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田勘探

合集下载

海南省海域油气资源特征及勘探开发前景

海南省海域油气资源特征及勘探开发前景

海南省海域油气资源特征及勘探开发前景仝长亮【摘要】海南省海域共圈定新生代油气沉积盆地18个,成藏地质条件良好,资源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位于南海北部的珠三坳陷、琼东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距海南岛较近,开采条件优越,是我国最早进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区域,目前已经形成了东方、乐东、崖城和文昌4个油气田群,是我国海上油气的主产区之一.今后海南省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向主要为上述三大油气盆地,通过对探明储量的进一步开发和对中深部层位的勘探,达到接续增储的目标;随着陵水17-2大型气田的发现和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等一系列技术突破,海南省海域油气勘探开发正向着中深水和非常规能源领域进军.因此,海南省要依靠区位优势,借助油气体制改革的机遇,深入参与国家油气勘探开发活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9(036)003【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海南省;油气资源;特征;勘探开发;前景【作者】仝长亮【作者单位】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海口 570206;海南省海洋地质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海口 570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40 前言海南省是全国唯一具有海域管辖权的省份,其管辖面积超过200万km2,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中指出“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为海南发展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提出“做大做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和加工业”。

然而,海南省油气产业发展不快,尤其是在上游的勘探和开发阶段,还没有本省部门参与其中,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在制定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时,数据支持不够,与油气企业谈判时,无法掌握“话语权”,更丧失了相应的“收益权”。

1 海南省海域油气资源分布海南省海域油气沉积盆地多、分布广、厚度大、资源量丰富。

目前共发现盆地18个,总面积约70万km2,厚度在6 000~12 000 m,最大超过15 000 m。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8)6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7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8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19)9 清洁生产、总量控制与环保措施 (22)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11 公众参与 (23)1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5)13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 (26)附录A (规范性附录)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与内容 (28)附录B (规范性附录)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格式与内容 (32)附录C (规范性附录)海洋油气勘探工程环境影响登记表格式与内容 (42)附录D (规范性附录)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格式与内容 (45)附录E (资料性附录)潮流数值模拟方法 (47)附录F (资料性附录)床面泥沙冲淤数值模拟方法 (52)附录G (资料性附录)泥沙输移扩散数值模拟方法 (55)附录H (资料性附录)污染物输运数值模拟方法 (59)附录I (资料性附录)溢油漂移扩散数值模拟方法 (63)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主要内容、技术方法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它海域内从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和规范,其最终版本适用本规范。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552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4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GB 18486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GB/T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SC/T 9110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海洋石油勘探勘探海洋石油勘探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文库

海洋石油勘探勘探海洋石油勘探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文库

含油量
Hg Cd
非水基钻 井液钻屑
含油量
Hg Cd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二级和三级
排放要求/限值
除渤海不得排放钻井油层钻屑和钻井油层钻 井液外,其它一级海区要求含油量≤1% ≤3% ≤8% ≤1 mg/kg
≤3 mg/kg 除渤海禁止排放非水基钻井液钻屑外,其他 一级海区要求含油量≤1% ≤3% ≤8% ≤1 mg/kg
海25mm禁止排放源自弃置入海•根据新国标,北部湾海域的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均禁止排放或弃置入
海,需运回陆地处理
根据新国标的排放要求,海上需对钻井液和钻屑进行收集,待检验达 标后方可根据主管部门的批复排放
生物毒性容许值执行“GB 18420.1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 物毒性分级》”的相关规定。
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钻井设施机舱、机房和甲板含油污水
海上钻井设施的机舱、机房和甲板含油污水,在渤海禁止排放, 全部实施铅封。其它海域要求排放浓度低于15mg/L。
现45mg/L
月平均值:原50mg/L 现30mg/L
新增三级海域限值,但排放要求均高于原二级海域水平
明确了生产水中石油类月平均排放浓度计算方法
明确了生产水中石油类浓度单位为:mg/L
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生产水
项目 石油类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次 容许值
浓度限值
≤30 mg/L ≤45 mg/L ≤65mg/L
海域划分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的排放要求/浓度限值,按污染物排放海 域的不同分为三级:
一级:适用于渤海、北部湾,国家划定的其他海洋保护区域和 其他距最近陆地4海里以内的海域。

