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水与水体污染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复习资料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df4f9526bd97f192379e942.png)
中级考试大纲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一、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一)水与水体污染1.水与水循环2.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1)废水的来源与特性废水按其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①生活污水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大量的病源微生物,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
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
②工业废水是指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它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
生产污水较生产废水更具有污染性。
③降水是指地面径流的雨水和融化的冰雪水。
(2)污染物的种类及水质指标①污废水的物理性质及指标A.水温B.色度:悬浮固体形成的色度称为表色,胶体或溶解物质形成的色度称为真色。
C.臭味:生活污水由有机物腐败产生的气体造成,工业废水由挥发性化合物造成。
D.固体含量:TS=SS+胶体和溶解性固体(DS),SS=VSS+NVSS(灰分)。
②污废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A.无机化学性质及指标a)酸碱度b)氮、磷:有机氮与氨氮合成凯氏氮,凯氏氮与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合称总氮。
氮、磷的主要危害是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会引起有毒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呈胶质状藻类覆盖水面,呈暗红色,故称“赤潮”或称“水华”。
同时水体中DO迅速降低,鱼类大量死亡。
一般认为总磷与无机氮浓度分别达到0.023mg/l和0.31mg/l时,标志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c)硫酸盐与硫化物:H2S浓度达0.5mg/l时即有强烈臭味,浓度50~100mg/l时60min以上会致人残疾,浓度600~1000mg/l时30min内会致人死亡。
污水生物处理的SO42-允许浓度为1500mg/l。
d)氯化物:生活污水中主要来源于人类排泄物。
氯化钠浓度超过4000mg/l时对生物处理的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e)非重金属无机有毒物质:如氰化物(人类摄入致死量是0.05~0.12g)、砷化物(对人类的毒性有机砷>亚砷酸盐>砷酸盐)等。
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水体的主要污染源-环保工程师考试.doc
![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水体的主要污染源-环保工程师考试.doc](https://img.taocdn.com/s3/m/a38e6b0ccc22bcd126ff0ce2.png)
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水体的主要污染源-环保工程师考试水体是海洋、湖泊、河流、沼泽、水库、地下水的总称。
按水体的类型,又可将水体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两种。
陆地水体进一步可以分成地表水水体和地下水水体。
水在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混入许多杂质(溶解的、胶态的和悬浮的)。
在自然循环中,由非污染环境混入的物质称为自然杂质或本底杂质。
社会循环中,在使用过程中混入的物质称为污染物。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体,使水体的感官性状(如色度、味、浑浊度等)、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等)、化学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水中的生物组成(种群、数量)以及底质等发生变化,水质变坏,水的用途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就称为水体污染。
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或场所,称之为“水体污染源”。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不断扩大与增强,水体的污染程度有日益恶化的趋势。
一般将水体的污染程度分为五级:一级水体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二级水体受污染物轻度污染,符合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可作为渔业用水,经处理之后可作为饮用水。
三级水体污染较严重,但可以作为农业灌溉用水。
四级水体水质受到重污染,水体中的水几乎无使用价值。
五级水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已超过工业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
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污水中含有许多对水体产生污染的物质,从环境保护角度可将水体污染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废水生活废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水的总称。
主要包括粪便水、洗浴水、洗涤水和冲洗水等。
其除家庭生活废水外,还有各种集体单位和公用事业等排出的废水。
生活废水中杂质很多,杂质的浓度与用水量多少有关,它有如下几个特点:(1)含氮、磷、硫高;(2)含有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尿素等在厌氧性细菌作用下易产生恶臭的物质;(3)含有多种微生物,如细菌、病原菌、病毒等,易使人传染上各种疾病;(4)由于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使它在废水中含量增大,呈弱碱性,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资料:流域水污染防治(一)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资料:流域水污染防治(一)](https://img.taocdn.com/s3/m/6af5d7544693daef5ff73d03.png)
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资料:流域水污染防治(一)2.6流域水污染防治2.6.1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和数量上的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水体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其中人为污染是主要的。
1.水体的物理性污染及危害水体的物理性污染是指热污染、色度、臭味以及悬浮物等的污染。
(1)热污染废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危害,叫做热污染,其主要危害包括以下几点:①由于水温过高,使水体溶解氧浓度降低,大气中的氧向水体传递的速率也减慢;另一方面,水温升高也会导致生物耗氧速度加快,促使水体中溶解氧更快被耗尽,水质迅速亚化,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②水温升高会回快藻类繁殖,从而加快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③水温升高会导致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加快;④由于水温升高,加速细菌的生长繁殖,增加后续水处理的费用。
(2)色度可分为表色与真色,表色是指由悬浮物造成的色度,而真色指的是由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形成的色度。
