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诗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塑像
乙B 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必须平,如果换成仄,全句便为(仄仄)仄平 仄仄平,除了韵脚,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犯孤平(犯 孤平只对乙B句而言)。犯了孤平可以救。
杜甫塑像
— — | | — 故 园 芜 欲 平(李商隐《蝉》) 五言第一字故是仄声,因而把第三字改为平声 芜,变成仄平平仄平。 | | — —| | — 溪 柳 自 摇 沙 水 清(苏轼《新城道》) 七言第三字自是仄声,因而把第五字改为平声 沙,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陈子昂(唐)
本讲主要讲近体诗的格律。近体诗和古体诗的不 同之处有四点: (1)句数; (2)押韵; (3)平仄; (4)对仗。
杜甫(唐)
二.近体诗的句数
古体诗的句数没有限制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共 357 句,是我国最长 的叙事诗; 杜甫的《咏怀》共有一 百句; 傅玄的《杂言》只有两 句:雷隐隐感妾心,倾 耳听非车音。
刘禹锡(唐)
识别入声字的方法: 1.排除法。 凡以鼻音收尾(n、ng)的韵母都不 是入声。 如安、寻、景、红、城等 zi、ci、si、er等都不是入声 如资、此、四、而等
2.肯定法 (1)凡发 zhuo、chuo、shuo、ruo、fa、fo音 的都是入声 如卓、绰、说、若、法、佛等 (2)除了嗟(jüe)瘸(qüe)靴(xüe)三字 以外,凡韵母为üe的字,都是入声 如决、阅、 缺、雪等 (3)凡声母为 b、d、g、j、zh、z,韵母不在 排除法排除的范围以内,声调为阳平者,都是入 声字。 如别、敌、国、急、竹、择等

中唐以后,白居易掀 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 创新题,写时事,故曰 新乐府。宋代郭茂倩选 编的《乐府诗集》就是 这些民间和文人所创作 的乐府诗的汇编。
白居易(唐)
汉代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 诗。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楚辞·离骚》
汉代乐府专门负责收集民 歌并给它们配上乐谱,供 宫廷歌舞使用。后来就把 这些配乐的歌辞称为乐府。 《有所思》《孤儿行》 《陇西行》《东门行》
魏武帝曹操

