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社会的女性观从古至今有了彻底的变化,在大学生身上又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国社会的女性观从古至今有了彻底的变化,在大学生身上又有更新更先进的体现。

关键词:根源、传统、传统女性观、当代大学生的女性观

课题论文

一、中国古代的女性观

儒家男尊女卑的女性观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观中占主导地位。核心儒家文化中的“亲信别序义”中的“别”字,就道出了女性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的女性观也是其理学的一个有机的组合部分。朱熹对理学女性观的推行与传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一是利用国家刑法——快速强硬的手段,从制度上强制性地保证女性观的实行;二是利用家庭文化教育——稳固持久的手段,从思想上开启性地进行女性观的灌输;三是利用宗族民俗——潜移默化的手段,从形式上渗透性地进行女性观的落实。

宋明以后中国女子行为规范的指南被称为“三从四德”,其中,“三从”是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三从四德”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却是与一位著名才女有关,此女子就是文名赫赫的班昭。

班昭,东汉扶风人,字惠班,又名姬。她是大文学家班彪的女儿,她的两个哥哥都在中国历史占据一席之地,一个写《汉书》的班固,一个是立功西域的班超。由于父兄的熏陶,班昭的文学才能也是很惊人的,班固并没有编完《汉书》,由于受窦宪一案的牵涉,死于狱中,于是,汉和帝下诏令班昭补就八表和《天文志》,皇帝还让皇后和贵人拜班昭为师,立号为“大家”(这大概是大家的由来)和帝死后,邓太后临朝称制,班昭更是与闻政事,参预决策,曾在邓骘以丁母忧辞去大将军一职时对邓太后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她的儿子因为她的关系得封为关内候,做了齐地的国相,她有一个重要的阁中弟子,便是汉代的儒学大师马融。

作为当时社会的弱势群体,班昭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却长袖善舞,活得风光体面,很难想象,她竟是“三从四德”主义的首倡者。

但历史毕竟是历史,并不以我们的揣测为转移,班昭以她的《女诫》七篇影响了中国女权的历史。《女诫》有《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篇,其中《妇行》系统地提出了妇德、妇言、妇容、妇工的四德,在《卑弱》、《夫妇》、《敬慎》、《专心》篇中处处可见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思想痕迹,《曲从》、《和叔妹》对正确处理与舅姑、叔妹之间的关系更是作了详细论述,当然,由于当时的政治体制太后临朝称制,所以没有“夫死从子”一说,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班固的《女诫》通篇是压抑女子权益的。

(以上关于班昭的一段来自于网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的中外各地,由于女性所处的劣势地位,女人不可避免地沦为性工具,生殖工具,买卖商品。在我最近看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书中,中法战争年代的清王朝,妓女遍地,买卖女性(二十角银子就能买

到穷苦人家的闺女,女孩就成了穷人救穷的商品,富人纵欲的工具)是及其普遍的现象。由于本书主要讲的是当时上海、南京等富庶、外来思想繁盛之地,其他落后地区女性状况更不待言。

二、现当代女性观的变化与发展

近代社会以来,辛亥革命的爆发、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妇女解放运动使中国女性浮出历史的表面,女性争取平等地位,摆脱男性的束缚和表达自我的女性意识开始萌芽并发展。丁玲的《莎菲女士日记》,鲁迅的《伤逝》,易卜生的《娜拉》,巴金的《家》、《春》、《秋》,以及古典小说《西厢记》,《红楼梦》,民间传说《梁祝》,都在控诉封建婚姻制度、女性制度的罪恶。

新中国的成立,劳动人民的解放和毛泽东提倡男女平等的政策,使中国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家集体意识和传统伦理道德的重建,建国后的几十年,女性从表面到内在,都在努力地使自己与男性一样。

现在女性自由的观念又有了更大的发展。有一个英文单词叫做“feminist”,讲的是女权主义者,他们已经把女权的观念渗透进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比如说女人们反对“女士优先”,因为她们认为既然我们和男人有一样的权利,那凭什么还要我们优先呢?那是对我们的侮辱。女权主义者反对这样的说法:“死亡人数达30人,其中包括数名儿童和妇女。”因为她们认为怎么可以把“妇女”和“儿童”同等对待呢?这也是一种歧视。她们又认为,泰坦尼克号要沉没的时候,你们男人凭什么要让女人活着自己去死呢,既然我们和你们一样,那么你们死了我们也应该死等等。

