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法王楠 13707班 1370524013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法来自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方法。
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能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
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
这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
实证经济学所力图说明和回答的问题是:(1)经济现象是什么?经济事物的现状如何?(2)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它不回答是不是应该作出这样的选择的问题。
即它企图超脱和排斥价值判断(即关于社会的目标应该是什么,经济事物是好是坏,对社会有无意义的价值判断),实证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有客观性,是说明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实证科学。
经济学的实证倾向产生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时期,最早区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经济学的是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
19世纪70年代以后,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斯提出了边际效用论,使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跨出了从纯粹逻辑推理到数学公式演译的一大步。
20世纪30年代以后,实证经济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凯恩斯到现在,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一直是实证经济学。
(百度文库)实证研究主要有小样本的案例研究和大样本的计量分析两种方法。
(1)案例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科斯运用案例研究为主的实证分析来说明制度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运用了“某工厂的烟尘给邻近的财产所有者带来的有害影响”、“走失的牛损失邻近土地谷物”、“斯特奇斯诉布里奇曼1”案、“库克诉福布斯2”案、“布赖恩特诉勒菲弗3”案、“巴斯诉格雷戈4”案等多个案例,从中发现了“科斯定理”。
诺思等人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制度研究时,更多地依赖个案的分析,从中推断出一种制度的共性和特性。
这与马克思的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
案例研究可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且易于处理,从真实世界里找学问,通过个案的连续性展示达到大样本检验的效果。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与实证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与实证研究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经济学方法论与实证研究一直处于核心地位。
经济学方法论指的是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所采用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则是指通过对现实世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来验证和分析经济理论的有效性。
本文将就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方法论与实证研究进行探讨。
一、经济学方法论的起源经济学方法论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中,经济学方法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的启蒙时代。
由于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家开始将经济学与科学方法相结合,倡导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经济规律。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为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国富论》被认为是经济学的里程碑之作。
斯密认为,经济学应该像自然科学一样,运用观察和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他的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取向。
而在十九世纪,李嘉图开创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先河。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即“演绎法”。
这种方法主张从抽象的理论模型出发,通过逻辑的推理来解释经济现象。
演绎法与斯密的归纳法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分支。
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经济学方法论在之后的发展中逐渐多样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学派。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等。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以马歇尔为代表,强调运用数学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
该流派在经济学研究中广泛使用了供求模型、边际分析等工具和方法,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相对精确的分析框架。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倡导通过对总需求的分析来解释经济波动和失业等问题。
凯恩斯主义者主张经济学应该关注现实的经济情况,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相比,它更加强调对历史数据和实际经验的研究和分析。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注重个体主义和市场自由,批评了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间的集体主义倾向。
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是西方经济学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模型,以达到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应用以及其对西方经济学学科的意义。
一、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实证研究方法注重通过实际数据的实证验证来检验理论假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收集:实证研究方法从现实经济环境中搜集并选择性地应用经济变量和数据,从而反映真实经济现象,使得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普遍性。
2. 统计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依赖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运用数学统计模型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经济规律和关联性。
3. 假设验证:实证研究方法的核心任务是验证经济理论模型中的假设或推论是否与现实经济数据相符合。
通过检验和验证,可以得出对于经济策略和政策的启示和建议。
二、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领域实证研究方法在西方经济学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在经济学的多个领域中被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理论和推进学科的发展。
1. 宏观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测量和分析,帮助经济学家了解和预测整体经济运行的趋势和路径,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2. 微观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通过对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交易进行实证研究,揭示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市场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
