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议》

合集下载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长江流域上游,涉及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其发展和保护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的无序发展和不合理利用,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经成为该区域的突出问题。

本文将就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新的治理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化学污染:太湖流域的废水排放量大,不同类型的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水体。

其中,农业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使得太湖流域的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和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富营养化的问题比较严重。

另外,工业废水排放的有机物、重金属物质等也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生物污染:过量的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内的蓝藻和水华暴发频繁,这种水华不仅影响了水质,还严重影响了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

水华繁殖期间释放的有毒物质可能对水生动植物造成永久性损害,以及相关产业的损失。

此外,太湖流域的非法捕捞和不合理养殖也对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植被造成了极大破坏。

针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应采取以下治理建议:一、加强水体监测与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太湖流域水质变化,为治理提供准确数据。

同时,加强与长江局的协调,对流域内的排污口进行跟踪监控,并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对违规排放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农田排水网络的优化调整,减少农业养分和农药物质的流失。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合理利用化肥,控制农药使用量。

三、加强工业企业环保治理:对截留能力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推动企业提升污染物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和有机物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绿色制造,减少水环境污染。

四、加强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加强太湖流域湿地的保护,通过恢复湿地功能来净化太湖周边环境。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2011年)(2011年8月2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2011年9月7日国务院令第604号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太湖流域,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以下称两省一市)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天目山、茅山流域分水岭以东的区域。

第三条太湖流域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科学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太湖流域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环境保护等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太湖流域管理的有关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监督管理职责。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太湖流域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对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实行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与考核评价制度。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防汛抗旱、水域和岸线保护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的建设项目。

第二章饮用水安全第七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地,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供应和水质安全。