色度污染会使水体的色度加深,透光性减弱,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妨碍水体的自净作用。
(3)固体物质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和浊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悬浮物是一项重要水质指标,它的存在不但使水质变得浑浊,还会使管道及设备堵塞、磨损,干扰废水处理及回收设备的工作。
固体污染物的危害包括:①悬浮性固体会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并且能使水质恶化;②溶解性固体能增加水中的无机盐浓度,使土壤板结。
2.无机物污染及危害(1)酸、碱及无机盐酸碱污染物主要由工业废水排放的酸碱以及酸雨带来。
酸碱污染物使水体的p H值发生变,破坏自然缓冲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的自净,使土壤酸化或盐碱化。
(2)氮、磷废水中所含的氮和磷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当废水排入受纳水体,使水中的氮和磷的浓度分别超过0.023m g/L和0.31m g/L时,就会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并造成一系列的危害:①藻类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使鱼类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死亡的藻类将沉积水底,增加水体的有机物量;②藻类从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转为以迅速繁殖的蓝藻为主,蓝藻不是鱼类的良好饲料,并且有些还会产生毒素;③藻类过度生长,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造成鱼类的死亡,水体发臭。
环境工程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ba568c05a8102d277a22fb3.png)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学习资料编写前言本文件后附的学习资料,虽然不是绝对权威的教材,但是都是本人在百度、道客88、豆丁网上找了很多相对权威的资料,当然也花了不少积分银子之类的,而且还找了大量的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课中的资料、高效课件等网络教材等才汇编而成,花费了我三天时间临到考前前一天才弄好。
以供同行学习。
根据大纲已经几乎都做了一一对应教材。
考前我们都找了很多资料,但是网上都没有相关介绍,导致很多人都不清楚考试内、深度,而且除了大纲没有任何可以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论坛上也没有相关内容。
所以很多考生很茫然.前天,我经过了一次这个考试,由于考前做了很多详细的准备,所以整体感觉很简单。
今年2012年4月15日我参加了考试,北京这边题目考的不是很难,特别是计算题,基本上就是白给的十分.题目以判断题20分单选20分多选40分,简答题10分,计算题10分的考试结构。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45分的公共基础,第二部分是55分的专业课,上述题型各占一半。
一共六篇卷子,考试时间是三个小时,早晨9点考试.简单到大部分人都能在1。
5小时内完成,2小时基本上都能交卷。
题目都不难,看懂不难,有思路不难,但是做好不简单,出题人的水平不高,很多题目如果深究的话其实还是有些矛盾,水平过高的人看了以后容易造成误解,题目其实考的全是细节,最基础的细节知识,没有偏题怪题难题。
考题都是基础的东西,不复习能考50分问题不大,复习考80分不难,但是由于这个关系到评审,要知道评审的时候,这个成绩是参考成绩的,考60分只能说明你有资格评审,但是不能绝对说你能审过去。
所以大家都必须考高分,否则分数偏低的话评审的时候让评审的老师专家们看到后也很麻烦很为难,毕竟有通过率控制着,你基础课考试分数低的话,不卡你卡谁?关于2012年考的我还记忆犹新,考题很基础:判断题选择题基本上就是白给分的,什么地球含水比例、垃圾三化原则、噪声定义、氧化沟的常见种类、氧化塘种类这样的东西、考厌氧接触法、厌氧流化床、温室气体包括甲烷和二氧化碳、大气层结构、平流层对流层的高度厚度。
环境工程学复习重点
![环境工程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9b8d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d.png)
第一章1、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2、环境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
3、水质标准:习惯上常把前一类国家或政府部门正式颁布得统一规定称作就是指标准。
4、水质要求:把后一类由一些有影响得部门或单位建立得参考规定称为水质要求。
5、社会循环:指得就是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与生产得需求,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得水,这些经过使用后得生活与生产用水,混入了各种污染物质,它们经过一定得净化处理,最终又流入天然水体。
6、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得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得改变,从而影响水得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得现象。
水得污染分两类,自然污染与人为污染(对水体造成较大得危害)。
7、水质:就是指水与其中所含得杂质共同表现出来得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得综合性质。
8、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得种类、成分与数量、就是判断水质就是否符合要求得具体衡量标准。
9、碱度:水得碱度就是指水接受质子得能力。
10、碳酸盐硬度:主要由钙、镁得碳酸盐与重碳酸盐所形成、可经煮沸而除去,故也称为“暂时硬度”。
非碳酸盐硬度:主要由钙、镁得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不受加热得影响,故又称“永久硬度”。
11、化学需氧量:在一定严格得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得强氧化剂作用时所消耗得氧化剂量,结果用氧得mg/L 数来表示。
12、生化需氧量:在有氧得条件下,水中可分解得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得作用:采用5d,20℃作为生化需氧被氧化分解而无机化,这个过程所需要氧量。
BOD5量测定得标准条件,这样测得得生化需氧量记作BOD5、13、pH反映得就是水得酸碱性强度。
14、常用得蒸发烘干温度为103~105℃。
15、同一废水中各种有机物质得相对组成没有变化,则 COD > BOD > OC16、如果同一废水得BOD5/COD>0、3,一般认为此种废水就是适宜于采用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得。
比值越大,可生物处理性越强。
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
![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3c02f0e518964bce847c9e.png)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第一节水的循环与污染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特性改变,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污染分类:A按来源:工业、农业、生活、矿山废水B按性质: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1.水质指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2.水质指标分类:(※不定项选择题)(1)物理性水质指标:A感官: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B其他: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2)化学性水质指标:A 一般化学性:pH、碱度、硬度、阳离子、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B有毒化学性: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农药;C氧平衡:DO、COD、BOD、TOD;(3)生物学水质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数。
