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流程及规范
测试流程规范
测试流程规范测试流程规范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测试工作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一种方法。
它包含了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执行和测试报告等内容,以确保测试工作按照预期的方式进行,并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问题。
一、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测试工作的基础,它包含了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资源、测试时间、测试依赖等信息。
在测试计划中应明确测试的目标,例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定义测试的范围,包括被测试的功能模块、项目版本等;规划测试所需的资源,包括测试人员、测试环境、测试工具等;制定测试时间表,安排各项测试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识别测试依赖,例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等。
二、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核心,它是测试人员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的一组测试任务,用于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测试用例应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等信息。
在编写测试用例时,应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边界条件;设计一组全面而独立的测试步骤,覆盖所有可能的使用场景和异常情况;定义预期结果,并与实际结果进行比对,确保软件的行为符合预期。
三、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根据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实际的测试工作。
在测试执行过程中,应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操作,并记录测试结果。
测试执行时,应使用测试人员独立的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结果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按照测试用例的顺序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的完整性和可追踪性;将测试结果记录在测试日志中,包括执行的测试用例、实际结果、问题描述等,以便后续分析和复现。
四、问题管理问题管理是测试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报告、问题的跟踪和问题的验证等步骤。
在问题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测试结果和测试日志识别问题,并编写问题报告;将问题报告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并进行问题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在问题解决后,进行问题验证,确认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修复。
五、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是测试工作的总结和评估,它包括测试的总体情况、问题的统计和问题的解决情况等。
设备测试规范及标准
设备测试规范及标准1. 测试流程设备测试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准备测试环境:确认测试环境符合设备测试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电源等条件。
准备测试环境:确认测试环境符合设备测试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电源等条件。
2.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设备的需求和特性,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环境等内容。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设备的需求和特性,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环境等内容。
3. 执行测试:按照测试计划进行设备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结果,确保测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执行测试:按照测试计划进行设备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结果,确保测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分析测试数据: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设备的性能和问题。
分析测试数据: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设备的性能和问题。
5. 撰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撰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设备的测试情况、测试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撰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撰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设备的测试情况、测试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2. 测试标准设备测试应遵循以下标准:1. 安全性测试:根据相关的安全标准,对设备的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热安全等方面进行测试,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安全性测试:根据相关的安全标准,对设备的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热安全等方面进行测试,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2. 性能测试:根据设备的性能要求,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例如功率、速度、精度等。
性能测试:根据设备的性能要求,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例如功率、速度、精度等。
3. 稳定性测试:测试设备的长时间运行稳定性,包括设备在连续工作状态下的性能表现和稳定程度。
稳定性测试:测试设备的长时间运行稳定性,包括设备在连续工作状态下的性能表现和稳定程度。
4. 环境适应性测试:测试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方面的测试。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最全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最全软件测试流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对软件的功能、性能、质量等方面进行验证和检测,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系列步骤和规范。
一个完善的软件测试流程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下面是一个较为全面的软件测试流程规范,详细说明了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
1.需求分析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测试团队应该与业务分析人员一起参与需求讨论和分析工作,明确需求背景、功能要求和性能需求等。
