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广告法实施细则解读
新广告法禁用极限词

新广告法禁用极限词9月1日起新广告法全面实施,按照新法规,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部分手机厂商有可能在这一轮新法规推行过程中倒下。
因此,这项法规也被另类的解读为“将手机行业的撕逼扼杀在摇篮里”。
什么样的行为会被罚?新广告法只是明确不能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但这其中的“等”并没有做明确的解释,换句话说,这个说明具有很大的解释范围空间。
我们查阅了一下相关的资料,1997年8月8日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极品”两字在广告语中是否属于“最高级”、“最佳”等用语问题的答复》这份资料中,将极品依次归类为绝对化用语范畴,于是在坊间就传出了这样一份绝对化用语表单:“国家级、世界级、最高级、最佳、最大、唯一、首个、首选、最好、精确、顶级、最高、最低、最、最具、最便宜、最新、最先进、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际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绝对、独家、首家、最先进、第一品牌、金牌、名牌、优秀、最先、顶级、独家、全网销量第一、全球首发、全网首发、世界领先、顶级工艺、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工工艺、最时尚、极品、顶级、顶尖、终极、最受欢迎、王牌、销量冠军、第一(No.1、Top1)、极致、永久、王牌、掌门人、领袖品牌、独一无二、独家、绝无仅有、前无古人、史无前例、万能”。
大致整理了一下,带有“最、一、级/极、首/家/国”等前缀或者后缀的词汇,都有可能被解释为绝对化用语,进而撞在新《广告法》的枪口上,注意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
(插播一条科普广告)极限用语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列表页、商品的标题,副标题,主图以及详情页,商品包装等,触犯新广告法底线,单独的罚款方面,20万起步,最高100万元(详见新广告法57条)。
(好了,广告完毕,下面开始进入正题)哪家厂商会被罚?你可能不关注处罚力度是什么,怎么样,但一定想知道谁有可能成为在新法规推行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手机厂商?(请注意了,导演说以下排名不分先后)超级手机新法规面前,乐视最有可能率先中枪,别人是在产品宣传内容出了绝对化用语,乐视这连产品名字都可能会进入被禁之列,而且与别家不同的是,乐视出现这种问题的还不止一款产品,超级手机、超级电视、超级遥控器集体中枪。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解读 重要.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解读第一条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挥广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立法宗旨的规定。
(一)广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广告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
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紧密相联的。
建国后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受产品经济思想的影响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国的广告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形成一个行业。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间,广告被彻底否定。
1979年以前,全国经营广告业务的专业企业不到10家,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基本不经营广告业务。
1979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企业从过去全部依靠计划组织生产经营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市场组织生产经营,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情况为我国广告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从1981年至1994年,我国的广告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业规模初步形成。
1979年以后,我国的广告业迅速发展起来,从1981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全国广告营业额从1.18亿元增加到25亿多元,平均每年递增40%;广告从业人员从1.6万人增加到13万多人,平均每年递增26%;广告经营单位从2200家发展到1.1万多家,平均每年递增20%。
到1990年底,全国共有广告公司1076家,经营广告业务的报社1298家、广播电台563家、电视台747家、杂志社2197家,广告制作厂家859家。
到1993年底,全国广告营业额已达134亿元,广告从业人员31万多人。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服务门类和媒介种类比较齐全、能够为社会提供系列化信息服务的广告产业。
第二,广告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十余年来,我国的广告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广告设计从简单化、公式化、雷同化的模式向力求以完善的艺术形式表现广告主题的方向发展;广告制作向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装备转变;以广告公司为代表的行业服务水平,朝着以创意为中心、以全面策划为主导、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广告中更多地采用广告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等。
新《广告法》特点及重点条文解读

