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调研及各省分布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产业调研
一、按产业分
1.电子产业制造业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27日在网站上发布公告,2010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2.86226万亿元,同比增长29.5%。
2010年1-6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
单位:万元
2010年1-6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二):
单位:万元
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超过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8%。然而,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外资大规模进入的基础上,面临着产业高速增长与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并存、产业规模扩大与效益低下并存、外资大量进入与本土大企业缺失并存的严峻挑战,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根据各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区域竞争力综合得分,可将25 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3 个等级。其中得分在1 以上的有2 个省;得分在0 到1 之间有8 个省;得分在0 以下有15 个省。
天津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潜力较大,竞争力综合得分和排名从2002 年的第三位上升到2006 年的第二位。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区位优势上。人力资源竞争力得分为3.5136,位居全国省级区域的第一位,是位居第二位的1.6倍;2006 年的劳动生产率为151.48 万元/人,企业平均规模4.83 亿元/个,区位商5.002 列全国第一位。但研究开发投入占增加值的1.5%,仅为第一位的10.95%,其创新竞争力仅位居全国第14 位,有待进一步提升。
江苏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形成了明显的区域集聚优势。全省形成了“八地”加“五园”的发展构架,构成了从南京到苏州的沿沪宁线电子信息产业带的基本骨架,沿线8 个产业基地销售收入都超过100 亿元,集中了全省近80%的电子信息产业总量,成为承接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向江苏省转移的主要载体。2006 年江苏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731.2 亿元,对全省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9.6%;企业平均规模2.8 亿元/个。
北京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人力资源竞争潜力、企业竞争优势。劳动生产率166.5323 万元/人年,位居全国第一;企业平均规模4.4 亿元/个,位居全国第2。但北京的创新竞争力和需求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创新竞争潜力排在全国第20 位,需求条件竞争潜力排在全国第19 位。新产品
产值887954 万元,仅占全部产值的5%;研究开发投入103193 万元,仅占工业增加值的3.9%。
山东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占高技术产业产值的52%。利用外资的速度较快,2006 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1 亿美元,增长36%。但是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许多关键技术主要依赖引进和模仿,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不多,导致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产业外向度低。2006 年全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额仅为广东省的9.66%,江苏省的22.01%。
湖北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创新竞争力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集中,具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究开发投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16%,位全国第二位。2006 年R&D 人员3813 人,排全国第六;发明专利数388 项,是中部其他5 省总和的1.8 倍;其产业竞争实力全国第十,居中部地区首位,2006年利润11.22 亿元,占中部地区的84.36%。
陕西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5.74%,排名全国第九,说明该地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创新潜力。广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05 年销售增长速度为74.97%,列全国首位;江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06 年销售增长率为38.35%,列全国第6 位,但是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和水平较低。
辽宁、山西、河南、吉林、湖南、贵州、安徽、河北、甘肃、云南等省份竞争力很弱。诸因子得分普遍很低,与其他地区相比整体实力很弱。
整体分析:
广东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竞争实力和区位优势方面;而天津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竞争潜力、企业竞争力和区位优势上。这两个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关键在于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增强创新竞争潜力。
江苏和福建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形成了明显产业集聚特点和优势。江苏形成了“八地”加“五园”的发展构架,从南京到苏州的沿沪宁线8 个产业基地销售收入占全省的80%;福建的福州、厦门两地产值占全省的85%。
上海和北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区位优势、人力资源竞争潜力力和企业竞争力方面,上海的区位商1.99,位列第三;北京的劳动生产率166.5323 万元/人年,位居全国第一;企业平均规模4.4 亿元/个,位居全国第二。这两个城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强度,加强新产品开发。
四川和重庆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其竞争力排名从2002 年的第13 位和15 位,跃居第9 位和第10 位。四川是西部地区实力最强的省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实力在西部列第 1 位,其研究开发投入占增加值的比重达13.73%,位居全国第一;新产品产值占全部产值的46.98%,居全国第四位,具有较强的创新竞争潜力,应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以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中部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偏低,综合评分均在0 以下。2006 年中部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总和为551.33 亿元,占全国同产业生产总产值的2.6%,远远低于中部地区在全国高技术产业的水平。其增长速度较慢,2005 年增长17.22%,低于全国同行业20.42%的速度。
但应看到,湖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创新竞争潜力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