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百日维新》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 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 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 而起,日晡(bū)乃罢,览阅奏章, 尤不能尽。
——《戊戌政变记》 梁启超
问题三:“举国”如何理解?试用一句 话来概括新政出台后人们的反应?
戊戌变法内容之:各抒己见
有人认为,变法内容反映 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与要 求,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
1、开始标志:
百日维新: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6月)
2、基本内容:
提示:从除旧、布新、作用、局限性 四个方面列表总结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
除旧
布新
精简机构, 政 裁汰冗员,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 治 废除旗人寄 隔;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生特权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
(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背景:德国强占胶州湾。1897年,德国公然派出舰队侵占中国
山东胶州湾。沙俄租占旅顺大连湾,并将整个东北均置于其魔 爪之下。接着,其他列强也纷起效尤,进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 争夺独占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内容:指出变法图强才能救亡图存。康有为针对德占胶州后的
影响:感动光绪帝,为光绪帝采取接见任用康有为的行动提供
了机会。
⊙《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内容:重申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请求 光绪帝决定发起戊戌变法。在这篇奏折中,他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 缅甸等国,由于守旧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认为世界各国的趋势,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中国所以面临危亡,就是 由于保守旧法不知变革所致。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认 为明治维新的要义有三个方面: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设对策所以征
【资料回放】:如何评价百日维新呢?
戊戌变法实施仅几月间,就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效果,激荡神 州、振奋人心,出现了“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 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 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的局面。该年上海出版的英文《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报道:“激进的改革举世为之震惊,第一他们终止了对外国 人的传统憎恶和闭关自守的政策,鼓吹与列强友善与结盟的政策, 倡导全国开放;第二他们改革了那个愚蠢傲慢、自称世界第一的教 育制度;第三不复以中国文明与制度为自满,维新派在各个部门都 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起这个青年中国来,就连日本的明治维 新也堂乎其后。”
文化上也采取了一些打击旧学、提倡新学的措施有 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总之,百日维新的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 要求,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2、有人认为,变法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 望与要求,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但也有人认为, 变法内容是一种落后的体现。你如何看待?
为了变法图强,康有为曾经研究了一些国家兴亡盛衰的历史,编成几部书稿。 据《万木草堂丛书目录》所载,计有《俄大彼得变法考》(二卷)、《日本 明治变政考》(十六卷)、《突厥削弱记》(六卷)、《法国革命记》(四 卷)、《波兰分灭记》(四卷)等五部。其中用力最深、篇幅最大、在变法 中影响也最大的,当为《日本明治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记》和《日本变政考》两书分别于1898年3月24日和4月13日 由总理衙门呈递给光绪帝,康有为希望光绪帝“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 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就是仿照俄国“以君权变法”,借鉴日本明治维 新推行新政。 《日本变政考》为编年体,起自1868年(明治元年),止于1890年(明治 二十三年日本第一次帝国议会召开)。总结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经验有六: “大誓群臣以定国是;立制度局以议宪法;超擢草茅以备顾问;纡尊降贵以 通下情;多派游学以通新学;改朔易服以易人心。”这也正是康有为变法主 张的基本纲目。他向光绪皇帝推荐此书说:“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 切已足,其凡百章程,臣已采择具备,待措正而实行之,其他英、德、法、 俄变政之书,聊博采览。然切于中国之变法自强,尽在此书。臣愚考万国书, 无及此书之备者,虽使管、葛复生,为今日计,无以易此。我皇上阅之,采 鉴而自强在此。若弃之而不采,亦更无自强之法矣。且惟以今日采用之,犹 有可及,少迟则俄路(按:指西伯利亚铁路)已成,虽欲变法,将为波兰, 亦无能为计矣。”
么?表现在哪里?
(维新运动的发展)
-----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 1 、原因 2 、政治实践表现
1、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原因 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加深
⑵维新派极力宣传变法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 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 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这三幅 图表揭 示了什 么主题?
1895年《马关条约》主要条款 赔巨款 白银2亿两(清3年/日4年
收入) 割领土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设工厂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影响: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这三幅图表又揭示了什么主题?
