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古诗三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古诗词三首》。

【教材简析】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的思乡诗。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的词。

选编这三首诗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教具】

教具:课件、学生自主学习单

【课前准备】

1、预习三首古诗词,查阅资王安石、张籍两位诗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基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简要地记录在自主学习单上。

2、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语境,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词,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首首经典诗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5 古诗词三首》,去品味它独特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

1、板书两首古诗题目,检查朗读,强调多间字“间”的读音。

(1)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其中的两首。第一首《泊船瓜洲》,作者是谁?(师板书:《泊船瓜洲》)

那《秋思》呢?(师板书《秋思》)

(2)这两首诗老师都布置你们预习了,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的读音是否正确。

(3)理解“间”字:在这里我们之所以读“间”,是因为——间隔

京口和瓜洲两地被滚滚长江水隔开了,所以这里读“京口瓜洲——一水间”(引读)

2、指导读出两首诗的节奏。

3、疏通诗意,初步交流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通过课前预习,这两首诗中你还有没有不懂的词语?

(2)读懂了诗中的词语,谁来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从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学习《泊船瓜洲》

(一)品读“绿”,感受诗人用词精妙

1、我们都知道,诗总是越品越有味道,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泊船瓜洲》这首诗,看看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情。(点课件:出全诗)

2、你觉得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是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课件:春风又绿江南岸变蓝)

3、在这句诗中,有一个字特别有名,里面还藏着一个脍炙人口的炼字故事呢,快快打开课后的资料袋读一读。(出示资料袋)

据传,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他觉得“到”字不好,就改为“过”,接着又改为“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都不大满意。最

后他从“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中受到启发,才决定改用“绿”字。

4、诗人字斟句酌的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5、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个绿字中又藏着哪些画面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一下(点课件:放配乐)

6、透过这个绿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7、这是多美的一幅画啊!把你看到的画面读成一句诗,那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指屏幕)

8、这么美的画面读成诗中的一个字,那就是——绿(点课件:“绿”字变成绿色)

9、你看,一个“绿”字就让我们有了这么丰富的想象,看到了江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怪不得王安石要反复推敲,最后确定用这个“绿”字呢!让我们体会着再来读一读。(齐读)

10、然而这个“绿”字仅仅是在写江南明媚的春色吗?透过这一个“绿”字,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11、那诗人的家乡在哪儿?他又身在何处呢?结合着前两句诗想一想(指屏幕)

(二)理解“一水间”“只”,体会诗人对家乡的依恋

1、诗人身在何处?——瓜洲

2、这蓝色部分是烟波浩渺的长江,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点课件:出现“瓜洲”)

此时,诗人就站在瓜洲岸边,放眼南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哪儿?

3、同学们(指课件),从钟山到瓜洲,这一道长江水,数重高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然而这么远的距离,在王安石眼里,却是(指屏幕变红字)“一水间”“只隔”,这是为什么呢?

是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依恋,才让诗人感觉家乡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体会着读。

4、其实,诗人不仅在这首诗中表现了这种情感,在这次赴京途中的其他诗中也有所流露。(点课件:“青松十里钟山路,只隔西南一片云。”)你看,都离开家乡钟山十里路了,诗人却感觉离家只有——一片云的距离

可见诗人虽然身在途中,却心系家乡,所以才会感觉(引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青松十里钟出路,只隔西南一片云。”

(三)补充诗人背景资料,体会诗人思乡缘由

1、同学们,家乡如此让人眷恋!那诗人为何又要离开呢?为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请同学们打开你手中的资料纸自己读一读——(点课件:出示王安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