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练习题答案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黑
1、A.C. 23、采用4、CPU 5A.B.C.D. 6A.B.C.D. 78A.B.C.D. 9A. 10A.B.C.D. 11A.B.C.D.12、下列关于动态流水线正确的是()A.动态流水线是在同一时间内,当某些段正在实现某种运算时,另一些段却在进行另一种运算,这样对提高流水线的效率很有好处,但会使流水线控制变得很复杂B. 动态流水线是指运算操作并行C. 动态流水线是指指令步骤并行D. 动态流水线是指程序步骤并行13、流水CPU是由一系列叫做“段”的处理线路组成的。
一个m段流水线稳定时的CPU的吞吐能力,与m个并行部件的CPU 的吞吐能力相比()A.具有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B.不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C. 吞吐能力大于前者的吞吐能力D. 吞吐能力小于前者的吞吐能力14、设指令由取指、分析、执行3个子部件完成,并且每个子部件的时间均为△t,若采用常规标量流水线处理机(即处理机的度为1 )连续执行12条指令,共需15、若采用度为4的超标量流水线处理机,连续执行上述20条指令,只需16、设指令流水线把一条指令分为取指、分析、执行3个部分,且3部分的时间分别是t取指=2ns,t分析=2ns,t执行=1ns,则100条指令全部执行完毕需17、设指令由取指、分析、执行3个子部件完成,并且每个子部件的时间均为t,若采用常规标量流水线处理机,连续执行8条指令,则流水线的加速比为18、指令流水线中出现数据相关是流水线将受阻,()可解决数据相关问题。
A.增加硬件资源B.采用旁路技术C.采用分支预测技术D.以上都可以19、关于流水线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超标量技术需要配置多个功能部件和指令译码电路等B.与超标量技术和超流水线技术相比,超长指令字技术对优化编译器要求更高,而无其他硬件要求C.流水线按序流动时,在RAM、WAR和WAW中,只可能出现RAW相关D.超流水线技术相当于将流水线在分段,从而提高每个周期内功能部件的使用次数二、综合应用题1、某计算机的数据通路结构如图所示,写出实现ADD R1,(R2)的未操作序列(含取指令及确定后继指令的地址)。
第5章中央处理器习题
1.【2010年计算机真题】下列寄存器中,汇编语言程序员可见的是( B )。
A.储器地址寄存器(MAR)B.程序计数器(PC)C.存储区数据寄存器(MDR)D.指令寄存器(IR)汇编语言程序员可以通过指定待执行指令的地址来设置PC的值,而IR、MAR、MDR是CPU的内部工作寄存器,对程序员不可见。
2.条件转移指令执行时所依据的条件来自( B )。
A.指令寄存器 B.标志寄存器C.程厣计数器 D.地址寄存器指令寄存器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程序计数器用于指示欲执行指令的地址;地址寄存器用于暂存指令或数据的地址;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用于保存系统的运行状态。
条件转移指令执行时,需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的内容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转移条件。
3.在CPU的寄存器中,( C )对用户是透明的。
A.程序计数器 B.状态寄存器C.指令寄存器 D.通用寄存器指令寄存器中存放当前执行的指令,不需要用户的任何干预,所以对用户是透明的4.程序计数器(PC)属于( B )。
A.运算器 B.控制器C.存储器 D. ALU控制器是计算机中处理指令的部件,包含程序计数器。
5. CPU中的通用寄存器,( B )。
A.只能存放数据,不能存放地址B.可以存放数据和地址C.既不能存放数据,也不能存放地址D.可以存放数据和地址,还可以替代指令寄存器通用寄存器供用户自由编程,可以存放数据和地址。
而指令寄存器是专门用于存放指令的寄存器,是专用的,不能由通用寄存器代替。
6.指令周期是指( C )。
A.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B.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C.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D.时钟周期时间指令周期包括取指和执行的时间。
7.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指令周期的第一个操作是取指令B.为了进行取指操作,控制器需要得到相应的指令C.取指操作是控制器自动进行的D.指令执行时有些操作是相同或相似的取指操作是自动进行的,控制器不需要得到相应的指令8.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计算机的硬件是由有形的电子器件等构成的,它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
早起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CPU(中央处理器)。
目前的CPU包含了存储器,因此称为中央处理器。
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这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是CPU自动工作的关键。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有硬件、软件组成的多级层次结构,它通常由微程序级、一般程序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组成,每一级上都能进行程序设计,且得到下面各级的支持。
习题:4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那些主要组成部分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主要组成部分有: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单元地址。
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字。
如果某字为一条指令,称为指令字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每一个基本操作称为一条指令,而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按对阶操作。
