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岳麓版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课件: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共25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课件: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共25张ppt)

(2)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地位 严重削弱。 (3)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的两极 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感受日本
谈崛起
一个美国老兵的回忆: 二战结束后,我被派到日本,我一辈子都无 法忘记第一眼看到这片土地的情景,满街都是爆炸 后留下的残砖碎瓦,一片满目疮痍,眼睛里除了绝 望就是愤怒,所有工业设备几乎都被炸毁了—— 1978年我回到美国,儿子开着他的丰田汽车把我接 回家,家里用的是索尼的相机和松下的空调——
(6)扩展之路:至今已拥有27个成员国
3、联合的影响
1965—1972年 出口增长率 80% 150% 1972年在资本主义出 口总额所占比重 13.4% 33.7%
美 国 欧 共 体
(1)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 增强。经济上与美国竞争。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 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 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 都有美国的座位。”
日本准航母”日向”号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地位和军事大国
自卫队有七个鲜 为人知的“世界 第一”,分别是: 扫雷技术 “反潜作战” 常规潜艇 F2战斗机 高技术导弹 F15的一流飞行 员和维护员 高竞争率和优秀 的教育体制
日本经济腾飞的影响:
1、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 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2、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和军事大国。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 成,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的发展。
欧洲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中国的振兴 强大的美国 衰落的苏联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世 界 走 向 多 极 化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 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 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 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特征。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 界格局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 演变的过程中。

2024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岳麓版必修1

2024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岳麓版必修1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世界多极化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世界多极化趋势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项目导向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利用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例题一: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背景。
答案: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新兴力量的崛起,如中国、欧盟、日本等;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2.例题二:阐述政治多极化的具体表现。
答案: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大国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格局的变动,如美国、中国、欧盟等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地区冲突的多样性,如中东问题、乌克兰危机等。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分析的深度、提出的解决方案等,了解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了解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4.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思和总结。
5.价值引领:培养学生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际竞争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高中历史7-25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7-25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岳麓版必修1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是一道典型的材 料型试题,首先要读懂材料的内涵,然后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 息找到与教材的结合点,最后做出判断。越来越强大的军事集 团的相互关系……引起国际关系恶化,A、C两项已经不符合题 意。联系不结盟运动诞生的背景是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不愿介入 美苏之间的斗争,故判断关系为互相对峙。
①欧洲的联合 ②日本的崛起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④中国的振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自60年代起,各种 新的政治力量崛起,这种格局受到很大冲击,所谓新的政治力 量就包括了题目中提到的四种,故选D。
2.观察下面《日本 80 年代经济腾飞》漫画。
思考:日本经济崛起主要是依靠美国扶植吗? 提示:不是。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出合乎 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如重视教育与科技、发展外向型经济,这 才是日本崛起的根本原因。美国扶植只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外因之 一。
3.图中“和平鸽”的含义是什么?由此看出不结盟运动的宗 旨和原则是什么?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提示:“和平鸽”的含义是维护世界和平;其宗旨和原则是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时期 二战后初期至60年
代末
20世纪70年代
关系
原因
西欧实力衰落,美国
美国控制西欧并与 之结盟
经济军事实力膨胀, 推行霸权主义;美国 出于遏制苏联及共产
主义的需要
西欧力图摆脱美国 欧共体成立后实力增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图一 欧共体的成立 图二 首届不结盟 图三 日本新干线列车 国家会议现场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7单元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7单元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D. 排斥社会主义国家
【 解析】根据材料“有资格受 邀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条标 准,其中一条规定,‘不得 是……与两大阵营有关的区域性 或双边条约的成员’”可得出排 斥与美苏结盟的国家,故A 项正 确。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四、方法技巧归纳
漫画证史——二战后美日关系的演变 · 从以下漫画中可以看出二战后美日关系是既合作又斗争。20 世纪80 年代,日本经济实力 增强,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走向高考考场
[2018·全国Ⅰ卷·35]下图反映了1945—1975
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
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 读题】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图表中联合 国在各地区成员国数量的变化。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课堂练习
1.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 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
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
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
2.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日本从落后的战败国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 国,从导致日本经济起飞的外部原因看,其主要动因是( )
►背景:20 世纪 50 年代,西欧各国强烈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 形成:1967 年,[1]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 发展:建立 [2] 关税 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 影响: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经济);力图推行[3]独立自主 的外 交政策(政治);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调整对欧政策(国际关系)。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岳麓版必修1

