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走进地理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这一章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地理学习的世界,让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材从地理的概念、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地理学科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学生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学科的了解可能仅限于日常生活,对于地理学科的系统知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引导和培养,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理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理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

2.难点:对地理学科的系统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理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讲授法:教师对地理学科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

5.互动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6.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的地理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2024年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新版)湘教版

2024年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新版)湘教版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设置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同时,确保教室内的桌椅布局合理,方便学生听讲和参与课堂活动。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演示和课堂互动。确保教学工具的正常运行,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题型三: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解释
例题:描述和解释我国地理位置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我国地理位置复杂多样,有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和边境地区等多种地理位置。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内陆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边境地区地形复杂,资源丰富,但政治环境复杂,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这些地理位置特征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部分学生在回答练习题时,对于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地理专业术语的记忆和理解。
-在观察和分析作业中,有些学生对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的描述不够详细和深入,需要加强对于地理环境变化原因的探究和理解。
-在研究探究作业中,部分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不够充分,需要提高他们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2.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订正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地理知识。
六、拓展延伸
1.用3分钟的时间介绍与地理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七、课堂小结
1.用2分钟的时间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观察身边的地理环境,记录下不同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并尝试解释其形成和变化的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PPT课件
4.下列天气状况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对应最妥当
的是( A )
A. 久雨天晴——晒晒太阳 B. 雷雨大风——大树下避雨 C. 台风将至——启航外出捕鱼 D. 沙尘漫天——骑马比赛
祝你学习成功,再见!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1、学会看地图 2、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3、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4、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n 还有很多神秘的自然现象,如:神秘的 魔鬼三角洲、金字塔等。
神秘的“魔鬼三角洲”
百慕大地区被人们称为“百慕大魔鬼三 角”主要是在西大西洋的一片叫“马尾 藻海”地区,为北纬20°-40°、西经 35°-75°之间的宽广水域。是世界著名 的墨西哥暖流,且多施涡、台风和龙卷 风。不仅如此,而且海深达4000-5000米, 有波多黎各海沟,深7000米以上,最深 达9218米。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与地理
如果你想建一个家具制造厂,你是选择在 林场旁边建厂还是靠近城区?请说说你的理由。
荷兰的风车
靠近北海的荷兰,地势低洼,沼泽湖泊众多, 是一个“低地之国”,很多很多的土地是在海平 面6米以下。
因为地势低洼,荷兰总是面对海潮的侵蚀, 生存的本能给了荷兰人以动力,他们筑坝围堤, 向海争地,创造了高达9米的抽水风车,营造生息 的家园。欧洲流传的这句话:“上帝创造了人, 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的确,如果没有这些高 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无法从大海中取得近乎 国土三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没有后来的奶酪和郁 金香的芳香……
植被图
社会经济地图
农业图
工业图
社会经济地图
北京交通图
世界人口分布图
二.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湘教版2024)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湘教版2024)

02 重 难 点 巩 固
1.2我们怎样学地理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易错点】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 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相同时比例尺越小, 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5.选择合适的地图
1)根据使用的目的来选择地图
使用目的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 了解中国省区分布
了解中国人口分布状况 了解某区域地形特点
外出自驾旅行,确定行程 去公园浏览,需要寻找景点
选择地图
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 人口分布图
地形图 交通图 导游图
5.选择合适的地图
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西向东
C.东南向西北 D.西南向东北
8.如果扩大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的比例尺,查找某居民小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示意图显示的实地范围扩大 ②示意图显示的实地范围缩小
③示意图的内容更详细
④示意图的内容更简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④①③② B.③④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03 把 握 核 心 考 点 中考真题—图例
4.(2022·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小张同学在手绘地图的过程
中,画到公路时需要参照的图例是( )
A.
B.
C.
D.
03 把 握 核 心 考 点 中考真题—选择适用的地图
(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东北小冻梨、南方小土豆……”2023年 冬,黑龙江哈尔滨火爆出圈吸引大量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游客要了解黑龙江省所在的位置应查阅( )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通过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身边的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规划、农业布局、工业分布、交通设施等。