第八条禁止在太湖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臵排污口、有毒有害物品仓库以及垃圾场;已经设臵的,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九条太湖流域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巡查制度,并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设臵水质、水量自动监测设施。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二○○八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节太湖流域概况 .......................................一、自然概况...........................................二、社会经济概况.......................................第二节水环境状况 .........................................一、污染源现状.........................................二、水质状况...........................................第三节 2007年供水危机概况.................................一、事件发生过程.......................................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第四节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一、治污措施及成效.....................................二、主要经验...........................................三、主要问题和教训.....................................第五节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和维系太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紧迫任务...............................................四、是积极探索新路子,为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第二节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第三节总体目标 ...........................................一、水质主要控制指标...................................二、近期目标...........................................三、远期目标........................................... 第三章保障饮用水安全.........................................第一节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一、水源地建设.........................................二、完善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三、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四、建设饮用水安全监测系统和预警体系...................第二节供水危机的防范与应急................................一、拉网式排查污染源,采取必要的限排措施...............二、开展蓝藻打捞作业...................................三、适时“引江济太”,扩大水环境容量...................四、完善自来水应急处置和净化措施.......................五、增加水体监测断面和检测频次.........................六、制定周密的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第四章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第一节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综合治理区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二、综合治理区限制排污总量.............................三、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四、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制度.........................第二节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城乡布局....................一、调整产业结构.......................................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三、优化城乡布局.......................................第三节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一、严格控制工业点源...................................二、治理船舶污染,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第四节统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一、城镇污水处理.......................................二、城乡垃圾处理.......................................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 第五节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一、绿色农业工程.......................................二、畜禽养殖...........................................三、水产养殖........................................... 第六节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一、湿地保护、恢复与重建...............................二、岸线治理...........................................三、生态林建设和水生态修复.............................四、科学清淤........................................... 第七节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一、扩大引江济太工程规模...............................二、提高出湖过水能力...................................三、加强“引江济太”调水管理........................... 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 .......................................一、倡导农业节水.......................................二、推进工业节水.......................................三、建设节水防污型城镇................................. 第九节制定严格的标准与制度................................一、提高废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度.....................三、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 第十节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一、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综合集成...........................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第十一节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一、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二、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三、湿地监测能力建设...................................四、水环境预警系统建设.................................五、完善执法体系....................................... 第五章重点治理区项目和工程...................................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 .....................................一、水源地改造和水源地保护项目.........................二、多水源供水和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项目...............三、区域联合供水项目...................................四、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项目.............................第二节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一、整治、淘汰落后企业.................................二、工业污染治理项目...................................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项目...............................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四、城镇生活垃圾处置项目...............................五、村庄污水及垃圾处置项目.............................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一、种植业治理项目.....................................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四、乡村清洁工程....................................... 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一、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和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二、太嘉河(太湖—嘉兴)工程...........................三、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四、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五、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六、望虞河后续工程..................................... 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 .......................................一、湿地保护、修复与重建...............................二、生态保护带建设.....................................三、水体生态修复.......................................四、西太湖综合整治工程.................................五、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 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 .......................................一、环太湖河道整治工程.................................二、河网清淤...........................................三、船舶污染控制.......................................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一、农业节水重点工程...................................二、工业节水示范工程...................................三、城镇生活节水重点工程...............................第九节监管体系建设项目....................................一、国家级站网建设.....................................二、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三、地方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四、省市区站网和能力建设...............................五、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六、湿地监测能力建设...................................第十节科技支撑研究项目.................................... 第六章一般治理区主要项目和工程...............................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 .....................................第二节点源污染治理项目....................................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一、种植业治理项目.....................................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四、乡村清洁工程.......................................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 .......................................一、湿地保护与修复.....................................二、生态林建设.........................................三、湖泊清淤...........................................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项目....................................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 第七章投资匡算与工程占地.....................................第一节投资编制依据 .......................................第二节总投资 ............................................一、总投资及构成.......................................二、筹资渠道...........................................第三节重点治理区投资 .....................................第四节一般治理区投资 .....................................第五节治理项目用地 ....................................... 第八章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第一节环境效果分析 .......................................一、生态系统功能增强...................................二、污染物量削减.......................................三、污染负荷预测与削减能力综合分析.....................第二节投资效果分析 .......................................一、饮用水安全项目.....................................二、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三、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项目.........................四、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五、提高水环境容量引排项目.............................六、生态修复项目.......................................七、河网综合整治项目...................................八、节水减污项目.......................................九、监管体系建设项目...................................十、科技支撑研究项目...................................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 .......................................一、保障饮用水安全,有利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节水减污.....................三、完善城镇治污基础设施,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四、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积累经验,为河湖综合治理起示范作用.................六、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第九章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一、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二、严格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三、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强化执法.........................四、利用价格杠杆,完善收费制度.........................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六、引入市场手段,创新运营机制.........................七、加强科技攻关,推广适用技术.........................八、夯实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九、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 附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治理项目汇总前言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的太湖治理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太湖治理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我省太湖治理工作,全面实现太湖治理目标,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江苏省太湖流域环境现状(一)流域概况太湖流域地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总面积36895平方公里。

历来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工农业生产发达、国民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增长幅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流域人口约占全国的3%,GDP占全国的12%,人均GDP为全国的3.5倍。

我省太湖流域包括太湖湖体,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

据2007年统计资料,我省太湖流域人口1664.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2.6%;GDP为12218.5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47.5%,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二)环境现状1.污染物排放现状。

我省太湖流域2005年共排放废污水总—1 —量25.55亿立方米。

流域COD排放总量为58.60万吨/年(表1.2-1),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所占比重分别为40.2%和35.1%;氨氮年排放总量为6.42万吨,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比重均在40%左右;总氮的年排放总量为9.82万吨,农业面源比重接近50%;总磷排放总量0.58万吨/年,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比重达到66%,其次为城镇生活污染源。

2.水环境现状。

(1)太湖湖体水质现状。

2005年太湖水质为劣Ⅴ类。

东部沿岸区水质相对较好,为Ⅴ类水质,其他湖区均为劣Ⅴ类。

太湖湖体水质总氮指标为劣Ⅴ类,其次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均满足Ⅳ类水质标准。

全湖平均为中富营养化程度,其中仅湖心区和东部沿岸区处于轻富营养水平。

2007年太湖湖体水质总体劣于Ⅴ类水质标准,总氮仍是污染最严重的指标,但是浓度相对于2005年有所降低,全湖总氮平均由3.6mg/L降低为2.6mg/L。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第四章 重点项目 ------------------------------------------- 48
一、总体安排 -------------------------------------------------------------------------------------------48 三、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 -------------------------------------------49 四、城乡污水与垃圾处理项目 -----------------------------------------50 五、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51 六、生态修复项目 ---------------------------------------------------52 七、引排工程 -------------------------------------------------------53 八、河道(网)综合整治工程 -----------------------------------------54 九、节水减排项目 ---------------------------------------------------54 十、资源化利用项目 -------------------------------------------------55 十一、监测预警项目 -------------------------------------------------55 十二、科技攻关项目 -------------------------------------------------56
第三章 主要任务 ------------------------------------------- 26

