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及其统一问题
4. 2. 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4.2、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4.2.1、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一切物质归根结底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
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基本的相互作用。
实践证明,基本的相互作用有四种:1、引力作用在宏观上,特别是对于天体,引力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对于基本粒子来说,比起其他相互作用来,引力作用极其微弱,可不予以考虑。
2、弱相互作用强度远小于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存在于除光子外所有粒子之间的一种短程用用。
3、电磁相互作用直接存在于带电的粒子之间。
4、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夸克之间。
介子或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夸克间强相互作用的间接表现,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核力属强相互作用。
这四种的基本相互作用,按由强到弱排列,它们的相对强度为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1正像电和磁是电磁相互分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一样,科学家们认为,电磁和弱相互作用两者是电-弱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
近年来,电弱统一的理论获得了成功。
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相互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呢?在电学部分,我们知道,带电粒子是通过电磁场传递力的。
电磁场的传播就是电磁波,其量子是光子。
所以,带电粒子是通过交换光子发生相互作用的。
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又称媒介子。
光子是一切带电粒子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
轻子之间不存在强相互作用。
轻子或重子之间都存在弱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的媒介子又称为中间玻尔色子或弱介子。
理论预言有、、和种弱介子。
它们的质量都很大,自旋都等于1,在本世纪80年代,这三种媒介子先后被实验所证实。
夸克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的媒介子称为胶子。
胶子的静质量为0,电荷为0,自旋等于1,但带有色荷。
夸克或胶子都没有被分离出来而直接观测到。
为什么没有单个的夸克出现呢?理论上认为,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夸克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加大,以致巨大的撞击能量未分离开夸克,而产生了两个或三个夸克组成的强子。
这个理论又称为夸克的禁闭理论。
按照这个理论,单个夸克是不能从强子中分离出来的。
谈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及其统一问题
谈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及其统一问题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物质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物质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支配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它们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按照目前的认识,它们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最早被人们认识的相互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泰勒斯用琥珀和毛皮摩擦,开始认识摩擦生电现象。
公元前3世纪我国《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磁石吸引铁的记载。
但真正对电磁规律作定量描述还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情。
麦克斯韦总结了前人一系列发现和实验成果,于1875年提出了描写电磁作用的基本运动方程式,后来称为麦克斯韦方程。
这是第一个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它把两类作用——电与磁——统一起来了,定量地描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变的规律。
麦克斯韦方程还揭示了光的电磁本质:光本身是一定频段的电磁波。
1900年瑞利(Rayleigh)和金斯(Jeans)根据经典物理学推导出关于黑体辐射强度的所谓瑞利—金斯公式。
这公式在长波部分与实验符合很好,但在短波部分辐射强度不断增大,称为紫外困难。
这种紫外困难反映了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面对这一困难,普朗克勇敢地放弃了经典物理的能量均分原理,提出了电磁波的能量子假说,电磁波的能量只能不连续地、一份一份地被辐射或吸收。
1905年爱因斯坦从光电效应的分析中提出光量子理论,光不仅在能量组成上是不连续的,而且在结构上也是不连续的。
爱因斯坦第一次把两种对立的观念——粒子和波动——统一了起来:光在传播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了它们的波动性,它有干涉、衍射和折射等现象;但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突出地表现了它的粒子性,光量子带有一定的能量和动量,可以与其他物质交换,发生相互作用。
列别捷夫的光压实验证实了光量子的能量动量与光的频率波长的关系式。
还是在1905年,爱因斯坦分析了几个与经典物理尖锐对立的光及电磁现象的实验,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从而开始了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一场革命。
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牛顿的时空观,开始认识到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与物质不可分隔。
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
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在粒子物理学领域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
这四种力量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并且控制着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方式。
而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之间的统一理论是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强相互作用是一种描述质子和中子结合在原子核内,形成稳定原子核的力量。
它是宇宙中最强的相互作用力,能够使质子和中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强相互作用的传递介子是一种被称为胶子的粒子,而这种介子传递力量的方式被称为胶子交换。
与此相对的是弱相互作用,它是一种使得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发生转变的相互作用力。
弱相互作用对一些放射性核变和粒子衰变等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弱相互作用的传递粒子为带电弱子,包括带电W玻色子和中性Z玻色子。
根据目前的理论,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被量子色动力学(QCD)和电弱统一理论所描述。
量子色动力学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而电弱统一理论是将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理论。
然而,科学家们仍然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将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的更加完善的理论,这被称为强弱统一理论。
强弱统一理论是当代粒子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加简洁且完整的理论,将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起来,并能够预测和解释更多的实验现象。
目前,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一种有望解决强弱相互作用统一的理论是超对称理论。
超对称理论认为,每一种粒子都存在一个超对称伴,这种超对称粒子被称为超对称粒子。
超对称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强弱相互作用力的差异,但是目前仍然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来验证这个理论。
除了超对称理论,弦理论也被认为是解决强弱相互作用统一的可能途径之一。
弦理论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维的弦所组成的,弦的振动模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方式。
然而,弦理论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证据。
力的概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的概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的概念:1、力:物体间接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产生加速度)3、力的性质:(1)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要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是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的。