日鹰蛙肠熊虎 代代代代代代 表表表表表表 日美法德俄英 本国国国国国 。,,,,,
没有触动到封 建土地所有制
文教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方面 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军事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 方面 力,抵抗外来侵略
思考:变法法令的哪些条款会触及顽固保守官 僚的利益?如果你是顽固保守官僚你对变法持 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裁汰冗员 废八股、改革科举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裁汰旧军
(说明变法法令本身也存在操之过 急、考虑 欠周密的不足)
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康有为又提出在每道设一民政局,选才督办,准 其专折奏事,体制与督抚平等;每县设民政局分局督办,派员会同地方绅士 治之。他认为,这样可以“内外并举”,新政有效。
在这次上书中,康有为还涉及派员出国游历,翻译西书,变通科举,制造纸 币,收印花税等事项。
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4、进步意义: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 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 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1 、为什么说:“百日维新”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
级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自由言论,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 提供了参政议政;
经济上制定了一些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农工商业等政 策,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
西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多位评论家都对康先生倡导的改革给予极 高的评价,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其主编的 《Cambridge: China History of The late Ching 1800~1911》 (《剑桥晚清史(1800~1911)》)中说:“康有为政治纲领的目 标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等于一场‘来 自上面的根本性革命’──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弱的样子了!”
我们自古以来,
1、创办学堂,聚徒讲学
19世纪末,推动维新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2、著书立说,力倡维新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3、上书皇帝,恳请变法
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4、创办报刊,传播维新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5、成立团体,组织力量
这入就—是—政中鲁国治迅的脊实梁。践的6、展原开论因战,是挑什战顽固
贤才,三《曰应开制诏度统局筹而定全宪局法。折以》此,为依提据出,他“请变求则光绪能帝全尽快,作不好变三件事: 一二则、、亡在在天 午,坛 门全或设太立变“庙则上或强书乾所清,”门小,召派集变群御仍臣史亡,二宣人,布监建政维,新议准变皇许法帝人,民“效上诏法书定,国日不是俄得”推由。堂官 代行递新;有政“,称旨当”务的之,召急见是察问大,誓量群才录臣用以。 革旧维新,开制度 三以局、上,在 第内一许廷条天设是制企下度图人局依上,靠订皇书立 帝”各 的种 权。新 力章 来, 推下 行设 新十 政二 ,局 第。 二条是要使维新派参预政 权,第三实条质是要是在资上产述二阶者级的基维础新上派改革的中施央政政府纲的领行政。机构。
5.局限性:
没有行宪法、开国会,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 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具有
一定落后性,没有涉及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与广大民众运动相结合。
类别
作用
局限性
政治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没有涉及实行君主 方面 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方面 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 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想减少阻力;也说明维新派完全把希望 寄托在光绪帝的“君权”之上,反映了 维新派的软弱和妥协性。
3 、新政中未实行的措施及原因
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想减少阻力;也说明维新派完全把希望 寄托在光绪帝的“君权”之上,反映了 维新派的软弱和妥协性。
中外纪闻
强学会 保国会
国闻报
时务学堂
强学会 时务报 强学报
万木草堂
2、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表现
(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上清帝第六书》 (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心
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国别 租借地或割占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 长城北和新疆
法国
广州湾
两广和云南
英国 “新界”和威海 卫
长江流域
日本 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导言:
假如你是19世纪末的一位知识 分子,面对此种现象,你会做出怎 样的反应?
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一些知识 分子群体,他们又做出了怎样的反 应呢?
经
工商业发展;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
济
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
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军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
事
法练兵,添设兵船。
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 文 改革科举制,筹设专门学堂;鼓励 私人办学,选派 教 废除八股 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
学会;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
类别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教方面 军事方面
作用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 力,抵抗外来侵略
但也有人认为,变法内 容是一种落后的体现。你认 为呢?
问题:以上政治法令与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 论战时的主张有哪些明显差别?为什么会出现 这些差异?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 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 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 而起,日晡(bū)乃罢,览阅奏章, 尤不能尽。
注:晡(bū)是指 午后三时至五时
—《戊戌政变记》 梁启超
问题一:这段材料反映了新政哪方 面的内容?当时人们的反应如何?
戊戌变法的内容
问题二:新政鼓励士民上书言 事,假设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 提出什么建议,并说说你的理由?
Biblioteka Baidu
(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时间、 时间、地点:1898年,北京 地点: 性质: 性质: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宗旨: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分会: 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影响: 影响: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
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1、开始标志: 2、基本内容: 3 、新政中未实行的措施 4、进步意义: 5.局限性: 6、特点:
险恶局面,写出了《上清帝第五书》。在《上清帝第五书》中, 康有为指出,德国侵占胶州之后,“瓜分豆剖”已“渐露机 牙”;并说此间“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在 此危亡之际,他急迫要求及时变法,强调“图保自存之策,舍 变法外别无他图”,变法图强才可以救亡图存。从而,鲜明地 举起了图强救亡的旗帜。他并且激动地写道:如仍然“苟且度 日,因循守旧”,不奋起变法图强,“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 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同时,他还就变法的步骤、革 新要点等进一步作了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