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汇总

合集下载

化学双向细目表样表

化学双向细目表样表
化学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序号 题型 1 选择题
考查内容 STSE
识记 √
能力要求 理解
2 选择题
金属矿物开发利用

3 选择题
NA
4 选择题
方程式正误判断
5 选择题
化学键
6 选择题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判断
7 选择题
元素周期律

8 选择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

9 选择题
备实验仪器选择
11 选择题
物质制备实验药品选择
12 选择题
元素及核素

13 选择题
元素周期律推断
14 选择题
化学键
15 选择题
符号表征及性质

16 选择题
元素周期律推断
17 填空题
元素周期律及化学键
18 填空题
元素性质及方程式考察
19 填空题
元素性质实验题
20 填空题 金属矿物的工艺流程题
预测平均分
68
说明:题型是指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考查内容是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的考点;能力要求是指 合应用等;预计难度是指预计得分率。
能力要求
简单应 综合应


分值 预测难度
3
80%
3
70%

3
60%

3
65%

3
70%

3
50%
3
80%
3
60%

3
60%

3
65%

3
60%
3
85%

3
55%

3

初中化学双向细目表(新版)

初中化学双向细目表(新版)

初中化学双向细目表(新版)简介本文档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双向细目表,包括了各个知识点和对应的研究目标。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研究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

第一章:物质的分类1.1 纯净物和混合物- 研究目标1: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1.2 元素和化合物- 研究目标1: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元素还是化合物。

第二章:反应与变化2.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研究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区别。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2 酸、碱和盐- 研究目标1:研究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研究目标2:能够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和气体产生等现象。

第三章:常见物质与性质3.1 金属和非金属- 研究目标1:掌握金属和非金属的特征和性质。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3.2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研究目标1:了解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研究目标2:能够进行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其性质和现象。

...第四章:实验与应用4.1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研究目标1:研究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包括观察、测量、记录等。

- 研究目标2: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

4.2 化学实验与应用- 研究目标1: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如制取氧气、制取水等。

- 研究目标2:了解化学实验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结本文档细目表列举了初中化学的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应的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物质的分类、反应与变化、常见物质与性质,以及实验与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初中化学学习者有所帮助,提高他们在化学学科上的学习成果。

最新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汇总

最新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汇总












4、运用简单装置制取氧气








5、分解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6、对实验失败,收集氧气不纯等的原因进行分析、纠正
















7、通过比较分析,探究温度、浓度等会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速率
















8、工业制取氧气的原料及方法









8、离子形成过程,阴阳离子的概念,离子写法,离子是构成物质一种粒子









9、氯化钠形成的过程









10、根据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寻找规律,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区分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4、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假定:
该单元由五个小主题组成。

本张试卷的题型为:概念、计算、实验题。

其中:
概念:共7道,共29分
计算:共7道,共57分
实验题:共4道,共14分
【注】表中数字斜杠左边为题数,斜杠右边为分数。

如果按该表出试卷:
一、做到全覆盖。

二、重点在主题四和主题五(这两主题各出6道题,各占32分,比重最大)。

二、中等难度的题比重较大。

题数和所占分数都多于难题和容易的题。

三、难题和容易的题相比,容易的题所占分值少了一些,必要时可适当调整。

初三化学第八章教学案

初三化学第八章教学案

第八、九章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第1课时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能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通过实验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特点;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3.能用某些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4.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课前导学】1.人们把像葡萄糖这类含元素的化合物叫做,简称,如食品中的和;组成中不含碳的化合物一般叫做,如;但、和等少数含碳的化合物,由于它们的和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人们就将它们归入无机化合物。

2.填写物质的分类表,并各举一例:___________:()单质___________:()纯净物___________:()有机化合物:()物质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 酸:_________碱:__________________ 盐:_________ 3.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矿物质(无机盐),其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无机化合物。

【课堂探索】一、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整理与归纳1】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指含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一般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2.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元素。

3.有些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含碳的化合物(因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

4.由于有机化合物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特点,使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1)碳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直链状和环状,单键、双键、三键等。

