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论文改

合集下载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完美版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完美版

《小城镇建设论文》小城镇建设论文(一):小城镇建设论文目前,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作为有战略好处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

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务必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

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取发展起来的。

同样,此刻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久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取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

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

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3.5万人,而且此刻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

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此刻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

在这种状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状况看,要在面上透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可行的办法是,有选取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

基本的选取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能够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能够再少一点。

其次要选取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

小城镇建设论文改

小城镇建设论文改

小城镇建设论文改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题目:论中国之小城镇建设姓名:马波班级:10秋农村行政管理学号:年月日论中国之小城镇建设10秋行政管理马波内容摘要: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

我认为,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

关键词:阶段性与根本性;普及与重点;主体与商业;主导性与多样性;凝聚性与政策性。

正文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

但是,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必须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小城镇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与根本性目标决定方向,只有目标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

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有阶段性与根本性之分,二者绝对不能混淆,这必须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

所谓目标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各有不同的建设与发展目标。

比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搞好“几通一平”,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的目标。

这种阶段性的目标体现的是个性、特性与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

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是现在的薄弱环节。

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

这种根本性目标体现的是共性和普遍性。

因为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小城镇建设农村论文

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小城镇建设农村论文

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小城镇建设农村论文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建设农村小城镇不仅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农村市场的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建设农村小城镇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建设农村小城镇的意义建设农村小城镇的意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速。

同时,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劳动力外流也让不少农村地区陷入了就业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农村小城镇可以将城市与农村联系起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2、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中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

建设农村小城镇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地区发展。

3、提升农村市场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建设农村小城镇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市场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促进农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也可以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建设农村小城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资金问题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实力较弱,缺乏资金进行城镇化建设。

另外,农村小城镇的建设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投资,要求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在资金方面需要有大量的投入。

2、土地问题在建设农村小城镇时,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资源。

由于农村地区土地使用的特殊性,土地资源分散、土地流转难度大等因素也是阻碍农村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基础设施问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较低,建设农村小城镇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小城镇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小城镇建设的意义、目标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小城镇建设是解决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承载压力过大,人口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

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实现城市功能和人口资源的合理分散,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同时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实现城乡经济的互利共赢。

二、小城镇建设的目标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小城镇的经济竞争力;促进农村和小城镇的互动,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效流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战四、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面对小城镇建设的挑战,应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小城镇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吸引投资和人才的流入。

其次,应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考虑农民利益,使土地征收过程更加公正合理。

再者,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建立各类人才培训机构和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小城镇的人才储备。

最后,在小城镇建设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推行生态环境科技改造和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小城镇建设也面临着资金、土地、人才、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挑战。

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合理利用资源,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注重环境保护等方面,以推动小城镇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通用4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通用4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通用4篇)摘要:结合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壤污染分析的特点,总结了该类环评项目中开展土壤污染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介绍区内企业土壤污染的排查方式,归纳不同行业土壤特征污染物的分类,指出土壤污染现状评价的标准,汇总各类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措施,并结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方的职责加以明确。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小城镇正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特征。

随着对小城镇问题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

然而,目前,小城镇规模偏小,小城镇的电力、交通、供水、住宅、餐饮以及商业服务、社区服务等的发展不充分,再加之农民居住较分散,不集中,使得小城镇对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小城镇对乡镇企业的集中度较低,发展缓慢;小城镇重复建设严重,各地都只从小局部考虑,视野不宽眼光不远,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浪费了耕地;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我国长期实行的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来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村工业化、非农化与城市化、实际职业与户口身份登—记脱节,严重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等等问题。

1示范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放以来,我国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示范小城镇建设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并已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镇化进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1.1建筑生态文化,行政化严重我国城镇化的动力主体是政府,具有明显的超经济性。

长期以来政府行为左右城镇化。

这种政府发动型的城镇化使得城镇的数量和发展行政化严重,形成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

可以说,每级政权都将非农产业集中于自己的周围。

这种城镇网络的主要优点是各级政权可以集中有限的生产要素重点发展政权所在地的非农产业,其缺陷就在于容易造成政府利用权力对企业进行过多的干预。

由于政府是确立城镇化过程的主体,政府能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措施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盲目转移。