①浑浊度:不溶性物体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②水中固体(蒸发残渣):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103~105℃时蒸发称“总固体”溶解固体:过滤后,取滤液103~105 ℃烘干后质量悬浮固体:过滤后,取滤渣103~105 ℃烘干后质量固定性固体:灼烧后残余物质的质量。
挥发性固体(灼烧减重):600 ℃蒸发干燥后固体失去的重量;总固体=固定性固体+挥发性固体⑥化学需氧量(COD/COD Cr):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K2Cr2O7)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结果用氧的mg/L表示。
代表废水有机质总量。
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OC/COD Mn):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KMnO4)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⑧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
BOD5:5日生物化学需氧量(20℃)≈总BOD的70%COD和BOD关系:COD Cr > BOD > COD MnBOD/ COD > 0.3 则适宜用生物化学处理⑨总有机碳(TOC):900-950℃,高温燃烧有机碳生成的二氧化碳量,常以碳表示(mg/L),应先去除无机碳的干扰(加酸)。
202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考试题目及答案(十)
![202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考试题目及答案(十)](https://img.taocdn.com/s3/m/058192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4.png)
202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考试题目及答案(十)题目1(1)请简要描述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5分)(2)列举并解释三种常见的水环境污染物,并分析其对水环境的危害。
(10分)解答1(1)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大气沉降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
而影响水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类活动、自然因素、地理因素以及气候变化等。
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农业施肥、城市化进程等都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2)常见的水环境污染物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和营养物。
有机物如污水中的有机物、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溶剂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甚至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重金属如汞、铅、铬等,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引发生态系统的破坏,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营养物如氨氮、总磷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暴发,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题目2(1)请解释什么是生态足迹,它如何评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8分)(2)简要描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12分)解答2(1)生态足迹是一个用以度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指标。
它是通过测量人类消耗的资源量与地球自然再生能力之间的关系,来评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
生态足迹评估通常包括对领域、国家或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进行统计和分析。
(2)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包括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等。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
总结本文介绍了202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考试的题目及答案,涉及到水环境污染和生态足迹等内容。
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影响因素以及常见污染物的危害都在解答中得以阐述。
同时,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挑战也得到了解释和分析。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a2fa509f78a6529647d53d2.png)
绪论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破坏了环境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环境质量,对人类或环境系统本身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3、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4、公害:凡由于人类活动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公私财产及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均为公害。
第一章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群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自净: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个自然净化的过程,即为~~3、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4、水质指标可以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三大类:①物理性水质指标:感官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其他物理性水质指标: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②化学性水质指标:一般化学性水质指标: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有毒化学性水质指标: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氧平衡指标: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D)③生物学水质指标:一般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5、#水污染综合防治:①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包括节约生产废水,规定用水定额,改善生产工艺和管理制度、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制定物料定额等。