关于太湖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的探讨

关于太湖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的探讨
2.渔业资源的枯竭趋势明显。渔业资源的丰富为太湖地区 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也是维护太湖流域生态环境良 性循环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 设、围垦造田工程的实施、过度捕捞与不合理渔具的使用和不 良的引种措施使得太湖流域的渔业资源已经呈现逐渐枯竭的趋 势。这既对太湖地区的渔业资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给有效治理 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增加了难度。
3.水生植被被破坏情况严重。太湖的水生植被可以吸收沉 积物中的营养盐,提高水体对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的净化能 力,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维持太湖流域的营养平衡,防止太 湖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污染和营养盐的过 度输入,使得太湖流域的水生植被被破坏,导致太湖的水体富 营养化情况严重,以蓝藻为代表的藻类过度生长,使得太湖生 态环境的平衡被打破,其水质状况、渔业资源和交通运输等各 个方面收到的影响十分严重。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接第64页)
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封饮食文化的开发,必须明确开封旅游 餐饮业在建立旅游强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开封成立旅游饮 食文化开发相关部门,开展旅游餐饮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提出 扶持政策,促进其发展壮大,最终使饮食文化产品成为开封的 旅游中的拳头产品或品牌。当然还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应采 取“政府政策主导,多方配合,企业主角”的操作模式进行。
相结合的策略,让太湖的生态环境始终处于良性的休养生息循 环状态,在丰富渔业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长久的发展。
3.恢复和保护太湖流域水生植被,发挥其净化水质和抑制 藻类的作用。水生植被对太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 地方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恢复和保护太湖流域的水生植被, 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依据水生植物生长需要充足光照条件的特点,地方政府可 以采取降低水位的方法,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光照条 件,以利于水生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减少太湖流域悬浮 物的浓度。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制造较小风浪的措施,以 去除附着在水生植物叶片与根茎上的生物,避免其对水生植物 的光合作用造成不利影响,并增加水生植物的叶片和水体之间 碳交换的频率,从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效果得到强化,促进 其有力生长,进而净化太湖流域水质。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第604号国务院令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第604号国务院令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7日签署第604号国务院令,公布《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全文如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太湖流域,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以下称两省一市)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天目山、茅山流域分水岭以东的区域。

第三条太湖流域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科学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太湖流域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环境保护等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太湖流域管理的有关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监督管理职责。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太湖流域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对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实行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与考核评价制度。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防汛抗旱、水域和岸线保护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的建设项目。

第二章饮用水安全第七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地,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供应和水质安全。

第八条禁止在太湖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有毒有害物品仓库以及垃圾场;已经设置的,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九条太湖流域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巡查制度,并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设置水质、水量自动监测设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2.25•【字号】苏政发[2009]36号•【施行日期】2009.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09〕36号)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45号)要求,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切实增强做好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太湖是苏南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紧迫任务,是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共同建设美好江苏的具体体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太湖治理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江苏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下决心根治太湖水污染问题,努力让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

温家宝总理多次亲临太湖检查指导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环保优先方针,不断加大太湖水污染防治力度。

省各有关部门、沿湖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做了大量扎实深入的工作,推进太湖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是,太湖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太湖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太湖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铁腕治污、科学治太,深入推进太湖水污染防治,确保到2012年太湖水质有所改善,湖体富营养化趋势得到遏制;力争到2020年太湖水质明显好转,富营养化程度有所改善,恢复山青水美的自然风貌,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污染物减排
通过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水 体中总磷、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 ,有效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环境效益分析
生态恢复
通过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使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
景观提升
结合太湖流域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实施美化绿化工程,提升流域整体景观品质。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及时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技术, 提高治理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监测与评估
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覆盖全流域的水质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 和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定期评估治理效果
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01
02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 体系,提升应对突发环 境事件的能力。
03
0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 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
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 周边省市的联防联控, 共同改善太湖水环境。
CHAPTER 06
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
水质改善预期
水质改善
通过综合治理,预期太湖流域水质得 到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到或优 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优化太湖流域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产业和人才聚集,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提升民生福祉
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THANKS
[ 感谢观看 ]
太湖流域水质总体为轻度 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氨氮和化学需氧量。

