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变速箱液力变扭器培训课件(PPT39页)
合集下载
自动变速器任务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原理课堂PPT
![自动变速器任务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原理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b8645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4.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就像两个风扇相对,一个 风扇工作,然后将另一个不工作的风扇吹动。这 个比喻可以很形象的解释液力变矩器中泵轮和涡 轮之间的工作关系。不过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
则有些复杂。
11
12
动力输出之后,带动与变矩器壳体相连的泵轮,泵轮 搅动变矩器中的自动变速箱油(以下简称ATF),带 动涡轮转动,ATF在壳体中是一个循环的动作,由于泵 轮旋转时的离心力,ATF会在泵轮的作用下,甩向外侧, 冲向前方的涡轮,再流向轴心位置,回到泵轮一侧, 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将动力传向与齿轮箱连接的涡 轮。
13
E:\2013年课件\液力变矩器(流畅) _320x240_2.00M_h.264.flv
14
8
9
曾有一种说法,AT上的液 力变矩器相当于MT上的 离合器,起到动力的连接 和中断的作用。其实这种 说法是错误的。AT与发动 机曲轴是直接连接的,不 像MT有一个动力的开关: 离合器。所以从点火的瞬 间开始,液力变矩器便开 始转动了,对于动力的连 接和中断,仍由齿轮箱内 部的离合器来完成,液力 变矩器唯一与MT离合器 相似的地方,也就是液力 变矩器“软连接”的特性, 与MT离合器的“半联动” 工况相近。
不过只有该零部件和传动方式,只能称为液力耦合器, 若想成为液力变矩器,必然要改变涡轮叶片的形状, 这样一来,ATF在经过涡轮再循环回泵轮时,会与泵轮 旋转方向相反,因而造成冲击,所以为了成为液力变 矩器还需另一个部件:导轮。导轮是存在于泵轮和涡 轮之间的一个部件,用于调节壳体中ATF液流方向,通 过单向离合器与箱体固定。
6
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泵轮 :动力输入 导轮:增加扭矩 涡轮:动力输出
7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就像两个风扇相对,一个 风扇工作,然后将另一个不工作的风扇吹动。这 个比喻可以很形象的解释液力变矩器中泵轮和涡 轮之间的工作关系。不过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
则有些复杂。
11
12
动力输出之后,带动与变矩器壳体相连的泵轮,泵轮 搅动变矩器中的自动变速箱油(以下简称ATF),带 动涡轮转动,ATF在壳体中是一个循环的动作,由于泵 轮旋转时的离心力,ATF会在泵轮的作用下,甩向外侧, 冲向前方的涡轮,再流向轴心位置,回到泵轮一侧, 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将动力传向与齿轮箱连接的涡 轮。
13
E:\2013年课件\液力变矩器(流畅) _320x240_2.00M_h.264.flv
14
8
9
曾有一种说法,AT上的液 力变矩器相当于MT上的 离合器,起到动力的连接 和中断的作用。其实这种 说法是错误的。AT与发动 机曲轴是直接连接的,不 像MT有一个动力的开关: 离合器。所以从点火的瞬 间开始,液力变矩器便开 始转动了,对于动力的连 接和中断,仍由齿轮箱内 部的离合器来完成,液力 变矩器唯一与MT离合器 相似的地方,也就是液力 变矩器“软连接”的特性, 与MT离合器的“半联动” 工况相近。
不过只有该零部件和传动方式,只能称为液力耦合器, 若想成为液力变矩器,必然要改变涡轮叶片的形状, 这样一来,ATF在经过涡轮再循环回泵轮时,会与泵轮 旋转方向相反,因而造成冲击,所以为了成为液力变 矩器还需另一个部件:导轮。导轮是存在于泵轮和涡 轮之间的一个部件,用于调节壳体中ATF液流方向,通 过单向离合器与箱体固定。
6
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泵轮 :动力输入 导轮:增加扭矩 涡轮:动力输出
7
液力变矩器课件
![液力变矩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1c30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0.png)
液力变矩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力变 矩器将越来越智能化、高效化 和环保化。
液力变矩器在未来的应 用前景
液力变矩器将在新能源汽车、 智能机械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发 挥更大作用。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器组成,通过引入液体传递动力和转矩。
液力变矩器原理
1 流体力学基础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基于流体力学原理,涉及流体动力学和涡流传递等内容。
2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利用液体在泵轮和涡轮之间的相对转速差来实现转矩传递。
3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包括变速比、传递效率和涡轮锁定等。
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排除
2
和冷却系统,确保液力变矩器的正常 运行。
通过故障诊断和排除,解决液力变矩
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液力变矩器的更换和维修
当液力变矩器无法修复时,需要进行 更换或维修,以保证车辆或机械的正 常运行。
液力变矩器的发展与趋势
液力变矩器的历史发展
液力变矩器从20世纪初诞生以 来,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应 用扩展。
液力变矩器的应用
汽车
液力变矩器在汽车中广泛应 用于自动变速器,提供平稳 的加速和换档体验。
工程机械
液力变矩器在工程机械上用 于传动系统,提供强大的扭 矩输出和变速功能。
船舶
液力变矩器在船舶上用于推 进系统,实现高效的转矩传 递和船舶的运动控制。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1液力变矩器的保养定期更换液体和滤清器,检查密封件
液力变矩器课件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在汽车、工程机械和船舶等领域广泛应用的传动装置。本 课件介绍液力变矩器的原理、应用以及维护与故障排除等内容,并展望其未 来的发展趋势。
自动挡液力变矩器幻灯片
![自动挡液力变矩器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24dcf1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e.png)
油泵——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叶片泵分为: 定量泵—油泵的排量不变。为保证发动机低速时的正常泵油,以满足自动变速器的工作需要,要求油泵的排量应足够大。但发动机高速时,因泵油量增多,此时的泵油还必须排泄掉,从而造成发动机动力损失。 变量泵—油泵的排量可变。以减少高速运转时的发动机动力损失。其结构特点是:定子不固定,而是绕一个销轴作一定的摆动,以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距,从而改变油泵的排量。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总结: 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转矩可以根据涡轮的转速变化。具体为: 涡轮速度低——涡轮转矩大于泵轮转矩; 涡轮速度等于一设定值——涡轮转矩等于泵轮转矩; 涡轮速度继续升高——由于导轮的单项离合器存在,使得MW=MB ,液力变矩器进入偶合工况。 涡轮速度等于泵轮速度——不传递转矩。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变扭矩的原因是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入了导轮。
液力变矩器的扭矩变化规律
