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资料
![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afed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f.png)
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习资料。
一、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例如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
-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如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等。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像鱼类在水中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哺乳动物通过肺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
例如,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也能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
- 植物也能排出废物,它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动物遇到危险时会逃跑或进行防御等。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受精卵可以发育成一个婴儿。
- 生物还能繁殖后代。
如植物通过种子繁殖、营养繁殖(如扦插、嫁接等);动物通过卵生(如鸟类产卵繁殖)或胎生(如哺乳动物的繁殖)等方式繁衍后代。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子女与父母在相貌、血型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 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同一株植物上的果实大小、颜色可能会有差异,同一窝小猫的毛色、斑纹等也可能不同。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 调查的一般方法。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965994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f.png)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一、生命的起源1. 生命起源的假说特殊创造论:生命是由超自然力量创造出来的。
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
现代生命起源学说: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分子,通过化学反应逐渐形成。
2. 生命起源的证据米勒尤里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证明有机分子可以自然产生。
化石证据:发现古老化石,证明生命在地球上有悠久的历史。
二、生命的进化1.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地理分布证据:不同地区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反映了生物的进化。
解剖学证据:生物体内部的相似性揭示了它们的亲缘关系。
分子生物学证据:DNA和蛋白质的相似性表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 生物进化的理论拉马克的进化论:生物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特征遗传给后代。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生物通过自然选择逐渐进化。
现代综合进化论:结合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基因学和种群遗传学,解释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价值: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经济价值:提供食物、药物、原材料等资源。
科学价值: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对象。
文化价值:丰富人类文化,提供审美和娱乐。
2.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生境破坏:人类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
污染: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危害。
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灭绝。
过度捕猎:过度捕猎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栖息地。
制定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猎和贸易。
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科学研究:了解生物多样性,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第二部分:细胞与细胞结构一、细胞的基本概念1. 细胞的定义: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细胞的发现:17世纪,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次观察到细胞。
3. 细胞的分类: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233e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4.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一、植物的基本结构1. 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和花。
2. 根的结构:主根和侧生根,根尖和根毛。
3. 茎的结构:秆、节和叶轴、叶柄、叶片等。
4. 叶的结构:叶缘、叶尖、叶柄和叶脉。
5. 花的结构:花萼、花瓣、花托、雄蕊和雌蕊。
二、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生长方式:原生和次生生长。
2. 植物的生长条件:光、水、空气、营养和温度等。
3. 植物的生长过程: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和繁殖等。
4. 光合作用: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利用光合成化学能量。
5. 植物的繁殖方式:无性和有性繁殖。
三、动物的基本结构1. 动物的组成部分:头、躯干和四肢。
2. 身体骨骼的组成:脊椎骨、头骨、肋骨、肢骨等。
3. 动物的消化系统:口、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4. 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和肺等。
5. 感觉系统:眼、耳、鼻、舌、皮肤、神经系统等。
四、动物的生存和繁殖1. 动物的生存条件:食物、水、空气、气温、适宜的居住环境等。
2. 动物的行为特征:习性、种群和社交行为等。
3.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和无性繁殖。
4. 哺乳动物的生殖特征:胎生和卵生,哺乳期等。
5. 鸟类的生殖特征:产卵、孵化、育雏等。
五、健康和保健1. 健康的定义:身心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2. 保持健康的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保持心情愉快。
3. 对付疾病的方式:吃药、进行手术和接种疫苗等。
4. 如何预防疾病:做到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习惯。
5.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感冒、发烧、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
六、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1. 环境的定义:生物与非生物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形成的一切外部条件。
2. 环境保护的意义: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维护全人类的生存环境。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水、土壤和噪声污染。
4. 资源利用:适度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重视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 生态环保:文明开发与和谐共生,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和动植物多样性。
【复习资料】新人教七上生物复习知识点清单2023
![【复习资料】新人教七上生物复习知识点清单2023](https://img.taocdn.com/s3/m/137b429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1.png)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清单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学习(复习)要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二、识图和实验学习(复习)要点:生物学简图(或实验)识图(实验)要点1.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步骤(顺序):“擦”“滴”“取”“展”“盖”“染”“吸”2.临时装片制作用到的“液体”:植物:清水+碘液;动物:生理盐水+碘液3.如何避免出现气泡:规范的盖盖玻片(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的放下)1.显微镜的重要结构:放大物像(目镜、物镜);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射光线:反光镜;转换物镜:转换器;调节光圈:遮光器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观察(镜筒下降时,眼睛看物镜;视野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3.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4.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才有)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和形成的链状关系;食物链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
3.生态系统的能量:能量最终来源——太阳能。
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传递。
4.生态平衡和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相对稳定;一种生物数量的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先增加后下降。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特殊生态系统:湿地(地球之肾)、森林(地球之肺)1.种子的结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种皮+胚乳(单子叶植物,如玉米)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储存在子叶中;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储存在胚乳中。
3.种子萌发的探究:对照组(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实验组(多组,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其他条件相同)4.种子萌发:胚根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98b96f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b.png)