3. 产业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在产业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市场结构和行业竞争、企业绩效和效率、技术创新和产业政策等问题。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和调整产业政策,提高行业竞争力。
三、实证研究方法的意义实证研究方法对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和经济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进展:实证研究方法为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效的实证检验方法。
通过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理论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对理论进行修正和拓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可真是个大杂烩,涵盖的内容那是相当广泛的。
简单来说,它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
你想啊,我们每天都在跟这些事儿打交道,吃饭、花钱、存钱,甚至连出门的交通费都跟经济学息息相关。
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钱”与“物”。
1.1 资源配置说到资源配置,嘿,这就是经济学的“心脏”所在。
想象一下,你家里有十斤米,你打算做饭。
可是,今天你有十个朋友来聚餐。
怎么办?你是不是得考虑怎么分配这些米?是每个人给一斤,还是留一些自己吃?这就跟资源配置一样,如何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资源,让大家都能吃得开心,就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
1.2 生产与消费接下来,我们得聊聊生产和消费。
生产就是把原材料变成你能吃的米饭,而消费呢,就是你把这米饭吃掉。
经济学在这里就像一个“厨师”,研究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
比如,有的人喜欢外卖,有的人则偏爱自己下厨。
这背后其实是不同的选择和机会成本。
你说这道理不复杂吧?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经济学的影子。
2.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讲完了研究对象,我们得来聊聊经济学家们是怎么研究这些东西的。
总不能像拍电影一样瞎拍吧?所以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嘿,有点像科学实验,得有证据,有数据。
2.1 理论分析首先是理论分析,这个就像在课堂上听讲一样。
经济学家们会构建模型,假设一些条件,比如“如果价格上涨,消费者会减少购买”。
然后,他们就通过这个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
就像你推测天气,如果今天下雨,明天就可能带伞出门。
理论分析就是这样的思维方式,把复杂的经济现象简化成几个简单的假设。
2.2 实证研究除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也是个重要的部分。
简单来说,就是收集真实的数据,通过数据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经济学家们就像侦探,找出数据背后的真相。
比如,他们会调查某个城市的房价变化,分析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价格的波动。
你想啊,数据就像是他们的“证据”,缺了它,光靠理论可没法说话。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所要研究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既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用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实证经济学企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而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因此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济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
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处于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相反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应该研究是什么,结论的正确性应该是客观的,可检验的。
但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不应该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科学。
因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提出什么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突出强调哪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的问题。
二、实证分析方法:理论形成过程尽管经济学应该既是实证经济学,也是规范经济学,但在当代经济学中,实证经济学是主流,实证方法是经济分析中的最基本方法。
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能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
在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即经济现象)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被冠称为“社会科学之王”,其体系复杂而庞大,因此它的研究方法体系就显得尤其的重要。
结合本学期老师所讲跟课本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知识能力范围内容,主要介绍如下4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所谓规范经济学,是首先确立一个伦理价值判断标准,然后据此评价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所确立的标准,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简言之,也就是回答“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如以经济增长问题为例,若用规范经济学来分析,就是:首先确立一些理想的经济增长标准,如经济增长应该“稳定”、“可持续”、“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等,然后再看现实经济增长是不是符合这些标准,如果不符合,再考虑应该怎样进行调整,等等。
所谓实证经济学,是试图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现象各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分析、预测各种经济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据此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它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
如仍以经济增长为例,按实证经济学方法,就是首先搜集一些历史统计资料,然后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经济增长是怎样实现的?哪些因素促进了经济增长?等等,至于这种经济增长是好还是坏,则置之不理。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倾向于实证经济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他们拥护资本主义制度。
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
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
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其基本分析方法被概括为“短边法则”:即经济变量的数值取决于最短缺的因素。
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
三、静态和动态研究方法静态研究方法是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而静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主要致力于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和均衡状态所要达到的条件, 而不管达到均衡的过程和取得均衡所需要的时间。