液力传动装置——锁止离合器的结构
1.为什么要有锁止离合器
液力变矩器在偶合区以接近1:1的比例将来自发动机的输入转矩传递至变矩器。但在涡轮和泵轮之间存在着至少4%—5%的转速差。所以变矩器并不是将发动机的动力100%地传给了变速器输入轴,而是有能量损失。 为了防止上述油耗的产生,并降低油耗,当车速大于60KM/H时,锁止离合器会通过机械机构将泵轮与涡轮相连。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
(二)单向离合器 有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和 楔块式单向离合器 两种。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结构
(三)导轮 导轮位于涡轮和泵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固定的导轮轴上。涡轮中心的液体流向导轮,被改变方向后流向泵轮。 当液体推动导轮以和泵轮相同方向旋转时,单向离合器允许导轮自由旋转,反之则被锁住不能转动。当导轮静止时,变矩器具有增扭作用;当导轮开始转动时,导轮不再具有增扭作用。 从涡轮回流至泵轮的液体方向取决于泵轮和涡轮之间的转速差,决定变矩器是否能增扭。
叶片泵分为: 定量泵—油泵的排量不变。为保证发动机低速时的正常泵油,以满足自动变速器的工作需要,要求油泵的排量应足够大。但发动机高速时,因泵油量增多,此时的泵油还必须排泄掉,从而造成发动机动力损失。 变量泵—油泵的排量可变。以减少高速运转时的发动机动力损失。其结构特点是:定子不固定,而是绕一个销轴作一定的摆动,以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距,从而改变油泵的排量。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总结: 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转矩可以根据涡轮的转速变化。具体为: 涡轮速度低——涡轮转矩大于泵轮转矩; 涡轮速度等于一设定值——涡轮转矩等于泵轮转矩; 涡轮速度继续升高——由于导轮的单项离合器存在,使得MW=MB ,液力变矩器进入偶合工况。 涡轮速度等于泵轮速度——不传递转矩。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变扭矩的原因是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入了导轮。
液力变矩器的扭矩变化规律
液力传动装置——锁止离合器的结构
1.为什么要有锁止离合器
液力变矩器在偶合区以接近1:1的比例将来自发动机的输入转矩传递至变矩器。但在涡轮和泵轮之间存在着至少4%—5%的转速差。所以变矩器并不是将发动机的动力100%地传给了变速器输入轴,而是有能量损失。 为了防止上述油耗的产生,并降低油耗,当车速大于60KM/H时,锁止离合器会通过机械机构将泵轮与涡轮相连。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
(二)单向离合器 有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和 楔块式单向离合器 两种。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结构
(三)导轮 导轮位于涡轮和泵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固定的导轮轴上。涡轮中心的液体流向导轮,被改变方向后流向泵轮。 当液体推动导轮以和泵轮相同方向旋转时,单向离合器允许导轮自由旋转,反之则被锁住不能转动。当导轮静止时,变矩器具有增扭作用;当导轮开始转动时,导轮不再具有增扭作用。 从涡轮回流至泵轮的液体方向取决于泵轮和涡轮之间的转速差,决定变矩器是否能增扭。
《液力变矩器》课件
![《液力变矩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9c13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3.png)
控制策略:根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优化目标:提高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提高稳定性等 优化方法:采用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 优化效果:提高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提高稳定性等
PART SIX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铝、铜等 铸造:将材料熔化,铸造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加工:对铸造好的零件进行加工,如车削、铣削、磨削等 装配:将加工好的零件装配成液力变矩器 测试:对液力变矩器进行性能测试,如耐久性、可靠性等 包装:将液力变矩器包装好,准备发货
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液力变矩器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竞争格局: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市 场需求
智能化:液力变矩器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调节扭矩和转速 节能环保:液力变矩器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降低油耗和排放 轻量化:液力变矩器将更加轻量化,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
扭矩传递能力与液力变矩器 的结构有关
液力变矩器可以传递较大的 扭矩
液力变矩器可以适应不同的 转速和扭矩需求
液力变矩器可以提供稳定的 扭矩输出
自动换挡: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自动选择合适的挡位 平稳起步:在起步时提供平稳的动力输出,避免起步时的抖动和冲击 节能省油:通过自动换挡和发动机转速控制,实现燃油经济性 驾驶舒适性:提高驾驶舒适性,降低驾驶疲劳感
材料选择:根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 环境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选择原则:满足液力变矩器的 工作要求,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可靠 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性:材料的机械性能、热性能、 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材料选择方法:根据液力变矩器的 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 材料,并进行试验验证
液力自动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概要PPT学习教案
![液力自动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概要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11a639240c844768eaee5a.png)
图 2-2 液 力 偶 合 器 工作示 意图
第9页/共45页
2.1.2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带动液力偶合器的壳体和泵 轮旋转,泵轮叶片内的液压油在泵轮的带动下随泵轮一同 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压油从泵轮叶片内缘被甩向 外缘,并从外缘冲向涡轮叶片,使涡轮在液压油的冲击作 用下旋转;冲向涡轮叶片的液压油沿涡轮叶片向内缘流动 ,返回到泵轮的内缘,被泵轮再次甩向外缘。
内部有一个由液压操纵的
闭锁离合器,或称锁止离合器。
第35页/共45页
主动盘
从 动 盘 ( 压 盘)
锁止控制阀接通变 矩器压力油路时
锁止控制阀接通变 矩器回油路时
图2-12 闭锁式液力变矩器
第36页/共45页
锁止控制阀接通变 矩器压力油路时
压盘两侧的压力相 同,闭锁离合器呈分离 状态,动力须经液力变 矩器传递,可充分发挥 液力传动减振吸振、自 适应行驶阻力剧烈变化 的优点,适合于汽车起 步、换档或在坏路面上 行驶工况使用。
利用 液体在循 环流动过 程中动能 的变化来 传递动力 的
第2页/共45页
不同型号的液力 变矩器,结构和
原理相同?
