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

合集下载

什么是电磁屏蔽,原理目的是什么,作用及重要性是什么?

什么是电磁屏蔽,原理目的是什么,作用及重要性是什么?

什么是电磁屏蔽?所谓电磁屏蔽就是利用屏蔽体对电磁波产生衰减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大小用屏蔽效能来度量。

用屏蔽体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

1在通信方面屏蔽就是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

常选择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磁导率的导体作为屏蔽物的材料。

因为高导电性材料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感应电流。

这些电流按照楞次定律将削弱电磁波的透入。

采用的金属网孔愈密,直到采用整体的金属壳,屏蔽的效果愈好,但所费材料愈多。

高导磁性的材料可以引导磁力线较多地通过这些材料,而减少被屏蔽区域中的磁力线。

屏蔽物通常是接地的,以免积累电荷的影响。

电磁波向大块金属透入时将不断衰减,直到衰减为零。

衰减的程度随着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及电磁波频率的增加而加大。

屏蔽的要求较高时往往采用多层屏蔽。

2例如有时采用铸铁、坡莫合金、电解铜3种材料制成多层屏蔽,以满足导电、导磁等要求。

但是实现完全的屏蔽是很难办到的,因为被屏蔽的区域与其余区域之间往往仍需要有电路的连接,引线与引线、引线与外壳之间总存在着绝缘间隙,仍然为电磁波提供通道。

即使对于完全封闭的金属壳,在频率极低的外部电磁场作用下,理论上内部的磁通密度并不为零。

电磁场在导电介质中传播时,其场量(E和H)的振幅随距离的增加而按指数规律衰减。

从能量的观点看,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传播时有能量损耗,因此,表现为场量振幅的减小。

导体表面的场量最大,愈深入导体内部,场量愈小。

这种现象也称为趋肤效应。

利用趋肤效应可以阻止高频电磁波透入良导体而作成电磁屏蔽装置。

它比静电、静磁屏蔽更具有普遍意义。

电磁屏蔽是抑制干扰,增强设备的可靠性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

合理地使用电磁屏蔽,可以抑制外来高频电磁波的干扰,也可以避免作为干扰源去影响其他设备。

电磁兼容技术-屏蔽-第四讲

电磁兼容技术-屏蔽-第四讲

7
r f r
1 20 10 6.68 10 5 0.61
3
7
z wm 2f 0 r 2 20 107 4 10 7 0.5 0.08
故多次反射修正因子为:
B 20 lg[1 ( z m z wm ) 2 /( z m z wm ) 2 10 0.1 A (10 s 0.23 A j sin 0.234 )] 20 lg[1 (0.08 6.68 10 5 ) 2 /(0.08 6.68 10 5 ) 2 10 0.17.235 (10 s 0.23 7.235 j sin 0.23 7.235 )] 1.81 dB
第四讲-----电磁屏蔽
4.1电磁屏蔽基本概念
抑制以场的形式造成干扰的有效方法是电磁屏蔽。 所谓电磁屏蔽就是以某种材料〔导电或导磁材料) 制成的屏蔽壳体(实体的或非实体的)将需要屏蔽的 区域封闭起来,形成电磁隔离,即其内的电磁场不 能越出这一区域,而外来的辐射电磁场不能进人这 一区域(或者进出该区域的电磁能量将受到很大的 衰减)。
吸收损耗:电磁波在屏蔽材料中传播时,会有一部分 能量转换成热量,导致电磁能量损失,损失的这部分 能量称为屏蔽材料的吸收损耗。 多次反射修正因子:电磁波在屏蔽体的第二个界面 (穿出屏蔽体的界面)发生反射后,会再次传输到第 一个界面,在第一个界面发射再次反射,而再次到达 第二个界面,在这个截面会有一部分能量穿透界面, 泄漏到空间。这部分是额外泄漏的,应该考虑进屏蔽 效能的计算。这就是多次反射修正因子。
4.3.1电磁屏蔽效能
屏蔽前的场强E1 屏蔽后的场强E2
对电磁波产生衰减的作用就是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作用的大小用屏蔽效能度量: SE = 20 lg ( E1/ E2 ) dB

电磁屏蔽的概念是什么

电磁屏蔽的概念是什么

电磁屏蔽的概念是什么电磁屏蔽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电磁波在电子设备或电路之间的干扰和传播,以保证设备和电路的正常运行。

电磁屏蔽是现代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各种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电磁辐射的增加,电磁干扰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电磁波属于一种电磁场的传播形式,它包括电场和磁场的变化。

电磁波可以通过电磁辐射的方式传播,不受物质的限制。

然而,当电磁波遇到物体时,它们可能被吸收、反射或传播。

一些电磁波的频率或能量可能会干扰或损害电子设备或电路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控制和屏蔽这种干扰。

电磁屏蔽可以分为外部屏蔽和内部屏蔽两种类型。

外部屏蔽主要是通过在设备或电路周围放置屏蔽材料来阻挡外来电磁波的干扰。

这些屏蔽材料通常是一些导电或磁性材料,可以吸收或反射电磁波,从而保护设备或电路免受干扰。

内部屏蔽是指在设备或电路内部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屏蔽罩、屏蔽板、屏蔽接地等,来阻挡或隔离电磁波的传播和干扰,以保证设备或电路的正常运行。

在电磁屏蔽中,最常见的屏蔽材料是金属。

金属可以有效地反射电磁波,对高频电磁波的反射效果尤为显著。

金属屏蔽材料通常有金属网、金属膜、金属箔等形式。

这些金属屏蔽材料可以被制成屏蔽罩、屏蔽板等形式,用于包围设备或电路,并且要与地面接地,以实现有效的屏蔽效果。

除了金属,其他材料,如导电纤维、导电涂层等也可以用于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应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电子设备制造中,电磁屏蔽可以防止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中,电磁屏蔽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电磁波辐射控制中,电磁屏蔽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不良影响。

在实际的电磁屏蔽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屏蔽解决方案。

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多层屏蔽结构,利用多层屏蔽材料的叠加效果来提高屏蔽效果。

此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屏蔽技术,如屏蔽接地、屏蔽隔离、屏蔽滤波等,来满足不同的屏蔽要求。

什么是电磁屏蔽?原理是什么?

