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规范02
电动汽车的总体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的总体设计规范1.1 电动汽车形式的选择汽车形式的选择,主要体现在轴数、驱动形式以及布置形式上的区别。
1.轴数汽车可以有两轴、三轴、四轴甚至更多的轴数。
影响选取轴数的因素主要有汽车的总质量、道路法规对轴载资粮的限制和轮胎的负荷能力以及汽车的结构等。
本次设计为微型电动货车,故采用两轴设计1.驱动形式汽车的驱动形式有4×2、4×4、6×2、6×4、6×6、8×4、8×8等,其中前一位数字表示汽车车轮总数,后一位数字表示驱动轮数。
汽车的用途、总质量和对车辆通过性能的要求等,是影响选取驱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增加驱动轮数能够提高汽车的通过能力,驱动轮数越多,汽车的结构越复杂,整车质量和制造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也使汽车的总体布置工作变得困难。
对于本次设计的电动货车,可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4×2驱动形式。
3.布置形式货车根据驾驶室与发动机相对位置的不同,分为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和偏置式四种。
汽车的布置形式是指发动机、驱动桥和车身(或驾驶室)的相互关系和布置特点而言。
汽车的使用性能除取决于整车和各总成的有关参数以外,其布置形式对使用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1)平头式货车平头式货车的的发动机位于驾驶室内。
其优点有:汽车总长和轴距尺寸短,最小转弯直径小,机动性能良好;不需要发动机罩和翼子板,汽车整备质量小;驾驶员视野得到明显改善;汽车或向与整车的俯视面积之比称为面积利用率,平头式货车的该指标比较高。
但是,也有其缺点:空载时前轴负荷大,因而在坏路上的汽车通过性变坏;因为驾驶室内有翻转机构和锁止机构,使结构复杂;进、出驾驶室不如长头式货车方便;离合器、变速器等操纵机构复杂等等。
2)短头式货车短头式货车发动机大部分在驾驶室的前部,少部分位于驾驶室内。
它的主要优缺点是:与长头式货车比较,汽车的总长和轴距得到缩短,最小转弯半径小,机动性能虽然好于长头式货车,但不如平头式货车;驾驶员视野不如平头式货车好,但与长头式货车比较得到很大改善;动力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的工作噪声、气味、热量和振动对驾驶员的影响与平头式货车比较得到很大改善,但不如长头式货车。
我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
· 36 ·
内燃机与配件
类别 动力性能 经济性能
表1
条目
0-50km/h 加速时间(s) 50-80km/h 加速时间(s) 30min 最高车速(km/h)
1km 最高车速(km/h) 最大爬坡度(%)
最低稳定车速(km/h) 4%坡度爬坡车速(km/h) 12%坡度爬坡车速(km/h)
NEDC 工况续驶里程(无制动回馈)(km) NEDC 工况续驶里程(有制动回馈)(km)
点、人机工程、法规、运动以及间隙面差分析等。 1.1.2 车型平台化构建 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总布置设计按照产品内涵与
竞品分析,与各种续驶里程电池包平台化的特征相结合, 首先应该对电池包边界进行优先设计,实施电动化底盘平 台化设计;接着,整车基于电动化底盘,对动力集成、动力 蓄电池、电控系统、整车电气架构、车载网络和自动配置等 主要元件实施平台化设计,从而使产品技术实现一次规划 并且与平台中的各种车型拓展开发。
纯电动货车
GB/T 34585-2017 — —— — —— 逸70
逸20% — —— — —— — ——
GB/T 34585-2017
逸80 逸80
纯电动乘用车
GB/T 28382-2012 臆10 臆15 逸80
逸20% — — — 逸60 逸30
GB/T 28382-2012
跃80 跃80
进行确定;然后,对碰撞对机舱空间布置位置的要求、行人 保护与低速碰撞的总布置设计要点、装配维修性、静态和 动态包络间隙以及美观性对前舱中元件的布置要求加以 充分考虑,布置配线配管等元件的方案。纯电动新能源汽 车底盘概念布置主要以对电池包固定方案与几何边界的 确定为核心。底盘概念布置既要确保底盘件、内外饰、电器 以及智能互联的合理搭载,同时还应该保证占整车总重量 超过百分之二十的电池包的安装符合对车身性能提出的 各项要求。基于此,应该对动力电池参数、电池包组成方式 等进行整体运算,并且与整车布置空间相结合来构建电池 包结构初步方案。乘客舱概念布置过程就是展开人机工程 分析,比方说,人体坐姿和乘坐舒适性设计、上下车方便性 设计以及操控件总布置设计等;选取舱内开关、电器和控 制器的类型以及确定布置方案等。
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
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目 次1 概 述 (1)1.1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任务 (1)1.2 总体设计硬点 (2)1.3 总布置设计的一般程序 (2)2 总布置设计的准备 (3)2.1 市场调研 (3)2.2 样车分析 (4)2.3 制定设计目标 (4)3 整车型式的选择 (4)3.1 驱动电机的种类和型式 (4)3.3 驾驶室的型式 (5)3.4 轮胎的选型 (5)4 新车型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 (5)4.1 几个主要“目标参数”的确定 (6)4.2 驱动最大功率及其转速 (6)4.3 驱动电机最大扭矩及其转速 (6)4.4 传动系速比的选择 (6)5 尺寸参数、质量参数的初步确定 (7)5.1 轿车的级别与载荷确定 (7)5.2 轿车主要参数的确定 (7)6 各相关总成的匹配布置 (8)6.1 车身总布置设计 (9)6.2 驱动电机总布置设计 (9)6.3 转向节、车轮总成与前制动器总成的布置设计 (9)7 整车总布置图绘制 (9)7.1 整车布置的基准线 (10)7.2 总布置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11)8 主要总成的布置 (11)8.1 驱动电机及传动系的布置 (11)目 次8.2 驾驶室的布置 (12)8.3 悬架布置 (13)8.4 车架总成外形及其横梁的布置 (13)8.5 转向系的布置 (14)8.6 制动系的布置 (15)8.7 操纵系统的布置 (16)8.8 纯电动乘用车整体结构 (16)8.9 前舱关键零部件的布置设计 (17)8.10 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 (18)8.11 车载充电器、快慢充电口的布置 (18)9 主要总成硬点概述 (19)9.1 整车设计基准 (19)9.2 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硬点 (19)9.3 底盘系统布置方案及主要硬点 (19)9.4 总结 (20)10 运动校核 (20)10.1 轮胎运动校核 (20)10.2 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 (20)10.3 传动轴跳动校核 (20)11 整车设计计算 (21)前 言为使本公司电动乘用车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总布置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一、 定义汽车总布置是指在汽车的总体方案确定后,要对总成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 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与安装位置能否满足整车空间尺寸的 要求,使其在安全性、拆装便利性以及与人体的关系合理性等多个方面协调 可靠,达到最优结果。