直接使用西文标准键盘输入汉字,进行处理,并显示打印汉字,是一项重大成就。
为此要解决汉字的输入编码、汉字内码、子模码等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
1第三章 内部存储器CPU 能直接访问内存(cache 、主存)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并行存储器结构。
cache 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 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的硬件技术,并且发展为多级cache 体系,指令cache 与数据cache 分设体系。
要求cache 的命中率接近于1适度地兼顾了二者的优点又尽量避免其缺点,从灵活性、命中率、硬件投资来说较为理想,因而得到了普遍采用。
习题: 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个字节的信息(2)如果存储器由512K ×8位SRA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3)需要多少位地址做芯片选择(1)字节M 4832*220= (2)片84*28*51232*1024==K K (3)1位地址作芯片选择 2 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4M ×8位DRAM 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内存条结构形式,问:(1) 若每个内存条16M ×64位,共需几个内存条(2)每个内存条共有多少DRAM 芯片 (3)主存共需多少DRAM 芯片CPU 如何选择各内存条(1). 共需模块板数为m :m=÷2^24=4(块)(2). 每个模块板内有DRAM 芯片数为32 (片)(3) 主存共需DRAM 芯片为:4*32=128 (片) 每个模块板有32片DRAM 芯片,容量为16M ×64位,需24根地址线(A23~A0) 完成模块板内存储单元寻址。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习题参考答案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在CPU中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习题参考答案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
在CPU中:(1) 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指令寄存器IR);(2) 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程序计数器AR);(3) 算术逻辑运算结果通常放在(通用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DR)。
2.参见下图(课本P166图5.15)的数据通路。
画出存数指令"STA R1 ,(R2)"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1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主存单元中。
标出各微操作信号序列。
解:"STA R1 ,(R2)"指令是一条存数指令,其指令周期流程图如下图所示:3.参见课本P166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DA(R3),RO"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3)为地址的主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R0中,标出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5.如果在一个CPU周期中要产生3个脉冲 T1 = 200ns ,T2 = 400ns ,T3 = 200ns,试画时序产生器逻辑图。
解:节拍脉冲T1 ,T2 ,T3 的宽度实际等于时钟脉冲的周期或是它的倍数,此时T1 = T3 =200ns ,T2 = 400 ns ,所以主脉冲源的频率应为 f = 1 / T1 =5MHZ 。
为了消除节拍脉冲上的毛刺,环型脉冲发生器可采用移位寄存器形式。
下图画出了题目要求的逻辑电路图和时序信号关系。
根据关系,节拍脉冲T1 ,T2 ,T3 的逻辑表达式如下:T1 = C1·, T2 = , T3 =6.假设某机器有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
已知微指令长度为32位,请估算控制存储器容量。
解:微指令条数为:(4-1)×80+1=241条取控存容量为:241×32/8=964B7. 某ALU器件使用模式控制码M,S3,S2,S1,C来控制执行不同的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版》习题答案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1.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移码表示(用8位二进制数)。
其中MSB是最高位(又是符号位)LSB是最低位。
如果是小数,小数点在MSB之后;如果是整数,小数点在LSB之后。
(1) -35/64 (2) 23/128 (3) -127 (4) 用小数表示-1 (5) 用整数表示-1解:(1)先把十进制数-35/64写成二进制小数:(-35/64)10=(-100011/1000000)2=(-100011×2-6)2=(-0.100011)2令x=-0.100011B∴ [x]原=1.1000110 (注意位数为8位) [x]反=1.0111001[x]补=1.0111010 [x]移=0.0111010(2) 先把十进制数23/128写成二进制小数:(23/128)10=(10111/10000000)2=(10111×2-111)2=(0.0001011)2令x=0.0001011B∴ [x]原=0.0001011 [x]反=0.0001011[x]补=0.0001011 [x]移=1.0001011(3) 先把十进制数-127写成二进制小数:(-127)10=(-1111111)2令x= -1111111B∴ [x]原=1.1111111 [x]反=1.0000000[x]补=1.0000001 [x]移=1.0000001(4) 令x=-1.000000B∴ 原码、反码无法表示[x]补=1.0000000 [x]移=0.0000000(5) 令Y=-1=-0000001B∴ [Y]原=10000001 [Y]反=11111110[Y]补=11111111 [Y]移=011111115.已知X和Y, 用变形补码计算X+Y, 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溢出。
