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检测ppt课件
![环境检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26ad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9.png)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空气质量检测
通过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如PM2.5、PM10、二氧化硫等 ,了解空气质量状况,预防和控 制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水质检测
通过对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 等的水质进行检测,评估水质状
况,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土壤检测
通过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 留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了解土 壤污染状况,预防和控制土壤污 染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
通过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估,合理规划产 业布局和规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GDP核算
通过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纳入GDP核算体系, 引导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3
环保产业的发展
通过环境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环保产业 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GIS技术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环境监测数据与地理信息相结合,实现环境数据的 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GIS技术可用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保护规划等方面。
04
环境检测的应用领域
空气质量检测
总结词
空气质量检测是环境检测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以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健康和环境标准 。
详细描述
03
环境检测的主要方法
物理检测方法
声学检测
利用声波传播特性,通过测量声 音的传播速度、衰减系数等参数 ,评估环境介质(如土壤、水体
)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光学检测
利用光的吸收、反射、散射等特性 ,通过测量光谱反射率、透射率等 参数,分析环境中的物质成分和浓 度。
电学检测
利用物质的电学性质,通过测量电 阻、电导率、介电常数等参数,评 估环境介质的导电性能和离子迁移 能力。
环境监测.ppt课件
![环境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1c3bcab8f67c1cfbd6b81c.png)
试验条件选择
每一种浓度的试验溶液为一组,每组至少10尾鱼 试验容器用容积约10L的玻璃缸,保证每升水中鱼 重不超过2g。
试验溶液的温度要适宜,对冷水鱼为12~28℃, 对温水鱼为20~28℃。同一试验中,温度变化为 ±2℃。
试验溶液中不能含大量耗氧物质,要保证有足够 的溶解氧,对于冷水鱼不少于5mg/L,对于温水鱼 不少于4mg/L。
(三)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PFU法是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PFU)作为人工 基质沉入水体中,经一定时间后,水体中大部分微型 生物种类均可群集到PFU内,达到种数平衡,通过观 察和测定该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各种参数来评价水质状 况。
根据水环境条件确定采样时间,一般在静水中采 样约需四周,在流水中采样约需两周;采样结束后, 带回实验室,把PFU中的水全部挤于烧杯内,用显微 镜进行微型生物种类观察和活体计数。
(三)其他生物测试法
1.水生植物生产力的测定
水生植物中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能力、固氮能 力等指标的变化。
2.致诱变物质监测
其检测方法有:
微核测定 艾姆斯(Ames)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
三、细菌学检验法
1. 卫生学质量的判断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以检验细菌总数,特别是 检验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细菌,如总大肠菌群、粪 大肠菌群、粪链球菌、肠道病毒等,来间接判断水 的卫生学质量。 2. 利用细菌的新陈代谢能力检测废水毒性:
湖泊(水库):入湖(库)区、中心区、出口 区、最深水区、清洁区等处设监测断面。
生物监测主要方法
一、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二、生物测试法 三、细菌学检验法
一、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生物群落监测中的对象: 生生物未,受这污是染长的期环自境浮然水游发体生展中物的生结活浮动角果着游物类,多生 、 和也种物 轮 桡是多( 虫 足生样、 类原态的枝生)系水 统保持相对平衡的标志。当水体浮受游到生污物染-后藻,类水 水生自消污生然亡染物生,指的 态 抗示群 平 性生落 衡 生物结 系 物构统旺着的和被盛底各生个破生栖种生体坏长动基物数,,物质-量最群-表附就终落面栖着上息会结结于的在发果构长有水生 是 单期机体变 敏 一浸体底化 感 ,没群部水, 生 这落淤中。泥使 物 是 生物群落监测法的理内、论石依块据或。数将发生改变。因此,利用微型生物在PFU 上的群集过程中3个参数的变化,可以评价水质和监 测水污染。
本地土壤污染情况调查高二综合实践PPT课件
![本地土壤污染情况调查高二综合实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2654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f.png)
本地土壤污染情况调查
教学内容: 一、了解土壤污染及其危害 二、调查本地土壤污染状况
一、了解土壤污染及其危害
(一)土壤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 除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外,同时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 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
大气环境