什么是电磁屏蔽?原理是什么?

什么是电磁屏蔽?原理是什么?什么是电磁屏蔽呢?简单的来说,电磁屏蔽就是屏蔽信号的,用金属材料做成一个密封的箱子,全方位的包裹,防止外面的信号进入空间,同时也保证里面的信号传播出去。

我们的屏蔽体不仅仅只有金属材料,还有很多其他的材料,屏蔽体就是由这些材料构成的,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

屏蔽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静电屏蔽,主要用于防治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影响,另一类是电磁屏蔽,主要用于防止交变电场、交变磁场以及交变电磁场的影响。

其中静电屏蔽应该注意两点:完善的屏蔽体和良好的接地。

电磁屏蔽不但要求有良好的接地,而且要求屏蔽体具有良好的导电连续性,对屏蔽体的导电性要求要比静电屏蔽高得多。

因此电磁屏蔽的常见材料有:铜板、铜箔、铝板、铝箔、钢板或金属镀层、导电涂层。

一、电磁屏蔽的原理很多人对于电磁屏蔽的理解都是觉得被一个金属的盒子罩住并且接地就能够达到屏蔽的功能,其实这种结论是错误的。

因为我们的电磁屏蔽是需要在保证良好的接地前提下将干扰信号终止于由良导体制成的屏蔽体。

电磁屏蔽的原理就是有金属屏蔽体通过反射或者是吸收来进行干扰信号源,由于随着频率的增高,波长变得与屏蔽体上孔缝的尺寸相当,从而导致屏蔽体的孔缝泄漏成为电磁屏蔽最关键的控制要素。

二、被动屏蔽和主动屏蔽:我们的电磁屏蔽还分为主动屏蔽和被动屏蔽。

被动屏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有人攻击我们进行反抗,被动屏蔽主要是屏蔽外来的信号;主动屏蔽就是内部问题了,主要是防止内部的信号泄露出去而进行的屏蔽。

被动屏蔽体多用于屏蔽对象与干扰源相距较远的场合,如屏蔽室等。

什么是电磁屏蔽?原理是什么?上述就是小编的总结于分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是指将电磁波传播的能量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防止其对周围设备和系统产生干扰的方法。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波动现象,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等。

当电磁波遇到各种物体时,会发生折射、反射、透射和吸收等现象。

电磁屏蔽原理就是通过选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降低电磁波的传播能量,使其无法穿过屏蔽结构,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电磁屏蔽的常用材料包括金属、导电涂层、电导纤维等。

金属是最常见的屏蔽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吸收和反射电磁波。

导电涂层则是在物体表面喷涂一层导电材料,形成导电薄膜,起到屏蔽电磁波的作用。

电导纤维是一种导电纤维材料,其纤维表面被导电涂层包覆,可用于制作柔性屏蔽材料。

除了材料选择外,屏蔽结构的设计也是实现电磁屏蔽的关键。

常见的屏蔽结构包括金属屏蔽箱、金属网格、金属箔等。

金属屏蔽箱是用金属材料构成的封闭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挡电磁波的传播。

金属网格则是将金属线或金属薄片编织而成,可以成为一种透明且有效的屏蔽结构。

金属箔是一层薄的金属膜,可以贴附于物体表面,起到屏蔽电磁波的作用。

总之,电磁屏蔽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屏蔽结构,可以有效地限制电磁波的传播范围,以减少干扰并保护周围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shielding)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和工程技术,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也非常重要的应用实用价值。

本文深入研究电磁屏蔽原理,并介绍电磁屏蔽的具体应用。

1.磁屏蔽的概念电磁屏蔽是一种在科学中用于阻隔、消除、减少或绝缘一个物体对外界电磁波的影响的方法。

它通过相反的电磁波来抵消外部的电磁波,从而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效果。

它可以有效地阻止电磁波及其传输和分布,减少或者抑制外界电磁场的干扰,从而有效保护设备或系统遭到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2.磁屏蔽的原理电磁屏蔽的原理是通过一个覆盖物,它能够有效吸收入射的电磁波,以致于降低外部电磁波对内部设备的影响。

它的原理是:当电磁波碰到屏蔽介质时,通过磁力线的改变和电荷蓄积,形成一种反射电磁波,使其与原始电磁波抵消,从而形成电磁屏蔽效应。

3.磁屏蔽的具体应用电磁屏蔽可以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子系统或部件中,以避免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它可以用于电子设备的绝缘层,以及电子操作台的绝缘层,以及高科技设备如测控仪器系统的敏感性部件的屏蔽层,以便阻止外部电磁波干扰。

此外,电磁屏蔽还可以用于汽车车辆、发电机组、电网设施等重要场所,以有效防止电磁干扰、保护电力系统和其他重要设备的正常工作。

4.结电磁屏蔽是一种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物理技术,它可以有效阻止电磁波及其传输和分布,减少或者抑制外界电磁场的干扰,从而有效保护设备或系统遭到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以及用于汽车车辆、发电机组、电网设施等重要场所,保护电网的正常工作。

此外,还有些电磁屏蔽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当今社会技术的发展与电磁屏蔽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我们还需要对其原理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实践应用中把握其作用并发挥最大效果,以满足社会技术发展的需求。

电磁波屏蔽原理

电磁波屏蔽原理

电磁波屏蔽原理
电磁波屏蔽是指通过特殊材料、结构或装置来阻挡电磁波的传播。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反射屏蔽:利用材料的反射特性,将电磁波反射回原来的传播方向。

这种屏蔽方式常用的材料包括金属、导电涂层等,其表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将电磁波反射回源头。