环太湖环境保护方案

环太湖环境保护方案

环太湖环境保护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太湖地区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是周边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和天然景观,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保护太湖环境显得尤为必要。

一、认识太湖环境问题太湖环境问题是指受到工业、农业、城市化和人类生活等因素影响,导致太湖水体和湖岸带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太湖的主要污染问题包括水质、河道、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太湖水质问题太湖水质一直是该地区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去年江苏省出现蓝藻污染事件后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太湖水质的下降与工业和农业污染是有很大关系的,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太湖中,导致水质持续恶化,对当地的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企业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2、太湖河道问题河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河道淤积、岸线塌陷和河道漂浮物等方面,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太湖的生态环境和周边地区的环境。

3、太湖环境问题在太湖周边,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大量的采石、挖沙、打钢结构、砖块等施工操作导致太湖周边的环境污染,不良影响在加剧。

虽然大部分污染都是人为造成的,但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恢复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二、加强太湖环境保护在太湖环境保护方面,应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太湖环境,保护太湖水资源。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污染企业的监管,打击污染行为,加强环保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建立工业废水排放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污染源,防止模拟排污。

2、农业污染治理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工作,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防止化肥和农药直接流入水体。

3、加强河道治理加强河道整治,清除淤泥,消除堵塞,埋深岸线,建立集中收养体系,对进入太湖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防止太湖水面污染。

4、进行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控,建立太湖环境监管中心,实时监控水质状况、土壤条件、大气环境等方面。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1、基本概况太湖流域地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以下简称“两省一市”),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

2007年5月底暴发了太湖水危机,近年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太湖治理初见成效,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但是,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太湖治理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012年4月,有关部门和地方组织技术编制形成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

治理方案涉及的范围包括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市30个县(市、区),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3市20个县(市、区),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金泽镇和朱家角镇,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1164.13亿元,治理期限为2013-2020年。

2、主要问题(1)制约太湖流域水质改善的因素依然复杂引起蓝藻大规模暴发的条件依然存在。

由于太湖湖体藻型生境已经形成,不断积累的氮、磷等营养盐有可能引起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这些因素的异常变化会加大防控难度。

湖体总氮浓度仍然较高,太湖流域污染物现状入河(湖)总量仍超过限制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必然有所增加,减排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太湖生态系统退化,由草型湖泊转化为藻型湖泊,水环境容量减小,自净能力降低,恢复健康湖泊生态系统任务艰巨。

(2)农业面源已成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的比重逐步提高,已成为太湖治理的主要矛盾。

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相对较少,且已安排的项目完成率较低。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较低,建设和运行管护中亟待解决资金、技术等瓶颈问题。

(3)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

第二产业中,纺织、化工、冶金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偏高,实施污染物减排的工业企业数量较少,用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偏低,企业治污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尖锐。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二、太湖水污染现状分析工业废水排放:太湖流域的纺织、化工、造纸等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废水的排放对太湖的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经过雨水冲洗进入河道,最终流入太湖,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太湖周边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也是导致太湖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太湖后,不仅会恶化水质,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植物过度繁殖等问题。

富营养化问题:太湖西部水域营养过剩,出现了营养型污染,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绿色“水华”,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质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逐年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根据相关数据,太湖已有较大面积的水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并且有部分水域的水质已经达到中一富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

太湖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改善水质,保护这一宝贵的淡水资源。

三、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工业污染:随着太湖流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至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工业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酸碱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农业污染:太湖流域农业活动频繁,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径流中携带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太湖后,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华,破坏水生态平衡。

生活污染:随着太湖流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盐和病原体,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太湖,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水土流失:由于流域内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带走了表层土壤,还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进一步加剧水污染。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28•【字号】浙政发[2008]68号•【施行日期】2008.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8〕68号)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我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去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后,国务院两次在无锡召开座谈会,对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坚决贯彻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并把这项工作作为“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手抓综合治理,一手抓应急防范,持续加大工作力度。

