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齿轮端主轴承盖

工序X钻、铰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且轴线有平行度要求,考虑到工厂设备可选用摇臂钻床 可满足要求。
工序XI精镗轴承座孔,由于其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较低,故需要较精密的镗床才能满用足要求。选用 型镗床。
6.1.2选择夹具
工序II、III、都是粗铣在一台机器上就可以完成,主要采用找正法定位,夹紧可通过方形垫片用螺纹副夹紧。
(7)齿面,齿宽 ,其精度等级为 ,表面粗糙度 ,齿面表面粗糙度 ,齿根圆角R1表面粗糙度 ,齿间距8,齿端圆角R0.5表面粗糙度 ,可采用成型刨刀经粗刨、半精刨、精刨后刨削成型,经研磨后达到要求。
(8)前后两侧端面,表面粗糙度 ,粗铣即可到到加工要求。
(9)主轴承座孔 , 其精度等级为 ,表面粗糙度 ,需要经粗镗、半精镗、精镗后,其尺寸精度需要与机体配合后共同保证。
工序VII:研磨齿面。
工序VIII:以齿面和前端面定位,钻攻螺栓孔 ,倒角。
工序IX:主轴承座孔 ,通过与机体用螺栓连接配合后,以机体定位粗镗、半精镗座孔。
工序X:以上端面,两个螺栓孔定位,钻攻定位孔 深8mm,粗铰、精铰,倒角。
工序XI:通过齿面和侧面定位,钻、铰、精铰顶孔 ,钻 深14.5mm内孔,倒角。
工序尺寸及公差
表面粗糙度
粗
半精
精
粗
半精
精
粗
半精
精
齿面
3
0.75
0.15
12.5
6.3
3.2
下端面
4.5
1
-
3
2
-
12.5
3.2
-
上端面
4.5
1
-
191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工艺设计1 设计任务2 零件工艺性分析3 毛坯的选择4 工艺过程设计5 确定毛坯尺寸、机械加工余量及工艺尺寸第二部分夹具设计1 设计任务2 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3 夹紧机构的选择和设计4 定位误差的计算5 对刀装置的选择6 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和夹紧小结参考书目第一部分工艺设计1.设计任务本次所要加工的零件为轴承座,以下为轴承座示意图:材料:45号钢零件生产纲领:中等批量2.零件工艺性分析零件材料为45号钢,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
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
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以下是轴承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考虑到轴承孔的平行度公差,Φ47K6003.0013.0+-mm轴承孔可以用铣镗床镗孔;(2).轴承孔的侧面和和其他端面都可以考虑用铣床进行加工; (3).工件底面的平面度公差和底面的粗糙度要求,底面需要进行精加工铣削。
(4).两个Φ8的定位销由于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有需要进行精加工。
3.毛坯的选择由于零件的材料为45钢,零件的形状规则,同时由于零件属于中批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为了便于生产故选用模锻毛坯。
模锻加工工艺的几点优势:①由于有模膛引导金属的流动,锻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②锻件内部的锻造流线比较完整,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③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④生产率较高;⑤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⑥生产批量越大成本越低。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轴承盖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轴承盖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轴承盖的基本结构、材料选择和加工方法等知识;能够使用专业工具对轴承盖进行加工和检测;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轴承盖的基本结构、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和检测技术。
首先,介绍轴承盖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其次,讲解轴承盖的材料选择原则,包括材料的性能和成本考虑;然后,详细阐述轴承盖的加工方法,包括切削加工和磨削加工等;最后,介绍轴承盖的检测技术,包括尺寸测量和表面质量检测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轴承盖的基本知识和加工方法;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轴承盖加工问题和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机械设备进行轴承盖的加工和检测;最后,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轴承盖加工中的技术和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使用《机械制造工艺》一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参考资料;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机械设计手册》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书籍;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轴承盖加工和检测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轴承盖加工机床和检测仪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轴承盖的加工和检测过程。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进行评估;作业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进行评估;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轴承盖基本知识和加工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将分为五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关于机械制造工艺轴承零件课程设计说明书3000字

关于机械制造工艺轴承零件课程设计说明书3000字机械制造工艺轴承零件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任务和背景: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轴承作为机械传动装置中不可或缺的零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轴承的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专业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轴承零件的设计、加工和装配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轴承零件的制造工艺技术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设计内容:1.设计对象:选择一种常见的滚动轴承作为设计对象,如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
2.设计要求:按照实际需求和要求,完成滚动轴承零件的绘图、工艺路线设计、工艺配套设备选型、工艺操作规程编制等工作。
3.设计步骤:(1)轴承零件的绘图:根据实际情况,绘制轴承零件的平面、立体和剖面图。
(2)工艺路线设计:根据轴承零件的形状、材料和加工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
