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城的演变

合集下载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新城开发背景 (1)二、新城的定义 (3)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4)四、新城的分类 (4)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6)(一)概况 (6)(二)背景 (6)(三)建设目标 (7)(四)规划 (8)(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0)(六)城市发展 (13)(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16)(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19)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22)(一)概况 (22)(二)发展背景 (22)(三)城市规划 (23)(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25)(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32)(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33)(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37)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38)(一)发展概况 (38)(二)发展历程 (38)(三)成功经验 (40)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45)(一)发展概况 (45)(二)成功经验 (46)一、新城开发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

如20世纪50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6000人/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

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

在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

产城融合产业新城规划研究

产城融合产业新城规划研究
产城融合产业新城规划研究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产城融合理论概述 • 产业新城规划原则与方法 • 产城融合在产业新城规划中实践 • 产业新城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1 2
3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日 益紧密,产城融合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业新城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发展,包括智能 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建筑等方面。
绿色低碳发展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产业新城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包括清洁能 源利用、绿色建筑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多元化产业布局
未来产业新城将更加注重多元化产业布局,通过引入不同产业类型的 企业,促进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产城融合实践,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公共服务等方式,推动产业与 城市融合发展。然而,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业同质化竞争、城市功能不完善、生态环境压力等。
产城融合对城市规划影响
空间布局优化
被动收入是指个人投资一 次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次或被动收入投资一次 次或少数几次后,被动收 入是指个人投人投人投人 投资一次或被动收入投资 收入投收入投
内涵解析
产城融合的核心在于实现产业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产城融合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产城融合经历了从产业集聚到产城互动,再到产城融合的演变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 级,产城融合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状概述

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

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之一 的青浦 .处处呈现 古韵 ,绿 发展创造空 间。企业更新改造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
6上蔼熹i 斤
上海城市规划 I 0 1 1 5 2 l
况 .制 定 一 些特 殊 的优 惠 政 策 .激 励 工 业 用 地开 发 企 业 的 4 结语
参 与 ,权衡搬迁企业 的利益 ,置换存量工业用地改造所需 的土地 .并且适当弥补企业搬迁过程 中的损失及关 闭部分
关于上海新城 产城融合 的研究—— 以青浦新活力 、魅力”相辉映的园林 城 区特色。青浦新城应更进一步发挥 自身 比较优 势 ,创造
生 态 宜 居 的 自然 环 境 : 大 力提 高 公共 设 施 的 服 务 能级 ,引
是 吸 引 人 才集 聚 的 必 备条 件 。青 浦 区拥 有 上海 市 全 部2 个 集中统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 达到节约用地和投资 1
天然湖泊和1 1 条 、2 5 公里的河道 ,境内辖上海最大的 目的 。对 于一 些 技 术进 步 缓 慢 ,产 品经 济 价值 低 、产 品 开 87 15
小一部分 ,不利 于新城 的长远发展 。 对 待 ,保 留 与 搬 迁 相 结 合 ,符 合 产 业 发 展 方 向 、具 有 良
未来城市的竞争是 品质 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 .良好的 好发展前景 的企业 ,实施就地升级改造:对工业 园区企业 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青浦最为宝贵 的资源 .也 进行合理集 中布局 提高存量工业用地的土地使 用效率:
构 升 级对 劳动 力素质 要求 存在 矛盾 :另一 方面 ,中心城高 素 平均 水 平 ,只相 当于 市 级开 发 区平均 水 平 的6 % .全 市 平 0
质人 口向青浦新城迁居意愿不强,难以形成高科技产业所需 均水平的5 %。 0 的劳动力市场。正如前文所述 ,园区吸引就业以外来务工人 进入 后世博 时期 的上海 ,有责 任率先 转变经 济发展 员为主 ,外来常住人口中约有3 %居住在企业宿舍内 . 0 O 6 % 方式 。在 资源 紧约 束的阶段 .走 内涵 式发展 的道路 ,郊 居住在农民住宅 其余1 %居住在社区中,产业区就业人 口 0 区 新 城 的发 展 不 能 只 依 赖 于 简 单 的 用 地 扩 张 ,在 两 规 无法支撑青浦新城的发展。因此 ,产业和人 口的恶性循环成 合 一 ”固 和土 地指 标硬 约束 的背景 下 ,青浦 区的土 地资 为青浦新城发展的 瓶颈”问题。青浦新城如果仅仅停 留在 源 日益 稀 缺 ,面 临 着 当前 和 未 来 发 展 、经 济 发 展 和 环 境 附加值低 、耗能高 、污染严重的加工制造这一低端环节参与 容 量 ,功能 提升和结 构调整 等诸多矛盾 ,亟需改 变粗放 长三角各城市的竞争 , 不能掌握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 单 向型发展 方式 .向集约循环 型转变 。在 有限 的资源条 等高端环节 ,仅靠原材料投入和产品组装占有产业利润的很 件 下 实 现 产 业 的 跨 越 式 发 展 。 对 区 内 工 业 企 业 加 以 区 别

