条件、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

2.2冷库布局设计冷库的布局设计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冷库前室:作为交接区域,可用来贮存运输装备、搬运车辆及货物信息管理;②冷库主室:用来贮存货品,要保持比较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尽可能减少货物搬运次数;③冷库后室:作为针对货物拼装、货物配载和称重等作业的区域。

3.冷库重要设备的选择与配置3.1冷库设备的选择冷库设备包括制冷机组、蒸发器、冷却塔、管道、阀门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冷库的使用目的和规模大小;②冷库的使用环境;③制冷设备的品牌、技术和性能;④制冷设备的维修和后期服务。

3.2冷库设备的配置对于制冷设备的配置,需要根据冷库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包括:①制冷机组的安装位置与数量的确定;②蒸发器的摆放位置和数量的确定;③冷却塔的布置和选型;④制冷管道和阀门的堵头和接法;⑤冷库的保温和节能措施的确定。

4.冷库管理与运维4.1冷库管理冷库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温室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②运输管理:货物收发、入库出库、车辆管理等;③库存管理:材质货物入库、出库管理、卫生保健等。

4.2冷库运维冷库运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定期检测等;②节能管理:设备节能运营、设备采取低碳环保技术;③安全管理:保障冷库环境卫生、设施、电气、数据、设备等安全。

5.总结冷库作为重要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其设计和建设至关重要。

冷库选址和布局设计是冷库设计的重要内容,设备选择和配置是冷库设计的重要组成成分,而冷库管理和运维则是冷库经营的关键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库设计和制冷设备的选择摘要:在这项研究中,计算冷负荷和选择的元素,如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都是冷库的冷却系统设计要素。

传输热量(Q1),渗透热(Q2),产品的发热量(Q3),其他来源的热量(Q4)和未知的热量(Q5)共同组成了计算冷却负荷的要素。

此外,冷却流体量的计算和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选择也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冷库,制冷负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简介冷却可以被定义为温度的降低或介质温度低于它的环境的物质。

制冷是一个过程,降低温度,在冷藏条件下保留某些物质,或提供舒适的气氛的导电性并维持在一个给定的空间装满食品的目的,就是俗称的冷库储存易腐食品,药品或其它物品。

这种制冷是指发生在正常的环境中检查细菌的生长和不利的化学反应。

在冷藏中的最重要因素是环境温度。

通常认为冷库的温度高于1-2℃是存储水果和蔬菜的凝固点的温度。

存储产品不得在寒冷的环境中存储(Cemeroglu和阿卡尔,1986)。

ozkol(1999)报道,许多地方的冷却系统存在广泛的热传递。

也即此过程中,有热量传递。

研究水果和蔬菜冷库Tashtoush(2000)的热传递过程,并为这些流程提出了数学模型,可以用方程求解不同的冷藏条件下传热传质过程。

冷负荷计算,重要的是选择的系统组件,如压缩机,冷凝器等。

这种理论被认为是正确和经济的(Ozkol,1999年)。

Taner(1987)和Aybers(1992)指出,选择良好的且理想的冷却系统的的需要计算负荷和冷却负荷。

埃罗尔(1993)确定所有的冷却负载的输入是不可能的,基于此原因,可能会有一些偏差的制冷负载,因此必须使偏差最小化。

解释冷库环境温度,然后进入冷库,根据每天的工作时间,确定哪些产品将被存储,存储产品的情况对于冷负荷计算是很重要的(匿名,1994年)。

压缩机的容量必须有足够的吸泵的冷却气体的能力(圣萨瓦斯,1987)。

准备冷库的投资计划和可行性分析,必须首先要设计一个冷库。

冷库的位置,产品的存储,运输都有确定的设计准则。

构造一个冷库不仅是对特定的产品,同时也为不同类型的产品而设计。

一个小的冷冻室相比一个大冷库的设计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能源成本。

环境的冷负荷的计算,对于用作冷库和气象条件的建筑详细设计信息是必需的。

必须遵循以下步骤(匿名,1998年c)。

数据采集:建筑特点(建筑材料,建筑外面的建筑物和形状大小,颜色),建筑物的位置(从建设规划获得),外部环境条件,气象数据,批准该项目外部环境条件),室内环境项目的条件(干,湿温度计的温度,通风量),经营策略,经营日期和时间。

数据的使用情况:收集相关的数据后,根据所确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计算出的制冷负载。

