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 釜式反应器的计算2015.10.28
模块四 釜式反应器的计算2015.10.28
6.返混:具有不同停留时间的流体微元之间的混
合称为返混。
• 二、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 • 反应器计算可以采用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 • 经验计算法是根据已有的装置生产定额,进行相 同生产条件、相同结构生产装置的工艺计算。 • 经验计算法的局限性很大,只能在相近条件下进 行反应器体积的估算。 • 如果改变反应过程的条件或改变反应器结构,以 改进反应器的设计,或者进一步确定反应器的最 优结构、操作条件,经验计算法是不适用的,这 时应该用数学模型法计算。
设备装料系数
实际生产中,反应器的容积要比有效容积大,以保 证液面上留有空间。 • 反应器有效体积与设 条 件 装料系数范围 备实际容积之比称为 无搅拌或缓慢搅 0.80~0.85 拌的反应釜 设备装料系数,以符 号 表示,即: 带搅拌的反应釜 0.70~0.80
=VR/V。其 易起泡或沸腾状 况下的反应 值视具体情况而定 液面平静的贮罐 和计量槽
V0 ( ' ) n' V
•
由上式计算得到的 n ' 值通常不是整数n,需圆整 成整数。这样反应釜的生产能力较计算要求提高 了,其提高程度称为生产能力的后备系数,以 表示,即: n n'• Nhomakorabea • •
后备系数一般在1.1~1.15较为合适。 VR V V0 ( ' ) 反应器有效体积 VR 按下式计算: ⒉给定n,求V 有时由于受生产厂房面积的限制或工艺过程的要 求,先确定了反应釜的数量,此时每台反应釜的 体积可按下式求得: V0 ( ' )
6连续操作反应釜的计算2015.11.9讲解
课前思考
1.反混的定义、危害?
2.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存不存在反混?为什么?
3.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存不存在反混?降低反混 的措施?
二、多个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单个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存在严重的返混,使反应器内 反应物的浓度下降,降低了大多数反应的反应速率。
由于返混,有些物料质点在釜内停留时间很长,容易在 某些反应中导致副反应的增加。
它造成了反应物高浓度的迅速消失,导致反应器的生产 能力下降。
降低反混的措施: 多个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串联
具 有 相 同 的 出 口 转 化 率
只有在最后一个釜的反应物浓度与单釜操作时相同,处 于最低的出口浓度,其它各釜的浓度均比单釜操作时的 浓度高 ;提高了反应速率。
2、多釜串联连续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1)返混
返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它专指不同时刻进入反应器
的物料之间的混合,是逆向的混合,或者说是不同年龄质 点之间的混合。返混改变了反应器内的浓度分布,使器内 反应物的浓度下降,反应产物的浓度上升。 返混是连续化后才出现的一种混合现象。 间歇反应器中不存在返混,理想置换反应器是没有返混
的一种典型的连续反应器,而理想混合反应器是返混达 到极限状态的一种反应器。
由于返混,有些物料质点在釜内停留时间很长,容易在 某些反应中导致副反应的增加。
为了降低返混的程度,又发挥其优点,可采用多个连续 操作釜式反应器的串联。 (1)抑制返混的程度; (2)在各釜内控制不同的反应温度和物料浓度以及 不同的搅拌和加料情况,以适应工艺上的不同要求。
1、返混及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已知: VR cA0 xA cA0 cA
v0 (rA) (rA)
求:一级、二级反应的平均时间公式? 并比较间歇反应器的一、二级的反应时 间?