水体环境 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适宜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 适宜于受污泥、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
蛇形法
15个左右
适宜于面积较小、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 块,多用于农业污染型土壤。
棋盘式法
蛇形法
(一)土壤采样技术的基本流程
4.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设置不同的采样深度。
了 解 土 壤 的 一 般 取0~20cm表层(或耕层)土壤,
课堂小结
调查本地 土壤污染
情况
土壤采样技术的基本流程 人员访谈
定义
土壤
现状及
种类
污染
危害
特点
课外实践活动
活动一:土地保护社区行。 搜集资料,了解土壤污染的危害性以及土壤土地保护的法
律法规,选择宣传方式方法,做好宣传资料的准备,结合特别 的日子(如6月25日土地日),到社区开展土地保护宣传活动。
活动二:做个环境保护志愿者。 到公园,草地等地方把人们丢弃的垃圾进行收捡,同时对
布点数
适用条件
对角线法
对角线分五等份,以 等分点为采样分点
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
梅花点法
5个左右
适宜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 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
对角线法
梅花点法
(一)土壤采样技术的基本流程
3.布设合适的采样点
环境监测及分析ppt课件
![环境监测及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18d24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f.png)
五十年代,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事故不断 发生,政府部门不得不有目的地组织技 术人员进行调查监测。这个时期地环境 监测工作的特点是以污染事故调查为主。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1 环境监测技术的历史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2.1.1分析仪器的发展
中型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气相色谱仪 (GC),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离子 色谱仪(I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Vis)以及极色谱仪(POLAR)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1 环境监测技术的历史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历史:
起步于七十年代中期,各省市相继建立环境监测 站
在“六五”和“七五”期间,环境监测站有了一 个大发展
在“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的环境监测工 作日趋成熟,制定了监测工作的基本方针,在管 理上提出了“五化”目标等,初步形成了以环境 监测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制定了同意的监测技术 规范,建立了数百项分析方法,开展了实验室的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较发达国家起步晚,但 是反站很快,已具备了组织机构网络化和监 测反系技术体系化的雏形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2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和 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1 环境监测技术的历史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2.1.1分析仪器的发展
中型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气相色谱仪 (GC),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离子 色谱仪(I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Vis)以及极色谱仪(POLAR)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1 环境监测技术的历史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历史:
起步于七十年代中期,各省市相继建立环境监测 站
在“六五”和“七五”期间,环境监测站有了一 个大发展
在“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的环境监测工 作日趋成熟,制定了监测工作的基本方针,在管 理上提出了“五化”目标等,初步形成了以环境 监测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制定了同意的监测技术 规范,建立了数百项分析方法,开展了实验室的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较发达国家起步晚,但 是反站很快,已具备了组织机构网络化和监 测反系技术体系化的雏形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2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和 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环境监测》第6章___土壤污染监测及固体废物监测PPT课件
![《环境监测》第6章___土壤污染监测及固体废物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df7157e53a580217fcfe9c.png)
HNO3 -HF-HClO4 消化 HCl-HNO3-HClO4 消化 HNO3-HF-HClO4 消化 Na2CO3-Na2O2 熔融法 Zn(Ac)2-酒石酸蒸馏分离法
盐酸蒸馏分离法
石油醚-丙酮萃取分离法
三氯甲烷萃取分离法
测定方法
冷原子吸收法 冷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F- 选择电极法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
6.1.3 样品预处理
1.酸溶法(又称湿法氧化、湿法消化) (1)王水(盐酸-硝酸)消化 (2)硝酸-硫酸消化 (3)硝酸-高氯酸消化 (4)硫酸-磷酸消化 2.碱熔法 3.干法灰化法
4.溶剂提取 (1)振荡浸取法 (2)索氏提取法 (3)柱层析法
图6-5 氧瓶燃烧法示意图
图6-6 索氏提取器
6.1.4 土壤污染物的监测
④气相色谱法
表6-2 土壤中某些金属、非金属组分的溶解、测定方法
待测组分 As Cd Cr
Cu
溶解方法
HNO 3 -H 2 SO 4 消化 HNO 3 -HF-HClO 4 消化 HNO3-H2SO4-H3PO4 消化 HNO3 -HF-HClO4 消化 HCl-HNO3-HClO4 消化 HNO 3 -HF-HClO 4 消化
土壤污染与水和大气污染相比,有以下特点: (1)土壤污染比较隐蔽 (2)土壤被污染后很难恢复 (3)土壤污染后果严重 (4)土壤污染的判断比较复杂