当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 均衡状态会由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
如果只着眼于前后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 而不考虑从一个均衡点的移动过程和经济变化中的时间延滞, 则被称为比较静态的研究方法。
动态分析方法是对经济体系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研究,他通过引进时间的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从前到后的变化和调整过程。
汉森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引用拉格纳·佛里舒的话说“不但考虑在某一时点的系列数值并研究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而且要考虑在不同时点某些变数的大小, 同时我们引用某些足以在同时属于不同时刻的其中数值的公式, 这是动态学说的重要特点。
只有通过这种学说, 我们才能解释一种情况怎样从前面的情况中产生出来。
”③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指出:“我把那些我们并不计较日期的经济理论称之为静态经济学; 而把那些对每一个数量都必须注上日期的理论称之为动态经济学。
”④由此可以看出, 是否考虑经济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而区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但哈罗德在(走向动态经济学》一书中, 认为动态理论研究产出率不断变化的经济, 它必须研究由于增长中经济的特质而产生的不断变化, 并涉及一个增长中的经济的各不同因素的增长率的必要关系。
那么。
如何将根据有无时间上的变化与有无增长来区分动态和静态分析这二者统一起来? 阿克利在《宏观经济学》中指出。
“静态分析, 不论简单的或比较的, 都只集中在均衡位置上面。
它既不涉及达到一个均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 也不涉及各个变量向均衡状态所经过的路线。
这是一件关系动态分析的事。
”“如果均衡是在时间推移中没有变动的一种状态, 那么只要均衡保持着, 一种关系的时间维度就可以略而不论。
”⑤按阿克利的意思, 尽管均衡是在时间中来变动的, 但量上没有变动, 可以按静态来处理。
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经济学与实证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经济学与实证研究行为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它通过对人们行为和决策的认知和分析,揭示了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些非理性因素。
本文将介绍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经济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
一、行为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行为经济学是对经济学基本假设中人的行为理性性的批判性反思。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人的行为看作是理性的、自利的,但行为经济学则认为人的行为受到诸多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人们的行为特征,揭示了经济决策背后的心理和行为机制。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限理性: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不一定能够全面收集和处理信息,常常受到心理偏见和局限的影响。
2. 心理偏见: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心理偏见,如过度乐观、风险规避和损失厌恶等,这些心理偏见可能会导致偏离理性决策。
3. 社会影响:行为经济学强调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决策往往会受到他人的行为和意见的影响。
二、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为了验证和证实行为经济学原理的有效性,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行为经济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来观察和分析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一些经济决策游戏,来观察人们对风险、公平和合作等因素的反应。
2. 自然实验:自然实验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现实中已经存在的自然数据和事件,来验证行为经济学原理的有效性。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市场价格的波动,来研究人们的投资行为和预期。
3.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通过设计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向被调查者收集数据和信息,以了解他们的行为特征和决策过程。
调查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大量的实证数据,从而分析和验证行为经济学原理。
三、行为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一、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方法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实证分析又称实证方法,就是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假说前提出发,构建理论模型,通过可获得数据样本的计量和检验,判断理论模型的真伪,并进一步分析经济行为的动机和预测经济后果一种分析方法。
采用实证方法时,人们一般只考虑经济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作用下,分析和预测经济行为的效果。
历史上,现代物理学和数理经济学对实证方法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世纪以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使十分强调利用数学工具来完成对其理论的演绎推理过程。
二、实证分析的四个步骤1,提出理论假说的假设条件和中心内容。
这是实证研究过程中首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一般来说,理论实证主要关心在高度简化的形式下,有关研究对象少数几个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其他变量则被舍去。
2,建立假说模型,推到主要结论。
这是实证研究的核心3,理论假说模型的经验检验,即运用回归分析和统计假设检验方法对理论假说的假设条件进行验证,对理论模型推导出的主要结论进行验证。
4,验证理论假说,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对验证结果进行解释。
三、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理论实证属于实证分析的第一阶段,又包括两个小阶段:一是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概括出研究内容的基本关系和基本假设条件;二是以此为基础或出发点进行理论逻辑演绎。
重点在于提出理论假说的雏形,理论实证过程的基本框架和结论并不是逻辑演绎的直接结果,而是已存在于研究者大脑中的假想形式。
理论实证过程属于实证分析的范围,尚未得到经验事实的检验。
因此,理论实证过程所得到的结论还只是在实证逻辑上成立的理论假说。
经验实证是对经济理论提出的假说和推演的结论进行统计检验的过程。
任何理论结论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方可称作科学地结论。
一般如果经验实证对理论假说及其结论做出否定,即得到了证伪的回答之后,就要修正或重新进行理论实证。
经验实证具有能提供理论实证的前提或引导理论更符合实际的功能。
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
这些假设虽然并不完全符合现实,但它们简化了时刻处 于变动之中和处于繁杂混乱联系之中的经济现象,使对 经济对象的分析成为可能,从而能够顺利地获得理想情 况下的经济学原理,否则就没有规律可循,也没有共同 语言。
假设使得经济研究分析的结论具有条件性
放宽原有理论假设条件的研究丰富与发展了经济学学说。
因变量与自变量
经济模型所要考察的经济对象称为因变量,而影响这一对象的因素则称为 自变量。
在不少非联立方程的模型场合,内生变量就是因变量,而外生变量就是自 变量。
内生变量、外生变量与参数
内生变量是在一个体系内或在一个模型中可以得到说明的变量,是一个模 型(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
外生变量属于一个模型中的其他影响变量,是由模型之外的因素作决定的 变量,在一个体系内或在一个模型中不能得到说明,通常把它设为参数。