七年级上册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3、生物圈是地球表面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厚度为20千米左右,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下10千米左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一切陆生物的“立足点”是岩石圈。
5、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
6、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含阳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互利共生。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8、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9、植物——生产者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生态系统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10、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网是由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3、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14、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是:①取镜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略偏左;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以便迅速找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当光线太强时可以通过选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使用平面反光镜,光线太弱时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使用凹面反光镜;观察物像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做记录。
15、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而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典型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典型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期末复习资料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223583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f.png)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一、显微镜的使用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镜筒与眼睛的变化)④清洁收镜
5、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6、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7、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P.63)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8、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
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5、染色体:(P.57)
①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②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③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④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⑤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通过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
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
数目越少
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范围越大
视野越亮
视野中细胞
数目越多
每个细胞越小
6.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7.光线强:反光镜的平面镜,遮光器的小光圈。反之,相反。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典型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期末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a71529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8.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第一章生命的奥秘- 生物: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 细胞的功能:物质转运、新陈代谢、细胞分裂。
- 生命的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刺激反应、适应环境。
- 生物分类:物种、属、族、门、纲、目、类。
- 生物圈:陆地生物圈、淡水生物圈、海洋生物圈。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 真核生物的分类: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 真核生物的形态: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 细胞的多样性:各种细胞的形态。
- 物种多样性:种、亚种、品种。
- 生态多样性:由物种、微观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差异而形成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有生物组成和非生物组成两部分,生物组成由生物群落构成,非生物组成包括无机物和能量等。
- 生态位:一个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
- 生态金字塔:用于表达生物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和生物间的能量关系,分为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 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营养金字塔。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不被人类活动所破坏的行为。
第四章生物的形态结构- 干燥、湿润和沼泽环境下植物适应的结构。
- 动植物的适应性变化。
- 动物的身体骨骼特征。
- 植物的结构特征。
-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五章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物质循环:碳、氮、水等。
- 能量的转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作用。
- 生物的繁殖方式。
第六章生物与健康- 常见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 防治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方法。
- 饮食及其相关问题。
- 物质滥用的危害。
第七章种间相互关系- 生物种间关系的分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群落性关系、竞争关系。
- 生态平衡。
- 自然保育区。
- 灭绝和生物多样性。
总结本文概述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各章知识点,涉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命的奥秘、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物与健康、种间相互关系等。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c0881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0.png)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一、细胞与生命1. 细胞的发现1) 细胞发现的历史2) 细胞理论的提出2. 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2) 细胞质3) 细胞核3. 细胞的基本功能1) 新陈代谢2) 分裂繁殖3) 自我修复二、细胞的代谢1. 细胞的营养1) 细胞对物质的需求2) 细胞的营养方式3) 细胞的消耗与生成2. 细胞的呼吸1) 呼吸器官及结构2) 呼吸过程与机制3) 呼吸与能量释放3. 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意义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3) 光合作用与环境的关系三、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生物的遗传1) 遗传的基本概念2) 遗传物质DNA3) 遗传规律2. 生物的变异1) 变异的原因2) 变异的类型3) 变异的适应意义3.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的概念与方法2) 基因工程的应用3) 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四、细菌及其感染1. 细菌的形态结构1) 细菌的形态特征2) 细菌的结构组织3) 细菌的分类2. 细菌的生活与繁殖1) 细菌的生活习性2) 细菌的繁殖方式3) 细菌的感染途径3. 细菌引起的疾病1) 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2) 预防细菌感染的方法3) 抗生素的应用与管理五、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 植物细胞的结构1) 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3) 植物细胞的生理功能2.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1) 植物的细胞组织2) 植物的器官结构3) 植物的生长发育3. 植物的营养生长1) 植物的取水与传导2) 植物的营养合成与储存3) 植物的生长调控六、动物的细胞与组织1. 动物细胞的结构1) 动物细胞的形态特征2) 动物细胞的器官3) 动物细胞的特殊功能2. 动物的组织与器官1) 动物的细胞组织结构2) 动物的器官结构与功能3) 动物的生长发育3. 动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1) 动物的取食与消化2) 动物的营养代谢3) 动物的繁殖生殖七、生态环境与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 生物的裙落与裙落内关系1) 生物裙落的组成2) 生物裙落内的关系3) 生物裙落的稳定性3.