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
纪录片被视为一种宣传和教育手段,被广泛用于展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成就,以及推广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理念。
在这个时期,纪录片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宣传中国人民的劳动精神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这些纪录片通常以长篇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其内容结构比较传统且严谨,符合社会主义的审美要求。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
纪录片的风格开始发生变化。
国内外的纪录片思潮影响了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引入了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一些纪录片导演开始拍摄关于社会问题和个人生活的作品,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方面,纪录片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更加多样化。
许多纪录片涉及到社会矛盾、历史反思、民间故事等话题,展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多元的中国社会。
另一方面,中国纪录片也开始涉足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电影节和展览。
一些中国纪录片导演因其出色的作品而获得了国际认可和奖项,为中国纪录片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宣传教育到个性化创
作的转变,从传统审美到多元化表达的演变。
它不仅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导演在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方面的成长和突破。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化,纪录片创作必将继续追求更高的艺术和社会意义。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20200630113828)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 —1977年)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
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
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浓重的灌输味。
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 —1992 年)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
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
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
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
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
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 —1998年)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
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
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
纪录片发展历程
纪录片发展历程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和现实生活为素材的影视艺术形式,通过镜头记录、探索和呈现社会、历史、自然等各个领域的真实情况。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电影的起源。
早期的纪录片主要以记录重大事件、战争、探险和旅行为主题,多为无声片。
1902年,法国电影制片商默里斯·路易斯拍摄的《火车入站》被认为是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它细致地记录了一个火车驶入车站时的情景,为纪录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纪录片的制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纪录片开始向政治、社会问题倾斜,成为各国政府和组织重要的宣传工具。
苏联的电影导演多维金创作了大量政治宣传纪录片,如《面包》、《契卡待办事项》等,他们使用独特的排列组合手法,使得纪录片更具有宣传效果。
同时,德国导演肖尔滕·斯龙德诺夫斯基的《大都市》运用了截取和拼贴的手法,使纪录片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40年代末50年代初,纪录片开始探索现实主义风格,强调生活的真实和普通人的命运。
法国导演让·维托·克鲁兹在其作品《微笑》中,以真实、动态的手法纪录了一对夫妇的生活轨迹,引发了观众对现实主义纪录片的关注。
同时,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蒂和理查德·莱科克通过拍摄一名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创作了《克里斯托弗家的孩子们》等作品,使纪录片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1960年代以后,数字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纪录片的发展。
导演们可以更加便捷地拍摄、剪辑和制作纪录片。
同时,探索个人主题和观点成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方向。
以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和摄影师赫尔穆特·赖特的《动荡之年》为代表,这些作品通过批判性的视角和观点,呈现了复杂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更加方便。
许多公众人物、艺术家、教育者都开始制作自己的纪录片,推动了纪录片的多样化和个人化发展。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资料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一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请结合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论述。
1.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片电影。
