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案例评析-模板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审美赏析(二)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审美赏析(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歌行体诗歌,在艺术上也表现出应有的特点。
首先,叙事层次清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叙事上,以“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中心点,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体现出叙事的层次美。
从自然变化来看,以风来、屋破、雨至、屋漏的顺序写。
从事情发生的时间过程来看,以此按照下午、傍晚、入夜、深夜来写。
从屋破过程来说,就是按狂风卷茅草,群童抢草,屋漏雨湿的过程来写。
无论从哪个角度开看,都是很有次序的,把它们结合起来,有层次地、全方位地表现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给杜甫及其一家人带来的不幸遭遇,也为后面抒发情感奠定基础。
其次,意境博大开阔
这首诗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抒情。
在细致描写了自己所遭遇的困难的同时,诗人并没有停留在眼前,而是推己及人,想到了天下穷苦人民的困难,道出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颠,风雨不动安如山。
”而对于自己及其家人,“吾庐独玻受冻死亦足!”这样,使整个诗歌的境界得到拓展,思想情感得到升华,使得诗歌的审美意蕴的到更好的体现。
再次,节奏鲜明有致
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歌,不但体现了歌行体诗歌自然流畅的特点,而且语言的优势,表现出诗歌节奏的鲜明性。
全诗句式基本上是七言,同时,诗人兼用了二言(“呜呼”)、九言(“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吾庐独玻受冻死亦足”等)、甚至十一言(“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造成语言上的参差错落,具有大起大落的语势特点,
同时,短句的急促,长句的缓慢,不但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得到更好的表现,而且增强了诗歌节奏感和感染性。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评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和广阔胸怀的诗作。
在这首诗中,杜甫以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全家遭受雨淋的痛苦经历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诗的开头,杜甫描绘了秋风破屋,茅草乱飞的景象,表现了自己面对自然灾难的焦虑和无奈。
接着,他又描述了群童抱茅,自己无力阻止的情景,展现了自己在社会现实面前的无助。
然而,尽管自己的生活环境艰苦,杜甫却在诗的最后部分表达了对于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他希望有广厦千万间,能够庇护所有的穷人,让他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种高尚的品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总的来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反映了杜甫个人的苦难,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于人民大众的深厚感情。
初中语文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人形象。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培养朗读能力。
3、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会。
【教材分析】这首诗是杜甫人生中“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此时的作品是由本身的苦难,黎民的苦难,社会的苦难共同酝酿的,鲜明地体现着诗歌记史的特点。
此诗叙述了草屋被狂风吹破的事,在疾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亲身体验着困窘难熬的苦楚,脑海却翻腾的是战乱给天下寒士带来的不幸和荼毒,“古仁人”情怀的表露鲜明而强烈。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感受心忧天下的“诗中圣人”形象。
【学习难点】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会。
【学习方法】研读探究对话诵读【学习准备】1、借助书下注释或参考书,读准字词,理解诗歌内容;2、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名言,齐读理解师小结:这是孟子的一句话,是儒家思想精髓的体现。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少时胸怀大志,曾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落魄时更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泣血之语。
可以说,无论“穷”与“达”,“兼济天下”总是他诗歌的主旋律。
这位诗人就是——杜甫。
(板书作者)今天我们共同赏析他的一首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2.解题题目中的“为”怎么理解?(生答:被)题目中还有一个字明确了这首诗歌的体裁,哪个字?(生答:歌)师小结:以前我们学的是“近体诗”,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这首诗的体裁是“歌行体”,属于“古体诗”。
二、整体感知1.初读正音。
师:请同学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好点评的准备。
推荐朗读,学生点评;朗读同学介绍朗读经验。
(师根据学生回答概括板书:字音、节奏、情感)2.指导朗读,把握节奏。
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四/三”式停顿;韵脚读出延长音;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3.听读,想象画面,概括情节明确:秋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难眠——期盼广厦4.齐读全文三、合作探究1.交流,引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师:题目中概括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来分析茅屋被秋风所破坏的原因:(生答:房子简陋;风大雨密)2.背景出示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破歌之意即指:被狂风吹破的茅屋。
简单地说就是:秋天被狂风给刮破了。
最是秋风摧残,被风折断摧毁。
最是百虫夜鸣,伤感悲凉的声音,都无一不在暗示着人们一种绝望和苍茫的心境。
