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合欢树》教学设计课题
一 合欢树(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一合欢树(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目标:1. 掌握《合欢树》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 理解并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氛围。
3.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1. 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氛围和情感转换。
2. 听说读译之间的互动。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感受到情感氛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组织学生欣赏一些风景图片,介绍合欢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让学生对《合欢树》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2. 学习: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讲解,介绍《合欢树》的故事情节。
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小说《合欢树》,然后全班朗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感情转换。
3. 分析与解读:通过阅读小说,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逐渐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氛围,然后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思考和讨论。
探讨小说中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人性的复杂性、生命的可贵等方面的主题思想。
4. 理解应用:深入阅读《合欢树》后,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地感受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氛围和情感转换,理解主题思想,做到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5. 总结:通过深入阅读和讨论,学生通过合理的解读和分析,更好地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掌握文学语言技巧,培养文学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促进了终身学习的实现。
6. 作业:感受一个生命对自己的影响并以100字的篇幅写一篇文章,并在下一课进行展示和互动。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氛围,巩固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深入思考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一 合欢树(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合欢树》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合欢树》全文;2.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2.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语言美;(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2)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课堂练习:(1)要求学生课后练习朗读和背诵课文;(2)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反思1. 学生课堂参与度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何改进空间;3.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程度,是否需要加强引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和练习等情况;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合欢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合欢树》全文;2. 注释资料:关于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注释;3.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4. 相关文章:推荐与合欢树相关的文章,拓展学生视野;5. 作业习题:提供适量的作业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一 合欢树(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一合欢树(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合欢树的相关知识,掌握作者对合欢树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分析和解读文本,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和热爱自然的态度,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合欢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读作者对合欢树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合欢树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2. 学生对作者情感表达的理解和解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合欢树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教师准备课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合欢树进行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分享对合欢树的认知和印象。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合欢树的相关知识,包括合欢树的特征、生长环境和分布地区等。
2. 学生听讲并记录重要信息。
三、课文阅读(10分钟)1. 教师分发课文阅读材料,学生独立阅读。
2.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合欢树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四、课文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反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欢树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者情感表达的解读和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和表达能力。
六、课文解析(15分钟)1. 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
2. 学生听讲并记录重点解析内容。
七、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校园中的合欢树或进行户外写生。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合欢树并锻炼观察和表达能力。
八、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实践体验,写一篇关于合欢树的观察报告或感悟文章。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1《合欢树》教案-【中职专用】
(3)案例研究法:教师提供一些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加深对主题和寓意的理解。
(4)项目导向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学习,如编写故事、创作诗歌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人物性格的句式:勇敢面对困难,善良对待他人,乐观面对生活,坚韧不拔的精神。
3.主题寓意的句式:生命中的美好与挫折,爱情的甜蜜与痛苦,友情的真挚与珍贵,成长的喜悦与挑战。
④艺术性和趣味性:
1.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文章的结构、人物性格和主题寓意用形象的图形和颜色标注出来,增加板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2.在板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插图和卡通形象,如合欢树、人物表情等,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板书设计中融入一些幽默的语言和表情符号,如“勇敢的心”、“爱情的甜蜜”等,以增加板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授《合欢树》这一课时,我采用了讲授、讨论、案例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文本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与文章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对文本的兴趣。在知识讲解环节,我尽量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来讲解文章的要点,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活动设计:
(1)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人物,通过表演来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理解。
(2)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如制作合欢树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3)游戏:教师设计一些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游戏,如“猜猜合欢树的秘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中职教育《合欢树》教案
并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感受爱、表达爱。
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法、合作探究教学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视频、作者介绍导入。
观看了解作者
情感共鸣
二.文本研习
任务一:母子情深
1.小组速读(1—4段),根据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钟内完成)