2. 吸收屏蔽:利用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将电磁波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阻止其继续传播。

常用的吸波材料包括碳纤维、铁粉等。

3. 散射屏蔽:利用材料对电磁波的散射效应,将电磁波从原来的传播方向中偏离。

散射效应可以通过调节材料的形状、大小和分布等来实现。

常见的散射材料包括金属网、金属片等。

4. 绝缘屏蔽:利用材料的绝缘性质,将电磁波的传播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

绝缘屏蔽常用的材料包括胶体、聚合物、绝缘涂层等。

以上原理往往结合使用,通过屏蔽材料的选择、组合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阻挡、吸收或散射电磁波的传播,达到有效屏蔽电磁波的效果。

电磁辐射屏蔽方法

电磁辐射屏蔽方法

电磁辐射屏蔽方法
电磁辐射的屏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静电屏蔽:为了避免外界电场对仪器设备的影响,或者为了避免电器设备的电场对外界的影响,用一个空腔导体把外电场遮住,使其内部不受影响,也不使电器设备对外界产生影响,这就叫做静电屏蔽。

具体实现时可以采用空腔导体(金属壳、金属网)来实现静电屏蔽。

2. 隔离:增加辐射源与人体的距离,降低辐射强度。

3. 时控:减少接触辐射源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场中。

4. 个人防护:使用防辐射服、眼镜、帽子等专业设备,或者穿着宽松、透气、棉质的衣物,避免佩戴金属饰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电磁屏蔽的原理

电磁屏蔽的原理

电磁屏蔽的原理
电磁屏蔽是一种减少或阻挡电磁波传播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导电性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绝缘性材料的绝缘性能,以及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衰减特性。

电磁波的传播是以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传递的。

当电磁波遇到导电材料时,会发生电磁波吸收和反射。

导电材料可以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少电磁波的传播。

此外,导电材料表面的自由电子会对电磁波产生反射作用,将电磁波反射回去,减少其传播。

绝缘材料内部存在弱的电流漏泄现象,这使得绝缘材料具有抑制电磁辐射的能力。

当电磁波遇到绝缘材料时,电荷在材料中移动的过程中会发生电荷和电场的重分布,从而使电磁波能量被损耗和分散,降低电磁波的穿透性。

为了提高电磁屏蔽的效果,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增加导电材料的厚度、使用多层屏蔽结构、在导电材料之间加入绝缘层等。

这些手段能够增加电磁波与导电材料的相互作用,提高屏蔽效果。

总的来说,电磁屏蔽的原理是通过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相结合,利用反射、吸收和分散等特性来减少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达到屏蔽电磁波的目的。

电磁干扰屏蔽方法

电磁干扰屏蔽方法

电磁干扰屏蔽方法电磁干扰是由于电磁波的发射和传播而引起的噪声和干扰现象,它可以对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障碍。

为了减轻和屏蔽这种干扰,人们开发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电磁干扰屏蔽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屏蔽材料。

屏蔽材料是一种在电磁波频率下具有高导电性和高磁导率的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吸收和散射从外部到达设备的电磁波。

常用的屏蔽材料包括金属膜、金属箔和金属网。

这些材料可以覆盖在电子设备的外部,形成一个屏蔽层,以阻挡外部电磁波的入侵。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屏蔽房间。

屏蔽房间是一种由屏蔽材料构成的封闭空间,可以提供更好的电磁干扰屏蔽效果。

这种房间可以完全屏蔽外部电磁波的干扰,并保证设备在内部正常工作。

屏蔽房间通常用于对电磁波敏感的实验室、医疗设备和军事设备等场所。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屏蔽接地。

屏蔽接地是通过将设备和系统与地面连接来减轻和屏蔽电磁干扰。

地面能够吸收和分散电磁波,从而减少电磁波对设备的干扰。

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合适的接地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种方法是使用屏蔽线缆。

屏蔽线缆是一种具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可以阻挡电磁波的干扰。

它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提供了额外的屏蔽保护,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屏蔽线缆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网络和音视频传输等领域。

第五种方法是使用滤波器。

滤波器是一种可以选择性地通过或屏蔽特定频率电磁波的装置。

它可以将需要传输的信号通过,同时过滤掉其他无用的频率干扰。

滤波器可以在电源线路、通信线路和传感器等设备上使用,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电磁干扰屏蔽技术,如电磁波隔离、辐射源减弱和电磁屏蔽器的设计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都旨在减轻和屏蔽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电磁干扰屏蔽是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

在设计、安装和维护电子设备和系统时,采用适当的屏蔽方法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磁屏蔽的原理

电磁屏蔽的原理

电磁屏蔽的原理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但同时也面临着电磁辐射的问题。

电磁辐射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电子设备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研究出了电磁屏蔽技术。

电磁屏蔽是指将电子设备内部的电磁场隔离开来,以防止外部电磁场对设备产生干扰。

电磁屏蔽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
电磁波可以被金属等导体反射和吸收。

在电子设备内部,通过加装金属屏蔽罩或使用金属覆盖物等方法,可以将电磁波反射回去或者吸收掉,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2. 电磁波的衰减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

在电子设备内部,可以通过采用屏蔽材料、加装滤波器等方法,使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衰减,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3. 防止电磁泄漏
电子设备内部的电磁波如果泄漏出去,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干扰。

因此,在设计电子设备时,需要采用合适的屏蔽措施,防止电磁泄
漏。

4. 接地的作用
在电子设备内部,正确的接地是保证屏蔽效果的必要条件。

通过将设备内部的金属屏蔽罩接地,可以将电磁波引导到地面上,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除了上述原理之外,电磁屏蔽还需要考虑屏蔽的频率范围、屏蔽的材料选择、屏蔽的结构设计等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屏蔽措施。

电磁屏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和设备的危害,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作。

电磁屏蔽的原理是啥

电磁屏蔽的原理是啥

电磁屏蔽的原理是啥电磁屏蔽是一种通过阻挡或吸收电磁辐射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外部电磁干扰的技术。

