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英文名称:power system analysis学时:64学分: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先修课程:电路分析、电机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气信息专业的学位课,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介绍了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基本概念、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电力系统静态和暂态稳定分析、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力系统静态分析和暂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计算方法,为后续的电力系统系列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1章: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内容: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介绍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容量和额定频率等电气设备额定参数和变压器分接头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发电机、输电线路、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和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最后,还介绍电力系统常见的几种接线方式及其特点.重点: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和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难点: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和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

讲授学时:2学时第2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内容:介绍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电力负荷的等值电路模型及其等值参数的含义和计算公式。

引入了标幺制的概念,介绍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电抗标幺值的计算公式,以及多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基准值的选取方法。

重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其参数计算;标么值的概念。

难点:多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标么值的计算;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等值电路讲授学时:6学时第3章: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内容:在介绍潮流计算、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各种情况下开式电力网的潮流计算。

以两端供电网络和简单环形供电网络为例,介绍简单闭式电力网的潮流计算,最后介绍节点导纳矩阵、统一潮流方程等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概念,潮流计算的计算机解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二、课程代码:三、课程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部)电气教研室四、教学对象:xx级电气工程专业五、教学时数:总时数72 节。

六、课程性质:专业课。

七、课程衔接:电机学、电路八、考核方式:笔试九、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清楚电力系统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的确定,为进一步学习电力系统的知识点打下基础进一步学习电力系统的知识点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节次$1.1、电力系统的构成了解电力系统的构成,建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的概念$1.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频率1、理解标准额定电压的概念,2、掌握各主要电气设备额定电压确定原则,3、了解各额定电压的供电范围;$1.3、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1.4、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了解电力网络各种结线方式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如何确定电力系统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教学难点:确定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4(六)课后作业:1.1、1.3第二章电力网各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输电线路各主要参数、变压器的计算方法和等效电路的画法,掌握标幺制的概念、特点,学会使用有名值和标幺值两种形式进行计算(二)教学内容及节次$2.1架空输电线参数掌握输电线路各主要参数的计算$2.2架空输电线等值电路掌握输电线路等值电路,了解其意义$2.3变压器等值电路和参数1、掌握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计算2、掌握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计算3、掌握变压器的Π型等值电路$2.4标幺制1、理解标幺制的概念2、掌握不同基准值的标幺值间的换算3、掌握有几级电压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4、了解标幺制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参数计算公式、分裂导线的特点2、变压器等值电路的画法及参数求取3、不同基准值的标幺值间的换算,有几级电压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教学难点:1、输电线路的电抗、电纳计算求解过程2、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变压器的Π型等值电路3、有几级电压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4(六)课后作业:2.1、2.3、2.7第三章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同步电机基本方程的假设前提,能够列写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并掌握同步机原始方程的特点,掌握a、b、c 系统与d、q、0 系统的坐标变换公式,建立d、q、0 坐标系的同步发电机方程,掌握同步机稳态运行的特点,能够求解同步机稳态运行的参量(二)教学内容及节次$3.1 基本前提理解同步电机基本方程的假设前提$3.2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1、理解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2、了解磁链方程的电感系数$3.3 d、q、0坐标系的同步发电机方程1、理解d、q、0坐标变换2、掌握d、q、0坐标系的同步发电机方程及特点$3.4 同步电机的对称稳态运行1、掌握基本方程的实用化处理2、理解同步电机的稳态运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磁链方程的电感系数特点2、d、q、0坐标系的同步发电机方程及特点3、同步电机稳态运行计算(电势方程式,相量图,等值电路)教学难点:1、磁链方程的电感系数随转子角α变化的情况2、d、q、0坐标系的同步发电机方程的标幺值形式3、同步电机(凸极机)稳态运行的相量图(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2(六)课后作业:3.2、3.5、3.7第四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计算计算不同已知量下的同步机稳态运行参量,掌握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的有关概念,理解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掌握暂态电势和暂态电抗的概念,学会无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计算,次暂态电势和次暂态电抗的概念,学会有阻尼绕组同步(二)教学内容及节次$4.1短路的一般概念1、掌握同步电机稳态运行计算2、了解短路的原因、类型及后果,短路计算的目的$4.2 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理解三相短路的有关概念$4.3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分析了解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分析$4.4无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电流计算1、了解暂态电势和暂态电抗的概念2、掌握无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电流表达式及计算$4.5 