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澳大利亚)

高二区域地理(澳大利亚)
高二区域地理(澳大利亚)

高二区域地理《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练习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读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澳大利亚沿海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

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洋流B.纬度、降水

C.地形、洋流D.降水、地形

2.影响澳大利亚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是()

A.城市、地形B.纬度、城市

C.地形、纬度D.资源、城市

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

东水西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甲、乙两区域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有()

A.年径流量大

B.径流季节变化不明显

C.含沙量高

D.无结冰期

4.东水西调对甲区域的影响

主要有()

①缓解了供水紧状况

②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③减轻了土壤盐碱化

④加重了环境污染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

读“澳大利亚农业区分布图”,回答5--6题。

5. 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现代混合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6.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水稻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 种植与休耕交替利于保持土地肥力

C.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 气候干燥,水源充足

读世界某区域地理要素图,回答下面10--11题。

10.甲地6、7月份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 受西风影响

B. 地形抬升C.赤道低压控制D.暖流增湿11.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荒地、谷类种植、混合农业、粗放牧业四类,下列地点最适于发展混合农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13.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A.T B.Q C.R D.S

14.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回答15--16题。

15.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西部沿海地区B.东南部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D.南部地区16.决定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C.气候因素D.矿产分布

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

降水丰富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⑤位于板块(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

21.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日照时数与地貌B.地面物质与土壤C.坡度与人口分布D.地面坡度与交通

下图中甲、乙分别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图甲中,A地的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

①A地东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B地沿岸有暖流流经

③A地沿岸有寒流流经④B地多地形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23.关于乙图中“种麦养羊业”的正确叙述是()

①耕作业与畜牧业的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②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区

③该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规模很大④每年6、7月份是种麦的忙季、养羊的闲季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

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如下图所示)。岛上分布的沙漠在世界最古老沙漠中面积最大,现在仍然保留着3万年前的风貌;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芬瑟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

的是()

A.是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作用而形成的

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C.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而形成的

D.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

25.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的雨林植被,

原因可能有()

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物种子传播到此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④沿岸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澳大利亚人文地理历史汇总

澳大利亚人文地理 澳大利亚(Australia):地处大洋洲。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世界上第六个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人口2327万(2013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它四面环海、远离他国,和最近的邻居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距离也有200公里之遥。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其边缘海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它就像一片巨大的树叶,孤零零地漂泊在烟泊浩淼的大洋上,给人以远离尘世、静谧逍遥的感觉。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也是最安全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

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Sydney)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 澳大利亚约70%的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的艾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 澳大利亚的气候怡人,有两个气候区,北面(南回归线上)是热带区,其余地方属于温带区。澳大利亚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降雨量在460毫米左右,四季月份与气温如下:春天:9~11月,最高气温20℃,最低9℃。夏天:12月~次年2月,最高气温25℃,最低14℃。秋天:3~5月,最高气温20℃,最低11℃。冬天:6~8月,最高气温14℃,最低6℃。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什么? 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是什么? 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澳大利亚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澳大利亚的最高政治领导人是谁? 中国的国庆节是每年的10月1日,澳大利亚的国庆节是什么时候?

世界地理练习题澳大利亚

高二地理练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据此完成1~4题。 1.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下列四项中,属于X地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 3.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A.盛行东北季风B.降水较多C.时逢干季D.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4.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的稻米生产和出口国之一读下面“某地区海陆分布图(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 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 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 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 6.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营造农田防护林B.发展混合农业 C.东水西调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2010年2月15日,中国南极长城站迎来了25岁生日。长城站上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让人们不禁忆起中国科学家在这片冰雪世界里的努力和奉献。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数字代号代表长城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长城站上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在多数日子里,旗帜 飘向的方向是() A.东南 B.西北C.东北D.西南 读图,回答9~10题。 9.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 () 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 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 10.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 C.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 D.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 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8年10 月20日从上海启程,经过长达173天的 考察,圆满完成昆仑站建站等48项任务, 于2009年4月10日载誉归来。读下图, 完成11~13题。 11.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12.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 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 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A.19小时B.21小时C.22 D.24小时 13.有关M地关于地心对称点附近的地理事物叙 述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属于白色人种分布区 C.有寒流经过 D.有大面积针叶林分布 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