重要作品1938年《延安和八路军》(袁牧之导)反映了全国各地抗日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情景;重点纪录了毛泽东、朱德和八路军其他高级指挥员的风采,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与社会风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
那时的人力物力严重匮乏,纪录片发展速度缓慢。
2.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1958~1966文革前)这阶段是对新闻纪录电影的延续,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
主要创作人员有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
主要任务: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和新成就。
主要形式:电视纪录片和新闻片。
作品有《收租院》(北京电视台拍摄)重大意义1.突破了“报道型”新闻纪录片的僵化模式2.开创了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3 既有“宣传教育”的思想性,又有艺术的生动性3.十年动乱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8)被极左路线和帮派压制和束缚的时代,公式化,概念化,题材严重狭窄手法严重僵化。
状态:在夹缝中顽强生存。
优秀作品《深山养路工》吉林省铁岭地区一支活跃在深山峡谷中的铁路养路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爱护国家财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本片运用老工人的同期声讲话,以多种蒙太奇手法,制造了戏剧性效果,具有生动感人的表现力。
《放鹿》《下课以后》《太行山下新愚公》等。
4.纪录片的初步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1,纪录片开始栏目化1978年9月30日央视《祖国各地》1989年《地方台50分钟》2.作品数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样。
内容: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等。
形式:散文式,抒情诗式音画式调查报告式等。
3.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话说长江》(25集1983年播出)《丝绸之路》(15集1979年中日联合摄制)《话说运河》(35集央视摄制)4.主要模式解说词+画面格里尔逊模式《西藏的诱惑》(刘郎 1988年) (男)“西藏的诱惑,不仅因为它的历史,它的地理,更因为:西藏,是—种境界。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资料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资料在1950年代,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政府开始重视纪录片的宣传功能。
从1950年代到1960年代末,中国纪录片主要以宣传政治理念和社会进步为主题,强调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实践。
这一时期的中国纪录片以《沂蒙山》和《船山血泪史》等作品为代表,通过各种镜头手法和叙事方式,强调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宣扬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开放的到来,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1980年代初,中国纪录片逐渐从“光宗耀祖”向“拿得出手”转变,开始注重片子的艺术性和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一时期,徐克的《火种》、黄建新的《壮乡》等作品尝试挖掘中国历史的文化和社会问题,以及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990年代开始,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多样和开放的发展阶段。
纪录片制作的主题和风格变得更加多元化,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赵晓亮的《芙蓉镇》和傅晨光的《金宝岛》等作品试图通过个人叙事和情感引导观众思考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21世纪初,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新的创新时期。
新一代纪录片导演开始采用新的影像和叙事手法,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创作和传播。
例如,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和贾樟柯的《咱们还未成年》等作品,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个人表达和艺术特色。
总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简单记录到宣传宣传,再到独立思考和多样化的阶段。
中国纪录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反映了社会和政治变革的特点,并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表现出中国社会和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年轻一代导演的崛起,中国纪录片将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
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
纪录片和社会的关系: 1、全国电视的普及,从精英变为大众 2、中国社会百业待兴,要一种精神力量 3、媒介生态环境,电视节目匮乏 ——高潮 具有民族精深象征意义的大山大河成为拍摄主体,集 体化的人性化的符号 纪实风格的产生和流行: 原因:和日本的合作;伊文思的思想传播
特点:非纪实因素的采用,非纪实作品的出现。 对真实再现的讨论 选题:纪录这个时代的变迁,影响所记录的时代
2003年:归一 2003年《纪事》和《见证》栏目的出现 “坚持以纪实的影像关注时代热点的社会变革事件, 关注事件中人物的命运,在对事件负载型的描述中, 完成对时代的深刻记录。” 2003年,《鸟的迁徙》首部引入中国的数字纪录电影
地方台50分钟
1978,《祖国各地》;1989,《地方台三十分 钟》,第一个固定的纪实性栏目,面向地方台的纪录 片播出平台。 原因:精品意识;系统意识 给地方台一个播出纪录片的渠道和展示他们成就的平 台。 作品获奖:《方荣翔》、《两个孤儿》、《半个世纪 的乡恋》、《回家》、《龙脊》。
话说长江
三种题材纪录片 新闻价值 历史题材和怀旧题材 人类共同兴趣 ——行进中的影视中国。纪事
关注现实:最富有价值的一次回归 纪录片的价值 人文价值 文献价值 社会价值 艺术价值
市场化 要求,原因 障碍 纪录片栏目的市场化生存:《见证》 制片人制度和模式化制作 流水线的制作方式,节目的拍摄控制在两周之内,节 目的思想内容要靠前期策划来完成