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1) 生态环境的危害与保护需求2)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3)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路径以上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464f1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1.png)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篇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②构造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①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②构造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①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②构造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③繁殖: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④作用: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构造:种子的外表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①菜豆种子(P81图3-10):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②玉米种子(P81图3-10):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2、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x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x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x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x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4、记住常见的x植物和被子植物(P.84-P.85)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好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展检测。
初中生物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期末总复习课件
![初中生物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期末总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7b25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0.png)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 镜座:稳定镜身; •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 镜臂:握镜的部位; •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
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视察的物体。
•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 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同时又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一事实说 明(D )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 B、环境能影响生物 • C、生物能影响环境 •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 例题 • 1、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翱翔。
由此说明的问题是(D ) • A、环境造就了生物 • B、生物的结构很复杂 • C、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 D、生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 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 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 动调节能力。
•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自 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 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 生态平衡就越不易被打破;反之自动调节 能力就越小,生态平衡就越容易被打破。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互依存、相 互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1、蚯蚓松土,动物粪便改进土壤、植物保
持水土、调解空气湿度、枯枝枯叶腐烂后 可以调节土壤肥力等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1、沙漠中的植物一般根系发达,叶片退化 成刺等 ;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 2、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植物为食) •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 二、什么是食物网和食物链? • 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5eaa3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d.png)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能进行呼吸(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能生长和繁殖(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科学探究常用方法: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实验法(如对照实验)等。
3.森林资源清查,人口普查都是调查。
当调查范围很大时,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例如调查全国初一学生的平均身高。
但人口普查不能选取样本。
4.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归类。
①按照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注意: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属于其他生物。
②按照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③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4.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互利共生关系等。
5.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6.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注意;(1)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2)不可以只用一只或一粒做实验,偶然性大;(3)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4)区别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所有条件控制在理想状态,排除一切影响因素;实验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即要探究的条件),其他处于理想状态。
例如:在探究“土壤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处于潮湿土壤的一组是对照组,处于干燥土壤的一组是实验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背诵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7bfa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e.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背诵版)第一单元:生物的基础知识
1. 生物的定义和特征
2. 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3. 生物的分类及其特征
4. 植物与动物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单元:生物的组成
1. 有机物和无机物
2. 生物的化学组成
3.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 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的作用和特点
第四单元:生物的生长
1. 成长与发育的区别和联系
2. 生长的调节
3. 动物的生长与植物的生长的特点和差异第五单元:生物的繁殖
1.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 繁殖的种类和特点
3. 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和方法第六单元: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1. 遗传的基本规律
2. 基因的组成和功能
3.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
第七单元:生物的生态
1.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3. 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八单元:生物与健康
1. 健康的定义和要素
2.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复习提纲,旨在帮助同学们对生物知识做一个整体的回顾和回忆。
请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注意理解概念和记忆重点知识点,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e38fd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1.png)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P4,5,6,7)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展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2) 生物能进展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含羞草、狼追羊跑等〕;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子代和亲代相似的叫遗传;子代和亲代不同的叫变异〕;7)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2、调查的考前须知——你所看到的生物,都要如实记录。
3、生物的分类 u 按照形态构造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u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u 按照用处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概念:地球上合适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外表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外表→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向下各约10千米(共20千米)。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根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u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u 生物因素: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竞争关系〔两种生物争夺一样食物和空间等〕合作关系〔生物互相帮助〕寄生关系〔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 6、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7、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局部和非生物局部〕组成种类类别功能生物局部植物消费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细菌和真菌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非生物局部阳光、温度、空气和水等 8、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d3d2c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7.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初中生物复习资料(新教材七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是基本特征)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P4—7(1)任何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
