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行管理
典当行管理办法

典当行管理办法
典当行管理办法
一、总则
典当行是依法设立的,经营典当业务的机构。
为规范典当行的
经营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典当行的设立
1. 典当行应当依法向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并提交相关资质文件。
2. 典当行拟开业的信息应当向社会公示。
三、典当物品的收取与评估
1. 典当行接受当事人抵押物品时,应当进行实物清点,并出具
收据。
2. 典当行应当对抵押物品进行评估,确定价值,在合同中载明。
四、典当合同
1. 典当合同应当包括借款金额、抵押物品描述、当事人基本信
息等内容。
2. 典当合同应当经过当事人双方签字确认。
五、典当利息及期限
1. 典当行可按规定收取一定比例的典当利息。
2. 典当合同应明确还款期限,逾期将产生相应违约金。
六、抵押物品处理
1. 当事人未按时赎回或续当抵押物品时,典当行可以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变现。
2. 典当行不得擅自处置抵押物品。
七、典当行管理
1. 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保护当事人隐私信息。
2. 典当行应当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八、监督与处罚
1. 对违反管理办法的典当行,主管部门有权给予警告、罚款、暂停经营等处罚。
2. 典当行有权就管理办法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上内容为典当行管理办法,如有违规行为请依法处理。
典当行管理制度

典当行管理制度1.目的和背景典当行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旨在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财务援助和短期融资服务。
但是,由于典当行涉及到资金交易和贵重物品流通,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本文旨在介绍典当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套适用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典当行的合规运营。
2.管理体制典当行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确保信息流通和决策的高效性。
建议设置总经理为行长,由董事会或股东会任命,负责典当行的整体经营管理。
同时,应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客户服务部门,分工明确并相互协作,以保证典当行的运营稳定和风险控制。
3.业务规范典当行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确保合法性和合规性。
主要业务规范包括:(1)准确记录:典当行应详细记录每一笔典当业务的资金流动和物品信息,确保凭证和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严格审查:典当行在进行典当业务时,应对典当物品的价值进行评估,并对客户的身份和权益进行核实,确保风险可控。
(3)公开透明:典当行应在窗口公示相关费率、收费标准和流程,及时更新并向客户解释典当业务的操作规则。
(4)保密安全:典当行应建立完善的信息保密制度,确保客户和典当行的信息安全,并防范内部员工的违规行为。
4.资金管理(1)风险控制:典当行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在建立借贷关系前,对借款人的信用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并设定合理的贷款额度和利率,以控制贷款风险。
(2)资金监管:典当行应建立独立的资金监管部门,负责对典当行的资金流动、结算和清算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3)资金利用:典当行应根据市场变化和经营需要,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收益,并确保资金周转的流畅性。
5.风险管理与内控(1)风险评估:典当行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确保典当行的稳定经营。
(2)内部控制:典当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控、业务流程规范和内部审计等,加强对内部运营流程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典当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一、总则为了加强典当行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和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典当行的正常经营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制度1. 治安保卫制度(1)典当行应设立专职或兼职的治安保卫人员,负责日常治安保卫工作。
(2)典当行应建立健全门卫制度,严格门禁管理,确保外来人员、车辆进出典当行需登记并接受检查。
(3)典当行应加强夜间巡逻,确保营业场所的安全。
(4)典当行应定期对员工进行治安保卫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治安保卫意识。
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典当行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2)典当行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3)典当行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收当、续当、赎当查验证件(照)制度(1)办理收当、续当、赎当业务时,当户必须出示有效证件,如身份证、户口本、驾驶证等。
(2)当户为单位的,经办人员须出示单位证明和经办人有效证件。
(3)典当行应核实当户身份信息,确保其身份真实、合法。
4. 当物查验、保管制度(1)典当行应设立专门的当物查验、保管区域,确保当物安全。
(2)典当行应建立健全当物查验、保管记录,详细记录当物信息、存放位置等。
(3)典当行应定期对当物进行查验,确保当物安全无损坏。
5. 通缉协查核对制度(1)典当行在收当、续当、赎当过程中,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当物,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2)典当行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通缉协查工作,确保典当业务合法、合规。
6. 可疑情况报告制度(1)典当行员工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如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
(2)典当行应建立健全可疑情况报告制度,对报告人给予保密和保护。
三、安全防范措施1. 典当行应设置录像设备,对营业场所进行全程录像,录像资料至少保存2个月。
2. 典当行应设置防护设施,如防护栏、防护网等,确保营业场所的安全。
典当行管理制度

典当行管理制度第一条定义典当行是指依法经营的,经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批准,主要从事典当业务,接收和解除典当物品,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金融机构。
典当行是金融服务业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为市民提供快速、便捷的资金借贷和资产变现服务的机构。
第二条经营范围典当行可以接受市民留抵押品典当,提供短期资金借贷服务,进行典当物品的评估、保存、拍卖和处置等业务。
典当物品包括贵金属、珠宝、钟表、艺术品、古董、文物、名贵书画、名牌包包、高档家具、汽车等质押物品。
第三条业务规范1. 典当行应当依法设立,并依法取得典当业务经营资质。
2. 典当行接收典当物品应当经过严格审查,确认典当物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价值。
3. 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典当业务管理制度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4. 典当行应当对接收的典当物品进行定期检查和保管,确保典当物品的安全。
第四条资金安全1. 典当行应当合理配置资金,确保典当行的资金安全和流动性。
2. 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 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贷款和担保管理制度,确保典当业务的合规运作。
第五条客户权益1. 典当行应当依法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客户抵押物品的提取和赎回事宜。
2. 典当行应当建立客户信息保密制度,严格保守客户信息和交易秘密。
3. 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客户纠纷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客户投诉和纠纷。