3-釜式反应器
3.4连续釜式反应器的反应体积
二、两个重要的物理量-空时、空速 1.空时--衡量生产能力(只针对连续反应器而言),其定 义为:
τ↓,处理物料能力↑(比较时Q0应在相同的T, P 下求得,即在同一基准下进行比较。) τ↑,处理物料能力↓ dV=0的过程,τ= ,即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 留时间等于空时。
一、 反应时间和体积的计算
A 关键组分 (总是成立的)
3.2等温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计算(单一 反应)
初值条件为:t=0, XA=0 t=t,XA=XAf
该式可用于均相、多相,等温或非等温过程。 对于间歇反应器,由于dV=0,若为均相 则 (否则不行)
3.2等温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计算(单一 反应)
设反应速率方程为 (不可逆反应), 则 ,在等温下有
3.5连续釜式反应器的串联和并联
一、概述 计算方程为: 从图中看出,对于正 常动力学,多釜串联有利 ;对于反常动力学,则使 用单釜有利,如使用多釜 ,则采用并联。 图3-5连续釜式反应器体积的几何图示 在釜式反应器中进行具有正常动力学的反应时,是在最 小的反应速率下操作;而进行具有反常动力学的反应时,在 最大的反应速率下操作
单一反应,以反应物A为关键组分
或 对一级不可逆反应 假定每个釜的体积相同,即Vr1=Vr2=……,那么每一 个釜的空时相同τ1=τ2=……=τ,如果反应器中的温度T相同 (保证k一样)
3.5连续釜式反应器的串联和并联
将每一个釜的衡算方程相乘,得到
即
整个系统的空时为: 总的反应体积为:
3.5连续釜式反应器的串联和并联
对于复杂反应,目的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是非常重 要的,反映了原料的有效利用程度。收率和选择性与反 应器的型式,操作方式和操作条件密切相关。 一、 总收率与总选择 前面曾经给出瞬时收率的定义 或 其中,μPA的物理意义是生成1mol的目的产物P要消耗A的 mol数。
釜式反应器
连续釜式反应器的串联与并联
1.图解分析
小结
正常动力学,转化速率 (R A ) 随XA增加而降低。
多釜串联比单釜有利,总反应体积小于单釜体积。
对于正常动力学,串联的釜数增多,则总体积减小。 (但操作复杂程度增大,附属设备费用增大) 反常动力学,转化速率 (R A ) 随XA增加而增加。
单釜的反应体积小于串联釜的总体积。
区别
例: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CH 3COOC2 H 5 NaOH CH 3COONa C2 H 5OH
A B
该反应对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均为一级。反应开始时乙酸乙酯及氢氧化 钠的浓度均为0.02 mol/L,反应速率常数等于4.6 L/(mol min)。试求乙酸 乙酯转化率分别达到 80%、90%和 95%时的反应时间。 解:
化学反应工程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釜式反应器
三门峡论坛编辑整理 /
釜式反应器的组合
第三章 釜式反应器
釜式反应器概述 釜式反应器的物料衡算通式 等温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连续釜式反应器的反应体积 连续釜式反应器的串联与并联 釜式反应器中复合反应的收率与选择性 变温间歇釜式反应器 连续釜式反应器的定态操作
设 t 0 时,c A c A0,cP 0,cQ 0
等温 BR 的计算
dc P 0 令: dt
得:
t opt
n ( k1 / k 2 ) k1 k 2
连续釜式反应器的反应体积
全混流反应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间歇釜式反应器物料衡算式
第三章 釜式反应器
t0 pt
ln( k1 / k 2 ) 代入式( 6 ) k1 k 2 k
cP max
k1 c A0 k2
k k 2 1
2
cP max YP max = cA0
3.4 连续釜式反应器反应体积的计算
物料衡算式:Q0Ci0=QCi-RiV r 因为釜式反应器大多数进行液相反应 所以视作为恒容过程 Q=Q0
dcA 对A : ( RA ) k1cA (1) dt dcP 对P : RP k1cA k2cP (2) dt
cA cA0 exp(k1t )(4)
dcP 带入式(2)得: k1cA0 exp(k1t ) k2cP dt
dcP k2cP k1c A0 exp(k1t )(5) dt
Vr=
Q 0( c i,0 - c 0 )
-R
i
i = 1,2,...,k
Q0( c A,0 - c A ) Q0( c A,0 - c A ) Q0c A,0( x A, f - c A,0 ) = = 2 - R Ac A, f -R A x A, f
Vr=
-R
A
空时 V r
Q0
单位时间处理单位体积无聊所需的空间体积 空时越大,反应器的生产能力越小
∵ cA0 cA cP cQ
k2 c A0 ∴ cQ cA0 cA cP 1 exp (k1 k2 )t k1 k2
cP k1 常数 cQ k2
可推广到M个一级平行反应: 对反应物A:
cA cA0 exp ( - k1 +k2 +... +km)t
釜式反应器
3 釜式反应器3.1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325325+→+CH COOC H NaOH CH COONa C H OH该反应对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均为一级。
反应开始时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的浓度均为0.02mol/l ,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6l/mol.min 。
要求最终转化率达到95%。