有阻尼绕组同步电机的突然三相短路1、理解有阻尼绕组同步电机的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2、理解次暂态电势和次暂态电抗的概念3、掌握有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电流表达式及计算$4.6强行励磁对短路暂态过程的影响了解强行励磁对短路暂态过程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同步电机稳态运行计算2、短路电流、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的有效值、短路功率的概念;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定转子电流的分量3、暂态电势和暂态电抗的概念,无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计4、次暂态电势和次暂态电抗的概念,有阻尼绕组同步电机三相短路计算教学难点:1、给出不同已知量情况下的同步机稳态运行参量求取及矢量图画法2、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定转子电流的分量分析3、暂态电势的物理意义4、次暂态电势的物理意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4(六)课后作业:4.2、4.5、4.6第五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转移阻抗的概念及求取方法,学会起始次暂态电流的实用计算,学会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近似计算(二)教学内容及节次$5.1 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掌握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转移阻抗的概念及求取方法$5.2 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路的实用计算掌握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5.3 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及其应用1、了解计算曲线的概念2、理解计算曲线的制作条件3、掌握计算曲线的应用$5.4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近似计算了解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近似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路的实用计算2、计算曲线的制作条件及应用,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近似计算教学难点:1、、旋转元件的次暂态参数确定2、计算曲线的概念(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0(六)课后作业:5.2、5.4第六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等值电路(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对称分量法求解不对称短路计算的思路,清楚序阻抗的概念,熟悉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画法及其参数值,学会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订(二)教学内容及节次$6.1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1、理解不对称三相量的分解2、了解序阻抗的概念3、掌握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6.2 同步发电机的负序和零序电抗理解同步发电机的负序和零序电抗$6.3 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及其参数掌握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及其参数$6.4 架空输电线的零序阻抗及其等值电路理解架空输电线的零序阻抗及其等值电路$6.5综合负荷的序阻抗了解综合负荷的序阻抗$6.6 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订掌握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2、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及其参数3、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订教学难点:1、对称分量法求解不对称短路计算的思路2、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与外电路的联接,中性点有接地阻抗时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3、架空输电线的零序阻抗及其等值电路(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0(六)课后作业:6.3、6.5、6.7第七章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计算,熟练求解简单不对称短路问题,掌握正序等效定则的含义,熟练应用正序等效定则求解问题,学会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二)教学内容及节次$7.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理解单相接地短路2、理解两相短路3、理解两相短路接地4、掌握正序等效定则5、掌握非故障处的电流和电压的计算$7.2 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掌握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7.3 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了解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7.4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了解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的主要步骤理解各序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计算2、正序等效定则3、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非全相断线的分析计算4、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的思路教学难点:1、复合序网2、非故障处的电流和电压的计算3、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4、负序网络节点导纳矩阵和零序网络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五)教学时数:10(六)课后作业:7.1、7.4十、课程时数分配表本课程暂无实验十一、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1]. 李光琦.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二版).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2]. 韦钢.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3]. 王锡凡,方万良,杜正春.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 韩祯祥,吴国炎等. 电力系统分析.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5]. 韦钢,符杨,曹炜.电力系统分析要点与习题.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PowerSystemAnalysis课程编号:2000131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时数:40学分数:2.5执笔人:刘平竹编写日期:2002.05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必修课。

课程的任务:培养本科生1、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

2、熟悉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调节方法。

3、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安排,学时分配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2学时)理解并掌握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的概念、电力系统的负荷、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5学时)掌握电力线路结构及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发电机及负荷的等值电路、标幺制。

重点和难点:标幺制第三章电力网的潮流计算(7学时)掌握网络元件的压降和功率、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闭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重点和难点:闭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第四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3学时)了解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的概念。

掌握:电压调整的方法和调压措施。

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3学时)掌握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和频率调整、有功功率的平衡和系统负荷在各类电厂间合理分配。

第六章短路计算的基本知识(7学时)掌握短路计算的概念、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分析计算。

重点和难点: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分析计算第七章电力系统元件的序阻抗和等值电路(7学时)掌握对称分量法、序阻抗、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元件的序阻抗(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综合负荷)和等值电路、电力系统正负零序网络的制定。

