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水文学期末资料

水文学期末资料

水文学期末资料红色字体为答案或题目有改动部分,绿色字体为重复或题目错误部分水文学期末考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中烘干法优点:准时;缺点:费时、费工。

2、入渗水的垂向分布从上到下分为饱和带、过渡带、水分传递带、湿润带3、降水要素有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面积、降水强度。

4、地球上的六大水体包括海洋、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和地下水;世界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部分。

5、河流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有周期性、确定性和随机性、区域性。

6、地下水资源特征系统性宝贵性可恢复性复杂性7、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水、水库、湖泊水、大气降水、地下水、冰川融水。

1、水循环的类型包括大循环、小循环和人为水循环。

2、土壤干化过程划分为定常蒸发率阶段、蒸发率下降阶段、蒸发率微弱阶段。

3、固定储存量是由人工调节储存量和永久储存量组成。

4、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雨水补给和冰雪融水补给;前者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后者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5、某一山丘区水资源总量为8000 m3,河川径流量为4500m3,地下水补给量为3000 m3,则该区重复水量为 500 m3。

6、水资源总量计算中,水资源类型区分为山丘区和平原区。

7、地下水消耗量划分为: 天然消耗量和人为消耗量。

8、河流水文计算的方法有成因分析法、地理综合法、数理统计9、按存在状态可将水中的物质分为悬浮物质、溶解物质、胶体物质。

10、饮用水水质平均包水的物理性状评价、水中普通盐类评价、水中有毒物质的限定、对细菌学指标的限定。

11、水质评价按评价时段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

12、区域径流总量的计算方法主要代表站法、等值线法。

1. 入渗过程阶段划分: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2. 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3. 蒸发分为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其中陆面蒸发又细分为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4. 河口按地貌形态分三角洲河口和三角港河口;按咸淡水混合情况分强混合型河口、缓混合型河口和弱混合型河口。

水文学复习资料

水文学复习资料

水文学复习资料水文学一、名词解释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海水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叫海水盐度。

它是海水物理、化学性的重要标志。

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水资源:指全球水量中可谓人类生存、发展所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水体更替周期:指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内蓄水的变化量,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蒸发能力:通常,将处在特定的气象环境中,具有充分供水条件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蒸发能力。

区域总蒸发:是指研究区域内所有蒸发面上各种蒸发、散发之综合。

水汽扩散:指由于物质、粒子群等的随机运动而扩展于给定空间的一种不可逆现象。

扩散现象不仅存在于大气之中,也存在于液体分子运动进程中。

水汽输送:指大气中水分因扩散而由一地向另一地运移,或由低空输送到高空的过程。

降水历时:指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

降水量: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

降水面积:即降水所笼罩的面积,以平方公里计。

下渗率:下渗又称入渗,是指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和地下的运动过程。

下渗能力:又称下渗容量,指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

稳定下渗率(fc):通常在下渗初期,下渗具有较大的数值,称为初渗,其后,下渗作用不断进行,下渗率不断递减。

当下渗到一定深度后,下渗率趋于常值,此时称为稳定下渗率。

产流机制:水在沿土层的垂向运行中,供水与下渗矛盾在一定介质条件下的发展机理和过程,称为产流机制。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每秒。

径流深:指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求得的水层深度,以毫米为单位。

水文与水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与水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与水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水文学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1.水文学:通常指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的水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水文学:是研究水存在于地球上大气中和地球表面,以及地壳内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学科。

3.水资源:狭义: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动态水体。

广义:地球上的一切水体。

4.水循环:这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自然过程。

它是指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通过蒸发和水汽输送上升到空气中并输送到各个地方。

水蒸气在上升和输送过程中变冷时凝结,在重力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面和水体,以径流的形式返回海洋或其他陆地水体。

5.水量平衡原理:是指任意时段内,任何区域内收入(或输入)的水量和支出(或输出)的水量之差,一定等于该时段内该区域储水量的变化。

5.降水:大气中的水以液体或固体形式到达地面的现象称为降水。

6.蒸发散:是液态水或固态水表面的水分子能量足以超过分子间吸力,不断地从水体表面逸出的现象。

7.渗透:水通过土壤表面垂直进入土壤和地下的运动过程。

8.地下水:广义:指蓄存并运移于地表以下土壤和岩石孔隙中的自然水。

狭义:指饱和带(饱水带)中岩土孔隙中的重力水。

9.河流:是一种自然水道,是指水流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线性洼地流动,并在各级河道上汇合。