纪录片栏目 1993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是一档 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运作的纯纪录片栏目。“聚 焦时代大变革,记录人生小故事”。 1993年,《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要通过一个个老百姓的故事来串联和勾勒中国当代整 个社会发展的轨迹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
当时,中国电影工作者受到苏联纪录片的影响开始创作纪录片。
起初,这些纪录片主要以记录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人阶级斗争为主题,如《五一建设纪实》、《钢铁中的火花》等。
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创作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作品多样化,不仅继续记录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还开始涉及农村、城市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渔洋山》、《欢乐的黄河》等,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叙事方法,展现了中国人民奋斗和生活的真实面貌。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中国纪录片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电影的制作受到限制,纪录片创作陷入低谷。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纪录片才逐渐恢复活力。
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个现实”的要求,要求纪录片作品要关注现实问题、接地气、服务人民。
在这一背景下,纪录片作品开始探索更加立体和深入的社会现实,如《江边安》、《厂长找工人》等。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社会发展迅猛,纪录片作品开始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例如,《河上的父子情》、《封锁线》等作品,通过表现个体命运和社会变迁,反映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复杂问题和矛盾。
21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不少中国纪录片作品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奖,拓宽了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和审美境界。
例如,《千里走单骑》、《南方车站的聚会》等作品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总的来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伏和变革。
从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纪录片到现今的多元化创作,中国纪录片在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体命运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元的中国。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作者:刘博群张笑岩来源:《活力》2010年第14期[关键词]纪录片;市场化;制作者中国纪录片较之西方起步较晚,但现阶段已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态势。
回首上个世纪纪录片的现代化进程,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始终影响、刺激着中国纪录片的进程:第一个因素是如何处理古与今、旧与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从纵的、历时性的角度亦即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进化效应”。
第二个因素是如何处理中与外,主要是中与西即本土文化与外来异质文化的关系,这是从横的、共时性的角度亦即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转播效应”。
第三个因素是从上述纵与横、时与空的交叉亦即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如何处理“文”与“用”的关系,也就是纪录片与中国现实社会的关系,而在20世纪的中国,最突出的则是纪录片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姑且称之为“功能效应”。
在中国纪录片的现代化进程中,一切理论的论争、思潮的演变、实践的成败、创作的得失(包括主题思想与形式风格的变化),都无不与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而且这三个问题往往是纠缠在一起才对纪录片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作用的,这叫做“文化综合效应”。
和西方纪录片一样,中国的纪录片也是脱胎于电影纪录片。
新闻纪录片电影的历史,实际上可称为电视纪录片的“史前史”。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的格林尔逊式即画面加解说式纪录片,二是90年代以来的真实电影式即观察式纪录片。
但其发展进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却是曲折而艰辛的。
标志着中国新纪录片进步的,不仅有理念和形式的本质转变,也有纯粹的技术的更新。
数码技术的发展,使记录设备日益小型化、个人化,摄、录、编剪可以很轻松地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制作人可以更从容更自如地记录原汁原味的生活实态,它所带来的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
吴文光说,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个人方式,拿着像笔一样小巧的DV机,他可以像作家写作一样做纪录片,他甚至开始用DV机来做日记。
这种变化已经促使许多业外人不断进入纪录片的制作行列,这意味着很多新的可能性。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家写作一样做 纪录片 。 甚至开始用D 他 V 机 来 做 日记 。 这 种 变 化 已 经 促 使 许 多 业 外人 不 断 进 入 纪 录 片 的 制 作 行 列 ,这 意
味 着 很 多 新 的可 能 性 。
作、 营销 有 专 门 机构 负责 . 电视 台不 直 接 参 与 , 更 符 合 现 代 市 场 经 济 的 特点 。 这 制
播 分 离 应 该 是 中国 电 视 纪 录 片 市 场 化 的 关键 词 。 把 握 舆 论 导 向 的前 提 下 . 把 在 应 相 当 一 部 分 节 目的 制 作 权 转 移 到 节 目制
第 一个因素是 如何处理 古与今 、 旧 与新 、 统 与 现 代 的关 系 , 是 从 纵 的 、 传 这