今年5月,省政府专门召开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蓝藻应对应急工作会议,具体部署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今年的蓝藻应对应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

通过省市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饮用水安全得到较好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污染减排任务完成较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监测监控和执法能力有所加强。

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太湖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近年来,太湖全湖营养盐浓度长期在较高水平波动,南太湖每年的蓝藻水华暴发期有所提前,持续时间拉长,面积和程度加大,而且呈现常态化趋势。

特别是湖州地区近岸水域及环湖河流,由于受风向、太湖环流、太湖水位抬高造成顶托倒灌等影响,蓝藻水华暴发的严重性和饮用水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一、关于条例适用范围的具体界定
有的市县、有的专家认为,修订草案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太湖流域包括太湖湖体,苏州市、无锡市、常州 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 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第二款又将太湖流域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实行分级保护,扩大了太湖流域的保护范围,有 利于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但适用范围和保护区的界限仍不够清晰,建议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界限上或者采取附图 的方式予以明确。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三章污染防治
第四章饮用水水源保护
修订草案
修订草案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草 案)》),作如下说明:
一、修订的必要性
“九五”开始,太湖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整治的“三河三湖”之一。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和
条例全文
条例全文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1996年6月14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7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根据2010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七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1月12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 年1月24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1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 〈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等二十九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提供借鉴ꎮ
关键词: 太湖流域ꎻ 蓝藻ꎻ 水环境ꎻ 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 ̄2469(2021)02 ̄0004 ̄03
障了治理成效 [1] ꎮ 太湖流域经过十二年的综合治
1 研究背景
理ꎬ 已取得显著成效ꎬ 但与治理目标相比ꎬ 仍有一
河( 湖) 污染物总量远超太湖纳污能力ꎬ 是太湖水
质难以达到治理目标的根本原因ꎮ
蓝藻水华与湖泊总磷循环之间存在反馈机制ꎬ
即水体中总磷升高有利于蓝藻生长ꎬ 同时蓝藻水华
也能加快湖体磷循环ꎬ 使得水体总磷浓度进一步升
高ꎬ 两者相互促进ꎬ 导致恶性循环
体水质的影响有限ꎮ
3 2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尚未全面稳定达标
其中ꎬ 氨氮、 总氮已达到« 总体方案» 确定的 2020
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ꎬ 水资源短缺、 水生态
标 12% 、 74% ꎮ 与 2007 年相比ꎬ 高锰酸盐指数下
环境仍然存在水质不达标、 生态风险高等问题ꎮ
[4]
湖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总氮等主要水质指标持续
带、 长三角一体化等多个国家战略交汇区ꎬ 水利支
摘要: 经过多年治理ꎬ 太湖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ꎬ 但由于入河湖氮磷营养负荷仍远超河湖纳污能力ꎬ 加之气象
因素等多重影响ꎬ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风险仍然较高ꎬ 流域水环境面临形势依然严峻ꎮ 文章阐述了太湖流域水环境
现状ꎬ 分析了水环境治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ꎬ 研究提出了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ꎬ 以期为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翼ꎬ 行政区划分
定差距ꎬ 在治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情况和新
属江苏、 浙江、 上海和安徽三省一市ꎬ 是我国最具

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综合治理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综合治理方案
第二节 水环境状况 ....................................................... 5 一、污染源现状 ...................................................... 5 二、水质状况 ....................................................... 11
第二节 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 ............................................ 36 第三节 总体目标 ........................................................ 37
一、水质主要控制指标 ............................................... 38 二、近期目标 ....................................................... 38 三、远期目标 ....................................................... 39
第二节 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城乡布局 ................................ 49 一、调整产业结构 ................................................... 49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 52 三、优化城乡布局 ................................................... 53

2007 科学治理太湖的建议

2007 科学治理太湖的建议

2007 科学治理太湖的建议2007年,中国面临了太湖湖泊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治理太湖是当时的一个重要任务。

以下是针对2007年科学治理太湖的建议,详细列举了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规定:加强太湖保护管理,通过立法限制并规范污染排放,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