中国近海海域油气地质-东海和南海

中国近海海域油气地质-东海和南海

1、天津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简称天津分公司)隶属于中海
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位于国家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域天津市塘沽区,是 主要负责渤海海域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生产的境外上市公司。 天津分公司的前身是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的一部分,创建于1966年。 1980年实行对外合作,先后与康菲、雪佛龙、壳牌、安纳达克等多家国际 石油公司有合作业务。1999年天津分公司根据中国海油全球发展的战略进 行了重组,2003年又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了深层次 的用工与薪酬制度改革。到目前为止,有员工630余人,固定资产总值约 228亿人民币,累计发现原油地质储量40多亿吨,拥有24个海上油气田, 50多座生产平台,4个陆地终端, 2006年年油气生产能力已达到1561.7万 方油当量。 按照中国海油的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年中国海油将实现国内油气年产 5000-5500万方油当量生产规模的战略目标,天津分公司将承担年产3000 万方油当量的艰巨任务。
中国海域油气地质特征
中国海域油气地质特征
中国海疆油气分布
中国海域分布有27个新生代沉积盆地,总面积约172.9 万平方千米,属我国传统疆域线内的为143.2万平方千米。
其中,近岸大陆架有10个沉积盆地,合计面积92.2万平 方千米;南海中、南部有13个,面积59.4万平方千米, 南海北部陆坡与洋壳过渡区中有3个,面积9.3万平方千 米。这些沉积盆地含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国海域油气田主要分布在渤海湾盆地、东 海盆地、台西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 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
中国近海油气资源基本状况
中国近海油气资源基本状况
渤海湾盆地是目前海上发现油气田最多的地区,主要集中 分布在辽东坳陷、渤中坳陷和埕宁隆起。3个地区分布着锦 州9-3、锦州20-2、绥中36-1等20多个油气田,其中,以蓬莱 19-3最大,预计探明储量达6亿吨;其次是绥中36-1油田, 探明石油储量28.844亿吨。这些油气田共探明石油储量达 8.6183亿吨,天然气储量271.99亿立方米。 东海盆地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坳陷中的西湖凹陷和丽 水凹陷之中,主要油气田有平湖油气田和春晓气田,另外还 有宝云亭、武云亭、丽水等油气田,以富天然气为主,储量 规模属千万吨级。

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其未来

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其未来

( )中国南沙群岛周围的油气资源因缺乏系统的研究评价,油气资源数据没有可比性, # ’ ,目前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正在大规模勘探开发,据不 石油资源量约( )& ! " " " % " " ! " (
. 以上,年产气 ’ %。我国在这个区域只做 完全统计,这个区域每年产油# " " " &! " ( ! $ "&! " ,
( )下游发展目标:在坚持效益第一原则下,有选择大力度发展下游及其它相关能源产 # 业,完善总公司产业链,提高对油价的抗风险能力,弥补国内市场短缺。同时高起点、高标 准、高效率建设化肥、石化和 / 1 2 三大项目。
" 海洋石油工业# $ % "年远景规划
# 油当量目 + & % ,年的战略目标:上游要持续加快发展,增加油气产量,实现 , & & &$% & ( 标,减少国家石油进口压力,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作出贡献。尤其是要加快实施
龚再升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北京 ! ) " " " # $
!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潜力
( )中国近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按全国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近海陆架十个盆地 ! ’ ,占全国石油资源量的 ’。 共有石油资源量# % $ & ! " ( % " ),预计可采石油资源量为 ! *&! " (
! # %,占我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 ! # 天然气资源量为! + & ! " , % * ),估算可采资源量为 # + & ! " %。到 ’ ,占总资源量的 , # " " "年底累计发现石油地质储量% + & ! " ( ! + ),其中探明储量! + & ’ 。累计发现天然气地质储量 ’ %,占天然气资源量的 ! "( * + " " & ! ", . % )。

深水勘探探索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

深水勘探探索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

深水勘探探索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深水油气资源是指位于海洋水深大于500米的地下油气藏。

由于深水油气资源蕴藏量巨大,开发潜力巨大,因此深水勘探与开发成为全球油气行业的热点。

然而,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一、深水勘探的挑战1. 技术难题:深水勘探面临着技术难题,例如在大水深下进行油气勘探与开发需要超长距离的海底管道输送,这对管道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另外,深海环境恶劣,海洋动力学复杂,难以满足船只与设备的稳定操作,需要开发适应深水环境的新型勘探设备与技术。