(3)工艺配套设备选型:根据工艺路线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工艺配套设备,如车床、铣床、磨床等。
(4)工艺操作规程编制:编制出各道工序具体的操作规程,包括加工工序、检验要求和装配要求等。
(5)成本估算:对设计的工艺路线和选型的设备进行成本估算,包括工时成本和材料成本等。
(6)工艺实施和检验:根据工艺路线和操作规程,实施轴承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并进行质量检验。
三、设计内容详细说明:1.轴承零件的绘图:(1)绘制轴承的平面图:包括外圆直径、内圆直径、宽度等尺寸参数。
(2)绘制轴承的立体图:显示轴承零件的整体形状和细节部位。
(3)绘制轴承的剖面图:展示轴承零件的内部结构和加工特点。
2.工艺路线设计:(1)确定加工顺序,根据轴承零件的结构和加工要求,确定合理的加工顺序。
(2)确定加工方法,根据轴承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等。
(3)确定工艺工序和设备,根据加工顺序和加工方法,确定各道工序需要的设备,如车床、铣床、磨床等。
(4)确定切削条件和工艺参数,根据材料的特性和零件的要求,确定合适的切削条件和工艺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等。
课程设计轴承座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者指导教师学院年月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内容:1、零件图2、毛胚图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4、结构设计装配图5、结构设计零件图6、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学生指导教师科研室主任年月日目录前言 (4)一、零件的分析 (5)1.1 零件的作用 (5)1.2 零件图样分析 (5)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6)二、确定毛坯 (7)2.1 确定毛坯种类: (7)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7)三、工艺规程设计 (8)3.1 选择定位基准: (8)3.2 制定工艺路线 (9)3.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0)四、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 (11)4.1 铣底平面 (11)4.2 钻Ф9孔及锪Ф13的沉头孔 (13)4.3 铣两直角边 (15)4.4 刨退刀槽 (17)4.5 铣四侧面 (17)4.6 钻(铰)Ф8销孔 (18)4.7 钻Ф6油孔 (20)4.8 钻Ф4油孔至尺寸 (21)4.10 钻Ф15的孔 (22)4.11 扩孔至Ф28 (22)4.12 车Ф35孔至尺寸保证孔的位置 (23)4.13 扩钻至Φ29.7 (24)4.14 加工Φ30孔至要求尺寸 (24)五、夹具设计 (25)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5)4.2定位误差分析 (26)4.3.本步加工按钻削估算夹紧力 (27)六、课程设计小结 (27)参考文献 (29)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师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有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哦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机械设计_轴承端盖说明书

粗镗 - 半精镗 粗镗 粗镗 钻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该辊筒体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 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准备好,使后序都可以采用精 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 ( 1)遵循“先基准后其它”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 - 轴承盖 左堵头内孔 φ100f8 。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 加工工序。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一)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表面
轴承盖两端 面
公差/ mm及 精度等级 IT12
表面粗糙度 / μm 12.5
IT10
6.3
加工方案 粗车
粗车 - 半精车
轴承盖外圆
IT10
6.3
表面
粗车 - 半精车
轴承盖孔内
IT10
6.3
表面
IT12
12.5
IT12
12.5
打孔
IT11
12.5
( 7)粗镗内圆端面 φ70 -0.011 -0.311 mm
( 8)粗镗内圆端面 φ85 -0.013 -0.363 mm
( 9)粗镗内圆端面 φ90-0.013 -0.363 mm
( 10)半精镗内圆端面 φ70 -0.011 -0.131 mm
( 11) 钻孔 6* Φ 8 方案二:( 1)铸造
一、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 零件的技术要求:
1. 轴承盖零件,材料为 HT200。 2. 零件的技术要求表:
加工表 面
轴承盖 端面
尺寸及偏差 / mm
25 -0.3 -0.51
冲压模具轴承盖课程设计

冲压模具轴承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轴承盖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冲压模具轴承盖的材料选择、工艺参数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 让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轴承盖的设计原理和步骤,具备独立完成简单轴承盖设计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冲压模具轴承盖三维建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CAE软件对冲压模具轴承盖进行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完成轴承盖的生产制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增强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团队协作,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为制造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冲压模具轴承盖设计、制造的基本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冲压模具轴承盖的设计与制造,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入基础知识:回顾冲压模具基本概念、轴承盖的结构类型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涉及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材料选择与工艺参数:讲解轴承盖常用材料及其性能,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对应教材第二章。
- 材料选择:介绍常用的碳钢、合金钢等材料特性。
- 工艺参数:探讨冲压速度、模具间隙、摩擦系数等参数的设置。
3. 设计原理与步骤:详细讲解轴承盖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结合教材第三章。
- 设计原理:分析受力情况、确定结构尺寸等。
- 设计步骤:阐述从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到出图的整个过程。