经济学的模型表述方法: 叙述法 ,列表法,几何法,代数法
经济学的模型方法——逐步增加变量法
定义变量
给定假设,简化关 系
提出假说(揭示因 果关系)
放松假设,逼近事 实
利用建立的模型进 行预测
经验观察与预测对
Q df(P ,I,P c,P s,T,P e )
Q d f(P ,I,P c ,P s,T ,P e ) f(P ) ∂Qd/∂P<0
西方经济学的假说性质
对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的质疑 对于上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是西方的 经济学家,也承认它们是不完善的,并且与实 际经济生活存在很大差距。
经济学思考的艺术就是决定作出什么样的假设
二、经济学中的实证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经济学科学性的保证
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根据客观事实,力求描述经 济对象的存在、运行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讨论对象“是怎么样”这类问题,它主要涉及 事实判断,并试图在对象之间建立联系。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 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指运用边际概念对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 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所谓边际,是指 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化率,即增量与增 量之比。运用边际分析研究经济问题可从静态分析进 入动态分析、从常量分析进入变量分析、从一般的总 量分析进入增量分析,从而能从发展变化中更加深刻 地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
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规范分析用得较多,经济学不需 要考虑消费者偏好和投资者意愿,它常常告诉政府“应 该做什么”。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人和家庭消费什么、 怎样消费都时刻在发生变化,随机因素和不确定性随时 在影响经济变量的变化方向,仅仅根据逻辑推演所得的 结论来告诉政府“应该做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不住 的,此时应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五、 模型分析
模型与模型方法在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经济 模型是指用来描述同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 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它将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 系来表示。一个经济模型可用文字说明(如叙述法、 散文法),也可用数学方程式表达(如代数法),还 可用几何图形表达(如几何法、画图法)。
经济现象包括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在一些假 定前提下,舍掉若干次要因素或变量,将可以计量的 复杂现象简化和抽象为数量不多的主要变量,再按照 一定的函数关系将这些变量编成单一方程或联立方程 组,从而构成一个模型。通过模型,可以将各种经济 现象概括地描述出来;借助模型,可以预测经济行为 的后果或分析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特征。
谢 谢
观 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项目
一、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在方法论上,经济学有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区别。 规范分析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社会经济 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种方法依据对经济事物的社 会价值判断,来规范经济政策措施和经济行为后果的可 取性。当经济理论将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一起时, 这种理论就称为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试图回答另一 类问题,即经济体(或其一部分)应该如何运转。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1.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是指通过数据、统计和计量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并从中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是西方经济学最普遍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知识。
实证分析可以使用历史数据或者实验数据,以此来建立和检验经济理论。
2. 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是指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来研究经济问题,并从中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分析模型来解释经济问题,推导出理论结论,并且进行假设检验。
3. 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是将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以建立更有效的经济模型和理论。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经验事实来验证经济理论的正确性或者调整理论模型,以适应实际情况。
总的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补充和协调,以便得到更准确和有效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建议。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一、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方法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实证分析又称实证方法,就是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假说前提出发,构建理论模型,通过可获得数据样本的计量和检验,判断理论模型的真伪,并进一步分析经济行为的动机和预测经济后果一种分析方法。
采用实证方法时,人们一般只考虑经济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作用下,分析和预测经济行为的效果。
历史上,现代物理学和数理经济学对实证方法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世纪以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使十分强调利用数学工具来完成对其理论的演绎推理过程。
二、实证分析的四个步骤1,提出理论假说的假设条件和中心内容。
这是实证研究过程中首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一般来说,理论实证主要关心在高度简化的形式下,有关研究对象少数几个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其他变量则被舍去。
2,建立假说模型,推到主要结论。
这是实证研究的核心3,理论假说模型的经验检验,即运用回归分析和统计假设检验方法对理论假说的假设条件进行验证,对理论模型推导出的主要结论进行验证。
4,验证理论假说,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对验证结果进行解释。
三、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理论实证属于实证分析的第一阶段,又包括两个小阶段:一是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概括出研究内容的基本关系和基本假设条件;二是以此为基础或出发点进行理论逻辑演绎。
重点在于提出理论假说的雏形,理论实证过程的基本框架和结论并不是逻辑演绎的直接结果,而是已存在于研究者大脑中的假想形式。
理论实证过程属于实证分析的范围,尚未得到经验事实的检验。
因此,理论实证过程所得到的结论还只是在实证逻辑上成立的理论假说。
经验实证是对经济理论提出的假说和推演的结论进行统计检验的过程。
任何理论结论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方可称作科学地结论。
一般如果经验实证对理论假说及其结论做出否定,即得到了证伪的回答之后,就要修正或重新进行理论实证。
经验实证具有能提供理论实证的前提或引导理论更符合实际的功能。
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