自动变速器 的结构相同 吗?为什么
?
第3页/共45页
本章主要介绍基本的液力偶合器和液力
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4页/共45页
2.1 液力耦合器
2.1.1 液力耦合器的结构
图2-1 液力偶合器结构示意图
量不及时散出,变矩器内的油液温度就会急
剧升高,导致变矩器不能工作,因此必须对
变矩器内的油液进行强制冷却。
第40页/共45页
图2-13 变矩器冷却补偿油路系统图
第41页/共45页
第9页/共45页
2.1.2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带动液力偶合器的壳体和泵 轮旋转,泵轮叶片内的液压油在泵轮的带动下随泵轮一同 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压油从泵轮叶片内缘被甩向 外缘,并从外缘冲向涡轮叶片,使涡轮在液压油的冲击作 用下旋转;冲向涡轮叶片的液压油沿涡轮叶片向内缘流动 ,返回到泵轮的内缘,被泵轮再次甩向外缘。
内部有一个由液压操纵的
闭锁离合器,或称锁止离合器。
第35页/共45页
主动盘
从 动 盘 ( 压 盘)
锁止控制阀接通变 矩器压力油路时
锁止控制阀接通变 矩器回油路时
图2-12 闭锁式液力变矩器
第36页/共45页
锁止控制阀接通变 矩器压力油路时
压盘两侧的压力相 同,闭锁离合器呈分离 状态,动力须经液力变 矩器传递,可充分发挥 液力传动减振吸振、自 适应行驶阻力剧烈变化 的优点,适合于汽车起 步、换档或在坏路面上 行驶工况使用。
利用 液体在循 环流动过 程中动能 的变化来 传递动力 的
第2页/共45页
不同型号的液力 变矩器,结构和
原理相同?
自动变速器 的结构相同 吗?为什么
?
第3页/共45页
本章主要介绍基本的液力偶合器和液力
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4页/共45页
2.1 液力耦合器
2.1.1 液力耦合器的结构
图2-1 液力偶合器结构示意图
量不及时散出,变矩器内的油液温度就会急
剧升高,导致变矩器不能工作,因此必须对
变矩器内的油液进行强制冷却。
第40页/共45页
图2-13 变矩器冷却补偿油路系统图
第41页/共45页
《液力变矩器》课件
![《液力变矩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03d9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9.png)
表示液力变矩器在不同工况下自 动调节性能的参数。
03
液力变矩器的设计
Chapter
设计原则与要求
功能性原则
确保液力变矩器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如传 递扭矩、变速等。
可靠性原则
设计应保证液力变矩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能够承受各种工况和环境条件。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制造成 本和维护成本。
,形成各零部件的精确形状。
热处理
04 对部分零部件进行热处理,提
高其机械性能。
装配与调试
05 将各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液力
变矩器,并进行性能调试。
表面处理
06 对液力变矩器进行涂装、防锈
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久性 和外观质量。
关键制造工艺技术
精密铸造技术
用于制造液力变矩器的某些复杂形状的零部 件,如涡轮、导轮等。
液力变矩器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液力变矩 器可分为单级、双级和多级变矩器。
特点
液力变矩器具有优良的自动变速和变 矩能力,能够吸收振动、缓和冲击、 承受过载和防止突然停车等优点。
液力变矩器的应用领域
01
汽车工业
用于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 速器,实现汽车的平稳起步、加 速和减速。
智能化设计
将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集成到液 力变矩器中,实现对其工作状
态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
04
液力变矩器的制造工艺
Chapter
制造工艺流程
材料准备
01 根据液力变矩器的设计要求,
准备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如铸 件、锻件、板材等。
毛坯制备
02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液力
变矩器的毛坯。
机械加工
03
液力变矩器的设计
Chapter
设计原则与要求
功能性原则
确保液力变矩器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如传 递扭矩、变速等。
可靠性原则
设计应保证液力变矩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能够承受各种工况和环境条件。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制造成 本和维护成本。
,形成各零部件的精确形状。
热处理
04 对部分零部件进行热处理,提
高其机械性能。
装配与调试
05 将各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液力
变矩器,并进行性能调试。
表面处理
06 对液力变矩器进行涂装、防锈
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久性 和外观质量。
关键制造工艺技术
精密铸造技术
用于制造液力变矩器的某些复杂形状的零部 件,如涡轮、导轮等。
液力变矩器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液力变矩 器可分为单级、双级和多级变矩器。
特点
液力变矩器具有优良的自动变速和变 矩能力,能够吸收振动、缓和冲击、 承受过载和防止突然停车等优点。
液力变矩器的应用领域
01
汽车工业
用于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 速器,实现汽车的平稳起步、加 速和减速。
智能化设计
将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集成到液 力变矩器中,实现对其工作状
态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
04
液力变矩器的制造工艺
Chapter
制造工艺流程
材料准备
01 根据液力变矩器的设计要求,
准备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如铸 件、锻件、板材等。
毛坯制备
02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液力
变矩器的毛坯。
机械加工
自动变速器 (2)任务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原理.ppt