即没有物体(受力物和施力物),就谈不上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
(3)力的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力是矢量,其去处遵守矢量运算法则—平等四边形定则。
(4)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同时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这就是力的独立性作用原理。
说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盘、作用点。
5、力的测量:用测力计测量(最常用的测力计是测力计)6、力的单位:在SI制中,力的主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代号:N.7、力的分类:(1)根据力的性质分为: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2)根据力的效果可分为:拉力、张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的力,性质可相同;同一性质的力,其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如上抛一小球,在球上升的过程中,重力是阻力,而小球越过最高点下落时,重力以成为动力,而将小球和地球看成一个系统时,重力以成为内力。
8、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可完整地把力的三要素地表达出来,带有的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不需要画出力的标度,只要用一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方向。
说明:①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时,标度的选取是任意的,实际问题中可根据实际力的在大小作恰当的选择,尽量使画出的力既容易分度,以使整个图面匀称、美观,不仅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还是要将线的长短按标度严格画出。
自然界中四种最基本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四种最基本的相互作用
1.引力:引力是一种重力作用力,其源于质量或能量,表现出引力作用,使物体受到吸引。
它是宇宙中电磁场作用和原子核作用之外最强大的作用,它将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电磁力:电磁力是一种电磁作用力,它产生于电子或其他电荷运动而产生的电磁场。
它是一种范围广泛的力,它从原子到银河系都能起作用,它可以影响电荷体具有形成和分散动作以及施加相互反作用,使物体聚集在一起或分离开来。
3.常强力:常强力,也称为核力,是一种相互作用,它可以在粒子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等小物体之间产生。
它能够控制原子核的变化和特性,并可以影响化学元素的特性和它们的组合,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化学反应。
4.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也被称为弱核力,是一种比电磁力、引力和常强力都弱的但是也有效的相互作用。
它具有改变粒子的性质的能力,人们发现它可以容许发光元素的变换和衰变,从而使一种原子可以变成另外一种元素。
另外,弱相互作用也是一种常熟的半衰期,以前人类从未见过的粒子就是存在于这个机制中。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从l7世纪下半叶起,人们发现,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直到宇宙的深处,只是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
在物理学中,我们称它为万有引力(gravitation)。
正是万有引力把行星和恒星聚在一起,组成太阳系、银河系和其他星系。
引力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地面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是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
电荷之间同样存在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类似地,两个磁体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
l9世纪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这种相互作用称为电磁相互作用(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或电磁力。
它也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
电磁力随距离变化的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当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它们减小到原来的1/4。
20世纪,物理学家发现原子核是由若干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而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斥力,这种斥力比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得多,似乎质子与质子团聚在一起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们认识到,一定有一种新的强大的相互作用存在,使得原子核紧密地保持在一起。
这种作用称做强相互作用(strong interaction)。
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不同,距离增大时,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它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 m,即原子核的大小,超过这个界限,这种相互作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家发现,有些原子核能够自发地放出射线,这种现象称为放射现象。
后来发现,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还有另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称为弱相互作用(weak interaction)。
弱相互作用的范围也很小,与强相互作用相同,但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l0-12倍。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特点已被科学所认识,但是没有人确切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四种。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是某种相互作用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就像电和磁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一样。
高中物理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牛顿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前言中写道:“我奉献这一作品,作为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哲学中的全部责任似乎在于──从运动的现象去研究自然界中的力,然后从这些力去说明其他现象。
”牛顿本人正是实践这样思路的先驱,他在发表三个运动定律的同时,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以后的三百年来,物理学家们从各种自然现象中,寻找支配这些运动现象的力。
目前,物理学界公认,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简称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在宏观世界里,能显示其作用的只有两种:引力和电磁力。
引力是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
由于引力常量G很小,因此对于通常大小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非常微弱,在一般的物体之间存在的万有引力常被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一个具有极大质量的天体,引力成为决定天体之间以及天体与物体之间的主要作用。
例如,地球对于它表面上的一般物体的引力,决定了物体的自由下落和抛体运动的规律。
引力对于天体、人造地球卫星或关闭动力后的航天器的运动,起主宰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包括静止电荷之间以及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19世纪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现的。
运动着的带电粒子之间,除存在库仑静电力作用外,还存在磁力(洛伦兹力)的相互作用。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狭义相对论,电和磁是密切相关的,是统一的。
在一个参考系中观察到的磁力可以和另一个参考系中观察到的库仑力联系起来,因此,电力、磁力统一为电磁相互作用。
引力、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
这两种力是长程力,从理论上说,它们的作用范围是无限的。
但是,电磁力与引力相比,要弱得多。
宏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除引力外,所有接触力都是大量原子、分子之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
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是短程力。
短程力的相互作用范围在原子核尺度内。
强作用力只在10-15 m范围内有显著作用,弱作用力的作用范围不超过10-16 m。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精讲
【二、电磁力】
(电荷相互作用力)库仑定律:是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定律
之一。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
荷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
用力的方向沿着这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名电荷相斥,异
名电荷相吸。公式:
F
k
(q1 q2 r2
)
。
(磁极间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
吸引。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三、强相互作用力】
强相互作用是核子(质子或中子)之间的核力,它是使核 子结合成原子核的作用(即使中字和质子结合在一起)。 强力是四种基本力中最强,但是作用距离最短的。强力的 作用范围很短,但表现形式也不同。在远距离时,强力为 零。当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小于 31015m 时,强力开始生效, 表现为一股巨大的引力。但当两者进一步接近时,达 到 0.51015m,强力会转化为斥力。这种作用可以将原子核内 部的各个结构牢牢结合在一起。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解析】
在当前的研究水平上,可以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归 纳为四种,A正确; 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中,万有引力是最弱的。B错误; 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四种基本相互之间的统一关系, 如“弱电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最终有可能统一为一 种最基本的相互作用,C错误; 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 短程力,D正确。
【答案】 AD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六、变式训练】
下列各组力,全部以效果命名的是( ) A、弹力、动力、斥力、分子力 B、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 C、阻力、磁力、动力、支持力 D、压力、拉力、牵引力、浮力
【解析】
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和力产生的效果分类) 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效果力—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
四 种 相 互 作 用
四种相互作用牛顿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前言中写道:“我奉献这一作品,作为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哲学中的全部责任似乎在于——从运动的现象去研究自然界中的力,然后从这些力去说明其他现象。
”牛顿本人正是实践这条思路的先驱,他在发表三大运动定律的同时,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以后的三百年来,物理学家们从各种自然现象中,寻找支配这些运动现象的力。
目前,物理学界公认,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简称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在宏观世界里,能显示其作用的只有两种:引力和电磁力。
引力是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
由于万有引力常量G很小,因此对于通常大小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非常微弱,在一般的物体之间存在的万有引力常被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一个具有极大质量的天体,引力成为决定天体之间以及天体与物体之间的主要作用。
例如,地球对于它表面上的一般物体的引力,决定了物体的自由下落和抛体运动的规律。
引力对于天体、人造地球卫星或关闭动力后的航天器的运动起主宰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包括静止电荷之间以及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19世纪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现的,运动着的带电粒子之间,除了存在库仑静电力的作用外,还存在磁力(洛伦兹力)的相互作用。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狭义相对论,电和磁是密切相关的,是统一的:在一个参考系中观察到的磁力可以和另一个参考系中观察到的库仑力联系起来,因此,电力、磁力统一为电磁力相互作用。
引力、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
这两种力是长程力,从理论上说,它们的作用范围是无限的。
但是,电磁力与引力相比,要强得多。
宏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除引力外,所有接触力(弹力、摩擦力、表面张力、附着力等)都是大量原子、分子之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
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是短程力。
短程力的相互作用范围是原子核尺度内。
强作用力只在10—15m范围内有显著作用,弱作用力的作用范围不超过10—16m这两种力只有在原子核内部和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中才显示出来,在宏观世界里不能察觉它们的存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1,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计算公式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1],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M/r^2,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
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的负11次方单位N·m2/kg2。
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的推导:若将行星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形,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运动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ω=2π/T(周期)如果行星的质量是m,离太阳的距离是r,周期是T,那么由运动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mrω^2=mr(4π^2)/T^2另外,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r^3/T^2=常数k'那么沿太阳方向的力为mr(4π^2)/T^2=mk'(4π^2)/r^2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太阳也受到以上相同大小的力。
从太阳的角度看,(太阳的质量M)(k'')(4π^2)/r^2是太阳受到沿行星方向的力。
因为是相同大小的力,由这两个式子比较可知,k'包含了太阳的质量M,k''包含了行星的质量m。
由此可知,这两个力与两个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它称为万有引力。
如果引入一个新的常数(称万有引力常数),再考虑太阳和行星的质量,以及先前得出的4·π2,那么可以表示为万有引力=GmM/r^2两个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我们察觉不到它,可以不予考虑。
比如,两个质量都是60千克的人,相距0.5米,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还不足百万分之一牛顿,而一只蚂蚁拖动细草梗的力竟是这个引力的1000倍!但是,天体系统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天体中质量还算很小的地球,对其他的物体的万有引力已经具有巨大的影响,它把人类、大气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地球上,它使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而不离去。
自然界存在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力
自然界存在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力自然界存在四个基本相互作用力,分别是万有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互作用力。
这四种力量相互作用,同时也是维持宇宙中万物的稳定性、运动和转化的基础,下面将对这四种力量进行详细介绍。
一、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一种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物体间的相互吸引。
万有引力是宇宙中最普遍的一种力量,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所有的物理天体之间,并支配着宇宙的运动。
这种力量是牛顿发现的,其原理在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意味着,每个物体都会吸引其他物体,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二、电磁力电磁力是负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力量,由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形成。
电磁力是最广泛的一种相互作用,它支配着物质世界的所有运动,如化学反应、静电场、磁场等。
当环流电子在一个磁场中移动时,就产生了电磁感应力,这也是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电子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三、弱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是介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负责介子粒子的衰变。
它是一种非常短距离的力量,只在粒子核的内部起作用。
相比于其他三种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相对较小,它不会影响到许多大量物质的动态行为。
四、强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是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存在于原子核的内部。
因为它非常强大,所以原子核才不会崩塌,进而使原子稳定,从而保证了世界万物的基本稳定性。