测试团队应该对需求文档进行评审,确保需求的完整性和可测试性。
2.测试计划编制阶段在测试计划编制阶段,测试团队应该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和软件开发进度制定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该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策略、测试环境等内容。
测试计划还应该确定测试工具的选择和测试资源的分配。
3.测试用例设计阶段在测试用例设计阶段,测试团队根据需求文档和测试计划编制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所有的功能点和场景,并包含预期结果。
测试用例设计应遵循等价类分析、边界值分析、场景分析等原则。
4.测试环境搭建阶段在测试环境搭建阶段,测试团队应该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搭建相应的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应该与实际运行环境相同或相似,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测试环境应该保持稳定和可重复性。
在静态测试阶段,测试团队对设计文档、代码和其他文档进行静态测试。
静态测试可以帮助发现和修复设计和实现中的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静态测试方法包括代码审查、文档审查等。
6.单元测试阶段在单元测试阶段,开发人员对各个单位模块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单元测试应该覆盖模块的各种路径和情况,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和框架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应该在编码完成后立即进行。
7.集成测试阶段在集成测试阶段,各个模块进行集成和测试。
集成测试应该覆盖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以验证模块的正确集成。
集成测试应该从小规模的集成开始,逐渐扩大规模,确保各个模块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测试流程和规范
测试流程和规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认软件是否符合预期的需求和质量标准。
因此,测试流程和规范对于软件开发的成功至关重要。
测试流程指的是软件测试时的全过程,而测试规范指的是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规则和要求。
测试流程包括测试策划、测试执行、测试结果分析、缺陷管理和测试报告等环节。
首先,测试策划是测试过程的第一步。
在测试策划阶段,测试人员需要与需求方和开发人员进行沟通,了解项目需求和软件功能,制定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具有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主要包括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等。
其次,测试执行是测试过程的核心环节。
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用例,执行各种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测试人员需要记录每一次测试的执行步骤、时间、结果和缺陷等信息。
然后,测试结果分析是测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测试人员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原因和解决办法等。
测试人员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改善测试质量和效率。
缺陷管理是测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测试人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和管理,包括缺陷的记录、分类、优先级评定、解决和验证等。
测试人员需要与开发人员协作,使缺陷得以及时解决,保证软件质量。
最后,测试报告是测试过程中的一份重要文档。
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向开发人员、需求方和管理层等汇报测试情况。
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概述、测试日志、测试结果、缺陷汇总和总结等。
除了测试流程外,测试规范也是测试人员必须遵守的要求。
首先,测试人员应该熟悉测试标准和规范,如IEEE829、IEEE829-2008等,以确保测试过程规范化和统一化。
其次,测试人员应该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和一致性,包括硬件、软件和配置等。
测试环境稳定和一致能够消除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保证测试质量。
另外,测试人员应该坚持无歧义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准确细致地编写测试用例,确保测试覆盖率。
测试流程和规范范文
测试流程和规范范文1.测试流程:1.1需求分析和测试计划制定:测试流程的第一步是与业务和开发团队合作,了解需求,并制定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任务分配以及测试资源的规划。
1.2测试用例设计:在测试用例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和功能规格书编写测试用例,并确保测试用例的完备性和可追溯性。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不同的场景,包括正常场景和异常场景。
1.3测试环境准备: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准备好测试环境,包括测试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安装和配置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测试数据和测试工具。
1.4执行测试用例:在执行测试用例时,需要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记录并进行缺陷跟踪。
1.5缺陷管理: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发现和记录软件中的缺陷,并分析其严重性和优先级。
然后将缺陷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进行修复,并跟踪缺陷的处理情况。
1.6重复测试:在缺陷修复完成后,需要对修复的功能进行重新测试,以确保缺陷已经被修复并且功能正常。
1.7测试总结和报告:在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测试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并编写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目标的达成情况、测试覆盖率、缺陷统计以及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2.测试规范:2.1测试命名规范:测试用例和测试文档应遵循一定的命名规范,以便于管理和查找,例如命名时使用有意义的名称和编号,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等。
2.4测试结果记录规范:在执行测试时,需要准确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测试的日期、执行者、测试结果和问题备注等信息。
2.5缺陷管理规范:对于发现的缺陷,需要准确记录缺陷信息,包括缺陷的标题、描述、重现步骤等。
同时,还需要分析缺陷的严重性和优先级,并跟踪缺陷的处理情况。
2.6测试文档规范:测试文档应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并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部分。
同时,测试文档应与开发文档保持一致,以便于对开发和测试工作进行跟踪和交流。
以上是测试流程和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遵循测试流程和规范,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质量,并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测试流程规范化范文