![自动变速器 (2)任务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原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e19315195f312b3069a5c4.png)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2020/12/112020/12/112020/12/11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2020/12/112020/12/112020/12/1112/11/2020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2/112020/12/11December 11, 2020
2020/12/11
• E:\2013年课件\液力变矩器(流畅) _320x240_2.00M_h.264.flv
2020/12/11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2/112020/12/11Friday, December 11, 2020
2020/12/11
任务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原理 1、液力耦合器 2、液力变矩器
2020/12/11
1、液力耦合器
2020/12/11
1、液力耦合器的组成
1、主动元件的泵轮 2、从动元件的涡轮 3、耦合器外壳
2020/12/11
2020/12/11
2、液力变矩器
1、液力变矩器的作用 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3、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2020/12/11
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泵轮 :动力输入 导轮:增加扭矩 涡轮:动力输出
2020/12/11
3、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 自动变速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部件为:液力变矩器
、行星齿轮组、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控制 机构(电磁阀、油路),外围设备即为 变速器壳体、传动轴等。我们就从动力 流向为顺序,先从液力变矩器开始说起 。
《液力变矩器》幻灯片PPT
![《液力变矩器》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357e86783e0912a2162afb.png)
速行驶加速〔自动适应〕。 〔4〕驱动油泵:油泵都是由变矩器驱动的。 〔5〕负责锁止离合器锁止:实现直接传动。 〔6〕充当发动机飞轮。
五、液力变矩器的清洗与装配
清洗
方法是:
先倒出残留的液压油,再向变矩器内参加2L干净的液压
油,摇动后倒出。如果液压油过脏,可再清洗一遍。也可借助
于专用工具将油抽出换掉。
轮中间的凸块对准后装入,否那么,在装上汽车时会压坏自动
变速器的油泵齿轮。〔要求操作零失误〕
2、能量传递
能量传递路线: 泵轮的机械能 > 涡轮的机械能
油液的动能和压力能增加
泵轮的 机械能
输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量损失
输出 涡轮的 机械能
油液的动能和压力能减小
3、变矩原理
传力路线〔转矩〕:
泵轮转矩 + 导轮转矩 = 涡轮转矩
油液的动能和压力能增加
输入 泵轮转矩
导轮转矩
输出 涡轮转矩
油液的动能和压力能减小
4、液流
涡流:由泵轮到涡轮再到导轮,然后回到泵轮的液流。 环流:沿液力变矩器旋转方向的液流。 螺旋流:实际的液流方向是涡流与环流的合成呈螺旋状。
5、锁止离合器工作原理
锁止离合器别离状态:
5、锁止离合器工作原理
锁止离合器接合状态:
四、液力变矩器的作用
〔1〕起离合器作用。 〔2〕无级变速。 〔3〕低速增加转矩: 用于汽车起步和低
在逆时针方向上 固定导轮可以实现 增矩。
6、扭转减振器:用于缓冲发动机的扭转振动。
二、液力变矩器的分类
目前,汽车使用的液力变矩普遍采用带有锁止离合器三元件三相 单级液力变矩器。
元件数:泵轮、涡轮、导轮的总个数。 级数:涡轮的个数。 相数:工作特性〔工作状态〕的个数。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性有耦合器特性、变矩器特性、锁止离合器特 性。 液力耦合器只具有耦合器特性,所以为单相的; 最简单的三元件液力变矩器也只有变矩器特性,所以也为单相的; 带有单向离合器的三元件液力变矩器,那么具有变矩器特性和耦合 器特性,所以为二相的; 带有单向离合器和锁止离合器的三元件液力变矩器,那么具有变矩 器特性、耦合器特性和锁止离合器特性,所以称为三相的。
五、液力变矩器的清洗与装配
清洗
方法是:
先倒出残留的液压油,再向变矩器内参加2L干净的液压
油,摇动后倒出。如果液压油过脏,可再清洗一遍。也可借助
于专用工具将油抽出换掉。
轮中间的凸块对准后装入,否那么,在装上汽车时会压坏自动
变速器的油泵齿轮。〔要求操作零失误〕
2、能量传递
能量传递路线: 泵轮的机械能 > 涡轮的机械能
油液的动能和压力能增加
泵轮的 机械能
输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量损失
输出 涡轮的 机械能
油液的动能和压力能减小
3、变矩原理
传力路线〔转矩〕:
泵轮转矩 + 导轮转矩 = 涡轮转矩
油液的动能和压力能增加
输入 泵轮转矩
导轮转矩
输出 涡轮转矩
油液的动能和压力能减小
4、液流
涡流:由泵轮到涡轮再到导轮,然后回到泵轮的液流。 环流:沿液力变矩器旋转方向的液流。 螺旋流:实际的液流方向是涡流与环流的合成呈螺旋状。
5、锁止离合器工作原理
锁止离合器别离状态:
5、锁止离合器工作原理
锁止离合器接合状态:
四、液力变矩器的作用
〔1〕起离合器作用。 〔2〕无级变速。 〔3〕低速增加转矩: 用于汽车起步和低
在逆时针方向上 固定导轮可以实现 增矩。
6、扭转减振器:用于缓冲发动机的扭转振动。
二、液力变矩器的分类
目前,汽车使用的液力变矩普遍采用带有锁止离合器三元件三相 单级液力变矩器。
元件数:泵轮、涡轮、导轮的总个数。 级数:涡轮的个数。 相数:工作特性〔工作状态〕的个数。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性有耦合器特性、变矩器特性、锁止离合器特 性。 液力耦合器只具有耦合器特性,所以为单相的; 最简单的三元件液力变矩器也只有变矩器特性,所以也为单相的; 带有单向离合器的三元件液力变矩器,那么具有变矩器特性和耦合 器特性,所以为二相的; 带有单向离合器和锁止离合器的三元件液力变矩器,那么具有变矩 器特性、耦合器特性和锁止离合器特性,所以称为三相的。
汽车自动变速箱液力变扭器培训课件
![汽车自动变速箱液力变扭器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74b7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7.png)
效率特性
液力变扭器的效率受工作温度和转速 影响。
液力变扭器的效率随着工作温度和转 速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使用过程中 需要合理控制工作温度和转速,以保 证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冷却与润滑特性