此时作者只能够长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何时”二字说明此诗写于作者奔走他乡、寄寓异地之时。
对于广大贫苦农民来说,这个季节确实是最不堪回首的,因为他们刚刚获得丰收,但却没有一件御寒的衣物;他们曾经为过冬积攒了许多食物,却在突然而至的灾祸面前荡然无存。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重新盖起新房来。
这种情况是常常发生的,因为穷人居无定所,当他们为某一场干旱或洪水而搬迁时,往往就意味着永远失去家园。
因此,秋天就成为了这些贫苦农民的流浪季节。
这里,作者用了两个“何时”,进一步表现了他深深的绝望和伤感。
在茅屋的“安居乐业”中,其实已经蕴含了这种悲哀。
在茅屋完好无损时,它只是暴露在狂风之中,尚且如此,在大雨中坍塌下来之后,它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因此,那些“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的孩子们,才会把“南村群童”看作“大盗贼”。
虽然他们也会听到饥饿的野猫和鼠类的叫声,但毕竟还有余粮度日,并非处于极端的饥荒之中。
在“久旱逢甘霖”的时候,那些虫鸟就会变得无比“猖獗”,反复发出“饥不及此”的哀鸣,所以,虫鸟的哀鸣就成了真正的“安魂曲”。
这些都反映出这些饥饿的动物所处的极端悲惨的环境。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杜甫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底层老百姓的悲惨生活。
这个时候,茅屋之内应该也有着其他的“人间欢乐”。
例如:妻子儿女在屋内忙碌,准备晚饭,招待来客等等。
但这些生活场景都没有出现,因为在风雨交加、天昏地暗之中,甚至连妻子儿女也不知去向。
饥饿的动物和悲惨的人物,共同形成了当时的时代特色。
在此情此景之下,“乐”字恐怕很难体现出来。
“更遭”二字,则将作者的心理活动加以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一种极度焦虑和忧愁的心理状态。
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例评析
教课资料范本初中语文教例点评100篇 99《茅舍为秋风所破歌》教例评析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99.巧变角度——《茅舍为秋风所破歌》教例评析[教例简述]课型、教课方案:读读、讲讲、议议。
教课方案思想:巧变角度. 使课文讲析一直富裕吸引力。
角度之一:频频朗读 . 归纳全诗的段意。
( 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形。
第二段. 写对群童抢茅的叹息。
第三段 . 写永夜沾湿的苦痛。
第四段. 写伤时感事的情怀。
)角度之二:分组朗读 . 用四字句归纳全诗的情节脉络。
( 风吹屋破 . 茅草消散;群童抢茅 . 呼喊不得;娇儿受冻 . 夜雨侵迫;思得广厦 . 大庇寒士;若见此屋 . 冻死亦足。
)角度之三:分段朗读 . 讲析字词、构造、写法、主题。
( 第一段描绘风的狂态. 剖析风声、风力、风势及“飞”、“雨”、“挂”、“飘转”、“沉”等动词。
第二段描绘群童的恶作剧. 咀嚼“惋惜”中包含的丰富内容。
第三段写夜雨骤至. 剖析天之昏黑、天气之冷、家境之贫、夜雨之密. 领会诗人怎样在岌岌可危之中忍耐着肉体和精神上的煎熬。
第四段抒发诗人的希望. 剖析诗中表达出的深邃、激昂、果断的救世济人的热忱。
)角度之四:全文背诵 . 商讨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发展的脉络。
( 焦虑的心态——茅舍被损坏;生气的思绪——连顽童也与己犯难;凄凉的心情——娇儿受冻和寒雨不停使他感觉困厄不安;崇高的心境——推己及人 . 愿意舍己救人而至死不悔。
)角度之五:说说自己对课文内容别有新意的理解。
( “唇焦口燥呼不得”可理解为“因为喊得唇焦口燥而不可以再喊”;“恶卧”不不过不过指睡相不好. 它的含义是指孩子在冰凉湿润的被子里翻来覆去睡不平稳。
“秋高”仿佛能够理解为秋天天空高远辽阔. 这首诗使用了“直截了当”开头法和“引申升华”结尾法 )[评析]这个教例的设计有几处“闪光点”。
1.以读为主线 . 奇妙变换剖析理解的角度。
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评课稿
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评课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评课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面对逆境时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本文将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评课,分析其语言特点、艺术手法和主题思想,并探讨其对当代人的启示。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语言特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心境,语言朴实真挚,具有感人的力量。
诗中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词语,如“病树前头万木春”、“寒砧断续霜天碧”等,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
同时,诗中的反语和比喻手法也让诗歌更富有表达力,增强了读者的共鸣与感受。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艺术手法1. 反语的运用诗中反复使用反语的手法,将世间的逆境与人生的苦难相对照,使观点更加鲜明。
如“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 比喻的使用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如“寒砧断续霜天碧”,通过将砧声和寒冷的天气进行比拟,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奈。
3. 对称结构诗的结构采用了对称的形式,每两句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关系,形成一种内在的和谐感。
这种对称的结构更有助于诗歌的传达和读者的理解。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题思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题鲜明,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坚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虽然生活陷入困境,但作者并不气馁,而是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通过描绘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景象,作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诗中的“病树前头万木春”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当代人的启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虽然诞生于唐代,但其精神内涵和生活态度对当代人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面对困境和逆境,我们应像杜甫一样坚守信念,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只有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够战胜困境,获得成功与幸福。
