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区别简介
不锈钢分类和等级及代号
不锈钢分类和等级及代号一、不锈钢的分类根据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可以将不锈钢分为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等几类。
1. 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能。
根据合金元素的不同,奥氏体不锈钢又可以细分为Cr-Ni奥氏体不锈钢、Cr-Mn-N奥氏体不锈钢等。
其中,Cr-Ni奥氏体不锈钢代号为3XX系列,如304、316等;Cr-Mn-N奥氏体不锈钢代号为2XX系列,如201、202等。
2. 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但焊接性较差。
常见的铁素体不锈钢有Cr13、Cr17等,代号为4XX系列。
3. 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强度和硬度,但耐腐蚀性较差。
常见的马氏体不锈钢有9Cr18、9Cr18MoV等。
4. 双相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是奥氏体和铁素体的复合结构,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
常见的双相不锈钢有2205、2507等。
二、不锈钢的等级及代号不锈钢的等级和代号是根据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来确定的,用于标识不同种类的不锈钢。
1. 300系列不锈钢300系列不锈钢是奥氏体不锈钢的一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能。
其中,304代表18Cr-8Ni不锈钢,常用于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领域;316代表18Cr-12Ni-2.5Mo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常用于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
2. 400系列不锈钢400系列不锈钢是铁素体不锈钢的一种,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机械性能。
其中,430代表17Cr不锈钢,常用于家电、厨具等领域。
3. 200系列不锈钢200系列不锈钢是Cr-Mn-N奥氏体不锈钢的一种,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低温韧性。
其中,201代表17Cr-4.5Ni-6Mn不锈钢,常用于建筑、轨道交通等领域;202代表18Cr-4Ni-6Mn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4. 600系列不锈钢600系列不锈钢是马氏体不锈钢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和硬度。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钢的组别:A1, A2, A3 A4, A5) (性能等级:50软,70冷加工,80高强度) 马氏体(钢的组别:C1,C2,C3) (性能等级:50软,70、110淬火并回火,80淬火并回火) 铁素体(钢的组别:F1) (性能等级:45软,60冷加工) 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铬不锈钢。
由于含碳量高,碳化铬多,钢的耐蚀性能下降,虽可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但防腐性不高。
马氏体不锈钢多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并有一定耐蚀性能要求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座、量具、刃具等。
铁素体不锈钢也属于铬不锈钢。
含碳量小,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能力强,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
主要用于制作化工设备中的容器、管道。
奥氏体不锈钢属于铬镍不锈钢。
具有很高的耐蚀性,优良的塑性,良好的焊接性及低温韧性,不具有磁性,易加工硬化。
主要用于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容器、管道、医疗器械以及抗磁环境中。
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 % 类钢号牌号型 C Cr Ni Mn P S Mo Si Cu N 其它1Cr17Mn?0.116.00-3.50-5.50,?0.?0.0?1.0?0.2201 - - - 6Ni5N 5 18.00 5.50 7.50 060 30 0 503Cr17M?0.016.00-3.50-5.50,?0.?0.0?1.0?0.2201L n6Ni5N 30 18.00 5.50 7.50 060 30 0 57.50-10.?0.?0.0?1.0?0.21Cr18Mn?0.117.00-4.00-202 - , 8Ni5N 5 19.00 6.00 00 060 30 0 503Cr16M?0.015.00-1.50-7.00-9.00.15-204 n8Ni2N 30 17.00 3.50 0 0.301Cr18Mn国内?0.117.00-4.00-8.50-12.2.80-0.20-10Ni5Mo 奥研制 0 19.00 6.00 00 3.50 0.30 3N 氏体前苏2Cr13Mn0.15-12.00-3.70-8.00-10. 型联 9Ni4 0.25 14.00 5.00 00 国内2Cr15Mn0.15-14.00-1.50-14.00-160.15- 研制 15Ni2N 0.25 16 .003.00 .00 0.301Cr18Mn?0.117.00-4.00-8.50-12.?0.?0.02.8-3?1.00.20- 10Ni5Mo- - 6.00 00 060 30 .5 0 0.30 5 19.003N1Cr17Ni?0.116.00-6.00-?0.?0.0?1.0301 ?2.00 - - - - 7 5 18.00 8.00 065 30 01Cr18Ni?0.117.00-8.00-?0.?0.0?1.0302 - - ?2.00 - -9 5 19.00 10.00 035 30 0Y1Cr18N?0.117.00-8.00-?0.?0.0?1.0303 ?2.00 1) - - - i9 5 19.00 10.00 20 30 0Y1Cr18N?0.117.00-8.00-?0.?0.0?1.0Se?0.1303se - - ?2.00 -i9Se 5 19.00 10.00 20 30 0 5 0Cr18Ni?0.017.00-8.00-?0.?0.0?1.0304 - - - ?2.00 -9 7 19.00 10.00 035 30 000Cr19N?0.018.00-8.00-?0.?0.0?1.0304L ?2.00 - - - - i10 3020.0010.00 035 30 0 0Cr19Ni?0.018.00-7.00-?0.?0.0?1.00.10-304N1 ?2.00 - - - 9N 8 20.00 10.50 035 30 0 0.25 0Cr18Ni?0.018.00-7.50-?0.?0.0?1.00.15-Nb?0.1304N2 ?2.00 - - 10NbN 8 20.00 10.50 035 30 0 0.30 5 00Cr18N?0.017.00-8.50-?0.?0.0?1.00.12-304LN ?2.00 - - - i10N 30 19.00 11.50 035 30 0 0.2210.501Cr18Ni?0.117.00-?0.?0.0?1.0305 -13.0?2.00 - - - - 12 2 19.00 035 30 0 012.000Cr23Ni?0.022.00-?0.?0.0?1.0309S -15.0?2.00- - - - 13 8 24.00 035 30 0 019.000Cr25Ni?0.024.00-?0.?0.0?1.0310S - -22.0?2.00 - - - 20 8 26.00 035 30 0 010.000Cr17Ni?0.016.00-?0.?0.02.00-?1.0316 - - -14.0?2.00 -12Mo2 8 18.50 30 3.00 0 03501Cr18NiTi5(C%-11.00?0.116.00-?0.?0.01.80-?1.0 12Mo2Ti-14.0?2.00 - - 0.02)~0 30 2.50 0 2 19.00 0356) 0 .0811.000Cr18Ni?0.016.00-?0.?0.01.80-?1.0Ti5*C%- -14.0?2.00 - -12Mo2Ti 8 19.00 035 30 2.50 0 0.70 012.0000Cr17N?0.016.00-?0.?0.02.00-?1.0316L -15.0?2.00 - - - i14Mo2 30 18.00 035 30 3.00 0 010.000Cr17Ni?0.0?0.?0.016.00-2.00-?1.00.10-316N -14.0?2.00 - -12Mo2N 8 18.00 3.00 0 0.22 035 30 010.5000Cr17N?0.016.00-?0.?0.02.00-?1.00.12-316N -14.5?2.00 - -i13Mo2N 30 18.50 035 30 3.00 0 0.22 0316J1 0Cr18Ni ?0.017.00-10.00?2.00 ?0.?0.01.20-?1.01.00- -12Mo2Cu8 19.00 -14.5035 30 2.75 0 -2.52 0 000Cr18N12.001.00316J1?0.017.00-?0.?0.01.20-?1.0i14Mo2C -16.0?2.00-2.5- -L 19.00 035 30 2.75 0 30u2 0 011.000Cr19Ni?0.118.00-?0.?0.03.00-?1.0317 -15.0?2.00 - - - 13Mo3 2 20.00 035 30 4.00 0 011.0000Cr19N?0.018.00-?0.?0.03.00-?1.0317L -15.0?2.00 - - -i13Mo3 8 20.00 035 30 4.00 0 01Cr18Ni11.00Ti5(C%-?0.116.00-?0.?0.02.50-?1.0 12Mo3Ti -14.0?2.00- - 0.02)~02 19.00 035 30 3.500 6) 0 .0811.000Cr18Ni?0.016.00-?0.?0.02.50-?1.0Ti5*C%- - -14.0?2.00 -12Mo3Ti 8 19.00 0.70 035 30 3.50 0 015.000Cr18Ni?0.016.00-?0.?0.04.00-?1.0317J1 - - - -17.0?2.0016Mo5 40 19.00035 30 6.00 0 0Ti5(C%-1Cr18Ni?0.117.00-8.00-?0.?0.0?1.0321 ?2.00 - - - 0.02)~09Ti6) 2 19.00 11.00 035 30 0 .080Cr18Ni?0.017.00-9.00-?0.?0.0?1.0Ti?5*C ?2.00 - - -10Ti 8 19.0012.00 035 30 0 %0Cr18Ni?0.017.00-9.00-?0.?0.0?1.0Nb?10*347 ?2.00 - - - 11Nb 8 19.00 13.00 035 30 0 C%3.000Cr18Ni?0.017.00-8.50-?0.?0.0?1.0XM7 -4.0- - ?2.00 -9Cu3 8 19.0010.50 035 30 0 011.50XM15J0Cr18Ni?0.015.00-?0.?0.03.00--15.0?2.00 - - - 2)1 13Si4 8 20.00 035 30 5.00 00Cr26Ni?0.023.00-3.00-?0.?0.01.00-?1.0329J1 ?1.50 - - 2) 5Mo2 828.00 6.00 035 30 3.00 0 奥氏Al 体 1Cr18Ni0.10-0.0.10-17.50-10.--?0.?0.03.40-| 11Si4Al - - 30; Ti ?0.80-0.18 19.50 120..0354.00 30 铁Ti 0.40-0.素70 体00Cr18N?0.018.00-4.50-1.00-2.0?0.?0.02.50-1.30- - - -i5MoSi2 30 19.50 5.50 0 035 30 3.00 2.00Al ?0.011.50-?0.?0.0?1.0 0Cr13Al 3) ?1.00 - - - 0.10-0.4058 14.50 035 30 0 30?0.011.00-?0.?0.0?1.0410L 00Cr12 3) ?1.00 - - - -30 13.00 035 30 0 ?0.116.00-?0.?0.0?0.7430 1Cr17 3) ?1.25 - - - -铁 2 18.00 035 30 5 素 ?0.116.00-?0.?0.1?1.0体 430F Y1Cr17 - - - 3) ?1.00 1)218.00 035 50 型 ?0.116.00-?0.?0.00.75-?1.0434 1Cr17Mo - - 3) ?1.00 - 2 18.00 035 301.25 000Cr30M?0.028.50-?0.?0.01.50-?0.4?0.0447J1 - ?0.40 - - o2 10 32.00 035 30 2.50 0 1500Cr27M?0.025.00-?0.?0.00.75-?0.4?0.0XM27 - - ?0.40-o 10 27.50 03530 1.50 0 15?0.111.50-?0.?0.0?0.5403 1Cr12 ?1.00 3)- - - - 5 13.00 035 30 0?0.111.50-?0.?0.0?1.0410 1Cr13 3) ?1.00 - - - - 5 13.50 035 30 0 ?0.011.50-?0.?0.0?1.0405 0Cr13 3) ?1.00-- - - 8 13.50 035 30 0?0.112.00-?0.?0.1?1.0416 Y1Cr13 3) ?1.25 1) - - - 5 14.00 035 5 0 ?0.011.50-?0.?0.00.30-?0.6410J1 1Cr13Mo 8-0.1 3) ?1.00 - - - 14.00 035 30 0.60 0 80.16-12.00-?0.?0.0?1.0马 420J1 2Cr13 3) ?1.00 - - - -0.25 14.00 035 30 0 氏体 0.26-12.00-?0.?0.0?1.0420J23Cr13 3) ?1.00 - - - - 型 0.35 14.00 035 30 00.26-12.00-?0.?0.1?1.0420F Y3Cr13 ?1.25 3)1) - - - 0.40 14.00 035 5 00.28-12.00-?0.?0.00.50-?0.8 3Cr13Mo - - 3) ?1.00-0.35 14.00 035 301.00 00.36-12.00-?0.?0.0?0.6 4Cr13 - 3) ?0.80 - - - 0.45 14.00 035 30 01Cr17Ni0.11-16.00-1.50-?0.?0.0?0.8431 - - ?0.80 - -2 0.17 18.00 2.50 035 30 00.60-16.00-?0.?0.0?1.0440A 7Cr17 3) ?1.00 4) - - -0.75 18.00 035 30 0440B 8Cr17 0.75 -16.00-3) ?1.00 ?0.?0.0 4) ?1.0- - -0.95 18.00 035 30 00.90-17.00-?0.?0.0?0.8 9Cr18 3) ?0.80 4) - - - 1.00 19.00 035 30 00.95-16.00-?0.?0.0?1.0440C 11Cr17 - - 3) ?1.00 4) -1.20 18.00 035 30 00.95-16.00-?0.?0.1?1.0440F Y11Cr17 3) ?1.25 4) - - - 1.20 18.00 035 5 00.95-16.00-?0.?0.00.40-?0.8 9Cr18Mo 3) ?0.80 - - - 1.10 18.00 035 30 0.70 09Cr18Mo0.85-17.00-?0.?0.01.00-?0.8V0.07-0 3) ?0.80 - - V 0.95 19.00 035 30 1.30 0 .123.00Nb 0Cr17Ni?0.015.50-6.50-?0.?0.0?1.0630 - -5.0- 0.15-0.?1.004Cu4Nb 7 17.50 7.50 035 30 0 0 45 沉淀 Al 0Cr17Ni?0.016.00-6.50-?0.?0.0?1.0?0.硬 631 ?1.00 -- 0.75-1.7Al 9 18.00 7.50 035 30 0 50 化 50 型 Al 0Cr15Ni?0.014.00-6.50-?0.?0.02.00-?1.0632 0.75- 1.?1.00- -7Mo2Al 9 16.00 7.50 035 30 3.00 0 50 最佳答案马氏体不绣钢含碳量较高,多用做淬火不锈钢,因为它可以得到马氏体组织,常用于,量具,医疗器械等。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
奥氏体(钢的组别:A1, A2, A3 A4, A5)(性能等级:50软,70冷加工,80高强度)
马氏体(钢的组别:C1,C2,C3) (性能等级:50软,70、110淬火并回火,80淬火并回火)
铁素体(钢的组别:F1) (性能等级:45软,60冷加工)
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铬不锈钢。
由于含碳量高,碳化铬多,钢的耐蚀性能下降,虽可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但防腐性不高。
马氏体不锈钢多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并有一定耐蚀性能要求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座、量具、刃具等。
铁素体不锈钢也属于铬不锈钢。