6.1.2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1.土壤污染样品采集 (1)现场调查,收集资料 (2)采样点的布设
①对角线布点法 ②梅花形布点法 ③棋盘式布点法 ④蛇形布点法
②采样点不设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
③采样点远离铁路、公路至少300m以上。 ④选择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点挖掘土壤剖面,要求剖面 发育完整、层次清楚且无侵入体。
盐酸蒸馏分离法
石油醚-丙酮萃取分离法
三氯甲烷萃取分离法
测定方法
冷原子吸收法 冷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F- 选择电极法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
6.1.3 样品预处理
1.酸溶法(又称湿法氧化、湿法消化) (1)王水(盐酸-硝酸)消化 (2)硝酸-硫酸消化 (3)硝酸-高氯酸消化 (4)硫酸-磷酸消化 2.碱熔法 3.干法灰化法
4.溶剂提取 (1)振荡浸取法 (2)索氏提取法 (3)柱层析法
图6-5 氧瓶燃烧法示意图
图6-6 索氏提取器
6.1.4 土壤污染物的监测
④气相色谱法
表6-2 土壤中某些金属、非金属组分的溶解、测定方法
待测组分 As Cd Cr
Cu
溶解方法
HNO 3 -H 2 SO 4 消化 HNO 3 -HF-HClO 4 消化 HNO3-H2SO4-H3PO4 消化 HNO3 -HF-HClO4 消化 HCl-HNO3-HClO4 消化 HNO 3 -HF-HClO 4 消化
土壤污染与水和大气污染相比,有以下特点: (1)土壤污染比较隐蔽 (2)土壤被污染后很难恢复 (3)土壤污染后果严重 (4)土壤污染的判断比较复杂
6.1.2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1.土壤污染样品采集 (1)现场调查,收集资料 (2)采样点的布设
①对角线布点法 ②梅花形布点法 ③棋盘式布点法 ④蛇形布点法
②采样点不设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
③采样点远离铁路、公路至少300m以上。 ④选择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点挖掘土壤剖面,要求剖面 发育完整、层次清楚且无侵入体。
环境监测PPT课件
![环境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729703bb68a98271fefa9d.png)
污染物类别污染类型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污染物的形态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污染物的性质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人类社会活动功能主要考虑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四个方面等产生的污染物处理同志关系上搞庸俗关系学热衷于迎来送往
环境监测
牛明改
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
气监测、噪声检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
大部分环境污染物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活动产生的。 环境污染物是环境监测和研究的对象。
污染物类别
•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 污染物等 • 污染物的形态 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 固体废物 • 污染物的性质 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 生物污染物 • 人类社会活动功能 主要考虑工业、农业、 交通运输和 生活四个方面等产生的污染物
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的物种绝迹,
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减少:据估计目前世界平
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 速度的1000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 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7、森林面积减少 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十分 严重。在1980年~1990年,世界上有150万平方千米森林 (占全球总面积的12%)消失了。照此速度,40年以后, 一些东南亚国家就再也见不到一棵树了。
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可归纳为: ① 大气普遍受到污染 ② 城市附近的水体普遍受到污染 ③ 城市固体废物污染普遍 ④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由于滥伐森林、毁坏草原、盲目垦植而使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气候变异等农业生态 和自然环境破坏的现象也是相当严重的。
二、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 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 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 存或造成自然生态环境衰退的物质。
环境监测
牛明改
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
气监测、噪声检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
大部分环境污染物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活动产生的。 环境污染物是环境监测和研究的对象。
污染物类别
•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 污染物等 • 污染物的形态 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 固体废物 • 污染物的性质 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 生物污染物 • 人类社会活动功能 主要考虑工业、农业、 交通运输和 生活四个方面等产生的污染物
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的物种绝迹,
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减少:据估计目前世界平
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 速度的1000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 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7、森林面积减少 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十分 严重。在1980年~1990年,世界上有150万平方千米森林 (占全球总面积的12%)消失了。照此速度,40年以后, 一些东南亚国家就再也见不到一棵树了。