重点和难点:序阻抗、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6学时)掌握简单不对称短路、不对称短路时网络中的电流和电压的计算、非全相断线的分析和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二十九、《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本科)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限选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过程、故障分析和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有关的概念、分析及计算等。

其先修课程主要为《电路》、《电机学》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熟悉电力系统的有关基本概念。

2、掌握同步发电机及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分析和计算。

3、掌握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4、掌握电力系统的稳态运行的潮流计算及计算计算法。

5、掌握电力系统电压调整、频率调整的方法和计算。

6、了解电力系统静态、暂态稳定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1、同步发电机及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分析和计算: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电力网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发电机稳态运行的方程、参数及等值电路。

恒定电势源的三相短路的周期分量与非周期分量、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及短路功率。

发电机的暂态参数;发电机的暂态电势及次暂态电势。

自动励磁调节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2、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对称分量法;发电机、电网各元件的负序及零序阻抗;综合负荷的序阻抗;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建立。

单相接地短路、两项短路和两项短路接地故障的计算;不对称短路时的电流电压分布;断路故障的分析等。

3、电力系统的稳态运行的潮流计算及计算计算法:开式网及简单闭式网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牛顿-拉夫逊法及P-Q分解法)。

4、电力系统电压调整、频率调整的方法和计算: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的有关概念;电压调整的方法及有关计算;有功功率平衡及频率调整的基本概念;频率一次调整、二次调整的有关计算。

5、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损的计算及减少线损的方法;系统的静态、暂态稳定性的概念及有关分析方法。

6、高压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简单介绍)。

电力系统分析上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上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上)》课程教学大纲(201402修订)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上)》(英文)Power System Analysis (Part I)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层次:专升本总学时:64 学分:4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本课程是电力有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的基础。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外自学相结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力系统运行、故障、稳定性、经济性等各方面的重要概念,理论联系实际,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第1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知识点:电力系统定义及基本要求、生产特点;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概念;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考虑变压器抽头)的概念;电力系统接线方式的分类和特点,三相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

第2章电力系统元件模型及参数计算知识点:输电线路参数的物理意义,分裂导线对输电线路参数的影响,导线整换位的概念;变压器参数计算、等值电路和空载短路试验;三相电路标幺值计算中基准值的选取方法,标幺值的优点和缺点;电力系统的稳态等值电路的分析。

第3章简单电力网的潮流计算知识点: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的定义及计算;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简单闭式网络的潮流计算;潮流计算的目的、意义;电力网损耗率的计算,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第4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知识点: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包括频率一次调整的概念、频率二次调整的基本概念、主调频厂的概念和选择原则;频率调整的必要性;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相关计算、等微增率准则(两台机组的情况)。

第5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知识点:电压调整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三种调压方式及含义;电压调整的措施;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的关系。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见“课程内容和要求”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3、考试时间:90分钟4、试卷题型及分值:填空题(30分)、问答题(40分)、计算题(30分)五、课程参考资料1、教材《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Power System Analysis课程负责人:执笔人: 编写日期:2012年2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L081752.学分:4学分3.学时:64(理论64)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是与电力系统相关专业一门专业课。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列为学位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及基本计算;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分析计算;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稳定性问题的原理和改善稳定性的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为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在电气工程领域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基本知识(6课时)主要内容: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电力系统运行基本要求及接线方式。

1.基本要求⑴掌握电力系统组成;⑵掌握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⑶掌握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2.学时分配课堂教学6学时,其中,电力系统的组成(2学时);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2学时);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2学时)。

(二)电力系统元件的模型(12课时)主要内容:电力系统元件的数学模型和电路模型。

包括输电线路、变压器及发电机的模型。

1.基本要求⑴掌握电力系统元件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⑵熟练应用电路模型进行计算。

2.学时分配课堂教学12学时,其中,输电线路模型(2学时);变压器模型(4学时);发电机模型(4学时),标幺制(2学时)。

(三)电力网的数学模型(2课时)主要内容:电力网的数学模型。

1.基本要求⑴熟悉并掌握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导纳矩阵的方法;⑵熟练应用电路模型进行计算。

2.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其中,电力网的数学模型(2学时)。

(四)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8课时)主要内容:电力传输的基本概念,开式网络潮流计算、闭式网络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法。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doc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doc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Power System Analysis课程编号:2000131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时数:40 学分数:2.5 执笔人:刘平竹编写日期:2002.05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必修课。