此外,诗歌中的对称结构也给我们启示。
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往往是正反两个方面共同造成的,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弱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分析
“少教多学”参评教研成果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的关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教多学教学案例分析(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10067)作者:黄美琼职称:一级教师单位: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第一中学手机:邮箱:地址: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杯湖路4号邮编:653103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的关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教多学教学案例分析【主题描述】诵读是古诗文学习最重要的方式,只有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亲近文本,才能真正做到少教多学。
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
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能忽视诵读这种教学方式。
因为没有丰富的、熟练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就难以产生新的思维;没有丰富的、熟练的词汇就难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学的感受力、继承发扬优良的文化传,体悟民族文化的优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①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7—9年级)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了简要而明确的要求:“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优秀诗文80篇。
”②这些都说明了诵读对于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叶圣陶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是靠学生读书读出来的。
【案例描述】本节课使用的是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第十八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课时间为2014年12月12日上午第四节课,地点在玉溪红塔区大营街一中初三十班,执教者是云南师大实习教师彭吉,参与者为九年级十班全体学生。
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三篇教学设计的要点评析
52 网络科技时代 2007/09
探究教学
之乱的视频入手,直观的资料呈现使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迅速调动起 来,效果更好一些。也可以考虑让学 生主动学习,课前准备相关资料,导 入环节由学生汇报查找到的资料。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A教师: 主体环节主要为“整体感知,初 步探究”、“深入探究,感悟主旨”两 大步和再次阅读本诗。 “整体感知,初步探究”环节设计 了三个步骤和三个初步探究的问题。 由齐读到范读至思考,符合学生认知 规律,如果将范读与齐读顺序调换,效 果会更好。三个问题的设计,我认为 第一个问题最好,诗歌的情感美是通 过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呈现的,这 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 “深入探究,感悟主旨”环节分成 四个小节,设计了 12个问题。12个问 题中有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有对句子 含义的理解,有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这些问题中,有些问题设计得比较精 彩,如第一节中,诗人用一系列动词 “号”、“卷”、“飞”、“渡”、“洒”、“挂”、 “飘”,动态地组成了一幅幅图画。为 什么这些茅草能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呢?第四节以七言为主,间有九字句 和二字句,对于诗人情感的表达起到 了什么样的作用? 该教师尤其值得赞赏的是课外研 究性学习的设计。两个问题很好地补 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体现了新课标 对学生学习主动探究的要求。 但遗憾的是,该教师在“教学重 点”中设计的“通过朗读,体会本诗
沉郁顿挫的风格,把握全诗的主旨”却 没有作为难点呈现出来。12个问题中, 大部分侧重于诗歌内容、主题思想的 分析。须知道,语文教学一个重要内 容是对文章结构美、音韵美、风格美 的学习。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建议教师 更大胆地放手,课堂上充分体现生生 互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评课材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及评点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预习,你感觉它和我们平时所学的唐诗有什么不同?生:我感觉这首诗比较长。
师:你注意到了诗歌的篇幅。
生:每一句字数都不同师:不是每一句的字数都不同,是有一些句子的字数不同。
你关注到了句子的长短,很好。
唐朝大多数的诗我们知道是五言或七言,这首诗以七言为主,但是还有一些句子不是七言。
我们把这样的诗歌体裁称为歌行体。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歌,能唱的诗。
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
这种古诗,朗朗上口,体现“歌”的特点;用长短句,有“行”的动感。
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题目里的“歌”,就是一种体裁。
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读起来。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公元760年,杜甫终于结束了10年客居长安、4年颠沛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
师:数年颠沛流离,一朝终有栖身之地。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房,全家安顿下来。
师:杜甫盖这个房子很不容易,盖房的材料,甚至房子周边的树和竹子,都是写信求朋友资助的。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此时,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六年。