二、整车布置基准线 工作步骤如下图I■■ ■■初步参数确定绘制总布置草图校核总布置方案整车布置基准线注:1.均应在汽车营群雄窸下进行之母图时应将汽耳前融荏左侧■1车库上平面线纵粱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粱的上缘面在侧(前) 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车架上平面,它作为垂直方自尺寸的基准线(面), z 坐标线,向上为“ +”、向下为“-”。
有些客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 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 0.5 °〜1.5 ° ,使车架呈前低后高状,这样在汽车加 速时,客厢可接近水平。
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 地面画成斜的。
| 22、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中心线,它作为纵向方自尺寸的基准线(面),即 z 坐标线, 向前为“-”,向后为“ +”。
33、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曲投影线称为汽车中心线,用它 作为横自尺寸的基准线(面)。
即 y 坐标线,向左为“ +”、自右为“-”, 4 4、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地面线,此线是标注汽车高度、接 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踏板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
55、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称为前轮垂直线。
此线用来作为标注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
当车架与地 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轿车)。
形式发动机昼矍驱动形式载客量装或量基准线/面确定同图的零线确定整车方式方和标注 酬定正负要求和琴数的 整车工况 是再合 结构尺寸三、各部件的布置各部件的布置主要包括传动、转向、悬挂、制动等,下面来一一看看:11、传动系的布置由于电动机、无极变速器装成一体,所以在电动机位置确定后,包括电动机、无极变速器在内的动力总成位置也随之而定。
电动汽车结构布置及设计
2 . 2 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设计技术
采用不同的电力驱动系统可构成不同结构形式的电 动汽车。 根据电力驱动系统的不同, 电 动汽车分为
以下六种,如图4 所示。
一 :  ̄ .1 :
2 . 2 . 1 如图 4 ( a ) 所示。由发动机前置前 轮驱动的燃油车发展而来,它由电动机、 离合器、 齿轮箱和差速器组成, 离合器用 来切断或接通电动机到车轮之间传递动 力的机械装置, 变速器是一套具有不同速 比的齿轮机构, 驾驶员可选择不同的变速 比, 把力矩传给车轮。 在低速挡时, 车轮 获得大力矩低转速; 在高速挡时, 车轮获 得小力矩高转速。 汽车在转弯时, 内侧车 轮的转弯半径小,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 大,差速器使内外车轮以不同转速行驶。 2 . 2 . 2 如果用固定速比的减速器, 去掉离 合器, 可减少机械传动装置的质量、 缩小 其体积。如图 4 ( b )所示,由电动机、 固定速 比的减速器和差速器组成电力驱 动系统。 这种结构的电动汽车由于没有离 合器和可选的变速挡位, 不能提供理想的 转矩/ 转速特性,因而不适合于使用发动
子系统。 其中,电力驱动子系统又由电控单元、 功率转换器、电 动机、机械传动装置和驱动车轮组成;主 能源子系统由主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系统构成;辅助控制子系统具有动力转向、温度控制和辅助动 力供给等功能。 根据从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输入的信号,电子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来控制功率转换 器的功率装置的通断,功率转换器的功能是调节电 动机和电源之间的功率流。当电动汽车制动时, 再生制 动的动能被电源吸收,此时功率流的方向要反向。能量管理系统和电控系统一起控制再生制动及其能量的 回收, 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器一同控制充电并监测电 源的使用情况. 辅助动力供给系统供给电动汽车辅助 系统不同等级电 压并提供必要的动力,它主要给动力转向、空调、 制动及其它辅助装置提供动力。 除了 从 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给电动汽车输入信号外, 转向 盘输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输入信号, 动力转向系统根据 转向盘的角位置来决定汽车灵活地转向。 现代电 动汽车很多采用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 相应的功率转换器采用脉宽调制逆变器, 机械变速传动 系统一般采用固定速比的减速器或变速器与差速器。典型的结构组成如图 3 所示。 镍氢电池也是被电动汽 车广泛采用的一种典型的动力能源,相应的能源补充系统就是充电器。
浅析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
浅析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摘要:总布置设计在整车正向开发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车身结构、乘员舱和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布置与尺寸控制。
基于此,文中站在了总布置设计的角度,分别从整车总布置、人机工程设计以及整车性能设计这三个方面出发重点研究了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工作。
关键词: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一、前言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大汽车制造厂商大力开发和重视下,新能源汽车正在正在不断的快速发展着。
这使得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整车正向开发得到十分的重视,各汽车厂商在逐步替代了新能源早期时候的逆向开发。
目前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是在以往燃油车型的整车空间、尺寸和硬点来约束布置并进行相关的设计;然而,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是以整车空间、尺寸、硬点等作为设计的总导向,与之前汽车制造厂商的以现有燃油车型为主来改装成电动新能源车是有本质上区别的。
本文从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的角度出发,从汽车整车总布置、竞品分析、整车性能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汽车整车正向开发总布置设计工作。