课程的任务:培养本科生1、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

2、熟悉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调节方法。

3、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重点及难点安排, 学时分配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2 学时)理解并掌握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的概念、电力系统的负荷、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5 学时)掌握电力线路结构及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发电机及负荷的等值电路、标幺制。

重点和难点:标幺制第三章电力网的潮流计算(7 学时)掌握网络元件的压降和功率、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闭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重点和难点:闭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第四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3 学时)了解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的概念。

掌握:电压调整的方法和调压措施。

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3 学时)掌握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和频率调整、有功功率的平衡和系统负荷在各类电厂间合理分配。

第六章短路计算的基本知识(7 学时)掌握短路计算的概念、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分析计算。

重点和难点: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分析计算第七章电力系统元件的序阻抗和等值电路(7 学时)掌握对称分量法、序阻抗、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元件的序阻抗(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综合负荷)和等值电路、电力系统正负零序网络的制定。

重点和难点:序阻抗、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6 学时)掌握简单不对称短路、不对称短路时网络中的电流和电压的计算、非全相断线的分析和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总学时:48学时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第1章电力系统概述(4学时)1.1、电能与系统;1.2、发电厂:电能生产;1.3、电力网:电能输送与分配;1.4、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1.5、电力系统负荷:电能使用和消耗;1.6*、电力工业发展史。

基本要求:掌握电力系统的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的计算了解电力系统工业发展史第2章电力系统稳态模型(6学时)2.1、稳态建模总体思路2.2、电力线路模型:1)电力线路结构和电磁现象;2)架空线路等值参数;3)电力线路等值电路;2.3、电力变压器模型:1)变压器及其等值电路;2)变压器等值参数;3)变压器∏型等值电路;2.4、电力负荷模型;2.5、电力系统等值电路与标么制。

基本要求:掌握电力线路结构及等值模型掌握变压器的等值模型和参数计算掌握电力负荷等值模型掌握电力系统等值电路及标幺制计算第3章电力系统潮流分析(8学时)3.1、简单电力系统潮流的分析:1)潮流基本概念;2)网络元件电压降落计算;3)网络元件功率损耗的计算;4)开式网潮流的人工计算;5)闭式网潮流的人工计算;3.2、网络矩阵和功率方程:1)网络方程;2)节点导纳矩阵;3)节点阻抗矩阵;4)功率方程;3.3、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1)潮流方程;2)潮流计算机解法的发展史;4)潮流计算的Newton-Raphson法;5)潮流计算的PQ分解法;基本要求:掌握潮流的概念和简单电力系统潮流的人工计算掌握网络矩阵和功率方程掌握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4章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和控制(6学时)4.1、无功功率与电压控制:1)电力系统的电压偏移;2)无功平衡与电压关系;3)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4)现代大电网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4.2、有功功率与频率控制:1)电力系统的频率偏移2)有功平衡与频率关系;3)现代大电网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4.3、经济运行与控制: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2)各类电厂间负荷的合理分配;3)经济调度的数学模型;4)等微增率准则;5)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经济调度;基本要求:掌握无功功率的概念与电压控制的原理掌握有功功率的概念与频率控制的原理掌握经济运行的概念和经济调度的计算第5章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概论(2学时)5.1、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与稳态分析;5.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计算的目的;5.3、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计算的方法。

电力系统分析大纲(下)

电力系统分析大纲(下)

《电力系统分析》(下)课程教学大纲Power Systems Steady-state Analysis适用本科四年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51学时 3学分)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属该专业的必修核心专业课程。

现代电力系统是由大量发电、输电、配电和控制设备组成的复杂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的形成要经历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改造等一系列阶段,而且处于不断发展中,控制计算也在更新。

《电力系统分析》是这个行业和领域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开设该课程的基本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掌握关于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外,还在于为后续各专业课程提供有关电力系统物理规律的背景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它是学习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有一般地全面地了解。

 2.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的特性、作用、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掌握和研究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3.使学生学会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功角稳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使学生在电力系统分析方面的工程计算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目的是为后续各专业课提供背景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

 4.使学生对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电力系统组成和运行的基本概念,掌握进行电力系统物理规律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用于实践。