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可归纳为: ① 大气普遍受到污染 ② 城市附近的水体普遍受到污染 ③ 城市固体废物污染普遍 ④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由于滥伐森林、毁坏草原、盲目垦植而使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气候变异等农业生态 和自然环境破坏的现象也是相当严重的。
二、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 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 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 存或造成自然生态环境衰退的物质。
环境监测课件-69页精选文档
![环境监测课件-69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3655fec7f1922791688e8b1.png)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4、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噪声的叠加
两个以上独立声源作用于某一点,产生噪声的叠 加。
声能量可以进行代数相加。
设:两个声源的声功率分别为W1和W2,总声功率为: W总=W1+W2
设:两个声源在某点的声强分布为I1和I2,总声强: I总=I1+I2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环境噪声的来源
交 通 噪 声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建筑施工噪声
工
生
厂
活
噪
噪
声
声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二、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1、声音的发生、频率、波长和声速 声音的发生:物体在空气中振动,使周围空气发生疏、密交替变
化并向外传递,振动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人耳可以感觉,称 为可听声,简称声音。
声压不能直接相加。
设:两个声源的声压分别为P1和P2,总声压为:
p总 p12 p22
则,总声压级为:
Lp
10lgp12p02p22
Lp1
Lp2
10lg1(0101010)
当二个声源声压级相等,Lp1=Lp2时,总声压级为:
Lp=Lp1+10lg2=Lp1+3(dB)
∆Lp /dB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声压(p):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强增值,单位
为Pa。
p2 I
c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3、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
分贝: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 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以符号 “dB”表示,无量纲。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PPT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88db63cc22bcd127ff0c4b.png)
染物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技术研究》。
6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项目
内容
评述
目的 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护地下水水质,防治地下水污染。对于区域的地下水环境及其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该规范的 适用范围 地控下制水监的测环井境的监背测景,值包监括测国和控污监染测 控井制,监省测级。、市级、县级、适是用该范规围范涵的盖重了点场,地所环以境规调范查中,有但些由内于容场并地不环完境全调适查用并。不
评价内容
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如污染, 提出修复措施
评价对象所涉及到的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提出预防措施
评价阶段 分阶段
不分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潜在污染评价方式
评价手段
第二阶段采用客观评价技术 (如现场采样,检测等手段)
第三阶段风险评价和工程修复 4
预侧评价技术 一般运用各专项污染评价模式
场地环境调查的主要任务
✓ 土壤:根据污染土壤暴露途经选择,水源地须考虑对水源污 染的途径,建议使用居住却土地利用类型;
✓ 地下水:生活饮用水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其他;
✓ 其他:适度考虑异味等因素;
✓ 原则:选择严格和保守的标准(致癌风险小于10-6, 危害商
小于1)
14
如何判断需要详细采样分析?
判断要点(2):
--- 清洁对照点: ✓ 污染物种类:主要指重金属 ✓ 数据来源:政府、机构权威发布的数据或实测
制定样品分析方案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6
核查已有信息
第一阶段结论回顾(不同的承担单位、人员) 补充新的信息(时间长) 判断污染物的潜在分布(迁移转化)
37
常见的布点方法
块1 块2
采样点位
6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项目
内容
评述
目的 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护地下水水质,防治地下水污染。对于区域的地下水环境及其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该规范的 适用范围 地控下制水监的测环井境的监背测景,值包监括测国和控污监染测 控井制,监省测级。、市级、县级、适是用该范规围范涵的盖重了点场,地所环以境规调范查中,有但些由内于容场并地不环完境全调适查用并。不
评价内容
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如污染, 提出修复措施
评价对象所涉及到的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提出预防措施
评价阶段 分阶段
不分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潜在污染评价方式
评价手段
第二阶段采用客观评价技术 (如现场采样,检测等手段)
第三阶段风险评价和工程修复 4
预侧评价技术 一般运用各专项污染评价模式
场地环境调查的主要任务
✓ 土壤:根据污染土壤暴露途经选择,水源地须考虑对水源污 染的途径,建议使用居住却土地利用类型;
✓ 地下水:生活饮用水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其他;
✓ 其他:适度考虑异味等因素;
✓ 原则:选择严格和保守的标准(致癌风险小于10-6, 危害商
小于1)
14
如何判断需要详细采样分析?