液力变扭器需要良好的冷却与润滑系统来维持正常运转。
液力变扭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摩擦,需要良好的冷却与润滑系统来降低温度和减小摩擦,以防止过热和磨损 ,保证其正常运转和提高使用寿命。
涡轮
总结词
涡轮是液力变扭器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液体介质的能量传递给输出轴。
详细描述
当泵轮的叶片带动液体介质经过涡轮时,液体的动能和势能被转化为涡轮的机械 能,进而通过输出轴传递给车辆的传动系统,驱动车辆前进或后退。
导向轮
总结词
导向轮用于调整液体介质的流动方向,确保液体介质能够有 效地传递动力。
定期检查与维修
检查油位
检查油泵和阀体
定期检查变速箱油位,确保油位在正 常范围内。
定期检查油泵和阀体的工作情况,确 保其正常运转。
检查密封件
检查各密封件是否完好,如发现损坏 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油温过高
01
检查散热器是否清洁,油位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内部故障。
换挡不顺
02
检查油液是否充足,滤清器是否清洁,以及是否存在内部故障。
工业自动化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液力变扭器可以应用于机器 人和自动化设备中,提高其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材料的应用
采用可再生和可回收的环保材料,降低液力变扭器的生产和使用 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能效变扭器的能效,减少能源消 耗和排放。
循环经济与再利用
车辆液力自动变速器技术技能培训课件
![车辆液力自动变速器技术技能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19f4cc69dc5022abea005a.png)
④制动箍带和伺服油缸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第四节 换档控制系统
自动变速器控制档位
锁止按钮
变化的原理和传统手动
解除开关
变速器换档的规律相同。
锁止电磁阀
即根据换档的两个最主
要的信号——发动机负 荷(节气门开度)和汽
位置开关
车车速进行换档,称为
双参数换档控制方法。 刹车开关
O/D开关
NPOW(RR 模式开关)
行星齿轮的运动状态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行星齿轮的运动规律
设太阳轮的齿数为Z1,齿 圈齿数为Z2,太阳轮、齿 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 n1、n2、n3,并设齿圈与 太阳轮的齿数比为α,即
α=Z2/Z1 则行星齿轮机构的一般运 动规律可表达为: n1+α×n2-(1+α)×n3=0
1-齿圈 2-行星齿轮 3-行星架 4-太阳轮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典型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
在自动变速器的实际使用中,行星齿轮机构都采 用一些典型化的机构。它们都是由两排或三排以上简 单的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可以组成适当的传动比, 通常具有三、四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归纳起来有三 种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使用比较普遍:
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 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 串联式行星齿轮机构。
供一定工作压力。为行星齿轮机构 提供润滑。
方位:变矩器之后,齿轮变速器之前
分类:
(1)内齿合齿轮泵 (2)摆线转子泵
(3)叶片泵
(4)变量泵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4L60E型自动变速器油泵结构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注意:发动机不工作时,油泵不 工作,自动变速器内无控制油压,所 以发动机和车轮之间无法传递动力, 此时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无法启动发 动机。另外,当油泵不工作时,自动 变速器内无润滑油压,因此要求最大 牵引距离不得大于80Km,牵引速度 不得大于30Km/h。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第四节 换档控制系统
自动变速器控制档位
锁止按钮
变化的原理和传统手动
解除开关
变速器换档的规律相同。
锁止电磁阀
即根据换档的两个最主
要的信号——发动机负 荷(节气门开度)和汽
位置开关
车车速进行换档,称为
双参数换档控制方法。 刹车开关
O/D开关
NPOW(RR 模式开关)
行星齿轮的运动状态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行星齿轮的运动规律
设太阳轮的齿数为Z1,齿 圈齿数为Z2,太阳轮、齿 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 n1、n2、n3,并设齿圈与 太阳轮的齿数比为α,即
α=Z2/Z1 则行星齿轮机构的一般运 动规律可表达为: n1+α×n2-(1+α)×n3=0
1-齿圈 2-行星齿轮 3-行星架 4-太阳轮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典型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
在自动变速器的实际使用中,行星齿轮机构都采 用一些典型化的机构。它们都是由两排或三排以上简 单的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可以组成适当的传动比, 通常具有三、四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归纳起来有三 种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使用比较普遍:
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 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 串联式行星齿轮机构。
供一定工作压力。为行星齿轮机构 提供润滑。
方位:变矩器之后,齿轮变速器之前
分类:
(1)内齿合齿轮泵 (2)摆线转子泵
(3)叶片泵
(4)变量泵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4L60E型自动变速器油泵结构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注意:发动机不工作时,油泵不 工作,自动变速器内无控制油压,所 以发动机和车轮之间无法传递动力, 此时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无法启动发 动机。另外,当油泵不工作时,自动 变速器内无润滑油压,因此要求最大 牵引距离不得大于80Km,牵引速度 不得大于30Km/h。