搞好小城镇建设的探讨论文

搞好小城镇建设的探讨论文

搞好小城镇建设的探讨论文1.概述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积极鼓励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意义童大自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重点发小城镇,通过小城镇建设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以来,国家每年都将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快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对实现每位小城镇人民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推进小城镇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规划理念陈旧,基建薄弱不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承接的作用,即既非纯粹的农村,也非完全的城市故小城镇中的项目建设对于未来成为城市的发展十分重要正是由于它的独具一格,才会有“乡村之首城市之末,,的称号七城镇相比农村来说,人口比较集中,企业也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乡镇企业,是农村通往城市的交通枢纽,文教,医疗,娱乐,购物场所等基础服务设施已经初具规模一方面,作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和人口交流的集散&;小城镇自从其诞生以柒,就木断大力推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大力建设小城镇,势必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更加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建设小城镇又在极力地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所以,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和基础建设是未来实现城市乡镇农村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关键点,它为广大农村和城市的城釦结合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在农村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的程中,文教区商贸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各种生活工作区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小诚镇中的生活工彳乍区过手分散化,不利于集中管理和城镇的美化,基础建设虽然很多,但是基础建设在局部地区设置较多,而某些人群聚集地却十分匮乏,设置还不够合理,很多地方有待完善由于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导致很多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十芬混乱,小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纽带的交流作用被严重弱化经济建设落后。

小城镇建设论文1000字

小城镇建设论文1000字

小城镇建设论文1000字小城镇建设论文1000字 1按照县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支持发展小城镇专题调研提纲的要求,我镇组织力量利用两天时间对发展小城镇、农民工向城镇积聚情况进行了周密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城镇建设现状**镇位于**县西北部,两市三县交界,总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58个行政村,是省级中心镇、全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一)城镇建设近年来我镇将城镇建设作为重头戏来抓,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和服务能力。

在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打造,统一规划图纸,一条街道一种风格、一种情调。

构筑起“三纵四横”路网框架,建成区从0.3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七街一城一市一园”的城镇格局;同时对城镇东、西、北三个出口进行改造,形成了“四季长青,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明显改善了城镇面貌。

在城镇建设中,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实用为上”的原则,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建设了建筑面积26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投资280余万元建设了**镇中心敬老院,五保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供养目标;投资1635余万元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使全镇居民都用上了优质自来水;投资200余万元的**汽车站竣工通车,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同时,对**中学、**卫生院、仁和园、文体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城镇管理城镇发展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

为改变小城镇“重建轻管”、“有硬件,无软件”现象,我镇注重管理方式、观念、制度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小城镇管理由“乡村管理型”向“城镇管理型”转变。

制定出台了《**镇小城镇管理办法》,与城镇居民、经营业户签订了门前“五包”协议,使城镇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编发了小城镇管理“三字经”,营造出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范文(2)

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范文(2)

农村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范文(2)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二:论文题目:谈小城镇土地合理利用评价体系摘要:小城镇在特定的时期,根据自身土地资源的特点,通过科学技术和规划布局的手段,使城市土地具有最佳的空间组合与利用方式,充分发挥土地功能要素在城市活动中的作用,以期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并保持这种效益的长期性。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土地合理利用应该包含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两方面,既要保证土地的经济效益,又要兼顾区域环境的保护,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反映。

关键词:小城镇;土地合理利用;评价体系小城镇土地合理利用的含义为:小城镇在特定的时期,根据自身土地资源的特点,通过科学技术和规划布局的手段,使城市土地具有最佳的空间组合与利用方式,充分发挥土地功能要素在城市活动中的作用,以期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并保持这种效益的长期性。

1、小城镇土地合理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土地合理利用的目标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利益最大化,这就决定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土地合理利用的程度,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因素。

1.1、土地资源状况。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一方面是指土地绝对数量的缺少,另一方面人口急剧增长,对土地需求越来越大,而土地的供给有限,造成供不应求的相对稀缺。

如果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就必须充分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尽量做到地尽其用,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

1.2、经济发展水平。

一方面,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财政越雄厚,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投入就越多,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配套设施就越完备,在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就能支持高密度和高强度的开发,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其用地结构、比重等都有所不同。