[史论形成] 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由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个经济领域。 (2)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外交领域。 (3)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2.影响 (1)对欧洲 ①欧共体的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它发展为强大的政治经 洲的政治格局,政局日趋稳定。 ②促进了欧共体内部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经济 (2)对世界 ①欧共体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加上日本的崛起,动 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欧共体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关系,给第三世界国 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以有力的支持。 ③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 洲乃至世界的安全。
主题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探究] 1.西欧、日本的崛起
史料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西欧六国①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 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 能像战后初期和 20 世纪 50 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
——何春超 注:①是指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思考 根据史料分析,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 答案 美国对西欧、日本的控制力衰退,西欧、日本独立自主倾
知识点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__美__苏__争__霸___的 2.目的:改变不合理的状况,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
3.兴起 (1)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____贝__尔_ 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2)原则:独立、自主、__不__结__盟____和非集团。
2.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史料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岳麓版必修1

2.原因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意义 世界多极化的进程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符合各国人 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在建立多极化政 治格局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应该遵循平等、合作、互利 的原则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
[探究问题] 材料一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 25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 经济大国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 曲折中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地区战争创伤严重,国际地位 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20 世纪 50 年代, 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发展, 要求 从美国阴影下走出来。
(3)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 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 事务的局面。 4.中国振兴 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 易错易混 ]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 不结
盟”,而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盟。
世界多极化趋势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趋势:多极化趋势。 两个衰落:美国受到挑战、苏联的衰落。 三股势力: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新兴力量 出现。
四个崛起: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 的兴起、中国的振兴。
要点一
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 (1)战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失去了在世界格局中的 主导作用,谁也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唯一的出路就是 “联合” 。 (2)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人民反战情绪强烈,迫切希 望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以恢复发展经济。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5《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共24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5《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共24张PPT)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欧洲联合说渊源
倡联合—欧洲复兴
历史传统: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 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欧洲各国能力有限,不能保证各国人民享受新时代的 繁荣……为此需要建立更大的市场,除非欧洲各国创 造一个经济共同体,进而建立一个联邦或一个实体, 否则繁荣和社会的大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让·莫内
欧洲联合说渊源
倡联合—欧洲复兴
历史传统: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 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 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 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理之下……
经济持续增长,实力增强,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组 织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美国 36.2% 33.73% 31.27% 30.21% 24.36%
欧共体 17.54% 17.53% 18.68% 19.32% 20.12%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 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 势在曲折中发展。
倡联合—欧洲复兴 抓机遇--日本腾飞 谋团结—第三世界崛起 扬国威—中国振兴
欧洲联合说渊源
倡联合—欧洲复兴
历史传统: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 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 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共16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共16张PPT)
霸主地位形成挑战。
二战后的日本
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材料: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时间 1952—1960年 1961—1970年
日本 8.2 11.2
美国 2.8 4.1
英国 2.7 2.8
西德 7.5 4.8
法国 4.8 5.8
意大利 5.8 5.6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二战后的英国人民在 清理战争废墟。
二战后的德国
北约的讽刺漫画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 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 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 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 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英国前首相)
二战严重削弱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且受 到美苏的威胁。
材料一: 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
材料 目标是要一步一步地,首 先通过经济一体化,随后政治 一体化,最后军事一体化,而 达到欧洲的统一…
——《阿登纳回忆录》
煤钢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趋向货币一体化
趋向政治一体化 趋向军事一体化
1967年欧洲共同体 1993年欧盟建立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笔记
一.欧共体的形成
(一)原因:
与美国、苏联相抗衡;加快经济的发展;提高欧 洲的国际地位。 解决欧洲的内部冲突,实现欧洲的统一。
从古自今,一个统一的欧洲就是欧洲人的欧罗巴梦 想。……
从古罗马的查尔曼皇帝、法国的亨利四世、拿破仑到 德国的希特勒无不曾经试图实现这个梦想;康德、卢梭、 尼采等思想家也把它作为终极理想。
根据材料,分析西欧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
宗教纠纷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二:
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2006年2月28日夜,伊拉克穆斯林 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遭炸弹袭击 引发的教派冲突已造成379人死亡、 458人受伤。
民族矛盾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三:
巴以冲突
五年来的血雨腥风,在巴以冲突中已有5000多人死亡。
请结合教材并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出日本经济发展 的原因?
材料二: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进入到资本主义社 会,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存在,战后进行社会改革, 政解府散进财行阀大实力力改革,,消消除除生生产产中关的系中封的建封因建素落,后使因素生。产 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复苏。
材料三:唐朝时期,日本就派遣了大批留学生 随遣唐使重到视中教国育学,习引,进明先治进维科新学时技,术政。府更加 鼓励留学,且在国内力倡“文明开化”,开启 民智。这一重教兴国的思想和传统,在战后更 日好本政的府得根到据了国发内挥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多极化趋势 开始出现
20世纪六 七十年代
多极化趋 势加强
20世纪90 年代初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四、中国的振兴 五、俄罗斯的调整
一、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二、欧洲联合的历程 三、欧共体诞生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材料一:二战后,丘吉尔说:“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 砾,经济衰败、1瘟.经疫济横:行欧。洲”的欧衰洲落的—联—合求,发将展会。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美国
西欧
俄苏罗联斯 日本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 ……,在经中济上国 也两远个远超处级于大第国。一当位。我们…不从…结经现盟济在角,世度界和不经再济仅潜仅力有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20世纪60、70年代
资本
社会
主义
大 主义