国外新城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

国外新城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
副中心新城发展可借鉴成功之处: 典型产业新城:


交通条件至上
政府支持 一个强势开发商的支持 政府、专家和私人开发商多方合作开发 模式 多功能综合体
东京临海副中心——多中心城市结构
巴黎拉德芳斯——多功能综合体

新城模式六——行政中心新城

行政中心新城:随着一国首都以及相关政府机关的迁移,而建立起来的作为 国家新政治中心的城市。这类新城一般与大都市保持相对较远的距离,选择 环境优美的地方从“零”建起。如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澳大利亚首都堪培 拉
国外新城发展的6种典型模式
根据新城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和新城城市功能的不同,通常把新城分为以下六种 : 新城模式一

田园新城:以国家立法为基础,政府主导下的新城开发公司进行规划建 设的新城。如Stevenage(英国,伦敦),Milton Keynes(英国,伦敦) Radburn(美国,纽约),Columbia(美国,马里兰州)
新城模式四

产业新城:以一种或多种产业为主导工业园或产业园的形式上建立起来的 相对独立的新城镇,一般和都市距离稍远。如Port SUnlight(英国,利物 浦),筑波科学城(日本,筑波)
国外新城发展的6种典型模式
新城模式五

副中心:通过分担核心区部分城市功能来实现城市多中心结构的目标。副中 心通常与城市中心区保持快捷便利的交通联系,从空间分布来看,一般与城 市中心保持合理的距离。如拉德芳斯(法国,巴黎)
典型TOD新城:

TOD新城开发成功借鉴之处: 土地利用政策限制城市中心的发展,同时促 进站点周边高密度、高强度发展 通过限制私家车发展和鼓励捷运系统的使用, 增强社会对公共捷运系统的依赖性 政府和捷运系统运营商共赢得开发模式 以捷运系统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和节点整合来 保证TOD站点的强大辐射力和吸引力 开发时机应在经济发展初期:房地产开发先 于捷运系统以保证客流量

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

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

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
产业新城是指在城市中新兴的产业集聚区域,旨在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目前,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和现状。

首先,产业新城的规划和建设得到政府支持和重视。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计划,以支持和推动产业新城的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提供土地、减税优惠、提供财政支持等,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进驻产业新城。

其次,产业新城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产业新城加强了科技创新力度,搭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实验基地,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和专业团队。

这些举措为产业新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再次,产业新城聚集了一批优质的产业资源和企业。

由于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优惠,许多知名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进驻产业新城,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这些企业的进驻,不仅进一步推动了产业新城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增长和经济活力的提升。

最后,产业新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为了满足企业和居民的生活需求,产业新城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目前,产业新城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已经逐步完善,为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呈现出政府支持、技术创新、企业聚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特点。

随着进一步的推进和发展,相信产业新城将在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新城开发背景 (1)二、新城的定义 (5)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5)四、新城的分类 (6)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8)(一)概况 (8)(二)背景 (9)(三)建设目标 (11)(四)规划 (11)(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5)(六)城市发展 (20)(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25)(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30)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34)(一)概况 (34)(二)发展背景 (35)(三)城市规划 (36)(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40)(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50)(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51)(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56)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58)(一)发展概况 (58)(二)发展历程 (59)(三)成功经验 (63)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72)(一)发展概况 (72)(二)成功经验 (73)一、新城开发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