其实在我看来,现代社会对女性以上的尊重,完全是出于对母性的尊重(母性二字是无价的、伟大的),是出于对女人生养后代伟大职责的尊重,所以“feminist”们的某些做法有些过分了,但是我们认为,这正是现代社会一个良好的现象,他们正在为自己的正当权益努力奋斗。现在不是要“和谐社会”吗?良好的男女关系也应当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然而,传统毕竟是传统

思想道德修养课上老师讲过,传统是历史上产生的、世世代代传承到今天的东西,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不可能与传统一刀两断。同时,对于中国的特殊情况来说,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得男尊女卑思想植根于人的思想深处,很难彻底清除。当今社会,在女权思想发展同样很大的中西方,还是有较大的差别。举个小小的例子,在西方,大街上走着的情侣有很多是女子比男子高出很多,而在中国这种现象是很少的(我们的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点)。我想这样的细微差别不得不归因于传统。

一句话说来,在现在的中国,女性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和男性是毫无差别的。差别仅仅存在于人的思想深处。中国的女性们是完

完整整的半边天了,只需要更加自信。

在现今的中国有着很大的城乡差异,女性观方面也存在着城乡差异。在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养儿能防老”的思想还是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联系着的(在城里养儿子也是要另立门户的)。我外婆有四个儿女,其中我妈妈和小舅依靠高考进入了城市,而姨妈和大舅因为成绩不好在江苏乡下务农,姨妈和大舅都有两个孩子,大的都是女孩,“幸运的是”(这是我妈妈的说法),小的一个是男孩。在我看来我这两位长辈对我这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是及其不公平的。他们把自己的男孩送到县城读书,其中一个已经考上了大学,但是他们的女儿从小就被扣上了很笨不能读书的帽子,导致女孩自己也认为自己不能读书,现在一个在外打工,一个在家修理地球。

在中国有9亿农民。现在的城里人,上溯三代也绝大多数是乡村人口(而人的思想又是受自己的长辈影响最重的)。农村又是受到封建思想影响最重的地方,所以现在中国社会的绝大多数人口(不是百分之百)还有残余的封建男女观的。

大学生纵然是文化水平很高的人群,但也不外乎是中国这个复杂社会因素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观点应该可以代表中国先进人群的观点。但是他们就没有传统的思想吗?当然不是。我们600份的调查虽然比不上什么央视动辄上万人次的调查,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吧。在此十分十分感谢两位女士不厌其烦地对几百份问卷所做出的统计,统计结果在PPT中已经有所体现。

四、上海地区四所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调

查问卷分析

首先声明一下我们选择这四所大学的原因:首要条件是,我们在这几所大学里有熟悉的同学,要不然也不大容易能成功完成(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呵呵)。这四所大学包含了综合性大学(复旦大学)、理工科大学(交通大学)、文科类大学(财经大学)、师范类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并且这四所大学都是十分优秀和知名度很高的,它们2005年高考在江苏省的分数线均超过了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大等一流高校,其中复旦大学和清华北大不相伯仲。(当然上海高校分数高也有“上海效应”的原因。)

问卷统计显示,各个学校调查结果的差别不大,有差别也应属于随机误差,由于调查份数毕竟无法是无穷大,横向比较在统计学上是肯定有差别的。所以我此处只对选择A、B、C、D人数的差异和男女选择的差异做出分析。其他各种比较(横向、纵向等)在PPT中也有所体现。

1、对于女性外形的看法。绝大多数男士选择了喜欢漂亮、不加修饰类型

的。当然我是男生,我能够理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女生绝大多

数都觉得自己长相一般、不加修饰,这也侧面说明了女性对自己的外

貌很在乎。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说啊,“女孩

子的二十岁是她最美丽的年华。这时她的皮肤最青春,她的心地最柔软,

她成熟中交织着孩子气,还有一些梦幻。男孩子的二十岁是他最暗淡

的岁月,这时什么都没有,不能独立又不想依赖,挣扎着彷徨着,在人群中

寻找自己的位置。所以如果一个男孩子在他二十岁时遇见了一个年纪

相当的女孩,请他一定要珍惜她,因为这个女孩是用自己最美丽的年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