含碳量小,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能力强,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
主要用于制作化工设备中的容器、管道。
奥氏体不锈钢属于铬镍不锈钢。
具有很高的耐蚀性,优良的塑性,良好的焊接性及低温韧性,不具有磁性,易加工硬化。
主要用于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容器、管道、医疗器械以及抗磁环境中。
最佳答案马氏体不绣钢含碳量较高,多用做淬火不锈钢,因为它可以得到马氏体组织,常用于,量具,医疗器械等。
奥氏体不绣钢的含铬量较高,使得它在常温下呈奥氏体组织,所以它没有磁性。
奥氏体不绣钢的韧性和塑性很高,焊接性较好,所以多用做化工容器,管道,耐腐蚀结构等。
不锈钢组别分类
不锈钢组别分类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耐腐蚀、抗氧化、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根据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可以将不锈钢分为多个组别。
1. 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不锈钢组别之一,含有高比例的铁素体相。
它们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冷加工和热加工。
铁素体不锈钢主要有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马氏体不锈钢两种类型。
奥氏体不锈钢中含有较高的铬和镍元素,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而铁素体马氏体不锈钢则通过热处理获得强度和硬度的提高。
2. 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的不锈钢。
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高的碳、铬和镍元素,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后可以获得马氏体组织。
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适用于制造高强度和耐磨件。
3. 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
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高的铬和镍元素,形成稳定的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韧性、可塑性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制造各种耐腐蚀件和装饰材料。
4. 双相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含有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的不锈钢。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韧性、可塑性和耐腐蚀性能。
双相不锈钢可以通过控制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来调节其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造高强度和耐腐蚀的零件。
5. 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含有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的不锈钢。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
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可以通过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来调节其力学性能,适用于制造各种耐腐蚀和高强度的零件。
总结:根据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可以将不锈钢分为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等多个组别。
每种组别的不锈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不锈钢的组别分类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不锈钢等级划分
不锈钢等级划分一、不锈钢等级概述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制造等领域。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不同,不锈钢可以分为多个等级。
每个等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不锈钢等级划分,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
二、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不锈钢等级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可焊性。
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铬和镍,其中铬含量通常在16%以上,镍含量在8%以上。
此外,奥氏体不锈钢还含有少量的碳和其他元素。
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用于制造耐酸、耐碱和耐高温设备,如化工容器、石油设备和核电站等。
三、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是另一种常见的不锈钢等级,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铁素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铬和碳,其中铬含量在12%以上,碳含量在0.1%以下。
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较低的镍含量,因此价格相对较低。
铁素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制造刀具、轴承和汽车零部件等。
四、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优异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等级。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热处理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结构,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马氏体不锈钢通常含有较高的铬、镍和钼等元素,以增加其耐腐蚀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海洋工程等领域。
五、双相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是一种特殊的不锈钢等级,其特点是同时具有奥氏体和铁素体的结构。
双相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铬、镍和钼等元素,其中铬和镍的含量较高。
双相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可焊性,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化工设备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六、总结不锈钢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等多个等级。
每个等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了解不同的不锈钢等级对于正确选择和应用不锈钢材料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选择,可以满足不同工程和使用环境的要求,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寿命。
常用的不锈钢的分类和用途