试问:(1) 当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1m 3时,需要多长的反应时间? (2) 若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2m 3,,所需的反应时间又是多少?解:(1)00222000001()(1)110.95169.6min(2.83)5.60.0210.95===⨯---=⨯=⨯-⎰⎰AfAf X X A A AA A A A A AA A dX dX X t C C R k C X kC X h(2) 因为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与反应器的大小无关,所以反应时间仍为2.83h 。
3.2拟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氯乙醇的皂化反应:223222+→++CH ClCH OH NaHCO CH OHCH OH NaCl CO以生产乙二醇,产量为20㎏/h ,使用15%(重量)的NaHCO 3水溶液及30%(重量)的氯乙醇水溶液作原料,反应器装料中氯乙醇和碳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混合液的比重为1.02。
该反应对氯乙醇和碳酸氢钠均为一级,在反应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2l/mol.h ,要求转化率达到95%。
(1) 若辅助时间为0.5h ,试计算反应器的有效体积; (2) 若装填系数取0.75,试计算反应器的实际体积。
解:氯乙醇,碳酸氢钠,和乙二醇的分子量分别为80.5,84 和 62kg/kmol,每小时产乙二醇:20/62=0.3226 kmol/h每小时需氯乙醇:0.326680.591.11/0.9530%⨯=⨯kg h每小时需碳酸氢钠:0.326684190.2/0.9515%⨯=⨯kg h原料体积流量:091.11190.2275.8/1.02+==Q l h氯乙醇初始浓度:00.32661000 1.231/0.95275.8⨯==⨯A C mol l反应时间:02000110.952.968(1) 5.2 1.23110.95===⨯=-⨯-⎰⎰AfAf X X A A A A B A A dX dX t C h kC C kC X 反应体积:0(')275.8(2.9680.5)956.5=+=⨯+=r V Q t t l(2) 反应器的实际体积:956.512750.75===r V V l f3.3丙酸钠与盐酸的反应:2525+⇔+C H COONa HCl C H COOH NaCl为二级可逆反应(对丙酸钠和盐酸均为一级),在实验室中用间歇反应器于50℃等温下进行该反应的实验。
第三章 釜式反应器
以生产费用最低为目标 函数。从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 料量最少着眼,则反应时间越长,原料单耗越少。当 然还要考虑单位时间内反应操作费用、辅助操作费用 为以及固定费用 。同样会存在一个最优反应时间。
23
3.3 等温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复合反应)
对于复合反应主要讨论平行反应与连串反应。
3.3.1 平行反应
s
rP rA
dCP dCA
2CA
2CA
C
2 A
1
1 0.5CA
S CPf
CAf
sdCA
CA0
0.002482
2
dCA
2 2 CA
CA0 CAf CA0 CAf 2 0.002482
2
S
dCA ln(
22
) 0.693
0.002482 2 CA
例3.1
用间歇反应器进行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每天生产乙酸乙醋12000kg,其化学反应式为
反应器计算的内容和基本方程式
一、釜式反应器的结构1、釜式反应器是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反应器。
它可用来进行均相反应,也可用于以液相为主的非均相反应。
如非均相液相、液固相、气液相、气液固相等。
2、釜式反应器的结构, 主要由壳体、搅拌装置、轴封和换热装置四大部分组成。
釜式反应器的壳体结构3、釜式反应器的壳体结构包括筒体、底、盖(或称封头)、手孔或人孔、视镜及各种工艺接管口等。
(1)、筒体:圆筒形(2)、封头平面形:适用于常压或压力不高时;碟形:应用较广。
(蝶形封头,又称带折边球形封头。
由一个球面、一个某一高度的圆筒直边和连接以上两个部分的曲率半径大大小于球面半径的过渡部分组成。
蝶形封头为一个连续曲面,在三部分连接处,经线曲率半径有突变,与椭圆形封头相比,应力分布不如其均匀,但加工较之容易。
)球形:适用于高压场合;椭圆形:应用较广。
锥形:适用于反应后物料需要分层处理的场合。
(3)、手孔、人孔:安装和检修设备的内部构件。
(人孔已有成型产品,直径通常为600mm。
人孔中心距地板一般为750mm。
便于工作人员在安装、清洗、维护时进出油罐和通风。
(4)、视镜:观察设备内部物料的反应情况,也作液面指示用(5)、安全装置: 安全阀和爆破膜(6)、其它工艺接管进料管:伸向釜内成对45︒切口指向中央。
出料管:下出料管;上出料管:管子设在最低处并成对45︒角仪表接管:测P、T、取样等一、搅拌器1、搅拌目的使物料混和均匀,强化传热和传质。
包括:均相液体混合;液-液分散;气-液分散;固-液分散;结晶;固体溶解;强化传热等2、搅拌液体的流动模型液体在设备范围内作循环流动的途径称作液体的“流动模型”,简称“流型”。
(a)轴向流 (b)径向流 (c)切线流打漩现象3、常用搅拌器的型式、结构和特点化学工业中常用的搅拌装置是机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包括旋转的轴和装在轴上的叶轮;辅助部件和附件:包括密封装置、减速箱、搅拌电机、支架、挡板和导流筒等。
搅拌器是实现搅拌操作的主要部件,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叶轮,它随旋转轴运动将机械能施加给液体,并促使液体运动。
反应釜的设计计算PPT课件
•
—反应时间,143.75min;
• X A —乙酸酐的转化率92%。
• Q0 —单位时间原料液处理量,0.6m3/h;
• V —反应器的实际体积,1.8m3;
• —装料系数0.8;
•
.