在这项研究中,制冷负载的设计与冷藏及冷却系统元件的选择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文献说明了设计一个冷库的相关计算方法。

冷负荷的计算考虑以今年最热的月份平均温度来确定外界温度的冷负荷计算。

为了计算冷库的热负荷,需对所产生的热的热量的所有来源加以确定。

包括热传输、浸润热、热产品、其他的热源(q4的)和未知热量(Q5)的热负载的计算。

制冷负载的计算是根据上面给出的解释来实现。

传输热量(QL):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的传输产生的热量与厚度和各绝缘材料类型的计算要求相关。

用于在建的冷室,建筑施工,冷库容量的物理规格,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环境温度和阳光的效果。

使用以下的公式来计算传输热量。

q c=KA(T out−T i)其中:q_c=平坦的表面上的热传输(W)K =总传热系数(W /平方公尺2 K)A =传热面积(平方公尺)T_o=温度外或邻居量(K)T_i=内部容积温度(K)1 K =1αi+∑x iλini=1+1α0其中:α_0=外表面的传热系数(瓦/米^2 K)α_i=内表面的传热系数(瓦/米^2 K)的x_i=材料厚度(RN)λ_i=导热系数(W /平方公尺2 K)传热系数选自不同的文献,如Ozkol(1999)。

下面的公式用于实际计算K=λx主要有效因素是总传热系数(K)的热导率(λ)和材料厚度。

其他因素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投资和管理成本,隔离材料厚度可采取介于0.25和0.06W/平方公尺的整体传热系数来确定。

外界温度的计算是根据在今年最热的月份。

然而,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一个外界温度较小的值的可能被考虑到。

通过长期的温度数据和计温度计算以外的信息,Ozkol(1999)给出了湿式和干式的温度数据。

通过入口的空气具有更高的热。

获得的值被定义为渗透热量(Q_2)-渗透热负荷。

如窗户,门和墙漏风,可导致一些结构变形的发生。

泄露可能产生多余的热负荷在冷库里。

这个热负荷可以计算使用下面的公式(埃罗尔,1993年)来计算。

q2=c p∙z∙V∙(T out−T i)其中:Q_2=泄漏空气与热空气所产生的变化(千焦耳^(-1))C_P潮湿空气的比热(1300J/立方公尺K)(埃罗尔,1993年)Z =每日空气热交换(埃罗尔,1993;匿名,2001年)V =冷库的容积(立方公尺)T_i=存储温度(K)产品的热量(Q_3):冷库使用,最重要的因素是内部温度的测定。

内部温度被定义为冷却所需存储温度(埃罗尔1993)。

某些存储产品,在其结构中含有水,导致在储存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如温度的下降,凝结水蒸汽,水和液体冻结。

这是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热结果。

众所周知,存储产品,特别是水果、蔬菜在其收获后会继续释放热量,同时,在此期间,他们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化学反应也会产生热量。

如果冷藏的物质被放入塑料或木制的框,这些框的热负荷必须予以考虑。

方程(5)用于计算冷藏产品热负荷。

q3=q31+ q32+ q33+ q34(5)其中:Q ^(3_1)=通过冷却凝固点以上产生的热量(W)Q ^(3_2)=采取热期间冻结(W)Q ^(3_3)=深度冷却后的冷冻冷藏产品(W)Q ^(3_4)=成熟热量(W)冷却可分为短期的冷藏和长期冷藏计算冰点以上预冷热负荷(Q ^(3_1)):预冷却延长存储时间,使产品在寒冷的房间等待24小时后所产生的热量,而必须采取的产品存储的,用于存储产品的温度降低,从t1到t2的冷室中的温度和热以降低其温度。

产品可能在存储之前被预先放入冷却室。

产品产生热和存储产生热最大的不同在于蒸发器的过度工作。

考虑到作为负载系数的计算过程中的冷却负荷。

加载因数只需要冷藏库,其中有一个预冷却室。

重量箱进入冷库的日常计算公式如下:Gk=n b∗W b(7)其中:N_B=一个冷饮店的总箱数W_B=一个盒子重量(公斤)冻结产生的热量(Q32)Q ^(3_2)=其中:冻结产生的热量(W)存储产品的凝固热(J KG-I)凝固时间(h)冷冻后的深度冷藏(Q33)其中:q3J深度冷却后的冻结(W)G =产品重量(公斤)=存储产品冷冻后比热(JKG-'K)产品冷冻温度(K)冷冻结束时T3的存储产物的温度(K)MJ冷却时间冻结期(H)成熟热(Q34):存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成熟热(Q34)使用公式计算。