常用的不锈钢的分类和用途不锈钢是一种含铬、镍等元素的合金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强度高等优良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根据其成分和性质的不同,不锈钢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并用于不同的领域和行业。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不锈钢分类和应用。
1.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不锈钢,其主要成分为铁、铬和碳。
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低碳不锈钢和高碳不锈钢。
低碳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抗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制作厨具、汽车排气系统等。
高碳不锈钢具有高强度和硬度,常用于制作刀具和齿轮等。
2.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是含有较高的铬和镍的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强度。
这种不锈钢经过加热处理后,可以由奥氏体晶体结构转变为马氏体晶体结构,从而提高硬度和强度。
马氏体不锈钢常用于制作刀具刃部、弹簧和机械零部件等。
3.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含有较高的铬、镍和钼的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根据其含有的合金元素和性质的不同,奥氏体不锈钢可以分为多个子类,包括304、316、321等不同的牌号。
奥氏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领域。
4.双相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含有相等数量的奥氏体和铁素体晶体结构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
双相不锈钢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海洋工程等领域,主要用于制作储罐、管道和阀门等设备。
5.高温合金不锈钢高温合金不锈钢是一类具有良好耐高温性能的不锈钢材料,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这种不锈钢常用于制作高温炉具、汽轮机叶片、排放管道等。
除了上述常见的不锈钢分类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不锈钢材料,如耐酸不锈钢、耐碱不锈钢、耐磨不锈钢等,针对特定的需要而开发和制造。
总之,不锈钢作为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工业、建筑、制造等各个行业。
通过合理选择不同类型和牌号的不锈钢材料,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并充分发挥不锈钢的优异性能。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
奥氏体(钢的组别:A1, A2, A3 A4, A5)(性能等级:50软,70冷加工,80高强度)
马氏体(钢的组别:C1,C2,C3) (性能等级:50软,70、110淬火并回火,80淬火并回火)
铁素体(钢的组别:F1) (性能等级:45软,60冷加工)
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铬不锈钢。
由于含碳量高,碳化铬多,钢的耐蚀性能下降,虽可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但防腐性不高。
马氏体不锈钢多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并有一定耐蚀性能要求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座、量具、刃具等。
马氏体Martensite,如前所述命名自Adolf Martens (1850-1914)。
这位被称作马登斯或马滕斯的先生是一位德国的冶金学家。
他早年作为一名工程师从事铁路桥梁的建设工作,并接触到了正在兴起的材料检验方法。
于是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铁的金相组织,并在1878年发表了《铁的显微镜研究》,阐述金属断口形态以及其抛光和酸浸后的金相组织。
(这个工作我们现在做的好像也蛮多的。
)他观察到生铁在冷却和结晶过程中的组织排列很有规则(大概其中就有马氏体),并预言显微镜研究必将成为最有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有远见)。
他还曾经担任了柏林皇家大学附属机械工艺研究所所长,也就是柏林皇家材料试验所("Staatliche Materialprüfungsamt")的前身,他在那里建立了第一流的金相试验室。
1895年国际材料试验学会成立,他担任了副主席一职。
直到现在,在德国依然有一个声望颇高的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钢的组别:A1,A2,A3 A4, A5)(性能等级:50软,70冷加工,80高强度)马氏体(钢的组别:C1,C2,C3)(性能等级:50软,70、110淬火并回火,80淬火并回火)铁素体(钢的组别:F1)(性能等级:45软,60冷加工)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铬不锈钢。
由于含碳量高,碳化铬多,钢的耐蚀性能下降,虽可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但防腐性不高。
马氏体不锈钢多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并有一定耐蚀性能要求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座、量具、刃具等。
铁素体不锈钢也属于铬不锈钢。
含碳量小,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能力强,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
主要用于制作化工设备中的容器、管道。
奥氏体不锈钢属于铬镍不锈钢。
具有很高的耐蚀性,优良的塑性,良好的焊接性及低温韧性,不具有磁性,易加工硬化。
主要用于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容器、管道、医疗器械以及抗磁环境中。
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
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
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
11%.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
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马氏体分级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
奥氏体 马氏体 铁素体 双相不锈钢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都是钢的重要类型,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种钢的性质、组成、性能和应用等。
奥氏体是一种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是一种优质钢材,通常用于制造钢铁结构。
它的组成成分以碳为主,低于0.25%,含有少量硅、磷、锰、铬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可塑性。
由于其优质的性能,它可以用于制造螺栓、螺母、垫圈、轴承等零件,以及钢结构、钢管、机械零件等。
马氏体是一种中碳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是可塑性较差。
它的组成成分以碳为主,约为0.3%至 1.4%,含有少量硅、磷、锰、铬等微量元素。
这种钢的机械性能较好,可以用于制造螺栓、螺母、垫圈、轴承等零件,以及钢结构、钢管、机械零件等。
它也可以用于制造手工工具,如锤子、钳子、锯子等。
铁素体是一种高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是可塑性较差。
它的组成成分以碳为主,高于2%,含有少量硅、磷、锰、铬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它可以用于制造大型钢结构件,如桥梁、架构等,以及刀具、磨具、冶金工具等。