因此,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在土地合理利用的标准有所不同。

小城镇建设论文改

小城镇建设论文改

小城镇建设论文改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仅仅是热情和勇气。

为了高质量地建设中国的小城镇,实现农村城市化的目标,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小城镇建设目标需要区分阶段性和根本性。

明确目标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

阶段性目标指不同基础条件、不同时期和不同小城镇有不同的建设和发展目标。

例如,有的需要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需要搞好“几通一平”,有的需要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和环境问题。

这些阶段性目标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实现的。

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与重点小城镇建设需要平衡普及和重点建设。

普及是指将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技术推广到更多的城镇,以提高整个小城镇建设水平。

重点建设则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突出重点城镇的建设,以带动整个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城镇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普及和重点建设的比重。

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可以更注重重点建设,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城镇,则需要更多的普及,提高基础设施和环境水平。

三、小城镇建设的主体与商业小城镇建设需要注重主体建设和商业发展。

主体建设是指培养和发展小城镇的领导力量和社会组织能力,以推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商业发展则是指发展小城镇的商业和服务业,以提高小城镇的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

在实践中,需要注重主体建设和商业发展的平衡。

只有建立良好的领导力量和社会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地推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只有发展商业和服务业,才能提高小城镇的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

四、小城镇建设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小城镇建设需要注重主导性和多样性。

主导性是指在小城镇建设中,需要有一定的规划和引导,以确保小城镇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多样性则是指在小城镇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以实现小城镇建设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城镇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主导性和多样性的比重。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题目: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分校(站、点):学生姓名:学号:课程名称:《小城镇建设》完稿日期: 年月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摘要:文章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发展小城镇及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

通过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且通过小城镇的公共财政体制因势利导,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词:小城镇建设“三农"问题公共财政体制一、小城镇建设问题的提出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常抓不懈。

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三农”问题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如何解决这一大难题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

城市化就是通过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达到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

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战略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问题,而且众说纷纭。

有的人认为首先发展大城市好,有的人认为中等城市应该优先发展,有的人认为应着重发展小城市、小城镇,还有的认为应该保持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并进的战略。

那么,到底是发展哪种类型的城市呢?首先在观念上不应该惧怕人口的流动,而应该正视人口流动问题,因为只有通过人口流动才能保证长远的社会稳定.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要尊重中国的国情。

要想使中国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步就转移到大城市是不现实的,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资金问题、住房问题、交通运输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发展小城镇尽管有占用土地资源过多,浪费巨大,污染严重,不易管理,效率低下,在吸收就业方面也远远不如其他几种发展策略,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其在中短期解决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方面确实有其优势和可行性.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发展方向小城镇是80年代以来新建的乡镇企业的集中地,在地理位置上,小城镇的星罗棋布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有力的依托。

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

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

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还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本文主要探讨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提出有效的建设建议,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一、小城镇建设现状近年来,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城镇化计划,其中包括建设一批小城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一些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见成效:近年来,政府大力投入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过实施多项重点工程,小城镇的垃圾、污水处理和市政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

2. 工业化程度提高:一些小城镇开始向工业化转变,发展电子、机械、纺织等工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等,成为城市化的关键驱动力。

3. 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一些小城镇开始关注环保问题,推行绿色环保经济,建设生态示范城镇或实施多项生态修复工程,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

二、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具体表现如下:1. 经济结构不平衡:由于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大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且多数地区缺乏资本、技术、市场和品牌等支撑,动力不足、成长慢、发展速度较缓慢。

2. 治理理念不够先进:一些政府官员缺乏治理小城镇的先进理念,导致发展计划的不科学、财政投入的不合理和政策规划的不精准;一些地方政府重形式轻实际,担心影响自身的政绩考核。

3. 公共服务设施滞后:移民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带来了更多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消防等公共服务需求,但相关设施建设跟不上,质量与服务水平无法满足居民需求,人口流动性增大的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面临切实问题。

4. 生态环境恶化:一些小城镇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推行“污染换污染”等做法,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小城镇建设论文完美版

小城镇建设论文完美版

小城镇建设论文完美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

小城镇建设的优化与提升,不仅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本篇论文将介绍小城镇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丰富资源的大国。