判断要点(2):
--- 清洁对照点: ✓ 污染物种类:主要指重金属 ✓ 数据来源:政府、机构权威发布的数据或实测
制定样品分析方案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6
核查已有信息
第一阶段结论回顾(不同的承担单位、人员) 补充新的信息(时间长) 判断污染物的潜在分布(迁移转化)
37
常见的布点方法
块1 块2
采样点位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和监测培训课件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和监测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a7be0fa417866fb94a8e00.png)
继续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完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流域、地下水、农产品产地国家重
点监控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划
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 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
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 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文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场地污染形势
一、场地污染形势
工矿场地污染问题突出。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 采矿区等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均在30%以上。
流域性和区域性土壤污染问题突显。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 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 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 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 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国发〔2011〕42号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研究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备案制度及 污染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制度,明确治理、修复的责 任主体和要求。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划
一、场地污染形势
耕地受农药、化肥污染的面积不断扩大。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 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 和多环芳烃。
点监控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划
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 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
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 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文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场地污染形势
一、场地污染形势
工矿场地污染问题突出。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 采矿区等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均在30%以上。
流域性和区域性土壤污染问题突显。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 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 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 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 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国发〔2011〕42号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研究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备案制度及 污染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制度,明确治理、修复的责 任主体和要求。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划
一、场地污染形势
耕地受农药、化肥污染的面积不断扩大。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 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 和多环芳烃。
环境监测.ppt课件
![环境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1c3bcab8f67c1cfbd6b81c.png)
流进行了调查,总结出指数与水样污染程度的关系如下:
d值<1.0:严重污染; 值d 1.0~3.0:中等污染; 值d>3.0:清洁
3.硅藻生物指数
硅藻指数= 2AB2C100 ABC
式中:A——不耐污染藻类的种类数; B——广谱性藻类的种类数; C——仅在污染水域才出现的藻类种类数。
硅藻指数0~50为多污带;硅藻指数50~100为 α-中污带;硅藻指数100~150为β-中污带;硅藻 指数150~200为轻污带。
环境监测课件.ppt
生物监测的定义和方法
生物监测方法: 1利. 生用态生(物群的落组生分态、和个个体体、生种态群)或监群测 落 从 评对 生 价234环 物 提... 生 生 生境 学 供物 物 物的 依污测的体角据染试生内度,或理污(毒,称环、染性为为境生物测环生变化残定境物化指留、质监所标量致量测产测测突的。生定定变监的测测反定和应),
人食用这些水中生物后富集1000万倍。
第一节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第二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第三节 生物污染监测 第四节 生态监测
第一节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主要内容: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的意义;生物群落监
测方法;生物测度法;细菌学检验法。(注:细菌学检验法在 这里简要介绍,主要放在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课程中介绍)
(二)污水生物系统法
将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流按照污染程度和自净过 程,自上游向下游划分为四个相互连续的河段,即 多污带段、α-中污带段、β-中污带段和寡污带段, 每个带都有自己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根据 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表6.1为污水系统的部分生物学、化学特征。
表6.1 污水系统的部分生物学、化学特征
式中:A、B——分别为敏感底栖动物种类数和耐污底栖动物 种类数。
环境污染调查与监测
![环境污染调查与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f1415e8483d049649b665854.png)
10.20~10.26 水樣之採集與分離
1. 空氣與土壤樣品之採 2. 10.27~11.02 3. 集與製備 4.