测试流程规范化范文1.确定测试流程的目标和范围:测试流程应该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包括测试的功能、性能、安全、兼容性等方面,并明确测试的时间和资源限制。
2.制定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测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资源等内容。
测试计划应该被相关人员审查和批准,并作为测试的准则和依据。
3.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核心,是对系统功能、业务流程、输入输出等进行详细描述的文档。
测试用例应该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组织,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环境准备:测试环境的准备是测试工作的基础,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环境、网络配置等。
测试人员需要确保测试环境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以便进行测试工作。
5.执行测试用例:测试人员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工作。
测试人员应该记录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并及时修正和补充测试用例,以确保测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缺陷管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应该被记录、跟踪和解决。
测试人员应该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合理的分类、定位和分析,并及时通知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测试人员还需要验证修复后的缺陷,确保其解决的有效性。
7.测试报告和总结:测试过程结束后,测试人员需要撰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的目标、方法、结果和问题等内容。
测试报告应该被相关人员审阅和确认,以便后续的决策和改进工作。
8.测试回顾和改进:测试工作结束后,测试人员应该进行测试回顾和改进工作。
测试人员需要总结测试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计划,以提高测试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测试流程规范化的一般步骤,不同的项目和组织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测试工具和自动化测试技术,提高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
同时,持续集成和持续测试等敏捷开发方法,也可以使测试工作更加规范化和高效化。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篇一:软件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软件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1 计划与设计阶段1.1 召开测试启动会议测试经理召集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开会确定测试交接时间,得到当前最新的相关资料。
进行规模预估并成立测试团队,完成《测试计划》1.2 设计测试用例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
在用例的编写过程中,具体的任务和责任人如下:2 实施测试阶段2.1 实施测试用例实施测试用例将花费测试组绝大部分时间,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前期很多计划工作的基础上。
2.2 提交测试报告在约定的测试周期完成之后,测试工程师需要总结此测试的结果,编写测试报告3 总结阶段测试工作结束或即将结束时,测试组就要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总结的工作。
3.1 编写测试报告在测试结束之后,测试经理编写测试报告,对测试进行总结,并且提交给项目经理,为产品的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2 测试验收测试验收工作是在以上工作全部结束后,对测试的过程,效果进行验收,宣布测试结束3.3 测试归档测试归档是在测试验收结束宣布测试有效,结束测试后,对测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标准文档进行归档。
篇二:软件测试流程规范软件测试流程规范一、通读项目需求设计文档1. 测试的准备阶段;2. 仔细阅读《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3. 根据测试手册,做前期的测试准备;二、明确测试任务的范围⑴功能测试;⑵界面测试;⑶接口测试;⑷容错测试;⑸负载测试;⑹安全测试;⑺性能测试;⑻稳定性测试;⑼配置测试;⑽安装测试;⑾恢复测试;⑿文档测试;⒀可用性测试;三、学习理解被测试软件由开发人员组织讲解所要执行测试的软件或者产品,测试人员必须认真理解拿到手中待测试的软件或者产品。
四、制定测试计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软件测试必须以一个好的测试计划作为基础。
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
测试计划应包括:产品基本情况调研、测试策略、测试大纲(功能模块的测试、详细测试、高级测试)、测试内容(界面测试、测试需求说明)、测试人力资源配置、测试计划的变更、测试硬件环境、测试软件环境、测试工具、测试进度计划表、问题跟踪报告、测试通过准则、测试计划的评审意见等。
产品测试流程及规范(参考模板)
产品测试流程及规范(参考模板)1. 流程概述产品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验证。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标准的产品测试流程,以及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2. 测试准备阶段在正式进行产品测试之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测试目标和测试范围;- 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配置测试环境和设备。
3.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对产品的基本功能进行验证,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测试用例执行功能测试;- 验证产品是否满足需求规格;- 发现并记录功能缺陷;- 对已修复的缺陷进行复测。
4.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评估产品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在性能测试阶段,需要:- 设计合理的性能测试方案;- 使用专业的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分析测试结果,并找出性能瓶颈;- 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优化。
5.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确保产品在面对各种攻击和威胁时的安全性。
安全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对产品的系统权限、用户权限等进行测试;- 模拟各种攻击,如SQL注入、XSS等;- 检查产品的加密和认证机制;- 提出安全性改进建议。
6.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是验证产品在不同平台、浏览器、操作系统等各种环境下的兼容性。
在兼容性测试中,要:- 设计合理的兼容性测试方案;- 测试产品在主流设备上的兼容性;- 发现并记录兼容性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
7. 测试报告和总结测试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和缺陷,测试工程师应撰写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测试目标和结果;- 发现的缺陷和解决方案;- 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的分析。
