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专项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41533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7d.png)
31 64 49 89 15
智力冲浪: 小华出了一道题考小明:计算98+998+9998+2×3,聪明的小明想了想,马上说出了正确答案。你知道小明是怎么算的吗?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1.你能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吗?
28+37=37+ A+45=45+
45+85+67= +(85+ )
A+(27+B)=( + )+B
(完整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专项练习题
![(完整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cd2f5fd1f34693dbef3e1d.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专项练习题姓名:一、填空1、两个数( ),交换( ),和(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2、三个数相加,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相加,和()。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
3、由a-b-c= a-(b+c),我们知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把这两个减数先( )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他们的( )。
4、在连减算式里,可以任意交换( )之间的位置。
字母表示a-b-c = a--b5、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63+a=□+□ 85-(a+c)=85-□-□ 369+d+142=369+(□+142)(28+47)+53=28+(□+□) 603+(97+a)=(603+□)+□b-(65-a) =□+□-□ 43-(□-25)=□-c+□88-m-56=88-(□+□) (87+n+m) -20=(87+m) +(□-20)二、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把它填写在括号里。
175+281=281+175( ) 452+364+136=452+(364+136)( )23+351+177=(23+177)+351 ( ) 44+68+36+32=(44+36)+(68+32)(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96—28—22 355+260+140+245 109+(291-176)43+189+57 591+482+118 512+(373—212)216+89+11 473+79-63 645-180—2451022-478-422 987-(287+135) 478-256-144672-36+64 36+64-36+64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1814-378-422155+264+36+44 698-291-9 568-(68+178)561-19+58 382+165+35-82 155+256+45-98236+189+64 759—126—259 569—256—44四、拓展1、用6、7、8、9四个数字编写四道得数相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四年级简便计算练习加减法
![四年级简便计算练习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5f0ffc7cd184254a35353f.png)
四年级简便计算练习(加减法)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a+b)—c=a+(b—c)3、减法的性质a-b-c=a-(b+c)括号前是减号,a-b+c=a-(b-c)添括号(去括号)要改变括号内的运算符号。
4、加法中括号的使用a+b+c=a+(b+c)括号前是减号,a+b-c=a+(b-c)添括号(去括号)要改变括号内的运算符号。
5、加减法中的特殊运算A+98=A+100—2 多加了,减;A+102=A+100+2 少加了,加;A—98=A—100+2 多减了,加;A—102=A—100—2 少减了,减;98—A=100—A—2被减数增加,差减少;102—A=100—A+2被减数减少,差增加。
6、等差数列(四年级)①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末项一(项数—1)×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②和=中间数×项数(项数为奇数)和=中间数×项数(项数为偶数)=中间数×项数—头(加头,去头)=中间数×项数—尾(加尾,去尾)=中间数×项数+头(去头,加头)=中间数×项数+尾(去尾,加尾)③基准数求和法:多加了,减;少加了,加;多减了,加;少减了,减。
7、运算符号中移动在同级运算中,带着“+”“-”号搬家8、基本运算顺序①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②有括号,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
(以上法则三四年级曾经学过,如有遗忘或没有学过,请翻看书中的例题)(1)70+63+81+37+30+19 (2) 17+19+234+21+183+26 (3)280-132-68(4)69-187+140 (5)(1+11+21+31)+(9+19+29+39) (6)25-(25-14)-(14-7)(7)138-(138-169) (8)127+998 (9)199+99+9 (10)326-107(11)523-198 (12)325-251-34+151-66 (13)1+2+3+4+5+6+7+8+9 (14)1+2+3+4+5+6+7+8+9+10 (15)1+3+5+7+9+…+99(16)41+44+47+…+101 (17)87+86+90+93+94+91+93 (18)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第8项等于50,第15项等于71。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与减法性质练习题3.18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与减法性质练习题3.18](https://img.taocdn.com/s3/m/6b033795e45c3b3566ec8b49.png)
【周周练】加法运算定律与减法性质练习题(四年级下册第四周练习题)班级:姓名:一、填空1.用字母 a、b、c 表示下面运算定律或性质。
( l )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减法的性质 1(( 4)减法的性质 2(2.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这是根据()律。
3. 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 a+( 30+8)=(□ +□) +8(2)□十 82=□十 18(3)345-132-45 =(345-□)-□4、把“>、<、=”填在合适的○里496-120-230○ 496-( 120+230)192+( 95-75)○192+ 95-75二、选择1.986-297 的简便算法是()。
A.986-300-3 B.986-300+3C.986-200-972.32+ 29+68+41= 32+68+( 29+41)这是根据()。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三、判断。
1.476 -( 76+ 60) = 476 -76- 60()2.52+83+48=83+( 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5+378+5594+38+106+62372–25–50-25759– 126 – 259537–70 –37537–70+37987- (287+135)835– 498五、解决问题1.一捆电线长 512 米,第一次用去 136 米,第二次用去 164 米,第三次用去 112 米,还剩多少米?2.一列从九江开往北京的列车,起点站有乘客 862 人,途中经过武汉,下去 138 人,又上来 225 人,还经过郑州,下去262 人,上来 275 人,到达北京时这列车上有多少乘客?六、附加题7+97+997+9997+99997(2+4+6++98+100)- (1+3+5++97+99)。