初中地理 澳大利亚篇

澳大利亚篇 澳大利亚留学专题项目介绍 1)澳洲概况 2)教育制度 3)万里学院合作项目 1). 澳大利亚概况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世界上第六 个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它拥有的人口却较少。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管辖整个洲和它的外围岛屿 的国家。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也是 地球上最小和最平坦的陆地。澳大利亚位于南纬10 度到39度之间。 澳大利亚联邦由六个州和两个地区组成。内陆的边 界大部分是沿着经纬线划定的。 1788年英国在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建立了最早的欧 洲殖民地。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曾主办2000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悉尼的港湾大桥和歌剧院是澳 大利亚的象征。 维多利亚是澳洲大陆上面积最小但人口密度最大的 州。首府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曾主办195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维多利亚人以酷爱体育运动著称。 昆士兰州从约克角的热带雨林伸展到温带地区。东北海岸旁蜿蜒着著名的大堡礁。昆士兰州首府是布里斯本。该州在布里斯本、凯恩斯和汤斯维尔三个城市都建有国际机场,为来自海外的旅行者服务。 南澳大利亚州由私立殖民委员会创建,它没有接纳被放逐犯人的历史,首府为阿得雷德。每两年举行一次的"阿得雷德艺术节"已成为国际性的文化盛会。 西澳大利亚州的面积约相当于整个西欧。全州185万人口,其中约 75%居住在首府佩斯。 塔斯马尼亚岛及其周围许多岛屿,隔巴斯海峡与大陆相望,构成澳大利亚最小的一个州。首府是霍巴特。该市是一年一度澳大利亚最盛大的帆船比赛"悉尼-霍巴特帆船赛"的终点站。 北部地区的面积相当于法国的两倍多,人口则不到20万。达尔文是北部地区的首府,艾丽丝泉城是其主要的内地城市。这个地区有重要的旅游胜地乌卢鲁-卡塔·丘达和卡喀杜国家公园。 1911年,在新南威尔士州境内建立了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即堪培拉。这里是许多国家机构的所在地,包括联邦议 会、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高等法院和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

2019高考一轮二轮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分区第12讲澳大利亚 两极地区 教师用解析版

第12讲澳大利亚两极地区 【课标点击】 1.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的分布与成因。2.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的生产特点及其地区分布。3.两极地区的范围、气候、生物、资源。4.我国极地科考活动和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考点解读】 1.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2.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3.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的原因。4.根据两极的气候特点,分析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别。 一、澳大利亚

1.位置与范围 (1)位置:主要位于15°S与35°S之间,及120°E与150°E之间,南回归线和130°E 穿过本区中部。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2)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大陆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共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2)河湖分布: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D北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3.气候与植被 (1)特点:热带面积广大,分布呈半环状。

(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3)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4.人口与城市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a 是首都堪培拉,b 是墨尔本,c 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d 是珀斯。 (2)原因 ①气候:澳大利亚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②交通: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一带有优良的港口,对外交通便利。 5.产业构成与经济发展 (1)种养结合的农业 ①“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地广人稀草原广阔→适合畜牧业发展世界最大的 羊毛出口国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专题训练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高二地理期末复习16 一、选择题 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优质乳品生产基地。该岛乳产品主要供应本土及海外市场。下图为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乳品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生产优质乳品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气候适宜,草场面积广 B. 昼夜温差大,病虫 C. 经济落后,地价较低 D. 科技发达,交通2.该岛乳品生产集中于北部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①土地租金低 ②海运便利③距本土市场近④工资水平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各3.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 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 D地常年盛行东读下图“某大洲沿37°N纬线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洋流是拉布拉多寒流 B. ②处山脉西侧,冬、春季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 C. ③区为图兰平原 D. ④区为该国的小麦和林牧6.甲地区的气候在该大陆上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纬度有明显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A. 海陆位置不同 B. 海陆分布 C. 洋流性质不同 D. 陆地轮廓不同 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 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少 B. 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