4. CAD三维建模:教授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轴承盖的三维建模,对应教材第四章。
轴承盖设计说明书

备注
表 1-8 表 1-8 表 1-8 表 1-8
表 1-8 表 1-7 表 1-8 表 1-7
第页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课程设计 10
φ26 的孔
IT11
12.5
钻
表 1-7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6.2 时间定额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t 6.21 基 本 时 间 j 的 计 算 ............... 错 误 !未 定 义 书 签 。 t 6.22 辅 助 时 间 f 的 计 算 ............... 错 误 !未 定 义 书 签 。
1.2、轴承座的技术要求:
该轴承座的各项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加工表面 轴承座底面
尺寸偏差(mm) 公差及精度等 表 面 粗 糙 度 形位公差(mm)
级
(um)
140
IT9
6.3
第页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课程设计 7
轴承座上表面 φ54 的上端面 前端面和 后
端面 160x170 的槽 φ120 的半孔 70x140 的槽
第页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课程设计 4
目录
1 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 6 1.1 轴承座的用途 ....................................... 6 1.2 轴承座的技术要求 ................................... 7 1.3 轴承座工艺分析 ..................................... 7
备注 表 2-4 表 2-4 表 2-4 表 2-4 表 2-4 表 2-4
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1轴承盖的工艺性分析1.1轴承盖用途轴承盖的主要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除它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它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滚动体保持架等易损件受外力作用而损坏。
轴承盖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 轴承盖零件图1.2轴承盖的技术要求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
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Ra12.5。
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表1 轴承盖零件技术要求表1.3 确定轴承盖生产类型已知此轴承盖零件的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2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绘制毛坯图2.1.1 选择毛坯零件材料为HT15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
参阅《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表2-1,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
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0。
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1.2 确定毛坯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参阅《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表2-4,选用加工余量为RMA-H 级,并查表2.2-4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用及加工余量。
表2 轴承盖铸造毛坯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2.1.3 绘制轴承盖铸件毛坯图由表2所得结果,绘制毛坯图如图2所示。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伴随科学技术旳发展, 多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旳不停涌现, 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多种新工艺旳出现, 已突破老式旳依托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旳范围, 可以加工多种难加工材料、复杂旳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规定旳零件。
数控机床旳问世, 提高了更新频率旳小批量零件和复杂旳零件加工旳生产率及加工精度。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旳迅速发展, 极大旳推进了机械加工工艺旳进步使工艺过程旳自动化到达了一种新旳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旳标志。
自20世纪末以来, 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旳发展。
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停旳革新中, 起功能仍然十分明显。
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旳工艺设备, 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旳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
在多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旳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 如车床上使用旳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 铣床上使用旳平口虎钳等。
现代生产中, 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乏旳工艺装备, 它直接影响着工件旳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旳制导致本等。
因此, 无论是在老式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 夹具都是重要旳工艺装备。
一、夹具旳功能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旳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 尤其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互相之间旳位置精度。
使用机床夹具后, 这种精度重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 不再依赖工人旳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旳辅助时间, 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
在现代机床加工中, 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 可是辅助时间深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以便, 并可扩大机床旳工艺范围。
例如, 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 可以替代镗床镗孔。