要求: 找出三个时间段里,我和母亲分别是怎么样的?(抓关键词句)
选出发言人上台展示交流。
时间
我
母亲
10岁
20岁
30岁
2.分角色朗读并感受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
★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
★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
★ 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
★ 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
★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3.小结:子欲养而亲不待。
小组合作、阅读筛选
上台展示交流
分角色朗读
齐读
跳读、勾画
培养学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
任务二:我——合欢树——母亲
1.根据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要求: 找出合欢树生长变化的词句。
找出母亲对合欢树态度的词句。
结合1-6段中史铁生的成长经历,找出他和合欢树的相似点。
时间
合欢树
我
母亲
那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又过一年
再过一年
2.勾画出7——12段中史铁生对合欢树态度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板书
母亲 妈妈
怀
爱 合欢树
念
儿子 孩子
象征
3.齐读12段
小结: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三.拓展延伸
任务三:我和母亲
要求:回忆自己和母亲之间最难忘的一件事并写下此时你最想对她说的话。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合欢树》设计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合欢树》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一册,具体章节为《合欢树》。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文本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分析课文语言特色,体会作者情感表达;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及象征意义。
2. 分析课文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语言特色,体会作者情感表达。
难点: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课文背景,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解析:a.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查找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b. 课文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关于合欢树的描述,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及象征意义。
c. 语言特色分析: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课文、作者、生字词。
2. 黑板右侧:合欢树的生长特点、象征意义、语言特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及象征意义。
b. 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段落,分析其语言特色,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合欢树的理解是否深入,语言特色分析是否到位。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尝试以课文为范本,创作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作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课文解析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分析课文语言特色,体会作者情感表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方式等,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合欢树》设计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合欢树》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具体章节为《合欢树》。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文章的寓意,分析合欢树的形象描写,探讨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以及学习散文的阅读与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欢树》的寓意,提高对散文主题的把握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散文形象描写的分析能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悟自然与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寓意的理解,散文形象描写的分析。
教学重点:文章主题的把握,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同时注意文章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描绘。
3. 内容解析:a. 分析文章的寓意,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关键信息。
b. 分析合欢树的形象描写,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c. 探讨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4. 例题讲解:针对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散文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散文作品,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2. 主要内容:a. 合欢树的寓意b. 合欢树的形象描写c. 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3. 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合欢树寓意的理解。
b. 分析课文中的合欢树形象描写,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c. 选取一篇散文,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
2. 答案:a. 合欢树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以及对家乡的眷恋。
b. 合欢树形象描写生动、细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对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合欢树》设计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合欢树》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一册,具体章节为《合欢树》。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合欢树》的背景、主题及作者情感;学习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掌握生字词及常用句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合欢树》的内容,了解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2.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对家乡、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特征,引入新课;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情感,讲解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经典例句,进行深入剖析;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仿写练习;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共同解决;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合欢树》2. 生字词:合欢、葱茏、庇荫等;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4. 重点句型:课文中的经典例句;5. 作者情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作文;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合欢树》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美的文章,更蕴含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教案《合欢树》[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涵义,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重点和难点]1、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说明:教学目标与重点最终这样确定,是源于我对网上一些教学设计不够满意以及对有些设计者的解读重心始终心存怀疑。
有些设计秉持的“怀念”、“歌颂”说固然不错但我以为失之宽泛,有隔靴搔痒之感;有的力主“愧疚”、“懊悔”说,也无可厚非,但我又觉得似乎失之单薄,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
在慎重考虑了多种意见、结合了作者本人相关作品中的若干提示后,我这样概括《合欢树》:文章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还原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忍以及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
[教学方法]品读、交换、探讨、迁移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语: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读《合欢树》这篇散文。
它的作者XXX,是现仍在世的中国作家中我最崇敬的一位。
我觉得要真正读懂他的作品,一定得先读懂他这个人,所以我们至少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基本经历。