综上所述,四个基本相互作用力在宇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协调作用,促进了整个宇宙的发展、生长和逐渐变化,这一切都折射出宇宙纪律和科学原理的一个统一性和完整性,使得宇宙中的一切都变得可能和美好。
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重力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
重力相互作用是宇宙中最广泛的相互作用,它是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重力相互作用是宇宙中星体之间的吸引力,控制着星系、星云甚至整个宇宙的形成和演化。
弱相互作用是一种很短程的作用力,它只存在于原子核内部,控制着核反应和放射性衰变,是人类利用核能的基础。
电磁相互作用是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质中最普遍的相互作用,它涉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是化学、电子学和光学等学科的基础。
强相互作用是质子和中子等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构成核子的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是原子核内部粒子的结合力,是核物理学和高能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对物质世界的建构及其演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相互作用、交织不断,使得物质世界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 1 -。
相互作用的各种统一和新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各种统一和新的相互作用张一方【摘要】首先综述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局部统一理论.其次,探讨了粒子物理理论中的某些问题.然后提出四种相互作用统一的各种可能方案,如规范群GL(6,C)及其基本性质和高维时空等.进而讨论了某些基本的问题,如提出新的相互作用、暗物质作为负物质的季节效应和最完备的对称世界.%First,some local unified theories on the four basic interactions are summarized.Next,some theoretical questions in particle physics are researched.Then various possible schemes are proposed,for example,the gauge group GL(6,C)and its basic properties,and higher-dimensional space-time,etc.Further,we discuss some basic questions,for example,new interactions,the season effect of dark matter as negative matter and the most perfect symmetrical world.【期刊名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3【总页数】6页(P16-21)【关键词】相互作用;粒子物理;统一;对称性【作者】张一方【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物理系,云南昆明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200 引言目前已知的组成整个物质世界的基本相互作用只有四类:长程的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和短程的弱、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对应色荷,弱相互作用对应味(Flavor)荷,电磁相互作用对应电荷,引力相互作用对应于质量.而色荷、味荷是重子数B、轻子数l的推广,强子和轻子是强弱相互作用的源.电磁相互作用相应于量子电动力学(QED),完全类似的强相互作用相应于量子色动力学(QCD),弱相互作用相应于量子味动力学(QFD).夸克和轻子对称、统一,对应于色荷和味荷,QCD和QFD 对称、统一.强相互作用及QCD涉及三种色;弱相互作用及QFD涉及二种荷;电磁相互作用及QED仅涉及电荷;因此,三者统一的对称群就是SU(3)⊗SU(2)⊗U(1).对称破缺的是,夸克有色和味,而轻子无色荷,所以无强相互作用.探讨各种相互作用的统一,一直是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Einstein等一直试图统一长程的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二者的场量子质量都是0,自旋各是2和1.Weinberg-Salam(WS)提出的是弱电统一理论,得到统一的规范群是SU(2)⊗U(1)=U(2),其中场量子都是矢量场.V-A理论表明弱和电磁相互作用都是流-流耦合作用.弱电统一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基于量子场规范理论和对称性自发破缺.WS理论在低能时,与所有已知的100 GeV以下的弱、电磁实验都符合.其中宇称不守恒应该作为对称性自发破缺效应[1,2].WS理论目前主要的实验验证有弱中性流,弱电相干效应和W-Z粒子的发现.WS模型对衰变可以,但对产生的适用性还有待实验确定.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的基础是波粒二象性.由此粒子,特别是稳定粒子应该相应于孤子.由粒子物理中的非线性方程,笔者讨论了方程的孤子解及其推广,研究了粒子方程和各种统一的关系[3];探讨了相互作用的统一和规范场,场、粒子及其方程的统一,低高能时的统一,统一和非线性理论的关系等,并提出它们也许可以统一到统计性[4].进一步,笔者探讨了相互作用的几何统一,提出5维时空及其5种具体情况,其中第5维可以是与h相关的微观特性,或与质量m等相关,并联系于SU(5).讨论了一般的高维统一理论,并指出其中柱形卷曲空间的光速是可变的.然后探索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统一,非欧和非阿几何的统一.讨论了对称、反对称和超对称性及其统一.一般的矩阵及相应的各种理论都可以分解为对称和反对称部分之和,并联系于超对称性[5].笔者认为粒子物理中的基本原理是必须区分已经检验的实验事实和优美的理论假说.由此提出粒子理论中的7个重大问题:标准模型中的矛盾;夸克模型源于部分子的实验而迄今没有发现任何自由夸克,可能它们仅是具有某种对称性的幻粒子;点粒子、高能和相互作用;Pauli不相容原理的可能破缺和某些基本原理及相应的QCD发展;中微子的振荡及质量;测不准关系及其新进展和超弦;量子力学叠加原理的发展和纠缠态.同时讨论了量子理论某些可能的发展,并且某些基本原理可能彼此相关[6].本文讨论各种相互作用的统一和某些基本问题.1 相互作用的局部统一理论Isham,Salam,Strathdee提出过引力强统一方案[7-9],其中引力强相互作用统一的规范群是SU(3)⊗SL(2,C)=SL(6,C).电磁、引力相互作用统一是长程场的统一.如果强、弱相互作用统一就是短程相互作用的统一,其中场量子质量不为0;弱相互作用与Yang-Mills(YM)场、SU(2)及其轻子可以嵌入强相互作用、SU(3)及其强子中,因此强子中应该有类似轻子及YM场的粒子.如果强电磁相互作用统一就是强场统一,时空弯曲大,对称群相应于SU(3)⊗U(1);如果弱引力相互作用统一就是弱场统一.可以假设强、弱相互作用分别是电磁、引力相互作用的场量子有质量时的激发态.SU(2)弱相互作用方程是规范场YM方程,这及其解应描述弱相互作用及其衰变.推广到SU(3)及SU(N)⊗SUc(3)就是强相互作用,QCD.因此,SU(3)及SU(N)⊗SUc(3),QCD(对应QFD)应该统一短程相互作用,其对应m0≠0的非Abel规范群方程.强、弱相互作用统一基于对称群、规范理论.二者仅仅(1)相互作用常数不同;(2)各交换胶子、介子和W-Z;(3)各是引力、斥力;(4)对弱相互作用,S、I及P、CP等不守恒.如此两方面的理论可以互相应用.如衰变公式应可用于共振态的强衰变,二者统一.目前强相互作用有SU(3)对称性和GMO质量公式.弱相互作用有SU(2)对称性,相应的应是轻子及W、Z的质量公式.二者不相同.在Itoh-Minamikawa-Miura-Watanabe模型[10]中,三类相互作用大统一的规范群也是SU(2)⊗U(1)⊗SU(3)’.Prentki-Zumino模型[11]把弱电统一的SU(2)⊗U(1)对称性推广为O(3)⊗O(2)就是Lee模型.推广到强子再⊗SU(3)就是Itoh-Minamikawa-Miura-Watanabe模型,再加入强相互作用的矢量胶子,就可以推广为SU(7)⊗SU(7)及SU(8)⊗SU(8).而大统一探索最著名的是Georgi-Glashow的SU(5)理论[12],其中基底的五元矢量包括夸克和轻子,夸克由SU(3)色对称联系,轻子由弱相互作用SU(2)联系,基元是三色d和轻子e、νe;笔者认为可能是u、d、s和e、νe.其余还有Fritzsch,Minkowski的SU(n)⊗SU(n)(n=8,12,16)理论和SO(n)(n=10,14)理论[13],及Gursey等的E(6)理论[14].理论上QCD结合弱电统一就是大统一.引力塌缩过程中重子数不守恒,这与大统一是一致的.大统一预言质子衰变,但费米子数不变,仅仅重子数变为轻子数.相互作用的统一联系于对称群和相应的规范场.长程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既有坐标变换群GL(4,R)和Lorentz群,又有规范群SL(2,C)和U(1)群;而短程强弱相互作用只有规范群SU(3)和SU(2).构造大统一模型的5秩单纯李群只有SU(6)和SO(10).电荷q、重子数B、轻子数l守恒,都有U(1)对称性.不包括引力的大统一,胶子、光子及弱相互作用的W(Z)都是对称的矢量场.相互作用越弱,守恒量越少,可以认为是守恒的对称性越统一.进一步就是各种玻色子场的统一.其中最著名的是弱、电磁、强相互作用的多种大统一理论,三者都是矢量场,对应Proca方程,无质量时化为Maxwell方程;相应于SU(2)YM场近似时化为U(1)电磁场.A.Salam,J.Ward(1991)在定域电磁群SU(2)⊗SU(2)基础上的强、弱、电磁相互作用规范理论,是SU(3)(夸克)⊗SU(2)(轻子)⊗U(1)(电荷)模型的先兆.而最早的具体探索是Bars-Halpern-Yoshimura模型[15,16],其中具有若干对称性,如L-R对称等.此时轻子嵌入强子中,即弱相互作用作为强相互作用的子群.而强相互作用是U(3)⊗U(3),至少是SU(3)⊗SU(3).例如,有Han-Nambu夸克的强相互作用的对称群就如此.Pati,Salam也提出了SU(2’)⊗U(1)⊗SU(3’’)的大统一方案[17].他们把夸克、轻子集合在统一群G的同一多重态内.如果规范理论渐近自由,则群G必须包含上述群.轻子数作为第四种色,即SUc(3)扩大到SUc(4).对具有左右对称性的半单纯群,如[SU(6)F×SU(6)c]L→R.理论计算指出,相互作用动量交换q值增大时,SUc(3)耦合系数gs下降很快,SU(2)的g缓慢下降,电弱场U(1)的g’缓慢上升,在极高能量(q~1014GeV)时,三种相互作用统一为一种,具有统一的耦合常数.SU(5)大统一中,X,Y电荷为-4/3,-1/3,每代有15种费米子,各多重态的总电荷结果可导出电荷量子化,且Qp=Qe.夸克有三色,故为分数电荷;电子及中微子无色.夸克、轻子为同一多重态,所以(v,e)类似(u,d)组成标准模型的第一代,并且Q(v)-Q(e)=Q(u)-Q(d).B 和l不守恒,n↔π+e-↔振荡.用于解释早期宇宙演化过程,给出重子数和光子数之比:NB/Nγ=10-8~10-10,及宇宙中物质占主导地位.但是,这和暗物质的结果不符合!SU(5)如果无色,则化为SU(3):d,e,v(类似三种夸克s,u,d);或第一代u,d,e,v,SU(4).