四年级运算律计算题100道
![四年级运算律计算题100道](https://img.taocdn.com/s3/m/de5fafd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0.png)
四年级运算律计算题100道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 25 + 36+75- 解析:- 根据加法交换律a + b=b + a,先交换36和75的位置,得到25+75 + 36。
- 再根据加法结合律(a + b)+c=a+(b + c),先计算25+75 = 100,最后100+36 = 136。
2. 13+42+58+87- 解析:- 利用加法交换律将42和87交换位置,变为13 + 87+42+58。
- 然后利用加法结合律(13 + 87)+(42+58)。
- 先算13+87 = 100,42 + 58=100,最后100+100 = 200。
3. 34+(66 + 29)- 解析:- 根据加法结合律a+(b + c)=(a + b)+c,先计算34+66 = 100,再100+29 = 129。
4. 52+37+48+63- 解析:- 利用加法交换律得到52+48+37+63。
- 再利用加法结合律(52 + 48)+(37+63)。
- 先算52+48 = 100,37+63 = 100,最后100+100 = 200。
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5. 25×4×8- 解析:- 根据乘法结合律(a× b)× c=a×(b× c),先计算25×4 = 100,再100×8 = 800。
6. 125×8×5- 解析:- 根据乘法结合律,先算125×8 = 1000,再1000×5 = 5000。
7. 5×17×2- 解析:- 根据乘法交换律a× b = b× a,交换17和2的位置,得到5×2×17。
- 先算5×2 = 10,再10×17 = 170。
8. 25×13×4- 解析:- 利用乘法交换律将13和4交换位置,得到25×4×13。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9d1ac143968011ca2009102.png)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 b b a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4)89+997 (5)103-60 (6)458+996(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公式整理(附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公式整理(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be069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7.png)
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公式整理(附练习题)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运算定律必须弄清加法交换律 a b = b a例:25 37=37 25加法结合律 a b c=a (b c)例:25 37 63=25 (37 63)(扩展) a-b-c=a-(b c)例:125-37-63=25-(37 63)a-b c=a-(b-c)例:300-159 59=300-(159-59)乘法交换律a×b×c=a×c×b例:25×9×4=25×4×9乘法结合律a×b×c=(a×c) ×b例:128×3×8=(125×8) ×3乘法分配律a×(b c)=a×b a×c例:8×(125 25)=8×125 8×25(扩展)a÷b÷c=a÷(c×b)例:100÷5÷2=100÷(5×2)a÷(c×b)= a÷b÷c例:100÷(5×2)=100÷5÷2二、必须背下来的几个算式2×5=102×50=1004×25=1008×25=20012×5=608×125=100037×3=111333=111×3999=333×3=111×9三、加法简便计算训练1、凑整法简便计算:例:(28 36) 64=28 (36 64)=28 100=128182 18 276 24=(182 18)(276 24)=200 300=500小结:多数相加,看尾数是否能凑成整数,将凑成整数的配对先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算律测试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算律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fc70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a.png)
题目:64-26-34=64-( ) 解析:根据减法的性质,两个 减数相加的和是60,所以括号里应填写的数是60。 解析:根据减法的性质,两个减数相加的和是60,所以括号里 应填写的数是60。
题目:50-18-12=50-( ) 解析:根据减法的性质,两个 减数相加的和是30,所以括号里应填写的数是30。 解析:根据减法的性质,两个减数相加的和是30,所以括号里 应填写的数是30。
题目:27-15+13=27-( ) 解析:根据减法的性质,可 以将加法转化为减法,所以括号里应填写的数是17。 解析:根据减法的性质,可以将加法转化为减法,所以括号里 应填写的数是17。
● 题目:计算 (a + b) × (c + d) 解析: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 (a + b) × (c + d) 分解为 a × c + a × d + b × c + b ×d
● 解析: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 (a + b) × (c + d) 分解为 a × c + a × d + b × c + b × d
● 题目:计算 (20+30)+(40+50)+(60+70)。 解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将任意两个数相加,并按照任意组合进行结合,因此可以先将三 个括号内的数分别相加,再将三个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210。
● 解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将任意两个数相加,并按照任意组合进行结合,因此可以先将三个括号内的数分别相加,再将三个结果相加,得到最终 结果 210。
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
![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db300c2fad6195f302ba621.png)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 b b a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4)89+997 (5)103-60 (6)458+996(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简便计算》专题练习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简便计算》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0eafa5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9.png)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简便计算》专题练习正确格式: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专题辅导知识篇】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a×c+b×c,a ×( b+c) =a×b+a×c拓展:a-b)×c= a×c-b×c,a ×( b-c) =a×b-a×c6、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a -( b+c) = 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c-b7、除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a ÷( b×c) = a÷b÷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方法篇】加减法◆一、加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例如:254+158+246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2.利用加法结合律例如:365+458+242我们发现后两个加数可以相加成整百数,于是变成365+(458+242)。