(2)X=0.11011 Y= -0.10101解:x+y = 0.00110无溢出6.已知X 和Y, 用变形补码计算X-Y, 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溢出。
《计算机英语》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英语》参考答案Chapter 11.(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2) 随机访问内存(Random-access Memory)(3)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4)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5) 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6)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7) 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8) 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2.(1) data(2) software(3) IC(4) ENIAC(5) supercomputer(6) superconductivity3.(1) F (ENIAC is the second digital computer after Atanasoff-Berry Computer)(2) T(3) F (Data is a unorganized)(4) T(5) T(6) T4.(1) 人工智能(2) 光计算机(3) 神经网络(4) 操作系统(5) 并行处理(6) vacuum tube(7) integrated circuit(8) electrical resistance(9) silicon chip(10) minicomputer5.数据是未经组织的内容的集合,数据可以包括字符、数字、图形和声音。
计算机管理数据,并将数据处理生成信息。
向计算机输入的数据称为输入,处理的结果称为输出。
计算机能在某一个称为存储器的地方保存数据和信息以备后用。
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整个周期称为信息处理周期。
与计算机交互或使用计算机所产生信息的人称为用户。
1.(1)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2) 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3) 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4) 运算器(Arithmetic and Logical Unit)(5)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6) 视频显示单元(Visual Display Unit)(7)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8) 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2.(1) CPU(2) peripheral(3) memory(4) modem(5) control unit(6) byte3.(1) T(2) T(3) F (RAM is volatile memory because the information within the computer chips is erased as soon as the computer is powered off whereas ROM is nonvolatile)(4) T(5) T(6) F (Microphones and digital cameras are input devices)4.(1) 寄存器组(2) 主机(3) 二进制的(4) 算法(5) 光盘(6) CD-RW(7) logic operation(8) barcode(9) peripheral device(10) volatile memory5.计算机的内存可被视为一系列的单元,可以在单元中存取数字。
第5章中央处理器(习题参考答案)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在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习题参考答案)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
在CPU中:(1) 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指令寄存器IR);(2) 保存当前正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程序计数器PC);(3) 算术逻辑运算结果通常放在(通用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DR)。
2.参见下图(课本P166图5.15)的数据通路。
画出存数指令"STA R1 ,(R2)"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1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主存单元中。
标出各微操作信号序列。
解:"STA R1 ,(R2)"指令是一条存数指令,其指令周期流程图如下图所示:3.参见课本P166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DA(R3),R0"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3)为地址的主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R0中,标出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略)6.假设某机器有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
已知微指令长度为32位,请估算控制存储器容量。
解:微指令条数为:(4-1)×80+1=241条,取控存容量为:256×32位=1KB8.某机有8条微指令I1-I8,每条微指令所包含的微命令控制信号如下表所示。