反之有色相应于SU(8),第一代八个夸克-轻子,与八重态数目相同,而结构不同.在亚夸克的rishon模型或等价的quip模型中是SU(2),仅有V,T两种.多重产生对强、电磁、弱等相互作用具有统一分布.这对应联系于大统一理论,并可以由此导出.弱电磁相互作用W±,Z0;γ(I=1,0)混合.强相互作用π±,π0;η(I=1,0)混合.二者对称.2 目前理论中的某些问题和探讨对电磁相互作用,电荷和质量是粒子最基本的性质.可能电荷是由特殊的分布、运动产生的,而按照Q=I3+Y/2=I3+(B+S)/2,则电荷归于某个方向的转动和重子荷的一半及振动的一半.可能电荷或导致电荷的相应量运动(这对应于真空自发破缺)时产生夸克间短程的强弱相互作用.这类似电磁相互作用产生的分子(对应夸克)间Van der Waals(VdW)短程力(类似磁场).但是,强相互作用完全类似VdW力,则必须有一种极其强的相互作用力(其对应结合、束缚夸克的相互作用).或者强相互作用是小粒子强相互作用的有序排列,而弱相互作用才类似无序的VdW力.强相互作用把夸克束缚为强子,其剩余力把核子束缚为原子核,即其残余是核力.电磁相互作用把核和电子束缚为原子,其剩余力把原子束缚为分子,即其残余是化学力.所以强相互作用类似电磁相互作用,则核力类似VdW力等.如此原子核结构类似分子,则强子结构类似原子.强弱相互作用都是短程的,其汤川相互作用形式相同,交换粒子是胶子、W(Z)都是矢量粒子,二者对称统一,仅相互作用强度不同.强弱相互作用互相转化,则重子、轻子互相转化.π0→γ可能强相互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的起源.进而,各种短程较强的相互作用是长程较弱的相互作用的起源,即短程介子释放出长程作用粒子.或者,类似化学力源于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起源于长程力.总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从而达到各种相互作用统一.在介绍粒子物理中各种相互作用势及探讨其关系的基础上,笔者引入统一势V=-ge-k(r-r0)/(r-r0),(1)其可以得到各种一般的势.然后研究粒子的统计性和高能时新的二象性,有序的夸克、部分子及流体模型、各种统计模型等都是不同的相,并且结合粒子结构和相变理论,如果相变理论联系于统一理论则各种相变点就是各种统一点.进而论述粒子的各种标度性,其基础是重整化群和统一的统计性等[18].弦论中耦合常数变化就可以导致相变.质量M、电荷Q表征一切物体、一切荷电物体的特征;这是长程相互作用.B、l表征短程强弱相互作用中费米子的特征,而不包含相互作用场量子的特征.这也是长短程相互作用的不同.各种相互作用应该可以互相转化,其对应的粒子就可以互相转化,如强、电磁、弱相互作用都是交换矢量粒子.1977年Olive和Montonen推广电磁对称性为强弱对偶性,即一个弱耦合理论完全等价于一个强耦合理论.这完全相应于强弱相互作用统一.Q-U常常是弱及电磁相互作用的对称性.这应该相应于弱电统一.弱电等统一则电磁相互作用等也应类似弱相互作用而发展,P,PC等可能不守恒.光子、W-Z是四重态,可能W-Z质量大,交换难,所以相互作用弱;而高能时统一,此时光子频率高、质量大.弱电统一,则场论、QED及各种已知的电磁相互作用理论应可以完全类似地推广到弱相互作用理论,即QED和QFD应该统一.引力相互作用的发展可能是量子化的广义相对论(QGD),并联系于规范场等.电磁相互作用是U(1)及Abel规范场、QED.弱相互作用是QFD及只涉及夸克、轻子“味”的SU(2)规范场,和弱电统一理论.强相互作用是SU(N)对称性、非Abel规范场及QCD.这四种相互作用的场量子目前认为是时空弯曲及引力子、一个光子、3个W(Z)、8个胶子.总之,四种相互作用的场量子数,对电磁相互作用是光子γ,21-1=1个;对弱相互作用是W±,Z,22-1=3个;对强相互作用是胶子,可能有23-1=7个;对引力相互作用是引力子,可能是20-1=0个.3 四种相互作用统一最简单的SU(5)大统一理论已被质子衰变的实验排除.新的方向是超对称大统一理论及包括四种相互作用的超引力大统一理论.大统一发展为超对称统一,则相互作用统一发展为分别对两类粒子统一.1974年笔者结合Weinberg-Salam的弱电统一理论和Isham-Salam-Strathdee 的引力强统一方案[7-9],提出目前形式的四类相互作用统一描述的最简单的规范群起码必须是GL(6,C)群或其推广[19-21].并讨论了对GL(6,C)协变的一种可能的拉氏量[21].当时某些人认为四类相互作用是根本不可能统一的.1977年,Terazawa也提出轻子-夸克内部对称性的SU(16N)或SU(6+n)群结合时空对称性的SL(2,C)的Lorentz群,得出GL(32N,C)或GL(12+2n,C)的统一规范对称性,其中N=1,2,3…而n=0,1,2,3…N[22].GL(6,C)类似引力SL(2,C)(其对应引力子数目无限)是非紧致群,其不可约幺正表示全都是无穷维表示.这正说明高速、高能、相对论时,量子化的分离粒子已变为连续谱.而且符合对应原理的经典极限.GL(m,C)是m2(2m2)维复(实)李群,它的李代数gl(m)由所有m×m复矩阵构成.SL(m,C)是(m2-1)维的复李群.O(m,C)是m(m-1)/2维的复李群.所以GL(6,C)是36维,SL(2,C)是3维.SL(2)是研究量子力学中Lorentz不变性的群.O(6,C)是15维,O(5,C)是10维.可能GL(6,C)简并为O(5)就对应于超弦.进而可以讨论超弦的复数性.所有行列式不为0的N×N矩阵,其乘积为元素乘积,其集合构成N维一般复线性群GL(N,C),元素用2N2个独立实参数描写.GL(N,C)包含的子群导致GL(N,R)(N2个);及SL(N,C)(2N2-2),又得到SL(N,R)(N2-1个);N维幺正群U(N)(N2)导致SU(N)(N2-1个);及N维实正交群O(N)[N(N-1)/2个],又得到SO(N个).SO(4)对应SU(2)⊗SU(2)’;SO(6)对应SU(4);SO(2)=U(1).SU(N)李代数是SO(2N)李代数的子代数.U(2)包含子群SU(2)和U(1),与SU(2)⊗U(1)有相同的实李代数,但二者不同构.GL(n)的多参量形变和关于量子矢量空间的协变微分计算[23].Yang-Baxter方程的一个[n(n-1)/2]+1参量群GLX;qlj(n),它协变地作用于一个非对易坐标的量子矢量空间.强弱相互作用对称是场源(夸克、轻子)统一、对称,是SU(3)和SU(2)统一,二者都是短程相互作用,具有相同的Morse势[20,24].弱电磁相互作用统一是场量子(WZ和光子)统一.短程相互作用统一,其描述可以类比于化学力,特别是具有饱和性的同极键力,粒子类似核.较小原子核稳定,增大到一定阈值(Fe)以后,由于核力的饱和性,相互作用变弱就不稳定了,于是导致核的幻壳层.相应地,各种强子质量增大时成为共振态就不稳定,并导致粒子规律表[19].按照汤川相互作用理论,强弱相互作用的作用距离比约为10-13/10-15=100,强弱相互作用交换粒子的质量比如果是W±/K±=80 GeV/494 MeV~160,则强弱相互作用对此统一、一致.强相互作用范围大到一定时变弱为其他相互作用;反之小到一定时也变弱,即化为弱相互作用.对粒子,p,n稳定,类壳层数就是或类似量子数.e→μ→τ,及π→K→D→B,π→η→ψ→Υ,及N→Λ,∑→Ξ→Ω等.强子有不同序列,归纳为三代夸克(不同激发态).p-n组成核对应SU(2),相应u,d(亚夸克T,V)组成各种夸克,例如;或(2)共三种,但都是Pauli相容的;甚至2n+1个,包括海夸克.这样或(3)∑,Ξ,Ω各是5,7,9个夸克.K是4个或2n个夸克.设强相互作用是S=ar-m,弱相互作用是W=br-n,这样总力为T=S(引力)-W(斥力)=ar-m[1-(b/a)rm-n].(4)(b/a)rm-n<1或>1,即r<或>(a/b)1/(m-n)时是引力、斥力,与尺度有关. Cornell势[25,26]是简单叠加线性势和Coulomb势V(r)=Kr-(a/r),(5)其中K=0.52,a=0.18可以很好解释J/ψ和Y族的能谱.其它对幂次势、Richardson势[27]和对数形式势求解Schrodinger方程也可以得到类似结果.强相互作用归于色荷,弱相互作用对应于夸克的味和轻子(第四种色).电磁相互作用真空破缺就产生弱相互作用;大统一中破缺也产生强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是时空(几何)对称性.三种相互作用是内部(结构,量子数)对称性.目前统一两方面的方法,一是超对称理论,两类粒子不能完全互相转化,但彼此配对;二是高维时空,把两种对称性联系起来.二者结合就是超弦.三种色对应强相互作用类似四维对应引力时空第四种色对应弱相互作用类似第五维对应电磁场这是弱电统一这是内禀色空间强弱相互作用统一引力电磁相互作用统一这是四种相互作用统一.四种相互作用统一可能必须9维空间加1维时间.其中引力3维,电磁U(1)1维,强相互作用SU(3)3维,弱相互作用(W,Z对应SU(2))2维,组成9维空间.其中3(4)+1是宏观长程时空.10维时空对应于超弦.进行定量估计:100 GeV~1015K,弱电统一;1015 GeV~1028K,弱电磁强相互作用统一,10-33 s;1019 GeV~1032K,引力弱电磁强相互作用统一,10-43 s.大统一、超统一的能级是1016~1018 GeV.相应的黑洞、Gamma暴、轻子星[28,29]等都可以达到此能级.统一尺度(~1025 eV)粒子名为crypton或vorton.微观、宇观结合的高能天体物理应该是检验、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四种相互作用统一是场的统一,必然联系于量子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统一.引力场量子化,粒子时空几何化.广义相对论是时空结构的统一,时空越弯曲,场越强.按照广义相对论可以认为,微观时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就是微观时空几何结构的统一.弦论认为是非对易几何.而宏观时四种相互作用统一必然简并为长程引力、电磁相互作用统一.引力场量子化及泛量子论,起码在演化时,这有利于各种相互作用统一.超弦发展为超袋.一方面类比于超弦;另一方面结合已知的袋具有超对称性.这应当对夸克禁闭,各种粒子质量有所贡献.这种类比对应于电磁相互作用是QED,强相互作用是QCD,弱相互作用是QFD,量子化引力相互作用是QGD.粒子物理中存在各种变量:不同粒子质量、各种量子数、相互作用强度、相互作用半径、能级、夸克-胶子数等.各种量子数之间彼此联系,如Q=I3+(S+B)/2.(6)质量谱,一级近似是等差关系;二级近似是等比关系;三级近似是GMO质量公式及[30]E=Meax+b.(7)形式上可以统一为E=FC,其中C=M,F=eax+b对应于一般的SU(N)质量公式.b=0是等比关系;eax≈1+ax是等差关系.最佳结果是粒子(如夸克)结构决定量子数.电荷基量可以是q/n.《科技日报》2017年7月7日头版报道“我国科学家牵头发现新型重子”.2017年7月10日欧洲LHC正式宣布发现新重子其质量为3621 Mev,衰变道是笔者早在1994和2008年就分别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1,32,24],根据GMO质量公式M=M0+AC(S)+B[I(I+1)-C(S)2/4],(8)或笔者提出的修改的更精确的公式M=M0+AC(S)+B[I(I+1)-C(S)2/2],(9)应用于重味强子时预言m(Ξcc)=3715或3673 MeV,实验结果特别符合公式(9),误差仅为1.4%.同时应该存在二者组成质量相近的I=1/2二重态,衰变道为进一步笔者预言或3908.2 MeV[31,32,24],而根据LHC的实验更可能是后者.总之,四种相互作用统一的各种理论有规范场,GL(6,C)对称性[19-21];超对称性;超弦等.进一步,它们应该互相结合.超对称变换只是费米子、玻色子互换,高能时才能统一.4 讨论和总结回顾科学发展史,物理学上的重大突破常常基于引入新的相互作用.经典物理中,力学是引力,然后是电磁相互作用.量子物理中是短程的强弱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的过渡是二象性.粒子内部可能是超强相互作用,或者完全新的相互作用,如砂子的统计相互作用或纠缠态等[33-35].