②发展区域性水污染防治系统,包括制定城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规划,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发展污水经适当人工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和回用于工业,在不污染地下水的条件下建立污水库,枯水期贮存污水减少排污负荷、洪水期内进行有控制地稀释排放等。
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
![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c48d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d.png)
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1.环境问题的分类:主要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有害的化学物质或生物物质,影响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等。
2.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质监测和调控、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处理和再利用等。
其中,水质监测是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化学和生物分析,以评估水质的状况。
水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以提高水质。
3.空气污染控制:包括源头控制、排放控制和室内空气质量管理。
源头控制是通过减少或消除污染物排放源来控制空气污染。
排放控制是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如过滤、吸收、干燥等,处理废气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是通过合理的通风和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维护室内空气的质量。
4.土壤保护:包括土壤污染评估、土壤修复和土壤保持。
土壤污染评估是通过采集和分析土壤样本,确定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类型和浓度。
土壤修复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或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土壤保持是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和土壤保护措施,保持土壤的质量和生产力。
5.废物管理:包括废物分类、处理和处置。
废物分类是将废物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以便安全地进行处理和处置。
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废物转化为无害或可利用的物质。
废物处置是将处理后的废物安全地储存或倾倒,以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6.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学旨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以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要考虑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
7.环境法规: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是环境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环境法规包括对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和对环境保护的措施。
环境工程师需要遵守这些法规,并根据其要求进行项目规划和实施。
8.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建设项目、工业厂房和城市规划等。
2023年环境工程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含答案)
![2023年环境工程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444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0.png)
2023年环境工程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环境工程的重要原则?A. 资源回收利用B. 垃圾填埋C. 污染排放D. 环境破坏答案:A. 资源回收利用2.环境工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噪声污染D. 土壤污染答案:D. 土壤污染3.下列哪个是环境工程师的职责?A. 设计建筑物B. 开展实验室研究C. 修理电器设备D. 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答案:B. 开展实验室研究二、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环境工程的定义和目标。
答:环境工程是应用科学工程原理和方法,通过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学科和技术领域。
其主要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人类生活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类型,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答:常见的环境污染类型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 水污染是指各种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经由各种渠道进入水体中,导致水体质量下降或水体功能受损。
其特点是污染源广泛,污染物质多样,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重大。
-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空气质量下降或气候变化的现象。
其特点是污染程度易受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对人类健康、植物生长和能见度等产生直接影响。
-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环境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状态。
其特点是污染物滞留时间长,难以彻底清除,对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产生持久影响。
三、案例分析某化工厂位于城市郊区,长期排放大量有机废气和废水,并将废渣直接倾倒在附近的土地上。
这种污染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请针对该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该化工厂的污染行为是否违反了环境保护法?为什么?答:是的,该化工厂的污染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擅自排放污染物,以及违反规定倾倒废弃物。
该化工厂长期排放大量有机废气和废水,并将废渣直接倾倒在土地上,属于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学位考试知识点复习
![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学位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f0d651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f.png)
水污染控制工程参考资料一、名词解释:1.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
(3分)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1分)2.水体自净以河流为例,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1分)。
从净化机制来看。