3. 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影响:自然灾害、资源分布、环境问题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以身边的地理现象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地理景观、地图、遥感图像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身边的自然地理(1)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和家庭周围的地理环境,提出问题。

(2)新课:介绍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基本自然地理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地形、气候等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 第二课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导入:让学生观察周边的城市、农田、工厂等,提出问题。

(2)新课:介绍城市规划、农业布局、工业分布、交通设施等基本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第三课时: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影响(1)导入: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资源分布、环境问题等现象。

(2)新课:介绍自然灾害、资源分布、环境问题等基本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身边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影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地理观察和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地理与日常生活: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地图的使用、方位的判断等。

2. 地理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

七上第理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知识点小结

七上第理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知识点小结

七上第理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知识点小结第一章:地理的研究对象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主要关注地球的自然特征和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与活动。

地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在地理学中,我们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领域进行研究,如地球的表面特征、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大气层、水圈等。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和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地理的研究对象之一是地球的表面特征。

地球的表面特征包括陆地和海洋,它们的分布和形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它们的分布不均匀,有的地区是平原,有的地区是山地或高原。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它们的分布和深度对气候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的研究对象之二是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主要由岩石和矿物组成。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层,由固体和半固体的岩石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深处,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

地理的研究对象之三是地球的大气层。

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空的气体包围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组成。

大气层对地球的气候、天气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层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温度和气压,从地面到高空逐渐变冷和稀薄。

大气层的上层是对外层空间的过渡,被称为外层空间。

地理的研究对象之四是地球的水圈。

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循环的系统,包括水的分布、水的循环和水的利用。

水圈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圈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

水圈的循环包括蒸发、降水、融化、蒸发等过程,这些过程使水在不同的地方和形态之间进行转化。

通过对地球的表面特征、内部结构、大气层和水圈等方面的研究,地理学可以更好地揭示地球的奥秘和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还可以增加我们对地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让我们走进地理PPT课件

让我们走进地理PPT课件

第4页/共23页
根据下面两幅图,填空
A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大小 世界地图要选 用 比例尺。 地理事物详略
B
第5页/共23页
读图“地球的基本数据”,请同学们回答:
• 1.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 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

千米。
•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
诗句中所说的情景应赤位道于
C 用法律保护自己
D 观看足球比赛
7.下列比例尺,最大的一个是 ( )
A.1:25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千米
0 25 50千米
C.
D.1:2500000
8.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较大的一幅是 () A.所画的内容较详细 B.所画的地区范围较大 C.所画的内容较简略 D.所画的地图较大
C.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有巴拿马运河相隔
D.大洋洲和南极洲、欧洲和非洲之间均有海峡相隔
9.宇航员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因为陆地和海洋面积
A.各占二分之一
B.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四分之三海洋
第19页/共23页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填数码)_______。 (2) 1、2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填名称)________运河。 (3) 4、5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填名称)________运河。 (4)四大洋中,冰雪覆盖面积最大的是(填字母)______ 。 (5)被A、B、C三个大洋包围的是(填名称)_______洲。
附近。
• 3.根据图中数据,地球形状应描述为 两_极__稍___扁__赤__道__略_的鼓不规则球体。
第6页/共23页
二、经纬线

2023 中考地理 湘教版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七年级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2023 中考地理 湘教版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七年级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滨市地图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
即景针对训练
2
3 4.(2022常州3题2分)某地图比例尺是“两万分之一”,图上距离
4
是3.6 cm,那么实地距离约为( C )
A.1.8 km
B.180 m
C.0.72 km
D.72 m
返回目录
2
(2022潍坊3-4题4分)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3
双奥之城”。花样滑冰等冰上项目在国家体育馆举行。下图示意部分奥运场馆分布。据此完
4
成1~2题。
1.小明在国家体育场观看完开幕式后,想去观看花样滑冰比赛 ,方位在(A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三、比例尺
考点梳理精讲
返回目录