目前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已经成为当前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大疑难问题.并且通过引力透镜效应对星系团剧烈碰撞中的子弹集团的观测,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36].已知相对论量子力学必然同时存在正负能,由此可以引入负物质.笔者提出负物质可以作为最简单的暗物质.这具有可以同时解释暗物质的巨大质量缺失和暗能量的斥力的特性[35,37-40],并且与共形引力理论[41,42]和子弹星系观测结果[36]等的一致性.它明显表示正负物质不同.星系相遇时负物质与正物质互相排斥,因此负物质非常快地逸出.费米子的Dirac方程可以描述反物质.宇宙常数Λ可能就描述负物质,对应引力场方程中的ΛR项;Klein-Gordon(KG)方程中的m2项可以对应±m,两个方程都描述玻色子.Dirac方程中m→-m也可以描述负物质.相应的关系:E2=m2c4+c2p2,(10)对正、反、负物质,对±m、±E、±p都普遍成立[35,38].只是在描述负物质的方程中质量为负,而在描述反物质的方程中电荷等相反.负物质决定宇宙常数,可能改变引力透镜效应.进一步,笔者提出了这一理论的8种检验方法[38].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是对大尺度空间,如果正物质中存在一块负物质集团,则正物质的一部分将被屏蔽,别的可见物质将由于斥力透镜而改变形状,因此可见物质看起来变少,负物质和被屏蔽的正物质将显现为不可见的暗物质.按此假设,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星体形状略有不同,因此屏蔽和扭曲部分即暗物质也将有所不同.这种季节效应可以被检验.它似乎就是DAMA协作组观察到的每年约8.2σ的调制效应(the annual modulation about 8.2σ effect)[43].图1 一个新的最完备的对称世界(Fig.1.The new most perfect symmetrical world)Dirac指出:“物理规律在正负电荷之间是对称的”[44],进而物理规律在正负物质之间也应该是对称的.正负物质并存是典型的对称性.分别以质量和电荷为横纵坐标,正物质、反物质、负物质和负反物质四种同时存在才是最完美的对称世界(图1)[45].负物质及这个完全的对称世界也应当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结合、发展的必然结果.相互作用统一,对应介子、胶子等统一.进而是玻色子、费米子粒子统一,这联系于超对称性.它可能在高能时才成立.上述二者都联系于群、方程统一.相互作用统一,包括大统一、超对称,应与统计性统一[30,20]相关.它们成立的条件都是高能.更巨大宇宙范围可能也存在新的与暗物质、暗能量有关的相互作用[35,37-40].这可能又与微观相互作用有关.最近笔者还探索了微观相对论和宏观量子论及二者的统一[46].参考文献:[1]Beg M A,Sirlin A.Spontaneous breakdown of muon-number conservation and off-diagonal neutral currents[J].Phys.Rev.Lett.,1977,38(20):1113-1116.[2]Beg M A,Budny R V,Mohapatra R,Sirlin A.Manifest left-right symmetry and its experimental consequences[J].Phys.Rev.Lett.,1977,38(22):1252-1255.[3]张一方.粒子方程的孤子解及其推广和相应的各种统一[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2):30-34.[4]张一方.粒子和场方程的统一[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2):39-45.[5]张一方.相互作用的几何统一、五维时空和超对称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6):41-46.[6]张一方.粒子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及7大问题和量子理论的发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30-36.[7]Isham C J,Salam A,Strathdee J.SL(6,C)gauge invariance of Einstein-like lagrangians[J].Lett.Nuov.Cim.,1972,5(15):969-972.[8]Isham C J,Salam A,Strathdee J.2 nonet as gauge particles for SL(6,C)symmetry[J].Phys.Rev.,1973,D8(8):2600-2609.[9]Isham C J,Salam A,Strathdee J.f-g version of the SL(6,C)gauge theory[J].Phys.Rev.,1974,D9(6):1702-1705.[10]Itoh C,Minamikawa T,Miura K,Watanabe T.Massless vector gluons in a unified gauge theory of weak,electromagnetic and strong interactions[J].Prog.Theor.Phys.,1974,51(5):1575-1584.[11]Prentki J,Zumino B.Models of weak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s[J].Nucl.Phys.,1972,47B(1):99-108.[12]Georgi H,Glashow S L.Unity of all elementary-particleforces[J].Phys.Rev.Lett.,1974,32(8):438-441.[13]Fritzsch H,Minkowski P.Unified interactions of leptons andhadrons[J].Ann.Phys.,1975,93(1):193-266.[14]Gursey F,Ramond P,Sikivie P. universal gauge theory model based on E(6)[J].Phys.Lett,1976,60B(2):177-180.[15]Bars I,Halpern M B,Yoshimura M.Gauge theory of strong,weak,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s[J].Phys.Rev.Lett.,1972,29(14):969-972.[16]Bars I,Halpern M B,Yoshimura M.Unified gauge theories of hadrons and leptons[J].Phys.Rev.,1973,D7(4):1233-1251.[17]Pati J C,Salam A.Unified lepton-hadron symmetry and a gauge theory of the basic interactions[J].Phys.Rev.,1973,D8(4):1240-1251.[18]张一方.粒子的势、相互作用和相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33(6):16-22.[19]张一方.统一四类相互作用的一个初步方案(1974).量子理论的根本症结何在?。
理论物理领域中的超弦理论研究
理论物理领域中的超弦理论研究导言在物理学研究中,超弦理论是近十几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它是一种试图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电磁、强核力和弱核力)统一起来的理论。
本文将从超弦理论的发现历程、基本原理以及未来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旨在对超弦理论研究做一个系统性的介绍。
一、发现历程超弦理论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物理学家韦纳(John Schwarz)和格林斯坦(Michael Green)提出的,他们发现在能量极高的情况下,原本被看作点状的粒子在物质运动中呈现出了弦状或环状的形态,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可以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起来。
因此,这一体系被命名为“超弦理论”。
伴随着该理论的提出,物理学领域也展开了一场对这一新体系的广泛研究。
二、基本原理1. 高维度:超弦理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应该远超原本被我们所接受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
这里的高维度可以达到十个,甚至更多,而非传统的四维空间。
2. 弦:弦是超弦理论的基本单位,它是由震动的弦构成的。
而弦震动的频率则代表了不同的粒子,如低能量时产生的就是电子或夸克等粒子,而高能量时可能会出现新的粒子。
3. 统一理论:超弦理论认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即引力、电磁、强核力和弱核力属于同一种力,他们的差异来源于它们在不同尺度下的表现。
3. 量子理论:超弦理论第五大原理是要将量子力学和类氢原子模型相结合,以实现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目的。
三、应用前景超弦理论的研究对未来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它能够潜在地解决先前的物理上的悖论,如量子力学与引力的矛盾。
同时,超弦理论的发现也给物理学家新的方向和思路。
除此之外,超弦理论还有以下应用。
1. 宇宙学:可以解决早期宇宙起源的问题。
2. 物质结构:可以解释物质结构的来历和特性。
3. 星际旅行:可以提供基础研究,使人类更深入地了解宇宙。
4. 量子计算:超弦理论对于解决和优化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中的一些瓶颈很有帮助。
高一物理第二章力和重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D A d B C
c
b
a
0.207L
小结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 2、力的图示(标度、有向线段、作用点) 二、重力 1、重力的三要素
2、物体的重心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 用
1、万有引力 2、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 4、弱相互作用
第二章 力、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悬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胡明会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 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 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 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注意:
g为比例系数,其实就是当地的重力
加速度
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
g值恒定
3. 重力单位:牛顿N(kg•m/s2)
