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我国权证市场投资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我国权证市场投资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我国权证市场投资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权证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

权证市场的投资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和机会,如何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成为了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新近兴起的交叉学科,通过对投资者的行为和决策方式进行研究,揭示了人类在投资决策中的行为偏差,为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提供了思路。

本研究拟通过对我国权证市场投资者行为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权证市场的投资策略及其优化,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对我国权证市场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揭示权证市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对权证市场的流动性和波动性进行分析,识别权证市场中的机会和风险。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深入研究投资者对权证市场的认知、偏好和行为特征,分析行为金融学在权证市场中的应用情况。

4.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权证市场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和偏差,提出一些可行的投资策略和建议,辅助投资者制定科学的权证投资计划。

(二)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权证市场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证券法律法规、政策法规和市场研究报告等。

2.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权证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决策和思维偏差,揭示行为金融学在权证市场中的应用情况。

3. 经验总结法:根据实践经验和专家经验,总结分析权证投资领域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提出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和建议。

三、论文结构安排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目的和内容1.3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权证市场概述2.1 权证市场基本情况2.2 与其他证券市场的比较2.3 权证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第三章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方法3.1 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3.2 行为金融学的实证分析方法3.3 行为金融学在权证市场中的应用情况第四章权证市场投资者行为分析4.1 投资者行为及其特征4.2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心理误区4.3 投资者在权证市场中的行为与决策第五章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权证投资策略5.1 权证投资的风险和机会分析5.2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权证投资策略与建议5.3 权证投资风险管理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 研究结论6.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附录。

金融学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学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学开题报告范文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那么作为学金融学专业的你知道金融学的开题报告要怎么做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金融学开题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金融学开题报告范文1:设计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目的:通过分析股指期货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外股指期货的发展情况及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并结合结合中国的经济情况和金融环境,探讨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将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的的作用和影响。

意义:股指期货的发展,对于完善市场运作机制,抑制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提高投资的安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促进股票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

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综述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经济增长缓慢,物价飞涨,政治局势动荡,股票市场也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道琼斯指数的跌幅在1973-1974年的股市下跌中超过了50%,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股市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避险工具可供利用。

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TheValueLineIndex)合约。

由于股指期货能够为股票市场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顺应了市场管理系统性风险的要求,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了股指期货。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步伐,韩国、中国台湾、印度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品种。

时至今日,股指期货已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股指期货始于2015年,2015年11月上证所着手开发股指期货,2015年4月8日沪深300指数正式发布,2015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10月25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规则,10月30日开始仿真交易沪深300。

行为金融下的资本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行为金融下的资本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行为金融下的资本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资本结构的研究逐渐成为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和债务安排的基础,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决策问题。

此外,资本结构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风险和价值等方面,因此对企业和金融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关注企业财务价值最大化,忽视了人类行为的因素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而行为金融学注重分析人类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资本结构是如何被人类行为所决定的,对于增强对企业决策的理解,促进企业管理的提升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利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究资本结构的内在机制及其受到人类行为因素的影响,旨在对企业在进行融资和债务安排决策时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增强金融市场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 总结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传统理论的优缺点。

2. 探究行为金融学对资本结构的研究,重点关注人类行为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3. 基于实证研究,比较传统理论和行为金融学对资本结构的解释能力。

4. 提出针对企业融资和债务安排决策的建议和指导。

三、预期成果本文的主要预期成果包括:1. 系统总结传统资本结构理论,探究其局限性和不足。

2. 比较传统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的解释能力,揭示人类行为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3. 提出针对企业融资和债务安排决策的建议和指导,有利于企业在融资时考虑更多因素,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4. 对行为金融学在资本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实证分析,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

四、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1. 阶段一:理论准备时间安排:1周。

内容:阅读行为金融学和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经典文献,熟悉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2. 阶段二:实证研究设计时间安排:3周。

内容:设计实证研究的整体框架和理论模型,明确实证研究假设和变量构建,确定数据来源和采取的实证方法。

行为金融学开题报告

行为金融学开题报告

要点三
未来展望
未来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 对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了解,并探索 如何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中。同 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和人工 智能等新技术将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 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手段。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背景
介绍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研究现 状,阐述本研究的必要性。
行为金融学主要理论
前景理论
过度自信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潜在的收益和损失 时,往往会采取不同的风险态度,并由此 产生一系列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该理论认为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 和决策能力,导致在投资决策中过度交易 、过度乐观等行为。
羊群效应理论
心理账户理论
该理论解释了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 下,往往会模仿他人的决策,形成集体行 为的现象。
03
选取典型案例,结合实际情境,对行为金融学理论进行实证检
验。
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来源
说明数据的来源、收集方法和筛选标 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数据处理
介绍数据处理的过程和方法,包括数 据清洗、整合、转换等环节,以确保 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研究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预期成果
01
预期通过研究行为金融学,深入理解投资者行为和 市场现象,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行为金融学开题报告
汇报人: 202X-01-08
目 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研究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 研究计划与时间表 • 参考文献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介绍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认知和情感因素对金融市场行为影响的学科。