高中地理 澳大利亚习题

专题六澳大利亚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1*4=44分) 1、澳大利亚大陆沙漠和半沙漠分布很广的主要原因是() A、东南信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B、西部高原地势较高,阻碍西风气流深入 C、东部大分水岭阻碍湿润气流深入 D、广大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关于大洋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洋洲的面积比欧洲稍大 B、大洋洲介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C、大洋洲距南极洲最近 D、大洋洲的居民主要是欧洲白种人移民的后裔 3、大洋洲东部位于太平洋上的三大群岛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密克罗尼西亚、玻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 B、美拉尼西亚、玻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 C、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玻利尼西亚 D、玻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 4、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有() A、大洋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全国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C、世界上唯一的独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D、西部是南北纵贯的大分水岭,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广阔低矮的高原 5、澳大利亚大陆沙漠和半沙漠分布很广的原因是() A、东南信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B、西部高原地势较高,阻碍西风气流深入 C、东部大分水岭阻碍湿润气流深入 D、广大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6、澳大利亚的资源中,世界著名的是() A、袋鼠、鸸鹋 B、铁、煤 C、煤、石油 D、桉树、樟树 7、关于澳大利亚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羊毛的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B、农牧产品的出口收入大于工矿产品的出口收入 C、南半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大部分工业分布在中部平原 8、世界上产羊毛最多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南非 9、下列关于2000年奥运会正确说法是: A、在澳大利亚首都悉尼举办 B、举办地风景优美,有世界著名的歌剧院 C、举办地举办时昼夜长短变化是昼变短夜变长 D、举办地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湿润 某游轮2002年6月15日6时从澳大利亚悉尼港(34°S,151°E)出发,驶向目的地智利海港瓦尔帕莱索(33°S,72°W),据此回答10-11题 10、整个航程行驶方向() A.先东北,后东南 B.东南方向 C.先东南,后东北 D.西南方向 11、整个航程中,利用价值最大的海流是() A.东澳大利亚暖流 B.西风漂流 C.南赤道暖流 D.秘鲁寒流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澳大利亚的地形与气候特点; 2.会解释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与牧羊带分布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澳大利亚地形、气候与牧羊带分布之间的关系。 【难点】 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理念。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教师播放澳大利亚剪羊毛比赛的视频,引出为什么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察“颜”观“色”——看地形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1)澳大利亚有哪些地形单元?分布有什么特点?(提醒学生注意不同地形区的颜色不同)。 (2)就地形而言,那些地区适合放牧? 【学生活动】 (1)澳大利亚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和山地。在分布上西部为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 (2)平原地区、中部高原地区。 【教师总结】从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我们看到,大部分地区以绿色和浅褐色为主,而且颜色变化少,根据图例可知澳大利亚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平原和高原广阔,从地形方面考虑对农业是非常有利的。那么除了地形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澳大利亚发展农业有利呢? 2.明眸慧眼——找气候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2)澳大利亚降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南北多,中部少。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澳大利亚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东南部、西南部降水较多,利于农牧业发展,中部地区虽降水少,但地下水丰富,也适合畜牧业发展。所以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3.做一个精明的农场主——因地制宜 【情境创设】如果你是位澳大利亚牧场主,从地形、气候角度考虑,你会把牧场布局何处?引导学生进入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

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澳大利亚简介

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澳大利亚简介澳大利亚 1、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2、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3、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跳远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熊);长跑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4、骑在羊背上的国: ⑴、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⑵、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⑶、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经验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 ⑷、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⑸、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 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 4、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高中区域地理——澳大利亚

课题:世界区域地理—澳大利亚 1.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 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 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2.自然地理特征:南北纵向排列。 (1)地形—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艾尔湖(—16米) (2)气候:气温暖热,降水半环型分布,干旱区面积大。(北部夏雨型,南部冬雨型,东部年雨,内陆少雨型)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 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3)河流----稀少,主要墨累河和达令河。地下水丰富【way 】 (4)特有动物 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等。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缓慢;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5)资源丰富——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人文与经济地理: # (1)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2)农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1.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 2.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3.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 墨累—达令盆地 《 澳大 利亚的农 业