第六条市场秩序1. 典当行应当依法开展典当业务,不得从事违法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2. 典当行应当合法纳税,遵守相关财务会计规定,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第七条监管要求1. 典当行应当接受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配合相关检查和审计工作。
2. 典当行应当定期向金融监管部门报告有关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接受金融监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管。
第八条处罚规定1. 典当行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金融监管机构有权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和处罚措施。
2. 典当行应当配合金融监管机构的相关工作,检查工作人员有权进入典当行进行查验和调查。
典当行全套管理制度

典当行全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典当行的管理,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典当行的良好形象,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典当行的所有员工和顾客,执行有效期为五年。
第三条典当行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经营规范,合法合规。
第四条典当行应加强员工的规范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业务素养。
第二章经营管理第五条典当行要做到诚信为本,对客户进行准确的评估和估价,严格遵守承诺。
第六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第七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防止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
第八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对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的保密。
第九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金融服务的安全性。
第十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章服务质量第十一条典当行应当提供高效、便利、优质的服务,保障客户权益。
第十二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客户投诉和纠纷。
第十三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客户服务反馈制度,积极收集客户建议和意见,优化服务流程。
第十四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提高办理业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四章社会责任第十五条典当行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第十六条典当行应当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
第十七条典当行应当积极支持国家的产业政策,参与金融服务的扶持优惠政策。
第五章法律法规第十八条典当行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
第十九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确保经营行为合法合规。
第六章保密制度第二十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保密管理制度,对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进行保密。
第二十一条典当行应当对员工进行保密教育,规范员工对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的保密行为。
第二十二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的安全。
典当行内部基本管理制度

典当行内部基本管理制度1.典当业务管理(1)典当物品收取:典当行应建立严格的典当物品收取登记制度,确保典当物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员工在收取典当物品时应核对相关证件信息,并在登记本上详细记录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估价等信息。
(2)典当物品鉴定:典当行应配备专业的鉴定师团队,负责对典当物品进行鉴定和估价。
鉴定师应具有相关资格证书,并严格按照公司的鉴定标准进行工作,确保估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典当物品存储:典当行应建立安全的典当物品存储体系,确保物品的安全和完好。
对于有价证件和珠宝等贵重物品,应采取特殊的存储措施,如保险柜存放、视频监控等。
(4)典当物品发放:在客户赎回典当物品时,典当行应核实客户身份并确认赎当金支付的真实性,避免出现虚假支付或诈骗行为。
同时,应确保典当物品发放过程中的安全和迅速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2.财务管理(1)财务监管:典当行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管机制,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和稳定。
财务部门应定期进行资金统计和账目核对,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问题。
(2)资金运作:典当行应严格控制资金的运作风险,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流动性管理,确保资金的灵活运用和安全性。
(3)财务报告:典当行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编制财务报告和会计报表。
报表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典当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潜在的经营、市场和信用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风险防范:典当行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风险保险、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公司在面对突发风险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置。
(3)风险管理团队:典当行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风险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风险管理团队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确保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4.员工管理(1)职工培训:典当行应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最完整典当行管理办法

最完整典当行管理办法典当行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行业,其经营管理涉及财产评估、贷款发放、物品保管、封存、赎回等各个环节,对于保护典当行和客户的利益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典当行的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典当行管理办法。
本文将主要介绍最完整的典当行管理办法。
一、立法依据最完整的典当行管理办法应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典当行的经营活动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典当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洗钱法》等。
二、行政许可为了确保典当行的合法经营,最完整的典当行管理办法应明确行业准入要求和许可程序,保证经营者具备必要的资格和条件。
行政许可程序应当严格、透明,确保典当行的经营合法性和稳定性。
三、经营范围和业务规模最完整的典当行管理办法应规定典当行的经营范围和业务规模,明确经营者可经营的物品种类和最高典当额度,避免超范围和超量经营。
同时,也需要规定典当行与客户的合同模板,明确双方权益和义务。
四、资金监管为了保障典当行的资金安全和客户的利益,最完整的典当行管理办法应规定资金来源和运作规范。
包括对所有贷款和抵押物的明确登记、审批和监控,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追溯性。