2. 成本高昂:相比陆地油田,深海油气的勘探投资与开发成本要高昂许多。

首先,水深对设备的运营维护造成了困难和复杂性,增加了设备维修与更换的难度与费用。

此外,深水油气的开发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前期的勘探与开发活动,这对投资方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 风险与不确定性:深海油气勘探面临着较高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深海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勘探难度较大,不确定性较高。

另外,深海油气的生产周期长,风险分散性低,一旦投产遇到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深水勘探的机遇1. 蕴藏量丰富:深水油气资源蕴藏量巨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深海油气资源占全球未被开发的油气资源的70%以上,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与开发潜力。

深水油气资源的丰富给勘探与开发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2. 技术创新:深水勘探的挑战催生了技术创新与突破。

为了突破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技术难题,石油行业积极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开发出一系列适应深水环境的新型设备与技术。

这不仅为石油行业带来了技术突破,也为其他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契机。

3. 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深水勘探的发展为海工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机遇。

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需要各种船只、海底设备以及管道输送等海工装备的配套。

通过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与技术实力,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

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

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海洋是全球最大的资源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海底油气勘探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人类开发深海油气资源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现状海底油气勘探技术主要包括钻井、测量勘探、采油和水下生产等技术,其中测量勘探技术是海底油气勘探的重要环节。

测量勘探技术主要分为地震勘探、电磁勘探和重力勘探三种。

地震勘探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海底油气勘探技术,它通过在海面上放置震源和接收仪器来探测井下地层结构及油气分布等。

电磁勘探则是利用电磁场的特性来对井下地层结构和油气区域进行探测。

重力勘探则是通过对海洋重力场的测量来探测地下油气结构。

此外,为了克服勘探过程中的海洋环境带来的困难,如海浪、水流和水下高压等问题,还出现了许多新型海底油气勘探设备和技术,如超深水平台、水下机器人、智能化钻井设备等。

二、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1. 深海勘探技术将得到更大发展随着陆地和浅海区域油气资源的逐渐减少,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深水区域。

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开始将勘探业务扩展到深海领域,特别是水深超过一千米的深水区。

深海资源具有无限的潜力,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几年得到更大的发展。

2. 海洋信息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海洋信息技术在海底油气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优化勘探的方案、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

未来,海洋信息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例如数据采集和处理,海底设备控制,安全监控等。

3. 海洋环境保护将成为主要问题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需要保护和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将成为海底油气勘探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制定科学的勘探方案和规划,以确保勘探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

4. 多种勘探技术将综合应用不同的海底油气勘探技术各有优缺点,将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克服不同技术的局限性,提高勘探成效。

例如,可以将地震勘探与电磁勘探结合使用,以提高勘探精度和可靠性。

5. 海工装备将得到提升和改进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海工装备将得到不断的提升和改进,以适应更恶劣的海洋环境和更高的施工要求。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与勘探模式概述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与勘探模式概述
1一海洋油气产最
海洋油气生产始于20世纪40年代,从60年代 100×104bbls,d到2005年接近2 500×1伊bbls,d。
据英国Douglas—Westwood公司预计,2004— 2015年世界油气产量将构成如图1、图2趋势。
圈2 1990-—2015年全球深海油气产量增长趋势 (据英国Dmlgla式
圈1世界石油天然气产量构成 (据英国D叫glas-W群1w00d公司)@
2.1海洋油气勘探阶段划分
美国海上勘探阶段划分为初步勘探阶段和进一 步勘探阶段。
初步勘探阶段包括盆地评价、区块评价与圈闭 评价、发现油气藏。
盆地评价阶段部署40—80km稀测网的地震 测量,结合重磁资料进行区域性大地构造分析,深入 研究盆地结构,建立盆地构造样式和沉积模式。进行 盆地的类比分析,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计算盆地 的远景资源量,做出是否继续勘探的评价。
海上地震拖缆模式主要应用在采集二维、三维 以及四维地震数据上,由于其数据采集的高效性.海 上拖缆地震采集模式被广泛使用,海上拖缆地震勘 探模式不受水深的限制,在浅水水域和深水水域都 可以进行地震数据采集。
⑥Chevmn Annual Repon[R].Chevmn,2007.
⑦ChevmnTex枷Annual Repon[R].Chev∞nTex卸o,200r7.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油气开发的延续, 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复杂的发展过 程。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数米深的海域 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海洋石油工 业序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洋油气勘探首先 集中在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等地区;五六十年代油 气勘探则在波斯湾、里海等海区初具规模:七十年代 是海洋油气勘探最为活跃的时期.成果最显著的地 区是北海含油气区.陆续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气 田,如格罗宁根气田。目前在海洋进行油气勘探的国 家越来越多。海洋钻井遍布世界各个海区。