又如, 使用靠模夹具, 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保证安全生产。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2011年7月5日前言轴承座的工艺规程设计是根据轴承座的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序和所使用的机床编写的,主要包括毛坯分析、方案制定、机床选择等内容。
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图、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CAD/CAM等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又经过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又一次更系统更全面的应用、巩固与深化。
对于机械制造方向的学生,为了更好的接触真正的生产加工,步入社会,这次设计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目录1零件的分析 (4)1.1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工艺规程设计 (4)2.1、确定轴承座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选择精基准 (5)2.3选择粗基准 (5)2.4选择加工方法 (5)2.5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6)3.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7)4.毛坯尺寸的确定及毛坯图 (9)5确定切削用量 (9)6、重要加工面基本工时的确定 (10)7设计总结 (14)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者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2零件的工艺分析⑴φ30孔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⑵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
轴承座的上表面平面度度要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
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表面。
⑶φ8孔,φ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⑷其余表面要求不高。
加工机床部分采用通用机床,部分采用专用机床;按零件分类,部分布置成流水线,部分布置成机群式;广泛采用专用夹具,可调夹具;按零件产量和精度,部分采用通用刀具和量具,部分采用专用刀具和量具;部分采用划线找正装夹,广泛采用通用或专用夹具装夹;有较详细的工艺规程,用工艺卡管理生产。
课程设计轴承盖设计

课程设计轴承盖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轴承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轴承盖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在技能方面,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轴承盖的初步设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需要培养对轴承盖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工程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轴承盖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轴承盖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轴承盖的功能、结构特点和设计原则。
其次,我们将讲解轴承盖设计的方法,包括轴承盖的材料选择、尺寸计算和形状设计等。
最后,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展示轴承盖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首先,我们将运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轴承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其次,我们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轴承盖设计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将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准确、全面的知识。
此外,我们还将提供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将占评估总分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作业将占评估总分的20%,通过布置相关的设计练习和研究报告,检验学生对轴承盖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将占评估总分的50%,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以测试学生对轴承盖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熟悉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将分为10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用于介绍轴承盖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二课时讲解轴承盖设计的方法,接下来的课时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轴承盖设计。
112轴承盖课程设计

112轴承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2轴承盖的结构组成及其在机械装置中的作用,能够准确描述其主要部件及功能。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轴承盖的安装、调整及维护方法,了解其与机械性能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进行112轴承盖的拆卸、安装、调整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分析轴承盖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待机械设备的责任心和敬畏之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机械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追求技术创新、精益求精的观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学科实践课程,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知识为辅。
学生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12轴承盖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课本第二章“轴与轴承”的内容,详细介绍轴承盖的组成、作用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重要性。
- 轴承盖的构造及其主要部件- 轴承盖在保护轴承中的作用2. 轴承盖的安装与调整:结合课本第三章“轴承的安装与维护”,指导学生掌握轴承盖的安装、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