重点条款解读
第十三条 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解读】1.行为主体: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非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实 施的诋毁、贬低行为,不按本法规制,以一般侵权进行规范。 2.贬低对象是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是很泛泛的表示自己的商品或 服务比其他商品或服务好,没有明示或暗示地指向特定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服 务,一般不构成贬低。 3.形式:通过单方广告活动,而不是双方面对面的pk。 4.竞争目的:直接推销,表示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强于其他生产经营者;间接推销, 宣称其他生产经营者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等。 5.手段: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对真实情况进行歪曲。(1)伪造比较结果或选 择不具有可比性的点进行比较。(2)设定不合理的比较条件。如对手商品性能 是在温度高的条件下使用效率高,自己商品性能是在温度低的条件下使用效率 高。(3)未在广告中进行比较,而是散布不实消息纯粹贬低对手。 如宣传对手原料不环保、可能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等。
【解读】(1)一般不要求全部表示,但是如果广告主为了达到推销的目的,要 “有表示的”,就要准确、清楚、明白——要客观、明确表述,以不引起消费者 误解为准。 (2)关注附赠的要求。(“买一赠一”、“来店有礼”等。)
重点条款解读
第九条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如不得使 用总理来京东的事件,用总理的名义或形象进行广告宣传】 (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如不得为推销口罩夸大呼吸道传染病疫 情信息等】 (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淫秽”指具体描绘性 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色情”指以撩起性兴奋为目的,展示或描述人类身体或人类性 行为的一种表现。如不得为推销内衣,无线端上线情趣内衣的“护士节”专题等。】 (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十)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如不得使用 “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广告宣传等】
新广告法禁用极限词

新广告法禁用极限词9月1日起新广告法全面实施,按照新法规,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部分手机厂商有可能在这一轮新法规推行过程中倒下。
因此,这项法规也被另类的解读为“将手机行业的撕逼扼杀在摇篮里”。
什么样的行为会被罚?新广告法只是明确不能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但这其中的“等”并没有做明确的解释,换句话说,这个说明具有很大的解释范围空间。
我们查阅了一下相关的资料,1997年8月8日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极品”两字在广告语中是否属于“最高级”、“最佳”等用语问题的答复》这份资料中,将极品依次归类为绝对化用语范畴,于是在坊间就传出了这样一份绝对化用语表单:“国家级、世界级、最高级、最佳、最大、唯一、首个、首选、最好、精确、顶级、最高、最低、最、最具、最便宜、最新、最先进、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际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绝对、独家、首家、最先进、第一品牌、金牌、名牌、优秀、最先、顶级、独家、全网销量第一、全球首发、全网首发、世界领先、顶级工艺、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工工艺、最时尚、极品、顶级、顶尖、终极、最受欢迎、王牌、销量冠军、第一(No.1、Top1)、极致、永久、王牌、掌门人、领袖品牌、独一无二、独家、绝无仅有、前无古人、史无前例、万能”。
大致整理了一下,带有“最、一、级/极、首/家/国”等前缀或者后缀的词汇,都有可能被解释为绝对化用语,进而撞在新《广告法》的枪口上,注意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
(插播一条科普广告)极限用语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列表页、商品的标题,副标题,主图以及详情页,商品包装等,触犯新广告法底线,单独的罚款方面,20万起步,最高100万元(详见新广告法57条)。
(好了,广告完毕,下面开始进入正题)哪家厂商会被罚?你可能不关注处罚力度是什么,怎么样,但一定想知道谁有可能成为在新法规推行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手机厂商?(请注意了,导演说以下排名不分先后)超级手机新法规面前,乐视最有可能率先中枪,别人是在产品宣传内容出了绝对化用语,乐视这连产品名字都可能会进入被禁之列,而且与别家不同的是,乐视出现这种问题的还不止一款产品,超级手机、超级电视、超级遥控器集体中枪。
新广告法的深度解读

新广告法的解读【导语】:史上最严的《广告法》实施后。
对大众传媒,如电视广告代言、户外地产广告、纸媒软文广告、品牌互掐广告等将实行严格监控。
新广告法有哪些变化呢?小编为您一一解读。
变化一:极限用语处罚由退一赔三变更为处罚20 万起【变化】对于极限用语的店铺,一经发现将给予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出现情节严重者将直接进行封店处理。
【解读】以下极限用语:国家级、世界级、宇宙级、全球极、世界领先、全国首家、最、最高级、最佳、最新、最先进、全网最低、全国销量等词语,如遇顾客投诉极限用语,并维权成功,赔付金额将由商家全部承担。
出现极限用语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列表页、商品标题、副标题、主图及内容详情、商品包装等。
变化二:虚假广告定义更严格【变化】新广告法进一步明确虚假广告的定义和典型形态:(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解读】过度宣传和刻意引导是广告商和媒体过去“打擦边球”惯用之术,常用的一些包装用语如产地、荣誉、参数等,就需要严格审查后再使用。
变化三:明星名人代言有连带责任【变化】只要明星代言的是虚假广告,同样负有连带责任。
对在虚假广告中作推荐、证明受到行政处罚未满3 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利用其作为广告代言人。
【解读】对于各行业热衷选用明星、名人、专家做品牌代言的现象,新广告法也出台了详细的规定,对明星代言做了法律责任规定,如果明星代言的是虚假广告,必将遭到严厉打击。
新广告法实施细则以及解读