如20世纪50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6000人/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

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

在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产业更新

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产业更新

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产业更新作者:张直来源:《公民导刊》 2017年第9期如何“去产能”“增动能”,是老工业城市成功实现转型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在城市产业退二进三并向现代服务业进化的进程中,产业迭代还必须是全社会经济大系统共同协调发展的结果。

区域产业基础、政策倾向、载体禀赋、基础配套、历史文脉、人才现状等都将深刻影响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产业升级。

近几年,城市更新已然成为一个热词。

经过20多年波澜壮阔的城建扩张,中国的城市发展渐入深水期:特定城市建成区(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屋村等)由于经济功能和居民外迁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的产业空心化和服务缺失,必须要进行综合整治、功能升级或者拆除重建。

纵观世界各国(地区)的城市更新,大致都经历了“清除贫民窟”、“改善居住环境”和“社区综合复兴”阶段。

时下我国的旧城更新,这三个阶段都存在。

在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大多已进入“社区综合复兴”阶段,一方面要大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改造建筑载体,另一方面还必须围绕人的需求,对无法满足现代都市生活的经济内容进行迭代升级。

简言之,城市更新的核心和途径是产业更新。

任何仅限于风貌升级或基础设施改造的城市旧城改造都治标不治本。

深圳是国内城市更新的先行者。

在政策保障和市场化运作基础上,深圳城市更新通过综合整治、功能提升和拆除重建“三驾马车”的拉动,适应不同的旧改需求,量身打造改造方案,效果明显。

最近的也最典型的更新案例是位于深圳南海大道与大南山之间、占地约20万平方米的网谷项目。

在改造前,主要为铁皮房、堆放生产材料的仓库、建材厂,为劳动密集型工厂。

改造后,释放了产业空间,促进了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网络信息、科技法务和文化创意三大产业,形成网络科技产业带和滨海文化产业带。

如今,蛇口网谷遍布着网络信息科技公司和文化创意高端企业,年产值从改造前约2亿元猛增至现在55亿元,单位面积产值从200元/平方米上升到3.93万元/平方米。

产业更新的实质是升级或者重置城市经济内容。

以产业为先导的新城规划探讨

以产业为先导的新城规划探讨

以产业为先导的新城规划探讨作者:姚秀德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0期摘要:以建设产城互动的复合型产业新城为目标,探讨以产业为先导的新城规划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产城互动;产城融合;产业新城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目前阶段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成为世界工厂,因此城市建设中各类开发区层出不穷。

大多数开发区往往功能比较单一,是单纯的工业集中区。

作者在参与东台经济开发区整合规划的过程中,力图从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律分析入手,将产城互动的理念融入到规划设计当中,探讨产业为先导的新城区开发的规划途径。

规划背景目前从东台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总体趋势较好,经济总量逐年提升,但由于产业区和生活区的相互脱离,目前产业区发展仍旧强烈依赖主城区支持,通勤交通复杂。

随着经济开发区逐渐从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向低污染的高端产业转变,为产城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空间分布上看,本次规划整合的运河以东地区,目前有两个发展主体,经济开发区和城东新区。

目前两个区行政上单独管理,功能上经济开发区以产业功能为主,城东新区以生活功能为主,形成了南生活北产业的空间格局。

理论探讨以产业为主导的新城建设,大致有以下规律可循。

首先,起步阶段往往是产业先行,一开始是纯粹的工业集中,继而发展出与产业相关的各种生产性服务业,这个阶段人口一般不会在区内集中,新区强烈依附于老城,依靠老城提供各种生活配套服务,这个阶段发展总体较慢,长时间内都会保持这个状态。

而后,随着产业聚集规模的扩大,开发区本身进入良性发展,集聚的资源越来越多,人口也在区内逐渐出现集聚,为工业区配套的居住区开始逐渐出现,这个阶段开发区已经不是单纯的工业集中区,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产业和居住出现齐头并进的局面。