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

(2)碳原子还能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如:CH3Cl,CH3Br等。

5.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汇总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汇总
V
V
V
V
V
V
V
V
学实 验室 题
5、玻璃仪器的洗 涤方法及洗净的 标准
V
V
V
V
V
V
V
V
6、常用仪器的名 称、用途及操作
V
V
V
V
V
V
V
V
7、正确使用托盘 天平,对错误称量 进行正确的数据 处理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8、分析量筒量液 时读数错误(俯 视、仰视)给实验 数据的计算带来 误差
V
V
V
V
V
V
V
V
3、日常生活中常 见的燃烧现象及 防火灭火的措施
V
V
V
V
V
V
4、易燃易爆物的 安全知识,一些与 燃烧爆炸有关的 图标
V
V
V
V
V
V
5、常见灭火器的 灭火原理和适用 范围
V
V
V
V
V
V
6、生产、运输、 和贮运易燃易爆 物时的注意事项
V
V
V
7、设计对比实验 探险究燃烧的条 件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8、缓慢氧化、自 燃、燃烧、爆炸的 区别
V
V
V
V
V
V
8、生物细胞中的 元素及其含量
V
V
V
9、形成“化学变 化过程中元素不 变”的观念
V
V
V
V
V
V

九年级化学双向细目表

九年级化学双向细目表



3 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4 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1
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 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
2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解释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3
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 的需要
4
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 方面的重大贡献

1
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必要性及一 般原则

2 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 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4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 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5 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1 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
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 单计算

4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一级 主题
二级主题
化学变化 13 的基本特

物质的化 学变化
14
认识几种 化学反应
难度 易中难
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
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
解释 与结

假设之间的关系。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 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 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

双向细目表(化学)

双向细目表(化学)
第五单元知识点双向细目分析表
单元
课题
知识点
水平等级
难易
中考频度
备注
第五
单元





1质量守恒定律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了解

较多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理解

较少
在第三单元“分子、原子”教学中已有基础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理解

较少
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了解

经常
正确书写学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掌握
中Hale Waihona Puke 经常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掌握

经常

化学单元知识点双向细目分析表.doc

化学单元知识点双向细目分析表.doc
了解

第八单元知识点双向细目分析表
单元
课题
知识点
水平等级
难易
中考频度
备注
第八单元
1>金属
仁常见金
了解

经常
在考题中出现的
材料
属的物理
形式是:区分物质
性质
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
2、认识合
了解

偶尔
出现形式是:区分
金,了解
纯净物和混合物
合金的用

2、
1>金属与
掌握

经常
1、铁生锈的条件、
的化学
氧气反应
铝制品的保护
途及炼制原理;
了解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吸热或放热;化学能对于人类的意义;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理解

3、伽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煤、石油及其产品如汽车
燃料等的燃烧对环境的影
响;
了解

偶尔
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及原
因;酸雨的危害及形成原
因;
了解

清洁能源及其使用优点;开发清洁能源的途径和意义。
掌握

经常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掌握

经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装置(发生、除杂、
收集)的确定(探究)
掌握

经常
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验满
理解

经常
3
CO与CO2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
了解

偶尔
二氧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掌握

经常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了解

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1 2 8
21(2)
2
18(2)、 20(4)
4
15
2
增进对科 学探究的 理解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发展科学 探究能力
131
知道A 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 知道A 和证据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 认识到B 断 认识到B 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探究通常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 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反思 知道A 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能从所给的情景(资料)中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 初步学会B 问题,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能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能依据已有的知 学会C 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的论证
1 2
21(1)
3、21(2) 21(5)
3 1
121 122 123 124
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 CO2 初步学会B 根据物质某些性质检验一些常见的物质:氧气、二 氧化碳、酸(稀盐酸、稀硫酸)、碱(氢氧化钠、 初步学会B 氢氧化钙)、碳酸盐、铵盐 根据物质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氧气、二 氧化碳、酸(稀盐酸、稀硫酸)、碱(氢氧化钠、 初步学会B 氢氧化钙)、碳酸盐、铵盐 用过滤、蒸发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除杂质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 要途径 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初步学习A 体验A 意识到A 19(3) 2 23(1)、 15 5
2
2
1
20(1)
1
2
17(2)(3)
2
6
18
7
28 29 金属与金 属矿物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酸碱盐 40 41 42 43 44 45 有 机物 46 47