唐以后,也有人沿袭乐 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 诗。这些诗虽然没有配乐, 也叫乐府诗。 李白《将进酒》《行路难》 《战城南》
“二四六”处有些地方可以不分明
乙b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五言第四字(七言 第六字)的仄可以变平,条件是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 字)由平变仄相救。
韦应物·东郊
— — — | | 寒 山 转 苍 翠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五言第四字苍字是平声,因而把第三字改为 仄声转,变成平平仄平仄。 ||———|| 蜀主窥吴幸三峡
敦煌壁画《反弹琵琶》(唐)
在用韵方面,近体诗和古体诗不同之处有两 点: 近体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既可押平声 韵,也可押仄声韵。 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且不许换用相邻的韵, 古体诗既可换韵,也可出韵。
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帝子阁中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六语。**:七虞。***:十一尤。
卢照邻(唐)
近体诗的句数是固定的,律诗八句,绝句四 句,只有排律不限句数。
李白墓园
近体诗由两句组成一联,每联第一句 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 律诗共有四联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春望 出句 对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颔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颈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尾联)
西安钟楼夜景
粘就是指相邻的两联中,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 必须是同一类型的。 譬如上联的对句是仄仄仄平平(甲A),下联的出句就是 仄仄平平仄(甲a)。不合乎粘的原则,叫失粘。
西安城墙夜景
近体诗的平仄既严格,又有灵活的原则,即有些地 方平仄是固定的,有些地方可平可仄。违反平仄规定叫 拗。有些地方的拗是格律许可的,有些地方的拗是格律 不许可,还有些地方拗了可以救,救了就合乎格律。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出句的第四字由平声变为仄声不,对句的第 三字由仄声变为平声吹。 — — | | — —| | | — — | | —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杜牧《江南春》)
出句的第六字由平声变为仄声十,对句的第 五字由仄声变为平声烟。
பைடு நூலகம்
甲a句的对句是乙B句,它的拗救可以和乙B句 的孤平拗救相结合。如: — — | | — — | | |— — || — 一 身 报 国 有 万 死,双 鬓 向 人 无 再 青。
| 水 — 蓬 | 日 — 萧
| 遶 | 万 | 故 | 班
— 孤 | 里 — 人 | 马
— 城。 — 征。 — 情。 — 鸣。
句式是: 乙b , 甲a, 乙b , 甲a , 甲A。 乙B。 甲A。 乙B。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平起平收式 ——||— |||—— 深 居 俯 夹 城,春 去 夏 犹 清。 ||——| ——||— 天 意 怜 幽 草,人 间 重 晚 晴。 ———|| |||—— 併 添 高 阁 迥,微 注 小 窗 明。 ||——| ——||— 越 鸟 巢 干 后,归 飞 体 更 轻。
看既是去十五翰,也是上平十四寒。
仄起仄收式的句式: 仄起平收式的句式: 甲a, 乙B。 甲A, 乙B。 乙b, 甲A。 乙b, 甲A。 甲a, 乙B。 甲a, 乙B。 乙b, 甲A。 乙b, 甲A。
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平起仄收式 — — — | | | 青 山 横 北 郭,白 | | — — | — 此 地 一 为 别,孤 — — — | | | 浮 云 游 子 意,落 | | — — | — 挥 手 自 兹 去,萧
七言律诗多出两个字,只要在五言律诗句式 前加两字即可,遇平加仄,遇仄加平。如:
甲A:(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a :(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B:(仄仄)平平仄仄(平) 乙b :(仄仄)平平(平)仄仄
近体诗的平仄可以根据对、粘规律来掌握。 对指同 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 出句是甲类,对句就是乙类,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 (甲 a),对句就是平平仄仄平(乙B)。不合乎对的原则,叫 失对。
古代漢語通論
诗律
教学内容
1.古体诗和近体诗; 2.近体诗的句数; 3.近体诗的押韵; 4.近体诗的平仄; 5.近体诗的对仗。
一、古体诗和近体诗;
《诗经》《楚辞》是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 《诗经》以四言为主,《楚辞》以六言为主。
屈原故里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诗·周南·关雎》
三、近体诗的押韵
韵和韵母:
班(bān)坚(jiān)穿 (chuān)娟 (juān)四个字的韵母不相同,因为韵头 不 同,但属于同一韵部,可以押韵。
近体诗的韵要求严格,除韵腹,韵尾相同外, 声调也必须相同, 连(平声)和链(去声)在《诗经》时代也 算同韵,平、上、去三声可以通押就属同一 韵部。 连和链对近体诗来说,就不同韵,不能押韵。
近体诗的平仄要求就是平 仄相间。 如果以平平、仄仄为单位, 那么平仄相间无非两种形 式: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柳宗元(唐)
甲a:仄仄平平(仄) 甲A:仄仄(仄)平平 乙b:平平(平)仄仄 乙B:平平仄仄(平)
仄起句:甲a 、甲A 平起句:乙b 、乙B

(1)仄起仄收式 ||——| ——||— 国 破 山 河 在, 城 春 草 木 深。 ———|| |||—— 感 时 花 溅 泪, 恨 别 鸟 惊 心。 ||——| ——||— 烽 火 连 三 月, 家 书 抵 万 金。 ———|| |||—— 白 头 搔 更 短, 浑 欲 不 胜 簪。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过去有人认 为是汉武帝在柏梁台宴饮群臣时的联句,这不可 信,但是汉人作品无疑。全诗二十六句,如: 日月星辰和四时,周卫交戟禁不时。 骖驾驷马从梁来。脩饰舆马待驾来。