1.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 小 ,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 地范围越 大 ,内容越简略。 2.实地范围相同时,同一区域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 详细 。 3.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大,应选择比例尺小的地图;如果查询地区范围较小,应选择比例尺 大的地图,大比例尺的地图地理信息较详细,便于查询。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考点梳理精讲
返回目录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等。
二、方向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示 意 图
判 读
通常采用“_上__北__下__南__,__ __左__西__右_东___”的规定确 定
箭头一般指向__北__方_____
经线指示南北方
向,纬线指示东 西方向。A在C的 __北__方___;B在C 的_东__方___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边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 家乡的地理特色4.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5.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 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地图、案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身边自然地理现象的图片,如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探究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现象。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这些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

3.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3: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 教师展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如城市化、农业生产等。

2. 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4:家乡的地理特色1. 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特色,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家乡地理特色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Step 5: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 教师展示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交通规划、农业生产等。

2. 学生讨论这些案例中地理知识的作用。

3.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6: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进行点评。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身边的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

2. 身边的人文地理:城市、乡村、交通、产业、文化等。

3. 身边的地理信息技术:GPS、GIS、RS等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发现地理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理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身边地理知识,互相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地理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身边地理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身边的自然地理: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现象,了解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3. 身边的人文地理:分析身边的城市、乡村、交通、产业、文化等人文地理现象,了解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4. 身边的地理信息技术:介绍GPS、GIS、RS等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估学生对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反馈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或社区地理考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变化。

2. 邀请地理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地理知识和经验。

1让我们走进地理

1让我们走进地理
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 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 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 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 “谜”。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 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 习地理。

二地理与生产建设
(1)、当地主要有哪些水果?哪些是本地产的? 哪些是外地运来的?为什么当地不能生产? (2)、我们冀州主要种植哪些粮食作物?它与 当地的气候、降水有怎样的关系?
过度的砍伐森林 水土流失
河床加高 河流淤塞、泛滥
失去家园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 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得。
一 地理与日常生活
1.对地理的联想 2.地理与人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 学讨论后提出来。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 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
• 贝贝和玲玲是在北京夏令营认识的,
一个来自黑龙江,一个来自海南省, 在谈到自己喜欢的活动时,贝贝说: 我最喜欢溜冰,打雪仗…玲玲说:我 最喜欢游泳…两人的答案截然不同.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 你参没参加过夏令营,或者其他形
式的旅游,都去过哪里?那些地方 有什么东西令你印象最深刻?
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 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 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 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 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 都属于地理知识。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综合地分析问题 4.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地理与风土人情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我们身边的地理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我们身边的地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旅行到宇宙边缘》片段,引入新课。
2.展示宇宙及地球图片,提出关于地球的一系列问题。
2.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对比滑雪与冲浪两种体育运动,分析其适合开展的地理环境。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展示不同地球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的类型、分布特点。引导的节日庆典、传统体育运动,播放《人类星球》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地理对风土人情的影响。
观看图片,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课题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不同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形成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概念
观察不同地区生产方式的图片,尝试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
观看图片及视频,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 学
反 思
观看视频及图片。
二、教学过程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我们身边的地理设计说明本节课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等关系密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目标1.认识我们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区域认知)2.认识什么是地理,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在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3.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

(综合思维)4.初步形成“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人地协调”这一理念,培养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

(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学习地理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问卷调查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吗?是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

到底什么是“地理”呢?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地理。

从文学作品中学生熟悉的人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

1.展示地理图片,提出地理问题。

①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②展示撒哈拉沙漠的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撒哈拉沙漠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③展示日本地震的图片。

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④展示喜马拉雅山脉海洋生物化石的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变成了高耸的山峰?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认知。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补充:你们还知道哪些地理问题?总结: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好地理这门课程,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们心中的地理之“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究和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之谜,
地理问题。

2、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

难点: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地图册、小黑板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师生有感情的朗读本章前言,引入
1、什么是地理?
2、地理是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分发导学案)
一、解开地理之谜
1、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导学案的若干问题,然后各派代表回答,教室略以点拨。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感到疑惑的地理问题呢?
2、学生提出若干地理问题,教师有选择性的回答。

(小结)通过刚才的提问,不难看出,地理这门学科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总述)地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创设情境:假设从来宾出发,到内蒙古进行为期一周的暑假旅行,你会考虑到哪些
和地理有关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2、设问:你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需要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小结)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学好地理我们可以进一步指导我们的生活,进一步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懂得确认方法,知道天气和气候,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我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不但如此,在我们的生产建设中,也离不开地理。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对照导学案上的问题,学生分组探究,各派代表发言。