它基于电磁波的特性,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限制电磁波的传播,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波动,并以光速传播。

频率和振幅的不同决定了电磁波的特性,同时也决定了电磁波对电子设备的影响程度。

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如果受到外部电磁波的干扰,可能会导致电路故障、数据丢失或其他不正常运行的现象。

电磁屏蔽的原理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和结构来限制电磁波的传播和入侵。

以下是电磁屏蔽的一些主要原理和方法:1. 反射:电磁波在遇到屏蔽材料时,会发生反射。

屏蔽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或磁导率,使电磁波无法穿透材料表面,从而反射回去。

2. 吸收:电磁波在遇到屏蔽材料时,会发生吸收。

屏蔽材料通常具有高度吸收电磁波的特性,通过将电磁波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来消耗电磁波的能量。

3. 散射:电磁波在遇到屏蔽材料时,会发生散射。

散射是指电磁波在材料表面或内部遇到不同介质或结构时改变方向或传播路径的现象。

4. 圈地:通过将电子设备放置在一个屏蔽的金属盒子或金属外壳中,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称为Faraday囚笼。

这个金属外壳可以有效地屏蔽外部电磁波的入侵。

5. 导向:通过采用合适的导向形状和布局,使电磁波沿特定的路径传导,从而避免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通过以上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实现电磁屏蔽的效果,保护电子设备免受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采取不同的屏蔽措施,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电磁屏蔽方案。

电磁屏蔽技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子设备通常都会产生和接收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而周围环境也充满了各种电磁辐射源。

如果没有电磁屏蔽的保护,电子设备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甚至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电磁屏蔽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航天装备、医疗仪器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在通信设备方面,电磁屏蔽能够减少设备之间的互相干扰,并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

电磁屏蔽措施

电磁屏蔽措施

电磁干扰屏蔽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静电屏蔽:用一个空腔导体把外电场遮住,使其内部不受影响,也不使电器设备对外界产生影响。

2. 静磁屏蔽:利用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做成屏蔽罩以屏蔽外磁场。

3. 电磁屏蔽:利用趋肤效应阻止高频电磁波进入导体内部,实现电磁屏蔽。

4. 采用屏蔽技术:可以用金属箔或金属铠装箔来实现,也可以采用特殊的电磁屏蔽材料,如铁钢箔和铝箔。

5. 采用电磁屏蔽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可能传播到被保护设备的电磁波,从而抑制电磁干扰的传播。

6. 采用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可以有效地阻止电磁波的传播,从而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

7. 采用磁护屏:磁护屏是一种带有磁吸铁片的箔,可以有效地吸收外界的电磁波,从而起到抑制电磁干扰的作用。

8. 采用多层护屏:多层护屏可以有效地增加电磁波吸收的隔离效果,从而抑制电磁干扰的传播。

以上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达到最佳的电磁干扰屏蔽效果。

电磁屏蔽PPT课件

电磁屏蔽PPT课件
金属网、导电涂料等。
3
电磁屏蔽原理
通过金属网和导电涂料将电磁波反射、吸收和传 播控制,减少电磁波对计算机房内设备和数据的 影响。
高压设备电磁屏蔽
高压设备电磁屏蔽
01
保护高压设备免受电磁干扰,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电磁屏蔽材料
02
金属网、导电涂料等。
电磁屏蔽原理
03
利用金属网和导电涂料将电磁波反射、吸收和传播控制,减少
04 电磁屏蔽的应用
电子设备电磁屏蔽
电子设备电磁屏蔽
保护电子设备免受电磁干扰,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电磁屏蔽材料
金属、导电塑料等。
电磁屏蔽原理
利用导电材料将电磁波反射、吸收和传播控制, 减少电磁波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计算机房电磁屏蔽
1 2
计算机房电磁屏蔽
保护计算机房内的设备和数据免受电磁干扰。
电磁屏蔽材料效果。导电塑料通过添加导电填料使塑料具有 导电性能,成本较低且易于加
工。
导电布料
金属纤维混纺布料
以金属纤维和棉、麻等纤维混 纺而成,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和舒适性。
镀金属布料
在布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膜, 使其具有电磁屏蔽效果。
导电织物
通过将导电纤维编织成织物, 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和舒 适性。
导电无纺布
电场屏蔽技术
电场屏蔽
通过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 材料(如金属、铜等)来 阻挡或减小电场的影响。
电场屏蔽原理
利用导电材料将电场吸收、 反射和引导到安全区域, 从而保护电子设备和人员 免受电场干扰。
电场屏蔽材料选择
需选用高导电性能的材料, 如金属网、金属板等。
磁场屏蔽技术
磁场屏蔽
磁场屏蔽材料选择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EMI)是指利用永久磁铁、电容器和导体等电磁技术来防止空中传输的电磁波造成的电磁干扰。

它是一种综合利用物理防护技术和磁性防护技术的一种措施,旨在确保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以及防止电磁波污染对其他系统和人员的影响。

电磁屏蔽是一种有效的保护电子电路和系统免受电磁干扰的技术,常用于电子系统、汽车电子系统、航空航天、通信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电源系统等。

它的原理是:通过某种方式使物理空间内的电磁波不能从某处穿过,以保护电子电路或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果不进行屏蔽,电磁波可能会给电子设备造成损害。

电磁屏蔽的原理有三种:第一种是采用屏蔽结构,通过封闭屏蔽结构来阻挡电磁波;第二种是采用电磁绝缘,通过不同导体的磁阻和电阻来降低电磁波的能量;第三种是采用磁阻特性,通过改变电磁波的信号组成,从而降低其能量。

屏蔽结构由导线、铁片或金属框架组成,可以吸收、散射和反射电磁波,从而抑制其波动,从而达到吸收电磁波的效果,保障电子电路的正常运行。

电磁绝缘是指在电磁屏蔽的结构中加入两种或更多的导体,其中一个导体的传导中具有大量的磁阻和电阻,而另一种导体的传导中则没有或很少的磁阻和电阻,从而降低电磁波的干扰能量。