如何进行海上油气资源勘探

如何进行海上油气资源勘探

如何进行海上油气资源勘探海上油气资源勘探是现代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对探索和开发海上油气资源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

本文将论述如何进行高效、可持续的海上油气资源勘探,以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

一. 先进的勘探技术在海上油气资源勘探中,先进的勘探技术是提高勘探效率和减少勘探成本的关键。

地震勘探是目前最常用的勘探方法之一。

通过投放地震信号并记录回波,可以确定海底地层的岩性和构造,从而找到潜在的油气资源区域。

然而,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受限于分辨率和深部探测能力。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的勘探技术逐渐应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勘探中。

其中之一是三维地震勘探。

与传统的二维勘探相比,三维地震勘探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全面的地质信息。

通过采用多个地震探头,可以同时记录不同角度的地震波,从而更准确地确定地层结构。

此外,新兴的勘探技术如重力勘探、电磁勘探和磁力勘探也在海上油气资源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环保可持续的勘探策略在进行海上油气资源勘探时,环保可持续性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勘探活动可能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风险。

首先,合理规划勘探区域是确保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海域的综合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估,可以确定潜在的生态敏感区域,并避免勘探活动对这些区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此外,采用合适的勘探工艺和设备也能够减少环境影响。

其次,进行勘探活动时需要严格遵守环境法规和标准。

例如,在进行海底钻探时,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油气外泄,以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勘探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也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净化,以符合环境排放标准。

三. 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海上油气资源勘探是一个高度复杂且成本高昂的过程。

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应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共同面对挑战并分享经验。

国际合作可以带来多方共赢的效果。

通过共同投资和资源共享,各国能够共同承担油气勘探的风险,减轻单个国家的负担。

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平台建造、钻井、测井与测试(中英文)

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平台建造、钻井、测井与测试(中英文)

Prospect Evaluation 有利目标评价
Abandon 弃井
No Discovery 无发现
Logging 测井
Discovery 油气发现
Abandon No Commercial Value
弃井
无商业价值
Testing 测试
Drilling 钻井
Exploitation 开发
Choose Well Location 井位确定
Tough environment: Typhoon, monsoon and black current and so on. 恶劣环境:台风、季风、黑潮等
Shallow layer geologic hazard Shallow gas accident 浅层地质灾害、浅层气
Wireline Logging of Offshore Drilling 电缆测井
海洋石油平台
油气田设施建设内容按过程分包括: Building Procedure of a Production Platform
1、设计 Design 2、建造 Building 3、安装 Installment 4、调试 Commissioning 5、机械完工和投产 Putting into Production
分离器
油管汇
阻流管汇
加热炉 钢丝绞车
燃烧头 气管汇
燃烧臂
数据头
流动头
井上设备和井下工具 Surface Equipment and Downhole Equipment
Testing of Offshore Oil Exploration
测试
The Purpose of Testing
测试的目的

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海底油气勘探技术是指在海底地质条件下开展的寻找和开采油气资源的技术手段。

随着陆地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底油气勘探成为了近年来全球石油公司和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介绍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海底油气勘探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传统的海底油气勘探主要采用地震勘探、钻井、试油和生产测试等手段。

其中,地震勘探是重要的勘探手段。

通过在海底进行地震勘探,可以获取地下油气层的分布和构造特征,帮助勘探人员确定钻井地点和方案。

此外,近年来,海洋地质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海底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在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中,深海油气勘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目前,海底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浅海区的水深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而深海区则是水深大于500米的区域。

由于深海环境的极端条件和海底地质的复杂性,深海油气勘探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对于深海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深海油气勘探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研究:首先,需要研发更高精度、更高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

由于深海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以及水深的限制,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在深海区域应用受限。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地震勘探技术,以提高勘探的精度和有效性。

其次,需要研发更有效的钻井技术。

由于深海水深较深,传统的钻井技术无法应用于深海油气勘探。

因此,研发新的钻井技术,以及改进和优化现有技术,成为了当前深海油气勘探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深海地质和水文地质等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深海地质环境,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底油气勘探技术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首先,随着深海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无人潜水器自主进行勘探和开采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随着水下油气管道技术和油气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可以实现深海油气的高效、经济开发。