请大家看一份简单的年表——注意一下他生平的几个关键时期:毕业于XXX,想来是个优秀的学生;18岁插队落户,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得了重病贻误治疗导致双腿瘫痪,回北京后好不容易在街道工厂找到份专门安排给残疾人的工作,预读过课文的同学应该还记得他干的是什么活。
28岁那年凭写作撞开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除了年表上提到的两个奖外,还有一个在我看来分量很重的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该奖将年度杰出成就奖颁给了XXX,授奖词中有这么一句:“……他(XXX)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一 合欢树(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一合欢树(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掌握合欢树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合欢树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 合欢树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1. 教材:《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2. 参考资料:关于合欢树的相关文章和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介绍合欢树的外貌特征。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合欢树的印象和了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针对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细节,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文化内涵(15分钟)1. 介绍合欢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探讨合欢树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合欢树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描写合欢树的文字。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合欢树在他们的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深入分析(15分钟)1. 分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合欢树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进行讨论。
2. 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
四、总结与拓展(1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欢树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 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阅读和写作任务,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第一课《合欢树》教案(中职语文)
史铁生(1951.1.4—2010.12.31),北京人。1967年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腰腿疼痛,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医疗。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其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获得了很大影响。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其次,“我”忘记了合欢树 ,不愿提起;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很想看看合欢树,悲伤也成了享受。合欢树是触动“我”思念母亲之物,是母亲生命、母爱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4、本文结语:
在这篇文风朴实、语言平淡的散文中可以感受到:
1、母爱的博大、深厚与无私;
2、“我”对 母亲无比的怀念与理解。
5、拓展阅读:
天使的名字叫妈妈
天国里有个孩子,正等待着降临到人间。这个小孩问上帝,“他们告诉我明天我就要降临人间,像我这么弱小、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怎么生存下来呢?”上帝说:“在所有的天使之中,我已经选中了一个给你。她将会等待你和照顾你。”
“不过”,小孩问了,“在天堂我除了歌唱和微笑之外什么都不做。这些是我快乐所需要的!”上帝说:“你的天使每天将会为你歌唱和微笑。你将会感受到你的天使的爱,你会感到快乐。”
“还有”,小孩又问了,“如果我不懂他们说的语言,当人们对我说话的时候我怎样才会理解呢?”上帝说:“你的天使将教会你语言中最美丽和最甜蜜的词语,带着最大的耐心和关怀,你的天使将教会你怎样说话。”
小孩抬头看着上帝说:“我想和你说话的时候我该怎么做呢?”上帝微笑着对小孩说:“你的天使会把你的双手放在一起然后教会你怎样祈祷。”
《合欢树》教案++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合欢树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具体深入理解文章。
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寓德于教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母爱,进而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教学重点1 .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L品读淡然的表达背后的情感张力,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理解苦难对于生命的意义。
2,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其中第3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史铁生身残志坚的事迹启发学生的感悟和憧憬,3分钟)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
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屡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走近作者史铁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县插队,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开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假设琴弦》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学过课文《秋天的怀念》三、疑难杂字熏(xQn)虔诚(qiGn)晃动(huGng)灸(ji⑴胯上(kud)偏方(pidn)逛(guGng)够呛(qiGng)偶尔(6u)瞪(d6ng)茂盛(mdo)含羞草(xiti)四、精读课文(一)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中职语文下册教案
中职语文下册教案副本】【篇一:职业中专_语文_教案(基础模块下册) - 副本】语文教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设计一合欢树教学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检查预习1.关于作者(主要由学生阐述,教师做补充和点评)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其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2.关于母子情请学生根据课前阅读(《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节选)谈谈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归纳总结:从不理解到理解,怀着爱与愧疚。
三、感知课文(一)在预习的基础上迅速再读课文,与《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比较,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点。
(提示:从情感基调、情感内容上去归纳)——2情感基调——忧伤。
情感内容——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深深怀念又深深愧疚。
(二)是什么样的母亲让作者如此深深怀念又深深愧疚?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序,追忆了哪些事情?10岁时“我”作文竞赛获奖;20岁时“我”双腿残废;30岁时“我”的小说发表。
(三)这些事情刻画了怎样的母亲形象?作者对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1.10岁时作文竞赛获奖⑴诵读第1自然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职高、职业中专、中专学校用)[word86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下册目录第一单元 (1)一、合欢树 (1)二、善良 (3)三、人生的境界 (7)第二单元 (13)五、科学是美丽的 (13)六、南州六月荔枝丹 (14)七、飞向太空的航程 (17)第三单元 (19)九、边城 (19)十、林黛玉进贾府 (25)十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3)第四单元 (36)十三、荷塘月色 (36)十四、世间最美的坟墓 (41)十五、画里阴晴 (45)第五单元 (50)十七、现代诗二首 (50)我爱这土地 (50)雨巷 (53)十八、雷雨 (57)十九、窦娥冤 (60)第六单元 (64)二十一、唐诗二首 (64)二十二、宋词二首 (70)念奴娇赤壁怀古 (70)雨霖铃 (74)二十三、师说 (79)第一单元一、合欢树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中职职业语文教学设计课题比赛获奖《合欢树》教学设计课题
几时才懂爱——《合欢树》教学设计文案大全设计亮点1.时空视角,深读文本不惑之年的作者回看成长中的三个阶段,才发现自己对母子亲情的理解始终是“错位”的:少年自负,青年自闭,壮年自责,母爱的诗意与卑微在当时都被“我”忽略或误读了,而当时空都被拉远后,作者才慢慢从这几段失衡的母子关系中,在爱与误,成长与悔恨之间参悟了母爱和生命的真谛,以“了死生”的文字讲述了一段“几时懂爱”的心路历程。
涵咏文字,咂摸文本是教学之始。
2.开放有界,出入文本本设计由两个开放的主问题作引领分别解读情感的“悔恨”和手法的“象征”,又分别对主问题进行了分层解读,这就使课堂的讨论既关注学生自我的表达与建构,又有了言论的边界,不至于陷入脱离文本的“多元解读”。
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学之体。
3.躬省自身,体悟文本从被误认为“含羞草”而养在瓦盆中,到发现是一株有生命力的“合欢树”,母亲“养树”与“养人”的过程有着一种天然的融合,于是她才逐渐明文案大全白“爱不仅是呵护,还要放手”,而“我”也是在岁月流转的过程中才慢慢读懂了母亲这种“爱的方式”,所以“爱”的能力是需要时间学习的。
由人知己,使学生读有所悟,这是教学之法。