人都是利己的——“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 “ 人都是利己的 的资本, 的资本,……。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 。 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 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 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 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 的,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 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所能够得 到的那一种要更好。 亚当. 到的那一种要更好。” ——亚当.斯密《国 亚当 斯密《 富论》 富论》
经济学模型所涉及的变量(经济现象或事物)
变量是在某段时间、某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的量;在某段时间、某种情况下 变量 不发生变化的量则称为常量 。 常量 因变量与自变量 经济模型所要考察的经济对象称为因变量,而影响这一对象的因素则称为 自变量。 在不少非联立方程的模型场合,内生变量就是因变量,而外生变量就是自 变量。 内生变量、 内生变量、外生变量与参数 内生变量是在一个体系内或在一个模型中可以得到说明的变量,是一个模 内生变量 型(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 外生变量属于一个模型中的其他影响变量,是由模型之外的因素 模型之外的因素作决定的 外生变量 模型之外的因素 变量,在一个体系内或在一个模型中不能得到说明,通常把它设为参数。 参数是一个经济模型中不变的变量,或可变的常数,一个具体的经济模型 参数 中的外生变量。 存量与流量 存量是在某一个时点上发生的量值; 存量 流量是在某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量值。 流量
理论形成的一个框架
P1(Problems 1)----TT(tentative theory)---EE(elimination of errors)---P2(Problems 2) 问题1-----假设理论----------排错-------问题2 1、定义行为变量 2、列出假设 3、推导出假说 4、做出预测 5、检验预测 理论形成的流程图 通过检验:接受 没有通过检验 拒绝或修正 提出新的东西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与市场营销的实证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与市场营销的实证研究在西方经济学领域,经济学与市场营销的实证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相关概念、分析实证研究的方法和重要性,并探讨一些经济学和市场营销主题中的经验研究。
一、实证研究的概念和方法实证研究是一种基于实证证据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数据来验证或推翻经济假设和理论。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数据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以提供对经济现象的准确理解。
实证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实证模型建立、数据收集和计量经济学分析等。
研究人员通过实证模型建立来描述经济现象,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这种方法在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中被广泛运用,为理论的验证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经济学领域的实证研究1. 宏观经济学中的实证研究宏观经济学涉及整体经济现象的研究,实证研究在这一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例如,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通过收集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数据,经济学家可以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相关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有关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结论。
2. 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研究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交易的分析,实证研究对于解释和预测个体决策行为与市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考察消费者行为时,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消费者对不同产品价格、品牌和广告等因素的反应。
这些实证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实际的指导。
三、市场营销领域的实证研究市场营销领域依赖于市场调研和实证研究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
实证研究为市场营销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例如,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和需求,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
此外,市场竞争分析、品牌管理和市场定价等方面的实证研究也在市场营销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研究通过收集市场数据、分析竞争环境和消费者行为,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分析和战略制定依据。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04
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挑战
01
模型的局限性
西方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模型基于严格的前提假设,但这些假设在实际
中可能不成立,导致模型失真。
02
数据的可靠性
经济学研究需要大量数据支持,但数据的
03
理论的争议性
不同经济学派别和理论之间存在争议和分歧,选择不同的理论和方法
模型建立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数学工具建立模 型,解释经济现象的内在机制。
政策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 建议。
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方法
数学工具
数理逻辑
运用数学符号、函数、方程等工具表述经济 现象和规律。
运用数理逻辑推导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结 论更严谨、精确。
统计分析
数值模拟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经济现象之间的相 关性、因果关系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5
结论
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再认识
1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 性的经济现象,包括价格、生产、消费、市场 、政府干预等方面的现象。
2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 济学两个分支,它们分别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和 总体经济运行。
3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西方经济学也在不断发 展和变化。
市场机制
研究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和作用,包括价格机 制、竞争机制等。
3
微观经济政策
研究微观经济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包括产业政 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总供给与总需求
01
研究总体经济活动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平衡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系统、经济活动、经济行为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西方经济学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来探索经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和政策建议。
首先,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系统。