处 理 “ ” “ ” 关 系 . 就 是 纪 录 片 文 与 用 的 也
海 电 视 台《 录 片 编 辑 室 》 如 今 收 视 率 纪 , 已暴 跌 至 7 8 %一 %。《 我们 的 留学 生 活 》 能 够 创 下 那 么高 的收 视 率 ,按 照一 位 资 深
纪 录 片 人 的说 法 .是 因为 制 作 者 很 能 吃
些纪 录 片 制作 者 的 共识 。 最 雄 辩 的 证 据
就是 纪 录 片 没 人 放 也 没 人 看 了 。 当 年 创 下 3 %的 收 视 率 、 比电 视 剧 更 火 爆 的 上 6
第 三 个 因素 是 从 上 述 纵 与 横 、 时 与 空 的交 叉 亦 即从 文 化 功 能 的角 度 来 如何
实 。 电 视 纪 录 片 栏 目要 想 实 现 流 水 线 制 作 .必 须 建 立 适 合 自身 特 性 的 多 快 好 省
电视纪录片创作基础PPT
将素材按照故事线进行剪辑和 拼接,使内容更加紧凑和连贯 。
音效与配乐
添加合适的音效和配乐,增强 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特效处理
根据需要,运用特效处理技术 ,如调色、降噪等,提升画面
质量。
音效与配乐
01
音效选择
选择合适的音效,如环境音、动 作音效等,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 表现力。
配乐选择
02
倾听与观察
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观察其非 言语表现,捕捉细节。
采访氛围
营造轻松、自然的采访氛围,使采访 对象放松并真实表达。
音效设计
音效选择
音效编辑
根据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音效,如环境音 、配乐等。
对音效进行剪辑、拼接、混音等处理,使 其与画面相得益彰。
原创音乐
无声胜有声
创作符合纪录片主题的原创音乐,增强艺 术表现力。
适当运用沉默和空白,让音效为画面和故 事服务。
视觉效果与动画
特效运用
合理运用视觉特效,如颜色校正、画面调色 等,增强画面表现力。
动画制作
根据内容需要制作合适的动画,如三维动画、 手绘动画等。
动态图形
运用动态图形传达信息,提高画面可读性。
实拍与CGI结合
将实拍画面与CGI技术相结合,创造更为逼 真的视觉效果。
电视纪录片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探索
20世纪初期,随着电影技术的出 现,纪录片开始萌芽。代表作品 有《北方的纳努克》等。
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媒 体的兴起,电视纪录片逐渐成为 主流。代表作品有《时代周刊》 等。
创新与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技 术的进步,电视纪录片在形式和 内容上不断创新和变革。代表作 品有《地球脉动》等。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作者:毕琦琦来源:《今传媒》2017年第01期摘要: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客观记录社会生活的变化,尽可能地还原事物原貌,具有真实性、纪实性的特点。
1958年6月我国首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在北京电视台播出,正式拉开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序幕。
50 多年的风风雨雨走来,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笔者将对这四个时期的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并对每个时期的具体状况做出详细分析,试着勾勒出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大致脉络。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四个阶段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69-02我国电视纪录片从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其真正被人们熟知和喜爱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但几十年来,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拍摄目的不过是为了官方宣传。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众多高水准高质量的纪录片,开启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纪录片发展新时代。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整个中国电视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一、1958年~1977年(政治化纪录片时期)(一)总体情况这个时期,我国电视纪录片刚刚起步,作为一个全新的节目类型,没有完全独立,也没有完善的技术条件和制作水准。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有以下3个特点:1.声画不同步,群体画面较多,个人画面较少;2.采用胶片拍摄,技术落后,发展缓慢,模仿纪录类电影;3.内容上以新闻纪录片为主,宣传色彩和政治色彩浓厚,注重意识形态上的教化,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二)电视纪录片《收租院》达到创作最高峰那时我国有影响的电视纪录片为数不多,除了孔令铎、庞一农在1958年拍摄的首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以外,不得不提到1966年由陈汉元编辑、中央电视台摄制的新闻纪录片《收租院》,这部片子在全国范围内反响热烈,算的上是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最高峰。
《电视纪录片分析》课件
制定计划
02
03
组建团队
根据主题,制定详细的制作计划 ,包括拍摄地点、采访对象、拍 摄时间等。
根据制作需要,组建包括导演、 摄影师、采访记者等在内的专业 团队。
拍摄与采访
现场调研
对拍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环境、人文背景等信 息。
采访技巧
运用合适的采访技巧,如开放式、封闭式等,获取有 价值的信息和故事。
03
02
镜头运动
推、拉、摇、移等镜头运动方式, 增强视觉效果和动态感。
画面构图
运用色彩、明暗、线条等元素,营 造意境和氛围。
04
人物塑造
人物刻画
通过细节描写、行为举止、语言特征等手段,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
人物关系
通过人物间的互动和关系构建,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外部行为和言语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非线性叙事
打破时间顺序,采用倒叙、闪回等手法,制 造悬念和张力。
嵌套叙事
一个故事内部包含多个子故事,通过相互关 联形成复杂叙事结构。
多重视角叙事
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叙述事件,展现多元观点 和情感。
镜头语言
01
镜头选择