使用电磁绝缘可以降低高频电磁波的干扰,但是其电流传导能力较低。

磁阻特性是指在电磁屏蔽结构中,采用高磁阻性材料表面和容器
体等材料所构成的特殊结构,以防止电磁波的渗透。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促进电磁波的散射和反射,而不是完全阻挡。

磁阻的降低可以有效降低电磁波的能量水平。

总之,电磁屏蔽是一种有效的电磁干扰抑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磁波对电子电路和系统的影响,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促进其安全性与可靠性。

电磁屏蔽名词解释

电磁屏蔽名词解释

电磁屏蔽电气或电子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往往会向外发射电磁能量,这些能量可能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称为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这时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来抑制电磁干扰,称为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EMS)。

电磁屏蔽原理所谓电磁屏蔽就是利用导电或导磁材料来将电磁辐射限制在某一规定的空间范围内。

其目的是采用屏蔽体包围电磁干扰源,抑制电磁干扰源对周围空间的接收器的干扰,或者采用屏蔽体包围接收器,以避免干扰源对其造成干扰。

电磁屏蔽类型电磁屏蔽按其屏蔽原理可以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

其中,电场屏蔽包括静电场和交变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包括恒定磁场和交变磁场屏蔽,而对于静电屏蔽,又可分为外电场屏蔽和内电场屏蔽两种情况。

无论何种屏蔽,从其实质来说都是研究电磁场在各种具体的局部空间如何分布的问题。

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场源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屏蔽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概述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EMC定义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对电磁兼容的定义是:系统或设备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同时不对其他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

EMC历史各种运行的电力设备之间以电磁传导、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三种方式彼此关联并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对运行的设备和人员造成干扰、影响和危害。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电磁兼容EMC学科以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为宗旨,主要是研究和解决干扰的产生、传播、接收、抑制机理及其相应的测量和计量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经济最合理的原则,对产生的干扰水平、抗干扰水平和抑制措施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处于同一电磁环境的设备都是兼容的,同时又不向该环境中的任何实体引入不能允许的电磁扰动。

电磁辐射屏蔽方法

电磁辐射屏蔽方法

电磁辐射屏蔽方法电磁辐射是指由电磁场传播产生的辐射,对人体和电子设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屏蔽电磁辐射,保护人体和设备的安全。

以下是50种电磁辐射屏蔽方法及详细描述:1. 金属屏蔽罩: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罩子,覆盖在电子设备周围,可以有效屏蔽电磁辐射。

2. 金属屏蔽板:将金属板或箔贴在电子设备的外壳内部,以降低电磁辐射的泄露。

3. 电磁波屏蔽漆:在设备表面涂覆电磁波屏蔽漆,阻断电磁辐射的传播。

4. 电磁屏蔽窗帘:使用带有金属纤维的窗帘,能够有效阻挡外部电磁辐射的进入。

5. 电磁屏蔽衣:穿戴含有金属丝的衣物,可以减少外部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6. 金属隔离屏蔽垫:在设备周围放置金属隔离垫,可以有效隔离电磁辐射。

7. 电磁屏蔽地板:使用特殊的地板材料,能够隔离地面电磁辐射的传播。

8. 电磁屏蔽隔间:建造专门的屏蔽隔间,可以将电磁辐射限制在特定区域内。

9. 金属屏蔽网:使用金属网格或网布覆盖设备外表面,有效屏蔽电磁辐射泄漏。

10. 电磁屏蔽窗:安装特制的电磁屏蔽窗,可以减少室外电磁辐射对室内的影响。

11. 电磁辐射吸收材料:在设备周围使用电磁辐射吸收材料,能够吸收电磁波能量并减少辐射。

12. 远离电源:尽量远离电力设备和高压线,减少接触电磁辐射的机会。

13. 使用屏蔽器件:在电路中使用专门的屏蔽器件,可以有效减少电路产生的电磁辐射。

14. 优化布线:合理布置电线和信号线,减少电路中的电磁干扰和辐射。

15. 使用低辐射设备:选择低辐射的电子设备,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16. 遮挡铁磁材料:在设备周围放置铁磁材料,能够吸收和屏蔽电磁辐射。

17. 地下布线:尽量将电线埋入地下,减少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8. 金属屏蔽隔板:在设备周围设置金属隔板,隔离不同电磁场的影响。

19. 磁场屏蔽罩:使用磁场屏蔽材料制成的罩子,能够有效屏蔽磁场的辐射。

20. 地磁屏蔽装置:安装专门的地磁屏蔽装置,可以减少地磁场对设备的影响。

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

21
第五章 屏蔽
四、屏蔽体的结构
2.磁屏蔽的结构
磁屏蔽是利用屏蔽体对磁通进行分流,因而磁屏蔽不能采用板状结构, 而应采用盒状、筒状、柱状的结构。 由于磁阻与磁路的横截面积s和磁导率成反比,因而磁屏蔽体的体积 和重量都比较大。若要求较高的屏蔽时,一般采用双层屏蔽,此时在体 积重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屏蔽效能。
20
第五章 屏蔽
四、屏蔽体的结构
1.电屏蔽的结构 (2)双层门盖结构
C2 C1 G1 C1 G C2 G C3 1 2 Zj1 Zj2 Zs S
为了进一步提高屏蔽,机箱 可采用双层门,屏蔽盒可采用 双层盖,与单层盖的耦合等效 电路相比,多了一次衰减,因 而可提高屏效,但每层依然要 采取改善接触的措施。
SE H 20 lg
16
第五章 屏蔽
三、屏蔽材料的特性
1.导磁材料
根据磁屏蔽理论,磁屏蔽是利用由高导磁材料制成的磁屏蔽体,提供低 磁阻的磁通路是的大部分磁通在磁屏蔽体上分流,来达到屏蔽的目的。因 此,磁导率成为选择磁屏蔽材料的主要依据。 通常磁性材料分为弱磁性材料和强磁性材料两种。 弱磁性材料:
M Is I Ls
屏蔽盒上产生的感应涡流与频率无关,可以产生排斥原磁场的反磁场。 感应涡流产生的反磁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比感应出这个涡流的原磁场还大。
(2)在低频时,rs>>ωLs。这是ωLs可以忽略不计,则有:
Is
jM I rs
低频时产生的涡流小,因此涡流反磁场也就不能完全排斥原骚扰磁场。
Us U0
传输系统(或称透射系数)TE是指存在屏蔽体时某处的电场强度Es与 不存在屏蔽体时同一处的电场强度E0之比;或者TH是指存在屏蔽体时某处 的磁场强度Hs与不存在屏蔽体时同一处的磁场强度H0之比,即: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是指将外界电磁辐射阻挡在被保护物体四周,形成一个屏蔽壳,从而保护里面物体不受外界电磁辐射影响,从而实现电磁隔离或减弱抗扰的技术。