2.拆除违法建设和附近的高污染企业:太湖周边建设和高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严重破坏了湖泊水质,因此需要加强对这类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严格执行拆除违法建设和关闭高污染企业的措施。

3.推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太湖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制企业按照标准排放,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太湖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4.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太湖是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之一,应加大水源保护工作力度,提高太湖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建立太湖水质监测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太湖水质监测体系,全面了解太湖的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科学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6.推动太湖流域的协同治理:太湖流域涉及多个行政区域,需要各地共同努力,加强协作,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太湖流域管理机制,统筹解决太湖流域的环境问题。

7.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的教育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认识和自觉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太湖的保护和治理。

8.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大科研力度,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太湖治理方面寻找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为太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2007年对科学治理太湖的建议,希望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定,拆除违法建设和高污染企业,推行排放标准,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监测体系,推动流域协同治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以及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太湖的环境状况,实现太湖的持续健康发展。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二○○八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节太湖流域概况........................................一、自然概况............................................二、社会经济概况........................................第二节水环境状况..........................................一、污染源现状..........................................二、水质状况............................................第三节 2007年供水危机概况..................................一、事件发生过程........................................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第四节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一、治污措施及成效......................................二、主要经验............................................三、主要问题和教训......................................第五节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和维系太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紧迫任务..................................................四、是积极探索新路子,为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第二节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第三节总体目标............................................一、水质主要控制指标....................................二、近期目标............................................三、远期目标............................................ 第三章保障饮用水安全.........................................第一节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一、水源地建设..........................................二、完善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三、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四、建设饮用水安全监测系统和预警体系....................第二节供水危机的防范与应急................................一、拉网式排查污染源,采取必要的限排措施 ................二、开展蓝藻打捞作业....................................三、适时“引江济太”,扩大水环境容量....................四、完善自来水应急处置和净化措施........................五、增加水体监测断面和检测频次..........................六、制定周密的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第四章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第一节污染物总量控制......................................一、综合治理区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二、综合治理区限制排污总量..............................三、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四、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制度..........................第二节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城乡布局 ....................一、调整产业结构........................................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三、优化城乡布局........................................第三节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一、严格控制工业点源....................................二、治理船舶污染,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第四节统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一、城镇污水处理........................................二、城乡垃圾处理........................................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 第五节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一、绿色农业工程........................................二、畜禽养殖............................................三、水产养殖............................................ 第六节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一、湿地保护、恢复与重建................................二、岸线治理............................................三、生态林建设和水生态修复..............................四、科学清淤............................................ 第七节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 ..................一、扩大引江济太工程规模................................二、提高出湖过水能力....................................三、加强“引江济太”调水管理............................ 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一、倡导农业节水........................................二、推进工业节水........................................三、建设节水防污型城镇.................................. 第九节制定严格的标准与制度................................一、提高废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度......................三、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 第十节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一、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综合集成............................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第十一节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一、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二、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三、湿地监测能力建设....................................四、水环境预警系统建设..................................五、完善执法体系........................................ 第五章重点治理区项目和工程...................................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一、水源地改造和水源地保护项目..........................二、多水源供水和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项目 ................三、区域联合供水项目....................................四、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项目..............................第二节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一、整治、淘汰落后企业..................................二、工业污染治理项目....................................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项目................................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四、城镇生活垃圾处置项目................................五、村庄污水及垃圾处置项目..............................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一、种植业治理项目......................................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四、乡村清洁工程........................................ 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 ..................一、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和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 ..............二、太嘉河(太湖—嘉兴)工程............................三、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四、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五、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六、望虞河后续工程...................................... 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一、湿地保护、修复与重建................................二、生态保护带建设......................................三、水体生态修复........................................四、西太湖综合整治工程..................................五、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 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一、环太湖河道整治工程..................................二、河网清淤............................................三、船舶污染控制........................................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一、农业节水重点工程....................................二、工业节水示范工程....................................三、城镇生活节水重点工程................................第九节监管体系建设项目....................................一、国家级站网建设......................................二、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三、地方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四、省市区站网和能力建设................................五、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六、湿地监测能力建设....................................第十节科技支撑研究项目.................................... 第六章一般治理区主要项目和工程...............................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第二节点源污染治理项目....................................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一、种植业治理项目......................................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四、乡村清洁工程........................................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 ..................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一、湿地保护与修复......................................二、生态林建设..........................................三、湖泊清淤............................................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项目....................................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 第七章投资匡算与工程占地.....................................第一节投资编制依据........................................第二节总投资.............................................一、总投资及构成........................................二、筹资渠道............................................第三节重点治理区投资......................................第四节一般治理区投资......................................第五节治理项目用地........................................ 第八章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第一节环境效果分析........................................一、生态系统功能增强....................................二、污染物量削减........................................三、污染负荷预测与削减能力综合分析......................第二节投资效果分析........................................一、饮用水安全项目......................................二、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三、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项目..........................四、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五、提高水环境容量引排项目..............................六、生态修复项目........................................七、河网综合整治项目....................................八、节水减污项目........................................九、监管体系建设项目....................................十、科技支撑研究项目....................................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一、保障饮用水安全,有利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节水减污......................三、完善城镇治污基础设施,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四、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积累经验,为河湖综合治理起示范作用..................六、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第九章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一、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二、严格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三、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强化执法..........................四、利用价格杠杆,完善收费制度..........................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六、引入市场手段,创新运营机制..........................七、加强科技攻关,推广适用技术..........................八、夯实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九、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 附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治理项目汇总前言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议》太湖流域位于我国沿海与沿江两条生产力主轴线的结合部,区位优越,经济实力雄厚,无论是在长江经济带还是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xx年,太湖流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4%,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9.9%,人均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1]。