新广告法实施细则以及解读新广告法明确,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
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若不能,至少罚款5000元。
新法明确,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公共场所等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等内容。
1、明明是保健食品,莫谈治疗!针对保健养生领域乱象,新广告法明确,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并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2、广告打“养生牌”?行不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医疗机构违法发布虚假广告情节严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诊疗科目或者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禁向未成年人发送烟草广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受二手烟危害人群达7.4亿。
为进一步限制“烟味儿”,新广告法提出,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
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
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会和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应以保护人民健康为重,以“不让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为出发点,秉承公约要求修订广告法,全面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全国人大授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详细的《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实施细则》,以进一步细化修订后的广告法关于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的要求和实施方案。
4、虚假广告代言人需承担责任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影响广告业健康发展,损害社会经济秩序。
2023年广告法实施细则

2023年广告法实施细则引言:广告是一种传播信息、推销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对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然而,过度、虚假、误导的广告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规范广告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竞争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于2023年颁布了新的广告法实施细则。
本文将对该细则进行详细解读。
一、广告的准入管理1. 广告主体的注册与备案:所有从事广告业务的主体都需要在国家相关机构进行注册,并按规定备案,以确保广告主体具备法定的经营资格。
2. 敏感产品广告的审查:对于存在一定风险的产品(如药品、医疗器械等)的广告,将采取严格审查制度,确保广告内容准确、真实、合法。
二、广告内容的规范1. 广告语言表述规范:广告宣传语言应准确、真实且不误导消费者,禁止使用夸大宣传、欺诈误导等不正当手法。
2. 核心信息的突出呈现:广告须突出核心产品信息,避免通过夸大次要信息或包装渲染误导消费者。
3. 禁止虚假宣传:广告不得虚假宣传产品的性能、质量等,不得使用虚构事实、编造数据等手段。
4. 避免误导消费者:广告不得使用与事实不符的比较、超越性宣传,不得故意引导消费者作出错误决策。
三、广告发布平台的监管1. 广告平台的资质审查:广告发布平台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资质审查,不得为没有合法资质的广告主体提供发布服务。
2. 广告审核与监管:广告发布平台应设立审核机制,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广告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违反公序良俗。
同时,平台应加强对广告发布行为的监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3. 用户举报与申诉机制:广告发布平台应建立用户举报与申诉机制,及时受理用户的举报和申诉,对违法广告进行处理。
四、对违法广告的处罚措施1. 轻微违法广告的处罚:对于广告违法行为中轻微的违法广告,相关部门将采取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敦促广告主体及时整改。
2. 严重违法广告的处理:对于广告违法行为中严重的违法广告,相关部门将采取吊销广告主体注册资格、暂停广告发布平台运营等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广告法实施细则范本(2篇)