最终,随着居住规模的扩大,居住区不再是依附产业区发展的产业配套,逐渐形成新城生活区,越来越多的不在开发区就业的城市人口逐渐迁入,到此为止,产业新城逐渐形成。

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

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

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描述:1. 初始阶段:在发展集聚区的初期,政府通常会在某个地区选择特定的产业进行推动。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引进相关企业,提供便利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

政府通常会提供土地、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等优惠条件,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

2. 增长阶段:一旦有一批企业入驻,就会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

在这个阶段,集聚区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企业之间会发生密切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完整体系。

政府会继续提供支持,加强对集聚区的管理和服务,以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3. 成熟阶段:当集聚区的规模逐渐扩大,产业链逐渐完善时,集聚区进入了成熟阶段。

此时,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提升。

政府的角色逐渐从引导发展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创新等方面。

集聚区成为吸引人才、表现城市形象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

4. 升级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聚区可能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政府会引导企业进行升级转型,推动优势产业的转移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创新能力的提升,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培育新的增长点。

政府会继续提供相关支持,推动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5. 永续发展:产业集聚区在永续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政府会继续加强对集聚区的管理和服务,增强集聚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还会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以确保集聚区的长期发展。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

科技新城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研究

科技新城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研究

科技新城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研究作者:宋建平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8年第9期摘要:科技新城是区域创新资源聚集、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是科技新城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行政管理、开发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对于新成立的科技新城,特别是中西部科技新城提出了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建设模式和政策措施的综合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新城;政策供给;体制机制创新中图分类号:F127;TU981-0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8.09.001近年来,各地根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谋划和建设了一大批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新城(新区),并赋予先行先试、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的使命,意图在推动创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科技创新城、科技新城(新区)在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积极拓宽政策空间、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在运营管理水平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

但与发展动能转换的需求相比、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需求相比,一些新建立的科技新城(新区)在创新水平、产业层次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急需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实现创新能力和新型产业发展的整体跃升[1-6]。

1 国内外园区发展模式及科技新城建设运营体制20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通过建设各类科技园区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印度班加罗尔等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经过30年的蓬勃发展,我国也涌现出了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光谷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园区或开发区,已经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各类园区在建立初期都是通过赋予各种优惠政策和先行先试的权力,注重政策和制度的初始设计,以此吸引和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创新龙头和发展龙头,进而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整个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产业新城未来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

产业新城未来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0年10月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都市圈发展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下行稳致远的强劲引擎、“双循环”体系下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在郑州都市圈,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携手构筑“一体系五工程”,事实上最早可追溯至2011年的郑汴一体化。

2020年9月3日,随着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0年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郑州都市圈建设按下“快进键”,大郑州“团战”时代来临,势不可当。

未来,5座城市交通共联、产业互补、资源共享、生态共保,持续提升城市竞争力。

那么,郑州都市圈现阶段有哪些特点、优势?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抓手是什么?现阶段是否有可参考的一体化发展案例?近日,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方塘智库举办的“你好,都市圈!”云沙龙上,来自北京、河南的都市圈领域专家们深度对话“云”端,共论“郑州都市圈的新未来”。

【圈】户籍制度改革为郑州都市圈提供新动能“后城市化阶段,都市圈是连接城市、走向城市群和谐发展的重要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耀军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好核心城市,也要激发城市间相互作用,以形成和谐合理的城镇体系;城市、乡村、生态融合发展,城市是信息、交通的重要节点和经济发展的中心,乡村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腹地,生态是城乡共有底色;产城融合是都市圈的重要特征,城市里要“见人”“见产”,没有产业,留不住人。

张耀军认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都市圈将成为未来国内经济新的增长极。

正加快推进的户籍制度改革将是郑州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新动能”。

“新动能一定是产生于人的创新,而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动能的支撑,所以,由人口和人力资源结构考虑产业,以未来产业的发展目标,再考虑到所需的人口和人才,经过双向的互动考量,才能不断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