设计理念1.由“文章意识”向“文体意识”转变王荣生教授说:“‘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强调了教学内容确定的重要性。
而文体意识的确立,是正确而深入地进行文本解读的必要前提。
因此从“散文是揭示作者秘密”的文体特征出发,解读作者情感的秘密就成了本课的重点,而解读象征手法的秘密则是本课的难点。
由文体特征来确定教学内容,是本次设计的出发点。
2.由“知识传授”向“组织学习”转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的最重要任务不是“上课”,而是“组织学习”,以深入浅出的“主问题”设计,引领学生主动而有序地进行生本、师生、生生对话,从而实现“由外而内的制造方式”向“由内而外的建构方式”的学习行为转变,这是本次设计的落脚点。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合欢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授课《合欢树》授课科目中职语文(下)章节课时2课时授课教师安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节次缺课学生《合欢树》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是从多个侧面来揭示人性美的内涵,《合欢树》作为一篇教材回忆母亲的散文,作者就是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对合欢树由来的叙述,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
在教授本课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作者平易浅分析近质朴自然的语言中体会细腻深刻而复杂的情感,领悟母子情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学生,年龄15岁左右,个性叛逆,听不进家长的唠叨,理解不了父母的苦心与期盼,虽然之前已经学习过几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比学情如《我的母亲》,但由于年纪尚轻还无法体会父母的爱以及与至亲生离死别的悲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作者追忆母亲的往事中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与分析鼓励,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之情,同时深入发掘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在母亲过世以后深切的怀念之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明白亲情的可贵。
1、能够自己利用网络搜索并识记史铁生的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多重象征意义。
3、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背后的深刻情感,提高学生解读散文的能力。
目标4、感悟浓浓母子情,懂得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重点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体会细腻的感情,感受作者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解读本文的意象,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多重象征意义。
难点部门审核:教学组织策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组织原则。
具体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检测——初读课文,理清文脉——精读课文,探究分析——拓展延伸。
重难点突破策略:通过精读课文,小组合作,在平凡的往事与人物描写中感受人物之间细腻深刻的情感,突破重点;通过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找出“我”与“合教学欢树”的关系,分析合欢树的多重象征含义,突破教学难点。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合欢树》教学设计
(二)研读7—12 段:
1、 组内合作,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它与母亲、与我是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
“我” 合欢树 母亲
两腿残废 没有发芽 叹息不放弃
开始写作 茁壮成长 高兴常侍弄
事业有成 花繁叶茂 去世没看到
教学方法策略:以诵读教学法为主,依据内容特点选择引导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环境和资源策略:利用手机和蓝墨云班课APP为线上学习活动提供平台支持;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支持;多媒体课件辅助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授 课章 节
《合欢树》
授课科目
中职语文(下)
课 时安 排
2课时
授课教师
授 课班 级
授 课日 期
授 课节 次
缺 课学 生
教材分析
《合欢树》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是从多个侧面来揭示人性美的内涵,《合欢树》作为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作者就是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对合欢树由来的叙述,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在教授本课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作者平易浅近质朴自然的语言中体会细腻深刻而复杂的情感,领悟母子情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延伸课堂,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分享读后感,增强德育渗透。
课后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课程结束后,教师根据该表格对自己课堂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自评,认真反思。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评价。例:
班级
教学目标达成度(20)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案《合欢树》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案《合欢树》教学目标:1.了解《合欢树》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理解故事情节及其中的寓意;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4.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关于生命和爱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理解《合欢树》的主题和寓意;2.分析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寓意;2.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生智慧。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合欢树》的文字材料3.课堂讨论问题和辅助材料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合欢树》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出话题:“你们听过《合欢树》这个故事吗?你们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和想法?”Step 2 阅读故事(15分钟)Step 3 理解故事(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主题。
提问问题:1.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的关系如何?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时间是什么时候?3.描写合欢树的段落中使用了哪些生动的修辞手法?4.为什么女孩将她的存在看作是“一棵合欢树”?Step 4 思考与讨论(20分钟)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提出的一些哲学问题和生活的真谛。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讨论问题:1.故事中的主题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个主题的?2.为什么女孩选择将她的存在看作是“一棵合欢树”?3.你认为女孩最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和反思?Step 5 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全课内容,强调《合欢树》故事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念,并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总结自己对《合欢树》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思考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
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维的广度。
2.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提高他们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课前测试结果了解自学情况,指导课上教学。
课上活动促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她总是伫立在门前,看着儿子摇着轮椅远去的背影,一动不动地站着,无论风霜,无论雪雨,这份爱绵长而悠远,对于儿子,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这对母子,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感人心弦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合欢树》。
课堂效果
课前任务导学
1、网络查询并记忆有关作者文学常识。
2、疏通生字词。
3、预习课文,把握基本容。
教师准备:通过蓝墨云班课发布课前自学任务单和测试。
学生准备:利用网络查询作者相关文学尝试,疏通生字词,完成自学任务,自测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通过课前测试自测学习情况,初步熟悉课文容。教师通过学生自测反馈,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明确:
年龄“我”母亲
十岁作文获奖年轻美貌、热爱生活
调皮活跃争强好胜
二十岁双腿残废早生华发全心为我治病
心灰意冷隐忍退让励我写作抱着希望
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
思念感怀
母亲形象:聪慧,坚强,执着,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热爱
2、精读第2段,作者对母亲的描写都用了哪些方法?分析其作用?