7
结构设计部分
• 釜体结构形式的选择 • 筒体:圆柱形 • 釜底的封头形状:标准椭圆型 • 顶盖连接方法:不可拆 • 换热器形式:U形夹套
.
12
结构设计计算结果
• 釜体筒体厚度的计算
•
设定操作温度T=100℃。腐蚀余量为 C2 2mm ,钢板负偏差 C1 0.3mm
• 取焊接接头系数 0.85 选材上,由于承受压力较高,所以选择Q345R。
t 189 MPa
• 内压 0.1MPa • 设计压力: pw 0.1MPa
•
p 1.1pw 0.11MPa
.
8
• 釜体直径的计算
结构设计计算结果
• 对于直立反应釜来说,釜体容积通常是指圆柱形筒体及下封头所包含的容积之
和,根据釜体容积和物料性质,选定
H
/ Di
值,估算筒体内径
D
。由于此反应
i
为液—液反应,故而取 H / D i 1 ,先忽略釜体封头的容积。
.
9
结构设计计算结果
• 筒体内径:
Di
3
4Vg
.
2
设计条件:
• 乙酸酐分解式为
( C H 3C O )2 O H 2 O 2 C H 3C O O H
•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为,反应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为0.08 m in -1。每小时处理
量为 0.6m3 ,原料中乙酸的浓度 CA0 95mol / m3 。试设计一台连续操作釜式
反应釜的设计计算
反应釜的设计计算
1.反应釜的容积计算:
反应釜的容积计算是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浓度、摩尔体积等参数来确定的。
计算方法通常是根据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平衡常数,通过平衡恒等式的推导得出。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化学工程的教材和相关设计规范。
2.反应釜的尺寸计算:
反应釜的尺寸计算主要包括釜体直径、高度、壁厚等参数的确定。
尺寸计算的依据通常是根据反应釜的容积、压力、温度和材料的力学性能等因素来确定的。
壁厚的计算可以使用ASME或其他相关设计规范中给出的公式和方法,以满足压力容器设计的安全要求。
3.反应釜的搅拌装置设计计算:
反应釜的搅拌装置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搅拌桨的形状、尺寸、转速等参数的确定。
搅拌装置的设计计算是根据反应液的性质、反应速率以及搅拌对于混合、传质等效果的要求来确定的。
4.反应釜的换热装置设计计算:
反应釜的换热装置主要包括壁面换热和内部换热两种形式。
壁面换热可以通过增加釜体壁厚、增大换热面积等方式来提高传热效率。
内部换热与液相或气相之间的流体传热有关,通常可以通过增加搅拌或循环流动来提高传热效率。
5.其他关键参数的计算:
其他关键参数的计算还包括反应釜的最大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材料的选型等。
这些参数的计算依据主要是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反应过程的要求以及压力容器设计和安全规范来确定。
综上所述,反应釜的设计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以确保反应釜的性能和安全运行。
在进行设计计算时,需要基于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来进行。
同时,还需要进行工程实践和实验验证,以验证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釜式反应器体积的计算
(
s
f
)0.94
0.88 0.06
f
f
式中umf 临界流化速度(以空塔计),m / s
f 气体粘度,mPa.s(cP)
s , f 催化剂颗粒密度和气体密度,kg / m3
d p 固体颗粒的平均直径, m
化工工艺设计(Chemical Process Design)
西南科技大学
§4-3反应器的设计
化工工艺设计(Chemical Process Design)
西南科技大学
§4-3反应器的设计
(四)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设计 1、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类型
单段绝热式
绝热式
固定床
多段绝热式
中间间接换热式 原料气泠激式 非原料气泠激式
换热式
自热式 外热式
化工工艺设计(Chemical Process Design)
催化剂堆体积
原料气体的体积流量
空速
8900 5000
1.78m3
化工工艺设计(Chemical Process Design)