根据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如 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镜头组接
合理运用镜头间的切换和转场,构 建流畅的视觉流程。
04 电视纪录片的社会价值
CHAPTER
传播知识
传播历史文化
电视纪录片通过影像和声音记录了大量的历 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让观众了解人类文明的 发展历程。
普及科学知识
电视纪录片常常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 向观众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
提高公民素养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事实和人物为基础的电影或电视节目类型。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电影制作时期。
纪录片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相机发明之初。
当时,许多早期的电影制作者使用摄影机记录真实的事件和场景,以便将它们展示给观众。
这些早期的记录片经常拍摄自然景物、世界奇观等,例如旧金山地震和中国长城的建造。
20世纪初,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纪录片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同时,电影制作者开始更加注重用纪录片表现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
在这个时期,世界各地纷纷创作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纪录片作品。
例如,美国电影人罗伯特·弗拉纳里在他的纪录片《南部电影》中记录了奴隶制度的历史,而苏联电影人达日·维尔托夫斯基则通过他的纪录片《饥饿的冰岛》揭示了西伯利亚镇上的饥荒和贫困。
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纪录片开始在电视上播出,并且开始有专门制作和播放纪录片的电视台。
这使得纪录片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并吸引更多的观众。
在这个时期,纪录片也开始涉足更多的主题,包括政治、历史、环境、人类和社会问题等。
美国的凯南·韦纳斯成为了这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奔向未知的探险家》和《妇女诅咒》都成为了经典之作。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数码技术的进步和网络传媒的兴起,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现在,任何人都可以用手机或小型数码相机制作和上传自己的纪录片作品。
这种便捷的制作方式使得纪录片成为一种更加容易实现的艺术形式,并且吸引了更多的制作者和观众。
纪录片的形式和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的纪录片不仅着重于事实和真实,还注重艺术性和叙事手法。
许多纪录片导演开始运用各种手法和技巧来创造独特的影像语言,例如,仿照电影剧情的结构、情感化的叙事和虚构元素的运用等。
总的来说,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电影技术、社会环境和观众需求的相互影响和推动的结果。
从早期的真实记录到现代的艺术性创作,纪录片不仅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了解和视角,也成为了一个具有自己独特魅力的电影类型。
浅谈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浅谈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作者:李静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8期[摘要]创作理念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社会观念的演进,以及人们对创作认识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不管是传统理念还是发展的理念,它本身没有好和坏、先进和落后的区分。
但是怎样和观众更贴切、怎样给观众更多的思考余地,以及怎么开阔创作的思野,诸如此类的问题毫无疑问地成为创作者不断研究的课题。
我国的电视纪录片随着时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创作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理念变化趋向[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78-02在我国电视开播的时候就有纪录片了,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真正蓬勃发展起来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我国进入一个社会的转轨期,社会的经济结构、伦理价值、道德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转移。
那个时候,社会普遍的文化心态是:厌恶虚假,渴望真实;回避空谈,力求实际;远离梦幻,追求现实。
也就是说,历经苦难的国人活得越来越实在,要求越来越实际。
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所生存的社会,关注事态的变革和发展。
而此时随着电视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电视纪录片也深受欢迎。
纪录片反映了真实社会的生存状态,也让观众感到自己已经融入社会群体之中,同社会更贴近,纪录片让观众更加了解社会。
所以,当时的电视纪录片绝大多数是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也适时地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纪实派,他们几乎把“纪录”与“纪实”等同,追求一种“新闻现实”,此类纪录片也创造了我国纪录片创作的高峰,引起了电视界甚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不过近几年,纪录片的另一种创作理念正在悄然地形成。
2001年,在第六届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的评选中,由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执导的纪录片《英与白》获四项大奖,引起了评委及观众的强烈反响。
《英与白》似乎给沉寂许久的纪录片界带来一丝生机。
纪录片起源、发展、社会功能及美学风格
记录片的美
自然美——大巧若拙 追求自然美是对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严重侵害自然环境和传统 文明的逆反思潮,是一种积极的时尚和进步现象。 和谐美——艺术同化 和谐原则排斥诸艺术元素的各自完整,各自突出,不允许某个 元素争夺视听。 意境美——揭示技巧
纪录片情与理的最佳传递方式莫过于情感渲染,而意境则主要靠生活 细节和影视语言解释技巧来营造
末以来)
三、纪录片的社会功能
2.
1. 传 播 社 会 知 识 和 舆 论 导 向 的 功 能
3.
4.