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双相组织的合金钢,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强度,通常含有大量的铬和硅元素,碳含量低于0.03%,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压强度。
它可以用于制造食品处理设备的零部件,以及在海洋、化工、石油等环境中长期运行的各种设备。
以上就是关于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的详细介绍,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性能,可以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不锈钢的五个等级
不锈钢的五个等级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的不同,不锈钢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高温合金不锈钢。
一、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不锈钢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奥氏体组成,其中奥氏体占据主导地位。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耐腐蚀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
二、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优良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
其组织主要由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
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这种不锈钢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对强度和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三、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主要由铁素体组成,其耐腐蚀性能较好,但强度和硬度相对较低。
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等领域。
此外,铁素体不锈钢还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适用于一些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条件。
四、双相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是一种由铁素体和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综合了铁素体和奥氏体的优点,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双相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
同时,双相不锈钢还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便于加工和制造。
五、高温合金不锈钢高温合金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异耐高温性能的不锈钢。
高温合金不锈钢主要由铁素体和耐热合金相组成,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性和耐腐蚀性。
高温合金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总结:不锈钢根据其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高温合金不锈钢。
每种不锈钢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应用领域,在工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不锈钢的不同等级和性能特点,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区别?铁素体型不锈钢它的内部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其铬的质量分数在11.5%~32.0%范围内。
随着铬含量的提高,其耐酸性能也提高,加入钼(Mo)后,则可提高耐酸腐蚀性和抗应力腐蚀的能力。
这类不锈钢的国家标准牌号有00Cr12、1Cr17、00Cr17Mo、00Cr30Mo2等。
430是铁素体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是含铬大于14%的低碳铬不锈钢,含铬大于27%的任何含碳量的铬不锈钢,以及在上述成分基础上再添加有钼、钛、铌、硅、铝、、钨、钒等元素的不锈钢,化学成分中形成铁素体的元素占绝对优势,基体组织为铁素。
这类钢在淬火(固溶)状态下的组织为铁素体,退火及时效状态的组织中则可见到少量碳化物及金属间化合物。
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
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
马氏体型不锈钢它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
这类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11.5%~18.0%,但碳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0.6%。
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
在这类钢中加入的少量镍可以促使生成马氏体,同时又能提高其耐蚀性。
这类钢的焊接性较差。
列入国家标准牌号的钢板有1Cr13、2 Cr13、3Cr13、1Cr17Ni2等。
410是马氏体不锈钢,其中碳最大含量为0.15%,锰最大含量1.00%,硅最大含量为1.00%,铬含量为11.50~13.50%。
为通用型可热处理不锈钢,耐腐蚀,耐热,硬度可达42HRC或更高些。
奥氏体型不锈钢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
它是在高铬不锈钢中添加适当的镍(镍的质量分数为8%~25%)而形成的,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
奥氏体型不锈钢以Cr18Ni19铁基合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随着不同的用途,发展成图1-2所示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系列。
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不锈钢在用途上如何区分?工业上应用的不锈钢按金相组织可分为三大类: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
不锈钢种类及属性
不锈钢种类及属性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性能优良的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不锈钢主要由铁、铬、镍等元素组成,其中铬的质量分数通常在12%以上。
根据不同的元素成分和含量,不锈钢可以分为多种不锈钢种类。
1.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是由铁和铬组成的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其主要特点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同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铁素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在高温条件下易于生成晶间腐蚀,因此应注意使用温度的限制。
2.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由铁、铬和镍等元素组成的合金,具有良好的耐氧化和耐腐蚀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下保持较好的强度和耐冲击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适用于高温和腐蚀环境中的使用。