师:生灵涂炭,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第二年秋天,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是诗人写这首诗的原由,由此触动了他的情思与情怀。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很流利,这三个字的读音要注意一下(板书)顷qǐng丧sāng厦shà师:请同学们将这三个字的读音标注在课文上。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顺畅,但是读这样一首歌行体的诗歌,应该读出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味道来。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出歌行的味道来呢,首先要做好的是:读好七言句的停顿。
屏幕显示:读好七言句的停顿这首诗的七言句很多,按照我们读唐诗的一般规律,七言句的节奏是“二、二、三”,但是如果用这种方法读这里的七言句就不太妥当,比如第一句,如果这样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味道就不太对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例分析
张家窝中学研究生班信息技术概论作业姓名:李树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
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二、教材分析:这首诗被编辑在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第20课《诗五首》中。
写于公元761年。
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
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同时在《诗五首》这课中,它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所以学好本诗对其它四首诗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好本诗就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对象分析:教学的总体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堂课首先要考虑学生,“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学设计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仔细研究教学对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这篇文章安排在初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理解作者深厚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
2024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思总结范文
2024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思总结范文____年,茅屋为秋风所破,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情的歌曲,给了人们巨大的反思和启示。
它不仅展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也揭示了现实中的种种不平等和社会问题。
以下是我对这首歌的反思总结,共计____字。
首先,歌曲以茅屋为秋风所破为开头,就直观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贫困和困境的现实世界。
茅屋代表了贫困、物质匮乏和生活困苦,而秋风则象征了坎坷、无奈和来自外界的折磨。
这里告诉我们,穷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常常十分艰难,他们的困境往往难以被别人理解和关注。
这是一个深刻而动人的现实描绘,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的保障。
其次,歌曲通过茅屋为秋风所破,带给我们一种对物质与精神对立的思考。
茅屋的破损代表了物质贫乏和基本生存条件的匮乏,而秋风则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和冷漠。
它们相互交织和对立,映射出了现实社会中很多人物质和精神的困窘。
我们常常只追求物质上的富裕,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满足和承受。
这首歌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物质和精神都同样重要,我们需要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心灵的满足。
进一步,歌曲给我们展示了社会中的不平等和社会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暗喻着社会中的阶层差异和经济不平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
一些人过着奢华富裕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却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
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为社会发展和和谐带来了威胁,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
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减少贫困的存在,消除经济差距,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权益和生活条件。
此外,歌曲还带给我们一种珍惜生活和感恩的心态。
茅屋为秋风所破,周围景象尽是凋零的景象,这给我们带来了对生活中美好和幸福的反思。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追求更多的物质和金钱,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感恩。
这首歌通过茅屋的破败和凋零的景象,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的幸福,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无论我们的生活条件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2024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思总结
2024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思总结2024年,茅屋为秋风所破,这是一曲充满着深刻反思和思考的歌曲。
这首歌不仅展现出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更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意义和信念的追寻。