a-j分别对应10种不同性质的微命令信号。
假设一条微指令的控制字段为8位,请安排微指令的控制字段格式。
解:经分析,(e ,f ,h)和(b, i, j)可分别组成两个小组或两个字段,然后进行译码,可得六个微命令信号,剩下的a, c, d, g 四个微命令信号可进行直接控制,其整个控制字段组成如下:11.已知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其控制存储器容量为512×48(位)。
微程序可在整个控制存储器中实现转移,可控制微程序转移的条件共4个,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用断定方式。
请问:(1)微指令中的三个字段分别应为多少位?(2)画出围绕这种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
第5章习题答案
习题51、中央处理器有哪些基本功能?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2、什么是指令周期、CPU周期和时钟脉冲周期?三者有何关系?3、参见图5.1所示的数据通路。
画出存数指令“STOI Rs,(Rd)”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源寄存器Rs的内容传送至(Rd)为地址的主存单元中。
4、参见图5.13所示的数据通路。
画出取数指令“LDA (Rs),Rd”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s)为地址的主存单元的内容传送至目的寄存器Rd。
标出相应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5、参见图5.15所示的数据通路。
画出加法指令“ADD Rd,(mem)”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d中的数据与以mem为地址的主存单元的内容相加,结果传送至目的寄存器Rd。
6、假设CPU结构如图5.56所示,其中有一个累加寄存器AC、一个状态条件寄存器和其它4个寄存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要求:(1)标明图中a、b、c、d这4个寄存器的名称;(2)简述指令从主存取出到产生控制信号的数据通路;(3)简述数据在运算器和主存之间进行存/取访问的数据通路。
图5.56 CPU结构图7、简述程序与微程序、指令与微指令的区别。
8、微命令有哪几种编码方法,它们是如何实现的?9、简述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
10、某机的微指令格式中有10个独立的控制字段C0~C9,每个控制字段有Ni个互斥控制信号,Ni的值如下:请回答:(1)如果这10个控制字段,采用编码表示法,需要多少控制位?(2)如果采用完全水平型编码方式,需要多少控制位?11、假设微地址转移逻辑表达式如下:μA4=P2·ZF·T4μA3=P1·IR15·T4μA2=P1·IR14·T4μA1=P1·IR13·T4μA0=P1·IR12·T4其中μA4~μA0为微地址寄存器的相应位,P1和P2为判别标志,ZF为零标志,IR15~IR12为指令寄存器IR的相应位,T4为时钟脉冲信号。
操作系统复习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 1、 D 2、 C 3、硬件子系统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6、 C D软件子系统 4、独立性 及时性 交互性 5、7、存储管理 文件管理 作业管理 8、 B 9、操作系统第一章复习1关于操作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管理系统资源B 、控制 程序执行C 、改善人机界面D 、提高用户软件运行速度2、 以下哪个系统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A 、分时操作系统B 、实时操作系统C 、分布式操作系统D 、多道批处理系统3、 计算机系统由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组成。
4、 分时操作系统具有的四个主要特点是同时性、 _____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_ 。
5、 多道程序设计的根本目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多项选择:操作系统设计目标是( )。
A 、管理系统资源B 、提高安全性C 、方便用户使用系统D 、使系统能高效工作7、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处理器管理、 ________ 、 _______ 、设备管理和___________ 。
8、 在()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
A 、批处理操作系统B 、实时操作系统C 、分时操作系统D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9、多项选择:引入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B 、充分利用处理机,减少机空闲时间 C 、有利于代码共享D 、充分利用外围设备E 、减少存储器碎片10、计算机发展到第三代,操作系统已成为软件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的操作系统是11、设计实时操作时 ( )不是主要的追求目标。
A 、安全可靠B 、资源利用率 C 、及时响应D 、快速处理BD 10 、批处理操作系统 11、 B第一章复习题答案1、 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 答:2、 什么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答:操作系统 是计算机的一种系统软件,由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 行。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单选题1、一般机器周期的时间是根据()来规定的。