记 录 历 史 和 解 释 历 史 的 功 能
情 感 沟 通 和 信 息 交 流 的 功 能
给 人 以 愉 悦 的 功 能
四、纪录片的美学风格
1.纪录片美学特征的讨论 纪录片不是独立的艺术门类,讨论美学会造成创作中的“失实因 素” 纪录片反应生活,只具有“社会美”和“新闻美”,不具有“艺 术美”。 2.纪录片审美特性的的定论 表达自然美和社会美是它的直观功能,而艺术美才是它的根本。 这个审美整体包含了客观和主观双重因素,只能归于影视纪实 艺术美。 3.纪录片的审美功能 强调尊重客观现实与重视主观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是艺术审 美的基本规律和纪录片艺术的现实意义。
国内与国外关于纪录片的不同点小结:
国内 1 2 侧重人文的关怀 强调客观反映和对现实生活 的还原 强调“纪实”风格 国外 侧重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强调作品的观念和主题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强调创作语言的丰富和风格的多样 性
5、直接电影与真理(实)电影
直接电影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在美国产生的,是以罗伯特· 德鲁和理查德· 利科克为代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纪录片流派。 1960拍的开山之作《初选》, 是直接电影派的划时代作品。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电影诞生的早期。
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些电影摄影师和探险家开始记录他们在世界各地的探险经历和发现。
这些早期的摄影师们经常使用手摇摄影机,直接将真实的场景拍摄下来。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摄影设备的改进,纪录片的创作方式逐渐变得更加精细和专业化。
1922年,美国的罗伯特·弗卢里创建了一个名为"真实新闻"的新闻影片制作公司,这被认为是纪录片首次以商业形式出现的标志。
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片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影院和电视也开始播放各类纪录片作品。
20世纪60年代,纪录片开始涌现出多样的风格和摄制手法。
法国导演让·鲁什创作的《兔子去迪斯科》以及平面摄影师雷·米克尔森的《夸尔多维俄亚》等影片开始采用了实验性的手法,通过创新的拍摄方式和后期制作来呈现纪录片。
20世纪70年代,由于政治和社会运动的兴起,纪录片开始成为社会批判和改革的重要工具。
著名纪录片导演迈克尔·穆尔的作品《菜鸟美国》和摄影师纳特·金的《战争之后》等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现在,任何人都可以用相机和电脑制作和编辑自己的纪录片作品。
纪录片也逐渐走出了电影院和电视机,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传播,得到了更广泛的观众。
在今天,纪录片的类型和风格更加多样化。
从传记纪录片到自然和动物纪录片,从社会历史纪录片到艺术实验纪录片,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纪录片不仅可以记录历史和现实,还可以反映人类的思想和情感,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
《2024年内蒙古电视台生态主题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范文
《内蒙古电视台生态主题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电视台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电视媒体,一直致力于记录和传播内蒙古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生态保护。
其中,生态主题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内容,成为了内蒙古电视台的重要节目类型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电视台生态主题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特点、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内蒙古电视台生态主题纪录片的起源内蒙古电视台的生态主题纪录片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普及,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内蒙古电视台抓住这一机遇,开始尝试拍摄生态主题纪录片。
早期的作品主要以自然风光为主,如《草原之晨》、《沙漠之歌》等,通过镜头展示了内蒙古壮丽的自然风光。
三、发展阶段与特点1. 初步发展阶段(XX世纪初-XX年代中期)在这一阶段,内蒙古电视台的生态主题纪录片开始关注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如《狼图腾》、《驯鹿之歌》等作品,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这些作品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内蒙古的生态环境。
2. 成熟阶段(XX年代中期至今)随着技术手段和制作水平的提高,内蒙古电视台的生态主题纪录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作品开始涉及更广泛的生态保护议题,如草原退化、沙漠化、野生动物保护等。
如《绿色长城》、《荒漠绿洲》等作品,以纪实的拍摄手法和深刻的分析,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四、影响与贡献内蒙古电视台的生态主题纪录片不仅在内容上具有独特性,而且对生态保护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些作品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保护事业,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其次,这些作品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推动了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最后,这些作品在国内外电视节中屡获殊荣,为中国电视节目在国际舞台上争得了荣誉。
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提高,内蒙古电视台的生态主题纪录片将朝着更高质量、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 08电视纪录片
二、纪录片的创作模式
3.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的差别: (1)前者:等等拍摄非常事件的发生;后者: 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 (2)前者:隐蔽拍摄者;后者:主张参与到影 片中(《望长城》的主持人焦建成) (3)前者:不介入的旁观者角色;后者:挑动 者角色。 总之,真实电影式纪录片,采用了现实主 义创作方法,纪录现实生活的真实。
一、纪录片的本体特征
他们的两位摄影师(弗利克斯·麦斯基什、弗朗 西斯·杜勃利埃)确立了两种纪录片的雏形,分别代 表着纪录电影的两个极端: “对现实的描述”。 “对现实的安排”。 纪录电影的全部历史便是在这两个极点之间形成 和发展的。 “纪录电影”——这个名词的首次出现,是1926年
一、纪录片的本体特征
二、纪录片的创作模式