二、其他审查内容第二章1.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2.水文循环的原因:(1)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为水文循环的发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条件(2)内因:水的物理性质决定了水在常温条件下就能实现液态、气态和固态的相互转化而不发生化学变化。

3.水循环的四个阶段: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4根据水循环的过程可以把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又称为外循环,是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化:小循环又称为内循环,是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之间或海洋与海洋之间的局部小循环。

水文学期末复习题

水文学期末复习题

水文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水体:指以一定形态存在于自然界的水的聚集体。

2、水文现象:指自然界的水在其循环过程中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3、水圈:地球地壳表层,表面和围绕地球的大气层中液态,气态和固态的所组成的圈层,是地球四大圈层中最为活跃的圈层。

4、水循环:又称水文循环、水分循环,简称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水分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五个环节,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5、水量平衡:指任意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的差额,必然等于蓄水量的变化量。

6、水汽输送通量: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7、径流:指流域内的大气降水,除掉部分被蒸发耗损外,其余的在重力或静水压力作用下沿着地表面或地下运动的水流。

它包括降水沿地表与地下汇入河网,并向出口断面汇集和输送的全部水流。

8、径流模数:径流模数是指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9、径流系数:径流系数是指任一时段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或降水总量)之比值。

10、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

11、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

12、盐度:指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

13、潮汐:是指由日、月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引起的海面(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14、潮流: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

15、洋流:又称海流,通常指海洋中大规模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水平和垂直方向)作非周期性的流动。

16、水团:是形成于同一源地(海区),其理化特性和运动状况基本相同的海水。

17、河流:河流是指降水、冰雪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着流水本身塑造的线型洼地流动,由河槽与水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

即为流动的水与凹槽的总称,它主要是由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

18、水系:又称河系、河网。

指河流从河源到河口沿途接纳众多的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即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等彼此连接的一个系统。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1.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 c=119000km 3、多年平均蒸发量E c=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解: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P c,必然等于多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平均蒸发量E c与多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 之和。

由此可得 R=P c-E c=119000-72000=47000km3(一)填空题1、必然现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偶然现象是指。

3、概率是指。

4、频率是指。

5、两个互斥事件A、B出现的概率P(A+B)等于。

6、两个独立事件A、B共同出现的概率P(AB)等于。

7、对于一个统计系列,当C s= 0时称为;当C s﹥0时称为;当C s﹤0时称为。

8、分布函数F(X)代表随机变量X 某一取值x的概率。

9、x、y两个系列,它们的变差系数分别为C V x、C V y,已知C V x>C V y ,说明x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

10、正态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两个统计参数分别是,。

11、离均系数Φ的均值为,标准差为。

12、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三个统计参数分别是,,。

13、计算经验频率的数学期望公式为。

14、供水保证率为90%,其重现期为年。

15、发电年设计保证率为95%,相应重现期则为年。

16、重现期是指。

17、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

18、十年一遇的枯水年是指。

19、设计频率是指,设计保证率是指。

20、某水库设计洪水为百年一遇,十年内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 ,十年内有连续二年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 。

21、频率计算中,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规律时必然产生 ,统计学上称之为 。

22、水文上研究样本系列的目的是用样本的 。

23、抽样误差是指 。

水文学期末考点

水文学期末考点

1、天然水中各物质分类: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

2、天然水中八大离子:K+ 、Na+、Ca2+ 、Mg2+ 、Cl—、HCO3-、SO42-、CO32-。

八种主要离子的含量都占溶解质总量的95—99%以上3、矿化度:天然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

4、矿化过程:各种溶解质在天然水中的积累和转化。

5、矿化作用:溶滤作用、吸附性阳离子交替。

氧化。

还原。

蒸发浓缩。

混合。

6、胶体对各种阳离子的吸附能力H+>Fe3+>Al3+>Ba2+>Ca2+>Mg2+>K+>NH4+>Na+>Li+7、海水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