《液力变矩器》课件
![《液力变矩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1ab7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f.png)
工作范围
总结词
工作范围描述了液力变矩器在不同转速和扭 矩下的工作状态。
详细描述
工作范围是指液力变矩器能够适应的转速和 扭矩范围。了解工作范围对于选择合适的液 力变矩器以及正确使用和维护变矩器至关重 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 件和需求来确定适合的工作范围。
油液特性
总结词
油液特性对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特点
变速器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等特点,以确保车辆的 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油液及冷却系统
01
作用
油液及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液力变矩器提供润滑和冷却,确保其正
常运转。
02 03
工作原理
油液在循环流动过程中,通过与变矩器内部的零件接触,带走热量并润 滑零件表面。同时,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水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以 保持液力变矩器的正常工作温度。
《液力变矩器》PPT课件
• 液力变矩器概述 •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组成 •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流程 •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 •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保养 • 液力变矩器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液力变矩器概述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可以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动能 和势能,再传递给变速器。
液力变矩器运转异常
01
检查液力变矩器的输入和输出轴是否正常,检查油液的清洁度
和油位是否正常。
油温过高
02
检查液力变矩器的散热系统是否正常,检查油液的循环是否顺
畅。
油压异常
03
检查液压系统的压力传感器是否正常,检查油泵和溢流阀的工
作状态。
06
液力变矩器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液力变矩器结构与原理课件
![液力变矩器结构与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c3f8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2.png)
感谢您的观看
电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液力变矩器也面临着电动化与智能 化的挑战。需要与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相匹配,同时也需 要融入智能化的控制策略。
液力变矩器的新型技术与挑战
新型材料
为了提高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新型材料如高强度合金、陶瓷等被引入到液力变矩器的制造中。
先进制造技术
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如3D打印、精密铸造等,能够提高液力变矩器的制造精度和效率,降低成本。
扭矩调节
通过调节液力变矩器内部 的液体流量和叶片角度, 可以实现扭矩的调节。
液力变矩器的效率与特性
效率定义 效率影响因素
特性曲线 高效区域
液力变矩器的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反映了液力 变矩器的能量转换效率。
液力变矩器的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液体黏性、叶片角度 、转速比等。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描述了其输入输出扭矩、转速比和效率 之间的关系,为液力变矩器的选型和匹配提供依据。
在特性曲线上存在高效区域,液力变矩器在该区域内工作时效 率较高,应优先考虑工作在该区域。
04 液力变矩器的应用与发展
液力变矩器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
自动变速核心
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中的核 心部件,通过液体的动量传递来 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无级
变速。
平稳性与效率
液力变矩器能够吸收发动机的扭 矩振动,提供平稳的输出。同时 ,其内部叶轮的设计也影响着变
03
设计与优化
泵轮的设计需要考虑与涡轮的匹配,以实现高效的扭矩传递和变矩效果
,同时泵轮的叶片形状、数量和角度等参数也需要经过优化,以减少液
压损失和提高效率。
涡轮
结构组成
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输出元件,由涡轮轴、径向叶片和轮毂组成。
电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液力变矩器也面临着电动化与智能 化的挑战。需要与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相匹配,同时也需 要融入智能化的控制策略。
液力变矩器的新型技术与挑战
新型材料
为了提高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新型材料如高强度合金、陶瓷等被引入到液力变矩器的制造中。
先进制造技术
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如3D打印、精密铸造等,能够提高液力变矩器的制造精度和效率,降低成本。
扭矩调节
通过调节液力变矩器内部 的液体流量和叶片角度, 可以实现扭矩的调节。
液力变矩器的效率与特性
效率定义 效率影响因素
特性曲线 高效区域
液力变矩器的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反映了液力 变矩器的能量转换效率。