8. 测试规范和要求为确保产品测试的有效性和一致性,需要遵守以下规范和要求:- 所有测试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测试知识和技术能力;- 测试用例必须详细、完整、准确;- 测试环境必须与实际使用环境一致;- 测试过程必须记录详细的测试日志和结果。
以上是一个产品测试流程及规范的参考模板,具体的测试流程和规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软件测试工作流程规范
软件测试工作流程规范一、引言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软件的正确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软件测试工作,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制定软件测试工作流程规范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测试计划编制、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缺陷管理和测试总结等方面,对软件测试工作流程进行规范。
二、需求分析1.测试人员应参与需求分析阶段,了解软件需求,明确测试目标和任务。
2.在测试人员与需求人员的协作下,制定需求文档,明确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等。
三、测试计划编制1.测试人员应根据需求文档和项目计划,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范围、测试目标、测试资源、测试工具和测试环境等。
2.确定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制定详细的测试任务和测试进度安排。
四、测试用例设计1.测试人员应根据需求文档和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确保测试用例覆盖各项功能需求。
2.测试用例设计应详细描述测试步骤、输入数据、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确保测试用例的可执行性和可测性。
五、测试执行1.测试人员应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执行,并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2.测试人员应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在执行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记录并报告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
六、缺陷管理1.在测试执行过程中,测试人员应及时记录缺陷和问题,并按照优先级进行分类和处理。
2.缺陷管理系统应规范记录缺陷的详细信息,包括缺陷描述、复现步骤和缺陷影响等。
3.测试人员应参与缺陷修复和验证过程,确保缺陷被及时修复和验证通过。
七、测试总结1.在测试结束后,测试人员应对测试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2.测试人员应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标的达成情况、测试执行情况和缺陷统计等。
3.按照测试总结和评估结果,对测试流程和测试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
八、附则1.测试人员应严格遵守测试流程规范,按照规范进行测试工作。
2.测试人员应及时沟通和协作,保持测试团队的协同效应。
3.测试人员应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测试技能,保持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关注。
测试流程规范
测试流程规范测试流程规范是一份测试工作的标准操作指南,用于指导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活动,并确保测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是一份针对测试流程的规范,包含了常见的测试活动和步骤。
一、测试前准备1. 理解需求:仔细阅读需求文档,并与业务分析员或项目经理进行沟通,确保对需求的理解一致。
2.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需求和项目进度,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目标、测试策略、测试方法和资源需求等内容。
二、编写测试用例1. 根据需求文档,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包括测试输入、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等信息。
2. 使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确保测试用例的覆盖率和有效性。
三、执行测试用例1. 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
2. 确保测试环境和测试数据的准备就绪,并记录测试环境和测试数据的版本和配置信息。
四、编写测试报告1.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
2. 包括测试的覆盖度、质量、进度等信息,并根据需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问题跟踪和修复1. 对于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并记录在问题跟踪系统中。
2. 确保问题得到及时修复,并进行验证测试,确认问题已解决。
六、回归测试1. 在系统发生变更或修复问题后,进行回归测试,确保修复过程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2. 根据变更和问题的重要性,选择适当的回归测试策略,如选择高风险模块或全面回归等。
七、测试结束1. 对测试流程和工具的使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 归档测试文档和测试数据,以便日后的参考和检索。
八、文档和交流1. 与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编写测试过程中的文档和报告,并及时分享给团队成员和相关人员。
九、自我提升1. 继续学习和掌握测试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能,如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等。
2. 参与项目确保测试流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测试规范及流程范文
测试规范及流程范文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软件开发团队需要遵循一定的测试规范和流程。
以下是测试规范及流程的一般示例,供参考。
一、测试规范1.测试文档规范:测试团队需要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文档,以便跟踪和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
2.测试用例规范:测试用例应该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并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的测试场景。
每个测试用例应该清楚地描述输入、输出和预期结果。
3.缺陷管理规范: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应该及时记录,并按照严重程度和优先级进行分类和处理。
对于已修复的缺陷,需要进行验证测试,以确保修复的有效性。
4.代码管理规范:开发团队应该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对代码进行管理,并保证每个版本都是可测试的。
测试团队需要及时获取最新的代码版本,并在测试过程中密切关注代码更改。
5.测试环境规范:测试团队需要搭建稳定可靠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测试环境应该与实际使用环境尽可能一致。
6.测试数据规范:测试团队需要准备充分的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
测试数据应该覆盖各种情况,以验证软件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行为。