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建设及人口发展却不平衡。

大城市在吸引人才及投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小城镇则因为资源较少、产业发展不够健全等具有外部因素的限制而面临发展难题。

中国的小城镇虽然数量庞大,但多数处于发展中。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小城镇的数量接近4万个,但实际上,80%以上的小城镇都存在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困境。

这些困境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为以下两类:(1)资源限制因素:很多小城镇资源短缺,存在生产力不足的问题。

在耕地资源、水资源、人口资源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限制。

特别是在资源开发方面,由于经济规模不足,大部分小城镇无法承担起资源开发的全部费用。

这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之一。

(2)机会与挑战: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也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另一个限制因素。

某些小城镇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也可能因地理位置、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特殊优势而成为特色小城镇。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特色小城镇的优势,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那么也能达到快速稳健发展的目的。

以上限制因素虽然让小城镇的发展困难重重,但是这并不是说小城镇就无法发展。

关键在于如何在资源约束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机会与挑战下,提高小城镇内部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二、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小城镇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棘手的是这些问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快速发展经济这一核心目标下,如何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价值,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一大难题。

以下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1、财政投入问题:在小城镇建设中,财政投入是一项重要的资源组成部分。

因此需要响应政府号召,重视财政资金的投入。

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3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3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3篇】【篇一】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小城镇建设摘要: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小城镇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小城镇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好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何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小城镇建设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探究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之道.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既然农村区域经济和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那么要想做到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就要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阻碍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探索解决之道,为区域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可能.一、当前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小城镇发展占用农村区域发展用地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面积也不断扩大.需要建设更多的高楼大厦和商务住宅区,因此,对于土地面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有效数据显示,1997年至2013年建设占用耕地3700万亩,同期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增加5100多万亩,可见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土地面积的占用越来越多.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对于用电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大,大量的农田被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对于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利.经过小城镇建设征用的土地,土质难以恢复原貌,土地受到化工原料的污染,肥力下降,土地贫瘠,还含有有害物质,不适合继续耕种.(二)城镇化发展挪用大部分建设资金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建设的项目众多,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虽然耗费的资金较多,但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地区在发展城镇化建设上,不惜耗费巨额资金,将地区绝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城镇化的建设中.相对于城镇化建设而言,农业区域发展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但周期长,收益率不高,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对农业投资上,很多地区都不够重视,导致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生产面积小,难以做到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此外,城镇化建设征用耕地的费用较低,而且征收的资金也多用于城镇化建设,导致农业发展更加困难.二、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反之,城镇化发展还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以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一)完善土地制度首先,应完善相关的土地制度,保障农业生产的基本农田面积.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式保障城镇建设的足够面积,这就需要在建设城市建筑时,采用高科技技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建筑物高度.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土地征收制度,对于居民点分散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搬迁,实现农业生产用地的集中,方便机械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要不断研发农产品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上农产品的产量.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不多时,尽可能将城镇化扩展的方向转向其他相近的地区,尽量不占用农田和耕地.(二)发挥财政的调控作用发挥财政宏观调控功能,国家的财政支持是城镇化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也是保障城镇化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财政对于两者间的宏观调控,首先,要重点加大对农村的投资.中国是人口大国,13多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必须保证粮食的稳定产量.为了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财政应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进行投资,为大型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提供便利.对于农民购买的机械化产品实施优惠补贴政策,让农民买得起设备,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另外,对于农业生产的其他所需工具和产品,也要适当进行补贴,保证农民的生产成本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农产品价格也要进行调节,保障农民的劳动和收入成正比.在农产品品种研究上,加大财政对于农产品品种的研究投入,为农民提供更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三)以体制改革激活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改变当前小城镇投资的单一化局面,实现对于农村区域经济投资的多元化,利用市场来间接调控经济.这就要求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上要完善优化,对于城镇的相关配套设施包括土地的征用,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对于小镇的相关建设方面,进行公开的招标,吸引资源向城镇汇集;还可开创合资项目,吸引投资,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城镇经济发展好了,自然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除了通过城镇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外,还要加强农村自身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新型的农村合作化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倡、帮助农村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村地区对于高科技产品的应用,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三、小结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好了,能推进城镇化向城市化迈近,也能推动自身的城镇化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除了上述的相关推进措施外,还有很多经济调节方法,需要在区域经济建设中不断摸索、探究.【篇二】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按照县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支持发展小城镇专题调研提纲的要求,我镇组织力量利用两天时间对发展小城镇、农民工向城镇积聚情况进行了周密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论文