∙主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时间∙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时间∙主存中写入一个数据字的时间∙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时间正确答案:A2、存放微程序的控制存储器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存储器∙虚拟存储器∙主存储器正确答案:B3、计算机操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时钟周期∙指令周期∙CPU周期∙微指令周期正确答案:A4、以下叙述中正确描述的句子是:∙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交性微操作∙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排他性微操作正确答案:A5、在CPU中跟踪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MAR∙PC∙IR∙PSW正确答案:B6、同步控制是:∙只适用于CPU控制的方式∙只适用于外围设备控制的方式∙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的方式∙所有指令执行时间都相同的方式正确答案:C7、下列部件中不属于控制器的是:∙IR∙操作控制器∙PC∙PSW正确答案:D判断题8、指令流水线中主要存在三种相关冲突:资源相关、数据相关及控制相关。
∙对∙错正确答案:对9、微程序控制器属于存储逻辑型,以微程序解释执行机器指令,采用存储逻辑技术实现。
∙对∙错正确答案:对10、指令寄存器用于保存当前CPU所要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
∙对∙错√恭喜!答对啦11、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CPU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对∙错正确答案:错12、地址寄存器用于存放当前执行的指令码,供进行指令译码。
∙对正确答案:错13、时钟周期是CPU处理操作的最大时间单位。
∙对∙错正确答案:错14、并发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对∙错正确答案:对15、微程序控制器的优点:规整性、灵活性、可维护性强。
∙对∙错正确答案:对16、微操作是执行部件接受微命令后所进行的操作,是计算机硬件结构中最基本的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央处理器单元测试与答案
1、中央处理器是指()。
A.运算器、控制器、主存B.运算器C.运算器、控制器D.控制器正确答案:C你错选为A2、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
A.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B.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C.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D.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正确答案:B3、在CPU中跟踪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
A.主存地址寄存器B.指令寄存器C.程序计数器D.状态标志寄存器正确答案:C4、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
A.存储字长B.指令字长C.存储器容量正确答案:B5、通用寄存器是()。
A.可存放程序状态字的寄存器B.可存放指令的寄存器C.本身具有计数逻辑与移位逻辑的寄存器D.可编程制定多种功能的寄存器正确答案:D6、在计算机系统中,表征系统运行状态的部件是()。
A.中断寄存器B.程序状态字C.程序计数器D.累加寄存器正确答案:B7、指令译码器是对()进行译码。
A.整条指令B.指令的地址C.指令的操作数字段D.指令的操作码字段正确答案:D8、微操作控制信号发生器的作用是()。
A.产生控制时序B.完成指令操作码的分析功能C.从主存中取出指令D.产生各种微操作控制信号正确答案:D9、下列选项()不属于微操作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特性A.指令部件提供的译码信号B.被控制功能部件所反馈的状态及条件C.指令的地址码字段D.时序部件提供的时序信号正确答案:C10、三级时序系统提供的三级时序信号是()。
A.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B.机器周期、节拍、脉冲C.指令周期、微指令周期、时钟周期D.指令周期、机器周期、节拍正确答案:B11、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指令周期是机器周期的两倍B.指令周期等于机器周期C.指令周期大于机器周期D.指令周期小于机器周期正确答案:C12、采用同步控制的目的是()。
A.满足不同操作对时间安排的需要B.简化控制时序C.提高执行速度D.满足不同设备对时间安排的需要正确答案:B13、异步控制常用于()。
第5章 CPU的结构和功能 习题
第5章CPU的结构和功能一.判断题1.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
2.非访内指令不需从内存中取操作数,也不需将目的操作数存放到内存,因此这类指令的执行不需地址寄存器参与。
3.组合逻辑控制器比微程序控制器的速度快。
4.流水线中的相关问题是指在一段程序的相邻指令之间存在某种信赖关系,这种关系影响指令的执行。
5.微程序控制控制方式与硬布线控制方式相比,最大的优点是提高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6.微程序控制器中的控制存储器可用PROM、EPROM或闪存实现。
7.指令周期是指人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开始到执行这条指令完成所需的时间。
8.控制存储器是用来存放微程序的存储器,它比主存储器速度快。
二.选择题1.CPU组成中不包括。
A.指令寄存器 B.地址寄存器C.指令译码器 D.地址译码器2.程序计数器PC在中。
A.运算器 B.控制器C.存储器 D.I/O接口3.计算机主频的周期是指。
A.指令周期 B.时钟周期C.CPU周期 D.存取周期4.CPU内通用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
A.存储器容量 B.机器字长C.指令的长度 D.CPU的管脚数5.以硬布线方式构成的控制器也叫。
A.组合逻辑型控制器 B.微程序控制器C.存储逻辑型控制器 D.运算器6.一个节拍脉冲持续的时间长短是。