- 轴承盖的安装步骤及技巧- 轴承盖调整的方法及标准3. 轴承盖的故障分析与维护:参照课本第四章“轴承的故障与维修”,让学生了解轴承盖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学会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 常见轴承盖故障类型及原因- 轴承盖的维护保养方法4. 实践操作:根据课程目标,安排以下实践教学内容:- 拆卸与安装轴承盖的实际操作- 轴承盖调整的实践练习- 故障分析与维护的案例分析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112轴承盖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课时:轴承盖的安装与调整第三课时:轴承盖的故障分析与维护第四课时:实践操作与总结教学内容确保与课本紧密关联,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以帮助学生扎实掌握112轴承盖的相关知识。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轴承盖说明书

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二、序言 (3)三、零件工艺分析 (4)四、确定生产类型 (5)五、毛坯选择和毛坯图说明 (6)六、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七、工艺路线的制定 (8)八、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0)九、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 (11)十、心得与体会 (19)十一、参考资料书目 (21)蚌埠学院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层次:本科专业:2011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 6任务书审定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4 年 6 月 3 日学生(签字)二、序言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程学等机械学专业基础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他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地运用本课程极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其目的在于:1.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学及相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公差与技术测量等)的知识,综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零件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当然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除了上述所述之外,还有让一个机械类的并学完基本专课的学生基本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或工程实践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已经学过的专业课和基础课的知识的检验,也为以后工程设计加强工程设计意识。
三、零件的工艺分析一. 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轴承盖其主要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除它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它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 (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
轴承盖的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前言 (3)第一章分析后主轴承盖的技术资料 (4)第二章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 (5)第三章确定盖类零件的毛坯类型及制造方法 (6)第四章选择盖类零件的基准和加工装备 (7)第五章拟定盖类零件的工艺路线 (8)第六章设计盖类零件的加工工序 (11)第七章填写盖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 (17)第八章夹具的功能 (26)第九章机床夹具的类型 (27)第十章夹具的总体方案设计 (28)第十一章夹具设计的步骤 (30)第十二章夹具零部件的结构选择 (32)第十三章夹具精度的分析计算及校核 (39)结论 (43)致谢 (44)参考文献 (45)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
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
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
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
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
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第一章分析后主轴承盖的技术资料一,后主轴承盖的功用主要用于轴承的安装,固定,润滑&保护作用,有特殊作用的还用于连接其他零件。
(完整版)轴承座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 5000件生产类型:批量生产内容:1.产品零件图 1张2.产品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5.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班级学生指导教师目录前言……………………………………………………………………………………………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二、确定生产类型…………………………………………………………………………三、确定毛坯………………………………………………………………………………(一)、确定毛坯的种类………………………………………………………………(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四、工艺规程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二)工艺路线的拟定……………………………………………………………………(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六、小结…………………………………………………………………………………………七、主要参考文献………………………………………………………………………………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包括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轴承套 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套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轴承套是一种经常使用的零部件,广泛应用于航空、机械、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中。
由于轴承套与轴配合紧密、负责传递转动力,因此轴承套的质量对于设备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轴承套的设计,让学生们深入了解轴承套的结构、性能参数及计算方法;掌握轴承套制造工艺、质量检测方法;培养学生们综合运用CAD、CAM软件完成轴承套的三维模型和机械加工程序设计的能力。
三、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轴承套的结构、性能参数及计算方法;2、轴承套的加工制造工艺流程;3、轴承套质量检测方法;4、利用CAD软件完成轴承套的三维模型设计;5、利用CAM软件进行机械加工程序的设计。