在这首歌中,我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启示和教训,深感自己必须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首先,这首歌反映出了社会中的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的问题。
茅屋是代表着贫苦人家的象征,秋风则代表着不断变幻的社会环境。
当茅屋被秋风所破,可以看出贫困家庭在社会环境中脆弱的地位,常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冲击。
反思这个现象,我们应该加强社会保障和底层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以减少贫富差距的剧增。
其次,这首歌也警示着我们对于物质追求的过度。
茅屋为秋风所破,是因为这个茅屋没有太多的物质财富可以用来抵御外部的风雨。
而这种物质追求的过度,往往会使人们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家庭关爱、人际关系等。
反思这个现象,我们应该关注内心的需求,追求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追求。
再次,这首歌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和信念。
尽管茅屋被秋风所破,但歌中的主人公并没有放弃,他仍然在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这个坚定的信念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予了他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我们要学习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不断奋发向前。
此外,这首歌还反映出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冷漠和忽视。
茅屋为秋风所破,虽然此时主人公遭遇困顿,但周围的人们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和扶助。
这种对于弱势群体的冷漠态度,让人深感社会的冷酷和无情。
我们应该反思这种现象,时刻保持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构建一个更加温暖和谐的社会。
最后,这首歌也给了我们希望和力量。
茅屋为秋风所破,虽然带来了困境和挑战,但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重新定义生活的机会。
反思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生活中经历各种变故和挑战,然而只要我们积极面对,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找到新的出路和希望。
通过对这首歌的反思总结,我深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所表达的深意和意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评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评析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评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定居成都后,在地方官和朋友帮助下,辛辛苦苦在浣花溪营建了草堂,大概是因草草建成的,第二年秋天便被一场大风把屋上茅草掀走了。
此诗即如实地写出了风吹茅飞和雨落屋漏长夜难眠的情状,同时抒吐了由此引发出来的忧时恤民之情,把古代贤圣那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理想化为诗的具体形象。
宋代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在《题子美画像》中曾热诚地赞颂了杜甫的这种精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生戈矛。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八月秋高”五句为一解,写风吹茅飞的情状。
“风怒号”,言风大。
“三重茅”,谓茅本不多。
正因茅少风大,故才被卷走。
有人说一重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比瓦房还讲究。
这种解释违反生活常识。
“茅飞”三句写茅被吹走的情景:由江这边吹到了江那边,可谓茅草满天飞矣。
“高者”、“下者”二句为对偶句,“挂罥”与“飘转”为动词相对,“长林”与“沉塘”为名词定语相对,“梢”与“坳”为名词相对。
挂罥,挂结也。
飘转,飘动旋转而下落也。
有人以“塘坳”为词,实误,当以“沉塘”为词,谓无水泥塘也。
此二句出曹植《吁嗟篇》:“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
”“天路”与“沉泉”相对甚明。
“沉”,《风俗通·山泽篇》释为“泽之无水”者,与薮、泽、湖、渠、沟、洫同义。
《庄子·达生》“沉有履”,《释文》引司马云:“沉,水污泥也。
”庾信《小园赋》:“实无水而恒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评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评课稿一、引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为王之涣。
本文通过描写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本评课稿将从课文的中心思想、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分析该篇课文的教学效果。
二、中心思想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一个贫苦农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情景,通过对茅屋的描写和农民的感慨,传达了作者对流逝时光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遗憾之情。
中心思想是“物是人非”,通过写茅屋的衰败以及农民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培养了一定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一篇诗歌类的课文,学生对于意象的理解和诗意的把握还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情感的体验和思考还需进一步培养。
四、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 提高学生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2.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类课文的意象理解和诗意把握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于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思考和感悟能力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预习(5分钟)在开始正式讲解课文之前,教师可通过几个引导性问题来激发学生对于本课文主题的思考: - 你有没有经历过某样东西被毁坏或消失的情况? - 你对于时间的流逝有何感悟和思考?第二步:整体感知课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整体内容和结构。