8、狭义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一定时间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动态水体。

(大气降水是淡水资源最主要补给来源)应用价值:水量、水质、水能。

9、水资源特性:循环再生性与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10、水资源条件和问题:总量不少,人均、亩均水量少。

地区分布不均,与人口、耕地分布不适应。

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水旱灾频繁,抗旱防洪艰巨。

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增加防洪困难,降低水利工程效益。

地下水是我国重要水资源,合理开发,防过量。

天然水质好,人为污染愈严重,防止水质恶化,保护水源是当务之急。

1、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水循环的基本过程)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大循环(外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主要特点:蒸发、降水基本环节,垂向交换;水汽输送、径流形式,横向交换。

海面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相反;海洋有效水汽输送:(两者之差)海洋上空向陆输送水汽多于陆上空向海。

保持相对平衡。

3、小循环(内部循环):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海洋小循环),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陆地小循环)。

水文学期末复习

水文学期末复习

水文学复习提纲绪论1.水文学定义,研究对象定义: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的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各种水体)的科学。

2.水文学发展的阶段①自远古至约 14 世纪末,为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②自 15 世纪初至约 19 世纪末,为水文科学体系形成阶段③自 20 世纪初至 50 年代,为应用水文学兴起阶段④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进入现代水文学阶段3.水文学的研究方向(地理水文学的特征)a.研究方向: 地理学 地球物理学工程学 b.地理水文学特征:宏观性 综合性 区域性4.水文现象及其特点a.水文现象定义: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统称为水文现象b.水文现象特点:①水循环永无止尽②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③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5.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的水文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理综合法三种。

第一章 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1.海水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水平温度分布特点 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在南北纬 0°— 30°之间以印度洋水温最高,在 南北纬 50°—60°之间大西洋水温相差悬殊。

方向原因 太阳辐射和洋流性质所决定。

垂直 温度分布特点 大洋水温的垂直分布,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方向2.水中的逆温层和大气中的逆温层有何不同?水中逆温层:当湖温随水深的增加而升高时,即水温垂直梯度成正值时,将出现上层水温低,下层水温高,这种水温的垂直分布成为逆温层。

大气逆温层:在大气中某些层次出现气温随高度的增高而升高, 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3.什么是矿化度,矿化作用有那几个方面。

a.定义:通常以一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水的矿化度。

b.矿化作用:①溶率作用 ②吸附性阳离子交替作用④还原作用 ⑤蒸发浓缩作用4.大气水的化学成分和性质特点①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 水汽蒸发上升及水滴在凝结降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 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氧气、二氧化碳在降水中都近于饱和。

水文考试复习资料

水文考试复习资料

水文考试复习资料水文学是研究水文要素、水文变化规律和水文过程的科学,是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基础和决策的依据。

下面将以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文要素、水文观测和水文数据处理等方面,为大家提供水文考试复习资料。

一、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文学是研究水文要素、水文变化规律和水文过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循环、水文过程、水文要素和水文数据分析等。

1.1 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径流、蓄水和土壤水分等环节。

1.2 水文过程水文过程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流动、滞留和蓄积等过程。

常见的水文过程有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1.3 水文要素水文要素是指构成水文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1.4 水文数据分析水文数据分析是指对水文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水文变化规律、预测洪水、干旱等水文事件,并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二、水文要素的观测和分析为了研究水文过程和水文变化规律,需要对水文要素进行观测和分析。

以下是常见的水文要素及其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2.1 降水观测与分析降水的观测和记录是了解气候和水文循环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降水观测方法有雨量计观测和雷达降水观测。

降水数据的分析包括降水量的统计特征和降水频率分析等。

2.2 蒸发蒸腾观测与分析蒸发蒸腾是指地表和植被蒸发的总和,反映了水分从地表进入大气的过程。

常见的蒸发蒸腾观测方法有蒸发皿观测和能量平衡法观测。

蒸发蒸腾数据的分析包括蒸发蒸腾量和蒸发潜热的计算和统计分析等。

2.3 地表径流观测与分析地表径流是降水在地表流动形成的径流,是水文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见的地表径流观测方法有流量计观测和降水-径流关系观测。