7.测试周期规范:测试团队需要在软件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
每个测试阶段需要明确测试目标和测试标准。
8.团队合作规范:测试团队需要与开发团队、项目经理和用户密切合作,及时沟通测试需求和进度,并共同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二、测试流程1.需求分析:测试团队需要仔细分析软件需求文档,理解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与开发团队和项目经理讨论测试策略和测试计划。
2.测试计划:测试团队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资源、测试进度和测试方法等。
测试计划需要得到项目经理和开发团队的确认和支持。
3.测试用例设计:测试团队根据需求分析和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的测试场景。
测试流程规范范文
测试流程规范范文1.测试计划-测试的目标和范围-测试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资源需求,包括人力、硬件和软件-测试的时间表和里程碑-测试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计划2.需求分析在开始测试之前,需要对需求进行分析并编写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涵盖各种情况和场景,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得到全面测试。
测试用例也应该标明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这样在执行测试时可以进行验证。
3.测试环境和数据准备在执行测试之前,需要准备适当的测试环境和数据。
测试环境应该与生产环境相似,并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测试数据应该包含各种边界和异常情况,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测试执行测试执行阶段是测试流程规范的核心。
在执行测试之前,测试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测试用例的内容和要求,并准备好测试执行的工具和文档。
测试人员应严格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任何发现的缺陷。
5.缺陷管理在测试执行过程中,会发现一些系统缺陷。
测试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报告这些缺陷,并与开发团队合作进行解决和验证。
在缺陷修复完成后,还需要重新执行相关的测试用例,以确保缺陷已被修复并不会导致其他问题。
6.测试报告-测试的总体情况,包括测试用例的执行情况和测试结果的统计数据-发现的缺陷和其解决情况-对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的总结和评估-建议和改进建议,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和性能以上是一个测试流程规范的基本框架,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通过遵循规范的测试流程,可以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测试误差和遗漏,从而为项目的成功交付提供有力的保障。
测试部测试流程规范
测试部测试流程规范一、引言测试部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负责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制定测试流程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试部的测试流程规范。
二、测试准备阶段1.测试需求分析:测试部与需求部门合作,详细了解产品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测试的需求。
2.测试用例设计:根据测试需求,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异常情况、边界情况等。
3.测试环境搭建:准备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环境,包括服务器、数据库、测试工具等。
4.测试数据准备:根据测试用例,准备相应的测试数据,并确保测试数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5.测试计划制定:根据测试需求和测试资源,制定具体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进度、测试资源等。
三、测试执行阶段1.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逐一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实际结果。
2.缺陷管理:对于发现的缺陷,记录详细的缺陷信息,包括缺陷描述、复现步骤、截图、优先级等,并及时通知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3.回归测试:在修复缺陷后,进行回归测试,验证修复是否成功,并确保修复缺陷不影响其他功能。
4.性能测试:对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的功能,采用相应的性能测试工具,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5.安全测试:对于涉及数据安全和用户安全的功能,进行相应的安全测试,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四、测试报告和总结阶段1.测试报告编写:根据测试执行结果,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缺陷统计等。
2.测试总结: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测试效率、测试覆盖度、测试稳定性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测试复盘会议:召开测试复盘会议,与开发、需求等相关部门分享测试经验和教训,促进团队交流和学习。
4.测试文档归档:将测试相关的文档进行归档管理,以便后续的复查和参考。
五、测试流程改进1.根据测试总结和复盘会议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测试流程改进计划,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软件测试流程和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和规范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软件测试流程和规范。
首先,软件测试流程应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和测试报告四个主要阶段。
在测试计划阶段,需要确定测试的范围、目标、资源、进度和风险等,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
在测试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数据和环境。
在测试执行阶段,需要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和缺陷。
最后,在测试报告阶段,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编写测试报告,向相关人员汇报测试情况。
其次,软件测试规范应包括测试人员的素质要求、测试环境的要求、测试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测试文档的编写和管理等方面。
测试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测试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测试经验,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测试环境需要与实际生产环境尽可能接近,确保测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测试工具的选择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并合理使用这些工具。