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论文

探析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问题。

城乡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制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政策后,全国各地均结合了自己的区域特色状况,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在城市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了广大农村、小城镇等地区的经济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科学规划小城镇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life, competition in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trend as decided by the incomplete product semifinished product room will be replaced. the hardbound room becaus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time saving, convenient, economical, high quality, and ease of management for mortgage and other advantages and win, more and more accepted by the public. in this paper the hardbound room construction process, project management features, difficulty undertook analysis and summary, combined with project management, how to do well the refined decor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topic to talk about individual view.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key words: small town; planning;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小城镇在社会经济中是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纽带,也是我国的区域性政治、文化、科技、经济、信息中心。

电大作业论文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5篇范文)

电大作业论文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5篇范文)

电大作业论文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5篇范文)第一篇:电大作业论文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加快小城镇建设,走符合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一、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近年来,小城镇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

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

在东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些中、西部地区县级市甚至地级市的水平。

尽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

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惜举债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和标志性建筑。

还有一些地方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以及“县改区”、“乡改镇”等,把规划区做大,把开发面积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

很多地方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一些地区把城镇化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原则绝对化。

简单地将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片面强调要在本市或本镇建多少工厂和制造业基地。

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不惜代价招商引资,盲目上工业项目,但却忽视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互为前提的作用。

还有一些城市脱离本地实际,贪大求洋,追求高标准,试图建成国际性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等;只重视现代服务业,不重视那些能增加就业、吸纳农民进城的一般性服务行业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正式版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正式版

《小城镇建设论文》小城镇建设论文(一):小城镇建设论文目前,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作为有战略好处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

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务必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

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取发展起来的。

同样,此刻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久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取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

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

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 3.5万人,而且此刻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

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此刻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

在这种状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状况看,要在面上透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可行的办法是,有选取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

基本的选取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能够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能够再少一点。

其次要选取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

最新小城镇规划方案设计论文

最新小城镇规划方案设计论文

小城镇规划方案设计论文1城市规划要解决的问题1.1需解决土地使用问题在选择小城镇建设发展用地时,不仅要全面地分析评定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建设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其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等社会政治方面,小城镇风貌、历史文化遗迹、风景旅游及革命胜地等文化方面,这些条件都会对用地适用性的综合评定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影响小城镇的土地规划。

在实际城镇规划过程中,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之间要保证相互协调,相互衔接。

规划时要认真贯彻土地供应政策、宅基地使用政策、承包地去留政策、土地置换政策、土地收益分配政策。

1.2需正确处理人口的规模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镇,我们在城镇规划时应合理确定村镇人口数量,通过分析全县和镇区人口增长情况,确定各级人口比例,预测出村镇人口变化趋势。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偏僻地区,由于交通、区位、资源的限制,人口逐渐减少,规划时应采取村庄合并措施,也可以鼓励村民到城镇买房。

1.3需处理好村庄的撤并措施村庄合并不能操之过急、过快,要认真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循序渐进,根据不同的条件制定不同的合并措施。

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村庄合并规划的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当地规划措施,同时帮助其树立规划意识;乡镇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应强调规划的严肃性,可以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规划的实施提供保证;规划过程应遵循连续性原则;改善基础设施,利于群众主动迁居;改变农村土地使用制度。

2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也不同。

如河北省环京津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规模大,交通方便,有的甚至接近城市水平,而有些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普遍滞后,道路缺乏铺装,城镇建设起步晚,在建制镇和集镇地区人均绿化面积偏低,多数城镇规划设计时只是粗放式的规划设计而没有详细的内涵延伸,有些地方存在人口聚集。

2.1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再局限于古代的水路交通,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小城镇的发展原来越重要。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小城镇建设论文(一):论文题目:新型城镇化助力镇宁同步小康摘要:镇宁自治县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镇宁自治县以“产业兴城镇、绿色显安宁”为主题,按照“全域镇宁、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要求,大力建设以“五型城市”为载体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力求“建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