二、总布置设计概述1.总布置设计定义总布置设计是指在整车研发过程中基于整车目标所进行的不断优化设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校核零部件自身的生产可行性和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协调性;即从整车技术方案构想提出到总布置验证过程中不断地在空间需求、人机工程、法规目标以及整车性能指标之间进行协调设计,寻求零部件最优的布置方案并兼顾零部件技术可行性、整车性能指标等。
2.总布置设计目的总布置设计与整车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零件成本这4项指标有着紧密关系,彼此存在冲突又相互影响;提高汽车安全性和动力性,往往会导致成本上升或降低舒适性能。
因此,整车正向开发过程中必须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寻找兼顾以上4项重要指标的最合理总布置设计方案。
3.总布置设计对安全性的影响总布置设计对于汽车碰撞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汽车车身总布置与外形设计2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上午2时 6分8秒 02:06:0820.12.17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2月上 午2时6分20.12.1702:06December 17,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年12月17日星 期四2时 6分8秒 02:06:0817 December 2020
汽车车身总布置与外形设计
—中型轿车车身总布置及外形设计
指导老师 答辩人 、
、2014届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
———— 中型轿车车身总布置及外形设计
设计任务
中型轿车汽车车身总布置造型 方案论证
方案论证
车身总布置及造型设计方案论证
人机工程校核 车身外部布置与造型 汽车总布置
方案论证
宝马335i基本参数
发动机性能曲线
直列六缸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爬坡度
动力特性总布置图(二维部分)
车身总布置图
(二维部分)
车身总布置图
(二维部分)
车身总布置图
(二维部分)
车身总布置图
(二维部分)
车身总布置图
(二维部分)
座椅布置及造型
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调节装置装在座垫骨架 和地板之间。前、后方向的调节量一般在90~140mm之间, 大多不大于120mm;上、下调节范围一般在30~60mm之间。 靠背倾角装置装在座垫骨架与靠背骨架之间。它的调节 范围不仅限于驾驶姿势的要求(3度~8度),而且应可适 应乘客从坐姿到睡眠的状态(6度~65度)。在整体座椅 倾斜角可调的结构中,座椅底面和水平面间的夹角的变 化范围为5度~10度。当人的脊椎与垂直面的角度为28度时 座椅的布置与造型如下:
车身总布置设计
车身总布置设计车身总布置车身总布置设计是围绕人机工程学原理并充分考虑到制造工艺、材料特性、安全特性,在满足车身造型的要求下,对各种机构、电器设备、车身内饰总成和部件(仪表板、座椅、操纵机构等)的所在位置,以及车身室内空间大小和车身主要技术参数进行设计、确定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要使车辆在其子自重的条件下具有最大的室内空间,或者说是要在有限的车身外形尺寸内布置所有的总成、机构,并获得最大的室内空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内容及设计原则车身总布置设计是车身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
由于车身总布置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整车的使用性能。
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车身总布置设计之前,应充分了解或考虑以下各方面的内容:整车的主要性能参数、尺寸参数、以及车身布置及结构型式;发动机的布置型式、悬架机构、转向机构、变速机构等,以及各总成、机构间的相互关系(位置关系、连接关系);车身构造,以及车身结构强度、刚度、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人体工程学知识,即室内居住性、驾驶操纵性、视野性、上下车方便性。
特别是对于多用途车辆的车身设计,如何以人的需要进行布置则显得更为重要;车身造型及空气动力特性;车内各总成部件及附属设备;车身材料,开发变型车系列的要求,系列化设计及通用部件;产品继承性、生产继承性及制造成本。
1、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内容:车身总布置设计通常是由一个总布置部门的专家队伍采用CAD的方法来进行。
这支设计队伍中应包括来自其他部门,如车身、底盘、发动机和电器等部门的专家。
由于在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同时,车身的造型设计也同时产生,而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很大,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合作应非常密切。
设计中每一方的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对方在干什么.而其他合作伙伴也应加入这一设计工作。
大批量生产计划人员准备其组装程序,提出建议,零部件供应商和其材料专家在认可的目标成本和质量的情况下,开始探讨零部件批量生产的可行性。
车身总布置定型以及造型的确定,标志着概念设计完成。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1.1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1.2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2.1车身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2.2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221货厢带前帽檐: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2.2.2货厢为护栏结构: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3、整车宽度的确定: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4.1前轮距: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 2.5m)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