五、物品评估和保管最完整的典当行管理办法应规定典当行对客户抵押物的评估标准、方法和程序。
评估应确保公正、公平,并形成相应的评估报告。
同时,也需要规定典当行对抵押物的保管安全措施,确保物品的完好和保值。
六、信息管理和保护最完整的典当行管理办法应规定典当行对客户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
典当行应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客户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得非法使用或泄露。
七、风险防控与合规监管最完整的典当行管理办法应规定典当行的风险防控机制和合规监管措施。
包括建立内部风控体系,加强对高风险抵押物的管理,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典当行的合规监管,确保典当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从事违法活动。
管理典当的具体规定

管理典当的具体规定
1. 典当行的经营要求:典当行必须依法注册,并遵守相关的法
律法规。
典当行应当具备一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提供安全可靠的
典当服务。
典当行应当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并严禁泄露用
户的个人信息。
2. 典当物品的验收与登记:典当行在接收典当物品时,应当进
行严格的验收和登记程序。
典当行应当核实典当物品的真实性、完
整性和价值,并详细记录典当物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典当物品的描述、数量、估价等。
3. 典当贷款的利率与费用:典当行在向用户发放典当贷款时,
应当明示利率和相关费用。
利率和费用应当合理,符合市场规律。
典当行应当向用户提供充分的费用信息,并确保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
4. 典当期限与赎回权利:典当行应当与用户明确约定典当期限,并告知用户典当物品的赎回权利。
用户在典当期限内有权赎回典当
物品,典当行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用户的合法赎回请求。
5. 典当物品的保管与保险:典当行应当妥善保管典当物品,确
保其安全无损。
典当行可以为典当物品购买保险,以进一步保障用
户的利益。
6. 典当行的监督与处罚:相关监管机构应当对典当行进行监督,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典当行应当依法运营,如有违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或经济处罚。
以上是管理典当的一些具体规定,这些规定的实施可以保障典
当业的健康发展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典当行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典当服务。
典当管理_办法_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典当行为,维护典当秩序,保障典当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权利凭证或者财产性权利作为当物,典当行接受当物,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返还当物,并支付一定典当利息的担保行为。
第三条典当行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典当业务的金融机构。
第四条典当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章典当行的设立与许可第五条设立典当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注册资本;(三)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营业场所;(四)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五)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申请设立典当行,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一)设立典当行的申请书;(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三)企业章程;(四)注册资本证明;(五)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六)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名单及身份证明;(七)内部控制制度;(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七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八条典当行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一)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书;(二)分支机构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三)分支机构章程;(四)分支机构注册资本证明;(五)分支机构负责人身份证明;(六)分支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三章典当业务第九条典当行可以经营下列业务:(一)动产典当;(二)权利凭证典当;(三)财产性权利典当;(四)其他依法可以典当的业务。
典当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保障典当行的安全,维护员工和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组织与管理1. 成立典当行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行的安全管理工作。
2. 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管理制度。
3. 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三、安全防范措施1. 人员安全(1)员工入职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员工应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擅离职守。
(3)员工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2. 财产安全(1)加强现金、贵重物品的保管,设置专门的保险柜或保管室。
(2)对出入库的现金、贵重物品进行登记、清点,确保账实相符。
(3)安装监控摄像头,对营业场所进行24小时监控。
3. 消防安全(1)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2)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3)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4. 治安保卫(1)设立专职保安人员,负责典当行的治安保卫工作。
(2)对营业场所进行巡逻,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3)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四、安全检查与整改1. 定期对典当行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
3. 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
五、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部门进行处罚。
3. 对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员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典当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典当行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典当管理办法细则模版(五篇)

典当管理办法细则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典当业管理的规范化,促进典当行业健康发展,保护典当参与方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典当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第三条典当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经营典当业务的资格,确保典当业务的合法、正常运作。
第四条典当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的责任和职责,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五条典当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典当档案管理系统,包括典当合同、典当物品信息等,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安全。