海洋油气开发的前世今生

海洋油气开发的前世今生

036ENERGY 2014.10百科 ENCYCLOPEDIA海洋油气开发的前世今生业内已经普遍认同的是,在过去几年以及未来数年里,全球新增的油气发现量都主要来自于海上。

世界上最早开始海上石油钻探和开采的国家是美国。

1887年和1947年,美国前后开始钻探和开采海洋石油。

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海上油田也是位于美国,即加利福尼亚海岸的亨廷滩油田,发现于1920年。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海底油气的生成石油和天然气是两种在成因上密切联系的有机流体矿产,它们都是由复杂的碳氢化台物组成的,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已经证实,石油、天然气是古代多种生物残体的腐泥物质,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过漫长、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成的。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生油条件、储存空间和保存条件。

首先,要有大型的由地壳沉降形成的积水盆地,一般是浅海和湖泊。

其次,要有适宜的气候,使生物生长繁盛。

这些生物一般是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有孔虫、腕足类、珊瑚、苔藓等,它们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第三,要有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注入盆地,使一代又一代的生物边繁衍、边死亡、边被泥沙一层又一层地掩埋起来。

当一个盆地被几千米基至上万米厚的泥沙填满后,就完全成为一个沉积盆地了。

经过地壳变动及适当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那些腐烂的有机质就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了石油或天然气。

海洋油气储量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累计获探明储量约400亿吨,探明率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占30%。

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

水深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

深海油气资源勘探技术研究

深海油气资源勘探技术研究

深海油气资源勘探技术研究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油气资源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国内在这方面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不过,目前国内的油气资源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已开采的油气田大多数已到达了末期开发阶段,非常需要通过新的油气资源勘探方式来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

其中,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技术研究则可能成为未来需重点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深海油气资源勘探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一、深海勘探技术面临的挑战深海油气资源勘探相比陆地勘探而言,存在着很多挑战。

深海勘探通常发生在深度超过1000米的海洋区域,其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海水温度和压力极高,以及存在海流、海浪、冰山和飓风等极端气象情况,这些都给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需要掌握适当的技术来解决这些挑战。

此外,还需考虑勘探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风险。

二、现有的深海油气资源勘探技术目前,深海油气资源勘探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海底采样、海洋地震勘探和海底气体水合物勘探。

1. 海底采样技术海底采样技术是采用各种类型的海底钻探设备对海底沉积物进行钻探和采样,旨在了解沉积物的成分和性质,进而判断沉积物中是否存有油气资源。

海底采样技术有助于获得油气资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但只能探查钻井范围内的情况,适用范围比较有限。

2. 海洋地震技术海洋地震勘探技术是利用声波信号进行探测的技术,通过观测声波的反射、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了解地下油气储层的物理特征。

该技术的优点是涉及范围广,可对海底油气进行足够深入的探查,但存在一个问题是由于海洋环境较为复杂,采集数据过程存在很多困难。

3. 海底气体水合物勘探技术海底气体水合物是一种深海气体资源,具有更高的储存密度和化学能量。

通过对海洋底部进行随机的气体水合物勘探,可以寻找到相应的油气资源。

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一些专门的钻探和拖网等设备,这些设备的特点是可以非常精确地探测水合物,并且将其取样。

深水油气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的主要热点

深水油气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的主要热点

深水油气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的主要热点金庆焕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就能源资源而言,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资源。

1992年第二届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将海洋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

工业革命以来,矿产资源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开发,终将枯竭。

据专家估计,美国到2050年其石油资源将枯竭,我国由于油气勘探起步较晚,有相当一部分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因此石油资源枯竭的时间将会推迟。

海洋油气勘探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因此海洋油气勘探晚于陆地近一个世纪,而深海的油气勘探又晚于浅海近30年。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对墨西哥湾、南大西洋和我国南海的深水油气勘探作一简介。

一、海洋油气经历了从浅水到深水的勘探历程目前国外通常将300米水深线作为浅水和深水的分界线,我国则以200米水深线作为浅水和深水的分界线。

由于海洋勘探技术比较复杂,因此海洋石油勘探比陆地推迟将近100年。

1859年美国 E.L德雷克应用现代技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用现代技术钻成第一口油井,1878年清政府买来钻机,并雇请美国技师,在台湾苗栗出磺坑钻成第一口油井。