广告法实施细则范本一、总则1. 广告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本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广告法”)制定,旨在规范广告行为,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保护广告受众合法权益。
2. 广告应当遵循真实、合法、诚信、健康的原则,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等任何欺骗性内容。
二、广告内容规定1. 广告内容应当真实明确,不得存在任何虚假内容或对产品、服务性能进行夸大宣传。
2. 广告不得含有任何违法违禁内容,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公共秩序。
3. 广告不得侮辱、诽谤他人,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4. 广告不得利用病态心理、恶俗内容等方式诱导或引导受众购买或使用产品或服务。
5. 广告不得含有任何歧视性言论,不得违反社会公共道德,不得侵犯他人隐私。
三、广告宣传手法规定1. 广告宣传手法应当合法、文明,不得利用低俗、暴力、色情等手法吸引受众注意。
2. 广告不得依赖声称“第一”、“最佳”等用语,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该产品、服务在相关领域中确实具备该特质。
3. 广告不得使用过分渲染、色彩过于鲜艳的图片或视频,不得捏造非真实场景。
4. 广告表达方式应当符合社会公共道德,不得使用丑化、侮辱等负面手法。
5. 广告不得利用音频、视频等方式产生过度刺激或对受众产生不良心理影响。
四、特定领域广告规定1. 医疗保健广告不得违背医疗伦理,不得夸大药物、医疗设备的功效或效果。
2. 食品饮料广告不得误导消费者,不得捏造食品原料、生产工艺等内容。
3. 教育培训广告不得虚假宣传教学效果,不得承诺保过、包就业等不实内容。
4. 金融广告不得以夸大危险程度等手段误导消费者,不得隐瞒重要信息。
五、广告发布者责任1. 广告发布者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确保广告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2. 广告发布者应当确保广告宣传手法合法、文明,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 广告发布者应当审慎选择广告媒体,确保广告信息准确传达,不产生任何歧义。
广告法实施细则(二篇)

广告法实施细则《广告法实施细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的,用于补充和解释广告法的具体实施细则。
下面是对《广告法实施细则》的详细解读,共计____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广告内容和宣传方式的真实、合法、文明、健康,调整广告活动的秩序,规范广告经营行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广告是肯定产品、服务或者组织的广泛宣传,包括电视广告、广播广告、出版广告、互联网广告、户外广告等方式的广告。
第三条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和广告代言人必须遵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依法规范广告活动。
第四条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和广告代言人应当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知识产权。
第五条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和广告代言人应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得发布虚假、夸大和误导性的广告。
第六条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和广告代言人应当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第七条国家支持和推动广告行业自律,加强广告行业协会和组织的建设,规范行业自律的内容和程序,加强行业经验和信息的交流,提高广告行业的科学管理和发展水平。
第二章广告内容第八条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和广告代言人应当保证广告内容真实、准确,不得发布虚假、夸大和误导性的广告。
第九条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损害国家形象和利益的内容;(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三)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的内容;(四)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内容;(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章的禁止性规定的内容。
第十条广告应当明确标明广告发布者的名称、广告经营者的名称、广告代言人的姓名和其代言人的身份。
第十一条广告不得冒用或者模仿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和其它组织的名义。
第十二条广告不得使用下列手段或者方法:(一)超过波动的声、光、电、化学等物理因素;(二)特殊频率、节拍或者形状、颜色等;(三)不利于保护环境或者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其他手段或者方法。
新旧广告法对比解读

新旧广告法对比解读新旧广告法对比解读据介绍,2014年我国广告年经营额达到5600亿元,广告市场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随着我国广告业的飞速发展,实施20年的现行广告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广告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新《广告法》与现行的广告法相比,新增33条,删除3条,同时修改37条,对原来的很多内容和规定进行了扩充和细化,更加全面、更具操作性、更显时效性。
下面将从广告内容准则、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三个方面进行新旧广告法的对比解读。
一、广告内容准则变化旧广告法只有7种商品和服务的广告准则,新广告法增加到17种。
凡是和消费者生产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几乎都囊括了进来。
1、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监管更加严格新《广告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2、房地产广告需格外审查新《广告法》针对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广告的出现,且部分房地商为了达到宣传效果,不惜采用夸大宣传、虚假广告的形式,从而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因此,新广告法特别将房地产广告单独罗列出来,规范房地产广告内容。
3、规范教育培训类广告新《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不能用名师、名校、升学率等字眼宣传。
4、严禁烟草类广告新《广告法》对烟草广告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禁止在一切大众媒体和公共场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变相(如冠名赞助等形式)发布违法广告。
5、对虚假广告的认定更具体新《广告法》明确界定了虚假广告的具体情形,为虚假广告的认定设置了具体标准,因此,今后司法实践对认定虚假广告相对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6、明星代言风险更大新《广告法》引入了广告代言人的概念。
广告代言人是指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新广告法解读