第二章典当业务的基本规定第六条典当业务的委托方应当是合法的所有权人,拥有合法的处分权。
第七条典当机构应当对委托方进行真实身份核实,确保其身份的真实性。
第八条典当机构不得接收盗窃、抢劫、走私等非法来源的物品。
第九条典当机构应当对接收的典当物品进行鉴定,核对其真伪、质量、价格等相关信息,并制定公正合理的典当金额。
第十条典当机构应当为典当物品设置合理的典当期限,并明确相关费用和利率。
第三章典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第十一条典当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典当合同的条款、典当物品的情况描述、借款金额和利率、典当期限等内容。
第十二条典当机构应当在典当合同中明确约定委托方和典当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委托方的典当物品被拍卖或变卖时,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等。
第十三条典当机构应当在典当合同中明确约定典当物品的保管责任和保险责任,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四条典当机构应当妥善保管典当物品,保证其不受损坏、丢失等情况。
第十五条典当机构应当在典当期限届满前提前通知委托方,以便委托方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四章典当物品的处置第十六条典当机构应当在典当期限届满后,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包括拍卖、变卖等。
第十七条典当机构进行典当物品的处置时,应当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操作,保证委托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典当机构应当根据典当合同的约定进行典当物品的处置,并在处置后及时通知委托方。
2023修正版典当行管理办法

典当行管理办法典当行管理办法1. 引言典当行是指经营典当业务,以提供典当服务为主要经营活动的企业或个体经营者。
为了规范典当行的经营行为,保护当事人的权益,本文档制定了典当行的管理办法。
2. 经营许可典当行需要依法取得经营许可才能开展经营活动。
典当行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并经管理机关审核后批准。
3. 典当物品的收取与登记3.1 典当物品的收取典当行应当向当事人收取典当物品,并在收取时进行鉴定、登记等相关手续。
典当行应当确保收取典当物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得收取具有违法性质的物品。
3.2 典当物品的登记典当行应当在收取典当物品后,及时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典当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产地、材质、估价、收取日期等基本信息。
4. 典当贷款的发放与偿还4.1 典当贷款的发放典当行在收取典当物品后,可以根据物品的价值和当事人的需求,向当事人发放典当贷款。
贷款的发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进行书面合同的签订。
4.2 典当贷款的偿还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及时偿还典当贷款及利息。
典当行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还款事宜,并记录还款的时间、金额等信息。
5. 典当物品的处置5.1 典当物品的赎回当事人在典当期限内或约定的时间内,可以以还款的方式赎回典当物品。
典当行应当按照约定的程序和条件,将典当物品交还给当事人。
5.2 典当物品的拍卖或变卖当事人未能在约定的期限内赎回典当物品,典当行有权根据合同约定,将典当物品进行拍卖或变卖。
拍卖或变卖的过程应当公开、公平,确保典当行和当事人的利益。
6. 保密与安全措施典当行应当妥善保管典当物品,确保其安全性。
同时,典当行应当保护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不得泄露或滥用。
如果泄露或滥用个人信息或商业秘密,典当行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监督与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对典当行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以确保典当行依法经营。
同时,典当行也应主动接受监督,遵守相关规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于典当行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典当行管理,规范典当行为,保障典当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典当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典当行及其分支机构。
第三条典当行应当遵循合法、安全、诚信、互利的原则,积极开展业务,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融资服务。
第四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典当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典当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典当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设立与变更第六条设立典当行,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有符合本规定条件的股东;(二)有符合本规定的注册资本;(三)有符合本规定的营业场所;(四)有符合本规定的法定代表人和业务负责人;(五)有符合本规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申请设立典当行,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一)设立典当行申请书;(二)公司章程;(三)股东名册及出资证明;(四)法定代表人和业务负责人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五)内部控制制度文本;(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典当行设立后,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备案。
第九条典当行变更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营业场所等事项,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条典当行停业、歇业或者变更经营场所,应当提前30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报告,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章业务范围与操作规范第十一条典当行可以经营以下业务:(一)动产典当;(二)不动产典当;(三)权利凭证典当;(四)其他经批准的业务。
第十二条典当行经营业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二)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欺诈、误导客户;(三)不得与客户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四)不得为非法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五)不得违反国家金融政策,不得非法集资;(六)不得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典当管理办法细则范文(三篇)

典当管理办法细则范文是指关于典当业务管理的具体规定和细节操作的文件。
下面是典当管理办法细则的一些常见内容:1. 典当业务资格:规定典当业务从业人员的条件和资质要求,例如持有相应的执业证书或经过培训合格证明等。
2. 典当业务许可:规定典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的程序和条件。
3. 典当物品的标准和规范:规定典当物品的品种、规格、质量要求等。
4. 典当利率和费用:规定典当机构对典当业务所收取的利息、手续费等费用的标准和计算方法。
5. 典当贷款和赎回程序:规定典当业务的申请、审批、落实和赎回等流程,包括所需的材料和手续等。
6. 典当物品的评估和估价:规定典当业务中物品评估的要求和程序,包括评估人员的资质和评估方法。
7. 典当期限和逾期处理:规定典当期限的最长时间和逾期处理的办法,涉及逾期利息、罚息、拍卖或变卖物品等措施。
8. 典当合同和协议:规定典当业务中合同和协议的签订和履行要求,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9. 典当业务风险防控:规定典当机构应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监管等。