西南科技大学
§4-3反应器的设计 (四)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设计
(2)模型法 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的催化剂用量
➢用下列联立模型方程可求解催化剂堆体积
Vr
FA0
1 x A f
R dx xA0 A
A
RA f (xA,T )
式中V r:催化剂的堆体积, m3 (堆)或L(堆); FA0:反应器进口气体中关键组分A 的摩尔流量; K mol/h或mol/h;
T T ( x x ) RA:反应速率,mol/〔L(堆)h〕
0
A
A0 XA0:进口气中关键组分A的转化率
釜式反应器—理想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tr=3.18(h) tr=8.5(h) tr=19.0(h)
热量衡算:单位时间、整个体积、基准0℃ 进入反应器的物料带入的热量:0
非 离开反应器的物料带出的热量:0
恒 温
发生反应的热效应热量: (Hr )(rA )VRdt
过 程
反应器内的物料和外界交换的热量: KA(Tw T )
反应器内累积的热量: mt c pt dT
绝热操作:
(T
T0 )
(H r )nA0 mt c pt
(xA
xA0 )
简化: (T T0 ) (xA xA0 )
反应体积的计算
1.反应器的有效体积VR
VR V0 (t t)
V0 —— 每小时处理的物料体积,m3/h; t —— 达到要求的转化率所需要的反应时间,h; t′—— 辅助时间,h。
2. 反应器的体积V
V VR
m 若用多釜并联操作时,反应釜数: V
V
3. 反应釜结构尺寸:
V 0.785D 2 H
D —— 筒体的直径; H —— 筒体的高度。
理想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理想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简称为BR,是指一次 性加料、一次性出料、在反应进行过程中既不加 料也不出料的釜式反应器
温
过
B
程
1/(-RA)
面积 t
A
cA0
0
XA1
XA2
XA
• 已知:在间歇釜中己二酸和己二醇以等摩尔比反应生产醇酸
树脂。(-rA)=kcA2kmol(A)/L.min) k=1.97L/(kmol.min)
• CA0=0.004kmol/L t´=1h =0.75若每天处理2400kg己二酸
• 求xA=0.5,0.6,0.8,0.9时,所需反应时间.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釜式反应器
cp k1c A
A P Q
dc A 0 dt dc (k1c A k 2 c P ) P 0 dt k1c A
c A0 X Af k1c A
cp k1c A k 2 c p
BR和CSTR反应体积的比较
t BR c A0
0
X
dX rA
CSTR c A0
与环境交换的热内能的变化变温间歇釜式反应器dhdq间歇釜式反应器用焓变代替内能的变化dhtr为计算的基准温度变温间歇釜式反应器变温间歇操作的热量衡算dt为反应物的比热容pt间的平均比热容为温度dhdtuadq为传热面积tc为环境温度变温间歇釜式反应器变温间歇操作的热量衡算uadtdt讨论等温反应绝热反应dtdxuadtdtdtdx1
3.5 连续釜式反应器的串联与并联
1.图解分析
正常动力学
A
1 R A
B
D
即:任意时刻两 个反应产物浓度 之比,等于两个 反应速率常数之 比
c
Q
0
t
平行反应物系组成与反应时间关系示意图
等温间歇 BR 的计算
复合反应
将上述结果推广到含有M个一级反应的平行反应系统 : 反应物A的浓度为:
c A c A0e
ci k i c A0
( t ki )
1
M
反应产物的浓度为:
3.4 等温CSTR 的计算
空时与空速的概念:
空时:
Vr 反应体积 Q0 进料体积流量
(因次:时间)
表明 Qo , 处理能力
空速:
Q0 FA0 Vr c A0Vr 1
因次 :时间
-1
化工单元操作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FA0=FA+(-rA)VR
FA FA0 (1 x A )
FA0 xA (rA )VR
FA0 V0cA0
V0 c A0 x Af (rA )VR
V 0 (c A 0 c A ) VR 已有产物 rA
进口中
VR
V0 c A0 x Af rA
V0 c A0 ( x Af x A0 ) rA
任务4 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的计算