台发送、发布违法广告的,应当予以制止。 (第四十五条)
直观影响:明星代言利益减少;
广告业影响: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介面临行业洗牌;
广告主影响:新广告法对医药、保健品、婴儿食品、农资、烟 草、酒类、教育培训、投资、房地产等行业的广告内容进行了 特别规制,这些行业广告将受到更多的限制,特别是医药行业 受到影响最大。 归根结底:消费者受益、广告业提档升级!
领域限制: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 言人作推荐、证明(第十六条第4项、第十八条第5项) 年龄限制: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第三 十八条第2项) 民事责任: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
费者损害的,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上述商品或
2. 互联网广告的特别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 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 ,确保一键关闭。(第四十四条)
3. 互联网违法广告的制止责任: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或者电信业务经营者、互
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明知或者应知的利用其场所或者信息传输、发布平
服务以外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 广告虚假仍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十
六条)
94版广告法仅药品、医疗器械、农药、烟草的
广告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制,而我国市场经济经过 20余年的发展,敏感或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或服务范 围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广告法在上述类别之外,还对 其他商品或服务类别提供了具体规定。现就新广告法
农作物种子、林木种子、草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种养殖 广告关于品种名称、生产性能、生长量或者产量、品质、抗性 、特殊使用价值、经济价值、适宜种植或者养殖的范围和条件 等方面的表述应当真实、清楚、明白,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1)作科学上无法验证的断言; (2)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 (3)
新广告法解读

• 二是发布形式的限制。“变相发布广告”的要点,专题 节目、栏目、频道等,让消费者联系到该生产经营者或 者服务提供者的相关信息,如地址、电话、电子信箱、 互联网网址、微信、QQ号码等联系方式的,或者其他 符合广告特征的主要要素的,则该“合法形式”实质上 是“变相发布广告”,为本条所禁止。 • 三是广告类别的限制。限制的分类广告对象为医疗、药 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这些分类广告涉及的商 品或者服务有着共同的特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 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且广告内容在广告发布前需要经过 审查。
新广告法解读
一、广告代言人
• 新《广告法》第二条第五款: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 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名义后者形象对商品、 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一)本款要点: 1、广告主以外的 2、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 3、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 4、代言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四、“健康相关商品”广告宣传主要规则
• 第十七条 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 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 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 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 本条是关于一般商品或服务广告区别 于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广告普遍性禁止 规定。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15年4月24日)不但沿用了原法中关于 标签和说明的规定,还吸收《广告法》的精 神,规定了生产经营者对内容负责。该法第 十七条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 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 预防、治疗功能。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 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自2005年7月1日起开 始施行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 “保健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 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 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 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因此, 保健食品属于食品的一种,应当遵守相关法律中关于 食品的规定。
新广告法实施细则全文

新广告法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 总则自2021年10月1日起,新广告法实施细则(下称“细则”)正式生效。
本细则的实施旨在规范和引导广告市场秩序,保护广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 广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广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广告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
广告企业和广告代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等要求制作和发布广告信息。
广告应当遵循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严格按照商品的质量、性能、用途、价格以及它的质量、分类、定位等要求进行描述和说明,不得玩弄文字游戏、故意模糊真相,误导消费者。
第三章: 广告的合规审查广告主、广告代理机构应当对广告内容进行合规审查,保证广告信息符合法律法规及其其他规定,做好广告合规审查备案管理工作。
审查不合格的广告不得发布,对广告主、广告代理机构等相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提出责任追究。
第四章: 广告的主体责任广告主要承担广告信息真实、合法性的责任,并对广告发布质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广告代理机构应当对广告主的广告信息审核、宣传方式、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广告信息真实、合法,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广告广告服务商以及其他参与广告活动的个人和单位,都应当承担相应的广告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广告的宣传方式广告应当在规定的媒体范围内发布。
广告企业、广告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业务准则的要求进行广告宣传,禁止在公共场合或者其他违规的场景中发布广告信息。
针对网络广告、移动广告、社交平台广告、智能设备广告等,应当结合行业性质、特点,制定相关规范,严格限制广告的不良内容和宣传方式。
第六章: 广告的投放标准和评估广告投放行为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投放标准和评估要求。
广告广告应当保证播出范围、媒介资源、投放时间等参数真实、准确,严格禁止通过堆粉、水军等手段虚假扩大曝光量。
广告监测机构应当认真履行广告监测、评估、行业科研工作职责,力求保证广告投放行为真实、透明。
新广告法实施细则(3篇)