化学双向细目表

化学双向细目表

说明:
1、本细目表主要以二级主题进行单元划分。

2、对科学探究中的前两个二级主题的考查主要渗透在其他主题中进行。

3、表中的“课标要求“是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中考要求”是指河南省中考说明中的要求,“大纲层次”是指与过去大纲对应的要求层次。

九年级化学双向细目表(草稿)
附: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解析:
个层次,并且在叙述方面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避免过于简单化,如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代替教学大纲中的“常识性介绍”,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代替教学大纲中的“了解”,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代替教学大纲中的“理解”和“掌握”,并增加了体验性学习目标。

2、在河南省中招学业评价说明中,对考化学学科考试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由低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到高依次为A、B、C。

一般高层次的要求低层次的要求。

本内容要求A层次常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初步学习等表示;B层次常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能进行)等表示;C层次常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来表示。

3、科学探究的前两个二级主题主要是渗透与其他课题中进行考查。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双向细目表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双向细目表


3、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区别




4、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规律以及用途之间的关系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学习填写探究报告
4、认识一些常见仪器和药品,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新课程)
单元
课程标准
课题
知识点
学习水平
题型
识记A
理解B
应用C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实验题
计算题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绪言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学习化学的价值
2、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初步学习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的方法


1










1
1、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和变化特征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3、化学变化时常伴随能量变化,物理技术和方法对研究化学也很重要

科教版初中化学双相细目表A4直接打印

科教版初中化学双相细目表A4直接打印
1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章节 (单元)
题型
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择 简答题 简答题 填空题 计算 选择题 选
命题形式
2008年18题(1)16题(1)2007 年16题(1) 2008年18(1)②2007年16(2) 2008年18(1)③17题19(4) 2007年19(1)22(2)④ 2007年11题 19题(1)
分值
1分 1分 1分 5 分 3分 1分 3分
层次要求 难度 了解 理解 掌握 会 易 中 难
√ √ √ √ √ √ √ √
1、能正确说出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验证方 法;会对有关实验时行操作并能对现象、结果进行 分析和初步归纳。 第五单元 2、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并能 化学方 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程式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4、能运用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碳在常温与高温下,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 。 3、学握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方 法 第六单元 4、了解实验室制取一般思路和方法。 碳和碳的 氧化物 5、了解CO2的物理性质,理解CO2的化学性质。 6、掌握CO2的主要用途,理解CO2的灭火原理。 7、了解自然界中的CO2循环和温室效应。 8、了解CO的性质,知道CO还原CuO原理及中毒原理 。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学科双向细目表
章节 (单元) 主要知识点
1、认识水的组成。 2、能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3、知道分子的特性。 第三单元 4、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自然界 的水 5、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6、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7、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 自然资源。 8、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理解核电荷数的关系。 3、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4、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5、了解元素的概念。 6、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7、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第四单元 。 物质构成 的奥秘 8、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9、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并能读懂结构示意 图。 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选择题 填空题 填空题 2008年18题(1)2007年20题 (2)② 2008年18题(1)2007年20题 (2)① 2008年18题(1) 2007年20(1) 2008年5题 2008年18题(1) 2008年18题(2)2007年22(3) 1分 1分 1分 1分 2分 1分 2分 1分 √ √ √ √ √ √ √ √ √ 填空题 2008年22题(4) 2007年20(4) 1分 √ √ √ √ √ √ √ √ 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2008年20题(1)2007年17(1) (2) 2008年22题(3) 2008年22题(1) 1分 1分 1分 √ √ √ √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制取
3、实验探究催化 剂的性质及作用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
4、运用简单装置 制取氧气
V
V
V
V
V
V
V
V
5、分解反应的概 念及特点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6、对实验失败, 收集氧气不纯等 的原因进行分析、 纠正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2、区分物质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V
V
V
V
V
V
V
V
V
3、化学变化、物 理变化与化学性 质、物理性质的区 别
V
V
V
V
V
V
4、物理变化和化 学变化的联系
V
V
V
「5、化学变化时常
V
V
V