当前,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而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流域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污染排放、生态破坏、环境风险等问题仍较为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2],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是其重要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xx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顺应了流域生态环境统一监督管理的要求,流域生态环境领域“九龙治水”的痼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无法完全满足太湖流域共抓大保护的现实需求,未来亟需健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状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可以理解为政府、市场和社会在法律规范和文化习俗基础上,依照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运用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多元手段,协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体制、制度体系及其互动合作过程。

当前,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已初步形成,主要体现为:在政府层面,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xx年8月,生态环境部“三定”方案提出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作为生态环境部设在太湖流域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相关工作,实行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双重领导,以生态环境部为主的管理体制。

xx年5月,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监管局”)挂牌成立。

同年8月,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监管局“三定”方案正式印发,从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在市场层面,太湖流域两省一市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太湖治理。

以江苏省为例,xx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的太湖治理专项引导资金,地方财政拿出10%~20%的新增财力同步配套,重点支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及其实施方案中所列的工程项目,以及省政府提出的年度治太重点任务。

十年十期共支持了6400多个项目,累计投入省级专项引导资金约18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超1000亿元。

在公众层面,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多元参与局面逐步形成。

例如,浙江嘉兴建立“大环保、圆桌会、陪审员、点单式、道歉书、联动化”的公众参与模式,公众参与涉及环保宣传、抽查监督、决策咨询、评审评估等环节[3]。

在此过程中,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在动员、吸纳、组织公众参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市、江苏省通过信息公开、民意征集、圆桌对话、舆论与社会监督等方式,引导公众参与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并鼓励环境保护社会组织通过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环境公益诉讼等方式参与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法律法规对流域机构职能的界定需要调整。

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后,相关流域机构的主要职能和机构设置发生了变化,流域水功能区划编制、流域内入河(海)排污口设置、流域生态环境监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等工作的责任主体需做出相应调整。

二是《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自xx年开始施行,有关条款对破坏流域生态的规定较为薄弱,导致生态领域执法监管的法律依据不强。

三是对《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执法监管有待加强。

地方政府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责任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责任需落实。

缺乏真正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一是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不统一。

太湖流域涉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版本较多,包括《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组织编制的《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区水资源保护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等,各规划间既有相互重叠,也有未覆盖到的领域,甚至还有抵牾之处。

二是缺乏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流域规划往往缺乏强制性和规范性,约束力和权威性不够,使得违背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

多方参与的范围和深度不足一是政府在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此种管理模式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临综合成本较高、保护成效不足等问题。

企业和公众参与仍显不足,已有参与方式大部分集中于末端环节,在公共决策、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考核问责等方面参与的深度不足。