2.1 直接宣导式(格里尔逊式)1929 直接宣导式(格里尔逊式) 以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为代表(观点见教材64-65) 内容上,重视社会功用, 形式上,依靠解说词来配合画面。 两种倾向: (1)以保罗·罗沙为代表的“纪事体载”,即通过解说词 把现成的画面串连起来,用以体现特定的富于教育意义 或宣传目标的主题。 (2)以汉弗莱·詹宁斯为代表,强调纪录片的人情味和 幽默感,让真实生活中的人去表演。 。
一、纪录片的本体特征
1.4 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 “三说”:“等同说”、“从属说”、“独立 说”。 1.创作思维不同 纪录片:客观地“再现”社会生活,创作者的 纪录片 思 想隐蔽渗透在对生活的展现之中。 专题片:允许采用“表现”的手段,艺术地表 专题片 现 社会生活,可直接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和主
3.2 自然与环境类纪录片选题 例:《帝企鹅日记》(法)(p78) “一部全家老少可以一气看完的罕见纪录片 真实再现了一个奇妙族类迁徙的过程,2005年 轰动全球。 摘取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多个最佳纪录片” 。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年)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
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
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浓重的灌输味。
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年)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
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
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
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
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
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年)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
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
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2015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年) 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 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 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 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 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 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 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 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 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 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 果。
9/7/2015
4、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迄今) 第四时期,“市场”和“社会责任”是两个核心词汇。市场和社会 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回归社会、 走向社会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特征。 人虽然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有所调 整和变化。首先,是在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 视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 高的人群,新闻的因素越来越被某些纪录片所重视; 其次,对于人的关注,开始由原来简单化的环境和关系描述,转向 把人放置于事件当中、把背景因素放大的新的叙述结构。重新开始关 注现实的主流社会,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继回归真实以后最富有价值 的一次回归。它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显得更为大气,思想张力也 明显增强。
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年)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 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 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治化纪录片 在语言上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 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 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 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 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 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9/7/2015
9/7/2015
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反映河南省信阳地区人民抗 旱事迹的《英雄的信阳人民》,主创孔令铎、庞一农; 1958年10月1日,摄制的天安门前举行国庆大典的新闻片。 这是中国最早的两部电视纪录片。 1963年,第一部介绍长江沿岸风貌的纪录片——《长江 行》——30分钟 1964年,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换 了的新疆》 1965年,我国第一部风光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芦笛岩》 比较震撼的作品:《收租院》——王元洪
9/7/2015
在四个不同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话语权、话语方式也有 相应的变化: 在第一时期国家拥有绝对统一的话语权;到第二时期则出 现群体化的话语方式;而第三时期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个 人化的话语方式;第四时期则出现市场占据话语权的现象。 不同的主题表征,可以说,成为不同时期电视纪录片所折 射出来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总呈现,与不同的话语权和话语 方式相对应而出现的各个时期纪录片的主题表征,依次为 国家政治的主题、民族精神的主题、人的主题和多元化的 主题。
9/7/2015
历史文献纪录片
1993年,中国第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毛泽东》问世。 以伦理评判取代了政治评判,以审美标准取代意识形态的标 准,毛泽东人格的魅力卓然而立。 ①历史人物:《邓小平》、《周恩来》、《朱德》 ②历史事件:《改革开放20年》等。 ③现代民族命运:《百年中国》 ④一本兵书:《孙子兵法》