4.2后轮距: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1、R点至顶棚的距离:肖102、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303、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支00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 (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5、背角:5~28°6、足角:87~95°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00 (轻型货车绍0)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为0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为00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绍50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羽60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00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至0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昌1017、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00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为0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为0三、底盘总布置:1、车架宽度的确定:1.1发动机安装部位的车架外宽的确定a. 发动机宽度尺寸:特别是在车架纵梁附近的发动机宽度。
分享纯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研究
0 引言随着以石油为代表的不可再生矿物能源的逐渐消耗, 能源危机、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了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占世界能源消耗大约1 /3的汽车方面, 世界范围内, 以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为首, 世界上大部分有实力的国家都投入巨资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 日本三菱的i-MiEV及日产的Leaf等纯电动乘用车将于近一两年内逐步上市。
纯电动汽车以其环保、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优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由于跟传统汽车区别较大, 纯电动乘用车在结构方面需要较大变化的设计和布置才能满足一定的性能需求。
本文将从纯电动乘用车几个关键部件及系统的总布置方面进行论述, 同时结合项目实际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1 纯电动乘用车整体结构图1所示为纯电动乘用车的关键部件位置。
纯电动乘用车主要由电池ESS系统总成、驱动电机及减速箱总成、电机控制器、充电器、充电口及其他相关附属部件组成。
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 兼顾空间和轴荷匹配、高压安全等方面考虑, 关键部件的布置显得特别重要。
一方面,这些部件大部分工作在高压状态,如果布置在很容易变形或者磕碰的地方, 那么可能会造成系统的漏电, 对人员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 这些部件普遍重量较大, 如果不进行整车特别是底盘的动力、操控性能的全面分析, 部件重量分布不合理, 对整车的性能和安全同样会留有很大的隐患。
因此, 根据对底盘和整车性能的分析, 以及对高压安全等角度的考虑, 对纯电动乘用车的关键部件进行了多轮的验证性布置, 逐渐趋于图1所示位置。
整车采用前置动力前驱的方式, 电机及减速箱、电机控制器布置在前舱内, 有利于提高驱动效率; 电池布置于底板下面, 有利于平衡前后轴荷,提高操控性能, 同时, 利于电池的安装, 为以后电池快换技术留有可研究的余地; 充电器放在后部,在防水和防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充电口放在原加油口位置, 有利于减少车身的变化量, 提高与传统车的兼容效率。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汽车的车身总布置设计是指汽车在整个车身上的各个部位的布置和设计。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要考虑到车辆的外观和结构上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空气动力学等因素,同时还要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以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操控性。
车头是整个车身的前部,它与车身连接并容纳发动机、散热器等主要零部件。
车头的设计和布置对于整体外观的美观和空气动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车头设计要考虑到保险杠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前大灯、雾灯等前照明设备的布置。
同时,在车头部分还要考虑到发动机的散热和进气系统等因素,以确保发动机能够正常工作。
车身是整个车身的主要部分,它位于车头和车尾之间,分为前车门、后车门和车门间的侧面。
车身的设计和布置对于车辆的乘坐空间和结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车身布置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车身的稳定性和刚性,以及车窗的布局和尺寸。
此外,车身设计还要兼顾车辆整体的比例和线条美感,以提高车辆的外观和品质感。
车尾是整个车身的后部,它与车身连接并容纳后灯、尾翼等主要零部件。
车尾的设计和布置对于整体外观的协调和空气动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车尾设计要考虑到保险杠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后大灯、制动灯等后照明设备的布置。
同时,在车尾部分还要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减小和后视镜的角度,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
除了上述主要部分外,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还包括车窗、车顶、车轮等部分的布置和设计。
车窗的设计要考虑到采光和视野的问题,以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操控性。
车顶的设计要考虑到整体外观和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车身的刚性和安全性。
车轮的布置要考虑到驱动方式和悬挂系统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操控性和行驶平稳性。
总之,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外观、结构、安全性、实用性等多个因素的过程。
它需要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以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操控性。
同时,它还要考虑到空气动力学性能,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出具有良好外观、优越性能和安全性的汽车。
纯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开发(二):总布置设计要点
纯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开发(⼆):总布置设计要点1概述纯电动汽车的前舱应采⽤双层布置⽅案,电⽓⽀架和悬置⽀架等紧凑设计,尽量腾出吸能空间,还要将⾼压元件布置在⾮溃缩吸能区域。
动⼒电池的布置要保证在电池包的前后端和左右两侧都留有充⾜的防护空间和⾜够刚强的车体结构,电池的尺⼨应严格控制,不能过宽过长。