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_以南京江宁为例_孟晖

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_以南京江宁为例_孟晖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1):181 186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以南京江宁为例孟晖1,刘晶晶2,潘春燕2收稿日期:2012-08-22作者简介:孟晖(1987—),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规划。

(1.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发改局,江苏南京210011;2.江苏省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摘要:通过回顾我国新城发展的历史演变,结合南京市江宁区从工业新城向综合新城转变的典型案例,重点研究了近几年新城发展的内部功能组织、外部区域联系及宏观城市化过程,指出当前我国新城具有城市功能综合化、外部联系区域化和城乡关系复杂化的特征,并对开发中的不理性、城乡统筹的误区等新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新城;历史演变;特征;问题;江宁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2)11-0181-06Evolution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New Town Construction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Jiangning in NangjingMENG Hui 1,LIU Jing -jing 2,PAN Chun -yan 2(1.Xiaguan District Development and Reform Bureau of Nanjing ,Nanjing 210011,China ;2.Nanjing Chenglire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Limited Company ,Nanjing 210008,China )Abstract :By reviewing the general evolution history of new town in China and combining the typical example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n industrial city to a comprehensive new town in Jiangning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ed the organization of interior functions ,the exterior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gion ,and the macroscopic process of the urbanization of new town in recent years.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new town were proposed here :(1)the interior functions became comprehensive ;(2)the exterior linkages be-came more regional ;(3)the relationship with rural area became more complicated.It was also analyzed that the emerging problems like irrational exploitations and mistakes in urban -rural integration.Key words :New tow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Problem ;Jiangning新城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的英国,并作为解决伦敦都市区扩张的对策进行了建设实践,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新城理论,并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新城建设热潮期的我国所广泛研究和学习。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型的产业新城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型的产业新城

维普资讯
庆 矧巍 赫 懿 瘊 滋 寝 量
洛秀 组 团 百 崎 湖 大 桥
党 工 委 王 远 东书 记 在创 新 型 开 发 区 论 坛 上 致 辞
洛秀 组 团 人 工 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汽 车基 地 新 华 旭 汽 车 下 线
, ,
各项

开 发 区 将按 照 科 学发 展 观 要求

围绕 海 西
主 动融 入 泉州 湾 港 口经 济 圈 和 中心城 区功 能 加快




区 多圜

建 设步 伐


努 力 构筑 产 业

挺 升 新 高地
积 极 打 造 国 际化
现代 化的新城区

全 国 新 的 台 商聚 集 区 和 泉州新 的 经 济 增长极

资 区 ) 和 国 家 级 泉州 出 口 加 工 区 四 个 园 区 年 的开 发建 设

经 过1 2
工业总

开 发 区 各 项 建 设成 效 显 著

产 值及 财 政 收 入 年增 长 幅 度 保 持 在 3 0 %以 上 经 济擂 标 位 屠 福 建 省省 级 开 发 区 前 列 今后 大局
布局
维普资讯
国际化 现代化 生态型的产业新城
、 、

泉州 经 济 技 术开发 区 是 畦 直接 兴 办 的 省 级 开 发 区


由 泉 州市委

市政 府

规 蝴 范 圈 包 括 漓漾 园 区
泉 州 特 种 汽车 基 地

洛秀 园 区 ( 含 申 报 中 的 台 商 投

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杭州富春湾新城灵桥产业区块为例

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杭州富春湾新城灵桥产业区块为例

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杭州富春湾新城灵桥产业区块为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产业园区发展从1.0蜕变至3.0,逐步走向产城融合的园区形态。

本文以杭州富春湾新城灵桥产业区块为例,介绍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发展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产城融合;园区规划;功能配套;用地供给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其形态、功能、业态不断演变。

从最开始的简单集聚,到形成产业集群,再到产业生态,带动产业载体从园区1.0蜕变至园区3.0(即科技园区),产业形态、发展动力和物业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传统产业以简单集聚为主,围绕大企业产品配套或由于产品的相似而在某一区域形成了产业集聚区,其开发模式粗放、园区功能单一,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政府招商引资而使企业建厂,产业和产业链没有太多核心要素,依赖技术进口,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不足。