可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分)(2)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分)(3)生物净化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分)3.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混合液固体悬浮物数量是指单位体积混合液中干固体的含量,单位为mg/L或g/L(2分)按McKinney的分析:MLSS=M a+M e+M i+M ii(2分)式中:M a——具备活性细胞成分;M e——内源代谢残留的微生物有机体;M i——未代谢的不可生化的有机悬浮固体;M ii——吸附的无机悬浮固体。
4.富营养化污水中的N、P为植物营养元素,从农作物生长角度看,植物营养元素是宝贵的物质,但过多的N、P进入天然水体却易导致富营养化。
(2分)“湖泊中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增加,导致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主要是各种藻类的大量繁殖,使鱼类生活的空间愈来愈少。
藻类过度生长繁殖还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
藻类在有阳光的时候,在光合作用下产生氧气;在夜晚无阳光的时候,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所消耗的氧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从而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在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过程中,也有可能使某些湖泊由贫营养湖发展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发展为沼泽和干地。
(2分)5.生物流化床生物流化床处理技术是借助流体(液体、气体)使表面生长着微生物的固体颗粒(生物颗粒)呈流态化(2分),同时进行去除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膜法处理技术(2分)。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994446fba0d4a7303763a16.png)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复习资料(一)废水预处理1、废水的收集与提升(1)掌握废水的收集:废水流量确定与废水量计算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流量:最大日最大时流量(L/S)。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废水设计流量生活污水设计流量⑴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式中:Q1——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n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标准(L/(人·d)N ——设计人口数K 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①生活污水量标准生活污水排水定额:在居住区污水排水系统设计中所用的每人每日所排出的平均污水量。
相关因素:用水量标准、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气候、居住条件、生活水平及其它地方条件等。
生活污水量标准确定方法:方法一:《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的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
方法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生活用水定额按一定比例取用。
②设计人口设计期限终期的规划人口数。
设计人口=人口密度×面积选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采用。
总人口密度:所采用地区面积包括街道、公园、运动场、水体等在内;规划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污水量计算采用。
街区人口密度:所采用地区面积只是街区内的建筑面积;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阶段污水量计算采用。
③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I. 概念变化系数:表征污水量的变化程度。
日变化系数:(K d)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K h)最大日中最大时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总变化系数:(K Z)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总变化系数随人口的多少和污水量标准的高低而变化。
人口多(日平均流量大),污水量标准高时,总变化系数就小;人口少(日平均流量小),污水量标准低时,总变化系数就大。
II. 总变化系数的确定方法理论上:K Z= K d×K h实际上有两种做法:A.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采用的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表选用。
环境工程技术及应用复习思考题二及答案
![环境工程技术及应用复习思考题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87fa5e45c3b3567ec8bf2.png)
环境工程技术及应用复习思考题二及答案水污染治理篇第一章概述1、什么是水体及水体污染答:水体是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海洋等地表、地下贮水体的总称,水体包括水中的溶解物、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
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水体污染是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我国地面水域按其功能划分为几类?向各类水域排放污水执行何级排放标准?答:我国地面水域按其功能划分为五类。
向不同水域排水分别执行不同标准级别。
(1)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2)排入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4)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1)和(2)的规定。
(5) 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3、简述BOD5与COD的概念,并进行比较。
答:将污水在20℃温度下培养5日,作为生化需氧量测定的标准条件,在此条件下测得的单位体积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而无机化,这个过程所需的氧量叫做五日生物化学需氧量。
用BOD表示。
单位5为mg/L。
在酸性条件下,强氧化剂能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全部氧化。
这种用化学氧化剂氧化单位体积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的氧量即为化学需氧量,用COD表示。
单位为mg/L。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可表征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但BOD仅能反应5废水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的70%左右,测量需5天时间;而COD则表示水中几乎全部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测量只需几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水与水体污染
1、水与水循环
(1)熟悉水环境保护
水环境保护:采取限制或消除排入水体和水域的污染物的措施,使河流、湖泊、海洋、水库等水体和水域维持其应有的正常功能。
(2)熟悉水循环基本原理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进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是连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纽带,是影响自然环境演变的最活跃因素,是地球上淡水资源的获取途径。