2前舱吸能空间要求因为各种原因,纯电动车前舱吸能空间很难明显优于燃油车,但⾄少要保证与同等级燃油车处于同⼀⽔平;考虑到偏置碰⼯况,机舱左侧应留出更⼤的碰撞空间。
如图1所⽰,动⼒总成最前端到纵梁前端最外点的X向距离定义为L1;沿X轴正⽅向,移动冷却风扇电机,直到与动⼒总成等刚体件接触,此刻在X轴⽅向上,冷却风扇电机前端表⾯到动⼒总成刚体件最前端的X向距离定义为L2; 沿X轴⽅向,动⼒总成或压缩机等刚体件最后端与转向器前端X向距离定义为L3, 转向器后端到前壁板的距离定义为L4。
图1 前舱内碰撞吸能空间前段溃缩距离D1和后段溃缩距离D2的定义如下式:D1=L1-L2D2=L3+L4不同等级车型的吸能空间要求如下表1。
表1 机舱内碰撞吸能空间要求级别A00/A0A B CD1(mm)>180>240>240>250D2(mm)>70>75>80>1203前舱布置为腾出碰撞吸能空间,电动车前机舱应采⽤双层布置,如图2。
上层布置维修更换频率⾼的部件,如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DC/DC、⾼压电器盒、充电机等部件;下层布置电机减速器总成和不经常维修的部件,如电动制动真空泵、真空罐、电动空调压缩机、⽔泵等。
上层的部件布置在图3所⽰的机舱电器⽀架上,机舱电器⽀架应尽量设计紧凑,⽽且应避免布置运转部件。
机舱电器⽀架只布置静⽌部件,对模态和动刚度的要求就低,就不需要设计的太过强壮,有利于前舱溃缩吸能。
图2 前机舱双层布置⽅案图3 机舱电器⽀架制动主缸是安装在左侧前壁板上的凸出刚性部件,在碰撞过程中如果受到其它零部件的直接撞击,将导致前围板侵⼊量⼤幅增加。
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原则
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原则
《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原则》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车成为了人们推广的焦点。
在新能源车的设计中,总布置设计原则至关重要。
总布置设计是指整车各个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布局方式,包括动力系统、电池系统、控制系统等。
总布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
首先,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要遵循紧凑高效的原则。
因为新能源车采用了电池进行动力源,电池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所以需要对整车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使得整车的内部布置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要保证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高效工作。
其次,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要考虑可维修性和可靠性。
因为新能源车的技术相对复杂,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及时维修,因此在总布置设计时要考虑到维修的便利性,使得各个系统的零部件更加容易维修和更换。
同时,要考虑到各个系统的可靠性,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工艺,以确保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再者,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要注重人性化和舒适性。
在考虑整车各个系统的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到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使用方便性,合理布置座椅、空调系统、娱乐系统等,使得乘客能够享受到舒适的乘车体验。
总的来说,新能源车总布置设计原则要紧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用户需求,充分考虑到空间利用、可维修性、可靠性以及舒适性等因素,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高性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
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目次1 概述 (1)1.1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任务 (1)1.2 总体设计硬点 (2)1.3 总布置设计的一般程序 (2)2 总布置设计的准备 (3)2.1 市场调研 (3)2.2 样车分析 (4)2.3 制定设计目标 (4)3 整车型式的选择 (4)3.1 驱动电机的种类和型式 (4)3.3 驾驶室的型式 (5)3.4 轮胎的选型 (5)4 新车型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 (5)4.1 几个主要“目标参数”的确定 (6)4.2 驱动最大功率及其转速 (6)4.3 驱动电机最大扭矩及其转速 (6)4.4 传动系速比的选择 (6)5 尺寸参数、质量参数的初步确定 (7)5.1 轿车的级别与载荷确定 (7)5.2 轿车主要参数的确定 (7)6 各相关总成的匹配布置 (8)6.1 车身总布置设计 (9)6.2 驱动电机总布置设计 (9)6.3 转向节、车轮总成与前制动器总成的布置设计 (9)7 整车总布置图绘制 (9)7.1 整车布置的基准线 (10)7.2 总布置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11)8 主要总成的布置 (11)8.1 驱动电机及传动系的布置 (11)目次8.2 驾驶室的布置 (12)8.3 悬架布置 (13)8.4 车架总成外形及其横梁的布置 (13)8.5 转向系的布置 (14)8.6 制动系的布置 (15)8.7 操纵系统的布置 (16)8.8 纯电动乘用车整体结构 (16)8.9 前舱关键零部件的布置设计 (17)8.10 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 (18)8.11 车载充电器、快慢充电口的布置 (18)9 主要总成硬点概述 (19)9.1 整车设计基准 (19)9.2 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硬点 (19)9.3 底盘系统布置方案及主要硬点 (19)9.4 总结 (20)10 运动校核 (20)10.1 轮胎运动校核 (20)10.2 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 (20)10.3 传动轴跳动校核 (20)11 整车设计计算 (21)前言为使本公司电动乘用车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总布置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电动乘用车总布置设计指南。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指对汽车外部车身的整体造型和布局进行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美观的要求,更是为了满足汽车功能性、安全性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相关内容。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涉及到一系列因素,包括流线型外观、车身尺寸和比例、车门、车窗、前脸和车尾等。