测试文档需要规范编写和管理,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缺陷报告等,确保测试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在软件测试流程和规范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测试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测试流程和规范执行测试工作,确保测试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测试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测试技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发展。
再次,测试人员需要与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密切合作,及时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测试团队需要定期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不断改进测试流程和规范,提高测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建立完善的软件测试流程和规范对于保证软件质量和项目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执行测试流程和规范,不断提升测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测试团队的协作和沟通,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软件项目的成功交付提供有力保障。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软件测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进行评估和验证的重要步骤。
为了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守一定的测试流程规范。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流程规范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1. 需求分析在进行软件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对软件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理解。
了解软件的功能、性能、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和技术需求。
这有助于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2. 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测试的目标、策略、资源和时间安排等重要信息。
测试计划应该根据需求分析结果编制,并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核和确认。
测试计划的编制需要充分考虑软件特性和测试环境等因素。
3. 测试设计在进行具体测试工作之前,需要进行测试设计。
测试设计的目的是根据测试计划中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能够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测试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效率。
4. 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软件测试的核心环节。
在测试执行过程中,需要根据测试设计中的测试用例,逐一执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测试执行过程中,需要按照测试计划和要求,进行必要的测试环境配置和数据准备工作。
同时,测试执行也需要充分考虑测试的顺序和优先级。
5. 缺陷管理在测试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软件存在缺陷或问题。
这些缺陷需要进行记录和跟踪管理,以便进行及时的修复和验证。
缺陷管理包括缺陷的登记、分析、分配、修复和验证等过程。
通过缺陷管理,可以提高软件质量,并保证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6. 测试评估测试评估是对软件测试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的环节。
通过测试评估,可以判断测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覆盖度等指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测试评估可以由测试团队内部进行,也可以由外部独立的评估机构进行。
7. 测试文档在软件测试过程中,需要编制相应的测试文档,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
测试文档是对测试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和总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
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1.测试策划阶段测试策划阶段是测试工作的起点,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定义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确定测试的重点和关注点。
-制定测试计划: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资源、测试时间、测试环境等。
-确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方法和技术,包括手动测试、自动化测试等。
-制定测试用例: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包括正常用例和异常用例。
2.测试设计阶段测试设计阶段是测试工作的核心,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设计测试用例: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设计全面而合理的测试用例,覆盖不同的功能模块和场景。
-确定测试数据:准备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确保测试用例能够全面覆盖不同的数据情况。
-准备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并进行必要的配置和准备,确保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一致。
3.测试执行阶段测试执行阶段是进行测试的主要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进行缺陷管理: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跟踪和管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闭环。
-进行回归测试:在修复问题后,对被修改的功能模块进行重新测试,确保问题已经解决并且不影响其他功能。
-执行性能测试:如果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确保系统在高负载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4.测试评审阶段测试评审阶段是对测试工作的总结和评估,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和问题记录,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覆盖率、缺陷数量等。
-进行测试评估:对测试过程进行评估,包括测试用例的质量和覆盖度,测试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等。
-进行测试改进:根据测试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包括测试方法和流程的优化,以及测试工具的使用和选择。
-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设计全面而合理的测试用例,覆盖不同的功能模块和场景。
-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跟踪和管理,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闭环。
-在测试过程中尽可能进行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测试工作流程规范