4. 重力大小的测量及原理: 二力平衡
T
注意:
一定要在静止或匀速 运动的参考系中
G N
G
5.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注意: 竖直向下指垂直于水 平面向下,不是垂直 于支持面向下。
力的图示和 力的示意图:
用80N的力拉物体
20N
作法:1、选标度
2、确定点(作用点) 3、画线段 4、标方向
2N
注意:在同张图只
能用同一个比例尺。
10N
注意:如果只
分析物体受几个 力,一般可以不 标大小比例,这 叫力的示意图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学院物理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学号11111111111111姓名xxxxxxxxx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1粒子理论下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 (1)1.1两种长程力——引力和电磁力 (1)1.2两种短程力——弱核力和强核力 (2)2统一理论的思想基础 (2)3粒子理论下的统一 (2)4爱因斯坦对统一理论的构思 (3)展望 (4)参考文献 (4)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摘要:人们发现微观粒子之间仅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力,它们是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
宇宙间所有现象都可以用这四种作用力来解释。
进一步研究四种作用力之间联系与统一,寻找能统一说明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理论——大统一理论。
本文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粒子理论和场理论,浅析对大统一理论的认识,进而认识自然规律的统一性。
关键词:大统一理论;自然力;物质粒子;传递力拉子;四种基本力引言: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致力于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相互作用,也可以说是解释一切物理现象,因为他认为自然科学中“统一”的概念或许是一个最基本的法则。
甚至可说在爱因斯坦的哲学中,“统一”的概念根深蒂固,他深信“自然界应当满足简单性原则”。
从30年代提出相对论后不久,爱因斯坦就着手研究“大统一理论”,试图通过“弱作用,磁场,强作用”的统一思维来简单的解释宇宙,进一步将当时已发现的四种相互作用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下,从而找到这四种相互作用产生的根源。
这一工作一直到他1955年逝世为止,并几乎耗尽了他后半生的精力,而且统一思维与当时物理学界的主流思想不符,以致于一些科学史学家断言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大失误。
17世纪,牛顿在研究宇宙行星运动规律时,把行星绕太阳、月球绕地球、太阳系绕银河的运动,以及地球对其上面物体间的吸引统称为一种力的作用,称为万有引力,并得到万有引力定律。
正是由于这种力的作用,使得宇宙间各天体组成了和谐的大家庭。
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
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这些相互作用导致了粒子的产生、湮灭和相互转化,构成了粒子运动的丰富生动的图像。
据迄今所研究的微观粒子之间,人们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长期来,粒子物理学家一直在探索研究,它们是否可以从更深刻的角度统一起来。
微观粒子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的强度,主要有以下四种。
强相互作用结合核子成为原子核的核力以及介子和重子相互碰撞时产生粒子过程的相互作用均属此类,表征其强度的数量级约为1~10。
其有效力程约为10-13厘米,当两个强子相互接近到相距10-13厘米左右时,它们几乎肯定会发生强相互作用。
假定粒子的速度接近光速,那么通过这段~10-13厘米的有效力程时,所需要的时间将是~10-23秒。
也就是说,强相互作用在~10-23秒内进行完毕,这个时间就成了强相互作用的特征时间。
在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有守恒定律都成立,具有最高的对称性质。
光子和轻子没有直接的强相互作用,而重子和介子具有直接的强相互作用,所以我们把重子和介子统称为强子。
电磁相互作用所有荷电粒子和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强度的数量级约为10-2。
其有效力程可达无穷远(当然作用力的大小还是随距离增加而减小的)。
光子是电磁作用的媒介粒子,荷电粒子之间的电磁作用是由于它们之间交换了光子而形成的。
守恒定律中例如同位旋守恒,在电磁相互中遭到破坏。
电磁相互作用的特征时间约为10-21秒。
电磁相互作用理论是目前各种相互作用理论中发展得最完整的理论,也是各种相互作用理论的典范。
弱相互作用除光子外,粒子都具有弱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粒子衰变过程之中。
其强度的数量级在低能时约为10-6,在高能时可达10-5。
守恒定律中例如同位旋、奇异数、宇称、电荷共轭等不变性均遭到破坏。
弱相互作用的有效力程<10-15厘米,即使在这样短的距离内弱作用粒子相互作用的几率也只有10-10。
弱相互作用产生所需要的时间可由10-18秒直到15分钟。
谈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_杨晓艳
第18卷第3期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No.3 V ol.18* 收稿日期:2002-05-08 作者简介:杨晓艳,沧州市技工学校讲师。
・94・谈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杨晓艳(沧州市技工学校, 河北 沧州 061001)我们知道,若按力的本质区分, 目前自然界中的力一般可归结为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四种。
故这四种力又称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其中前两种力在远距离范围内仍能发挥作用,被称作为长程力;后两种只能在微观领域内〈分子或原子间、或原子内部〉才能发挥作用,被称作为称短程力。
下面我们就对这四种基本作用力作一具体分析。
1.万有引力 物体由于具有质量而产生的相互吸引力叫万有引力。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指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质点,相距为r时,它们之间的引力 其中引力常数G=6.672×10-11米・牛/千克2。
上式仅适用于质点;但如果两物体是密度均匀分布的球体或者是密度分层均匀分布的球体、球壳体之间的引力也可按上式计算,这时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恒表现为吸引。
对一般物体来说,由于引力常数很小,引力非常微弱。
例如,两个质量各为100克的苹果,相距10厘米时,它们间引力的大小还不到一粒砂子重的十万分之一;两个质量各为50千克的人相距1米时,他们间的引力大约等于质量为百分之一毫克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这相当于几百粒尘埃所受的重力。
虽然万有引力对一般物体非常微弱,但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十分强大,对天体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因为天体质量很大。
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绕太阳旋转,银河系里的球状星云聚集不散,都是靠万有引力的吸引。
例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吸引力大约为3.65×1022牛顿,这个力如果作用在直径是9000千米的钢柱两端,可以把它拉断;地球之所以能把人类、大气、月球、卫星等紧缚其上,也是靠万有引力的作用。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引力产生的,一般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由于地球自转,重力和万有引力大小略有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及其统一问题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物质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物质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支配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它们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按照目前的认识,它们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最早被人们认识的相互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泰勒斯用琥珀和毛皮摩擦,开始认识摩擦生电现象。
公元前3世纪我国《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磁石吸引铁的记载。
但真正对电磁规律作定量描述还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情。
麦克斯韦总结了前人一系列发现和实验成果,于1875年提出了描写电磁作用的基本运动方程式,后来称为麦克斯韦方程。
这是第一个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它把两类作用——电与磁——统一起来了,定量地描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变的规律。
麦克斯韦方程还揭示了光的电磁本质:光本身是一定频段的电磁波。
1900年瑞利(Rayleigh)和金斯(Jeans)根据经典物理学推导出关于黑体辐射强度的所谓瑞利—金斯公式。
这公式在长波部分与实验符合很好,但在短波部分辐射强度不断增大,称为紫外困难。
这种紫外困难反映了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面对这一困难,普朗克勇敢地放弃了经典物理的能量均分原理,提出了电磁波的能量子假说,电磁波的能量只能不连续地、一份一份地被辐射或吸收。
1905年爱因斯坦从光电效应的分析中提出光量子理论,光不仅在能量组成上是不连续的,而且在结构上也是不连续的。
爱因斯坦第一次把两种对立的观念——粒子和波动——统一了起来:光在传播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了它们的波动性,它有干涉、衍射和折射等现象;但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突出地表现了它的粒子性,光量子带有一定的能量和动量,可以与其他物质交换,发生相互作用。
列别捷夫的光压实验证实了光量子的能量动量与光的频率波长的关系式。