其中,流线型外观是现代汽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减少空气阻力,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
车身尺寸和比例的设计需要考虑车内空间布局和乘坐舒适性,同时还要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车门的设计是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车门不仅仅是一种开启和关闭车辆的装置,它还要具备能够提供良好密封性和防盗性的功能。
此外,车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乘客进出车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以及车身结构的稳定性。
车窗的设计也是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车窗除了提供乘客的视野和采光外,还要具备隔热、隔音和防盗等功能。
在现代汽车设计中,透明材料的应用也成为了一种趋势,例如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和透明塑料来增强汽车外观的时尚感和通透感。
汽车车身的前脸设计是汽车外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脸设计不仅要满足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冷却系统的需要,还要与汽车品牌形象相匹配。
一个独特和具有辨识度的前脸设计可以为汽车赋予独特的个性和品牌价值。
车尾的设计也是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车尾的设计既要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也要与前脸和侧面的设计相协调。
一个动感和流线型的车尾设计可以增强汽车的运动感和美观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设计要素,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车轮的布置、行李箱的布置和车身的结构强度等。
这些因素对于车辆的使用功能、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汽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既要满足汽车的美学要求,又要兼顾汽车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一、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1.1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1.2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2.1车身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2.2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2.2.1货厢带前帽檐: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
2.2.2货厢为护栏结构: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3、整车宽度的确定: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4.1前轮距: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2.5m)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
4.2后轮距: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二、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1、 R点至顶棚的距离:≥9102、 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1303、 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500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5、背角:5~28°6、足角:87~95°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100(轻型货车≥80)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80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600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350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160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200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80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1017、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00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60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50三、底盘总布置:1、车架宽度的确定:1.1发动机安装部位的车架外宽的确定a.发动机宽度尺寸:特别是在车架纵梁附近的发动机宽度。
纯电动汽车的整车布置
纯电动汽车的整车布置张华清【摘要】纯电动汽车因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已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该文介绍了纯电动汽车总体结构及关键零部件的选型及布置,对其动力电池及动力系统等部件进行初步选型计算分析,结合平台车型情况及布置要求,可以为纯电动汽车项目前期的选型及定义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提高了产品定义的工作效率.【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8(000)009【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纯电动汽车;布置;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器【作者】张华清【作者单位】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技术开发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的日益增高,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我国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及推动下,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从起步阶段迅速进入到加速阶段。