学生可以逐句阅读,理解课文的基本语境。
教师在读完课文后,进行简单的问题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步:分析课文结构(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各个部分的作用和意义,理清课文的组织结构和表达方式。
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问题: - 课文的开篇是如何引发读者的兴趣的? - 课文的中间部分主要描写了什么情节? - 课文的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考?第四步:解读难句(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具有难度的句子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隐含意义和修辞手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评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评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杜甫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现象为主题,通过对茅屋在秋风中破损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动乱、社会不公的悲愤之情。
首先,在诗的开头,杜甫通过“八月萧条”这一细腻的描写,直接将读者引入了秋天的残酷和荒凉。
而随后,他又以“茅屋”为形象,通过“空中阵云惨淡”“渔舟唱晚”等描写来进一步加强了
贫困与凄凉的意象。
茅屋所处的贫弱环境与孤立无援的景象,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冷酷和动荡。
其次,诗中的“何处寻草窗”、“青桐满陌”这样的描述,非常传
神地揭示了茅屋的破旧和荒凉。
通过诗中的这些描写,诗人生动地表达出了他深深地同情和关怀那些生活在茅屋中的穷人。
茅屋与茅屋之间的青桐相映成景,进一步强调了茅屋中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联。
最后,诗人通过诗歌最后两个字“破财免灾”来颇为隐晦地表达了自己以及广大贫民百姓对于那个充满悲愤和不公正的社会的愤怒和不满。
茅屋的破损无法回避地向人们展示了贫困者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对社会不公和时代动乱暗示了批判。
总的来说,《茅屋为秋风所破》这首诗通过对茅屋在秋风中破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时代动荡的忧虑与悲愤。
同时,诗中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表达以及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也使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了很高的价值和触动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通用5篇)
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通用5篇)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通用5篇)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释】:三重(cóng):三层。
挂罥(juàn):挂结。
罥,挂,缠绕。
塘坳(āo):低洼积水的地方。
坳,低洼的地方。
忍能对面为盗贼:忍心当面作“贼”。
忍能:竟能忍心这样干。
能,作“这样”解。
入竹去:跑进竹林。
竹,竹林。
唇焦口燥呼不得:呼喊得唇焦口燥仍然没有效果。
俄顷:不一会儿。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昏黑:将近天黑的时候。
向,趋向、将近。
布衾:布被。
娇儿恶卧踏里裂:指稚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烂了。
骄儿,爱儿。
恶卧:睡相不好,两脚乱蹬。
床头:一作“床床”。
雨脚如麻:形容漏进屋子里的雨水密集。
丧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怎样才能熬到天亮呢?彻,彻晓,达旦。
安得:哪得,哪有。
是欲得而不能得的假设语气。
大庇:全部遮盖、保护起来。
庇(bì),遮蔽。
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当是泛言贫寒的人们。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
见,同“现”。
【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2024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思总结(2篇)
2024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思总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以茅屋为象征,表达了社会动荡时期的苦难与无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苦无助的画面,从而引发人们对社会不公与人生困境的思考。
下面将以____字的篇幅对这首诗进行反思总结。
杜甫的诗歌常常通过描绘社会的不公与人民的苦难,来表达他对时代的忧虑与反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结合体现。
诗中,茅屋成为了杜甫个人贫困与社会困境的象征,被秋风吹破的茅屋更是揭示了整个社会的动荡与灾难。
这一题材的选择,正是杜甫对于时代变迁与人民命运的痛苦思考。
诗中杜甫写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斋明月思悠然。
不可奈何芦苇侵,古巷离亭正草草。
”这些字句中透露出无奈与失落的情绪。
茅屋虽然已经破败,但杜甫依然高斋明月,思悠然。
这是他个人坚守的态度,却又常常面临着现实和环境的侵蚀。
他眼中的古巷离亭,正是社会的乱象与人民的困境。
诗中的这种写法不仅抒发了诗人的忧虑之情,也告诫了读者要努力改变现状。
杜甫诗中的这种反思,早已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经历。
2000多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类所面临的贫困、不公与困境却依然存在。
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战乱、贫困、自然灾害等许多困境中,生活艰辛不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正是提醒了我们这种困境的存在,并激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关注。
茅屋成为了人们困顿的象征,也充分揭示了社会的不公。
贫穷与无助就像秋风一样无情地吹袭,把人们的庇护所吹破。
无论是杜甫诗时的乱世,还是当今社会的阶级困难,贫穷与无助始终是存在着的。
许多人仍然没有住房,许多人仍然面临贫困和疾病的困扰,许多人仍然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尊重和机会。
这种差距和不公正,是现代社会难以忽视的问题。
然而,诗中的人物并没有选择消沉与绝望,而是保持对美好的渴求与追求。
“高斋明月思悠然。
”在困境中,杜甫仍然保持着高节的品格。