还是在1905年,爱因斯坦分析了几个与经典物理尖锐对立的光及电磁现象的实验,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从而开始了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一场革命。
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牛顿的时空观,开始认识到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与物质不可分隔。
狭义相对论是描写高速运动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论,而牛顿力学只是它的低速近似。
1911年卢瑟福(Rutherford)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
1913年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化概念引进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子化轨道理论。
1924年德布洛意(de Broglie)假设粒子性和波动性的统一不是光的特有现象,微观粒子可能也存在波动性。
他模仿光量子能量动量与频率波长的关系,提出物质波的假说。
经过一系列物理学家的努力,例如海森堡(Heisenberg)、玻恩(Born)、薛定格(Schr dinger)、狄拉克(Dirac)等,量子力学建立起来了。
量子力学开始了20世纪物理学的第二场革命。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而牛顿力学是它的宏观近似。
过去人们对光的认识过分强调了它的波动性,原来光在波动性上还迭加有粒子性;过去人们对电子等微观粒子的认识过分强调了它们的粒子性,原来电子在粒子性上还迭加有波动性。
一切物质都是粒子性与波动性的统一。
低能微观粒子与光子还有实质性的不同,光子在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产生和消灭,而低能过程电子只能改变运动状态,不能产生和消灭。
产生这种不同的根源在于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而电子的静止质量不为零。
按照狭义相对论,有静止质量的粒子带有一定的静止能量。
只有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能量传递超过粒子静止能量时,才有可能发生粒子的产生与消灭现象。
因此,在研究高速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时,两大革命统一起来了。
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描述高速微观运动规律的量子场论。
量子场论中最成熟的是描述电子的电磁作用过程的理论——量子电动力学。
特别是40年代发展起来的重整化理论,消除了量子电动力学中出现的发散困难。
量子电动力学关于电子反常磁矩和氢原子能级拉姆位移的计算结果,以7位以上有效数字的精度与实验符合,使量子电动力学站稳了脚跟。
人们对电磁相互作用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人类认识的第二种相互作用是引力作用。
在哥白尼(Coper-nicus),开普勒(Kepler),伽利略(Galileo)等科学家对天体运行的大量观测和归纳基础上,牛顿(Newton)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它很好地解释了与引力有关的大量实验。
物体间的引力作用是很弱的,只有涉及星体这样的庞然大物,实验上才能感受到引力作用;引力作用又与电磁作用不同,任何物质间都存在引力。
因此,在许多电中性物体的运动中,例如宇宙中星体运行、地球表面物体的运动等现象中引力会占有优势。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以后,与实验一直符合得较好,长期以来没有人想到要修改这一定律。
19世纪实验观测到的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根据牛顿定理计算,尚有每世纪43秒的差异,但这矛盾还没有尖锐到必须修改理论的程度。
爱因斯坦(Einstein)在提出狭义相对论后,对牛顿引力定律发生了怀疑。
他从在局部时空引力和加速坐标系的惯性力间的等价原理出发,认为引力作用是和空间弯曲相联系的。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牛顿引力定律成为广义相对论在弱引力条件下的近似。
广义相对论不仅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的43秒偏差,而且预言了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和在引力场中光谱的红移现象。
不久,后两个预言都得到实验验证。
近年来,随着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的发展,又提出了一系列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方法,如无线电波传播中的时间延迟,脉冲星的研究,黑洞的探索,宇宙起源等问题。
广义相对论把人们对引力相互作用的认识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另外两类相互作用都是短程作用,只在微观现象中才显示出来,因此人类认识它们的时间不长,认识的深度也远远不及前两种作用。
从放射性原子核的β衰变中人类开始接触到弱相互作用,以后在观测微观粒子衰变现象中丰富了关于弱相互作用的实验积累。
因为作用比较弱,通过这种作用衰变的过程寿命大致在亿分之一秒的量级,比起典型的通过电磁作用衰变的过程要慢七、八个数量级,所以这种作用命名为弱相互作用。
β衰变涉及四个粒子,费米提出用四费米子耦合形式来描述β衰变。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弱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宇称不守恒现象,引起人们在观念上的突破,从而使对弱作用的认识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不久,从实验中总结出弱作用是(V-A)型矢量与轴矢量耦合作用,其中矢量流耦合是守恒的,称为CVC;轴矢量流耦合是部分守恒的,即只在高能现象中才守恒,称为PCAC。
弱相互作用的矢量流部分和电磁作用的同位旋矢量流部分有一定联系,它们构成同位旋三重态,这又反映了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内在深刻联系。
这些对弱相互作用的认识在实验中得到很好证实。
1964年实验又发现弱相互作用有很小的CP破坏,即对电荷共轭变换和宇称反演的联合变换不变性有微小破坏。
四费米子耦合的弱作用理论只是一种低能近似,在很高能量它会与一种基本原则——么正性条件——发生矛盾。
人们猜测弱相互作用可能和电磁作用类似:电磁作用通过光子传递,弱相互作用通过某种中间玻色子传递。
经过格拉肖(Glashow,S.)、温伯格(Weinberg,S.)和萨拉姆(Salam,A.)的努力,在1967—1968年期间提出了弱作用与电磁作用统一理论,把人类对弱作用与电磁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人类对强相互作用的认识也是从核力作用开始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大小在十万亿分之一厘米的数量级,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为800万电子伏特。
原子核在裂变和聚变反应中,结合能发生变化,可以释放大量能量,这就是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质子和中子能以如此大的结合能来束缚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它们之间必须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开始称为核力,后来发现它不仅存在于核子之间,也存在于其他一些微观粒子之间,故统称为强相互作用。
存在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称为强子。
强相互作用比电磁相互作用又强了许多倍,微观粒子如果通过强相互作用衰变,它的寿命的数量级比典型的通过电磁作用衰变过程快六七个数量级。
人类对强相互作用的理解还是极其初步的。
70年代初提出的量子色动力学是目前相对比较满意的强作用理论。
但是还有许多不清楚的问题等待人们去探索。
在目前实验能达到的能量范围内,微观粒子之间的引力作用一般可以忽略。
只有在各种守恒定律禁戒强作用和电磁作用的过程中,弱作用才显示其重要性。
而相对强作用来说,电磁作用又是很小的修正,只有在强作用禁戒的过程中电磁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强相互作用是目前认识的最强的作用。
除了这四种相互作用外,目前粒子物理理论中还提出超强相互作用,标量粒子间和标量粒子与费米子间的直接耦合作用等,这些还停留在理论的假设阶段,尚未得到实验的充分证实。
规范相互作用量子力学中系统状态由波函数描写。
波函数通常为复数,复数的幅角称为位相因子。
另一方面,一切实验观测量必须为实数,让所有波函数共同变化一个位相因子,在实验中是无法观测的。
公共位相因子的不可观测性,表现为量子理论的运动方程式对波函数共同的位相变换保持不变,这称为第一类规范不变性。
这种规范变换的不变性是与电荷守恒相联系的。
根据狭义相对论的观点,一切能量的传播速度存在上限,即不能大于光速。
让所有空间点的波函数同时作相同的相因子变换,就涉及信号的无穷大传递速度问题。
为了协调这种矛盾,引入波函数的局域相因子变换,即变化的相因子与时空坐标有关,这样的变换称为第二类规范变换。
为了使动力学方程对第二类规范变换保持不变,必须相应地引入静止质量为零的规范场,称为电磁场。
第二类规范变换不变性严格地规定了各类物质场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形式。
描写电子场的电磁作用的理论即量子电动力学,正是建立在这种第二类规范变换不变性的基础上,称为U(1)规范作用。
量子电动力学取得惊人的成功,使规范不变性成为探索新的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于人类尚未充分了解的新的相互作用,例如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规范不变性可以作为探索相互相作用具体耦合形式的依据。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Yang-Mills)提出了对同位旋场规范化的SU(2)规范理论,称为非阿贝尔规范理论。
这是规范理论向前发展的决定性步骤,SU(2)规范理论很容易被推广到各种复杂形式的规范理论中去。
当时SU(2)规范理论中遇到的一个重大困难是,严格的规范不变性要求规范场的量子是零质量的矢量粒子。
作为U(1)规范场的电磁场,它的量子是光量子,静止质量为零。
但是,实验上再没有发现其他零质量的矢量粒子,这是非阿贝尔规范理论(non-Abeliangaugetheory)提出以后没有迅速得到应用的根本原因。
但是,凡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一定会有顽强的生命力,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通过不同方法克服零质量矢量粒子的困难,在规范场论基础上,弱作用与电磁作用统一理论提出来了,描写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提出来了,它们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