27日舉辦 「大學校院英語 能力第一級測驗」
日期中 3~9 日期中考試
11.03~11.09 期中考 11.10~11.16 電泳技術簡介
1. 電泳分析技術原理 2.凝膠滲透層析技術
5 日教務會議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97 學年度第 1 學期課程進度表
科
開 課 班 級 主 參 講 要 考 授
目
名
稱 環境汙染調查與監測
系
□ ■ □ □
環工 教 書 方
二技 四技 碩士班 博士班
先修科目
年級 2 班 學 分 數
3
■ 單學期 □ 全學年
授 課 謝 季 吟 教 師
材 環境分析與監測 by 黃秀蓮 等編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目 Environmental Analysis,By Roger N. Reeve, 1994;環檢所公告檢測方法;美國環保署標 準方法 □ 分組討論 40 % % 元主 □ 參觀實習 30 % 內 □ 其他( ■ 期末考: ): 容備
29日舉辦 「大學校院英語 能力第一級測驗」 1日開國紀念日(放假)
日期末 5~11 日期末考試
1.請任課教師於第一節上課時,將本課程之教學進度、講授方式及成績考核方式告知修課同學;並請於規
十一 11.17~11.23 生物監測(一) 十二 11.24~11.30 生物監測(二) 十三 12.01~12.07 生物監測(三) 十四 12.08~12.14 十五 12.15~12.21
游離輻射偵測與防護 (一) 游離輻射偵測與防護 (二)
1. 植物樣品採集 2. 動物樣品採集 3. 汙染物於生物體內之分佈 生態環境生物相調查及生物指標建立 1. 生物體內生物毒性測試 (In Vivo Tests) 2. 生物體外生物毒性測試 (In Vitro Tests) 1.設備類的輻射防護 2.射源教師送交期中成績 截止 24~30 日體育運動週 28日校慶、29日運動大會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课件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635593bd64783e08122b7e.png)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
地下水问题日益突显,地下水污染事件频发
•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2009年上报环保部的环 境污染事件共计709起,6年内几乎上升了3倍, 其中以水污染事件居多
• 地下水污染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
(数据来源:北师大水科院丁爱中教授研究)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
地下水污染防治总体框架
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
1、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环发〔2008〕48号
重点开展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 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 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
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 意见
国发[2011]35号
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对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地区、行业和企 业进行集中治理。
深化重点领域污染综合防治。被污染场地再次进行开发利用的,应进 行环境评估和无害化治理。
继续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完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流域、地下水、农产品产地国家重
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 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 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两千万公顷,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 多万吨----中科院生态所
地下水问题日益突显,地下水污染事件频发
•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2009年上报环保部的环 境污染事件共计709起,6年内几乎上升了3倍, 其中以水污染事件居多
• 地下水污染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
(数据来源:北师大水科院丁爱中教授研究)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
地下水污染防治总体框架
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
1、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环发〔2008〕48号
重点开展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 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 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
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 意见
国发[2011]35号
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对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地区、行业和企 业进行集中治理。
深化重点领域污染综合防治。被污染场地再次进行开发利用的,应进 行环境评估和无害化治理。
继续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完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流域、地下水、农产品产地国家重
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 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 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两千万公顷,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 多万吨----中科院生态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治污设施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 重点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典型 污染场地和受污染农田为重点,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 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对责任主体灭失等历史遗留场 地土壤污染要加大治理修复的投入力度。
学习交流PPT
12
4、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环发[2011]63号
学习交流PPT
7
重点领域与任务
农用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搞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
学习交流PPT
90%污染最终都要归于土壤----全国人大代表 吴青
学习交流PPT
5
政策性文件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环发[2011]6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
“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投入20亿元,用于土壤 污染防治领域。将积极促进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科 技专项的开展。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物、 重金属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体系,形成若干解 决不同地域农村土壤环境问题的成套技术,推动土 壤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 康。
学习交流PPT
13
流域性和区域性土壤污染问题突显。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
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
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
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
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
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
和多环芳烃。
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
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
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两千万公顷,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
多万吨----中科院生态所
土壤污染以及地下水污染学更习交具流PP有T 隐蔽性,也更难治理
3
一、场地污染形势
工矿场地污染问题突出。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
采矿区等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均在30%以上。
点监控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
学习交流PPT
9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划
国发〔2011〕42号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研究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备案制度及 污染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制度,明确治理、修复的责 任主体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
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
重影响的污染场地,应采取措施防PPT
11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划
国 推发进〔重2点0地11区〕污4染2号场地和土壤修复。以大中城市周边、