测试工作流程规范一、概述测试工作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问题,为最终产品的质量提供保证。
为了规范测试工作流程,提高测试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一套完整的测试工作流程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介绍一套测试工作流程规范,包括测试准备、测试计划、测试执行、测试报告和测试总结等内容。
二、测试准备1.确认测试范围:明确要测试的功能点和需求,确保测试的覆盖面。
2.确定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并确保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保持一致。
3.编写测试用例:根据需求和功能点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预期结果和操作步骤等。
4.准备测试数据:准备测试所需的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确保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5.确定测试工具:根据需求和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如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等。
三、测试计划1.制定测试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和进度,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时间、测试资源等。
2.分配测试任务:根据测试计划,将测试任务分配给相应的测试人员,确保测试任务的合理分配和测试人员的负荷均衡。
3.确定测试优先级:根据需求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定测试任务的优先级,优先测试重要和紧急的功能点。
4.制定测试策略:根据功能点和需求设计测试策略,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5.制定测试计划变更管理机制: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如果发生需求变更或优先级调整,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测试计划,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测试执行1.执行测试用例: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步骤一步步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2.检查测试环境:在执行测试前,需要检查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确保测试的有效进行。
3.记录测试结果:对每个测试用例执行完毕后,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执行结果、问题描述和截图等,便于后续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4.处理测试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记录并反馈给开发人员,协助开发人员进行问题排查和修复。
测试流程规范
测试流程规范测试流程规范是进行软件测试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能够规范测试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是一份简要的测试流程规范,包含主要的测试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测试准备阶段a. 了解需求:测试人员需要仔细研读需求文档,充分了解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b.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需求和测试目标,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范围、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
c. 创建测试环境:搭建适合测试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服务器、数据库等。
d. 准备测试数据:根据需求和测试用例,准备符合各种情况的测试数据。
2. 测试设计阶段a.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需求和功能模块划分,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操作步骤和预期结果。
b. 设计测试数据:根据测试用例,设计符合各种情况的测试数据,覆盖各种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
c. 制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的重点和方式,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性能测试等。
3. 测试执行阶段a. 进行功能测试:按照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执行功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b. 进行性能测试:按照性能测试计划进行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等,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c. 进行安全测试:按照安全测试计划进行漏洞扫描、权限测试等,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d. 修复问题:测试人员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并及时报告给开发人员,待开发人员修复后,测试人员进行验证。
4. 测试报告阶段a. 编写测试报告:对测试过程中的问题、测试覆盖率、测试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详细的测试报告。
b.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和经验,提出改进软件质量和测试效率的建议和方法。
c. 发布测试报告:将测试报告交给项目管理人员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审和决策。
5. 测试总结阶段a. 进行回顾会议:与开发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开展回顾会议,总结测试流程中的优点和改进点。
b. 修订测试流程规范:根据测试流程中的问题和改进点,修订测试流程规范,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
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2概念与术语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图1有关的测试类型的概念如下:1)单元测试:验证产品中的模块,测试依据主要为模块详细设计或模块的需求规格。
能使问题及早暴露,也便于问题的定位解决,单元测试属于早期测试,因而错误发现后能明确知道是某一单元产生的,单元测试允许多个被测单元的测试工作同时开展。
根据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
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
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
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3职责组建测试小组协调测试小组内外部的沟通组织编制测试大纲(含测试用例)和计划组织测试准入检查测试过程中的进度控制、风险管理测试过程报告编写测试报告召集测试评审识别测试需求参与编制测试大纲(含测试用例)和计划协助测试准入检查执行测试用例,测试结果记录测试缺陷记录与跟踪协助测试评审为测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比如环境安装、版本布署、测试工具支持等备注:该角色可选,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设置,一般情况下由研发人员担任。