20世纪以来,产业园区向2.0方向演进,园区逐渐形成在某一领域内,地理上邻近、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结,形成产业集群,注重产业链的打造,积极向上游研发和下游销售等环节延伸,制造和服务并存,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加强,高端产业也开始出现,其发展动力由单纯的投资办厂与创业孵化并举,形成了研发楼宇与工业厂房两种物业形态。

而随着如今我国的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园区更加注重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更加强调产城融合,形成了园区3.0的产业生态,此阶段产业形态不再是单纯的制造业,而是以新兴产业和原创产业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为源动力,更加强调服务经济的配套。

在空间上去中心化,实现网络化生产的平台型企业,主要由楼宇-公共空间和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的形态出现。

从园区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随着园区功能的不断升级,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也不断深度融合。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就没有载体支撑,缺乏发展动力;而没有城市完善配套的园区也只是厂房的集合,园区发展难以实现转型升级。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演变的关系研究——以上海松江新城为例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演变的关系研究——以上海松江新城为例

松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已经呈现相当规模 、城市区位划分 明确 , 总体上形成新 、 老两个城 区。然而 , 总体 上这两城区的 在 互动性不 强 , 劳动力 缺乏 流动 、 服务 网络在区域间分布不均 , 执 行效果不佳 , 网络效 应体 现不明显 , 服务网点过于分散 , 有相 当 地 区出现“ 服务 盲点” 。在城市 主体 建设快速发展 的同时 , 辅助 功 能建设 欠缺加剧 了新增人 口和企 业的流动性 , 经济发展呈现 不稳定 的态势 。 此外 , 由于缺少必要 的人流和物流 的支持 , 某些
业 的发展仍 旧落后 于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 的增 长 , 生产 型服务 业 比重过低。 ( ) 市 功 能 无 法 满 足社 会 民 生 要 求 三 城 大量人 口的导入 以及传统 的重经济 、 轻社会的城镇 发展模 式 导致松 江社会事业 发展相 对落后 、 社会 矛盾较 为突 出 , 中 集 体 现在 以下 四方面 :1 公共 服务供求 矛盾 突出 , () 学前教 育 、 义 务教育 和基本 医疗 服务 的供 给远 远无法满 足城市 发展 和城 市 功能延伸的需要 ;2 社会 保障压力逐渐增 强 , () 社会保 障和就业 支 出占财政 收入 比重已达到 1 . ( ) 37 3 社会 资源分 布不均 , %; 城 乡二元结构 日益 明显 ;4 城市管理和建设 任务 艰巨 , 府职能 () 政 转变不够及时。
二、 上海 松江 新城 城 市建 设
经过 l 的发展 ,松江 已经成为与上海 中心城 区相 呼应 、 0年 基础设施 建设 良好 、 技文化 气息浓 厚 、 科 经济发 展潜力 巨大 的 重要 “ 星城市 ” 卫 。在 党 的 “ 五 ” “ 一 五 ” 划 和 执 行 过 程 十 和 十 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研发及现代物流等行业,积极培育和发展 功能区
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总部商务园 研发科技区
满足企业总 部办公、、营 销部门需求
占地比25%
满足产品下 线生产之前的 研发、中试需 求
占地比42%
商务会展中心 企业定制区 配套服务园
满足企业生 产制造、物流 需求
占地比14%
满足企业对 满足企业会
配套开发
完善的配套提升 对产业的吸引力
产业发展
企业和产业人口 入住带来各类需 求
7 南昌新建县市政公用城项目 南昌市政公用城开发有限公司
不同产业发展情况下,配套用地的发展情况呈现不同效果, 包括价值和业态两方面
松山湖:在高投入和高端产业带动下,凯悦酒店、 寄莲酒店式公寓、4D影院、学术交流中心、文体 中心等高等级配套逐渐落成;
瑶湖科技岛:
产业园区:被誉为华中 的硅谷,涵盖航空、光 伏光电、电子信息、生 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 技术产业;
高校区:江西师大、南 昌工程学院、江西科技 学院等;
高新主城综合功能区:
昌东大道总部基地:超 高层写字楼(绿地中心、 赞城、云中城、方大上 上城等)
生态住宅区:恒大名都、 中兴和园、湖韵天成、 绿地新都会、保利香槟、 温莎城堡、保利东湾国 际等
住宅和配套先行开发,夯实了产业新城发展 的基础,为导入核心产业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固安工业区的发展共分为五个阶段,项目采用“园区+地产”的开发模式, 住宅和配套开发先于园区建设。
该模式充分发挥 出园区和地产的协同 效应,不仅从资金上 保障了园区的顺利建 设,而且地产的开发 推动了园区价值最大 化,带动周边区域整 体升值。
区域规划图
光伏、 医药园