明确: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表现了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
教学策略
教学组织策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组织原则。具体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检测——初读课文,理清文脉——精读课文,探究分析——拓展延伸。
重难点突破策略:通过精读课文,小组合作,在平凡的往事与人物描写中感受人物之间细腻深刻的情感,突破重点;通过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找出“我”与“合欢树”的关系,分析合欢树的多重象征含义,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
授课章节
《合欢树》
授课科目
中职语文(下)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节次
缺课学生
教材分析
《合欢树》是高等教育《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是从多个侧面来揭示人性美的涵,《合欢树》作为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作者就是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对合欢树由来的叙述,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在教授本课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作者平易浅近质朴自然的语言中体会细腻深刻而复杂的情感,领悟母子情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师准备配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同时思考问题1和2。
学生通过朗读与思考,理清文章结构,感知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容,理清了文脉,初步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情。
四、精读课文,探究分析
(一)研读1-6段:
1、小组合作,讨论作者写了人生中几个年龄段“我”和母亲的哪些事情?请用表格的形式将其罗列出来,从中我们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形象?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学生,年龄15岁左右,个性叛逆,听不进家长的唠叨,理解不了父母的苦心与期盼,虽然之前已经学习过几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比如《我的母亲》,但由于年纪尚轻还无法体会父母的爱以及与至亲生离死别的悲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作者追忆母亲的往事中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与鼓励,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之情,同时深入发掘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在母亲过世以后深切的怀念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明白亲情的可贵。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文本,思考第一部分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与母亲的哪些往事,概述母亲的形象,找出在我瘫痪后描写母亲的句子,分析描写方法与作用,对比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学生通过组合作完成表格,分析总结母亲的形象,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体会作者由“不理解”到“愧疚”的心里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与“合欢树”的关系,分析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进而分析合欢树的多重含义。
教学方法策略:以诵读教学法为主,依据容特点选择引导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容。
环境和资源策略:利用手机和蓝墨云班课APP为线上学习活动提供平台支持;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支持;多媒体课件辅助直观展示教学容,完成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始写作茁壮成长高兴常侍弄
事业有成花繁叶茂去世没看到
母亲的恩泽
2、讨论交流,合欢树的象征含义是什么?
明确:合欢树的多重含义: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
3、史铁生回忆了母亲生前与自己相处的几个片断,他在回忆时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不理解→漠视→思念→愧疚
(二)研读7—12段:
1、组合作,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它与母亲、与我是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
“我”合欢树母亲
两腿残废没有发芽叹息不放弃
教师播放歌曲,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在对母爱深情的颂歌中,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2、课堂检测
1、文学常识
史铁生代表作:
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散文:《我与地坛》
2、易读错字
敷灸虔诚侍弄
教师提问检测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情况,强调易错字。
教学目标
1、能够自己利用网络搜索并识记史铁生的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多重象征意义。
3、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背后的深刻情感,提高学生解读散文的能力。
4、感悟浓浓母子情,懂得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体会细腻的感情,感受作者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解读本文的意象,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多重象征意义。
学生积极抢答,强化记忆效果。
考察学生的识记情况,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学常识及字词的记忆。
3、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题目是《合欢树》,作者从第几段出现“合欢树”这三个字?
2、通读全文,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了几部分容?
明确:第一部分(1—6段):以时间为线索追忆母亲。
第二部分(7—12段):追忆合欢树的由来及其引发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