高级高中地理之区域地理北美澳大利亚测试题

2017年12月22日高二地理周测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国沿纬度为30°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位于 A. 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2.下列四项,属于该国的是 A. 好望角 B. 桂林山水 C. 富士山 D. 大堡礁 3.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②处是平原区河流少,但地下水丰富 B. 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C. 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 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平原多,东部沿海少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 12月至次年2月 B. 3~5月 C. 6~8月 D. 9~11月 5.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 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 硬叶林——草原——荒漠 C. 落叶林——草原——荒漠 D. 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地理事物所在国家或地区分别是 A. 巴西、美国、印度、法 国 B. 澳大利亚、加拿大、德 国、西欧 C. 美国、巴西、俄罗斯、 法国 D. 澳大利亚、美国、俄罗 斯、西欧 7.对图中①~④处地理事 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A. ①国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 ②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C. ③国地跨亚非两洲 D. ④河没有明显的汛期 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8.甲乙丙丁四地日照时数可能相同的是 A. 甲乙 B. 甲丙 C. 丙乙 D. 乙丁 9.丁地火灾等级最高的时间是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用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下表所给为加拿大、日本、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020年高二区域地理训练 专题2.14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

专题2.14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完成1~4题。 1. 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特征是 A.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B.西部高原、中部盆地、东部山地 C.中部高,四周低 D.南部低,北部高 2. 甲、乙河流分别注入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印度洋和太平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印度洋和大西洋 3. 丙河流 A.发源丁湖泊 B.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为季节性河流 4. 澳大利亚主要出口的矿产是 A.石油和天然气 B.煤炭和铁矿 C.铜矿和铝土矿 D.磷矿和锰矿 【答案】1. B 2. B 3. D 4. B 【解析】 1.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西部为高原,中部为盆地,东部为山地,地势中部低,东、西两侧高。 2. 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和南部濒临印度洋,北部和东部濒临太平洋,因此,甲、乙两河流分别注入印度洋和太平洋。 3. 丙河流位于中部盆地,发源于西部高原,注入丁湖泊。冬半年,流经地区降水稀少,河流有断流现象,因此为季节性河流。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4. 澳大利亚煤炭和铁矿丰富,煤炭和铁矿石是主要出口的矿产。 读图,回答5~6题。 5. 图中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的地方是

A.T B.P C.R D.Q 6. 有关甲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国现在的主导产业是工矿业 B.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D.国徽上有该国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 【答案】5. A 6. A 【解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 5. 澳大利亚西北部T处,夏季受西北风影响,多雨,冬季受信风影响,少雨,为热带草原气候。P地位于澳大利亚位于信风的迎风坡,且受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Q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R地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故选A。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故A叙述不正确.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 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D. 国徽上有该国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故选A. 读图,完成7~8题。 7. 新西兰旅客进出境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水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8. 与南岛相比,北岛 A.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 B.地形起伏较大,水能资源较丰富 C.雨季较长,降水量较多 D.路网密度较高,城市密度较大 【答案】7. B 8. D 【解析】 7. 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与绝大多数国家距离遥远,因此旅客进出境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 8. 新西兰位于南半球,与南岛相比,北岛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A项错误;读图可知,北岛地形较平坦,B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读图分析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能够解释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存在原因;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教材分析: 重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 难点: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解学习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

就容易多了。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加到各种活动中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分析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教学思路及策略: 通过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图片、地图指导学生扮演游客和导游员,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澳大利亚的自然特点,进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农牧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理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并强调虽然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与工矿业都很发达,然而服务业发展迅速并已大大超过了农牧业与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教学过程中关注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古老的动物》,通过视频设置疑问,结合学生回答归纳:澳大利亚动物非常多,而且非常可爱。那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澳大利亚之旅吧! 通过看视频思考这些古老的动物生活在哪个国家。

(新)高中区域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公开课)

课题第12讲澳大利亚 学科地理授课班级高二·二班设计者辛香永吉县朝鲜族第一中学 课程标准目标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首都。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能总结出澳大利亚地形的主要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河流、气候特征及其分布特点。 知识和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点。 2.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与形成原因。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澳大利亚的三种气候类型的成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澳大利亚气候成因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要多方面考虑。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气 候、热带草原气候、热 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原因 本课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在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 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 的形成原因在教学目标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即“不协调——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多媒体设计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以图激趣,导入新课)观看图片,说出知道 的动物名称,并说出 属于哪个国家。 导入点题:同学们看看 这是什么动物? 他们都是哪个国家特有 的动物? 那这些动物是在什么样 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呢? 我们这节课就走进澳大 利亚学习澳大利亚的自 然地理特征。 创设情境激 发学生的解 决问题的热 情,并明确 本节课要解 决的问题。