(小结)无论工农业生产布局也好,还是农业生产也好,都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如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新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1、引导学生看图P4图1-3,揭示荷兰风车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看图P6图1-11,
揭示阿拉伯人的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学生齐读P5文字,了解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3、完成导学测评,然后展示在小黑板上,学生互评。

【课堂小结】派一名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教学目的】
1、学会看地图,并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
记的含义。

2、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

3、通过看地图、运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
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懂得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地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

难点:弄清比例尺大小与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范围大小、内容详细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地图册、常用图例符号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创设情境)要求学生拿出课前绘制的学校平面图,教师抽查,同桌之间互查,教师对此评价。

(过渡)通过刚才的了解,同学们绘制的地图都很认真,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在本节课解决。

(分发导学案)
1、设问:你的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
2、引导学生阅读P7图1-12、图1-13,了解地图的绘制过程.
3、小结: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
用符号画在平面图上,就成为一幅地图。

4、设问:庞大的地图家族中,地图可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类型?(学生根据导学案回答)(过渡)尽管地图种类繁多,但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要素。

一、方向
(过渡)阅读地图,一般要学会看方向,你知道在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吗?
1、教师板画一个“米”字行,由学生填注方向。

2、检测:A在B的什么方向?B在A的什么方向?阅读P11图1-20,回答:国际机
场在北大屿郊野公园的什么方向/
(过渡)在地图上,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定方向的方法?各是怎样定方向的?(学生自学课本相关教材)
3、学生回答,教师举例子具体讲解如何利用指向标确定方向。

4、设问:在野外,如果没有地图的情况下,你有哪些定方向的方法呢?(学生讨论回
答,然后教师结合P8活动讲述,重点突出太阳和手表定向)
5、(过渡)在地图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符号以及标在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这
就是图例和注记。

二、图例和注记
1、解释图例和注记的含义
2、引导学生熟悉图1-19的各种图例,注意区分相似的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差别。

3、学生快速熟悉,然后抢答导学案内的图例符号
(过渡)我们熟悉了图例和注记后,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了。

4、引导学生阅读P10图1-19,查找运河、长城、首都等图例。

(小结)学生小结重点,教师点拨
第2课时
(复习提问)地图上有哪两种定方向的方法,各是怎样定方向的?野外有哪几种定方向的方法?
三、比例尺
(创设情境)假设给你一张长度均为10厘米的纸,把我们的教室的形状画在纸上(教室长9米,宽7米),你会怎样画?(学生回答)
1、教师引入比例尺的含义及公式表示。

2、举例计算:
在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5.4cm,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80千米,求该地图的比例尺。

3、设问:比例尺有哪几种表达方式呢?(学生完成导学案相关题目)
4、教师重点突出比例尺三种方式的相互转换
5、举例:比较大小A 1:300000,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过渡)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要求内容详细,有的要求内容简单,在绘制地图时,如何选择比例尺的大小呢?
6、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题目。

7、设问:由此可见,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理事物范围大小之间有何关系?与地理
事物的详细、简单之间有什么关系?
8、完成导学测评的相关题目
9、引导学生完成课内活动
(过渡)认识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后,我们基本上能够看懂地图,要学好地理,仅会看地图不行,还得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四、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1、设问:日常生活中,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来获取地理信息?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过渡)收集地理信息,仅仅是对地理知识有一个粗浅的了解,还要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五、学会思考地理问题,结合教材讲述
(过渡)学好地理,光靠坐在教室里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周边环境,走进大自然,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六、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设问:1、你曾经外出在哪些地方旅行?有什么收获?
3、野外旅行前,做过哪些物品准备?
4、采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旅行线路如何?
(小结)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野外旅行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增长地理知识。

地理学习的特点在于它的生活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意,我们就能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

(拓展思维)假设我们全班将去金秀圣堂山旅游,请设计一条旅行线路,内容包括:时间、旅行线路、交通工具、物品准备、注意事项等)
(小结巩固)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作业布置】课文中的活动题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