但石油的大量使用则出现在19世纪末,内燃机广泛使用以后。

美国和前苏联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岸外的墨西哥湾和南里海钻遇工业油流,揭开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序幕。

1967年6月我国在渤海钻探的第一口海洋石油探井“海1”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

半个多世纪以来,海洋油气经历了由浅水到深水的勘探历程。

深水油气一般位于被动大陆边缘的陆坡区,它具有油气生成的良好地质条件,同时在陆坡区由于海平面升降,往往发育深海扇和浊流沉积,为油气提供良好的储层。

国外深水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0年前,海洋油气勘探限于水深300米以内,到2003年,海洋油气勘探水深已达3053米。

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已发现深水油气田328个,已投入开发的75个。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题目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学生姓名邵鑫学号 2702100423 指导教师孙_渊学院___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专业班级___ 资源勘查(石油与天然气)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一、引言从19世纪中叶,马利特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来测量弹性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为地震勘探萌芽的开始,经历了数百年的应用于发展,地震勘探已经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于1951年开始进行地震勘探,并将其广泛的应用于石油与天然气、每天勘探、工程地质勘查已经金属矿的勘查当中。

从国内外的近几十年勘探实践表明,没有物探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更多圈闭的发现,就没有钻探成功率的提高,也就更不会有油田和储产量的快速增长。

宏观看,物探的作用在勘探阶段是客观的目标评价,在开发阶段是精细的油藏描述。

因此,油气勘探开发离不开地震技术和地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如果说勘探技术是石油工业的第一生产力,那么物探技术就是获得油气储量的第一直接生产力。

纵观近些年的勘探技术的具体运用,最常见的莫过于地震勘探,所谓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形,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对于人类,对于中国未来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目前,石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的消费量逐年递增,据统计和预测,全世界石油消费在1990一一2010年将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的速度增加,高出全世界石油消费总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

近几年来,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产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年我国原油产量是1.5亿吨,进口5983万吨;2003年产量1.7亿吨,进口9112万吨,预计2015年我国原油需求缺口将达到2亿多吨。

详解世界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与装备

详解世界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与装备

经典技术与装备展示,设计师的世界你可懂?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近十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海洋领域约占60%,世界新增储量的70%来自海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还处于初期阶段。

海洋油气勘探技术按勘探阶段可分两类,第一类主要有海洋地球化学勘探、海洋拖缆地震勘探、四维勘探、可控源电磁勘探以及微生物勘探技术,第二类以勘察船为主的探井技术以及光学传感器技术;海洋油气开发技术以各种海上平台为主,包括浅海钻采的固定平台、自升式平台,深海钻采的半潜式平台、钻井船和FPSO,以及起重铺管船、定位系统、外输系统、水下设备和工程船舶技术等。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向深海技术发展是必然趋势,发达国家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日渐成熟。

图1 深海概念1.浅海勘探技术及装备油气目标地球化学探测。

海洋油气目标地球化学探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勘探目标区,其目的是识别目标区可能存在的海底油气渗漏,查明目标区的油气潜力,进而为钻探井位优选提供依据。

在对目标地球化学探测发现的海底油气渗漏异常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开展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结果综合评价,把海底表面渗漏与深部含油气系统结合起来,从烃类生成、成熟、运移和演化入手,揭示含油气系统信息,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目标区和局部构造进行排序,选取最有利的位置,提出井位建议。

海洋拖缆地震技术。

海洋地震勘探在水深大于3~5m时,采用地震工作船施工,激发系统采用多枪气枪激发,接收系统采用压电检波器,按不同需要固定在海上拖缆上,工作船引导拖缆按测线方向前进,形成边行驶,边激发,边接收的工作方法。

海洋地震勘探需要精确的实时卫星定位系统,随时记录激发点和接收点的准确位置,包括海水流向造成的拖缆不同偏移方位。

因此海洋地震勘探与陆地相比,其方法和装备都要复杂得多(见下图)。

图2 海上拖缆地震勘探工作海上地震拖缆模式主要应用在采集二维、三维以及四维地震数据上,由于其数据采集的高效性,海上拖缆地震采集模式被广泛使用,海上拖缆地震勘探模式不受水深的限制,在浅水水域和深水水域都可以进行地震数据采集。