3.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是通过冷处理方式得到的一种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磨削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其强度和耐磨损性能较其他不锈钢种类更高。
4.双相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是由铁、铬和镍等元素组成的合金,同时含有一定量的奥氏体和铁素体。
双相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较高的强度,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艺要求和环境条件。
双相不锈钢常被用于造船、化工和海洋工程等领域。
不锈钢的主要属性包括:1.耐腐蚀性能: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在氧化性介质、酸性介质和大气环境中长期使用而不腐蚀。
2.强度和韧性: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可以满足各种工程和结构项目的要求。
3.机械性能: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
4.加工性能: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冷加工、热加工、焊接等工艺进行成型和加工。
5.美观性: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外观质感和光泽度,可以满足建筑和装饰等领域的要求。
6.高温性能: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保持强度和稳定性。
7.磁性:不锈钢可以根据其组织结构的不同分为磁性和非磁性不锈钢,具有一定的磁性也是不锈钢的特点之一不锈钢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如建筑装饰、厨房用具、化工设备、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
奥氏体,马氏体不锈钢与双相钢怎么区别的
奥氏体,马氏体不锈钢与双相钢怎么区别的1、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
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0Cr19Ni9等。
0Cr19Ni9钢的wC<0.08%,钢号中标记为“0”。
这类钢中含有大量的Ni和Cr,使钢在室温下呈奥氏体状态。
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和耐蚀性能,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中耐蚀性均较好,用来制作耐酸设备,如耐蚀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耐硝酸的设备零件等。
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2.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
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
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
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
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
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3、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
这类钢是在淬火、回火处理后使用的。
最全的不锈钢种类
最全的不锈钢种类不锈钢是一种合金材料,由铁、铬、镍等元素组成。
它具有抗氧化、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根据所含元素的不同,不锈钢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不锈钢种类。
1. 奥氏体不锈钢(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奥氏体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不锈钢之一,主要由铁、铬、镍等元素组成,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可塑性。
奥氏体不锈钢可分为普通型奥氏体不锈钢、耐蚀型奥氏体不锈钢和高耐蚀性奥氏体不锈钢等几种类型。
2. 铁素体不锈钢(Ferritic stainless steel)铁素体不锈钢是一类铁素体结构的不锈钢,主要由铁和铬元素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但相对于奥氏体不锈钢来说塑性较差。
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磁性,常被用于制作汽车排气管等部件。
3. 马氏体不锈钢(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马氏体不锈钢是由铁、铬和碳等元素组成,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强度。
它在淬火或固溶处理后可以得到较高的硬度,常被用于制作刀具、轴承等要求高强度和良好耐磨性的零件。
4. 双相不锈钢(Duplex stainless steel)双相不锈钢由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组成,综合了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
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强度和可塑性,常被用于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领域。
5. 高温合金不锈钢(High temperature alloy stainless steel)高温合金不锈钢是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特殊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它通常含有铬、镍、钼等元素,可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的高温设备制造。
除上述常见的不锈钢种类外,还有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氮添加不锈钢等多种类型。
每种不锈钢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性能特点,不同的不锈钢种类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总之,不锈钢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钢的组别:A1, A2, A3 A4, A5) (性能等级:50软,70冷加工,80高强度)马氏体(钢的组别:C1,C2,C3) (性能等级:50软,70、110淬火并回火,80淬火并回火)铁素体(钢的组别:F1) (性能等级:45软,60冷加工)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铬不锈钢。
由于含碳量高,碳化铬多,钢的耐蚀性能下降,虽可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但防腐性不高。
马氏体不锈钢多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并有一定耐蚀性能要求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座、量具、刃具等。
铁素体不锈钢也属于铬不锈钢。
含碳量小,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能力强,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
主要用于制作化工设备中的容器、管道。
奥氏体不锈钢属于铬镍不锈钢。
具有很高的耐蚀性,优良的塑性,良好的焊接性及低温韧性,不具有磁性,易加工硬化。
主要用于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容器、管道、医疗器械以及抗磁环境中。
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
它仍保持γ-Fe 的面心立方晶格。