一、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的特点 1. 连续定态下,在反应器各个截面上的各种参数只 是位置的函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2. 反应器内浓度、温度等参数随轴向位置变化,故 反应速率随轴向位置变化; 3. 径向具有严格均匀速度分布,径向也不存在浓度 分布; 4. 反应物料具有相同的停留时间。
0
FA△τ
FA+dFA△τ
-rAdVR△τ
FA ( FA dFA ) (rA ) dVR 0
dFA+(-rA)dVR=0 因为
FA FA0 (1 x A )
(-rA)dVR=FA0dxA
VR FA0
xAf
xA 0
dxA (rA )
x Af dx VR A C c A0 xA 0 (r ) V0 A
t c A0
xAf
0
dxA rA
cA0
xAf
0
dxA rA
cA0 xAf rAf
n=1时
v0cA0 xAf v0 xAf VR kcA0 (1 xAf ) k (1 xAf )
v0cA0 xAf v0 xAf xAf 1 n=2时 VR 2 2 2 kcA0 (1 xAf ) kcA0 (1 xAf ) cA0 k (1 xAf )2
反应釜的计算
将二甲胺用泵打入反应釜中,然后在半小时内将双氧水加入反应釜中,对于本工艺,由于放热量大,且温度对反应影响很大,优先考虑流化床和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但是由于流化床催化剂的磨损非常严重,而且很容易形成气泡,影响气固接触,使得反应转化率降低。
所以经过综合考虑我们选择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作为十二烷基氧化叔胺氧化反应器。
表 1 反应器进料状况表 2 反应器出料状况DMTHF 甲醇 0.0001 0.07a 反应器体积计算对于固定床反应器,由于气体的实际接触时间与催化剂堆积形成的空隙的体积有关,而空隙体积则与催化床层的体积有关。
所以,用“催化床体积/进料体积流量”来定义空时。
由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183.551.25exp HMF HMF C RT r -⎛⎫=-⨯⎪⎝⎭-反应温度为200℃,则:183.551.25exp =1.3438.314573HMF HMF HMF C C r -⎛⎫=⨯⎪⨯⎝⎭xx 0d r HMFR HMF DMFV F=⎰1x HMF HMF HMF C C =-()2x DMF HMF HMFC C =⋅反应进料时HMF 的初始浓度:33113.529kmol/h ==146.77mol/m 773.519m /hHMF HMF n C V = ()()0=1.3431x 1.343146.7710.93213.41HMFHMF HMF C r ⎡⎤⨯-=⨯⨯-=⎡⎤⎣⎦⎣⎦ 0.932x 0d 13.41HMFR HMF V F=⎰进料时HMF 的摩尔流量催化剂一般装填整个反应器的50%~60%,此处我们选取50%装填量:圆整体积,则反应器定型体积为:b 反应器的直径和高度根据《工业催化》中规定,为了保证反应气流稳定,固定床反应器的长径比一般在6~12之间。
此处我们选取反应器长度/反应器直径=8,则:此处选取反应器直径,固定床反应器长度c 反应器筒体壁厚的设计设计参数的确定①设计压力的相关确定计算压力=设计压力+液柱静压力设计压力p:此处我们取:p:液体静压L计算压力:②设计温度的相关确定该反应器操作温度为200℃,取设计温度220℃,则选用材质为15CrMo不锈钢钢板。
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设备之间的平衡
什么情况下要求设备平衡? 当产品由多道工序经间歇釜反应而制得时,当前后工序设备之间不
平衡时,就会出现前工序操作完了要出料,后工序却不能接受来料;
或者,后工序待接受来料,而前工序尚未反应完毕的情况。这时将大 大延长辅助操作的时间。
反应釜之间平衡的条件: 为了便于生产的组织管理和产品的质量检验,通常要求不同批号的 物料不相混。
间歇釜式反应器 间歇釜的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间歇釜设备之间的平衡
间歇釜的放热规律
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一般搅拌反应釜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1.2左右,釜盖与釜 底采用椭圆形封头,如图所示。
2 " V D H 0.131D 3 4
由工艺计算决定了反应器的体积后,即可按下式求得其直径与高度: 所求得的圆筒高度及直径需要圆整,并检验装料系数是否合适。确 定了的反应釜的主要尺寸后,其壁厚、法兰尺寸以及手孔、视镜、 工艺接管口等均可按工艺条件由标准中选择。
各道工序每天操作的批次相同,即
24v0 为一常数。 V
如何根据平衡条件确定各工序反应器的大小和数量?