10. 典当纠纷的处理:规定典当业务中纠纷的解决方式和程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这些细则通常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和发布,以确保典当业务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典当管理办法细则范文(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典当业务的经营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典当经营者应当依法申请办理典当业务,遵守本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典当机构应当保持合法、规范的经营行为,提供高效、优质的典当服务,履行信息披露和知情权保护等义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典当指以质押权为基础,以当事人交付的动产作为抵押物,发放典当款并办理典当登记的经营行为。
第二章典当经营者的主体资格第五条申请从事典当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的营业场所;(二)具有与开展典当业务相适应的专业设备;(三)有专业的从业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四)具备典当经营所需的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五)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无不良信用行为。
典当行安全管理制度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典当行安全管理,确保典当行及其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典当行所有员工、客户及合作伙伴。
第三条典当行安全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典当行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章安全管理组织第四条典当行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行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安全责任人,落实安全责任制。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入出管理1. 典当行大门实行24小时监控,客户进出需登记身份信息。
2. 员工进出需佩戴工作证,不得携带无关物品进入典当行。
3. 对进入典当行的客户,应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携带危险品。
第八条仓库管理1. 仓库实行双人管理制度,严格出入库手续。
2. 库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
3. 库房内物品摆放整齐,便于盘点和检查。
第九条财务管理1.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2. 定期对财务账目进行审计,防止财务风险。
3. 保管好财务凭证、印章等,防止丢失、被盗。
第十条信息安全管理1.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黑客攻击。
2. 严格执行信息管理制度,防止信息泄露。
3. 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第十一条应急管理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和处置流程。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二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三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四条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宣传,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五条安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奖励。
第十七条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集体进行处罚。
典当行内部基本管理制度

典当行内部基本管理制度典当行是一种以提供抵押贷款和典当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因此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确保典当行的正常运营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下面是典当行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
一、典当行的组织机构和职权划分1.典当行应设立公司章程,明确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程序和管理职责,确保各级人员的工作权限和责任。
2.典当行应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经营战略和决策重大事项,监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管理情况。
3.典当行应设立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二、风险管理制度1.典当行应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度,确保典当行对于抵押品的价值评估和风险定价的准确性。
2.典当行应建立严格的信贷政策和审批流程,确保风险可控,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
3.典当行应建立涉案抵押品的确权和出售程序,确保典当行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内部控制制度1.典当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定期对典当行的各项业务进行内部审计,确保运营的合规性和风险把控。
2.典当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和检查制度,对重要职能岗位的员工进行反腐败教育和监督,确保员工行为的诚信和规范。
3.典当行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典当行的信息系统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典当行应根据业务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业务高效运转和风险把控。
2.典当行应制定明确的人事任免制度,确保员工的晋升和离职符合公司的利益和规定。
3.典当行应加强员工培训和业绩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绩效水平。
五、客户权益保护制度1.典当行应制定明确的客户权益保护制度,明确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客户。
2.典当行应制定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处置客户的投诉和纠纷,维护公司的形象和声誉。
3.典当行应建立客户信息保密制度,确保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和保密。
综上所述,典当行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公司的竞争力、降低风险以及保护客户权益非常重要。
典当行公司经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典当行公司经营行为,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公司合法权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典当行公司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等。
第三条典当行公司经营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市场规则;2. 坚持诚信经营,保障客户权益;3. 严谨操作,确保业务安全;4.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典当行公司设立以下部门:1. 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决策,监督公司经营管理;2. 总经理室: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执行董事会决议;3. 业务部:负责典当业务的开展,包括业务洽谈、评估、抵押等;4. 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财务报表编制等;5. 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内部事务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行政事务、档案管理等。