应势而谋提高城镇化质量镇宁抢抓安顺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镇宁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抓产城融合。

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三次产业为支撑,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型城市。

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构成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就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6260人就业。

促进山地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融合,各级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各具特色,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总部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晨春石业、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天韵石尚等基地总部先后启动建设,西南石材交易中心、镇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相互支撑。

抓绿色协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规划设计充分融合镇宁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

做好山与水的文章。

紧紧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目标,依山傍水进行规划发展,建设真武山、云盘山、蝴蝶山、青龙山等一批山体公园,打造红旗湖公园,推进白马湖森林公园建设,美化穿城河沿岸生态景观,山水田园城市初具规模。

经营好绿色生态资源。

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绿色生态的城市概念深入人心。

小城镇建设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

小城镇建立论文篇一: 关于小城镇建立的论文关于小城镇建立的论文学员姓名万国清专业农村行政治理学校景泰电大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小城镇建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开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各类矛盾凸现。

为有效处理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征询题, 增加城镇人口, 扩大农副产品的市场空间范围, 提高农民相对收入水平, 为此, 统筹城乡协调开展, 农村小城镇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城镇建立协调开展可持续开展一、小城镇建立的严肃性和必要性一、小城镇建立的严肃性和必要性小城镇是我国在城镇化建立过程中经济开展的桥头堡, 属于当地经济最爽朗的主导力量。

目前, 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立正处在一个加速开展阶段, 小城镇的建立作为城乡协调开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介于大中小城市与农村之间, 它的顺利建立必定使得城乡构成一种优势互补、经济双向良好互动的场面。

小城镇建立的必要性按照我在调查研究中觉察, 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加快小城镇建立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化解农村深层矛盾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但资源分布不均, 总体来说, 有资源和地理优势的地点, 经济相对兴隆。

但是大部分的地点经济开展相对滞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本身生计征询题, 不可能全部涌入大城市, 被大城市全部包容, 他们除了可耕作的土地之外, 没有其他可提高收入的来源, 仍然连续几千年来的耕作方式, 收入总量特别难有大幅度的提高。

要使农民更加富有、收入增加, 更早地步入小康社会, 最根本有效地确实是在大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小城镇, 以小城镇建立为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开展, 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空间, 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 处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 从而使“三化”落到实处。

2.小城镇建立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约, 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 为实现农村产业化运营打下坚实根底农业要开展, 农民收入要实现稳步增加, 前提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集中治理、开展规模化运营, 集约土地, 按照如今农村的开展现状以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累积下来无规划的陋习, 缺乏科学规划, 往往住户按照本人的爱好来选址建屋, 农村散居现象弊端特别大, 一是浪费土地,单位建筑用地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二是房屋质量差,平安系数低,农户的生命财产平安得不到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题目:论中国之小城镇建设姓名:**班级:10秋农村行政管理学号:*************年月日论中国之小城镇建设10秋行政管理马波内容摘要: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

我认为,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

关键词:阶段性与根本性;普及与重点;主体与商业;主导性与多样性;凝聚性与政策性。

正文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

但是,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必须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小城镇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与根本性目标决定方向,只有目标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

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有阶段性与根本性之分,二者绝对不能混淆,这必须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

所谓目标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各有不同的建设与发展目标。

比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搞好“几通一平”,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的目标。

这种阶段性的目标体现的是个性、特性与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

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是现在的薄弱环节。

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

这种根本性目标体现的是共性和普遍性。

因为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小城镇“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

所以说,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做“花瓶”、搞摆设,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居住,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这里安家落户,其他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

从我国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看,现在有一些领导特别是不少小城镇的领导对此并不明确,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三个通病: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重经济效益,轻镇区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必须向相关领导特别是小城镇的领导进行宣传教育,使之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

各级领导所制定的一切政策,所采取的一切工作措施,都要围绕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目标服务。

同时,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部署、检查与考核,都应当以人口集中这一根本目标为中心。

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了,这项工作就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

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择发展起来的。

同样,现在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远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择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

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

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3.5万人,而且现在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