地表径流数据的分析包括径流量的计算和径流系数的分析等。

2.4 地下径流观测与分析地下径流是指降水渗入土壤后形成的地下水流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1.水文学的体系:水文学开始主要研究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

水文科学主要通过定点观测,野外勘测和室内外实验等手段,获得水体时空分布和运动变化的信息,因而形成了水文测验学,水文调查,水文实验三个分支学科。

第一章2.水体的化学性质:(大气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1)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 2)降水普遍显酸性3.河水化学成分的特点:1)河水的矿化度普遍低 2)河水中的各种离子的含量差异很大3)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性 4)河水化学组成的时间变化明显5.地下水的化学特征:1)地下水充填于岩石,土壤空隙中,与岩石,土壤广泛接触,渗流速度很小,循环交替缓慢,而且地下水贮存于岩石圈上部相当大的深度(10公里),构成了地下水圈。

2)矿化度变化范围大,从淡水直到盐水。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常需以地质年代衡量。

4)地下水与大气接触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距地表最近的含水层,此层可溶入氧气成为地下水氧化作用带。

6.水资源的涵义:1)广义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2)狭义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它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第二章2.水循环的基本类型:1)大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2)小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小循环,后者又可称为陆地小循环。

4.蒸发的物理机制: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8.水汽输送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1)水汽输送通量的概念:是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

(水平,垂直) 2)水汽通量散度:是指单位时间汇入单位体积辐散出的水汽量,单位为克每百帕平方厘米秒。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1.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 3、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解: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Pc ,必然等于多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平均蒸发量Ec与多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

由此可得 R=Pc -Ec=119000-72000=47000km3(一)填空题1、必然现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偶然现象是指。

3、概率是指。

4、频率是指。

5、两个互斥事件A、B出现的概率P(A+B)等于。

6、两个独立事件A、B共同出现的概率P(AB)等于。

7、对于一个统计系列,当C s= 0时称为;当C s﹥0时称为;当C s﹤0时称为。

8、分布函数F(X)代表随机变量X 某一取值x的概率。

9、x、y两个系列,它们的变差系数分别为C V x、C V y,已知C V x>C V y,说明x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

10、正态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两个统计参数分别是,。

11、离均系数Φ的均值为,标准差为。

12、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三个统计参数分别是,,。

13、计算经验频率的数学期望公式为。

14、供水保证率为90%,其重现期为年。

15、发电年设计保证率为95%,相应重现期则为年。

16、重现期是指。

17、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

18、十年一遇的枯水年是指。

19、设计频率是指,设计保证率是指。

20、某水库设计洪水为百年一遇,十年内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 ,十年内有连续二年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 。

21、频率计算中,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规律时必然产生 ,统计学上称之为 。

22、水文上研究样本系列的目的是用样本的 。

23、抽样误差是指 。

24、在洪水频率计算中,总希望样本系列尽量长些,其原因是 。

水文学期末必背题库

水文学期末必背题库

水文学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水量平衡所谓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

即水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3、相应水位:指同一次水位涨落过程中,河流上、下游站位相相同的水位叫相应水位。

4、径流:流域的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液态降水形成降雨径流。

固态降水形成融水径流。

5、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

6、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7、洪水:大量降水或积雪融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特大的径流,称为洪水。

8、枯水:河流断面上较小流量的总称。

9、洪水波若雨前河道原有一稳定水面,降水后流域地表径流大量注入河槽形成的水波。

10、洪水波展开在洪水向下游推移的过程中,波速变小,波长增加,波高减小的变形称为水波的展开。

11、洪水波扭曲变形:波前长度逐渐减小,比降不断增大,波峰不断超前,而波后长度不断拉开,比降逐渐平缓,这种现象称为洪水波的扭曲变形。

12、冰川指陆地上高纬和高山地区由多年积雪积累演化而成的,并具有可塑性、能缓慢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

13、湖泊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14、水库水库是人们按照一定目的,在河道上建坝或堤堰创造蓄水条件而形成的人工湖泊,其水体运动特性及各种过程,基本上与天然湖泊类似。

15、沼泽特征:沼泽:地表土壤层水过饱和的地段。

陆地上潮湿积水、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并有潜育层发育的地方。

特征:①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②其上生长湿生植物或沼生植物;③有泥炭积累或无泥炭积累,但均有潜育层存在。