液力变矩器的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液体黏性、叶片角度 、转速比等。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描述了其输入输出扭矩、转速比和效率 之间的关系,为液力变矩器的选型和匹配提供依据。
在特性曲线上存在高效区域,液力变矩器在该区域内工作时效 率较高,应优先考虑工作在该区域。
04 液力变矩器的应用与发展
液力变矩器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
自动变速核心
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中的核 心部件,通过液体的动量传递来 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无级
变速。
平稳性与效率
液力变矩器能够吸收发动机的扭 矩振动,提供平稳的输出。同时 ,其内部叶轮的设计也影响着变
03
设计与优化
泵轮的设计需要考虑与涡轮的匹配,以实现高效的扭矩传递和变矩效果
,同时泵轮的叶片形状、数量和角度等参数也需要经过优化,以减少液
压损失和提高效率。
涡轮
结构组成
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输出元件,由涡轮轴、径向叶片和轮毂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液力变扭器的传动效率随涡轮转速的变化而变 化。
1)当nW=0时,增扭矩最大,M’W=MB+MD 。 2)当nW逐渐增大时,M’W则逐渐减少。 3)当nW达到一定值时,MD=0,则M’W=MB,此时液力变 扭器转化为液力耦合器。 4)当nW进一步增大时,涡轮出口处液流冲击导轮叶片的 背面, M’W=MB-MD,液力变扭器输出扭矩小于输入扭矩。 5)当nW= nB时,MB=0,液力变扭器失去传递动力的功 能。
液力耦合器由于在减速的同时不能增扭,而且 在汽车低速时的传动效率极低,目前采用液力 耦合器的车型很少。但是它所具有的高传动比 工况下有较高传动效率的特性在综合式液力变 扭器中得到充分使用。
6
8
A.在汽车起步之前
MW MB MD 0 由于涡于涡轮对液压油作用扭用MW M' W, M 'W MB MD 由此可知,液力变扭器的输出扭矩 在数值上等于输入扭矩与导轮对液 压油的反作用扭矩之和。 液力变扭器的最大输出扭矩可达 输出扭矩的2.6倍左右。
PW
PB
M W nW M B nB
K iWB
液力变扭器的传动效率等于变扭系数与传动比的乘积。
20
(2)特性曲线
1)外特性及外特性曲线
外特性是指泵轮转速(扭矩)不变时,液力元件外特性参数 与涡轮转速的关系。
液力变扭器涡轮输出的扭矩是随涡轮的转速而变化的,涡轮 转速愈小,输出扭矩愈大,涡轮转速增大,输出扭矩减小;当涡 轮转速nW =0时,MW达到最大值,使汽车驱动轮获得最大的驱动 扭矩,有利于汽车顺利起步。同理,当汽车上坡或遇较大阻力时, 车速降低,涡轮转速下降,输出扭矩增大,保证了汽车能克服较 大的行驶阻力。当达到“耦合”点时,液力变扭器不再有“增扭” 的作用,而成为耦合器;当车速再进一步增大,液力变扭器变成 “减扭”器,即涡轮输出的扭矩小于泵轮输入的扭矩。
18
3.特性
(1)特性参数 1)转速比iWB
涡轮转速nW与泵轮转速nB之比成为液力变扭器的转动比,
2)变扭系数K
涡轮的输出扭矩与泵轮上的输入扭矩之比,称为液力变 扭器的变扭系数,或称变扭比,
K
M
' W
MB MD
MB
MB
19
3)传动效率
液力变扭器的传动效率是涡轮轴输出的功率PW与泵轮输入 的功率PB之比。
通过以上讨论得出如下三点重要结论:
(1)液力变扭器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工作轮组 成,他们是能量转换、传递动力和改变扭矩必不可 少的基本元件。其中: 泵轮-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能量; 涡轮-将液体能量转换为涡轮轴上的机械能; 导轮-通过改变液流的方向而起变扭作用。
17
(2)与液力耦合器一样,液体的循环运动是液力变 扭器传递动力的必要条件。
3
3.特性
1)耦合器的传动原理 发动机的动能通过泵轮传给液压油,液压油在
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又将动能传给涡轮输出。液 压油在流动过程中没有受其他的任何外力,根 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液压油作用 于涡轮上的扭矩与泵轮作用于液压油上的扭矩 大小相等。
4
2)耦合器的传动效率
泵轮转速-nB 涡轮转速-nW 耦合器传动比 i nW
第二章 液力变扭器
变扭器是自动变速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装在 发动机的飞轮上,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自 动变速器中的齿轮变速机构,并具有一定的变速功能。 变扭器是在耦合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耦合器只是 起到一种传递扭矩的“耦合”作用,变扭器则不但能 传递扭矩并能改变传递扭矩的大小,即具有“变扭矩” 的功能。现代汽车采用的变扭器多为综合式液力变扭 器,综合利用了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矩器的特点,不 但可以“变扭矩”,也可“耦合”,甚至具有“锁定” 功能,是输出效率几乎达到100%。
若涡轮转速进一步增大,冲向导轮的液压油绝对速度
的方向继续向前斜,使液压油冲击在导论叶片的背面,
导轮对液压油的反作用力矩的方向相反,涡轮输出的
扭矩
M 'W MB MD
液力变扭器输出扭矩反而小于输入扭矩,其传动效率
也随之减少。
15
D.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相同时
当涡轮转速增大至与泵轮转速相同时,液压油 将停止做循环流动,涡轮所传递的扭矩为0,液 力变扭器将失去传递动力的能力。
13
当涡轮转速随车速的加快而增大至某一数 值时,冲向导轮的液压油的液流绝对速度 UW的方向与导轮叶片之间的夹角为0,此 时导轮不再受液压油的冲击作用,即vD=0, 可知M’W=MB,即液力变扭器失去增扭作用, 输出扭矩等于输入扭矩。这种情况下,液 力变扭器相当于耦合器,进入耦合状态。
14
C.涡轮转速进一步增大
12
B.在汽车起步之后
参照前图知,汽车起步后与驱动轮相连接的涡轮开 始转动,转速随汽车的加速不断增加,液力变矩器 的增扭作用随之减少。并且车速愈高,涡轮转速愈 大,冲向导轮的液压油方向与导轮叶片的夹角愈小, 液力变扭器的增扭作用也愈小;反之,车速愈低, 液力变扭器的增扭作用就愈大。说明液力变扭器增 扭值随涡轮转速的提高而减少。因此,与液力耦合 器相比,液力变矩器在汽车低速行驶有较大的输出 扭矩,在汽车起步、上坡或遇到较大阻力时,能使 驱动轮获得较大的驱动力矩。
21
2)原始特性曲线
1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耦合器就是实现
机械能→液能→机械能 即当油液从泵轮叶片内缘冲向外缘时,实现 了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化成工作油液的能量;当 油液冲击涡轮叶片并使涡轮旋转时,涡轮就实现 将液体的能量转换为涡轮输出轴上的机械能。
泵轮和涡轮封闭在一个整体内,它的过程是:
泵轮内缘→泵轮外缘→涡轮外缘→涡轮内缘→ 泵轮内缘 液体做循环运动是耦合器传递动力的必要条件。
传动效率() M W nW
nB