基于电动汽车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式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文章将从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选型及布置方面进行阐述。
1 纯电动汽车的整体结构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及其一般位置,如图1所示。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布置形式多样、比较灵活,概括起来分为电动机中央驱动、电动轮驱动和轮毂电机驱动3种形式。
图1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布置1.1 电动机中央驱动形式电动机中央驱动形式共有3种。
1)直接借用传统内燃机汽车的驱动方案,由发动机前置前驱发展而来。
它由电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组成,用电驱动装置替代了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对电动机动力与驱动轮进行连接或动力切断,变速器提供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转速和转矩的需求,差速器实现转弯时两车轮以不同车速行驶。
2)由电动机、固定速比减速器和差速器组成。
在这种驱动系统中,利用电动机在大范围转速变化中具有恒功率的特性,采用固定速比减速器,由于没有离合器和变速器,因此可以减少机械传动装置的体积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电动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规范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15年8月21日发布2015年10月22日实施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设计准则 (2)3.1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2)3.1.1应满足以下标准 (2)3.2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性能要求 (2)3.2.2性能要求 (2)3.3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2)3.4设计过程的节点控制要求 (3)4. 布置要求 (3)4.1车身总布置的原则 (3)4.2车身总布置的方法 (6)4.3车身总布置的内容 (6)4.4 车身总布置的设计流程 (7)4.5 车身总布置要求 (8)5. 结构设计要求 (9)5.1系列化设计要求 (9)5.2通用化设计要求 (10)5.3 标准化设计要求 (10)前言为使本公司车身总布置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总体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车身总布置设计指导书。
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车身总布置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一种指导操作的作用,让一些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整车总布置设计的员工有所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提高车身总布置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本规范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规范由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
本规范由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批准。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劲松本规范于2015年8月首次发布。
电动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关电动汽车车身总布置的设计准则、布置要求、材料选用要求、性能设计要求、设计计算、设计评审要求、装车质量特性、设计输出图样和文件的明细及制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纯电动汽车新产品开发时的车身总布置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GB 9656 汽车用安全玻璃GB 1508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8565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 918.1 道路车辆分类与代码机动车GB/T 3730.1 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及定义车辆类型GB/T 3730.2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GB/T 3730.3 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GB/T 4780 汽车车身术语QC/T 490 汽车车身制图13.设计准则3.1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3.1.1应满足以下标准GB 1589、GB 4785、GB 7258、GB 8410、GB 9656、GB 13094、GB 15084、GB 18986、GB/T 13053、GB/T 16887、GB/T 19239、GB/T 19240、CJ/T 162、JT/T 325、QC/T 635。
3.1.2 满足以下国际惯例车身(含内饰)的色彩、图案要符合使用者的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的习惯和要求。
3.2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性能要求3.2.1 功能要求3.2.1.1 使驾驶员有一个安全、舒适、操纵性好驾驶环境,并保证驾驶员前方和侧方良好的视野;3.2.1.2 使乘客感到安全、舒适和方便的乘坐环境,不会感到过分的疲劳,甚至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
3.2.1.3能有效阻隔车外的噪音和热量向车内的传递。
3.2.1.4发生任何意外事故时,车身具有能量吸收功能,翻车时车身具有很好的刚性,且容易逃生及对司乘人员的保护功能。
3.2.2性能要求3.2.2.1车身与底盘车架结合在一起,必须能承受在其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可能出现的静态和动态载荷。
3.2.2.2货箱及车内设施的质量并传递车身的制动和加速力,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强度,另还承担隔音减振的性能。
3.3设计输入、输出要求车身总布置设计从造型方案最终确定、底盘方案布置图基本确定开始,到车身总布置2方案通过评审终止。
3.3.1设计输入包含产品设计任务书、产品设计原则、最终确定的造型方案、底盘方案初步布置图,结合有关的标准、法规等内容,在造型方案图的基础上开始设计。
3.3.1.1产品设计任务书包含新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目标市场要求、营运等级要求、竞争产品的对比分析、成本要求、配置要求、现有产品的状况等。