16、海峡:海峡是连通海洋于海洋之间狭窄的天然水道。

水文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水文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水文学: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一门科学。

(P1)2、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时,称为闭合流域。

(P14)3、河川径流:净雨汇集到河流后,在重力作用下沿河床流动的水流称为河川径流(P17)4、水文现象:自然界中水的运动变化和存在状态的现象(P1)5、流域汇流:降雨扣除损失后的净雨量,从流域坡面汇入河网,再由河网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称为流域汇流。

(P19)6、毛细现象:当水与毛管接触时,在管壁对液体分子的吸附力与液体表面张力和收缩的双重作用下,使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力与毛管内升高的液体重量达到平衡,管内的液体停止上升的现象(P52)7、田间持水量:指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最大毛管悬着水量(P51)8、土水势:在标准大气压下,从水池中把单位质量的纯水从基准面上等温可逆地移动到土壤某一吸水点,使之成为土壤水时必须做的功(P53)9、水文特征曲线滞后:即湿化过程的含水率随基质势的变化落后于干化过程,这种现象称为土壤水力特性滞后现象(P54)10、渗透系数K :表示土壤透水性的数量指标,其数值等于水力坡度为1时的渗透速度(P56)11、径流模数: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之比称为径流模数(P23)12、水动力弥散系数:水分扩散系数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长度土体的水量,表征土壤中水分的扩散能力,在数量上等于单位含水量梯度下,通过单位土壤断面面积上的土壤水量。

13、下渗能力: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称为下渗能力(P64)14、饱和带土壤缺水量:指包气带蓄水容量与包气带初始蓄水量的差值(P103)15、产流过程:降雨经过植物截留、填洼、下渗等损失后转化为净雨的过程二、简述题1、什么是水文循环,分为哪几类?答: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或某一区域内,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水分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入渗、径流等过程不断变化、迁移的过程。

1) 大循环:大区域(领域)内的循环,也称外循环。

海洋 云,大气 陆地 海洋2) 小循环:小区域(领域)内的循环,也称内循环。

水文学期末复习

水文学期末复习

水文学期末复习(共2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绪论:1、水文学的研究对象水文学是研究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水文学的体系作为基础科学(6):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沼泽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冰川水文学、海洋水文学、地下水水文学作为应用科学(5):工程水文学、农业土壤水文学、森林水文学、农业水文学、都市水文学3、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水循环永无止尽;水循环时间变化上:周期性、特殊性地区分布:相似性、特殊性第一章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1、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三阶段:蒸发、降水、径流五环节: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水循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基本动力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是开放系统水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某些物质一期运动2、水文循环的类型大循环:发生在全球海洋和陆地之间(垂向交换:空中降水、蒸发;横向交换:径流、水汽输送)小循环:海洋小循环(海面蒸发和降水)、陆地小循环(大陆外流区【处自身水分交换,还有多余水量,以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方式输送给海洋】、大陆内流区【自身形成一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3、 水文循环的作用及效应与地球圈层构造:与其他圈层相紧密联系。

影响了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以及今后的演变与发展。

与全球气候:1)水循环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2)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再分配,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得到缓解;3)水循环的强弱、路径会直接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甚至可以决定各地气候特征 与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水循环重新塑造了地表形态、还影响到地壳表层内应力的平衡与生态平衡:1)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循环就没有生命活动;2)制约一个地球生态环境平衡或失调的关键;3)水循环强度的变化,是洪灾、旱灾的主要原因 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再生性和永继利用的特点4、 水量平衡及其表达式水量平衡:任意选择的水体,在任意时间内,其收入的水量和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为该时间内该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及在水循环过程中,收支平衡 |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化量|P +P PP PP PP P +△P闭合流域、全球(陆地、海洋)【笔记本】5、 土壤蒸发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降水从地下流入蒸发从地下流出从地面流出时段用水量蓄量变化6、我国的水汽输送特点极地气团的西北水汽流(路径:西北方向入,东南方向出);南海水汽流(有广东福建入,至长江中下游偏转);孟加拉湾水汽流(北部湾入,长江中下游出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2.可能最大降水:系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