)这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志。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包括植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例如人的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的落叶。
排便不是体内产生的)(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如狮子见到猎物追击;含羞草受碰触时叶片合拢。
植物向光性、向水性等)(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植物的产生种子;幼苗的长大;鸟产卵;蜻蜓点水等。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特征,但总有一部分并不相同)(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原因是能够遗传)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分类法、实验法等。
观察: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可用肉眼或借助工具、仪器;要有明确目的;要实事求是,及时记录等P2调查: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之一。
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调查方案;如人口普查、抽样调查。
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注意事项:安全、保护环境与生物。
P93、生物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细菌、真菌、病毒);按生活环境可分为水生和陆生;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P114、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环境的总和。
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P12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P12-16____________非生物因素:光:影响植物生活和分布,影响动物的体色、生长发育;光对鼠妇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dbcd1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e.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生物与生物圈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
2. 生物的共同特征:- 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出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3. 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 组织的形成: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
3. 器官的概念: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4. 系统的概念: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
三、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植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根据生活环境: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2. 植物的形态结构:- 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
- 花、果实、种子的形成和功能。
3. 植物的生理功能:- 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分,有助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四、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动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 根据生活环境:水生动物、陆生动物、空中动物。
2. 动物的形态结构:- 组织、器官、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 社会行为和领域行为。
五、微生物的世界1.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单细胞生物,无真核,有细胞壁。
- 真菌:有真核,多数为多细胞,少数为单细胞。
- 病毒:非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最新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9e95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e.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最新整理】
1. 细胞生物学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不同类型细胞的特点与功能
- 细胞的分裂与再生
2. 生物多样性
-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动物界与植物界的主要分类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保护
3.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
4.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 调节生物生长的因素与方法
5. 植物的营养与运输
- 植物的营养方式与结构适应
- 植物的物质运输与水分平衡
- 植物的物质合成与储存
6. 动物的营养与运动
- 动物的营养需求与消化吸收
-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结构适应
- 动物的运动调节与协调
7. 生物的调节与保护
- 植物的环境调节与适应
- 动物的神经调节与体内环境稳态- 生物的个体保护与环境保护
8.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生物技术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的资料大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最全资料有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最全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5488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a.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最全资料有答案细胞基础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特征:- 细胞膜:细胞的外层,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物质。
- 细胞核:包含 DNA 和遗传信息。
细胞的种类按照形态和结构特征,细胞可分为:-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如细菌。
-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和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如动植物细胞。
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形态分类法: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外表特征进行分类。
- 进化分类法: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是 DNA 上的遗传信息单位,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外显子:编码蛋白质的部分。
- 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部分。
- 控制区:调控基因的表达。
生态环境和生物适应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通过适应生态环境来生存,适应方式包括:- 结构适应:生物体形态的变化。
- 生理适应:生物内部机能的变化。
- 行为适应:生物的行为方式的变化。
生命活动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包括各种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白细胞、淋巴器官等,能够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对生物的保护生物保护是指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使生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
主要措施包括:- 保护生物栖息地和生态平衡。
- 禁止乱捕滥猎和非法捕捞。
- 限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
以上为本次生物期末复习最全的资料,希望各位同学认真阅读、理解并复习,以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5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气孔
一.叶片的结构∶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主要起保护作用
表皮 保卫细胞∶成对存在,中间的孔隙叫气孔,可以进行气体交换,细胞
内有叶绿体
叶肉
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 排列较紧密,里面的叶绿体较多.
2020/6/15
26、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遗传物质,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
是一定的,染色体数量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
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27、生物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分化分不开的,细胞的生长是指新生细胞不
断从周围环境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
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细胞分裂是
生态系统 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 生长十分繁茂,由于有了充足食物,兔的数量 急剧增加,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地增加呢?