四、设计要求1、设计师需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时间限定为20天;2、设计师需在设计过程中,认真学习和理解轴承套的结构及其性能参数,根据要求使用制造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案,注意设计中的技术要求;3、设计师需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完成轴承套的三维模型设计和机械加工程序设计,并制作出样品,自行完成质量检测和测试,保证设计效果和产品质量;4、设计师需将设计过程中的思路、经验、效果等,整理成为相关的设计报告,以便自行学习和评价。
五、评价标准1、设计过程能否认真仔细,按照设计任务量、时间和标准要求完成,并体现了设计师的专业能力;2、轴承套的结构、性能参数、计算方法,加工制造工艺、质量检测方法等设计要求是否得到了体现和执行;3、设计的轴承套的三维模型设计和机械加工程序设计是否符合标准,出品的轴承套产品质量是否得到保障;4、相关设计报告是否体现出了设计师的学习、思考和总结过程,并能够准确表达设计成果和效果。
六、结论本课程设计融合轴承套的结构设计、制造及质量检测方法等技术要点,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能够全面理解和使用相关技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CAD、CAM软件进行三维模型设计和机械加工程序设计的能力。
轴承端盖工艺说明书

学号: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专业方向课程设计2)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轴承端盖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12月12日目录序言 (3)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4)1.1 零件工作原理 (4)1.2 零件工艺分析 (4)1.3 零件的技术要求: (6)二、毛坯的选择 (6)2.1 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6)2.2基面选择 (7)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8)3.1精基准的选择 (8)3.2粗基准的选择 (8)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8)4.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4.2加工阶段的划分 (9)五、工序内容的拟定 (9)5.1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9)5.2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1)5.3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的计算 (11)5.3.1 工序一车大端面,车外圆φ214 (11)5.3.2 工序二车φ140,切槽 (12)5.3.3 工序三车两端面 (14)5.3.4 工序四镗Φ129: (15)5.3.5 工序五镗Φ108: (15)5.3.6 工序六镗Φ128,136: (16)5.3.7 工序七切槽Φ128: (16)5.3.8 工序八划线: (17)5.3.9 工序九钻8xΦ15: (17)5.3.10 工序十锪8xΦ15孔面: (17)5.3.11 工序十一钻8xΦ9孔: (18)5.3.12 工序十二钻4xΦ5孔: (19)5.3.13 工序十三攻螺纹M6: (20)5.3.14 工序十四精车两端面 (20)5.3.15 工序十五精车Φ214h7: (20)5.3.16 工序十六热处理: (20)5.3.17 工序十七磨Φ140g6: (20)六、设计心得 (21)七、参考文献 (21)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主轴承盖工艺规程设计2011 年7月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主轴承盖)的工艺过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加工工艺方案,完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及编写技术文件等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形成规范解决问题的理念,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常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指导老师的指点加上自己努力都一一解决,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和错误之处请老师多加指导。
目录1、任务介绍 (4)2、主轴承盖工艺分析 (4)3、主轴承盖工艺规程设计 (5)3.1、确定主轴承盖毛坯的形式 (5)3.2、基准选择 (5)3.3制订工艺路线 (5)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的确定 (8)3.5、各种机床与道具选择 (10)3.6、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10)3.7、计算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简介 (15)3.8、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 (16)4、小结 (16)5、参考文献 (17)6、附件 (17)1、任务介绍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我的题目是“主轴承盖工艺规程设计”。
材料为HT200,生产批量为中批量生产,其他要求要求及零件参数见主轴承盖零件图,要求设计该主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具体要求内容为:(1)、根据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3)、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并计算工序的工时定额;(4)、填写工艺文件;(5)、撰写设计说明书。
2、主轴承盖工艺分析主轴承盖的材料为HT200,即灰铸铁。
根据《机械工程材料》等相关资料可以知道:HT200铸造性能好,工艺简单,铸造应力小,易加工,需人工时效;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及良好的减振性,流动性能好、体收缩和线收缩小;综合力学性能低,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约3-4倍;耐热性较好;可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主要用于强度、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重要零件和要求气密性的铸件。
因此,主轴承盖毛坯可选用铸造。
零件生产批量为中批量生产,可采用较详细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用工艺卡来管理生产。
根据零件图可知,其结构不是太复杂。
主要加工内容是外圆、内孔和安装用的螺栓、螺钉孔。
精度最高的是φ195K6外圆、φ5R7孔和φ78H7内孔,其粗糙度分别为Ra1.6、Ra1.6和Ra3.2,其它加工部位精度都在IT8以下。
主要的设计基准是φ78H7内孔轴线的和飞边后端面,孔本身有圆度和对设计基准的同轴度、垂直度要求。
6-φ9和3-M6有位置度公差要求,其公差值为φ0.2,要求不是很高。
总体来说,该零件的加工难度不是很大,关键是如何保证同轴度、垂直度和位置度公差要求。
3、主轴承盖工艺规程设计3.1、确定主轴承盖毛坯的制造形式根据机油泵后盖材料(HT200)具有铸造性能好,工艺简单,铸造应力小,易加工,需人工时效;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及良好的减振性,流动性能好、体收缩和线收缩小;综合力学性能低,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约3-4倍;耐热性较好;可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同时工件作用为连接,不承受外部应力,且没有动载荷之类的影响。