到2015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出台一批 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 进一步完善;建立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土壤环境监测网 络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公众土壤 污染防治意识显著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土壤 污染防治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 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
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
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学习交流PPT
4
一、场地污染形势
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 由工业向农业转移 由城区向农村转移 由地表向地下转移 由上游向下游转移 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 逐步积累的污染演变成的污染事故频繁爆发
8
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
意见
国发[2011]35号
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对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地区、行业和企 业进行集中治理。
深化重点领域污染综合防治。被污染场地再次进行开发利用的,应进 行环境评估和无害化治理。
继续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完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流域、地下水、农产品产地国家重
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
学习交流PPT
6
1、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环发〔2008〕48号
重点开展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 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 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学习交流PPT
10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划
强化土壤环境监国管。发深〔化2土0壤11环〕境4调2查号,对粮食、蔬菜
基地等敏感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进行重点调查。开
展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试点。加强
城市和工矿企业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开展污染场地再利
用的环境风险评估,将场地环境风险评估纳入建设项目
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
2016年1月 沈阳
学习交流PPT
1
内容提纲
• 场地污染形势及相关政策 • 环保部场地修复相关技术导及指南 •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 •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
学习交流PPT
2
一、场地污染形势
耕地受农药、化肥污染的面积不断扩大。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
学习交流PPT
12
4、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环发[2011]63号
学习交流PPT
7
重点领域与任务
农用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搞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
学习交流PPT
90%污染最终都要归于土壤----全国人大代表 吴青
学习交流PPT
5
政策性文件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环发[2011]6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
“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投入20亿元,用于土壤 污染防治领域。将积极促进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科 技专项的开展。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物、 重金属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体系,形成若干解 决不同地域农村土壤环境问题的成套技术,推动土 壤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 康。
学习交流PPT
13
流域性和区域性土壤污染问题突显。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
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
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
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
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
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
和多环芳烃。
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
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
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两千万公顷,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
多万吨----中科院生态所
土壤污染以及地下水污染学更习交具流PP有T 隐蔽性,也更难治理
3
一、场地污染形势
工矿场地污染问题突出。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
采矿区等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均在30%以上。
点监控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
学习交流PPT
9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划
国发〔2011〕42号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研究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备案制度及 污染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制度,明确治理、修复的责 任主体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
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
重影响的污染场地,应采取措施防PPT
11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划
国 推发进〔重2点0地11区〕污4染2号场地和土壤修复。以大中城市周边、
到2015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出台一批 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 进一步完善;建立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土壤环境监测网 络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公众土壤 污染防治意识显著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土壤 污染防治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 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
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
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学习交流PPT
4
一、场地污染形势
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 由工业向农业转移 由城区向农村转移 由地表向地下转移 由上游向下游转移 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 逐步积累的污染演变成的污染事故频繁爆发
8
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
意见
国发[2011]35号
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对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地区、行业和企 业进行集中治理。
深化重点领域污染综合防治。被污染场地再次进行开发利用的,应进 行环境评估和无害化治理。
继续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完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流域、地下水、农产品产地国家重
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
学习交流PPT
6
1、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环发〔2008〕48号
重点开展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 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 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学习交流PPT
10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划
强化土壤环境监国管。发深〔化2土0壤11环〕境4调2查号,对粮食、蔬菜
基地等敏感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进行重点调查。开
展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试点。加强
城市和工矿企业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开展污染场地再利
用的环境风险评估,将场地环境风险评估纳入建设项目
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
2016年1月 沈阳
学习交流PPT
1
内容提纲
• 场地污染形势及相关政策 • 环保部场地修复相关技术导及指南 •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 •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
学习交流PPT
2
一、场地污染形势
耕地受农药、化肥污染的面积不断扩大。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