一般来说,电磁屏蔽有两种:开环屏蔽和封环屏蔽。

开环屏蔽依靠配置成“圆环”状的金属箔片外壳,以便于在容器内缓冲被屏蔽物体所受外界电磁辐射的影响;封环屏蔽建立在开环电磁屏蔽的基础上,将多层以某种介质分隔开的导体紧密绕在屏蔽件的外围,配合不同的电容阻抗元件形成一个闭合的封环,其可以更好的保障被屏蔽物件不受外界电磁辐射的影响。

电磁屏蔽技术具有多模态隔离效果,可以抵抗外界电磁噪声。

电磁屏蔽件通过一种特殊的结构,结合金属材料,能够实现对外界电磁辐射的有效阻护,以减少外界电磁辐射对内部电路系统的干扰,保护设备电路系统不受外界电磁辐射的影响。

电磁屏蔽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有些是专门针对电网电磁干扰的,还有些是专门针对无线电设备的,有的电磁屏蔽件甚至可以实现对液晶屏保护,可以有效抑制由其他源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对其影响。

综上所述,电磁屏蔽具有安静、阻隔南面、抗扰等优点,因此,它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越发普及,目前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保护技术受到关注。

它的存在和发展能够有效改善环境污染,而有效的避免外界电磁辐射干扰,也能够使现有的电子设备能够更好的工作,确保电子设备的稳定性能、安全性能,有助于社会的繁荣发展。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原理
电磁屏蔽(EMI),即电磁干扰屏蔽,是减少外界电磁波影响,使被屏蔽物体和周围环境之间尽量建立一个“物理屏障”的技术手段,保证被屏蔽物体的安全性。

它主要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广泛用于电子信息产品和系统。

其目的是将一种电磁波的能量散射到环境中,以减少对接收机等接收系统的损害。

电磁屏蔽是电磁波的一种屏蔽技术,有时也被称为EMI屏蔽。

具体来说,它是通过安装一种合适材料,如钢板或金属罐、铁罐,或是采用一种特殊结构,比如屏蔽罩,而把外界电磁波抵消掉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屏蔽材料具有吸收和反射电磁能的能力,可以把外界的磁场引到屏蔽材料的表面,然后再由屏蔽材料的表面反射掉。

由于屏蔽材料的安装方式,可以达到有效的抑制屏蔽外部电磁波的作用,有效地防止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电磁屏蔽的分类
1、机械屏蔽:机械屏蔽是指将外界电磁波与电路系统封闭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形成物理屏蔽,以减少电磁波对电路系统的干扰。

2、电容屏蔽:采用电容屏蔽技术将电路系统与外界电磁波隔离开来,使得电路系统能够有效地抑制外界电磁波的干扰。

3、磁性屏蔽:采用磁性屏蔽技术,就是采用外界电磁波的磁场作用,把电路系统与外界电磁波隔离开来,从而有效的抑制外界电磁波的干扰。

4、源外屏蔽:源外屏蔽是指采用外部磁场把接收系统屏蔽在一
个相对安静的磁场空间,以减少源外电磁波的干扰。

以上是电磁屏蔽的原理和分类,电磁屏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起着不可被忽视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另外,它也可以用于电子信息产品和系统,使得系统能够运行稳定,不受外界干扰。

在电子系统的设计中,要考虑到电磁屏蔽的问题,以求得最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屏蔽技术探讨louis.tian摘要:讨论了电磁屏蔽技术,包括电磁屏蔽的技术原理、屏蔽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场合、屏蔽技术的注意事项、屏蔽效能的检测以及特殊部位的屏蔽措施。

关键词:电磁屏蔽;屏蔽材料;屏蔽效能引言近几年来,随着电磁兼容工作的开展,电磁屏蔽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为了对电磁屏蔽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应当对屏蔽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场合、屏蔽技术的注意事项、屏蔽效能的检测以及特殊部位的屏蔽措施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1 电磁屏蔽的技术原理电磁屏蔽是电磁兼容技术的主要措施之一。

即用金属屏蔽材料将电磁干扰源封闭起来,使其外部电磁场强度低于允许值的一种措施;或用金属屏蔽材料将电磁敏感电路封闭起来,使其内部电磁场强度低于允许值的一种措施。

1.1 静电屏蔽用完整的金属屏蔽体将带正电导体包围起来,在屏蔽体的内侧将感应出与带电导体等量的负电荷,外侧出现与带电导体等量的正电荷,如果将金属屏蔽体接地,则外侧的正电荷将流入大地,外侧将不会有电场存在,即带正电导体的电场被屏蔽在金属屏蔽体内。

1.2 交变电场屏蔽为降低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可以在干扰源和敏感电路之间设置导电性好的金属屏蔽体,并将金属屏蔽体接地。

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大小取决于交变电场电压、耦合电容和金属屏蔽体接地电阻之积。