在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时刻都在进行着水循环过程。
2、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
(1)掌握废水的来源与特性
A)来源:废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生活污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厨房洗涤污水。
工业废水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
工业废水分为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是指较清洁,不经处理即可排放或回用的工业废水。
而那些污染较严重,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的工业废水就称为生产污水。
B)特性: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大致可如下区分: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和热污染等。
(2)掌握污染物种类及水质指标
为了表征废水水质,规定了许多水质指标。
主要有有毒物质、有机物质、悬浮物总数、pH值、色度、温度、放射性等。
一种水质指标可能包括几种污染物;而一种污染物也可几种水质指标。
(一)固体污染物
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和浊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悬浮物是一项重要水质指标,它的存在不但使水质浑浊,而且使管道及设备阻塞、磨损,干扰废水处理及回收设备的工作。
浊度是对水的光传导性能的一种测量,其值可表征废水中胶体相悬浮物的含量。
固体污染物在水中以三种状态存在:溶解态(直径小于1nm)、胶体态(直径介于1~100nm)和悬浮态(直径大于100nm)。
水质分析中把固体物质分为两部分:能透过滤膜(孔径约3~10μm)的叫溶解固体(DS);不能透过的叫悬浮固体或悬浮物,两者合称为总固体(TS)。
(二)需氧污染物
废水中能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
绝大多数的需氧污染物是有机物,
无机物主要有Fe3+、Fe2+、S2-、CN-等。
因而在一般情况下,需氧物即指有机物。
由于有机物的种类非常多,现有的分析技术难以将其区分与定量。
在工程实际中主要用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等指标来描述。
(三)营养性污染物
当废水排入受纳水体,使水中N和P的浓度分别超过0.2和0.02mg/L时,就会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促进各种水生生物的活性,刺激它们的异常增殖,这样会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藻类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使鱼类活动空间越来越小,衰死藻类将沉积水底,增加水体有机物量。
藻类种类逐渐减少,从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转为以迅速繁殖的蓝藻为主,蓝藻不是鱼类的良好饲料,并且有些还会产生出毒素。
藻类过度生长,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减少,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造成鱼死亡,水体腐败发臭。
N的主要来源是氮肥厂、洗毛厂、制革厂、造纸厂、印染
厂食品厂等。
P的主要来源是磷肥厂和含磷洗涤剂等。
生活污水经普通生化法处理,也会转化为无机的P和N等。
此外BOD、温度、维生素类物质也能促进和触发营养性污染。
(四)酸碱污染物
酸碱污染物主要由工业废水排放的酸碱以及酸雨带来。
水质标准中以pH值来反映其含量水平。
酸碱污染物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自然缓冲作用。
抑制微生物生长,妨碍水体自净,使水质恶化、土壤酸化或盐碱化。
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PH适应范围,超过该范围,就会影响其生存。
对渔业水体而言,pH值不得低于6或高于9.2,当PH值为5.5时,一些鱼类就不能生存或生殖率下降.农业灌溉用水的pH值应为6.5~8.5。
此外酸性废水也对金属相混凝土材料造成腐蚀。
(五)有毒污染物
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物质,称有毒污染
物。
工业上使用的有毒化学物已经超过12000种,而且每年以500种的速度递增。
毒物是重要的水质指标,各类水质标准对主要的毒物都规定了限值。
废水中的毒物可分为三大类:无机化学毒物、有机化学毒物和放射性物质。
1.无机化学毒物
无机化学毒物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类。
金属毒物主要为汞、铬、镉、铅、锌、镍、铜、铁、锰、放、钒、钼和铋等,特别是前几种危害更大。
金属毒物具有以下特点: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其毒性以离子态存在时最严重,金属离子在水中容易被带负电荷的胶体吸附,吸附金属离子的胶体可随水流迁移,但大多数会迅速沉降;能被生物富集于体内,既危害生物,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重金属进入人体后,能够和生理高分子物质发生作用而使这些生理高分子物质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积累,造成慢性中毒。
重要的非金属毒物有砷、硒、氰、氟、硫、亚硝酸很等。
如
砷中毒时能引起中枢神经紊乱,诱发皮肤癌等。
亚硝酸盐在人体内还能与仲胺生成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2.有机化学毒物
这类毒物大多是人工合成有机物,难以被生化降解,并且大多是较强的三致物质(致癌、致突变、致畸),毒件很大。
主要有:农药(DDT、有机氯、有机磷等)、酚类化合物、聚氯联苯、稠环芳烃(如苯并芘)、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等。
以有机氯农药为例,首先其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在自然环境中的半衰期为十几年到几十年,其次它们都可能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如DDT能蓄积于鱼脂中,浓度可比水体中高12500倍。
3.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是指原子核衰变而释放射线的物质属性。
主要包括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质子束等。
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铀、镭等放射性金属生产和使用过程,如核试验、核燃料再处理、原料冶炼厂等。
其浓度一般较低,主要引起慢性辐射和后期效应,如诱发癌症、对孕妇和婴儿
产生损伤,引起遗传性伤害等。
(六)油类污染物
油类污染物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项。
油类污染物能在水面土形成油膜,隔绝大气与水面,破坏水体的复氧条件。
它还能附着于土壤颗粒表面和动植物体表,影响养分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
当水中含油0.01~0.1mg/L,对鱼类和水生生物就会产生影响。
当水中含油0.3~0.5mg/L就会产生石油气味,不适合饮用。
(七)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主要是指废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它包括致病细菌、病虫卵和病毒。
未污染的天然水中细菌含量很低,当城市污水、垃圾淋溶水、医院污水等排入后将带入各种病原微生物。
如生活污水中可能会有能引起肝炎、伤寒、霍乱、痢疾、脑炎的病毒和细菌以及蛔虫卵和钩虫卵等。
生物污染物污染的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存活时间长,繁殖速度快。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水质标准中的卫生学指标有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苗群数两项。
后者反映水体中动物粪便污染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