这种哲学思考的情感,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丝希望与力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分析下邽一中碟军锁教材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一首不朽的诗作,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杜甫和广大的人民一起饱受了战乱之苦,他以一种深沉的笔调,浓浓的爱国情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朝代的荣辱,人民的悲苦。
学生分析: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利用工具书及书下注释疏通本文的意思,因此本文的意思可以通过预习解决。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
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体味忧国忧民的情怀。
2、学会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3 、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体味忧国忧民的情怀。
2、学会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先生题在成都“”草堂上的一副对联,这写的是谁呢?(学生回答。
这时可以追问“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诗中圣哲”)【设计意图】以杜甫的思想精髓为切入口:这句诗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世上是国家的意思,民间是人民的意思。
让学生了解杜甫通过写自己的遭遇反映当时广大读书人的疾苦,从而表现杜甫关心民众,忧虑国家。
这样从课堂的开始就能抓住主线,营造一种浓厚的氛围。
二、简介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9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例评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例评析99.巧变角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例评析[教例简述]课型、教学设计:读读、讲讲、议议。
教学设计思想:巧变角度,使课文讲析始终富有吸引力。
角度之一:反复诵读,概括全诗的段意。
(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第二段,写对群童抢茅的感叹。
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
第四段,写忧国忧民的情怀。
)角度之二:分组诵读,用四字句概括全诗的情节脉络。
(风吹屋破,茅草散失;群童抢茅,呼唤不得;娇儿受冻,夜雨侵迫;思得广厦,大庇寒士;若见此屋,冻死亦足。
)角度之三:分段诵读,讲析字词、结构、写法、主题。
(第一段描写风的狂态,分析风声、风力、风势及“飞”、“雨”、“挂”、“飘转”、“沉”等动词。
第二段描写群童的恶作剧,咀嚼“叹息”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第三段写夜雨骤至,分析天之昏黑、气候之冷、家境之贫、夜雨之密,体会诗人如何在风雨飘摇之中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煎熬。
第四段抒发诗人的希望,分析诗中表达出的深沉、激昂、坚决的救世济人的热情。
)角度之四:全文背诵,探讨诗人在诗中的情感发展的脉络。
(焦急的心态——茅屋被破坏;气愤的心绪——连顽童也与己为难;凄苦的心情——娇儿受冻和寒雨不断使他感到困厄不安;高尚的心境——推己及人,愿意舍己为人而至死不悔。
)角度之五: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别有新意的理解。
(“唇焦口燥呼不得”可理解为“由于喊得唇焦口燥而不能再喊”;“恶卧”不仅仅只是指睡相不好,它的含义是指孩子在冰冷潮湿的被子里翻来覆去睡不安稳。
“秋高”似乎可以理解为秋季天空高远辽阔,这首诗使用了“开门见山”开头法和“引申升华”结尾法……) [评析]这个教例的设计有几处“闪光点”。
1.以读为主线,巧妙变换分析理解的角度。
从讲授中的五种角度看,教师注意了由易到难、由铺垫到引申、由粗线条到细部挖掘、由理解到发现的教学思路的逻辑性,很有层次地把握着教学内容;由于理解角度的变化,教学过程便显得“活”而“实”,课文讲析始终具有吸引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评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评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下简称《茅》)历来脍炙人口,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61年在成都所写,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突出的地位。
《茅》诗一反封建文人的缠绵徘恻之情,笔锋不触及宫秘事,作者放眼于地底下,而将爱民之心流露于笔端,衷心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实在难能可贵,即使是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
作为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一向以写实为主,间杂抒情,两者结合的较巧妙,安排情节极合理,这在《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他以“茅飞”写起,小儿夺茅,扶杖叹息,并以“秋天漠漠”相衬,流露出诗人无限伤感之情,为下文作了铺垫,下文诗人从自己的破屋想到天上劳苦大众,因而水到渠成的点出:“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我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画龙点睛之笔,从他的《茅》诗中也可看出他的讲,诗与画结合得很好,可谓“诗有有画、画中有诗”。
艺术风格上,杜甫的诗一向是沉雄浑厚、清新淡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令人耳目一新,但追求语言精炼,或则一字传神,或则琅琅上口,“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文学上的座右铭,比如在《茅》诗中,“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情景俱书,刻划心理十分有力,“骄儿恶卧踏里裂”,好一个“裂”字,好一个“骄儿恶卧”,使整个诗句活了起来,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听,却简洁明白地表明了屋子这破、心理之困。
作为一个封建文人,他的思想超出了他的时代,艺术风格及写作技艺也自成一体、独具匠心,从他的诗作上,我们可以对唐代的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案例评析
杜甫写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流浪到四川成都,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四川成都时所作。
茅屋即浣花溪畔的草堂。