新广告法实施细则内容全文第一条根据《广告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管理范围包括:(一)利用报纸、期刊、图书、____等刊登广告。
(二)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幻灯等播映广告。
(三)利用街道、广场、机场、车站、码头等的建筑物或空间设置路牌、霓虹灯、电子显示牌、橱窗、灯箱、墙壁等广告。
(四)利用影剧院、体育场(馆)、文化馆、展览馆、宾馆、饭店、游乐场、商场等场所内外设置、张贴广告。
(五)利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设置、绘制、张贴广告。
(六)通过邮局邮寄各类广告宣传品。
(七)利用馈赠实物进行广告宣传。
(八)利用媒介和形式刊播、设置、张贴广告。
第三条申请经营广告业务的企业,除符合企业登记等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负责市场调查的机构和专业人员。
(二)有熟悉广告管理法规的管理人员及广告设计、制作、编审人员。
(三)有专职的财会人员。
(四)申请承接或代理外商来华广告,应当具备经营外商来华广告的能力。
第四条兼营广告业务的事业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直接发布广告的手段以及设计、制作广告的技术、设备。
(二)有熟悉广告管理法规的管理人员和编审人员。
(三)单独立帐,有专职或兼职的财会人员。
第五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申请经营广告业务,参照《条例》、本细则和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申请经营广告业务的个体工商户,除应具备《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条件外,本人还应具有广告专业技能,熟悉广告管理法规,并经考试____合格。
第七条根据《条例》第六条的规定,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广告经营者的审批登记:(一)全国性的广告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广告业务的企业,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经核准,发给《____营业执照》。
地方性的广告企业,向所在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其授权的省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由所在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0年互联网广告新规热点解读

2020年互联网广告新规热点解读互联网广告新规的出台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年互联网广告新规热点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互联网广告新规有哪些?互联网广告迅速发展的同时,虚假违法广告问题也时有发生。
但由于互联网广告诸多不同于传统广告的特性,监管中遇到许多特殊问题和困难。
对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7月8日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为互联网广告的立法立规工作提供法律支撑。
互联网广告如何定义?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同与不同”如何区别对待?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义务、责任如何确定?本报就《暂行办法》的相关问题独家采访了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
付费搜索广告等五类必须标明“广告”问:根据《暂行办法》,哪些活动属于互联网广告活动?答:互联网广告概念是《暂行办法》的核心与基础,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
目前《暂行办法》采用了外延描述的方法对互联网广告进行了界定,规定:“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广告,是指通过网站、网页、互联网应用程序等互联网媒介,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
”并且列举了互联网广告包括的类型,共分为五类:“(一)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含有链接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的广告;(二)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电子邮件广告;(三)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付费搜索广告;(四)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性展示中的广告,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的信息的展示依照其规定;(五)其他通过互联网媒介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
”问:互联网上有些广告还没有被标明“广告”,《暂行办法》对此有规定吗?答:针对《广告法》规定的广告可识别性,《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显著的可识别性,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
付费搜索广告,除要明确标明“广告”外,还应当与自然搜索结果明确区分。
微博、微信等平台也有制止发布违法广告的义务问:谁是互联网广告发布者?答:《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为广告主或者广告经营者推送或者展示互联网广告,并能够核对广告内容、决定广告发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该互联网广告的广告发布者。
广告法实施细则