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现在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情况看,要在面上通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可行的办法是,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

基本的选择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可以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可以再少一点。

其次要选择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

再次是要尽早把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合并到就近的强镇或重镇。

如果暂时不合并,也不要铺开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上大的企业项目,防止造成更大的浪费。

这样,把重点城镇突出起来了,再加上强有力的工作,小城镇就能健康发展,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就一定会大大加快。

三、承担小城镇基础建设组织的主体性与商业性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

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

但是,基础设施投资是要花大钱的。

根据青岛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供5万到10万人口生活的城镇基础设施,需要3亿元以上人民币。

这么多的资金从哪里来?于是,有的小城镇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办法,投资口号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投资来源是“国家拨一点、企业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结果很快没了后劲;也有的小城镇为筹资,违章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征收各种杂费,甚至违法集资,结果不仅不解决大问题,还带来若干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小城镇政府自恃经济实力强,对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甚至直接投资建设楼堂馆所和商品批发市场等,但是当他们难以为继之时,却没有资格向银行借贷,结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甚至使小城镇建设被迫搁浅。

以上这些做法之所以行不通,甚至走入死胡同,根本原因是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

要进入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柳暗花明之路,必须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

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无偿性的。

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学校、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应该由企业来筹资建设。

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

不管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可以参与投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

这样做,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在明确了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

具体可以参考城市建设开发的模式,大部分可以基础设施为抵押物向企业借贷,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拉动作用。

这样,企业性的投资主体将更有活力,商业性的投资方式将更有基础。

四、小城镇产业的主导性与多样性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而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使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

著名的江西景德镇和贵州茅台镇,就是因为有“瓷”和“酒”为主导产业,其镇才得以长久延续并名闻天下。

但是,从全国的小城镇看,大部分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同构现象非常严重。

而且,这些产业很不牢靠,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这样的小城镇,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现在要重视的是,一方面,在选择重点发展的小城镇的时候,要考虑有主导产业基础,而且其产业有生命力、有良好的延续发展前途,这样的小城镇才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个城市,达到我们建设小城镇的预期目的。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小城镇,尽早树立建造主导产业的强烈意识,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等优势,扬长避短,尽快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

同时,还要帮助已经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真正形成有广泛影响、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

为了使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主导产业不撞车,要注重产业的多样性,在更广的产业范围内进行选择。

从我国的整体情况看,小城镇可选择确立的主导产业有以下一些类型:一是基础农业型。

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服务,形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发展。

二是工业主导型。

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或形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应当以此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

三是商业贸易型。

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可以通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

四是旅游开发型。

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或靠山靠海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形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

五是交通枢纽型。

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并搞好三产配套,形成新型城镇。

六是海洋开发型。

沿海的小城镇可围绕海字大做文章,诸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等,形成以海洋渔业为中心内容的主导产业。

七是资源采掘型。

有矿藏资源的小城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采掘为龙头,带动运输、加工工业共同发展,形成矿务小城镇。

以上主导产业类型,仅仅举例而已,实际上大部分小城镇都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形成不同特色的主导产业,关键是善于发掘、组织和利用。

五、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与政策性目前,建制城镇的人口普遍偏少。

青岛市郊区是我国比较发达的一个区域,小城镇建设起步也比较早,但现在居住在镇区的人口平均也不过6000多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当地原有农民,外地迁入定居的很少,而且有的小城镇人口还呈减少趋势。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建制镇的平均人口不足3000人,许多所谓的镇根本名不副实。

小城镇的人口凝聚性差,主要是政策性原因。

政策不对头,就不能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集中。

具体表现为:一是户籍障碍。

没有户口好多事情很麻烦,而要迁移户口既有政策限制,又有各地不同的附加条件约束,诸如交纳增容费、落户费等。

二是承包地与资产障碍。

多数农村现行的办法是,凡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每个农民均有一份儿的集体财产更不能变现付给你。

三是宅基地障碍。

农民进入小城镇,等于放弃原来不花钱的宅基地,再花钱购买新宅基地,很多农民认为不划算。

除此以外,更可怕的是领导意识障碍。

一些小城镇的领导不懂人口集中能带来商机与活力,错误地认为是增加小城镇负担,从而对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采取限制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