A.指令周期 B.机器周期C.时钟周期 D.以上都不是7.直接转移指令的功能是将指令中的地址代码送入。
A.累加器 B.地址寄存器C.PC D.存储器8.状态寄存器用来存放。
A.算术运算结果 B.逻辑运算结果C.运算类型 D.算术、逻辑运算及测试指令的结果状态9.微程序放在中。
A.指令寄存器 B.RAMC.控制存储器 D.内存10.某寄存器中的值有时是地址,这只有计算机的才能识别它。
A.译码器 B.判断程序C.指令 D.时序信号11.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______。
A.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执行B.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C. 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D. 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12.微指令格式分成水平型和垂直型,前者的位数,用它编写的微程序。
计算机组成原理章节题库-中央处理器(圣才出品)
第5章中央处理器一、单项选择题1.条件转移指令执行时所依据的条件来自()。
A.指令寄存器B.标志寄存器C.程序计数器D.地址寄存器【答案】B【解析】A项,指令寄存器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B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用于保存系统的运行状态。
条件转移指令执行时,需对标志寄存器的内容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转移条件;C项,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地址;D项,地址寄存器用于暂存指令或数据的地址。
2.CPU中决定指令执行顺序的是()。
A.指令寄存器IRB.程序计数器PCC.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RD.主存地址寄存器MAR【答案】B【解析】CPU中用程序计数器PC来跟踪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即通过程序计数器PC来决定指令执行顺序。
3.在CPU的寄存器中,()对用户是透明的。
A.程序计数器B.状态寄存器C.指令寄存器D.通用寄存器【答案】C【解析】指令寄存器中存放当前执行的指令,不需要用户的任何干预,所以对用户是透明的。
其他三种寄存器的内容可由程序员指定。
4.在计算机系统中,表征系统运行状态的部件是()。
A.程序计数器B.累加计数器C.中断计数器D.程序状态字【答案】D【解析】计算机系统中,程序状态字保存系统运行状态。
5.在CPU中用来存储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
A.主存地址寄存器B.程序计数器C.指令寄存器D.状态条件寄存器【答案】B【解析】为了保证程序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CPU必须具有某些手段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而程序计数器正是起到这种作用,所以通常又称为程序计数器。
当程序转移时,转移指令执行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改变PC的值,此PC值就是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有些机器中也称PC为指令指针IP。
6.关于微指令操作控制字段的编码方法,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控制法、最短编码法和字段编码法都不影响微指令的长度B.一般情况下,直接控制法的微指令位数多C.一般情况下,最短编码法的微指令位数多D.一般情况下,字段编码法的微指令位数多【答案】B【解析】对于相同的微命令数,微指令位数按最短编码法、字段编码法和直接控制法的顺序依次增加。
计算机基础知识答案及解析5
计算机基础知识答案解析A1. 【答案】D【解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为CPU,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
2. 【答案】A)【解析】在ASCII码表中,根据码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控制符、数字符、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
3. 【答案】A)【解析】一条指令就是对计算机下达的命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或称操作数)两部分。
前者指出该指令完成操作的类型,后者指出参与操作的数据和操作结果存放的位置。
4. 【答案】C【解析】网络是病毒传播的最大来源,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很多,但是采用不上网的措施显然是防卫过度。
5【答案】C)【解析】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的5大功能是CPU的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6.【答案】B)【解析】Microsoft公司开发的DOS是一单用户单任务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则是一单用户多任务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从Windows 3.1发展到目前的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Vista。
7. 答案】D)【解析】高级语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编写程序的效率,改善了程序的可读性。
8. 【答案】C)【解析】CPU读取和写入数据都是通过内存来完成的。
9.【答案】A)【解析】所谓Cache,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Dynamic RAM)之间的规模较小的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通常由SRAM组成。