伴随的能量变化, 物理技术和方法 对研究化学也是 很重要的
6、物质性质与物 质组成和结构的 联系
V
V
V
7、物质性质与物 质变化规律以及 用途之间的关系
初中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
知识点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水平层次
练习题型
单 元
课 题
内容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应 用
(C)
复杂应 用
(D)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实验题
计算题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化学 使世 界变 得更 加绚 丽多 彩
1、化学与人类进 步以及社会发展 的密切关系,学习 化学的价值
V
V
2、化学是研究物 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 律的自然科学
V
V
V
3、纯净物和混合 物的概念及区别
V
V
V
V
V
V
V
V
V
4、设计实验,探 究空气中氧气的 体积分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5、探究空气中氧 气体积分数实验 结果的误差原因 分析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6、氧气、氮气、 稀有气体的相关 性质及主要用途
V
V
V
V
V
V
7、空气污染的原 因、危害及防治措 施
V
V
V
V
V
V
V
V
V
V
4、分子、原子的 概念及分子与原 子的区别和联系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5、从图示获取物 质的组成、结构、 变化和性质的宏 观、微观信息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课题
2
原子 的结 构
1、构成原子的微 粒种类
V
V
V
2、理解原子为什 么显电中性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相对原子质量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4、理解原子中微 粒的质量关系
V
V
V
V
V
V
V
V
5、原子核外的电 子是分层排布
V
V
V
V
V
V
6、原子结构的表 示方法,书写原子 结构示意图
V
V
V
V
V
V
V
7、原子结构与元 素化学元素性质 的关系
V
V
V
V
V
V
V
V
V
8、离子形成过程, 阴阳离子的概念, 离子写法,离子是 构成物质一种粒
V
V
V
V
V
V
V
V
V
元 物 质 构 成 的 奥 秘

9、氯化钠形成的 过程
V
V
V
V
V
V
V
V
V
10、根据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寻找规 律,根据粒子的结 构示意图区分原 子、阳离子、阴离 子
V
V
V
V
V
V
V
V
V
课题
3
元素
1、元素的概念
V
V
V
V
V
V
2、认识氢、碳、 氧、氮等与人类、 关系密切的常见 元素
V
V
V
V
V
V
V
V
V
V
V
8、文字表达式表 示化学反应过程
V
V
V
V
V
V
V
V
V
1、氧气的物理性 质
V
V
V
V
们 周 围 的
课题
2、铁、硫、碳在
空气中和在氧氯 中的燃烧实验现 象,实验装置操作 及误差分析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空 气
2
氧气
3、化合反应、氧 化反应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4、缓慢氧化及在 生产生活中的事 例
V
V
V
V
课题
3走
进化
1、实验室规则及 实验安全
V
V
V
V
2、化学试剂取用 原则,药品取用的 方法(固体、液体 的取用,量筒、滴 管的使用
V
V
V
V
V
V
V
V
3、酒精灯使用的 注意事项
V
V
V
V
V
V
V
V
4、给试管里的液 体或固体物质加 热的方法
V
V
V
V
V
V
V
V
学实 验室 题
5、玻璃仪器的洗 涤方法及洗净的 标准
V
V
V
V
V
V
V
V
6、常用仪器的名 称、用途及操作
V
V
V
V
V
V
V
V
7、正确使用托盘 天平,对错误称量 进行正确的数据 处理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8、分析量筒量液 时读数错误(俯 视、仰视)给实验 数据的计算带来 误差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单 元
课题
1
空气
1、对空气成分测 定的化学史
V
V
V
2、空气成分测定 实验及各成分的 用途
V
V
V
V
V
V
5、化学反应中的 能量变化
V
V
V
V
V
V
6、文字表达式表 示化学反应过程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1、高锰酸钾、氯 酸钾、过氧化氢为 原料制取氧气的 反应原理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课题
2、实验室制取氧 气的装置、步骤及 注意事项以及违 背实验操作规则 可能带来的安全 后果
V
V
V
V
3、元素符号的意 义,记住常见元素 名称和符号
V
V
V
V
4、地壳中含量最 多的前四种元素 的名称
V
V
V
5、元素周期表是 学习和研究化学 的重要工具
V
V
V
6、元素的简单分 类
V
V
V
V
V
7、质子数相同的 原子一定属于同 种元素
V
V
V
V
V
V
8、生物细胞中的 元素及其含量
V
V
V
9、形成“化学变 化过程中元素不 变”的观念
7、通过比较分析, 探究温度、浓度等 会影响过氧化氢 溶液制取氧气的 速率
V
V
V
V
V
V
V
V
V
V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