第五条各部门职责如下:1. 董事会:负责公司战略规划、重大决策、监督公司经营管理;2. 总经理室: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3. 业务部:负责典当业务的开展,确保业务合规、安全、高效;4. 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合规、稳健;5. 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内部事务管理,确保公司内部运行顺畅。
第三章业务管理第六条业务洽谈:1. 业务洽谈应遵循平等、自愿、诚信、互利的原则;2. 业务洽谈过程中,业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规操作;3. 业务洽谈结束后,应签订正式的典当合同。
第七条评估、抵押:1. 业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当物进行评估、抵押;2. 评估、抵押过程中,应确保评估、抵押价格的合理性;3. 评估、抵押结果应书面通知客户。
第八条当金发放:1. 当金发放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2. 当金发放过程中,应确保资金安全、合规。
第四章财务管理第九条资金筹集:1. 财务部应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合理筹集资金;2. 资金筹集过程中,应确保资金来源合法、合规。
典当行的管理制度

典当行的管理制度引言典当行作为一种特殊的贷款机构,其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合理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典当行的正常运营,还能够保护客户权益,维护社会和谐。
本文将从典当行的管理制度内容、落地实施及评估与完善等方面进行探讨。
管理制度内容典当行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结构管理典当行应明确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包括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划分。
通过明确组织结构,可以保证公司的运作效率和工作流程的畅通。
2. 业务流程管理典当行的业务流程管理涉及到典当物品的验收、鉴定、估价、存储和赎回等一系列环节。
建立完善的业务流程管理,能够保证典当行的业务规范有序进行,确保质量和效率。
3. 风险管理典当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风险对典当行经营的影响。
4.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保证典当行运营活动合规、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风险防控、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典当行的整体管理水平。
5. 人员管理典当行的人员管理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方面。
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典当行拥有优秀的员工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落地实施要想管理制度发挥实际效果,需要典当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落地实施。
为此,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1. 培训教育典当行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制度的培训和教育,让员工了解制度内容和重要性,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执行力。
2. 监督检查典当行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各项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
3. 激励机制为了增强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典当行可以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给予业绩奖励或晋升等,激励员工参与制度的实施。
评估与完善随着典当行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原有的管理制度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完善。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达成情况评估管理制度是否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典当行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典当行内部基本管理制度

典当行内部基本管理制度典当行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其内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典当行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详细描述如下:一、典当行的组织架构1.典当行应设立总行和各分支机构,由总行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
2.总行设立典当经营部、业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风险管理部等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根据业务规模设立相应的部门以支持业务发展。
3.典当行内部设立合规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等决策机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
二、典当品的管理1.典当行应建立规范的库存管理制度,对各类典当品进行登记、分类和标识。
2.典当行应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盗、防震等安全措施,确保典当品的安全保存。
3.典当行应定期对典当品进行定价评估,并及时更新典当品价格指导表。
三、典当业务管理1.典当行应合法合规开展典当业务,明确典当物品的收取标准和政策规定。
2.典当行应开设客户风险评估系统,对典当者进行信用评估和还款能力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典当额度。
3.典当行应规范办理典当手续,包括签订典当合同、办理手续费收取等,确保典当业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典当行应定期对逾期未还款的典当品进行拍卖或变卖,以清理资产和防范风险。
5.典当行应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状况调整典当铺的地理布局和业务范围。
四、财务管理1.典当行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制度、财务分析、财务报告等,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
2.典当行应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资金调度、风险控制等,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3.典当行应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计提,并制定合理的风险缓释政策。
五、人力资源管理1.典当行应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保证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
2.典当行应建立员工轮岗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轮岗调整,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典当行应建立员工福利制度,包括工资福利、社保待遇、年假休假等,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典当行全套管理制度范本

典当行全套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规范典当行的经营活动,保障典当行的合法权益,维护典当行的社会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典当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典当行的全体员工。
典当行的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本管理制度,不得有违反本制度的行为。
第三条典当行的经营活动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关义务。
第二章典当行的组织架构与人员管理第四条典当行的组织架构应当合理,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员工。