只要设法使金属屏蔽体良好接地,就能使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变得很小。

1.3 交变磁场屏蔽交变磁场屏蔽有高频和低频之分。

低频磁场屏蔽是利用高磁导率的材料构成低磁阻通路,使大部分磁场被集中在屏蔽体内。

屏蔽体的磁导率越高,厚度越大,磁阻越小,磁场屏蔽的效果越好。

当然要与设备的重量相协调。

高频磁场的屏蔽是利用高电导率的材料产生的涡流的反向磁场来抵消干扰磁场而实现的。

1.4 交变电磁场屏蔽一般采用电导率高的材料作屏蔽体,并将屏蔽体接地。

它是利用屏蔽体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反方向的涡流磁场与原磁场抵消而削弱高频磁场的干扰,又因屏蔽体接地而实现电场屏蔽。

屏蔽体的厚度不必过大,而以趋肤深度和结构强度为主要考虑因素。

2 屏蔽效能计算屏蔽效能(SE)的定义是:在电磁场中同一地点无屏蔽时的电磁场强度与加屏蔽体后的电磁场强度之比。

常用分贝数(dB)表示。

SE=A+R+B (1)式中:A为吸收损耗;R为反射损耗;B为多次反射损耗。

2.1 电磁波反射损耗由于空气和屏蔽金属的电磁波阻抗不同,使入射电磁波产生反射作用。

而空气的电磁波阻抗在不同场源和场区中是不一样的,分别计算如下。

磁场源近场中的反射损耗R(dB)为式中:μr为相对磁导率;σr为相对电导率;f为电磁波频率(Hz);D为辐射源到屏蔽体的距离(cm)。

电场源近场中的反射损耗R(dB)为电磁场源远场中的反射损耗R(dB)为R=168-10log10(μrf/σr) (4)2.2 电磁波吸收损耗当进入金属屏蔽内的电磁波在屏蔽金属内传播时,由于衰减而产生吸收作用。

吸收损耗A(dB)为式中:d为屏蔽材料厚度(mm)。

2.3 多次反射损耗电磁波在屏蔽层间的多次反射损耗B(dB)为式中:Zm为屏蔽金属的电磁波阻抗;Zw为空气的电磁波阻抗。

当A>10dB时,一般可以不计多次反射损耗。

2.4 屏蔽效能计算实例场源距离不同材料的屏蔽体(厚度0.254mm)30cm远的屏蔽效能(dB)计算结果见表1。

表1中近场和远场的分界点为λ/2π,λ为电磁场的波长。

表1 场源距离不同材料的屏蔽体(厚度0.254mm)30cm远的屏蔽效能dB3 屏蔽的注意事项3.1 屏蔽的完整性如果屏蔽体不完整,将导致电磁场泄漏。

特别磁场屏蔽,它利用屏蔽体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反方向的涡流磁场与原磁场抵消而削弱高频磁场干扰。

如果屏蔽体不完整,涡流的效果降低,即屏蔽的效果大打折扣。

3.2 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和应用场合电磁屏蔽技术的进展,促使屏蔽材料的形式不断发展,而不再局限于单层金属平板模式,屏蔽效能也不断提高。

应用时要特别注意不同的屏蔽材料具有不同的屏蔽效能和应用场合。

3.2.1 金属平板电子设备采用金属平板做机箱,既坚固耐用,又具有电磁屏蔽作用。

其电磁屏蔽效能与金属平板材料性质、电磁场源性质、电磁场源与金属平板的距离、屏蔽体接地状况等参数有关。

各种金属屏蔽材料的性能见表2。

表2 各种金属屏蔽材料的性能3.2.2 屏蔽薄膜当今许多电子设备采用工程塑料做机箱,由于工程塑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好,使机箱既造型美观,又成本低、质量轻。

但工程塑料无电磁防护性能。

屏蔽薄膜是采用喷涂、真空沉积、电镀和粘贴等工艺技术,在工程塑料和有机介质的表面覆盖一层导电膜,从而起到平板屏蔽的作用。

一般导电膜的厚度小于电磁波在其内部传播波长的1 /4。

几种喷涂工艺达到的屏蔽效能见表3。

表3 几种喷涂工艺达到的屏蔽效能不同厚度的铜薄膜的屏蔽效能见表4。

表4 铜薄膜的屏蔽效能表头或显示器的屏蔽,可在表头或显示器的正面设置透光导电材料来实现。

透光导电材料是在有机介质或玻璃的表面覆盖一层导电膜,使其既透光,又具有一定的屏蔽效能。

不同透光率导电玻璃的屏蔽效能见表5。

表5 不同透光率导电玻璃的屏蔽效能3.2.3 金属丝网当有通风、透光、加水、测量等需要时,要在设备外壳上开孔,为提高设备的电磁屏蔽效果,应采用金属丝网的孔眼屏蔽。

或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的接缝处,提供有效的电磁屏蔽。

孔眼的屏蔽效能SE(dB)与电磁波的频率、孔眼的尺寸和数量等参数有关。

为提高孔眼的屏蔽效能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大口径孔眼上覆盖金属丝网,要使丝网与屏蔽体接触良好;2)将大孔改为小孔;3)采用波导衰减器式通风口;4)在透光和测量孔上覆盖有金属丝网的屏蔽玻璃;5)在需要水、气密封的孔上垫含有橡胶等材料的金属丝网。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金属丝网屏蔽材料。

3.2.3.1 全金属丝网衬垫全金属丝网衬垫是一种弹性的、导电的编织型金属衬垫丝网条,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的接缝处,提供有效的电磁屏蔽。

应用时,铸造或机加工的壳体选用矩形截面的全金属丝网衬垫,板金壳体选用圆形截面的全金属丝网衬垫,压缩量为原高度的25%左右。

全金属丝网衬垫的屏蔽效能见表6。

表6 全金属丝网衬垫的屏蔽效能dB3.2.3.2 环境密封金属丝网衬垫环境密封金属丝网衬垫是由编织金属丝网和橡胶结合而成,环境密封金属丝网衬垫除能提供有效的电磁屏蔽外,还可以提供有效的环境密封。