广告法实施细则《广告法实施细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具体细化和解释。
下面是关于《广告法实施细则》的____字阐述。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广告法)制定本细则,对广告活动的管理和监督进行具体规定,维护广告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广告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条广告法作为我国广告行业的基本法律,对广告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广告主体的权责进行了规范。
本细则是对广告法的细化和补充,是对广告活动管理和监督的具体规定,具备相当的法律效力。
第三条广告是指为了向公众传递商业信息或者促使公众对特定商品、服务、企业或者品牌等产生认知、好感、兴趣及购买行为而以有偿方式发布、传播的宣传活动。
第四条广告主体是指在广告活动中承担发布、传播或者发布者和传播者的法定责任的广告主、广告代理机构等。
第五条国家对广告活动进行监管,促进广告市场的规范发展,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广告主体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广告活动,并独立承担发布、传播的责任。
第二章广告的发布和传播第六条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理机构应当依法依规从事广告发布和传播活动,并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
第七条广告发布者在发布广告时应当保证广告内容真实、准确、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欺诈等误导性言辞或图像。
第八条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理机构应当负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责任,确保广告内容、形式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第九条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核和审查,对未发布或者未发布完而发现存在问题的广告及时进行处置。
第十条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理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规避或者逃避对广告内容的审核和审查责任,对发布的广告质量负有后果责任。
第十一条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理机构不得发布含有虚假、夸大、欺诈等误导性言辞或图像的广告。
对于发布的带有虚假宣传的广告,相关部门有权要求其立即停止发布,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理机构应当对广告中的商品、服务、企业或者品牌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金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全文解读(2020)

(一)大型户外广告设置申请表;
(二)取得大型户外广告载体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有关法律文书;
(三)大型户外广告设置示意图和效果图;
(四)大型户外广告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措施方案;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该条以列举的方式明确了办理户外广告设置申请应提交的相关材料,让相关申请人"最多跑一次"即可办理相应许可审批。
(一)设施破损、倾斜的;
(二)画面污损、褪色、字体残缺的;
(三)光电显示类户外广告出现断亮、残损的;
第二十六条设置非大型户外广告的,应当自设置之日起十五日内向非大型户外广告设置所在地的户外广告设置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非大型户外广告设置备案表;
(二)取得非大型户外广告载体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有关法律文书;
(三)非大型户外广告设置示意图和效果图。
该条以列举的方式明确了对店面招牌等非大型户外广告设置的备案手续,应提交的相关材料及办理要求。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一)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二)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标志使用的;
(三)利用行道树、绿化带或侵占、损毁绿地的;
(四)属于国家机关、学校、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等的建筑控制地带的;
(五)利用危房或者可能危及建(构)筑物、设施安全的;
利用前款规定的公共载体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其设置许可有效期按照公共载体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期限核定,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该条第一款明确了利用公共载体设置户外商业广告的,应当通过拍卖等公平竞争方式有偿取得公共载体的广告设置使用权,不得采用协议、私下转让等暗箱操作。该条第二款则明确了利用公共载体设置广告的使用权限期。
关于《广告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的最新解读

《广告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的思考近日,有人问《广告法》第十一条第一款为何无罚则?笔者通过认真思考和仔细琢磨,觉得《广告法》第十一条规定不设定相应的行政违法责任,这种设置是有深意的,也是符合现行法律和政策要求的。
鉴于准确理解法条有利于依法处理实践中出现的相关情况,现将笔者对《广告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同探讨。
《广告法》第十一条规定“广告内容涉及的事项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与许可的内容相符合。
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
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
《广告法》五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广告引证内容违反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
1、读懂法条的内涵按照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规定:“应当”与“必须”的含义没有实质区别。
法律在表述义务性规范时,一般用“应当”,不用“必须”。
那么广告内容涉及的事项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与许可的内容相符合是广告主的法定义务,不相符的就是违反《广告法》的违法行为。
《广告法》对违反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行为没有设定处罚,也没有对为该款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设定处罚条款(包括广告代言人),仅对违反该条第二款引证内容违法行为设定处罚。
按照行政处罚的处罚法定原则,违反该款的违法行为依法不应当处罚,宜采用行政指导的方式规劝企业改正违法行为。
2、与法条有关的几种情形从《广告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的法条表述来看,与之相关的情形有四种。
一是,广告涉及的事项为无需取得许可的一般经营项目的,也就是广告未涉及行政许可的,仅仅与登记的经营范围不符的,《广告法》未设置相应的法律规范,当然这种广告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也符合包容监管原则的体现;二是,广告内容涉及的事项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与许可的内容不相符合的,违反该款法条描述情形的,认定违反《广告法》的规定,但是依法不予处罚;三是,广告内容涉及的事项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与许可的内容相符合的,与法律规范要求一致,是合法的广告行为;四是,广告内容涉及的事项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与许可的内容相符,但涉及到广告审查,按照相关单行条例、规章的规定依法处理。
9月1日新广告法实施广告将迎来史上最严的法律约束