其中,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对典当行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和管理,经理层负责具体的经营活动,员工负责具体的操作工作。
第五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激励和晋升等方面。
对于新员工,典当行应当进行全面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对合格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第六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员工激励机制,包括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岗位晋升、职业发展等方面。
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并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章典当物品的鉴定与管理第七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典当物品的鉴定制度,对典当物品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鉴定,确保鉴定结果准确无误。
第八条典当行对典当物品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典当物品的安全、完好无损。
对于容易损坏或者易失窃的典当物品,典当行应当加强管理,确保其安全。
第九条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典当物品的存储和保险制度,对存放在典当行的典当物品进行保险,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第四章典当利率与费用管理第十条典当行对于典当业务的利率和收费应当合法合规,且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收取费用。
对于不同类型的典当物品,典当行应当给予不同的利率和收费标准,并向客户进行充分的说明。
第十一条典当行对于利率和费用的调整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擅自调整。
对于调整后的利率和费用,典当行应当及时向客户进行通知,并经客户同意后方可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当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典当行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典当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典当行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典当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本办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典当活动的企业法人。
第四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全国典当业实施监督管理。
省级(含计划单列市,下同)及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典当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典当行的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并含有“典当”字样。
未经批准,任何经营性组织和机构的名称不得含有“典当”字样,不得经营典当业务。
第六条典当行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诚信、互利的原则。
第二章设立、变更和终止第七条申请设立典当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章程;(二)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三)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设施和办理业务必需的其他设施;(四)有熟悉典当业务的经营管理人员及鉴定评估人员;(五)符合国家对典当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
第八条典当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00万元,但从事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典当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股东实缴的货币资本。
第九条设立典当行,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同意,由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备案。
第十条设立典当行,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设立申请报告(应当载明拟设立典当行的机构名称、注册资本数额与来源、机构住所、经营范围及可行性分析等内容);(二)典当行章程;(三)典当行业务规则、内部管理制度及安全防范措施;(四)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五)拟任法定代表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简历;(六)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的产权或者使用权的有效证明文件;(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设立典当行,应当持批准文件和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核发的《典当经营许可证》,到公安机关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第十二条典当行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内设立分支机构,但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
典当行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典当行承担。
第十三条典当行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二)经营典当业务三年以上,并在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三)最近两年无违法、违规经营记录;(四)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典当行设立分支机构,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同意,由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备案。
经批准后,应当持批准文件和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核发的分支机构《典当经营许可证》,到公安机关申领分支机构《特种行业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分支机构的登记注册。
第十五条典当行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报告(应当载明拟设立分支机构的名称、营运资金数额、业务范围、机构住所等);(二)最近两年的财务会计报告;(三)拟任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简历;(四)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的产权或者使用权的有效证明文件;(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六)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六条典当行对每个分支机构,需拨付不少于人民币300万元的营运资金;典当行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总额不得超过典当行注册资本的50%。
第十七条典当行变更机构名称、住所、分支机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营运资金)、股权结构的,应当报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
典当行变更组织形式、分立、合并、跨地市迁移住所、注册资本由低于1000万元达到1000万元或者超过1000万元的,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备案。
第十八条典当行变更第十七条内容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重新核发《典当经营许可证》,并将原证收回,其中,涉及名称变更的,应当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同意变更名称的证明文件,办理换证手续。