2020/6/15
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以便迅速找到物 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当光线太强时可以通过选择较小的光圈对 准通光孔同时使用平面反光镜,光线太弱 时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使用凹 面反光镜;观察物像时左眼注视目镜,右 眼睁开做记录。
2020/6/15
开花和结果
蕊 雄 花药 花丝
花托
2020/6/15
花的基本结构
柱头
花柱 雌 蕊
子房 花瓣 萼片
花柄
子房的结构
2020/6/15
子房壁
珠被
极核 卵细胞 珠孔
胚珠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壁
果皮(肉)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
胚珠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 极核 +精子 受精极核
胚 种实 胚乳 子
★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内的胚株发育成种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是由细胞 构成(除病毒外)
2020/6/15
3、生物圈是地球表面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 厚度为20千米左右,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和 海平面以下10千米左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一切陆生物的“立足点”是岩石圈。 5、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包括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 生存空间。
59、移栽植物时要带一个土坨,这样可以 保护植物的根毛少受伤害;在阴天或傍晚 移栽植物更容易存活,因为这时植物的蒸 腾作用弱,水分散失就比较少。
2020/6/15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 增加降雨量;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 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 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2020/6/15
23、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让有 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 外;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24、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 转换器,线粒体是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 器:
2020/6/15
植物:太阳光能(叶绿体:光合作用)→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呼吸作用)→ 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动物:食物中的化学能(消化吸收)→有 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呼吸作用)→生 命活动所需能量 25、DNA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形状为螺旋形,DNA分子中具有特定 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
2020/6/15
52、有的花并不结果的由于花只有雄蕊没有 雌蕊(这样的花叫雄花)。
53、水对植物的作用:一是让植株保持硬挺 直立让叶片舒展;二是蒸腾作用可降低叶片 的温度;三是促进无机盐的运输。
54、根吸收水的部分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 因为那里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水分的 表面积。
2020/6/15
2020/6/15
15、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而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例:左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往左下 方移动。 1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 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 个体数目越少,视野光线越暗。 17、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 明。
2020/6/15
2020/6/15
30、人体的四大组织有上皮、肌肉、神 经、结缔组织。人体的八大系统有运动、 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 泌、生殖系统。 31、植物的六大器官为根、茎、叶、花、 果实、种子。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 保护、营养、输导、机械组织。 3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 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 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020/6/15
9、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统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10、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 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网是由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
交错连接形成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 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020/6/15
20、植物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核、细胞质、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具 有叶绿体,我们吃水果时尝到的甘甜可口 的味道是来自液泡,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胞 液。 21、动物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核、细 胞质,这三个结构也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 结构。 22、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类:一是无机物, 如水、无机盐、氧等;另一类是有机物, 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等。
食物链写法: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2”020/6指/15 向捕食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流动
思考:有毒物质与营养级别高低的关系如何? 一些有毒物质在
生物体内比较稳定, 不易分解,而且无法 排出,所以,营养级 别越高的生物,体内 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 多。
2020/6/15
是胚发育为幼苗的营养来源
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针对单子叶植物)
2020/6/15
42、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更能适应陆地 环境的原因是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它的生 命力比孢子强,寿命也比孢子长,更能经受 恶劣环境。 43、双子叶植物除了植物种子有2片子叶, 植物的叶片为网状脉;单子叶植物除了植物 种子有1片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 44、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环境条件和自身 条件。前者要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氧气);后者要求种子必须是 完整的且胚是活的且种子不处于休眠状态。
2020/6/15
6、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 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含阳 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 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 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互利共生。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8、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成熟区
D
D
C
C
B
B
A
A
2020/6/15
第
第
第
一
二
三
天
天
天
结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通过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 大不断的向下生长。
2020/6/15
叶
茎 枝条 芽 由芽发育
而成
芽按照着生位置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
2020/6/15
2020/6/15
56、在木本植物的茎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 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形成新的木质 部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长粗。草本植物没 有形成层,所以不能长得很粗。 57、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 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由于有了保卫细 胞的调节,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白天气孔 张开,大量二氧化碳涌入,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蒸腾作用较强;夜幕降临时,气孔缩小 或关闭,光合作用停止,蒸腾作用减弱。
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其实质是:一
个细胞→核分裂→质分裂→膜分裂(→壁分
裂)
Hale Waihona Puke →两个新细胞。2020/6/15
28、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 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因此,新细胞 和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一样。 29、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 在形态、结构上都很相似,且都具有分裂能 力,后来除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 力外,大部分失去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 这些细胞各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 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 分化。
2020/6/15
33、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 单细胞生物,如所有细菌、酵母菌、衣藻、 草履虫等。在制作草履虫的临时装片过程 中,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中放几丝棉 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的目的是限制草履虫 的运动便于在在显微镜中观察。
38、绿色植物的四大类群:藻类、蕨类、苔藓、 种子植物(包含裸子和被子植物)。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需经过四个过程∶开花→ 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020/6/15
49、花的各结构分别发育为什么?子房 →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 50、传粉指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 的过程。 51、玉米果穗常有缺粒,向日葵的子粒 常有空瘪,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为了 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 给植物进行辅助授粉(人工授粉)。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 则,排列较疏松,里面的叶绿体较少.
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 的场所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