经济系统是由经济主体、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市场等构成的一种组织形式。
西方经济学通过对经济系统的分析,可以揭示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西方经济学研究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机制,研究了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效率和福利问题等。
其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等行为。
西方经济学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分析,可以了解人们的需求和偏好,揭示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例如,西方经济学研究了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研究了市场竞争和垄断行为等。
然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行为主体。
经济行为主体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和国际组织等。
西方经济学通过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分析,可以了解其决策过程和行为规律,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机制。
例如,西方经济学研究了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企业投资和创新行为,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等。
最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理论分析是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和运用数学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来推导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规律。
理论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理论基础和经济学框架,指导实证研究和政策制定。
实证研究是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来验证和检验经济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实证研究在西方经济学中也非常重要,可以提供实际观察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经济理论。
总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系统、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主体,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通过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深入研究,西方经济学可以揭示经济规律和特点,为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实证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实证研究经济学实证研究是西方经济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观察、数据的分析和实证模型的构建,来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实证研究,并探讨其在经济学发展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定义和特点经济学实证研究,顾名思义,就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经济现象进行观察和实证,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运用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方法,从而得出经济问题的客观结论。
1. 实证方法:经济学实证研究强调利用观察、实证和数据分析等方法,通过实证资料来验证或推翻经济学理论和假设,以实证为基础进行研究。
2. 统计分析:经济学实证研究中经常使用统计方法,对大量的经济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和回归分析,寻找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 实证模型构建:经济学实证研究通常会建立实证模型,以便将理论与现实数据相结合。
通过构建适当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二、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方法在经济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
下面将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介绍其具体应用。
1. 宏观经济学实证研究宏观经济学实证研究主要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和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对国家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揭示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经济增长为例,宏观经济学实证研究通过对经济增长率和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探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如投资、技术进步等。
通过建立合适的实证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的发展机制,为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 微观经济学实证研究微观经济学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个体单位(如家庭、企业)和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对个体经济决策和市场交互的实证研究,来揭示供求关系、价格决定等微观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
以市场均衡为例,微观经济学实证研究通过对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实证估计,来确定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限界条件。 主要是指实证研究中,有关明确确立所研究变 量各自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变动范围的限制性假 设,,这类条件完全是根据初始条件思想的需要 而提出的,具有明显的便利性和虚假性。
(3)辅助条件 所谓辅助条件主要是指那些为了保证某 种数学分析方法(工具)在假说演绎推理中 的逻辑严密性而设立的有关假设条件。 辅助条件一般与应用的具体数学方法直 接相关。
证伪主义的思想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目的)、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检验的含义 证伪主义要求经济学主要应该是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一书中,约翰.内维尔.凯 恩斯指出“一门实证科学……是关于是什么这一类问 题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一门规范科学(或称管理科 学)……关于应该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标准的系统的知 识体系……。” 弗里德曼也在其著名论文“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 (1953)中指出:“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 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简言之,实 证经济学是,或者说可以是一门‘客观的’科学,这里 ‘客观’一词的含义完全等同于任一自然科学上的定 义。”
西方经济学是科学吗?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就是:一切 经济学研究思想、方法和手段的确立, 都应围绕着如何解决“把经济学作为一 门科学来研究”这一问题进行的。可以 说,把经济学作为一种自然科学意义上 的学科来研究,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信 念或目的。
如何使经济学是科学呢? 只有实证研究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只有实证经济学满足证伪性、可检验性 的标准!)