3.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引潮力:引潮力指月球和太阳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的物体的引力,以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种力组成的合力,是引起潮汐的原动力。

5.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涨退现象称为潮汐。

(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

)6.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

7.径流: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8.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的或垂直的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

9.正常年径流量:天然河流的水量经常在变化,各年的径流量也有大有小,实测各年径流量的平均值,称为多年平均径流量,如果统计的实测资料年数增加到无限大时,多年平均流量将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此称为正常年径流量。

10. 流域滞时:定义为净雨过程的重心到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线的重心之时间距。

11.黑潮:北赤道洋流遇到大陆后,一部分向北在太平洋西部海域,西部海域形成势力强大的高温、高盐的透明度大的高速的洋流。

(起源于吕宋岛)二.简答题1.水循环机理⑴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⑵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⑶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⑷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⑸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些物质一起运动,诸如溶于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气体以及泥沙等固体杂质等。

2.水量平衡的研究意义⑴通过水量平衡的研究,可以定量的揭示水循环过程与全球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水循环过程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一水循环过程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控制的效果。

⑵水量平衡又是研究水循环系统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分析系统内蒸发,降水及径流等各个环节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自然界水文过程基本规律的主要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掌握河流、湖泊、海洋、地下水等各种水体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水量平衡分析,还能对水文测验站网的布局,观测资料的代表性、精度及其系统误差等做出判断,并加以改进。

⑶水量平衡分析又是水资源现状评价与供需预测研究工作的核心。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未来供需平衡计算,更是围绕着用水,需水与供水之间能否平衡的研究展开的,所以水量平衡分析是水资源研究的基础。

⑷在流域规划,水资源工程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作中,同样离不开水量平衡工作,它不仅为工程规划提供基本设计参数,而且可以用来评价工程建成以后可能产生的实际效益。

⑸此外,在水资源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后,水量平衡方法又往往是合理处理各部门不同用水需要,进行合理调度,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重要手段。

3.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地形主要是通过气流的屏障作用与抬升作用对降水的强度与时空分布发生影响的。

许多丘陵山区的迎风坡,常成为降水日数多、降水量大的地区,而背向的一侧则成为雨影区。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程度决定于地面坡向、气流方向以及地表高程的变化。

但是,这种地形的抬升增雨并非是无限制的,当气流被抬升到一定高度后,雨量达最大值,此后雨量就不再随地表高程的增加而继续增大,甚至反而减少。

4.湖泊的调蓄作用湖泊作为天然水库,除了能拦截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的压力外,还可以分蓄江河洪水,降低干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发挥调蓄作用。

湖泊调蓄能力的大小,首先决定于湖泊容积,其次决定于内湖水位与外江水位之间的涨落关系及差值。

湖区泥沙沉积影响湖泊的调蓄是自然因素,而盲目围湖造田、人为因素削弱湖泊的调蓄能力和破坏湖泊资源的现象,更应该引起重视,已出现的问题也要采取还田为湖等措施妥善解决。

5.海洋的大气环境效益(P221)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⑵海洋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⑶海洋与大气的物质交换⑷洋流对气候影响⑸海洋温度场对台风的影响⑹波浪、潮汐对海岸的作用三.论述题1.我国水资源条件和问题⑴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亩均水量较少,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国策。

⑵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进行水量的地区调配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课题。

⑶水量的年内、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抗旱防洪始终是一项艰巨任务。

⑷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增加了江河防洪困难,降低了水利工程效益。

⑸地下水是我国重要水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防止过量开采。

⑹天然水质相当良好,但人为污染日趋严重,防止水质恶化,保护水源已是当务之急。

2.水循环的的作用与效应(P45)㈠水文循环与地球圈层构造㈡水循环与全球气候:①水循环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存储和转化者;②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再分配,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矛盾得到缓解;③水循环的强弱及其路径,还会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甚至可以决定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

㈢水循环与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㈣水循环与生态平衡㈤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㈥水循环与水文现象以及水文科学的发展3.冰川积雪融水对河流的补给作用(P146)4.冰川与大气、海洋的相变转换(P148)5.河湖之间的调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6.湖泊水库的调蓄作用(P159)7.径流向海汇集效应(P173)⑴径流补给对近海岸区的冲淡效应⑵泥沙向海输入陆地不断延伸⑶陆地元素不断向大海迁移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216)9.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一、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文要素的影响。