计算时一般首先确定主要反应工序的设备体积、数量及每天操作批数,
然后使其它工序的α值都与其相同,再确定各工序的设备体积与数量。
例题讲解Leabharlann 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放热规律
由例3-4可知:开始反应快,单位时间内放热量大,随着反应时间的 增长,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逐渐降低。
因此:计算反应釜传热面积时应以开始阶段的放热速率为依据;
温度操作应根据反应特性和放热规律进行不断调整与控制,开始 时冷却水量要大,随反应进行,冷却水的消耗量逐渐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物料衡算和动力学方程式是描述反应器性 能的两个最基本的方程式。
三 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计算
• 工业上充分搅拌的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性能和 行为接近于理想混合反应器。 • 对于均相反应,由于反应器内设有搅拌装置,因 此可以认为反应区域内物料的浓度、温度均一。 这与大多数的实际情况是比较一致的,这也是处 理均相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一个重要假设。 • 对于非均相反应,由于反应区域内存在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相,则各相的反应物料组成不一定相同, 温度也未必相等,这时各相间可能存在质量传递 和热量传递,这与均相反应是不同的。
• 每天每只反应釜可操作的批次为:
24 24 t '
• 操作周期t又称工时定额,是指生产每一批物料的 全部操作时间。由于间歇反应器是分批操作,其 操作时间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反应时间,用 表 示;二是辅助时间,即装料、卸料、检查及清洗 设备等所需时间,用 ' 表示。 • 生产过程需用的反应釜数量 n ' 可按下式计算:
GD VD
FV t
'
= V = mVm
反应体积VR
• 反应体积是指设备中物料所占体积,又称有效 体积。
确定反应器的容积 V 的前提是确定反应器的有效容 积(反应容积)VR。
如果由生产任务确定的单位时间的物料处理量为 FV ,操作时间为t’(包括反应时间t和辅助操作时间 t0 ) ,则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V
n
例题4-1 邻硝基氯苯连续氨化,然后采用分 批操作法用Na2S还原邻硝基苯胺,制取邻 苯二氨,每小时氨化出料为0.83m3,还原 工序的操作周期为7h,(不算受料时间), 装料系数取0.75,求V及n? 解: 取辅助时间为9小时,则操作周期为16 小时。 取2只反应釜交替操作;n=2, V= V0t/ n =0.83*16*1.1/(0.75*2)=9.74m3
(一)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特点及其结构
1.特点
反应物料一次加入,产物一次取出。
非稳态操作,反应器内浓度、温度随反应 时间连续变化。 同一瞬时,反应器内各点温度相同、浓度 相同。
2.优、缺点:
优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 操作灵活,便于控制工艺条件。 缺点:生产效力低;辅助时长。 适用:经常需更换产品,小批量生产的工 艺过程式;均相、非均相反应。
4.空时
是反应器的有效体积VR与进料的体积流 量v0之比。物理意义是处理一个反应器体积 的物料所需要的时间。
VR v0
5.空速:空时的倒数。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可 以处理多少个反应器体积的物料。
SV
1
※空时、空速用于连续流动反应器。做作业及考 试时,进料体积流量按反应器入口处温度、压力 求取。
设备装料系数
实际生产中,反应器的容积要比有效容积大,以保 证液面上留有空间。 • 反应器有效体积与设 条 件 装料系数范围 备实际容积之比称为 无搅拌或缓慢搅 0.80~0.85 拌的反应釜 设备装料系数,以符 号 表示,即: 带搅拌的反应釜 0.70~0.80
=VR/V。其 易起泡或沸腾状 况下的反应 值视具体情况而定 液面平静的贮罐 和计量槽
• (一)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特点及其结构 • 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是化学工业中广泛采用的反 应器之一,尤其在精细化学品、高分子聚合物和 生物化工产品的生产中,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约 占反应器总数的90%。 • 它可用来进行均相反应,也可用于非均相反应。 在精细化工的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单元操作都可 以在釜式反应器内进行。 • 但是,设备生产效率低,间歇操作的辅助时间有 时占的比例较大是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缺点。
VR=FVt' 其中 t’ = t + t0
操作周期
• 操作周期又称工时定额,是指生产每一批料的全部操作时 间,即从准备投料到操作过程全部完成所需的总时间。
• 例如萘磺化制取2—萘磺酸的操作周期计算如下:
15分 15分 25分
检查设备 加萘 加硫酸及升温
反应 压出料 操作周期
160分 15分 240分或4h
3.结构 1-搅拌器; 2-釜体; 3-夹套; 4-搅拌轴; 5-压料管; 6-支座; 7-人孔; 8-轴封; 9-传动装置
• (二)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体积和数量计算
• 由物料衡算求出每小时需处理的物料体积后,即 可进行反应釜的体积和数量的计算。 • 计算时,在反应釜体积V和数量n这两个变量中必 须先确定一个。由于数量一般不会很多,通常可 以用几个不同的n值来算出相应的V值,然后再决 定采用哪一组n和V值比较合适。 • 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设备投资来考虑,选用 体积大而只数少的设备,比选用体积小而只数多 的设备有利,但是还要考虑其它因素做全面比较。