【注】:当某个项目仅有一个测试人员时,该测试人员同时也为该项目内的测试主管,需要担负起测试主管的职责。
4测试类型和测试方法4.1测试类型测试工作通常分为4个类型,功能测试、联合测试、性能测试及稳定性测试。
确保功能符合需求定义确保所有功能可以正常完成工作一个新产品或一个产品的新版本发布时,要确保与之相配合的产品可以正常配合使用在产品有性能要求的部分,进行性能测试和调优,确保产品性能符合需求模拟用户真正的使用情况,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确保产品可以稳定可靠的长时间运行4.2测试方法以手工黑盒测试为主,手工执行功能测试用例。
正规测试和随机测试相结合:根据需求文档撰写测试方案及测试用例来进行常规测试,考虑到测试用例有可能写的不全面,所以在进行常规测试过程中,可以加入随机测试。
同时,对预测试出来的缺陷,将其执行过程写成一个测试用例,添加到测试用例集合中,以完善测试用例;采用测试工具TD进行测试用例的管理和缺陷记录、跟踪。
性能测试要求满足两种情况:1)产品在特定工况下可以达到的最高性能(例如:测试时将日志等影响性能的选项关闭);2)模拟用户真正的使用环境(如:日志功能打开,在一定的用户数量的情况下),产品真实可以达到的性能;稳定性测试要求模拟用户真正的使用情况,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确保产品可以稳定可靠的长时间运行【注】:黑盒测试过程的参考准则:(1)必须采用边界值分析法;(2)必要时采用等价类划分法补充测试用例;(3)采用错误判断法,追加测试用例;(4)对照程序逻辑,检查已设计出的测试用例的逻辑覆盖程度。
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覆盖标准,应当补充更多的测试用例;(5)测试数据应准备充分,应采用有效数据、无效数据、边界数据分别测试验证;5工作流程、模式及规范5.1工作流程测试工作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的活动组成。
5.2测试提交文件及裁剪说明5.3评审点评审点定义参照《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5.4敏捷测试模式5.4.1敏捷测试概念敏捷测试即是不断修正质量指标,正确建立测试策略,确认客户的有效需求得以圆满实现和确保整个生产的过程安全的、及时的发布最终产品。
5.4.2敏捷增量测试方法测试是敏捷开发过程重要的环节,自始自终测试贯穿于每个迭代。
整个产品的敏捷开发生命周期可以分为 4 个阶段,即初始阶段,项目的建设阶段,产品发布阶段和产品的维护阶段,在关键的项目建设阶段中,测试被分成两个部分,验证测试和系统测试。
验证测试:静态测试和关键的功能测试。
系统测试:功能测试、联合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
5.4.3敏捷测试流程敏捷测试流程依据业务场景制定测试策略。
在每次敏捷测试的过程中包括验证测试和联合测试。
并且不断的进行迭代测试。
在系统的所有业务场景都经过敏捷测试过后,进入系统测试阶段。
进行所有业务场景的功能测试、联合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
根据业务场景制定测试策略流程图敏捷测试流程图根据缺陷性质来判断更新提交测试的依据:1)严重级别为Urgent和High的修改后立即更新,要保证更新后不能影响其他功能测试。
2)功能级别为Medium以下的可以等待下一次提交敏捷测试的时候更新。
5.5传统瀑布模式5.5.1测试需求分析5.5.2成立测试小组或确认测试人员确认项目的测试人员,若整个项目的测试需要若干个测试人员,则需要成立一个测试小组;为测试小组任命一名测试主管,若只有一个测试人员,则该测试人员同时也为该测试组的测试主管,同时确定测试小组的其它构成人选;小组内进行必要的培训。
若以前的测试任务已成立过测试小组,则可以复用以前的组织人员和形式5.5.3编制测试计划测试大纲至少包括以下关键内容:测试目标——对本次测试的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测试范围——需要测试小组测试的范围,和各个测试需求的测试优先级工作分工——明确测试小组内部及外部配合方的相关责任和工作关系测试策略——整体测试的总体测试策略、环境、方法和工具等完成标准——达到何种条件可以认为测试完成交付文件——测试完成时应提交的文件,比如测试大纲(含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等测试计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关键内容:主要任务——每项任务的时间计划、前置条件及资源主要里程碑——关键任务及完成时间点在项目研发过程中,要适时的对测试计划进行跟踪,以评估此计划的完整性、可行性,在项目结束时还要最后评估一下测试计划的质量对于多个系统参与的同一个测试任务,可由主项目组或牵头方统一编制测试大纲和计划,不用每个系统单独编制和出具测试计划可以在测试大纲中直接详细列明,而不用单独编制5.5.4编制测试大纲、设计测试用例在技术规格书评审通过以后,测试小组需要针对项目的测试范围编制测试大纲、设计测试用例。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测试用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新和调整。
在测试用例的设计过程中,具体的任务和责任人如下:准备本次测试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在该产品的测试用例库中进行选择,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增加;每个测试用例须包括用例编号、测试概述、测试数据、操作步骤说明、预期结果等要素;测试用例须覆盖所有的测试需求和功能点;采用统一的模板进行用例设计。
5.6测试实施阶段5.6.1测试准入检查测试主管根据本项目的特点,事先确定测试准入标准中哪些条目可以进行裁剪,并与项目经理及研发人员商讨确认准入标准中“计划准入标准”是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大纲、测试用例设计时就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应提前进行检查;“执行准入标准”是指在执行测试之前需要进行的检查。
以上两类检查应分两次进行测试主管和测试人员根据测试准入标准,逐项进行检查,并填写测试准入检查表对于不满足条件的检查项,要求相关方面进行解决,解决后重新进行检查必须要通过的检查项,而没检查通过的,视为准入检查不通过,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工作5.6.2执行测试用例测试人员根据计划,执行相应的测试用例,并做好测试记录测试人员进行缺陷登记,并跟踪解决情况,及时复测,关闭缺陷测试主管跟踪测试用例执行情况,了解影响测试用例执行的因素,及时跟进有关的协调、报告测试状态测试主管根据项目的情况,选择有关的报告形式,将测试进展情况及时通报给有关各方5.6.3回归测试在每轮测试结束之后,当研发人员解决完相关问题,重新提交,进行回归测试。
5.6.4缺陷管理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记录被测产品缺陷,跟踪缺陷的分析、解决过程研发人员及时分析处理缺陷,并按要求记录缺陷的分析处理信息,更新缺陷状态,填制缺陷起源;对需要其它人员参与分析处理的时候,需及时将缺陷分配给下一环节人员测试人员对待验证的缺陷需及时进行复测,测试通过后关闭缺陷5.7测试收尾阶段测试实施阶段结束或即将结束时,测试小组可以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总结报告及收尾工作。
5.7.1编制测试报告在测试实施完成之后,测试主管或测试人员需根据实施测试情况,编制测试报告。
测试主管或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的结果,按照测试报告的文档模板编写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必须包含以下重要内容:测试用例执行情况分析――测试阶段用例执行的数量、轮次、通过率等测试过程中已发现缺陷分析――分析缺陷的数量、分布、起源等未执行用例的风险分析――分析未执行的用例对系统形成的风险未关闭缺陷的风险分析――分析未关闭的缺陷对系统形成的风险测试结论――评价测试大纲中定义的测试完成标准是否达到,被测系统的质量评价,存在的风险,以及有关建议5.7.2测试工作过程改进测试过程改进在测试实施阶段工作全部结束以后进行。
它的目的是评估本次测试工作,总结经验,使下一次的工作做得更好。
本项工作不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各项目可根据情况采用。
测试主管召集测试参与人员,讨论本次测试过程得与失,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方法和意见编写测试工作过程改进报告5.7.3测试成果提交测试资产提交在测试实施阶段工作结束以后进行,对测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标准文档进行归类,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