典当行需持批准文件和新的《典当经营许可证》,向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九条典当行及其分支机构自核发营业执照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营业,或者营业后自行停业连续达6个月以上的,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收回《典当经营许可证》,并办理注销备案登记手续。
第二十条典当行根据章程规定事由、股东会决议或者其他事由解散的,应当提前3个月向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典当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规定被责令关闭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组织清算。
典当行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破产清算。
第二十一条典当行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确认,由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收回《典当经营许可证》,办理注销备案登记手续,公告典当行终止。
第三章业务经营范围第二十二条经批准,典当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一)质押典当业务;(二)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三)限额内绝当物品的变卖;(四)鉴定评估及咨询服务;(五)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依法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二十三条典当行不得经营下列业务:(一)非绝当物品的销售以及旧物收购、寄售;(二)吸收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存款及资金拆借;(三)发放信用贷款;(四)未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二十四条典当行不得收当下列财产:(一)依法被查封、扣押或者已被采取其他保全措施的财产;(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其容器;(三)赃物和来源不明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四)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买卖的自然资源或者其他财物。
第二十五条典当行收当国家统收、专营、专卖物品,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第四章当票第二十六条当票是典当行与当户之间的借贷契约,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依据。
典当行和当户就当票以外事项进行约定的,应当补充订立书面合同。
第二十七条当票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典当行机构名称及机构住所;(二)当户姓名(名称)、住所(址)、有效证件(照)及号码;(三)当物名称、数量、质量、状况;(四)估价金额、当金数额;(五)利率、综合费率;(六)典当日期、典当期、续当期;(七)当户须知(应当载明典当行和当户的权利、义务)。
第二十八条典当行和当户应当真实记录并妥善保管当票。
第二十九条当票遗失,当户应当及时向典当行办理挂失手续,交纳一定手续费后,可以补办当票。
未办挂失手续或者挂失前被他人赎当的,典当行不负赔偿责任。
第五章业务经营规则第三十条质押当物的估价金额由双方协商确定。
房地产的估价金额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双方可以委托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
第三十一条当金数额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三十二条典当期限由双方约定,最长为6个月。
第三十三条典当当金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机构同档次法定贷款利率及浮动范围执行。
典当当金利息不得预扣。
第三十四条典当综合费用包括各种服务及管理费用。
质押典当时,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45‰。
房地产抵押典当时,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30‰。
当期不足5日的,按5日收取有关费用。
第三十五条典当期内及典当期限届满后5日内,经双方同意可以续当,续当一次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续当期自典当期限或者前一次续当期限届满日起算。
续当时,当户应当结清前期利息和当期费用。
第三十六条典当期限或者续当期限届满后,当户应当在5日内赎当或者续当,逾期不赎当也不续当的,为绝当。
当户于典当期限或者续当期限届满至绝当前赎当的,除须偿还当金本息外,还应当根据当期内的息、费标准和逾期天数,补交当金利息和有关费用。
第三十七条当户到典当行典当,应当出具有效证件(照)。
典当行应当认真查验当户出具的证件(照)。
第三十八条典当行经营典当业务,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登记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登记。
典当行经营质押典当业务,应当为质押当物购买保险;经营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应当要求当户为当物购买保险。
第三十九条典当行在当期内不得出租、质押、抵押和使用当物。
质押当物在典当期内或者续当期内发生遗失或者损毁的,典当行应当按照估价金额的120%进行赔偿。
遇有不可抗力导致质押当物损毁的,典当行不承担赔偿责任。
典当行应当由专人妥善保管质押当物。
第四十条典当行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绝当物品:(一)当物估价金额在3万元以上的,可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有关规定处理,也可以双方事先约定绝当后由典当行委托拍卖行公开拍卖;当地无拍卖行的,应当在公证部门监督下公开拍卖。
拍卖收入在扣除拍卖费用及当金本息后,剩余部分应当退还当户,不足部分向当户追索。
(二)绝当物估价金额不足3万元的,典当行可以自行变卖或者折价处理,损溢自负。
(三)对国家限制流通的绝当物,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处理或者交售指定单位。
第四十一条典当行发现或者怀疑当物为赃物,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典当行收当赃物,如经公安机关确认为善意误收的,原物主应当持当物所有权证据办理认领手续,按典当行实付当金数额赎取当物,但可免交当金利息和其他费用。
第四十二条典当行的资产应当按下列比例进行管理:(一)典当行对同一法人或者自然人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0%;(二)典当行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典当行分支机构不得从金融机构贷款;(三)典当行对其股东的典当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入股金额,且典当条件不得优于普通当户。
第四十三条典当行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典当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真实记录并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编制月度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并定期向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和所在地经济贸易委员会报送。
典当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须经中国注册会计师或者其他法定机构审查验证。
第六章监督管理第四十四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典当业实行归口管理,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职责:(一)制订有关法规、政策和总体规划;(二)负责典当行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三)负责典当行日常业务监管;(四)管理与指导典当行业自律组织。
第四十五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依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竞争,规范经营”的原则,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典当行数量及布局进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