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格鲁帕的程序教学设计规则
学习类型
格鲁帕(G. Groper,1983)对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原理作了系统性的总结。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初期练习、中期练习和终期练习三个阶段,并且确定了用于支持教学过程的六种“工具”(tools):提示量,学习单元长度,刺激与反应模式,练习任务种类,内容类型以及练习频度。这些工具实际上是学习系统的调控变量,适当改变这些变量就能设计出满足许多不同要求的教学程序。表2是格鲁帕建议的教学程序设计规则。
按经典的条件作用学说,让一个中性刺激伴随着另一个已知会产生某一反应的刺激连续重复呈现,直至单凭那个中性刺激就能诱发这种反应,新的刺激-反应(S-R)联结就形成了。也就是说,新刺激替代了原刺激,例如,在著名的巴普洛夫实验中,铃声替代了肉丸引起狗流口水。刺激替代现象在人身上也时有发生,例如在课堂讲课时,当教师转向黑板时,学生就会拿起笔来准备作笔记,虽然“转身”动作本身并非引起“做笔记”这一反应的原始刺激。然而,在经典的条件作用下建立的联结属随意性的学习行为,这种学习模式对于人类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反而往往造成误会。
图1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2.行为主义设计原则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程序教学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设计原则,这些原则成为早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且在当今的教学设计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此对这些原则作简要介绍:
(1)规定目标:将教学期望明确表示为学生所能显现的行为,保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方面—可观测的反应;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学习理论/心理学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关于学习的概念是以行为主义原则为基础的,学习被看作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因此,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1.行为主义学习原理
(2)经常检查: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复习和修正,以便保证能够适当地形成预期的行为;
(3)小步子和低错误率:将学习材料设计成一系列小单元,使单元间的难度变化比较小,达到较低的错误率;
(4)自定步调: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速度;
(5)显式反应与即时反馈:课程中通常包含频繁的交互活动,尽多地要求学生作出明显反应;当学生作出反应时应立即给予反馈;
当一个刺激被重复呈现,且都能引起适当的反应时,则称该反应是受刺激控制的。建立刺激控制取决于二个条件:(1)积极练习,多次练习作正确反应;(2)跟随强化,练习后紧接着给反应以强化。刺激控制可以在四个技能习得水平上建立:
辨别:学习从若干并列刺激中确定一特定刺激;
泛化:学习对属于同一类的任何刺激作反应;
联结:学习使一个适当的反应与一个或一类刺激相联系;
链接:学习将多个S-R联结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链,形成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
在把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应用于人类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并且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小步调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形成了程序教学理论。五十年代后期,斯金纳积极倡导程序教学运动,他自己设计了教学机器,并在军队训练实践中运用程序教学的思想。斯金纳提出了直线式程序教学的模式。他首先把教学内容分成一组连续的小单元,在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学习前,必须先回答一些关于前一个单元的问题。如果回答错了,程序或者向学生提供一些暗示,或者直接告知正确答案,只有经历了这一关,且学生直正了解了与前一单元相关的问题的正确答案后,才可能进入新的学习单元。程序教学作为组织和提供信息的一种特殊方法,在操作中将预先安排的教材分成许多小的单元,并按照严格的逻辑顺序编制程序,将教学信息转换成一系列的问题与答案,从面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图1显示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程序教学可借助多种不同的媒体来实现,从电动教学机,程序式课本,到电子计算机。
作为程序教学的代表人物,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斯金纳(B.F. Skinner)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斯金纳看来,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因而他一直以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认为,通过对行为的研究,可以获得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进行分析的方法,从而可以影响和预测有来自百度文库体(包括人和动物)的行为。
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斯金纳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斯金纳在用白鼠和鸽子作为被试进行研究后认为,机体并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的刺激才能形成反应。他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反应”,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如人们读书或写字的行为。为了促进操作性行为的发生,必须有步骤地给予一定的条件作用,这是一种“强化类的条件作用”,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正强化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负强化则是机体力图避开的刺激。增加正强化物或减少负强化物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概率增加。这一发现被提炼为“刺激-反应-强化”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当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教学信息——“刺激”后,学习者可能会产生许多种反应(包括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只有与教学信息相关的反应才是操作性反应,在学习者作出了操作性反应后,要及时给予强化,如学生答对时告诉他“好”或“正确”,答错时告诉他“不对”或“错了”,这样在下次出现同样刺激时作错误反应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减小,从而促进学习者在教学信息与自身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完成对教学信息的学习。
教学设计运动是以行为主义为先导的。早在二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S. Pressey)就提出了利用机器进行教学的想法,他还在1924年自行设计了一台自动教学机器。运用这台教学机器,可以向学生提供多重选择题形式的练习材料,并能跟踪学生的应答。可惜受当时科学条件的限制,加之没有找到合适的理论指导,这台教学机器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因而也就没有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这台机器的诞生却表明了机器辅助教学的思想已经开始萌芽。