为提高加工效率,尽量使毛坯和零件图接近,因此选择毛坯的制造形式为铸件形式。
3.2、基准选择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及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尽可能选择非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于有若干非加工表面的工件,选用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非建工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粗基准选择轴孔,加工肋板外圆面和飞边后端面。
精基准的选择根据互为基准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和自为基准原则,主轴孔和肋板外圆面、飞边后端面互为精基准,进行加工。
3.3、制定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够达到的精度和粗糙度能力,以及各种机床的加工特点,查阅和参考《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等资料,可得到以下两种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方案一:以φ78H7底孔和前端面为粗基准,粗车后端面、φ195外圆和飞边后端面→以φ195外圆和飞边后端面为基准,粗车φ90、φ86、φ78孔、φ82和后端面→在专用钻床上钻φ6.7孔和φ5R7→以φ195外圆和飞边后端面为基准,在车床精加工φ90、φ80、φ78孔→以φ78H7底孔和前端面为精基准,在车床上半精车φ195k6外圆和精车飞边外端面→以φ78H7孔和前端面为精基准,加工6-φ20、6-φ9、3-M6、2-M8等孔和内螺纹→以φ78H7孔和前端面为精基准,粗磨φ195k6,然后再精磨。
方案二:以φ78H7铸造孔定位(专用夹具)粗车φ195k6、飞边后端面→以前道工序加工好的外圆、端面定位,粗加工φ78H7、φ80H9、φ190H8等孔→在钻床上钻肋板外圆φ6.7孔→以φ195k6外圆、飞边后端面、一个φ20的圆弧定位,用专用夹具在台钻上钻2-M8、锪6-φ20、钻6-φ9、钻3-M6底孔及攻丝→用与一二道工序的同样的方法,精加工相应的外圆、内孔。
方案一采用半精磨和磨床来保证尺寸要求,但是磨床增加了投资,且磨床效率比较低,经济效益不是很好;而方案二采用了精车加金刚石车来达到尺寸要求,节约了磨床的投资成本,效率比较高,也节省了雇佣操作人员的成本,经济效益比较高。
能适应这类零件的生产。
所以,选择方工艺方案二。
主轴承盖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如表1,加工工艺工序安排入表2.表1 主轴承盖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表2 主轴承盖加工工艺工序安排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的确定根据主轴承盖的尺寸及技术要求,查阅《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员手册》等资料得到相关数据可计算得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如表3:表3 主轴承盖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等参数表据此可得到毛坯尺寸,故可得毛坯图形如图13.5、各种机床与道具选择综合考虑所要加工零件的尺寸及要加工表面所要达到的粗糙度机床与刀具如下:卧式车床CA6140--------硬质合金端面车刀、硬质合金外圆车刀、硬质合金镗刀(粗车,半精车选材料YG8,精车选材料YG6);金刚石车刀钻床ZA5025-------------高速钢钻头、高速钢锪钻、高速高铰刀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以下数据和公式查自《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1、工序04--粗车刀具:硬质合金端面车刀、硬质合金外圆车刀,材料YG8,刀杆尺寸16×25 1)粗车后端面α=1.5㎜单边粗车余量1.5MM,一次走刀,车削深度p进给量f=0.8~1.2㎜/r,根据车床选f=0.7mm/r切削速度v=55m/min转速: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4.6r/min根据机床型号,选择转速n=195 r/minL=(90-72)/2=9mm车削基本时间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066min=4.0s2)粗车飞边后端面α=1.5㎜单边粗车余量1.5MM,一次走刀,车削深度p进给量f=0.8~1.2㎜/r,根据车床选f=0.7mm/r切削速度v=55m/min转速: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1.5r/min根据机床型号,选择转速n=80r/minL=(215-200)/2=7.5mm车削基本时间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134min=8.0s3)粗车肋板外圆α=2㎜双边粗车余量4MM,一次走刀,车削深度p进给量f=1.0~1.4㎜/r,选f=1.2mm/r切削速度v=55m/min转速: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7.6r/min根据机床型号,选择转速n=90r/minL=19.5mm车削基本时间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18min=10.8s2、工序05—粗车1)粗车前端面采用硬质合金端面车刀,材料YG8,刀杆尺寸16×25α=1㎜粗车余量1MM,一次走刀,车削深度p进给量f=0.8~1.2㎜/r,根据车床选f=0.7mm/r切削速度v=55m/min转速: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3.7r/min根据机床型号,选择转速n=200r/minL=(86-72)/2=7mm车削基本时间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05min=3s 2)镗φ78H7孔硬质合金镗刀TG8,刀圆截面直径16mm,伸出部分长度80mmα=2.75㎜双边粗车余量5.5MM,一次走刀,车削深度p进给量f=0.15~0.25㎜/r,选f=0.2mm/r切削速度v=55m/min转速: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43.3r/min根据机床型号,选择转速n=240r/minL=53.5mm车削基本时间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15min=66.9s3)镗φ80H8孔硬质合金镗刀TG8,刀圆截面直径16mm,伸出部分长度80mmα=0.25㎜双边粗车余量0.5MM,一次走刀,车削深度p进给量f=0.2~0.3㎜/r,选f=0.3mm/r切削速度v=55m/min转速: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20.3r/min根据机床型号,选择转速n=220r/minL=13mm车削基本时间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197min=11.8s4)粗车φ190H8孔硬质合金端面车刀YG8,刀圆截面直径16mm,伸出部分长度80mmα=1.75㎜单边粗车余量3.5MM,两次走刀,车削深度p进给量f=1.0~1.4㎜/r,根据机床选f=0.7mm/r切削速度v=55m/min转速: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3.0r/min根据机床型号,选择转速n=100r/minL=(189-170)/2=9.5mm车削基本时间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271min=16.3s3、工序06--钻、铰1)加工肋板孔φ6.7和φ7H8高速钢钻直径D1=6.7、高速钢铰刀直径D2=6.9和D3=7,吃刀量分别为3.35mm、0.1mm,0.05mm进给量f1= 0.36~0.44㎜/r,选f1= 0.4mm/rf2=f3=0.65~1.3,选f2=f3=1.0 mm/r切削速度v1= 12m/minv2= 11.2m/minv3=7 m/min转速:n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