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和隐含意义产生的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违反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和隐含意义产生的机制

摘要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原则在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起重大的作用。格赖斯认为说者和听者双方都应遵守“合作原则”,遵守此原则是成功交际的前提。然而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总存在着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但是,违反合作原则是产生会话涵义的基本机制。研究这样的机制,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的运作机制。

关键词合作原则;违反;隐含意义

一、合作原则中重要的定义的区分

1.约定俗成的隐含意义以及非约定俗成的隐含意义

(1)约定俗成的隐含意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约定俗成的隐含意义是指并不是由话语中的言语产生的,而是由话语当中的字或词产生的意义。

Taxonomy of Implicatures

Figure2.1:Different Types of Implicatures.adock:1978:283;Levinson1983:131.

(2)非约定俗成的隐含意义(non-conventionalimplicature)。非约定俗成的隐含意义也称为会话涵义。会话涵义跟约定俗成的隐含意义的区别是在于,会话涵义的产生是依赖于语境的,而且每次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这是非约定俗成的隐含意义。更重要的是,会话涵义是受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所约束的。

二、关于合作原则

格赖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即

1.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

(1)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2.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说话要有关联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要清楚、明了

(1)避免晦涩;

(2)避免歧义;

(3)简炼;

(4)井井有条。

然而,人们在实际言语交际中,并非总是遵守“合作原则”,出于需要,人们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格赖斯把这种通过表面上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称为“特殊会话含义”。“特殊会话含义”解释了听话人是如何透过说话人话语的表面含义而理解其言外之意的,由此来表达另外一种意思。

三、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义的机制分析

1.违反量的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机制分析

(1)违反量准则的第一条是信息量的不够,即说话人所说的话不包含需要的信息。如:

A:Where have you been?

B:Out.

在这个对话中,B的简单回答故意违反了量的准则,没有提供足够量的信息,想让A感到他不愿意详细作答,暗含了他不愿说出自己的去向,有“我去哪里与你无关”的含义。

(2)违背量准则的第二条是提供过量信息。过量信息是指说话人提供的超出对方话语所索取的那部分信息。例如:

A:Who is he,my dear?Do you know?

B:Yes.His name is Lan French.Painter.Awfully clever,they say.Someone started by giving him a mother’s tender care.She asked him how often he heard from

home,whether he had enough blankets on his bed,how much milk he drank a day.But when she went round to his studio to give an eye to his socks,she rang and rang,and though she could have sworn she heard someone breathing inside,the door was not answere d…Hopleless!”

(Katherine Mansfield,Feuille D’album)

本来对A提出的问题,B只要回答“Yes.His name is Lan French.Painter.”就足够了,可B在回答了“Yes.His name is Lan French.Painter.”又说了很多不跟问题不是太相关的话语,而且语气听上去给人一种B很了解这个人的感觉。这里,显然B所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了A所需的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因此,A可以从B的回答中推断出B的会话含义是:“这个关心这个男人的人很可能就是眼前这个女人,她受到这个所谓的画家的伤害了,所以她的言语中颇有埋怨之意。

2.违反质的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机制分析

(1):“Starchy clothes—very.You think you’re a good deal of a big-bug,don’t you?”

“Maybe I am,maybe I ain’t,”I says.(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69)

这个例子当中,前者提问,说:“你穿的衣服非常非常正式,我猜你是一个大人物,是吗?”

“我”回答说,“也许我是,也许我不是”,一般情况下,别人问我们问题“是否”的问题,我们的回答应该是“是”或者“否”,而不是既“是”也“否”。但是例子中这个说话者他的回答跟没有回答是一样的,他说的话违反了我们“质”的原则,那么他的这句话就会产生隐含意义,也许他想表明的是不管“我”是不是一个大人物,都不关你的事情,也许他还想表明,我就是一个大人物,但是我想这个跟“你”没有任何的关系。

(2):BARNARDO:Have you had quiet guard?

FRANCISCO:Not a mouse stirring.(Hamlet,Act I Scene I),

这个例子当中,前者问后者,“你的守卫过程还顺利吗?”“没有一只老鼠活动过”就是后者的回答。事实上,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回答说“顺利”或者“不顺利”,那么很明显,说话者是想表明他守卫的非常好,连老鼠都没有动过,其实真的是老鼠都没有动过吗?不是的。他的回答并不是精确的,而是含糊的。那么违反了语言活动中“质”的原则,隐含意义就产生了。

3.违反关系原则产生会话含义的机制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