学习类型
格鲁帕(G. Groper,1983)对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原理作了系统性的总结。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初期练习、中期练习和终期练习三个阶段,并且确定了用于支持教学过程的六种“工具”(tools):提示量,学习单元长度,刺激与反应模式,练习任务种类,内容类型以及练习频度。这些工具实际上是学习系统的调控变量,适当改变这些变量就能设计出满足许多不同要求的教学程序。表2是格鲁帕建议的教学程序设计规则。
按经典的条件作用学说,让一个中性刺激伴随着另一个已知会产生某一反应的刺激连续重复呈现,直至单凭那个中性刺激就能诱发这种反应,新的刺激-反应(S-R)联结就形成了。也就是说,新刺激替代了原刺激,例如,在著名的巴普洛夫实验中,铃声替代了肉丸引起狗流口水。刺激替代现象在人身上也时有发生,例如在课堂讲课时,当教师转向黑板时,学生就会拿起笔来准备作笔记,虽然“转身”动作本身并非引起“做笔记”这一反应的原始刺激。然而,在经典的条件作用下建立的联结属随意性的学习行为,这种学习模式对于人类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反而往往造成误会。
图1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2.行为主义设计原则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程序教学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设计原则,这些原则成为早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且在当今的教学设计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此对这些原则作简要介绍:
(1)规定目标:将教学期望明确表示为学生所能显现的行为,保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方面—可观测的反应;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学习理论/心理学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关于学习的概念是以行为主义原则为基础的,学习被看作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因此,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1.行为主义学习原理
(2)经常检查: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复习和修正,以便保证能够适当地形成预期的行为;
(3)小步子和低错误率:将学习材料设计成一系列小单元,使单元间的难度变化比较小,达到较低的错误率;
(4)自定步调: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速度;
(5)显式反应与即时反馈:课程中通常包含频繁的交互活动,尽多地要求学生作出明显反应;当学生作出反应时应立即给予反馈;
当一个刺激被重复呈现,且都能引起适当的反应时,则称该反应是受刺激控制的。建立刺激控制取决于二个条件:(1)积极练习,多次练习作正确反应;(2)跟随强化,练习后紧接着给反应以强化。刺激控制可以在四个技能习得水平上建立:
辨别:学习从若干并列刺激中确定一特定刺激;
泛化:学习对属于同一类的任何刺激作反应;
联结:学习使一个适当的反应与一个或一类刺激相联系;
链接:学习将多个S-R联结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链,形成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
在把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应用于人类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并且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小步调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形成了程序教学理论。五十年代后期,斯金纳积极倡导程序教学运动,他自己设计了教学机器,并在军队训练实践中运用程序教学的思想。斯金纳提出了直线式程序教学的模式。他首先把教学内容分成一组连续的小单元,在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学习前,必须先回答一些关于前一个单元的问题。如果回答错了,程序或者向学生提供一些暗示,或者直接告知正确答案,只有经历了这一关,且学生直正了解了与前一单元相关的问题的正确答案后,才可能进入新的学习单元。程序教学作为组织和提供信息的一种特殊方法,在操作中将预先安排的教材分成许多小的单元,并按照严格的逻辑顺序编制程序,将教学信息转换成一系列的问题与答案,从面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图1显示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程序教学可借助多种不同的媒体来实现,从电动教学机,程序式课本,到电子计算机。
作为程序教学的代表人物,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斯金纳(B.F. Skinner)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斯金纳看来,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因而他一直以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认为,通过对行为的研究,可以获得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进行分析的方法,从而可以影响和预测有来自百度文库体(包括人和动物)的行为。
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斯金纳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斯金纳在用白鼠和鸽子作为被试进行研究后认为,机体并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的刺激才能形成反应。他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反应”,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如人们读书或写字的行为。为了促进操作性行为的发生,必须有步骤地给予一定的条件作用,这是一种“强化类的条件作用”,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正强化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负强化则是机体力图避开的刺激。增加正强化物或减少负强化物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概率增加。这一发现被提炼为“刺激-反应-强化”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当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教学信息——“刺激”后,学习者可能会产生许多种反应(包括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只有与教学信息相关的反应才是操作性反应,在学习者作出了操作性反应后,要及时给予强化,如学生答对时告诉他“好”或“正确”,答错时告诉他“不对”或“错了”,这样在下次出现同样刺激时作错误反应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减小,从而促进学习者在教学信息与自身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完成对教学信息的学习。
教学设计运动是以行为主义为先导的。早在二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S. Pressey)就提出了利用机器进行教学的想法,他还在1924年自行设计了一台自动教学机器。运用这台教学机器,可以向学生提供多重选择题形式的练习材料,并能跟踪学生的应答。可惜受当时科学条件的限制,加之没有找到合适的理论指导,这台教学机器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因而也就没有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这台机器的诞生却表明了机器辅助教学的思想已经开始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