二是企业和公众参与缺少明确的程序性安排,参与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有关流域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自由裁量”。

三是现有两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和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监管局内部,有的承担了部分生态环境治理功能,但不具备综合推动实施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职能。

未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地方政府对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增速放缓,难以再像前几年一样继续保持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高投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相应大幅减少。

例如,xx年,江苏省财政厅下达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级专项资金由往年的20亿元下降至12亿元。

二是市场化手段的使用和创新未能和社会经济变革同步。

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机构/机制往往将目光仅仅聚焦于保护,在取得保护效果的同时却容易忽视发展,无法将“绿水青山”有效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导致保护效果难以长期持续。

由于缺少必要的制度安排,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跨部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尚不完善一是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监管局与流域内其他相关机构/机制的合作方式尚未完全建立。

二是太湖流域河长制的跨省协调主要限于水利系统内部,河长制尚未完全融入现行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中[4]。

三是跨区域协同治理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仍以行政区域管理为主,体制上难以协调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流域环境容量的问题,导致各行政区污染防治责任不够清晰、跨界水污染问题难以彻底解决。

建立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议总体来看,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今后的改革必然触及部门和区域利益的藩篱,过去单项突破或局部突进的改革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系统性改革。

新时期,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方向是: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太湖流域系统性出发,坚持生态优先、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强化顶层设计、绘就一张蓝图、实施多元共治、完善市场机制、开展综合协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太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保障一是根据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三定”方案,参考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监管局与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三定”方案,在《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对两机构职责作出明确界定,并与正在制定的“长江保”中相关内容保持一致。

二是在《水污染防治法》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流域生态破坏行为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落实太湖流域生态保护的主体责任和监管依据。

三是建议由国务院组织开展《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执法检查,从严加强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惩重处流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和失职渎职行为。

制定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一是在规划编制方面,可考虑由生态环境部授权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监管局牵头制定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流域内各省级行政区有关部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机构/机制共同参与,明确有关各方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重点任务,并建立相应的实施保障机制。

二是在规划实施方面,在《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明确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的法律地位,理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关系,细化规划制定和调整的程序,明确违反规划的法律责任。

三是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工作,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严明奖惩制度。

构建多元共治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统筹协调机制、管理执行机制、科学评估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四位一体”的太湖流域治理体系,以实现对流域生态环境领域公共物品的善治。

统筹协调机制可以采用中央政府、两省一市地方政府、社区、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理事会制度,保障其决策权和监督权。

管理执行机制由各部门派出的流域机构、有关省级行政区的相关部门、各省级行政区河长来承担,有关各方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并受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监管局的监督;在两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和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监管局内部,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具体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科学咨询与评估机制由独立的科学委员会来执行,为保护和开发策略、规划、绩效评估等提供科学支撑。

社会参与机制重点确保企业和公众的有效参与,保障各利益相关方的基本利益。

同时,应在相关法规、规划中规范公众全过程参与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程序,包括信息发布、信息反馈与汇总、信息交流、管理决策等。

建立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体系。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制定生态产品政府采购目录、打造太湖流域生态产品品牌、构建生态产品标准和标识体系,创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条件。

二是建立流域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设立政府主导、生态产品利用型企业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基金,促进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降低生态产品生产、交易、消费成本。

三是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集合不同类型已有生态产品优势,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等产业融合起来,发展生态产业链,有效挖掘生态产品价值。

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化经营主体,促进现代生态产业与传统农林牧渔产业之间的经营主体融合,发展“生态+”的新型业态。

建立和完善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协调机制一是建议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机构/机制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做到“四个统一”。

统一协调:由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监管局牵头,协调相关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机构/机制,进行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商;统一监测:建立统一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整合优化流域内现有的相关监测点位,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监测,并强化数据开放共享;统一监管:推进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联合执法,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提高对流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统一评估:由生态环境部授权,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监管局牵头,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划、政策等为依据,对有关各方的执行绩效开展评估,并强化评估结果的应用。

二是在完成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和国控断面整合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水环境质量要求重新核算不同水域的纳污能力,查清太湖流域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明确排污口污染排放来源,根据污水排放类型对排污口进行分类,制定有针对性、分步骤的排污口整治方案,并与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相衔接,实现“岸上水里”彻底打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