课前预习 检测 合作探究 学习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快速完成学案第一 部分:关于经度位 置、纬度位置、地形 区及总体特征的检 测。 学生依据形成气候 因素:①纬度位置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 风带)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⑤洋流等,通 过合作并讨论方法 解决三道探究题 1.澳大利亚广大内 陆地区的气候类型 为?其形成的原因 是什么?为什么此 气候类型延伸到西 北沿海地区? 教师提问: 1.东经120度与我国的 什么时间相符? 2.从纬度的范围看哪条 气压带穿过此地?受副 高的控制下可能形成哪 些气候类型? 3.这样的地形特点对气 候有什么影响?比如山 脉的两侧会形成?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 视同学们完成的情况, 在不理解或错误的地方 给予提点。 同学们基本完成后,教 师找学生反馈。 第一题(较易) 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与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 带交替控制降水少。 延伸原因:西澳大利亚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 温减湿的作用。 (标出重要纬线, 山脉,风向,洋流, 使学生更加直观准 确的判断气候的形 成原因。) 在检测过程 中联系本节 课重点:气 候的形成原 因与经纬度 位置、地形 的关系 依据气候形 成因素不 同,分析热 带沙漠气 候、热带雨 林气候、热 带草原气候 的形成原因

高二区域地理(澳大利亚)

高二区域地理《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练习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读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澳大利亚沿海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 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洋流B.纬度、降水 C.地形、洋流D.降水、地形 2.影响澳大利亚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是() A.城市、地形B.纬度、城市 C.地形、纬度D.资源、城市 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 东水西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甲、乙两区域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有() A.年径流量大 B.径流季节变化不明显 C.含沙量高 D.无结冰期 4.东水西调对甲区域的影响 主要有() ①缓解了供水紧状况 ②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③减轻了土壤盐碱化 ④加重了环境污染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

读“澳大利亚农业区分布图”,回答5--6题。 5. 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现代混合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6.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水稻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 种植与休耕交替利于保持土地肥力 C.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 气候干燥,水源充足 读世界某区域地理要素图,回答下面10--11题。 10.甲地6、7月份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 受西风影响 B. 地形抬升C.赤道低压控制D.暖流增湿11.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荒地、谷类种植、混合农业、粗放牧业四类,下列地点最适于发展混合农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高二世界地理大洋洲澳大利亚知识总结修订稿

高二世界地理大洋洲澳大利亚知识总结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大洋洲澳大利亚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 (1)经度:110oE----140oW; (2)纬度:25oN----50oS。大部分属于热带 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160°E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大洋洲组成 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一个国家独占一个大陆) 四大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西兰南岛、北岛和新几内亚岛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个大洲 二:居民 少数土着是属黄种人和黑种人,现多为欧裔白种人,为世界人口最少的大洲 历史上为殖民地,现仍有岛屿被美、英、法分别占领着。 澳大利亚 一、范围和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10oE-150oE)纬度:10°S~40°S以热带为主 海陆位置: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二)范围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面积768万km2,居世界第6位; 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最北端:约克角。 二:地形 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地形分为三部分: 东部是山地: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分水岭(海拔一般为800~1000米,墨累河就发源于此,注入印度洋); 西部是低矮高原:海拔200~1000米,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 中部是平原:海拔不足200米,有北艾尔湖(大洋州最低处-16m)、大自流盆地,自流水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只宜牲畜饮用;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及分布 大分水岭以东: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分水岭以西: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2:气候特征: 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3:气候的成因 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多地形雨,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高二区域地理第12讲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第12讲澳大利亚极地地区 考点展示素养目标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与成因。 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的生产特点及其地区分布。 两极地区的范围、气候、生物、资源等。 我国极地科考活动和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知识:(1)识记澳大利亚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的分布及特点。掌握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的分布、发展特点。 (2)识记两极地区的范围、轮廓及海陆位置。掌握两极地区的气候和资源特征。 技能:(1)能运用区位因素,分析澳大利亚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联系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探究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运用材料分析北极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能比较两极地区的区域差异,探究人类对两极地区的开发利用方向。 素养:运用综合思维,对比澳大利亚不同区域自然环境要素的差异及相互联系。能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分析两极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用书P65] 澳大利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思考] 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征,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读图思考] 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澳大利亚的景观特征与气候分布之间的关系。 [读图思考] 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农牧业发展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主要位于15°S与35°S之间,及120°E与150°E之间,南回归线和130°E穿过本区中部。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2)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大陆岛)及附近一些岛屿。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共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2)河湖分布: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D北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高二世界地理大洋洲澳大利亚知识总结