(3)假设条件的提出应考虑到数学模型建立和 其经验检验的要求。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提出假设条件的另一个 目的,是为了十分明确主要变量各自具体的数 量含义和其之间明确的数量关系,这是进一步 建立理论假说模型的基础。 同时,如何确立主要变量还要尽量与有关的统 计资料的情况联系起来,不然,理论假说模型 及推出的结论或预言就可能无法得到经验的检 验,其实证研究只能是有头无尾。
(二)实证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
1、提出理论假说的有关假设条件 2、建立理论假说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 要结论 3、理论假说模型的经验检验 4、验证理论假说,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 论分析。
1、提出假说 2、逻辑推理 理论实证 (理论结论) 3、数据检验 经验实证 4、理论讨论 两个重点: 假设条件意义(在理论实证阶段) 数学的作用(理论实证阶段和经验实证阶段不同)
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层次中的各种问题的研究 总是最终归结于二、三个变量及其之间关系的 研究。……要实现简单性原则,就必须创造性 地作出有关假设条件。 总之,提出假设条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必须 尽量想办法使所研究的问题创造性地简化到最 低的程度。
(2)从短期影响到长期影响。 大多数经济因素在短期内的变化较为稳 定,故一般在研究短期问题时可看作是 不变的;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往往可以 利用这一现象把所要研究的问题限制或 假设在短期之内。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大都是以短期 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或者说是以研究 静态问题为主的(因而应认识到其有关 假设条件与短期问题性质的关系)。
4、验证理论假说, 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在实际研究中,解释各种检验结果并展开深入 的理论分析,往往并不是实证研究是终点,更 可能是新一轮实证研究的开始。正是检验理论 假说和解释检验结果,使得研究者们能在大致 相同的基础上,用同一种逻辑分析形式展开有 效的争论或讨论,最终必然形成新的理论假说 的基础,从而使得实证研究能够无限循环下去。
1、提出理论假说的有关假设条件。
建立任何理论假说或分析问题的第一步,就是 明确提出有关的假设条件或理论假说的中心内 容,这一步是实证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 一步,是研究者独创能力或综合能力的具体表 现。 凯恩斯的理论假说、消费函数例子
2、建立理论假说的数学模型 并推导出主要结论。
在提出假设条件和理论假说构思的基础上, 进一步构造其数学模型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寻找 模型的具体数学形式,即在把握各主要变量及 其相互作用机制、方向和作用数量化的基础上, 作出其明确的数学表达形式。 一般的理论假说模型的型式大都以数学形式为 主,也可用几何图形和数字表格等加以直观的 和通俗的表述。这一步骤的完成需要较好的数 学思维及推理能力,并要求熟练掌握有关的数 学分析技术。(主要是数理经济学知识)
4、思考:中国经济理论的基 本假设条件?
胡家勇认为在重建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时,既要 吸收中西方已有的经济学成果,更要面对我国 的国情。而他认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有两点: 一是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再是我国正处在经济 体制转型期。在我国,经济发展问题和体制转 型问题纠合在一起。只有抓住转型与发展这两 个基本条件,才能为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确 立正确的研究方向,当然,中国宏观经济学的 研究也离不开转型与发展两个基本前提。 ——胡家勇,《中国理论经济学的主题:转型 与发展》,《经济研究》,1998年1期
3、假设条件的分类
(1)初始条件——基本假设条件 这类条件主要是指那些决定理论假说核心思想 (即大前提)并能够量化的关系和概念的条件, 是假说思想的核心和起源,是研究者“自由创造” 和猜想(先验)的结果,是整个假设条件的核心 部分。
初始条件的意义: (1)初始条件的提出是理论假说形成的关 键,是假设条件中的核心,也是理论假 说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 (2)初始条件的“正确性”和影响力往往 决定了理论假说的成功与否,它既是形 成某一理论假说的核心,也是将来修正 或推翻其假说的主要突破口。
(四)关于经验实证的几个问题
理论实证最重要的是假设条件的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已 经单独介绍过,此处介绍经验实证阶段的几个问题。 按照证伪主义经验实证的具体意义可从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如果经验实证“证伪”了理论假说,就必须推 翻或修正理论假说,重新进行“大胆地猜想”,所以这 里的“证伪”实际上是理论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标志; 另一方面,如果经验实证不能“证伪”,则表明在一定 时期内,其理论假说多少包含了一定的真实或客观的成 分,人们也就有理由暂时把理论假说当作正确的原则或 结论加以利用。
(2)假设条件是确立理论研究对象(问题)的必 要条件。 确立假设条件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创造 性地简化现实现象的复杂性,从而确立现象间联 系的核心结构。
(3)假设条件的确立是演绎法具体进行的必 要条件 西方经济学中演绎的基本推理过程可简要概括 为:提出假设条件(大前提)——逻辑推理(数学 推理)——结论(并检验结论)。根据假说演绎法 的特点,如果理论的结论不对(或通不过经验检 验),问题一定出在假设条件部分,而与逻辑推 理过程无关;这是因为在演绎法中,研究结论 往往是其假设条件(大前提)必然的逻辑结果,亦 即逻辑推理(特别是数学推理)一般是不会出问 题的。