⑴水库水文效应首先是水库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入海流量,从而改变了流域内水量平衡要素的对比关系;还会使地区的热量平衡发生变化,由于水库比陆地具有更大的热容量,故库区会产生明显的小气候效应;水库坝上游水位的抬高,同时也抬高了上游地区的地下水位,增加了水库临近地区的地下水补给量,这样也常常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此外,水库建成后往往会给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一些不利的工程地质问题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⑵跨流域调水水文效应:调水→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势→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变化⑶小型农田水利措施水文效应⑷农业措施的水文效应⑸滥伐森林的后果三、城市水文效应⑴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⑵城市水资源危机⑶城市化对水质的影响10. 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系统大气与海洋之间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大气在海洋上获得能量而产生运动,大气运动又驱动着海水,这样多次的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就制约着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

海面上的气压场和大气环流着大洋表层环流系统。

1.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大洋表层环流与盛行风系相适应,所形成的格局具有以下特点:1)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4)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5)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

11.世界大洋表层洋流系统及洋流的作用大洋表层环流与盛行风系相适应,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候型大洋环流,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无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代替,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

②世界大洋表层反气旋大洋环流:分布在南北维50度之间,并在赤道两侧非对称出现。

③世界大洋表层气旋型大洋环流:分布在北纬45—70度之间,在大洋东侧,为从西风漂流分出来的暖流。

④北印度洋季风漂流:冬夏季风作用下形成季风漂流。

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风东北季风,形成东北季风漂流;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形成西南季风漂流。

⑤南极绕极环流:世界大洋中唯一环绕地球一周的表层大洋环流。

作用:①洋流对高低纬度之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以及全球的热量平衡都有重大影响。

据统计,从低纬地区输送到高纬地区的热量,约有一半是由洋流完成的。

②暖流流经的地区,气温增高,降水机会多;寒流流经的地区,气温降低,降水的机会极少。

如大西洋西岸受湾流影响,使高纬地区的西北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冬季最冷月均温比同纬度高16-20℃,呈现森林景观;而同纬度的北美洲东海岸,由于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一年冰冻期达9个月,出现冻原景观。

在寒流和暖流相遇的地区,由于温度不同的空气混合冷却,常常是多雾地区;在寒暖流分歧的大陆酉岸,出现地中海式的气候。

③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随洋流漂流,暖流和寒流相遇,有机物质十分丰富,形成渔场。

因为寒暖流交汇,把热带和寒带的浮游生物混合在一起,使海水中有机营养物质大量增加,吸引着大批鱼群向这里集中寻饵,形成大渔场。

④陆地上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质,可以被洋流扩散到别的海域,虽使污染范围扩大,但也能加快污染物净化的速度。

12.潜水的特性:①潜水面上没有稳定的隔水层,潜水面通过包气带中的孔隙与大气相连通,潜水面上任一点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潜水面不承受静水压力。

②潜水含水层通过包气带与地表水及大气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深受外界气象水文因素影响。

动态变化较大,呈明显季节性变化。

四.知识要点1.地理水文研究的特点:宏观性、综合性及区域性2.地理水文研究的中心内容:地理水文学以水、环境与人类社会作为学术研究的中心内容。

3.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⑴水循环永无止境;⑵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⑶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

4.三大洋表面年均水温的分布特点: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在南北纬0°~30°之间以印度洋水文最高,在南北纬50°~60°之间大西洋水温相差悬殊。

5.世界大洋表面水温分布的总趋势:水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区水温最高,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分布有明显差异;在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特别密集,水温水平梯度很大;夏季大洋表面水温普遍高于冬季,而水温的水平梯度则冬季大于夏季。

6.影响水温日变化的因素: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天气状况(风、云)、潮汐和地理位置。

7.影响水温年变化的因素:太阳辐射、洋流性质、季风和海陆位置。

8.水温年变的地理分布:从赤道和热带海区向中纬海区增大,然后向高纬海区减小;在同一热量带,大洋西侧较东侧变幅大,靠近海岸地区更大;南北半球相比,北半球各纬度带的年较差大于南半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