10. 【答案】A)【解析】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分为静态随机处理器(SRAM)11. 【答案】C)【解析】通常每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
字节的容量一般用KB、MB、GB、TB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KB=1024B;1MB=l024KB:1GB=l024MB;1TB =1024GB。
20GB=20×1024M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下列叙述中(A)是错误的。 A.采用微程序控制器的处理器称为微处理 器; B.在微指令编码中,编码效率最低的是直 接编码方式; C.在各种微地址形成方式中,增量计数法 (微计数器法)需要的顺序控制字段 较短。
36.下列叙述中( B)是正确的。 A.控制器产生的所有控制信号称为微指令; B.微程序控制器比硬连线控制器更加灵活; C.微处理器的程序称为微程序。 37.将微程序存储在EPROM中的控制器是 (C)控制器。 A.静态微程序;B.毫微程序; C.动态微程序。
28.直接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的功能是 将指令中的地址码送入(A)。 A.PC;B.地址寄存器;C.累加器。 29.以下叙述中(B)是错误的。 A.指令周期的第一个操作是取指令; B.所有指令的取指令操作都是相同的; C.在指令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所有指令的 取指操作都是相同的。
30.在单总线结构的CPU中,连接在总线 上的多个部件(B)。 A.某一时刻只有一个可以向总线发送数据, 并且只有一个可以从总线接收数据; B.某一时刻只有一个可以向总线发送数据, 但可以有多个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C.可以有多个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且 可以有多个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第5题解答续】 这种逻辑电路主要是由门电路构成的复杂 树型网络,一旦构成后,除非重新设计 和物理上对它重新接线,否则要增加新 的控制功能是不可能的。 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思想是采用存储逻 辑——
【第5题解答续】 首先根据指令系统,写出对应所有机器指 令的全部微操作及其节拍安排,然后列 出操作时间表; 再根据微操作的数目,经压缩确定微指令 的控制方式、下地址形成方式、微指令 格式及微指令字长,编出全部微指令的 代码即码点,即完成了设计; 最后将微指令的码点注入到ROM中,即 可作为微操作的命令信号。
5.3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CPU是指(B)。 A.控制器; B.运算器和控制器; C. 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 2.指令周期是(C)。 A.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B. CPU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 C. CPU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加上执行 这条指令的时间。
பைடு நூலகம்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 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B.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 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C.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 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4.下列说法中(B)是正确的。 A. 指令周期等于机器周期; B. 指令周期大于机器周期; C. 指令周期是机器周期的两倍。
第4题解答要点续: 不同之处主要是操作控制器即微操作命令 序列的形成部件不同:组合逻辑控制器 的核心部件是门电路,微程序控制器的 核心部件是控制存储器ROM。
5、比较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 的设计思想。 【解答】 组合逻辑控制器的设计思想主要是采用硬 布线逻辑—— 首先根据指令系统,写出对应机器指令的 全部微操作及其节拍安排,然后列出操 作时间表,再写出每一种微操作的逻辑 表达式,化简后画出相应的逻辑图,即 完成了设计;
PC
IR
……
微命令控制 顺序控制
IR
OP ADDR
微地址 状态条件 形成部件
CM
中断系统
AR
时序电路 控制台
微程序控制器参考框图
4、比较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 的组成。 解答要点: 结合以上三、四题的答图,可见两种控制 器组成上的相同之处是—— 均有PC,IR,时序电路,中断机构及状态 条件。
11.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B)。 A. 存储器的容量; B. 指令字长; C. 机器字长。 12.微指令格式中,(A)。 A. 垂直型微指令采用较长的微程序结构 去换取较短的微指令结构; B.垂直型微指令采用较短的微程序结构 去换取较长的微指令结构。
13.与微指令的指令周期对应的是(B)。 A. 指令周期; B. 机器周期; C. 节拍周期; D. 时钟周期。 14.状态寄存器用来存放(D)。 A. 算术运算结果; B. 逻辑运算结果; C. 运算类型; D. 算术、逻辑运算及测试指令的结果状 态。
40.垂直型微指令的特点是(B)。 A.微指令格式垂直表示; B.控制信号经过编码产生; C.采用微操作码。 41.水平型微指令的特点是(A)。 A.一次可以完成多个操作; B.微指令的操作控制字段不进行编码; C.微指令的格式简短。
42.下列(A )不属于设计微指令结构时 所追求的目标。 A.增大控制存储器的容量; B.提高微程序的执行速度; C.缩短微指令的长度。 43.在采用增量计数器法的微指令时,下 一条微指令的地址在(B)。 A.当前的微指令中; B.微指令地址计数器中; C.程序计数器中。