课堂讲授:以传统的板书为主,适当插入电子课件和必要的电子资料,已提高教学效率。

授课中既要求讲清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定理,又要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行业或专业资料,以印证理论知识和开阔学生视野;结合例题讲解和较大量的课外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

各章节及其中主要术语应给出英文翻译。

由课程组每周安排一次答疑。

作业方面:布置较大量的作业,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培养自学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适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方向)(共80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为高低压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特点、分析方法有全面的了解;熟悉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点、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分析分析的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在工程分析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力系统稳态、暂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本门课程前,应掌握“电路”、“电机学”等课程中的相关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掌握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电力系统电磁和机电暂态过程、电力系统控制的各种分析和计算方法。

对应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简单应用。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习题,答疑,质疑和期末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电力系统基本概述和基本概念【目的和要求】:了解电力系统及其发展情况;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掌握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概念、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

【重点和难点】: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电能生产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力系统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和负荷第三节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第二章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目的和要求】:了解电力线路结构;掌握线路等值电路、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发电机及负荷的等值电路;掌握有名制和标幺制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程
课程代码:ELE321017E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 Power system analysis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预修课程:电路原理、供电技术、电机与拖动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课部门:自动化学院
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任选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情况,掌握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关系,学会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电力系统分析和运行问题提供良好的基础,并使学生在电力系统方面的工程计算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预先修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供电技术、电机与拖动等,为后续的综合性集中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奠定必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生产过程、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基本要求、负荷及其变化规律等有基本的了解。

掌握电力系统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中性点接地方式。

了解我国电力工业及电力系统基本情况。

2.电力网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
了解发电机和负荷的数学模型。

掌握输电线路参数的计算方法和等值电路、变压器参数的计算方法和等值电路、多电压等级电力网络等值电路的形成和计算。

掌握标幺值计算方法。

3.简单电力网络稳态分析和计算
熟练掌握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压降落、功率损耗的计算方法,掌握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

了解线路和变压器中有功功率与两端电压相位差及无功功率与电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原理。

掌握辐射形、环形、两端供电网中功率分布和电压分布的计算方法。

了解环形电力网中功率强制分布的原理和方法。

4.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掌握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方法及特点、功率方程和节点分类。

掌握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求解方法和计算程序框图。

了解P-Q分解法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了解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有功功率平衡及备用容量要求的必要性,各类发电厂的运行特点和合理组合。

了解经济功率分布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掌握负荷和发电机的功-频静态特性及其应用方法。

掌握一次调频、二次调频和联络线调频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了解负荷-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

6.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及电压调整
了解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无功功率平衡和备用容量要求的必要性、各种无功电源及其特点。

了解电压管理和电压调整的必要性。

熟练掌握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措施的原理、特点和计算方法。

了解无功功率最优分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电力系统对称短路的分析与计算
了解电力系统短路的种类和危害以及进行短路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了解无穷大电源的特点,掌握无穷大电源供电的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分析和计算方法。

掌握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

8.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的分析与计算
掌握各元件负序和零序参数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及各序序网的形成方法,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短路时故障点和非故障点的电流、电压计算方法和分析过程以及各序电流和电压的向量图。

五、必备教材和参考资料
(一)必备教材
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陈珩,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二)参考资料
1.《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李光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2.《电力系统分析》,夏道止,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9月。

六、课外学习要求
配合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查阅电力系统分析方面的综述性技术资料3~5篇,并做阅读笔记,以了解电力系统发展现状、趋势和相关技术。

七、教学方法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较为系统地讨论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

在授课过程中,在实验条件不具备时,可考虑应用数字仿真技术进行模拟实验。

八、教学政策
本大纲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特点并兼顾电机学科体系的原则而制订,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自主学习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

本课程涉及面较多,内容发散,相关电力系统的诸多内容涉及前沿科学。

为加强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把握,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加互动环节,对应各章节教学重点设计课堂讨论,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促进课程教学。

九、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内实验、阅读笔记、结课考核综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以期降低应试学习成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练习(10%)、课后作业(10%)、课内实验(10%)、阅读笔记(20%),结课考核(50%),合计构成课程总评成绩。

十、其它事项
课程结束时在非集中考试周内安排结课考核。

(撰写人:撰写日期:2015年4月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