四年级下册简便算法
![四年级下册简便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54fd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c.png)
四年级下册简便算法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 加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b + a。
- 例题:25+36 = 36+25,计算25+36 = 61,36 + 25=61,结果相同。
2. 加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c=a+(b + c)。
- 例题:12+34 + 56=(12+34)+56=46 + 56 = 102,12+(34 + 56)=12+90 = 102。
- 简便计算应用。
- 例如计算38+25+75,根据加法结合律38+(25 + 75)=38+100 = 138。
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1. 乘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 = b× a。
- 例题:25×4=4×25,25×4 = 100,4×25 = 100。
2. 乘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 c=a×(b× c)。
- 例题:(2×5)×3=2×(5×3),(2×5)×3 = 10×3 = 30,2×(5×3)=2×15 = 30。
- 简便计算应用。
- 计算25×17×4,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5×4)×17 = 100×17 = 1700。
3. 乘法分配律。
-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 + b)× c=a× c + b× c。
【K12学习】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表格式教案及练习题(人教版)
![【K12学习】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表格式教案及练习题(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ccad643c1ec5da50e270fc.png)
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表格式教案及练习题(人教版)本课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17——P18第1课时/共9课时教学目标及设置依据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准备小黑板式幻灯片、投影仪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师生交流后,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获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探索发现环节探索加法交换律继续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下午骑了56,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出示:0+56=9656+40=96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40+56=56+40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学生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观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交流。
从这些算式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现的这个规律呢?a+b=b+a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初步应用: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6=36+305+49=+305b+100=+b+=126++=n+3+24=+第二环节探索加法结合律出示教材第18页例2情境图。
师:从例2的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规则及计算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规则及计算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26b8db763231126fdb11be.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规则及计算练习题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运算法则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运算顺序1.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 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9d1ac143968011ca2009102.png)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 b b a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4)89+997 (5)103-60 (6)458+996(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3-1加法运算定律 同步拓展讲与练测试题 人教版【精品】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3-1加法运算定律 同步拓展讲与练测试题 人教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7a48a7f4afe04a1b171de79.png)
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精品】知识引入:一、加法交换了律和加法结合律:例题1:填空。
(1)两个数相加,( )加数的(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 )。
(2)三个数相加,先把( )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律,用字母表示是 ( )。
(3)(25+68)+32=25+(+)(4) 130+(70+4)=(130+)+例题2: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135+56+44=135+(56+44)________________(2)28+52+74+26=(28+52)+(74+26)________________(3)37+79+83=(37+83)+7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精讲1: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1)意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若干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1)意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加法结合律经常与加法交换律一起使用,这样可以使几个数相加时,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二、加法简便运算例题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75+73+27 268+56+32 324+93+86+7 32+54+36+63+5实验小学四年级所有同学共捐水多少瓶?知识精讲2:加法简便运算1. 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的位置,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