9⽉1⽇新⼴告法实施⼴告将迎来史上最严的法律约束9⽉1⽇起,新⼴告法将正式施⾏新⼴告法核⼼治理是打击虚假⼴告的发布。
以下是详细解读。
新⼴告法的13条禁⽌性规定(1)⼴告中禁⽌含有使⽤军旗、军歌、军徽,危害⼈⾝、财产安全,泄露个⼈隐私,⾊情、赌博等内容;(2)禁⽌在⼤众传播媒介发布母乳代⽤品⼴告;(3)禁⽌在⼤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具、户外发布烟草⼴告;(4)禁⽌利⽤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作为⼴告代⾔⼈;(5)禁⽌在中⼩学校、幼⼉园内开展⼴告活动,在中⼩学⽣和幼⼉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告,公益⼴告除外;(6)任何单位或者个⼈未经当事⼈同意或者请求,禁⽌向其住宅、交通⼯具等发送⼴告,禁⽌以电⼦信息⽅式向其发送⼴告;(7)禁⽌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告利⽤⼴告代⾔⼈作推荐、证明;(8)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告外,禁⽌其他任何⼴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医疗⽤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语。
(9)禁⽌教育、培训⼴告对升学、通过考试等作出明⽰或者暗⽰的保证性承诺,明⽰或者暗⽰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作⼈员、考试命题⼈员参与教育、培训,利⽤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业协会、专业⼈⼠、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10)禁⽌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告含有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或者暗⽰保本、⽆风险或者保收益等;(11)禁⽌在针对未成年⼈的⼤众传播媒介上发布医疗、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酒类、美容⼴告,以及不利于未成年⼈⾝⼼健康的⽹络游戏⼴告;(12)在针对不满⼗四周岁的未成年⼈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告中禁⽌含有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告商品或者服务或可能引发其模仿不安全⾏为的内容;(13)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或者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明知或者应知的利⽤其场所或者信息传输、发布平台发送、发布违法⼴告的,应当予以制⽌。
2020年互联网广告新规热点解读_规章制度

2020年互联网广告新规热点解读_规章制度2020年互联网广告新规热点解读发布时间:2020-04-13互联网广告新规的出台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年互联网广告新规热点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互联网广告新规有哪些?互联网广告迅速发展的同时,虚假违法广告问题也时有发生。
但由于互联网广告诸多不同于传统广告的特性,监管中遇到许多特殊问题和困难。
对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7月8日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为互联网广告的立法立规工作提供法律支撑。
互联网广告如何定义?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同与不同”如何区别对待?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义务、责任如何确定?本报就《暂行办法》的相关问题独家采访了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
付费搜索广告等五类必须标明“广告”问:根据《暂行办法》,哪些活动属于互联网广告活动?答:互联网广告概念是《暂行办法》的核心与基础,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
目前《暂行办法》采用了外延描述的方法对互联网广告进行了界定,规定:“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广告,是指通过网站、网页、互联网应用程序等互联网媒介,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
”并且列举了互联网广告包括的类型,共分为五类:“(一)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含有链接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的广告;(二)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电子邮件广告;(三)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付费搜索广告;(四)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性展示中的广告,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的信息的展示依照其规定;(五)其他通过互联网媒介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
”问:互联网上有些广告还没有被标明“广告”,《暂行办法》对此有规定吗?答:针对《广告法》规定的广告可识别性,《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显著的可识别性,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最新广告法实施细则解读
新广告法明确,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
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若不能,至少罚款5000元。
新法明确,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公共场所等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等内容。
2、广告打“养生牌”?行不通!
3、禁向未成年人发送烟草广告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受二手烟危害人群达7.4亿。
为进一步限制“烟味儿”,新广告法提出,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
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
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4、虚假广告代言人需承担责任
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影响广告业健康发展,损害社会经济秩序。
为整治虚假广告乱象,新广告法明确了无论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还是发布者、代言人,只要和虚假广告沾上边,就要承担责任。
5、网页弹窗广告应能“一键关闭”
现行广告法出台的时候,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还为绝大多数国人所不知。
如今,网络广告、手机短信广告等已成为广告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若不能,至少罚款5000元。
6、十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代言
新法规定,不得利用十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