9/7/2015
1977年9月,摄制了《毛主席在中南海住过的地方》 1977年12月中旬,摄制了《周总理的办公室》 1.纪录片栏目的创办 《祖国各地》——《三峡的传说》、《大连漫游》等193部 电视纪录片,10/20/50分钟 2.中国电视史上两个“第一”的纪录:中国电视第一次对外 开放协作和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片。 《丝绸之路》中(15集),日(14集) 1980年,中日二度合作的《长江》大型系列片——《话说 长江》——又一高潮
9/7/2015
20世纪90年代,栏目化运作的纪录片的创作开始进入进一 步拓展和创新的阶段。 1992年之后,《生活空间》出现,定位“讲述老百姓自己 的故事”——栏目化播出的短纪录片形式 之后,全国推广——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黑龙江 电视台《生活三原色》(9个小栏目) 1994年7月1日,山西黄河电视台《黄河轶事》 1994年11月11日,山东电视台《家》(《寻常百姓家》、 《生活有滋味》、《家庭万花筒》) 1995年以后,全国普及。
9/7/2015
文革开始后的禁播
许多作品都不同程度地烙刻着那个特殊时代环境所特有的历 史印记。但仍然有一些优秀作品。 1.主要反映工农业建设成就和颂扬革命传统; eg: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粮食生产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 2.北京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不畏艰险,深入基层,拍摄出一 批比较优秀的作品; eg:《三口大锅闹革命》、《大庆在阔步前进》 3.北京电视台派出多名记者赴外国采访。 eg:《澳大利亚掠影》、《访美纪实》
9/7/2015
尽管中国电视纪录片面对市场还显得准备不足、缺少经验, 一度出现尴尬、无所适从的境况。但是,市场的因素不仅 改变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制作的机制、流程,也改变了中国 纪录片的形态,甚至动摇了传统的中国纪录片观念。正是 市场化因素的引导,使得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无论是 主题表征、风格形态,还是传播途径等等,都表现出多元 化的特征;也正是市场的因素,使得中国的纪录片开始面 对现实的传媒环境,并学会在其中求生存求发展。可以说, 市场化是中国电视纪录片迈向成熟的关键一环。
9/7/2015
纪录片栏目的发展
《祖国各地》——最早——山川风光、名胜古迹、传播地理、 历史、文化知识; 《兄弟民族》——各兄弟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传 统习俗以及建国后的发展和变化; 《世界各地》——世界各地风景名胜; 《国际见闻》—— 《地方台50分钟》——播出国内生产的优秀纪录片
9/7/2015
9/7/2015
1985年5月7日,中日双方合拍《黄河》系列,40万公里 /200小时/30集,中央电视台于1988年2月20日播出。 1988年12月,中日双方合拍《望长城》系列。日方称《万 里长城》。关键词:纪实性手法;主持人角色;长镜头 开创了中国电视纪实性纪录片的先河,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创 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9/7/2015
我国独立制作
1986年7月,《话说运河》,28集,中央电视台首次独立 创作,一等奖。关键词:边采边播;主持人去现场;电视 双向传播。 1987年11月,《唐蕃古道》,19集,一等奖,1983年动 议,各台合作。 1988年11月,《蜀道》,25集,或同类一等奖,1982年 动议,各台合作。
纪录片题材的拓展
1.社会、经济和改革题材的电视纪录片:《牧马姑娘》、 《华夏石油赞》; 2.人物纪录片(名人和英雄人物):《雕塑家刘焕章》; 3.弘扬革命传统题材的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长 征——生命的歌》; 4.散文风格的纪录片:解说词融入教浓厚的感情色彩,文学 味较浓; 5.政论性纪录片:《邓小平访问日本》、《友谊的春天》等。
9/7/2015
随着时代变化,经历了几个时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出现了不同的承载职 能,形成了不同的意识,产生了不同的视角,以及不同的话语权、话 语方式和主题表征。 这四个时期纪录片职能依次渐变的轨迹是:国家政治和阶级斗争——唤 起民族激情——体察纪录平民生存状态——关注纪录社会主流现实生 活; 各个时期纪录片服务和关照的观念依次为:国家、阶级意识——民 族、集体意识——百姓、个人意识——市场、社会责任意识。 而纪录片视角的变化,则从一个侧面对中国电视纪录片本体与社会 关系的演变作了注解和印证。四个时期中纪录片的视角依次出现了如 下的渐变轨迹:敬畏——反思——平视——审视。
9/7/2015
纪实主义风格依然主流
1993年1月,大型纪实系列片《广东行》。 同年,《远在北京的家》将跟拍手法与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 起。 对比手法:《沙与海》、1994年山东电视台的《走进荒原》
9/7/2015
人类学纪录片得到国际认可
1993年的《最后的山神》表现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 和一代又一代的更迭带来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精致的画面、准确的镜头和巧妙的蒙太奇思想构成了自己独 特的风格。
9/7/2015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年) 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 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 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 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片 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 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 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 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 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一种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个体意识也明显增强,表现在纪录片的 选材和创作上出现个人化的倾向。在创作对象个体化的同时,却也不 自觉地淡化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9/7/2015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观念以及形态的演进,与中国社会思潮 以及技术发展的历程虽然略有错后但基本保持同步。然而, 中国电视纪录片所纪录的内容与社会时代的变革则差距较 大,在第三时期甚至有些背时。中国纪录片观念和形态与 国际纪录片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尤其是在20世纪90 年代以前,几乎难以同日而语。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虽 然是社会思潮和技术整体力量促进的结果,然而在局部的 走向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这也是中国电视 纪录片尚未成熟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