2. 加法结合律的重要标志是小括号的使用。
3. 在一个连加算式中,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相加,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减法的运算性质例题5:小兔子采蘑菇。
(连一连)例题6:简便计算。
528-53-47 545-167-145 487-187-139-61 169-25-25-50知识精讲3:减法的运算性质1.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题复习第4讲:运算定律(一)-加减(含答案)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题复习第4讲:运算定律(一)-加减(含答案)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088a09a998fcc22bdd10d1f.png)
运算定律(一)--加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本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率、加法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加法的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b+a2.加法的结合律:先加前两个数,或者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3.减法的性质:①一个数同时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另外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②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同时加上一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另外两个数的差。
字母表示:a-b+c=a-(b-c)题目类型一:加法的交换律例题1.填空。
387+425=()+ 387 525+()=137+ 525300+600=()+()()+65=()+35甲数+乙数=()+()偶数+()=奇数+()答案:387+425=( 425 )+ 387 525+( 137 )=137+ 525300+600=( 600 )+( 300 )( 35 )+65=( 65 )+35甲数+乙数=(乙数)+(甲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练习1.连线。
56+68 150+75+25150+25+75 50+BB+50 68+56A+B+100 A+100+B答案:56+68 150+75+25 150+25+75 50+BB+50 68+56A+B+100 A+100+B例题2.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专项练习试题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专项练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00213bd4d8d15abe234ebb.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专项练习题一、填空1、两个加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 a+b=b+c )。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z+x=a+(z+x) )。
3、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
这叫做()用字母表示为()4、在连减算式里,可以任意交换(两个数)之间的位置。
a -b-c =a -( c )-b5、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63+a=a+63 369+d+142=369+(d+142)(28+47)+53=28+(47+53) 603+(97+a)=(603+97)+a85-(a+c)=85-a-c b-(65-a)= b+65-a 43-(c-25)=43-c+2588-m-56=88-(m+56) (87+n+m)-20=(87+m)+(n-20)二、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把它填写在括号里。
175+281=281+175(加法交换律)452+364+136=452+(364+136)(加法结合律)23+351+177=(23+177)+351 (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44+68+36+32=(44+36)+(68+32)(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98+99 396—28—22 355+260+140+245 109+(291—176)=697 =396-(28+22) =( ==396-50 = ==346 = =43+189+57 591+482+118 986+1999 216+89+11 473+79—63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478-256-144672-36+64 36+64-36+64 487-287-139-61500-257-34-1432000-368-132 1814-378-422 155+264+36+44 698-291-9568-(68+178)561-19+58 382+165+35-82 155+256+45-98236+189+64 759—126—259 569—256—44514+189—214369—256+156 512+(373—212)228+(72+189)169+19928+45+72 123+38+62 1+13+85+7+99 100-57-23 37+56+63+44275+46+251457-(185+457)68+24+32+76 425+64+75+36235+102608-(208-149)725-(350-275) 845-(401-155)902-98900-(500-109)602-(433-298) 729-(395+171)634-273+466-127504+273-304-1733+99+999+9999四、拓展1、用6、7、8、9编4道得数相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专项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7407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专项练习题一、加法练题1. 小明有4个橙子,他又买了3个橙子,一共有多少个橙子?2. 爸爸给小明买了5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3. 小燕一共有7支笔,她借给小红2支笔,还剩下多少支笔?4. 小华有6只小猫,他买了2只小狗,一共有多少只宠物?5. 小刚有8支铅笔,他送给小明3支铅笔,还剩下多少支铅笔?二、减法练题1. 小明有8个糖果,他吃掉了3个糖果,还剩下多少个?2. 小红一共有9个苹果,她送给小明4个苹果,还剩下多少个?3. 小华有10个篮球,他借给小刚5个篮球,还剩下多少个?4. 小燕有12本绘本,她送给小明6本绘本,还剩下多少本?5. 小明有15颗石头,他扔掉了7颗石头,还剩下多少颗?三、乘法练题1. 一包薯片有5片,小明买了3包薯片,一共有多少片薯片?2. 小红每天吃2个苹果,一周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3. 小华有4本故事书,每本故事书有5页,一共有多少页?4. 小刚买了6支铅笔,每支铅笔花费2元,一共花费了多少元?5. 小明组织了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人,一共有多少人?四、综合练题1. 小明一共有6个橙子,他每天吃2个橙子,一共可以吃几天?2. 小华有8本故事书,她每天读2本书,一共需要多少天才能读完?3. 小红有15元钱,她每天花费3元,一共可以花费几天?4. 小刚有7个苹果,他平均分给2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到几个苹果?5. 小明有12元钱,他买了3支笔和4张纸,一共花费了多少元?以上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专项练习题。
希望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