一、西欧走向联合:欧共体的形成
【思考】
二战前的欧洲国家之间进行无数次的战争,积聚 了很深的仇恨,尤其是法国和德国,从814年至1945 年的1100年间,大仗小仗共打了73次,大约平均15年 一次,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化解仇恨,在二战后走向 联合呢?
西欧为什么要走向联合?(必要性)
四、中国的振兴
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华人
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
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
小结
思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 了来自哪些方面的冲击,使世界出现了多极 化的趋势?
1.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 2.日本的崛起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中国的振兴
3、影响 对西欧:促进了西欧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组织 1955年
1965年
1974年
美国 欧共体
36.2% 17.5%
31.3% 18.7%
24.4% 20.1%
材料二 60、70年代美国与欧共体的出口方面对比
国家或组织 1965—1972年出口 1972年在资本主义出口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972年 1709美元
日本人均收入 1980年 7868美元
1988年 1.9万美元
日本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例
1950年 1.5%
1975年 8.3%
1982年 13.6%
到了八十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思考】二战后,日本是通过什么方式从战争的废墟 中站了起来的,日本的重新崛起对国际局势产生了什 么影响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主要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
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2)发展:到1996年,成员已达113个国家(地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导入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 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 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 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互动探究(1)你如何理解“新的力量在萌动”促使“世界两极开始 消失”? (2)结合史料,探究20世纪50—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提示:(1)理解: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 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 (2)趋势:在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外交 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其 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 格局。 (4)中国的振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 对衰落。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史料二 1969年12月结束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已被称为“小国会 议”。各种协议尽管遭到一两个核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反对, 但还是被通过了。如立即暂停大国间的核武器竞赛,成立一个国际 组织来开发海底资源,取缔所有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互动探究(1)概括史料一的主要观点。 (2)结合史料二,探究这一现象说明的问题。 提示:(1)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不干涉他国内政;实行和平共 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不结盟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材料反映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 超级大国;二是在解决重大问题时,美国需要和其他大国合作,由此 可知,选A项;B、D两项没有体现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故错误;C项 没有体现各大国的地位,故错误。
答案:A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史料导入 史料一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霸权主义基 础上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 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世界冲突的危机…… 要根本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且在 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 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相互关系的性 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变化。“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 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 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 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分析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 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 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 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 括为 (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美国及其他大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的合作 考查多极化的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新兴
独立国家在国际上起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
格莱德举行,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
旨。
②政治主张: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
代替“冷战”,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教材图解阅读教材第112页“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表格,从中 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1952—1970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位列第一位;随着日本和 欧洲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的格局。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理解欧洲各国走向联合的 原因,识记联合的进程并认 识其意义。
2.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原 因,认识日本外交政策的变 化。
3.识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 景、宗旨和原则,理解不结盟 运动对两极格局的冲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 (3)法国、联邦德国等国领导人对欧洲联合的必要性有了比较充 分的认识。 2.形成 (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它们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 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发展 欧共体国家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了欧 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 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1)“冷战”爆发后,美国转而扶植日本。 (2)美国占领期间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日本残存的封建因素。 (3)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采取了制定 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2.表现 1956—1972年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位。 3.影响 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 全方位外交;对美国霸权形成挑战,也对两极格局形成冲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