可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的固定接缝处或者活动接缝处,例如门缝等。

一般压缩量为原高度的25%左右。

其中带橡胶芯金属丝网衬垫的屏蔽效能见表7。

表7 带橡胶芯金属丝网衬垫的屏蔽效能dB3.2.3.3 金属丝网屏蔽玻璃金属丝网屏蔽玻璃是将金属丝网压在两层玻璃之间,不仅能提供有效的电磁屏蔽,还可以提供有效的透光。

可用于电子设备的观察窗口,例如表头、数字或图象显示器等。

金属丝网屏蔽玻璃的屏蔽效能见表8。

表8 金属丝网屏蔽玻璃的屏蔽效能dB3.2.3.4 铝制蜂窝通风板铝制蜂窝通风板是由铝框中的铝制蜂窝构成。

波导型的蜂窝不仅具有电磁屏蔽效能,而且具有高的空气流通性。

可用于电子设备的通风窗口。

铝制蜂窝通风板的屏蔽效能见表9。

表9 铝制蜂窝通风板的屏蔽效能dB3.2.4 导电纤维导电纤维分为以下5种。

1)在化纤织物上镀铜或镍后制成导电布,可对高频和微波具有灵活的屏蔽性能。

2)将导电布和树脂复合制成吸收导电布,由于选用能吸收电磁波的树脂,因此屏蔽性能更好。

(3)用导电良好的金属或碳黑纤维和化纤混合制成导电布。

以上3种导电织物可以做防静电和防电磁辐射的工作服,做屏蔽窗帘、帐篷、保护罩,其屏蔽效能一般在50~60dB。

4)用导电纤维和木浆混合制成导电纸,可以做敏感集成电路的屏蔽包装,其屏蔽效能一般在30~40dB。

5)由许多独立的金属丝合成到硅橡胶中制成的定向金属丝填充硅橡胶,能提供有效的电磁屏蔽和环境密封,常用于非固定缝隙,例如法兰的连接,其屏蔽效能见表10。

表10 定向金属丝填充硅实芯橡胶的屏蔽效能dB3.2.5 导电颗粒导电颗粒屏蔽材料是将镀银的玻璃粒子、纯银粒子、碳黑粒子、铜镀银粒子、镍镀银粒子、铝镀银粒子、石墨镀镍粒子分别掺在硅或氟硅橡胶,可以挤出各种形状,用于电磁和水汽密封。

它们的屏蔽效能见表11。

表11 导电颗粒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dB3.2.6 导电胶导电胶是在硅、环氧树脂胶中掺入纯金属粒子,例如银、镍、铜镀银、铝镀银等,应用在各种屏蔽材料之间,起到粘结、屏蔽和密封的作用。

3.2.7 导电涂料导电涂料是在聚丙烯和聚氨脂中掺入纯银粒子,可应用于塑料机壳屏蔽和需要柔性屏蔽的设备上。

3.2.8 导电箔带导电箔带是由单面背敷导电聚丙烯胶的铜带或铝带组成,可用于电子设备接缝的屏蔽密封、缠绕电缆屏蔽等。

其屏蔽效能一般在55~60dB。

3.2.9 铍铜簧片铍铜簧片是具有弹性的屏蔽材料,可用于电子设备活动接缝的屏蔽,例如门、窗等。

其屏蔽效能见表12。

表12 铍铜簧片的屏蔽效能dB3.2.10 屏蔽复合板屏蔽复合板是由金属箔、绝缘基片和压敏胶组成,可用于印刷电路、电子设备的屏蔽。

其屏蔽效能一般在40~45dB。

3.2.11 纯棉涤电磁材料纯棉涤电磁材料是将铜原子均匀地分布于棉涤材料中,形成既透明又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材料,可应用于视屏射线辐射保护、手机微波辐射防护等。

其屏蔽效能>50 dB。

3.3 屏蔽体良好接地金属屏蔽体良好接地,对静电屏蔽而言,将使屏蔽体外侧的感应电荷流入大地,而不会有感应电场存在。

对交变电场屏蔽而言,由于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大小取决于交变电场电压、耦合电容和金属屏蔽体接地电阻之积,只要设法使金属屏蔽体良好接地,就能使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变得很小。

因此,金属屏蔽体的接地不好,将会降低屏蔽效果。

3.4 特殊部位的特殊屏蔽措施3.4.1 接缝处理在屏蔽体的接缝处,由于结合表面不平、不干净、焊接质量不好、紧固螺钉之间存在空隙等原因,在接缝处造成缝隙,致使屏蔽体的屏蔽效果降低。

对固定的接缝最好采用连续焊接。

焊接前,应将要焊接表面的非导电物质清除干净。

要尽可能对全部外壳间断处进行搭接。

对非固定的接缝应采用并压紧导电衬垫,以提高接缝的电磁密封效果。

常用的导电衬垫材料有金属编织物、含有金属丝的橡胶等。

对活动的接缝,如门框上,采用弹性指簧以提高接缝的电磁屏蔽效果。

导电衬垫的固定方式有沟槽定位、粘贴固定和肋片紧固等方式。

为提高缝隙的屏蔽效能可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金属板厚度,可通过增加旁边长度来实现;2)减少结合面缝隙宽度,可通过提高结合面加工精度、焊接或整体铸造来实现;3)加装导电衬垫,常用的导电衬垫有编织金属网、软金属、梳状簧片、导电橡胶等;4)在接缝处涂导电涂料,常用的导电涂料有导电胶、导电脂等;5)调整紧固钉间距,使其小于λ/20(λ为电磁场的波长);3.4.2 孔眼屏蔽当有通风、照明、加水、测量等需要时,为提高设备的电磁屏蔽效果,应采用孔眼屏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