大洋洲澳大利亚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 (1)经度:110oE----140oW; (2)纬度:25oN----50oS。大部分属于热带 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160°E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大洋洲组成 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一个国家独占一个大陆) 四大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西兰南岛、北岛和新几内亚岛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个大洲 二:居民 少数土著是属黄种人和黑种人,现多为欧裔白种人,为世界人口最少的大洲 历史上为殖民地,现仍有岛屿被美、英、法分别占领着。 澳大利亚 一、范围和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10oE-150oE)纬度:10°S~40°S 以热带为主 海陆位置: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二)范围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面积768万km2,居世界第6位; 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最北端:约克角。 二:地形 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地形分为三部分: 东部是山地: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分水岭(海拔一般为800~1000米,墨累河就发源于此,注入印度洋); 西部是低矮高原:海拔200~1000米,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 中部是平原:海拔不足200米,有北艾尔湖(大洋州最低处-16m)、大自流盆地,自流水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只宜牲畜饮用; 三、气候

2020届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世界区域地理(主要国家: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专题1.6 世界区域地理(主要国家: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四、澳大利亚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古老、特有的生物很多) ⑴国徽上的动物:袋鼠、鸸鹋。 ⑵古老、原始的生物 ①代表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树袋熊) ②9000种的特有植物、450种的特有鸟类、140多种的有袋类动物。 ⑶存在古老生物的原因: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减缓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特别多) ⑴自然条件 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北面与亚洲相邻,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地形 西部高原 中部平原 东部山地 气候热带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 ⑵发达的农牧业 ①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②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③实现了生产机械化 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

⑴矿产资源丰富:铁矿——西部、煤矿——东部沿海、铝土矿——东北部。 ⑵工矿业:矿石一半以上出口。 ⑶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⑷主要城市: 堪培拉:首都 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 ⑸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东南沿海地区 (敲黑板)结合图和歌诀识记澳大利亚知识点:两独三地人东南,绵羊煤铁资源全。 两独:1、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有别于其他大洲的许多独有的动物。(原因:几千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中;自然环境比较单一;动物演化十分缓慢;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的竞争) 三地: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盆地、西部:低矮的高原 人东南: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广大的西部、中部,内陆地区人口很少。(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经济发达。) 绵羊煤铁资源全:资源丰富 五、美国 1、移民国家 ⑴移民国家:只有一个国家的主体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能称为移民国家。 ⑵人口:2000年为2.78亿⑶人种构成: ①白种人——占主体 ②黄种人——华人聚居的“唐人街”,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种族歧视 ③黑种人——仅次于白种人的第二大人种 2、农业地区专业化 (1)自然条件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专题训练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大洋洲、澳大利亚 一、选择题 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优质乳品生产基地。该岛乳产品主要供应本土及海外市场。下图为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乳品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生产优质乳品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气候适宜,草场面积广 B. 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 C. 经济落后,地价较低 D. 科技发达,交通便利 2.该岛乳品生产集中于北部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土地租金低②海运便利 ③距本土市场近④工资水平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各题。 3.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 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下图“某大洲沿37°N纬线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洋流是拉布拉多寒流 B. ②处山脉西侧,冬、春季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C. ③区为图兰平原 D. ④区为该国的小麦和林牧业带 6.甲地区的气候在该大陆上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纬度有明显不 同的原因主要是 A. 海陆位置不同 B. 海陆分布不同 C. 洋流性质不同 D. 陆地轮廓不同 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 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少 B. 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 下面是一篇关于初中地理《澳大利亚》说课稿的范文,老师们参考并加以修改,便可以运用到课堂上了,一起看看具体的内容吧。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我将从以下几点说起。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基于这些理念,对“澳大利亚”一节我是这样处理的,在拟定课程目标后,重组教学内容,从网上搜索图片、设计并制作了“澳大利亚”幻灯片课件。为学生提供较完备的知识系统,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探究协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澳大利亚”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

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教材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形象的标题,如“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就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堂需消化的知识容量大,新课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较多,所以如澳大利亚的城市、工业部门等只作简单介绍,而将重点放在独有动物的形成、探究其养羊业的分布以及矿产品的分布上,其目的是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弄懂。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并简单分析说明其特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