其中:Q34=到期热量(W)Cmatunty=冷藏周期(W KG-I)(Ozkol,1999年,匿名,1998)其他热负荷(Q4):其他热负荷产生的热量与冷库照明有关其中:Q4其他热负荷Q41人类在冷库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十日)Q42减轻设备产生的热量q4J农产品的热通风Q44电除霜过程所产生的热其中:N“F T otallightening的功率(W)T2每日平均工作时间其中:通风系统功率(W)通风系统的工作时间其中:电加热除霜N编号(数字)电加热W功率(W)T除霜时间为一天F除霜因素的普遍认为除霜因子为0.5,电气除霜系数为0.4的热气体系统(Ozkol,1999)。

根据他们的工作时间,电气发动机和叉车的呼吸机的功率值是计算直接冷负荷必须考虑到的。

未知的和不可预见的热负荷(QS)的影响:在所有的热负荷计算,总热负荷的10%,作为未知的和不可预见的热量,并考虑到该系统将工作20公顷的一天,24/20时间的因素也必须(居泽尔等人,1996)其中:N=箱子的总数(数)a=一个冷库宽度(米)B =冷库的长度(米)K=箱子的宽度(米)K=箱子的长度(RN)LTV=冷库底部和包装盒顶部之间的距离(M)LTB=冷库和底层的箱子(RN楼之间的距离)h=冷库总高度(米)冷藏产品的总金额;其中:M =存储产品总重量M,=一个箱子里的产品所发生的金额(kgibox)选择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一个冷却系统,一台压缩机的冷凝和蒸发温度为+30°C和-10°C的温和气候条件下,理论冷却循环的压力关系表示在图1中。

蒸发器的比热负荷、蒸发量、冷却气体的量、具体的冷凝器的热负荷,冷凝器的蒸发量、热压力、压缩机的功率、系数管理(E:通过使用计算推车冷却气体(Dagsoz,1981;圣萨瓦斯,1987; Bulgurcu等人,1992)压缩机容量:压缩机的容量是冷库产生的等效的量的热。

如果使用压缩器被用于冷却贮藏库中,压缩机的容量由修理、维护和停止压缩机的每日的工作时间来确定。

日常工作期间的存储,依赖于蒸发器和每日除霜持续时间温度。

每天的工作时间,一般取14至20小时(Ozkol,1999)。

压缩机容量被认为等于去除总热负荷。

下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在压缩机的工作,其中:ł压缩机工作在点1处(图1)在点2处(图1)理论压缩热(KI H-L)G =(公斤H-L)的冷却气体量其中:重量=理论压缩功功率(kW)860=热量相当于工作WP =实用的压缩功率(kW)11,指标的效率(85%)11M,机械效率(85%)根据有效的压缩机的功率,驱动发动机的功率,用方程计算。

其中:WM =压缩机驱动发动机功率(千瓦)冷却气体所产生的金额:金额计算,使用EQ。

(埃罗尔,1993)。

其中:ĝ冷却气体量(公斤H-L)Q 冷却系统的负荷(KI H-L)蒸发器的容量:特指的蒸发器的热负荷的计算,使用下面的公式确定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其中:QB=蒸发器的热负荷(KI公斤-I)QB将是正的。

这意味着,冷却系统的热量从第1点至3点。

蒸发器的容量等于总数去除热负荷。

该冷却负载系统由蒸发器,然后传递给冷却气体。

而冷却气体是由压缩机加压,的蒸发温度可以是10和15℃或者比冷藏温度低。

蒸发器的容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ł压缩机工作(KI H-L)在点1处(图1)在点2处(图1)Qb=蒸发器的容量冷凝器的容量:根据蒸发和冷凝的温度,比热负荷和冷凝器的能力,可以从莫利埃图计算出压缩机的蒸发值(匿名,1997)。

其中:QY=冷凝器热Ch是负的,这意味着该系统将从点2到点3失去热量(图1)。

其中:Q,=冷凝器的容量G=的冷却气体量在实践中,冷凝器的容量可能被接受大于15%的总热负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