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 0.77%,1148℃时可溶碳2.11%。
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
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马氏体分级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
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
不锈钢的基本类型
不锈钢的基本类型不锈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美观的外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建筑、制造业、厨具和装饰等。
不锈钢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几种基本类型。
1. 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不锈钢类型之一。
它含有铁和铬,通常还添加了一些其他元素,如镍、钼和锰等。
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一般的腐蚀环境。
它的结构是由铁素体相组成的,这种相在室温下是磁性的。
2. 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另一种常见的不锈钢类型。
它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高的铬和镍含量,通常还添加了一些其他合金元素,如钼和钛等。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特别是在酸性环境和高温下。
与铁素体不锈钢不同,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下是非磁性的。
它的结构是由奥氏体相组成的。
3. 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不锈钢,其结构是由马氏体相组成的。
马氏体不锈钢在经过热处理或冷却时可以形成马氏体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马氏体不锈钢常用于制造刀具和弹簧等需要高强度和耐磨性的应用。
4. 双相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是一种由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组成的复合结构的不锈钢。
它结合了铁素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奥氏体不锈钢的高强度。
双相不锈钢在化学工业和海洋工程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上述基本类型的不锈钢,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不锈钢,如高温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和耐磁性不锈钢等。
这些特殊类型的不锈钢具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总之,不锈钢的基本类型包括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
每种类型的不锈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选择适合的不锈钢类型对于特定的工程和应用至关重要。
了解不同类型的不锈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这种材料,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区别简介
不锈钢简介:不锈钢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
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
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
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
由于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不锈钢牌号分组200 系列—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300 系列—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型号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
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
焊接性好。
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304不锈钢。
型号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
型号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
型号304—通用型号;即18/8不锈钢。
GB牌号为0Cr18Ni9。
型号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
型号316—继304之後,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
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
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
18/10级不锈钢通常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
[1]型号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3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区别简介不锈钢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
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
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
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
由于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200 系列—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300 系列—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型号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
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
焊接性好。
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304不锈钢。
型号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
型号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
型号304—通用型号;即18/8不锈钢。
GB牌号为0Cr18Ni9。
型号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
型号316—继304之後,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
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
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
18/10级不锈钢通常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
[1]型号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304。
400 系列—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型号408—耐热性好,弱抗腐蚀性,11%的Cr,8%的Ni。
型号409—最廉价的型号(英美),通常用作汽车排气管,属铁素体不锈钢(铬钢)。
型号410—马氏体(高强度铬钢),耐磨性好,抗腐蚀性较差。