38.在微指令的控制方式中,若微指令命令个 数已确定,则(C)。 A.直接控制方式和编码控制方式不影响微指令 的长度; B.直接控制方式的微指令字长比编码控制方式 的微指令字长短; C.编码控制方式的微指令字长比直接控制方式 的微指令字长短。 39.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中,相容的信号是(C) 的信号。 A.可以相互替代; B.可以相继出现; C.可以同时出现。
5.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 令的关系是(B)。 A.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 行; B.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 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C . 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个 微程序来执行。
6.微指令执行的顺序控制问题,实际上 是如何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的问 题,通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断定方式, 其基本思想是(C)。 A. 用微程序计数器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 址; B. 通过指令中指定一个专门字段来产生 后继微指令地址; C. 由设计者在微指令代码中指定,或者 由设计者指定的判别测试字段控制产 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4、在取指令操作完成之后,PC中存放的 是下一条实际执行的指令的地址。(错误) 5、取指令操作不受指令的操作码控制。 (正确) 6、控存用来存放微程序和数据。(错误) 7、微命令直接表示和编码表示的效率没 有区别。(错误)
8、控制存储器用来存放实现全部指令系 统的所有程序。(错误) 9、微指令的顺序控制部分用来决定下一 条微指令的地址。(正确) 10、只有微程序控制器设计才用到微操作 的概念,而对于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是 不存在微操作概念的。(错误)
18.取指令操作(D )。 A.受到上一条指令的操作码控制; B.受到当前指令的操作码控制; C.受到下一条指令的操作码控制; D.是控制器固有的功能,不需要在操作码 控制下进行。 19.某寄存器中的值有时是地址,有时是 数据,这只有计算机的(A)才能识别 它。 A.译码器; B.判断程序; C.指令; D.时序信号。
33.计算机执行乘法指令时,由于其操作 较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通常采用 (C)控制方式。 A.延长机器周期内节拍数的; B.异步; C.中央与局部控制相结合的。
34.下列说法中(C)是正确的。 A.加法指令的执行周期一定要访存; B.加法指令的执行周期一定不访存; C.指令的地址码给出存储器地址的加法指 令,在执行周期一定访存。
44.与具有n个并行部件的处理器相比,一 个n段流水处理器(A)。 A.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 B.不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 C.吞吐能力大于前者。 45.超标量流水技术(B)。 A.缩短了原来流水线的处理器周期; B.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并发多条指令; C.把多条能并行操作的指令组合成一条具 有多个操作码字段的指令。
23.计算机操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A)。 A.时钟周期; B.指令周期; C.CPU周期; D.微指令周期。 24.下列部件中不属于执行部件的是 ( A)。 A.控制器; B.存储器; C.运算器; D.外设。
25.计算机主频的周期是指(A)。 A.时钟周期;B.指令周期;C.存取周期。 26.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C)。 A.指令周期;B.机器周期;C.时钟周期。 27.在取指令操作之后,程序计数器中存 放的是(C)。 A.当前指令的地址; B.程序中指令的数量; C.下一条(顺序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31.在单总线结构的CPU中(C)。 A.ALU的两个输入端都可与总线相连; B.ALU的一个输入端与总线相连,其输出 端也可与总线相连; C.ALU只能有一个输入端与总线相连,其 输出端需通过暂存器与总线相连。 32.在控制器的控制方式中,机器周期内 的时钟周期个数可以不同,这属于 (A)。 A.同步控制;B.异步控制;C.联合控制。
7.广泛应用于IBM PC中的Intel 8088 CPU 是(C)。 A. 8位微处理器; B. 16位微处理器; C.准16位微处理器。 8.广泛应用于IBM PC中的Intel 8086 CPU 是(A)。 A. 16位微处理器; B.准16位微处理器; C. 准32位微处理器。
9.Intel 80386是32位微处理器, Intel 80486是(B)位微处理器。 A. 16; B. 32; C. 64。 10.用PLA器件设计的控制器称为PLA控制 器,从技术实现的途径来看,PLA控制 器是一种(C)。 A. 用存储逻辑技术设计的控制器; B. 用组合逻辑技术设计的控制器; C. 用组合逻辑技术和存储逻辑技术设计 的控制器。
2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反映了时序信号的定 时方式; B.同步控制方式的特点是系统有一个统一 的时钟,所有的控制信号均以此为依 据; C.异步控制方式中有集中的时序信号产生 及控制部件; D.联合控制方式是同步和异步控制方式的 结合。
21.同步控制是(C)。 A.只适用于CPU控制的方式; B.只适用于外围设备控制的方式; C.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的方式; D.所有指令执行时间都相同的方式。 22.在计算机中,存放微指令的控制存储 器属于(D)。 A.外存; B.内存; C.高速缓存; D.CPU。
46.超流水线技术是(A)。 A.缩短原来流水线的处理器周期; B.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并发多条指令; C.把多条能并行操作的指令组合成一条具 有多个操作码字段的指令。 47.在CPU的寄存器中,(B )对用户是 完全透明的。 A.程序计数器; B.指令寄存器; C.状态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