海洋石油勘探勘探海洋石油勘探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文库

海洋石油勘探勘探海洋石油勘探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文库

采样送样流程图
COD/OIW/BTT流程图
4个有生产处理水排放口 平台每两个月取一次生产排海 水样 (HZ192,HZ26,HZ323,FPSO) 各平台取生活污水 /生产排放水样/泥 浆钻屑样 EHS部门接收水样
EHS 部门安全分析员集中水 样后送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深圳监测站
深圳监测站送指定机构检测
陆地终端含油污水的排放 生活污水
项目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COD 粪便
≤300 mg/L 经消毒和粉碎等处理
≤500 mg/L ——
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固体垃圾
固定式和移动平台及其他海上钻井设施排放固体垃 圾,应符合下表的相关规定。
项目 生产垃圾 生活 垃圾 食品废弃 物 距最近陆地
CACT 污染物排放状况
近6个月生活水COD 值(mg/l)
FPSO Oct-08 Nov-08 Dec-08 Jan-09 Feb-09 Mar-09 346 326 371 334 312 319 HZ21A 1020 1010 1050 1020 1050 1030 HZ26 1030 1040 1030 1070 1010 1040 HZ322 1070 1040 1060 1100 1120 1150 HZ323 1060 1070 1050 1010 1040 1080 HZ192 1150 1170 1100 1140 1170 1130 HZ193 1180 1220 1150 1220 1230 1200


根据新国标的排放要求,海上需对钻井液和钻屑进行收集,待检验达 标后方可根据主管部门的批复排放 生物毒性容许值执行“GB 18420.1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 物毒性分级》”的相关规定。

测绘技术在海上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在海上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在海上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案例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上油气勘探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然而,海上环境恶劣、地形复杂,给油气勘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领域,测绘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勘探工作提供了精确的空间数据和地质信息。

本文将通过多个案例,探讨测绘技术在海上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第一个案例是北海油田的勘探。

北海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该地区的复杂地质条件和海底地形给勘探工作带来了挑战。

为了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勘探人员利用测绘技术对海底地形进行了详细的勘测。

通过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和侧扫声呐,可以获取到海底地形的高分辨率数据,并生成三维地形模型。

这些地形数据对于确定钻井位置、预测油气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测绘技术还可以帮助确定海底油气管道的敷设路径,避免地形复杂区域的危险和障碍。

第二个案例是深水区勘探。

随着陆上和浅水区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深水区成为了新的勘探热点。

深水区具有海底坡度大、水深深等特点,给油气勘探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测绘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和激光测距仪,可以精确地获取到海底地形的数据。

此外,潜水器的运用还可以进行深海地形的精细勘测,为油气勘探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除此之外,测绘技术还可以帮助确定深水区油气井的位置和石油储层的分布规律,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第三个案例是海底管道的勘测与敷设。

海底管道是将海上油气输送到陆地的重要设施,而其敷设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油气的输送效率和安全性。

在海底管道的勘测与敷设过程中,测绘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使用激光测距仪和声呐等设备,可以精确地获取到管道敷设区域的地形数据和水深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勘测人员确定最佳的敷设路径和安全区域,并规避地质灾害等风险。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对管道进行定位、监测和维护,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在海上油气勘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复杂地理环境还是深水区勘探,测绘技术都能提供精准的空间数据和地质信息,帮助勘探人员准确判断勘探目标的位置和油气分布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4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海洋油气产量

海洋油气生产始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为100万 桶/天,2005年为2500万桶/天。

在世界海洋石油产量中,北海海域石油产量及其增 长速率,一直居各海域之首。2000年产量达到峰值,即 3.2亿吨,随后逐渐下降。波斯湾石油产量缓慢增长, 年产量保持在2.1~2.3亿吨,而墨西哥湾、巴西、西非 等海域石油产量增长较快,年均增长超过5.0%,其中, 墨西哥湾可能在未来数年超过北海,成为世界最大产油 海域。
12
Page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世界海洋地震船调查

截至到2006年,全球共有22家公司从事海 上地震勘探作业,共拥有船只125艘,其中能 够承担滩浅海或过渡水域的作业船共有51艘, 能够承担深水地震勘探的有74艘。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海洋勘探钻井