3.3.1.2产品设计原则产品设计原则是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准则。
在设计原则中应包括:产品设计方针、主要技术要求(对技术的先进性、制作的工艺性、结构的继承性、零部件通用性、生产成本的合理性的要求)、规定优先保证的使用性能、以及在使用、成本和制造三方面的要求发生矛盾时应首先保证哪一方面。
3.3.2设计输出包含:车身总布置方案图和车身总布置说明书。
以此服务于车身各分总成设计。
3.4设计过程的节点控制要求车身总布置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两个控制节点。
第一阶段:车身总布置方案图绘制。
控制节点一:车身总布置方案内部评审(技术中心范围)。
第二阶段:车身总布置方案校核计算、说明书编制。
控制节点二:车身总布置方案正式评审(公司范围)。
第三阶段:各总成设计时总成间的指导协调和总布置方案进一步完善。
4.布置要求4.1车身总布置的原则4.1.1 整车总体平衡是车辆布置的基础,是车身总布置最重要的一点车身总布置是一个内容繁多、工作量大、反复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经常要和造型工作交叉进行。
其特点就是把许多知识领域的资料和要求,巧妙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车3身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成本、生产率以及产品的销售市场。
设计时应把使用性能放在首位,然后按照制造、修理、外形的顺序来考虑问题,使车身做到好用、好造、好修、好看。
整车配合协调,与外形构思相适应,符合造型的风格和要求、充分考虑车身与底盘的装配要求及车身与整车及其各总成的协调。
4.1.2满足标准、法规和设计任务书车身总布置必须满足国内相关的各种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在这些标准、法规和设计任务书的指导下进行。
除设计图纸的绘制与标注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外,车辆设计还应遵守与客车有关的一些标准与法规。
(中国汽车工业标准包括与国际基本通用的汽车标准和为宏观控制汽车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标准,它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汽车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主要有:整车尺寸限制标准、汽车安全性标准、油耗限制标准、汽车排放物限制标准及噪声标准。
)要满足设计任务书、人机工程、车辆营运的要求,在已评审通过的造型方案基础上进行车身曲线设计和参数确定。
4.1.3 满足公司的制造工艺车身总布置从开始就要考虑制造的工艺性,既具有良好的车身结构工艺性,具有良好的冲压,焊接、装配及涂装工艺性,从而保证产品能够满足车间生产效率、满足外观平整度要求。
4.1.4 满足产品“三化”要求车身总布置要充分考虑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尽量选用现有车辆部件)、产品系列化(满足以后变型车的要求)。
由于客车的产量相对较小但品种及型号较多,设计中实行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和产品系列化,即可简化生产、提高工效,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减少配件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所以车身布置时要尽量采用各总成的标准化结构,尽量采用标准件库、通用件库中零部件。
系列化:是指制造厂为了能供应各种型号的产品,又能进行大量生产,而将产品合理分档,组成系列,并考虑各种变型。
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基本型衍生出较多的系列产品,以满足广泛的需要。
通用化:是指在同一系列或总质量相近的一些车型上,采用通用的总成或部件,以简化生产。
4标准化:是指在设计中广泛采用标准件,以利于组织生产、提高质量、降低造价和方便维修。
4.1.5 考虑车身对环境的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区域市场为了使所设计的产品在全国和全世界这样的广阔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提高其对复杂多变的使用条件的适应性,但必须首先满足设计任务书中产品针对的目标市场使用要求。
特别应注意热带、寒带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高原、山区、丘陵、沼泽、沿海等不同的地理条件,以及燃料供应、维修能力等不同的使用条件对客车结构、性能、材料、附件等的特殊要求。
例如:在热带地区要考虑车厢的隔热、空调或通风;在寒带要考虑发动机的冷起动、踏步的防滑(如增加踏步除雪装置等);在山区则应提高汽车的爬坡能力并装备减速器等。
按照车辆的级别、用途及法规选择各种车身附件;同时确定必装件与选装件。
4.1.6 满足车辆的性能要求,并使其达到最优车身总布置设计应重视车辆使用中的安全、可靠、经济与环保。
要在给定的使用条件下,协调各种使用性能的要求、优选各使用性能指标,使汽车在该使用条件下的综合使用性能达到最优:1、要考虑物流车的用途,除设法满足设施正常工作和—些特殊的要求外,主要是围绕人的乘坐提出要求,这些性能要求包括:①乘坐的舒适性(乘坐的舒适性是以居住性、振动的舒适性、车身密封性、空调及车身内部设施等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为条件的);②车身的密封、通风换气、隔热、隔音及防振动等性能;③安全性;④良好的视野要求;⑤乘客上、下车方便性和车内的通过性;⑥操纵方便性;⑦车身内外部应符合GB 7258-2013中11.1.4规定“车身外部和内部乘员可能触及的任何部件、构件都不应有任何可能使人致伤的尖锐突起物(如尖角、锐边等)。
2、从整车的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出发,车身应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
3、从用户的使用方面来讲,车身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足够的使用寿命及修理方便5性(指车身修理底盘各总成、发动机及电气设备等各总成及其零部件的方便性和的接近性)和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性能等。
4.1.7 满足车辆成本要求车身总布置设计时应考虑在满足可靠性和功能性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的降低材料成本来满足制造成本最低化的要求。
主要措施如下:1、从客户关注的角度考虑:设计任务书中的客户重点关注项,不降成本,甚至成本略有增加,大幅度提高客户重点关注项满意度;而对于客户根本不关注项,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降成本,甚至功能略有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
2、从降低制造成本的角度考虑:在保证整车可靠性的前提下要尽量减小车身的自身质量(车身轻量化设计)。
与固定的机械设备不同,作为运输用的客车其自身质量直接影响其燃油经济性。
与单件生产、小批量生产的产品不同,作为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减小其自身质量可节约大量的制造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地减少客车的自身质量对汽车工业和客车运输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