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 的《燕歌行》,但它句句押韵: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 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 客游思断肠。
(杜甫《咏怀古迹之四》)
七言第六字三字是平声,因而把第五字改为 仄声幸,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甲a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五言第四字(七言 第六字)的平也可以变仄,条件是对句(乙B 平平仄仄 平)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由仄变平相救。
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 — —|
— — | | —
野 火 烧 不 尽,春 风 吹 又 生。
入声字是独立的情况,它和平、上、去三声 的韵尾不可能相同,不可能同韵。 ān ǎn àn ɑk(ɑt、ɑp) 在《诗经》中,ān ǎn àn 同韵,与 ɑk (ɑt、ɑp)仍不同韵。 元代由于入声在北方话消失,所以元曲不存 在入声问题,入声字归入平、上、去三声中。
隋代陆法言《切韵》分中古韵 193 部。宋代陈彭年 等《广韵》又分 206 部。唐初人们把《切韵》的某些韵 合并。南宋嘉定年间,王文郁作《平水韵略》,依据押 韵的实际情况,把 206 韵合为 106 韵。因在平水(今山 西临汾)刻书,通常称为平水韵。
近体诗首句如果入韵,可以出韵。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十二文), 路上行人欲断魂(十三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十三魂)。
四、近体诗的平仄
平仄是近体诗的基本 因素,也是近体诗最 本质的格律因素。古 代的声调分为平上去 入四 声,其中平就是 平声,仄包括上去入 三声。
王勃(唐)
入声字在普通话分化 为上去入三声。只要 掌握了分化为平声的 入声,其他字的声调 与平水调大致相当。
杜甫·天末怀李白
写诗有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说 法一般来说,是正确的。但这个口诀又不完全正确。因 为在一、三、五中,有些地方的平仄是不能不论的,而 在二、四、六中,有的地方也可以不分明。
西安碑林
“一三五”处有的地方不能不论
甲A 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五言第三字(七言 第五字)必须仄,如果换成平,全句的后三个字就成了 平平平,这叫三平调。
(曹丕《燕歌行》)
魏文帝曹丕

最早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是鲍照的《拟行路 难》之一、之三,之二也是句句押韵。如: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沈。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鲍照《拟行路难》之一)
句式是: 甲a, 乙b , 甲a, 乙b , 乙B。 甲A。 乙B。 甲A。
杜审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2)仄起平收式 |||—— ——||— 太 乙 近 天 都,连 山 到 海 隅。 ———|| |||—— 白 云 回 望 合,青 霭 入 看 无。 ||——| ——||— 分 野 中 峰 变,阴 晴 众 壑 殊 ———|| |||—— 欲 投 人 处 宿,隔 水 问 樵 夫。
南京秦淮河
齐梁时写文章也注意骈 偶,而且逐渐影响到诗 的创作。这种趋势发展 的结果,在唐初就形成 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 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 来,这是一种新诗体, 所以称为近体诗。
谢灵运(东晋)
唐朝以后的诗分两种:一种叫近体诗,是讲 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一种叫古体诗,或者叫古 风,是不讲究平仄对仗的。近体诗和古体诗是从 形式上划分的,而不是从时代划分的。
古诗是指汉魏六朝 这 一 历史 时 期的 诗 。
沈德潜的《古诗源》选的 就是从汉到隋的诗歌。
陶渊明(东晋)

从齐梁时代开始, 诗歌在形式上逐 渐发生了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由 于四声的发现而 在诗歌创作中开 始讲究平仄。
曹植(三国魏)
南朝梁沈约说:写诗应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 之中,轻重悉异,但自骚人以来,未睹此秘。张、蔡、 曹、王,曾无先觉;潘、陆、谢、颜,去之弥远。当人 们认识到四声后,便开始注意用四声的平仄创造诗歌的 音乐美。当时流行的永明体(南朝齐武帝的年号),特 点就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朓就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