M B nB
传动效率()
涡轮转速(nW 泵轮转速(n B
) )
传动比(i)
式中:M B — 泵轮的输入扭矩;
M W — 涡轮的输出扭矩;
nB、nW — 泵轮、涡轮的转速Βιβλιοθήκη i —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比
5
由上述推导知,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效率等于涡 轮转速与泵轮转速之比。
涡轮与泵轮的转速差越大,传动比越小,传动 效率也就越低;反之,涡轮与泵轮的转速差越 小,传动比越大,传动效率就越高。
1)当nW=0时,增扭矩最大,M’W=MB+MD 。 2)当nW逐渐增大时,M’W则逐渐减少。 3)当nW达到一定值时,MD=0,则M’W=MB,此时液力变 扭器转化为液力耦合器。 4)当nW进一步增大时,涡轮出口处液流冲击导轮叶片的 背面, M’W=MB-MD,液力变扭器输出扭矩小于输入扭矩。 5)当nW= nB时,MB=0,液力变扭器失去传递动力的功 能。
液力耦合器由于在减速的同时不能增扭,而且 在汽车低速时的传动效率极低,目前采用液力 耦合器的车型很少。但是它所具有的高传动比 工况下有较高传动效率的特性在综合式液力变 扭器中得到充分使用。
6
8
A.在汽车起步之前
MW MB MD 0 由于涡于涡轮对液压油作用扭用MW M' W, M 'W MB MD 由此可知,液力变扭器的输出扭矩 在数值上等于输入扭矩与导轮对液 压油的反作用扭矩之和。 液力变扭器的最大输出扭矩可达 输出扭矩的2.6倍左右。
PW
PB
M W nW M B nB
K iWB
液力变扭器的传动效率等于变扭系数与传动比的乘积。
20
(2)特性曲线
1)外特性及外特性曲线
外特性是指泵轮转速(扭矩)不变时,液力元件外特性参数 与涡轮转速的关系。
液力变扭器涡轮输出的扭矩是随涡轮的转速而变化的,涡轮 转速愈小,输出扭矩愈大,涡轮转速增大,输出扭矩减小;当涡 轮转速nW =0时,MW达到最大值,使汽车驱动轮获得最大的驱动 扭矩,有利于汽车顺利起步。同理,当汽车上坡或遇较大阻力时, 车速降低,涡轮转速下降,输出扭矩增大,保证了汽车能克服较 大的行驶阻力。当达到“耦合”点时,液力变扭器不再有“增扭” 的作用,而成为耦合器;当车速再进一步增大,液力变扭器变成 “减扭”器,即涡轮输出的扭矩小于泵轮输入的扭矩。
18
3.特性
(1)特性参数 1)转速比iWB
涡轮转速nW与泵轮转速nB之比成为液力变扭器的转动比,
2)变扭系数K
涡轮的输出扭矩与泵轮上的输入扭矩之比,称为液力变 扭器的变扭系数,或称变扭比,
K
M
' W
MB MD
MB
MB
19
3)传动效率
液力变扭器的传动效率是涡轮轴输出的功率PW与泵轮输入 的功率PB之比。
通过以上讨论得出如下三点重要结论:
(1)液力变扭器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工作轮组 成,他们是能量转换、传递动力和改变扭矩必不可 少的基本元件。其中: 泵轮-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能量; 涡轮-将液体能量转换为涡轮轴上的机械能; 导轮-通过改变液流的方向而起变扭作用。
17
(2)与液力耦合器一样,液体的循环运动是液力变 扭器传递动力的必要条件。
3
3.特性
1)耦合器的传动原理 发动机的动能通过泵轮传给液压油,液压油在
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又将动能传给涡轮输出。液 压油在流动过程中没有受其他的任何外力,根 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液压油作用 于涡轮上的扭矩与泵轮作用于液压油上的扭矩 大小相等。
4
2)耦合器的传动效率
泵轮转速-nB 涡轮转速-nW 耦合器传动比 i nW
第二章 液力变扭器
变扭器是自动变速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装在 发动机的飞轮上,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自 动变速器中的齿轮变速机构,并具有一定的变速功能。 变扭器是在耦合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耦合器只是 起到一种传递扭矩的“耦合”作用,变扭器则不但能 传递扭矩并能改变传递扭矩的大小,即具有“变扭矩” 的功能。现代汽车采用的变扭器多为综合式液力变扭 器,综合利用了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矩器的特点,不 但可以“变扭矩”,也可“耦合”,甚至具有“锁定” 功能,是输出效率几乎达到100%。
若涡轮转速进一步增大,冲向导轮的液压油绝对速度
的方向继续向前斜,使液压油冲击在导论叶片的背面,
导轮对液压油的反作用力矩的方向相反,涡轮输出的
扭矩
M 'W MB MD
液力变扭器输出扭矩反而小于输入扭矩,其传动效率
也随之减少。
15
D.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相同时
当涡轮转速增大至与泵轮转速相同时,液压油 将停止做循环流动,涡轮所传递的扭矩为0,液 力变扭器将失去传递动力的能力。
13
当涡轮转速随车速的加快而增大至某一数 值时,冲向导轮的液压油的液流绝对速度 UW的方向与导轮叶片之间的夹角为0,此 时导轮不再受液压油的冲击作用,即vD=0, 可知M’W=MB,即液力变扭器失去增扭作用, 输出扭矩等于输入扭矩。这种情况下,液 力变扭器相当于耦合器,进入耦合状态。
14
C.涡轮转速进一步增大
12
B.在汽车起步之后
参照前图知,汽车起步后与驱动轮相连接的涡轮开 始转动,转速随汽车的加速不断增加,液力变矩器 的增扭作用随之减少。并且车速愈高,涡轮转速愈 大,冲向导轮的液压油方向与导轮叶片的夹角愈小, 液力变扭器的增扭作用也愈小;反之,车速愈低, 液力变扭器的增扭作用就愈大。说明液力变扭器增 扭值随涡轮转速的提高而减少。因此,与液力耦合 器相比,液力变矩器在汽车低速行驶有较大的输出 扭矩,在汽车起步、上坡或遇到较大阻力时,能使 驱动轮获得较大的驱动力矩。
21
2)原始特性曲线
1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耦合器就是实现
机械能→液能→机械能 即当油液从泵轮叶片内缘冲向外缘时,实现 了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化成工作油液的能量;当 油液冲击涡轮叶片并使涡轮旋转时,涡轮就实现 将液体的能量转换为涡轮输出轴上的机械能。
泵轮和涡轮封闭在一个整体内,它的过程是:
泵轮内缘→泵轮外缘→涡轮外缘→涡轮内缘→ 泵轮内缘 液体做循环运动是耦合器传递动力的必要条件。
传动效率() M W nW
nB
M B nB
传动效率()
涡轮转速(nW 泵轮转速(n B
) )
传动比(i)
式中:M B — 泵轮的输入扭矩;
M W — 涡轮的输出扭矩;
nB、nW — 泵轮、涡轮的转速Βιβλιοθήκη i —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比
5
由上述推导知,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效率等于涡 轮转速与泵轮转速之比。
涡轮与泵轮的转速差越大,传动比越小,传动 效率也就越低;反之,涡轮与泵轮的转速差越 小,传动比越大,传动效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