型号416—添加了硫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型号420—“刃具级”马氏体钢,类似布氏高铬钢这种最早的不锈钢。
也用于外科手术刀具,可以做的非常光亮。
型号430—铁素体不锈钢,装饰用,例如用于汽车饰品。
良好的成型性,但耐温性和抗腐蚀性要差。
型号440—高强度刃具钢,含碳稍高,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後可以获得较高屈服强度,硬度可以达到58HRC,属于最硬的不锈钢之列。
最常见的应用例子就是“剃须刀片”。
常用型号有三种:440A、440B、440C,另外还有440F(易加工型)。
500 系列—耐热铬合金钢。
600 系列—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型号630—最常用的沉淀硬化不锈钢型号,通常也叫17-4;17%Cr,4%Ni。
铁素体不锈钢:定义:铬含量一般为12%~30%,通常不含镍,在使用状态基体组织为铁素体的不锈钢。
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元素,这类钢具有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
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炉外精炼技术(AOD或VOD)的应用可使碳、氮等间隙元素大大降低,因此使这类钢获得广泛应用。
纯铁在912℃以下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注1)的α-Fe。
碳溶于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以符号F表示。
由于α-Fe是体心立方晶格结构,它的晶格间隙很小,因而溶碳能力极差,在727℃时溶碳量最大,可达0.0218%,随着温度的下降溶碳量逐渐减小,在600℃时溶碳量约为0.0057%,在室温时溶碳量几乎等于零。
因此其性能几乎和纯铁相同,其数值如下:抗拉强度180—280MN/平方米屈服强度100—170MN/平方米延伸率30--50%断面收缩率70--80%冲击韧性160—200J/平方厘米硬度HB 50—80由此可见,铁素体的强度、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与韧性。
铁素体的显微组织与纯铁相同,呈明亮的多边形晶粒组织,有时由于各晶粒位向不同,受腐蚀程度略有差异,因而稍显明暗不同。
铁素体在770℃以下具有铁磁性,在77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
(铁素体的居里点为770℃)奥氏体不锈钢:定义:在使用状态基体组织为稳定的奥氏体的不锈钢。
具有很高的耐蚀性,良好的冷加工性和良好的韧性、塑性、焊接性和无磁性,但一般强度较低。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
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
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
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
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浓硝酸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18-8型不锈钢的成分基础上演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发展:1) 加Mo改善点蚀和耐缝隙腐蚀2) 降C或加Ti、Nb,减少晶间腐蚀倾向3) 加Ni和Cr改善高温抗氧化性和强度4) 加Ni改善抗应力腐蚀性能.5) 加S、Se改善切削性和构件表面精度.牌号对比GB(中国)ASTM(美国) JIS(日本) DIN(德国)1Cr17Ni7 301 SUS301 X 12CrNi1771Cr18Ni9 302 SUS302 X 12CrNi1881Cr18Ni10 303 SUS303 X 12CrNiS1880Cr18Ni9 304 SUS304 X 5CrNi18900Cr19Ni10 304L SUS304L X 2CrNi1890Cr17Ni12Mo2 316 SUS316 X 5CrNiMo181000Cr17Ni14Mo2 316LSUS316L X 2CrNiMo18100Cr18Ni10Ti 321 SUS321 X 10CrNiTi1890Cr19Ni13Mo3 317 SUS317 X 2CrNiMo1816马氏体不锈钢:定义:铬含量不低于12%(一般在12%~18%),碳含量较高,使用态组织为马氏体的不锈钢。
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
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
粹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
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
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标准的马氏体不锈钢是:403、410、414、416、416(Se)、420、431、440A、440B和440C 型,这些钢材的耐腐蚀性来自“铬”,其范围是从11.5至18%,铬含量愈高的钢材需碳含量愈高,以确保在热处理期间马氏体的形成,上述三种440型不锈钢很少被考虑做为需要焊接的应用,且440型成份的熔填金属不易取得。
在马氏体不锈钢中也可以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来改进其他性能:1.加入0.07%S或Se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例如1Cr13S或4Cr13Se;2.加入约1%Mo及0.1% V,可以增加9Cr18钢的耐磨性及耐蚀性;3.加入约1Mo-1W-0.2V,可以提高1Cr13及2Cr13钢的热强性。
马氏体不锈钢与调制钢一样,可以使用淬火、回火及退火处理。
其力学性质与调制钢也相似:当硬度升高时,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升高,而伸长率、截面收缩率及冲击功则随着降低。
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主要取决于铬含量,而钢中的碳由于与铬形成稳定的碳化铬,又间接的影响了钢的耐蚀性。
因此在13%Cr钢中,碳含量越低,则耐蚀性越高。
而在1Cr13、2Cr13、3Cr13及4Cr13四种钢中,其耐蚀性与强度的顺序恰好相反。
双相不锈钢:定义:基体组织主要由奥氏体、铁素体或马氏体中任何两相所组成的不锈钢。
但通常特指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
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
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
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
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
双相不锈钢有以下性能特点:(1)含钼双相不锈钢在低应力下有良好的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
一般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在60°C以上中性氯化物溶液中容易发生应力腐蚀断裂,在微量氯化物及硫化氢工业介质中用这类不锈钢制造的热交换器、蒸发器等设备都存在着产生应力腐蚀断裂的倾向,而双相不锈钢却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2)含钼双相不锈钢有良好的耐孔蚀性能。
在具有相同的孔蚀抗力当量值(PRE=Cr%+3.3Mo%+16N%)时,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临界孔蚀电位相仿。
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耐孔蚀性能与AISI 316L相当。
含25%Cr的,尤其是含氮的高铬双相不锈钢的耐孔蚀和缝隙腐蚀性能超过了AISI316L。
(3)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疲劳和磨损腐蚀性能。
在某些腐蚀介质的条件下,适用于制作泵、阀等动力设备。
(4)综合力学性能好。
有较高的强度和疲劳强度,屈服强度是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2倍。
固溶态的延伸率达到25%,韧性值AK(V型槽口)在100J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