航 空 城
主城综 合功能

高校区
瑶湖科技岛
奥体中心
规划为综合功能区, 将成为商业和住宅 的聚集区域
6 南昌新建县市政公用城项目 南昌市政公用城开发有限公司
世联案例研究表明,产业发展与配套开发是紧密关联互相 作用的
案例: 南昌高新区 松山湖 苏州工业园 重庆九龙园 大连软件园 ……
项目概况——固安工业园区位于天安门正南50公里, 地处大北京核心位置 项目功能——复合规划了中国北方电子信息产业基 地、中国北方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 业基地、城市核心区、生活配套区5大功能区 产业定位——确立了“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 部件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三大产业方向
固安工业园功能布局图
大连软件园:中国产值 最高的软件业外包基地, 业态高端,前期园区打 造投入较高,配套用地 实现了较高的市场价值;
产业发展情况影响配套用地价值实现
价 值
投资、产值、产业 业态、附加值高
重庆九龙园:A、B区低 投入、产业低端、单位 产值低,经营性用地仅 作为配套角色,最终导 致经营性用地业态单一 且低端,以低价住宅和 低端商业为主,没有实 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
人与人的共生
强调人与人之间信息、知 识的共享,通过沟通、交 流和碰撞场所的设置激发 创新活力
人与产业的共生
通过教育机构的设置为产 业提供持续创新的产业人 口,而产业的发展聚集和 创新环境又带动员工成长
人与自然的共生
产业与产业的共生
在“尊重自然”与“以人 为本”理念之间实现平衡, 打造宜居、宜业的共生空 间
厂房的特殊和 展、培训、咨询
个性化需求
、餐饮娱乐住宿
占地比14%
需求 占地比5%
15 南昌新建县市政公用城项目 南昌市政公用城开发有限公司
3
参考案例 固安工业园
配套服务区、生产区和生活居住区之间保持 相对独立的存在,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
清晰、完善的布局架构使得固安工业园区不仅让一个产业聚集的工业新城蓬 勃发展,也让一个生态宜居的理想城市初显端倪。