• 操作条件,如反应器的进口物料配比、流 量、温度、压力和最终转化率等,直接影 响反应器的反应结果,也影响反应器的生 产能力。 • 对正在运行的装置,因原料组成的改变, 工艺参数调整是常有的事。现代化大型化 工厂工艺参数的调整,是通过计算机集散 控制完成的。 • 反应器体积的确定是反应器计算的核心内 容。根据所确定的操作条件,针对所选定 的反应器型式,计算完成规定生产能力所 需的反应器有效体积,同时由此确定反应 器的结构和尺寸。
• 上式是个普遍式,无论对流动系统或间歇系统都 适用,不同情况下可作相应简化。
• 2.热量衡算式 • 热量衡算式以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为基础,它给 出了温度随反应器位置或反应时间变化的函数关 系,反映换热条件对过程的影响。当过程恒温时, 反应器有效体积的计算不需要热量衡算式,但是 要维持恒温条件而应交换的热量和所需的换热面 积却必须有热量衡算式。微元时间对微元体积所 作的热量衡算如下式所示:
6.返混:具有不同停留时间的流体微元之间的混
合称为返混。
• 二、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 • 反应器计算可以采用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 • 经验计算法是根据已有的装置生产定额,进行相 同生产条件、相同结构生产装置的工艺计算。 • 经验计算法的局限性很大,只能在相近条件下进 行反应器体积的估算。 • 如果改变反应过程的条件或改变反应器结构,以 改进反应器的设计,或者进一步确定反应器的最 优结构、操作条件,经验计算法是不适用的,这 时应该用数学模型法计算。
微元时间微元 微元时间内微元 微元时间内进入 微元时间内离开 微元时间 微元体积的物料 微元体积的物料 体积内由于反 体积传递至环境 微元体积 应产生的热量 或载热体的热量 所带进的热量 所带走的热量 内累积热量
• 数学模型法是根据小型实验建立的数学模型(一 般需经中试验证),结合一定的求解条件——边 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预计大型设备的行为,实现 工程计算。 • 数学模型法计算的基础是描述化学过程本质的动 力学模型以及反映传递过程特性的传递模型。 • 基本方法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建立上述模型, 并建立相应的求解边界条件,然后求解。 • 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包括①描述浓度变化的物 料衡算式;②描述温度变化的能量衡算式;③描 述压力变化的动量衡算式;④描述反应速率变化 的动力学方程式。
反应器操作中的几个术语
1.反应时间:是指反应物料进入反应器后,从实
际发生反应的时刻起,到反应达某个转化率时所
需的时间。(主要用于间歇反应器)
2.停留时间:是指反应物料从进入反应器的时刻
(主要用于连续流动反应器)。
算起到它们离开反应器的时刻为止,所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
3.平均停留时间
流体微元平均经历的时间称为平均停留 时间 。
0.40~0.60 0.85~0.90
操作周期
达到规定转化率所需反应时间理论上可以用化学动力学方程式计 算,但实际情况较为复杂,例如: • 不少强烈放热的快速反应,反应速率往往受传热速率的控制,不 能简单地用动力学方程式来求算反应过程的时间。 • 某些非均相反应,过程进行的速率受相间传质速率的影响,也不 能单纯地从动力学方程式计算反应时间。 • 某些反应速率较快的反应,在加料过程及升温过程中已开始反应。 在保温阶段之前可能已达到相当高的转化率。有时需分段作动力 学计算。
V0 ( ' ) n' V
•
由上式计算得到的 n ' 值通常不是整数n,需圆整 成整数。这样反应釜的生产能力较计算要求提高 了,其提高程度称为生产能力的后备系数,以 表示,即: n
n'
• • • •
后备系数一般在1.1~1.15较为合适。 VR V V0 ( ' ) 反应器有效体积 VR 按下式计算: ⒉给定n,求V 有时由于受生产厂房面积的限制或工艺过程的要 求,先确定了反应釜的数量,此时每台反应釜的 体积可按下式求得: V0 ( ' )
模块四 釜式反应器计算
一 反应器计算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程 • 化学反应器是化工生产一系列设备中的核 心。 • 反应器的型式、尺寸大小、流体流动状态 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 化学反应器的选型、计算、选择最优化的 操作条件,是化工生产中极为重要的课题。
• • • • • •
一、反应器计算的基本内容 反应器计算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①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 ②确定最优的操作条件; ③计算所需的反应器体积。 上述三个方面内容不是各自孤立,而是相互联系 的,需要进行多方案的反复比较,才能做出合适 的决定。 •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就是根据反应系统动力 学特性,如反应过程的浓度效应、温度效应及反 应的热效应,结合反应器的流动特征和传递特性, 如反应器的返混程度,选择合适的反应器,以满 足反应过程的需要,使反应结果最优。
• 上式也是普遍式,不同情况下也可作相应简化。
• 3.动量衡算式 • 动量衡算式以动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为基础,计算 反应器的压力变化。当气相流动反应器的进出口 压差很大,以致影响到反应组分浓度时,就要考 虑流体的动量衡算。一般情况下,反应器计算可 以不考虑此项。 • 4.动力学方程式 • 对于均相反应,需要有本征动力学方程;对于非 均相反应,应该有包括相际传递过程在内的宏观 动力学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