总结
实际中的实证研究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严格按照这 四个步骤一一进行的,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四个步 骤交错进行的; 理论实证中最重要的是理论假说(猜想)的形成, 这是研究者的思想、观念、甚至是信念的深刻性。 (也就是假设条件的提出); 经验实证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如果经验证伪理论, 说明假设有问题,必须重新进行假说;如果经验 证实理论,暂时接受该理论; 不同阶段数学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数理经济学 和计量经济学)。
陈璋的“生产力多元化”结构(或者叫 作生产力非平衡结构) 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演变的过程中受发 达国家外部环境影响,呈现多元化的非 平衡结构状态。 ——陈璋,《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证方法 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林毅夫的企业的“自生能力”
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把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作为暗 含的前提。但是,转型中国家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 业却因政府的赶超愿望,进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不具 自生能力。当经济中大量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时,实行根据 新古典经济学所制定的改革或转型政策,往往达不到预期 效果,而且,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痛苦。 所以,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经济和发展经济问题时, 放弃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暗含 前提,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一个具体的考虑变量, 这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必要发展。 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一个具体的考虑变量也可以 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明晰其经济职能,避免继续采用扶 持不符合比较优势、不具自生能力的企业为目标的发展战 略,使发展中国家能稳定、快速地向发达国家收敛。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经济研究 》,2002年12
பைடு நூலகம்
(4)假设条件的确立是理论假说具有可检验 性的必要条件。 证伪主义判断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是看理 论是否具有可证伪性或可检验性。一般来说, 假设条件的明确提出将使理论研究的对象更加 具体,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 最终将保证理论结论的具体明确,亦即具有经验 的可检验性,从而保证了理论假说具有科学性 的主要特征。
(三)假设条件的作用和意义
1、假设条件意义(与经济理论的关系) 2、假设条件提出的三个原则 3、经济理论中假设条件的分类 4、思考:中国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1、假设条件与经济理论的关系
(1)假设条件中往往包含了理论假说演绎推 理的大前提。 “大前提”就是理论假说或假设条件的核心,亦 即是理论猜想、“自由创造”的主要结论;它决 定了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结论和演绎的最终 前提 。 在学习和认识西方经济理论的具体过程中,首先 找出并把握其假说的核心假设(演绎大前提),是 深入认识和理解理论的基本前提。
应用
林毅夫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 科发展” 《经济研究》2001. 4期 1.内部逻辑的一致和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 的一致 2.理论假设的一致性 3.理论模型中的限制条件 4.实证检验 实际上是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过程。
古书堂“作为科学的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经 济研究》,1998.6 1、作为科学的理论满足三种性质:(1)可检验性;(2) 逻辑一致性;(3)可积累性。(实证研究方法满足) 2、实证研究方法对原有研究形式的改变:原有“三步曲” 现象——原因——对策:是一种以经验事实为依据, 以现代经济学原理为分析工具,以政策选择为目标应 用型研究。 3、缺陷:(1)原因分析中可能会用到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经济学原理;而原理可能假设不同,会导致分析框 架内部逻辑的不一致;(2)中国的现实与理论假设差 距较大,未经重构的理论直接应用导致结论上的谬误; (3)现象与原因之间联系通过“外生”原理的作用而 建立因果联系,本质上无法满足理论科学性的条件。 所以,放弃这种研究方法,改为“透过经验事实,在 较为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下,通过理论模型说明变量之 间的关系。”(实际还是实证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