高 新

北 沥
园中源大
大 道
高科
新 村
酒店
技产
业园

产业园区
京 东 大 道
四季花城
居住区
村落
赣江
软件园
艾溪 湖
国防科技 大厦
5 南昌新建县市政公用城项目 南昌市政公用城开发有限公司
“瑶湖时代”——产城融合期(2008年起):南昌高新区 大幅增加商业、商住、金融、办公功能性项目用地,优化 的环境留住了人才,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科技新城
1 产业新城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y City 中国产业园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 产业园起步,最终演变为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
形态
初期发展阶段
产业园
成长发展阶段
产业区
成熟发展阶段
产业新城
功能 园区规模 园区形式
单一研发、生产
为数不多的企 业入园
亿达集团——大连本地市场领先开发商,开发经验丰富, 实力雄厚,集房地产开发、 建筑装修、组合机床制造、 大连软件园综合开发和管理,软件信息业服务平台建设及 软件人才教育培训等多种产业为一体。
外来人口
外来人口
居住区:
学清花园
产业带来 居住人口
软件工程师公寓
居住人口 产生教育 需求
产业区: 启动方案
教育区: 东软引入
13 南昌新建县市政公用城项目 南昌市政公用城开发有限公司
2
龙头企业的入驻,将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成为 现代化产业新城的步伐
参考案例 大连软件园
基本概况 区位:位于大连市西南部星海湾畔; 占地规模:一期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累计投资约55亿元,已建成
产业、教育和配套设施120多万平方米;二期可用地面积8.6平方公里左 右,规划建筑面积40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150亿人民币。
园区性质:成为国内最具国际化特色的、产学研一体的、以对日业务
为主的专业化软件园区和最具规模的BPO产业基地,并建设形成了一个集 工作、生活、商务为一体的国际化软件社区。
启动特点:通过引入东软作为起爆点,实现“马太效应”,并选择住
宅区及教育区关联项目进行复合启动,实现房地产开发—教育产业开 发—软件开发的“三级跳”。
4 南昌新建县市政公用城项目 南昌市政公用城开发有限公司
“艾溪湖时代”——快速扩张期(2001-2008):伴随生 活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开始逐步向高科技产业园转变,城 市格局逐步形成
产业园区:电器制造业,铜矿产业出口加工 业、软件开发及应用、新型材料等 配套住宅区:四季花城、北沥新村、安置小 区及周边村落 商务办公区:国防科技大厦,园中源大酒店
案例选取原则
初步考虑案例
4
去工业化的园区环境
3
• 松山湖工业区; • 大众汽车总部; • 华为基地
园区合理规划
2
• 联东U谷·北京 • 固安工业园
龙头企业入驻园区 带动园区发展
1
• 大连软件产业园
住宅配套先行开发
• 固安工业园
12 南昌新建县市政公用城项目 南昌市政公用城开发有限公司
1
参考案例 固安工业园
数据来源:世联数据平台
投资、产值、产业 业态、附加值低
投资高、产值高、产业高端、附加值高的园 区配套用地实现了较高的市场价值
8 南昌新建县市政公用城项目 南昌市政公用城开发有限公司
而通过建设完备的居住、商业、商务等配套设施,能提升 园区对企业及从业人口的吸引力,从而促进产业入住
张江科技园“浦东唐城”人才公寓
苏州工业园
湖景资源、CBD配套
产品复合
湖景资源、CBD配套
高端产品
湖景资源、产业配套
低端产品
湖景资源、教育配套
产品复合
9
南昌新建县市政公用城项目 南昌市政公用城开发有限公司
产业新城发 展方向小结
从传统的工业园区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化、生态 化的科技新城区,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充分验证了 城市产业的发展已经由单纯的产业园模式转向产 城融合模式
服务区
生产区
16 南昌新建县市政公用城项目 南昌市政公用城开发有限公司
4
参考案例 松山湖工业区; 大众汽车总部;
华为基地
“去工业化”、高绿化率、花园式的产业园 区是现代化产业新城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品质建筑与园区生态绿化相映成趣,发展成为一个充满艺术感和文化意蕴的 新城景观。
东莞松山湖工业区:当代中国优秀建筑文化的示范
【发展案例参考】自1991年创建以来,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高 新区
开发区地址:南昌市城东板块 创建时间:1991年3月 辖区面积: 231平方公里 开发面积:60平方公里 特色支柱产业:具有电子信息及应用软 件、精密机械制造及光机电一体化、生物 医药、新材料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四大支 柱产业的产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7%以上 项目定位:坚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重点发展软件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 造业,配套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
总建筑面积3.1万平米,共提供三房一厅170套、四房 一厅81套、复式8套,可居住房间886间; 租金水平:略低于市场水平,双人间1100元/月,单人 间(小床)900元/月; 供应对象:注册并入住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企业员工, 且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务合同
湖东CBD板块 湖西C:总部商务 个园区
区、企业定制区、研发科技区、商务会展中心和 原则2——形象昭示原则:具有形象昭示效果的功能物业布
配套服务区
置在外围区域,体现项目形象如研发办公区、企业定制区
产业定位——重点打造电子信息、现代高端制造、 原则3——物业聚集原则:相同的物业功能聚集形成特定的
参考案例 联东U谷·北京
五大功能分区打造产业新城综合体,为新城实现自我 更新和成长提供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