这座草堂是由杜甫朋友高适、严武资助,经过几年才建成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约写在草堂盖好的那年八月,诗歌真切描绘了屋破雨漏、彻夜难眠的苦况和感慨。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构解析
全诗四节,可分为两段。
前三节为第一段,写秋风破屋雨漏床湿的困苦。
第一节五句,连用了五个开口呼韵脚,“号”、“茅”、“郊”、“梢”、“坳”,句句押韵,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读来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风拟人化,更显示了秋风撼天动地的威力,并借以反衬出人们处在自然威力下的巨大惊悸。
诗人好不容易刚刚盖起了这座茅屋,而秋风却似故意作对,怒吼而来,一下子就卷走了层层茅草,怎不使人万分心焦?然后,诗人极力铺叙狂风吹着茅草,“渡江洒江郊”、“挂罥长林梢”、“飘转沉塘坳”的情景,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在节奏上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诗人没有抽象地直抒胸臆,而是把一片焦急万状之情寓于客观描绘之中。
掩卷沉思,我们眼前分明浮现出一个衣衫破旧、形容干瘦的老人,手扶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面对狂风,流露出焦灼和怨恨之情。
第二节五句,写一群顽童不听呼唤,抢走茅草,和诗人的感叹。
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
屋顶的茅草给风吹散了,本来可以拣回一些,想不到群童却“欺我老无力”,“公然”把茅草抢跑。
儿童们故意的恶作剧,害得诗人喊干了喉咙也不顶用,因而诗人发出了“忍能对面为盗贼”的愤懑的斥责。
这里把儿童和诗人对照起来写,使老人和群童的形象都栩栩如生。
严辞斥责既显示了老诗人的焦躁,又显得很幽默。
诗人笔下的儿童固然可恶,但他们顽皮、幼稚的神情又确有可爱的地方。
诗人如果不穷困就不会因失去茅草而心急如焚,儿童如果不穷困,也不会冒着寒风抢那些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笔。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
诗人无可奈何地走回家来,“倚杖”是写实,也是对“老无力”的照应。
“自”字下得很沉痛,这样的处境无人同情,世态炎凉,意在其中。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屋漏、床湿,彻夜难眠。
秋天黄昏大雨降临前的短暂沉寂,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沉重的苦闷。
诗人用“铁”来形容棉被,可见被子陈旧、僵硬的程度;娇儿睡觉不规矩,脚一蹬烂一块,更见得被子破旧不堪。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仅是写被子破旧,而是为下文屋破漏雨蓄势。
屋漏床湿,不能入眠,长夜漫漫,哪有尽头!这里,诗人一放一收,纵横捭阖。
一纵,从眼前处境扩展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扩展到战争频仍、破烂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诗人从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末段写诗人在风雨不眠之夜,产生的伟大理想和美好愿望。
这里不仅有眼前的痛苦,而且有过去一连串悲惨的遭遇,不仅有个人悲惨的遭遇,而且联想到了天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并且因而产生了以自己茅屋独破受冻死亦足,而换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崇高愿望。
这就是诗人彻夜不眠、苦苦思索而产生的极其伟大、极其高尚的思想感情,也是这首诗的主题。
这样的主题已不是个人的悲苦命运的哀叹,而是含蕴了巨大而深厚的社会意义,它既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又显出救世济人的激情,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
对于一个像杜甫这样的热爱人民而又对生活有深切体验的伟大诗人,这样的表达,才格外真实,有力量,感人至深。
末段几句与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相适应的是,节奏铿锵有力,气势奔腾向前。
五句诗中,前后用七言,中间九言,句句蝉联而下,“广厦”、“千万间”、“大庇”、“欢颜”、“安如山”等,声调宏亮,恰切地表达了诗人从痛苦中迸发的希望、激情,以及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艺术成就
这首诗看起来描写的是诗人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表现自身的痛苦,而是以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苦难,社会的苦难和时代的苦难。
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社会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读者的心灵。
与这种崇高的理想、真挚的感情相适应的,是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艺术才能。
总体来说,这首诗的艺术成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善于根据主题的需要选用精当的材料,不技不蔓,问题集中。
茅屋给秋风吹破,从傍晚到第二天早上,所见所闻所感当然很多,可写内容也很多。
但诗人不是面面俱到地写,而是有所选择,细致描写了风卷茅草、群童抢茅、娇儿蹬被、屋漏床湿、彻夜不眠等细节。
诗人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才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承受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才能使读者理解他那崇高的理想和宽阔
的胸怀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正是有这样的生活实感做基础,才愈益显示这种理想的愿望的崇高和伟大。
全诗看似平铺直叙,但前后贯穿,层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画龙点睛,点破主旨。
因而读来亲切,容易产生共鸣。
第二,语言准确、朴素、鲜明、生动。
如第二节的“欺”是戏谑之词,“欺”乃因“老无力”,而“忍能”则把“欺”的程度做到了细致地刻画。
诗人无可奈何,只能“叹息”。
“叹息”一词内涵极为丰富。
第三节“俄顷”一词写出了诗人在顷刻间再次面临的极其严重的双重威胁。
“雨脚如麻”则是天不作美,焦灼万状的形象写照。
“长夜”一语双关,耐人寻思。
从眼前,想过去,望未来;从自己,看人民,想国家,不都在风雨如晦之中吗?这样深重的灾难何时是尽头?总之,诗人用这种朴素而生动的语言,抒发了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第三,全诗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作者的思想更加无拘无束地倾泻出来,增强了感染力。
描写、叙事、抒情熔为一炉。
第一段中一、二、三节的记叙、描写,由于紧紧扣住了主题,而且寓以真情,因而一点也不失真,一点也不琐碎。
最后一段抒情,由于用了“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等鲜明的形象,所以一点也不显得抽象、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