海上钻井需要使用平台和钻井船。自升式 钻井平台,钻探水深一般小于180m,移动性能好, 造价低,拖航困难,平台定位操作复杂。半潜 式钻井平台,水深60~2000m,最深达3100m, 稳定性好,能适应恶劣海况,自航速度低,造 价高。深水钻井船,水深300~6000m,移动性 高,动力定位,受风浪影响大,甲板使用面积 小。

Page
1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海洋油气勘探阶段划分

美国海上勘探阶段划分为初步勘探阶段和进一步勘 探阶段。初步勘探阶段包括盆地评价、区块评价与圈闭 评价、发现油气藏。进一步勘探阶段则以钻探井和评价 井为主,以扩大含油气面积,增加和探明油气地质储量。 盆地评价阶段部署40~8Okm稀测网的地震测量,结 合重磁资料进行区域性大地构造分析,深入研究盆地结 构,建立盆地构造样式和沉积模式,进行盆地的类比分 析;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计算盆地的远景资源量, 做出是否继续勘探的评价。


Page
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投资及风险特点海上油气勘探的投资大幅增加,一 般是陆地油气勘探投资的三到五倍。勘探投资主要体现 在海上钻井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海上钻井设备的搬迁拖 航、海上油气的集输、海上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后勤补给、 海上钻井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与保险等方面。这些勘探 投资都要比陆地上大得多。 海洋石油勘探优势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由于交通便 利和使用特殊的仪器设备,海洋油气勘探具有极高的工 作效率。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地震船沿测线边前进边进 行测量施工作业,施工作业效率比陆地地震工作效率高。
Page
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海洋项目投资

伴随国际油价的持续高涨,全球油气勘探 开发(E&P)总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Page
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水深

世界深水区钻井装置超过3000米水深、钻 井能力达到1万米的钻井船有15艘,海上施工 起重能力为到1.4万吨,水下焊接深度达到400 米,深水铺管长度1.2万千米,水下维修水深超 过2000米,深水区采油装置超过204座。2003年 水下生产系统有2100套,2007年增加到5700套。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工程系 地质1031班 3302宿舍全员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世界海洋石油业勘探现状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 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 复杂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 海岸数米深的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 井,拉开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序幕。
Page
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海洋油气勘探特点

工作区环境特点与陆地油气勘探相比较,海上的台风所 形成的巨浪、狂风影响勘探工作进度,威胁勘探人员的生命 和财产安全。 勘探方法特点陆地上的油气勘探方法与技术在海洋油气 勘探中都是适用的。但是,受恶劣的海洋自然地理环境和海 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许多勘探方法与技术受到了限制。 钻井工程特点海上钻井工程设备的结构要复杂得多,海 上钻井必须使用钻井平台。由于受海洋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上钻井工程要考虑风浪、潮汐、海流、海冰、海啸、风暴 潮、海岸泥沙运动的影响。考虑海洋的水深、海上搬迁拖航 等因素的影响,而陆地上钻井工程则无须考虑这些因素。

Page
1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区块及圈闭评价阶段通过地震的加密和高精度的非 地震物探,进行勘探区块的划分与评价。主要是以区块 为对象,进行圈闭分类排队,计算圈闭的资源量并进行 风险分析。通过地震精查做出新一轮的评价后,实施圈 闭初步钻探工作,发现油气田,初步评价储量的商业价 值。

进一步勘探阶段主要是通过进一步的钻探工作扩大 含油气面积,并计算油气田的探明储量。美国海上油气 勘探在盆地勘探早期,特别重视同世界各国含油气盆地 之间的类比分析。勘探工作中特别强调资源评价的重要 性,使之成为整个勘探工作的核心。在局部构造的准备 上精益求精,并进行风险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Page
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油气资源分布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 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 占30%。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地位, 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水深小于500 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2000~ 2005年,全球新增油气探明储量 164亿吨油当量,其中深海占 内 41%,浅海占31%,陆上占28%。 从区域看,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 “三湾”即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几内亚湾;“两海”即北海和 南海;“两湖”即里海和马拉开波湖。其中,波斯湾的沙特、 卡塔尔和阿联酋,里海沿岸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 北海沿岸的英国和挪威,还有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尼日 利亚等,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国。
Page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海洋油气储量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 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探明率30%左 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据《油气杂志》统 计,截至2006年1月1日,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 1757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173万亿立方米。 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约1350亿吨,探明约380 亿吨;海洋天然气资源约140万亿立方米,探 明储量约40万亿立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