金融学开题报的告范文范文

金融学开题报的告范文范文

金融学开题报告范文‎金融学开题报告范文‎‎篇一: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时间:‎201X-09-1‎8 01:16 来源‎:未知】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题目来‎源及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现代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现代的‎金融经济,现代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经济的核‎心。

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资金从资金富余方‎流向资金短缺方,从不‎能投入生产性用途的人‎手中转移到那些能够将‎其投入到生产性用途的‎人手中,通过这一过程‎经济效率得到提高。

而‎金融衍生工具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更是越来越重要。

自从‎1982年第一张股票‎股指期货合约问世以来‎,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股指期货已成为仅‎次于利率期货的第一大‎金融衍生工具。

股指期‎货本身是一种风险管理‎的工具,它集中了股票‎市场的风险,并在固定‎的场所加以释放和转移‎。

但由于股指期货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性,‎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一‎旦运用不当,就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演‎变成金融灾难。

因此,‎在发展股指期货的同时‎,如何防范股指期货带‎来的市场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保持金融稳定‎一直是国际金融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进入一‎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全球化‎,同时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从而对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下,发‎达证券市场和新兴证券‎市场竟相开设股指期货‎交易,形成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

中‎国股票市场建立才十余‎年,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和不规范使得国内‎股市的股价在过去的十‎年中经常剧烈波动,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很大。

因此,中国股‎票市场十分迫切地需要‎一种能有效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工具一一股指期货。

‎201X年以来,沉‎寂了数年的期货市场重‎新活跃了起来。

大品种‎的全面活跃,期货经纪‎公司牌照审价飙升,国‎际期货巨头频频造访寻‎觅合作等等,无不显示‎出我国期货市场的勃勃‎生机。

金融开题报告演讲稿范文

金融开题报告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的金融开题报告。

我的课题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在此,我将从课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显著成绩,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竞争力不断提升。

然而,在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金融风险、金融市场波动等。

因此,研究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1. 深入分析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揭示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探讨金融业发展对策,为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3. 为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1. 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1)金融体系结构及演变(2)金融市场规模及发展水平(3)金融机构竞争力分析(4)金融风险及监管政策2. 我国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2)金融市场波动较大(3)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不足(4)金融创新不足3. 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策研究(1)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效率(2)加强金融市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3)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机构竞争力(4)加强金融人才培养,提高金融业整体素质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金融业发展理论、政策及实践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金融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3. 定量分析法:运用统计软件对金融数据进行分析,揭示金融业发展规律。

4. 比较分析法:对比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现状,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提供借鉴。

五、预期成果1. 完成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金融开题报告。

2. 发表一篇关于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的学术论文。

3. 为我国金融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最后,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与支持。

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将全力以赴,争取取得丰硕的成果。

行为金融学分析报告(2024)

行为金融学分析报告(2024)

引言概述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与金融市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传统的金融理论中,经济行为被认为是理性、目标明确且符合利益最大化原理的。

在实际金融市场中,人类行为却经常受到情绪、认知偏差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的出现正是为了解释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寻求在金融市场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本篇分析报告将围绕行为金融学展开,分为五个大点:它的基本原理、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对比、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行为金融学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及行为金融学的应用与局限性。

在每个大点下,将进一步探讨59个小点,以进一步详细阐述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原理1.1认知偏差: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忽视风险、过度自信等认知偏差,对金融决策产生影响。

1.2情绪影响:情绪波动会导致人们做出冲动的金融决策,如恐慌性卖出或盲目追涨。

1.3群体行为:人们的决策受到他人的行为影响,可能导致市场的羊群效应或反应过度。

2.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对比2.1假设的不同:行为金融学假设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和情绪影响,而传统金融理论假设人们是理性的。

2.2理论框架的不同: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和金融学相结合,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而传统金融理论主要基于数学建模和抽象假设。

2.3解释能力的不同:行为金融学可以更好地解释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市场波动,而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释。

3.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3.1投资者心理:行为金融学揭示了投资者心理对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如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和心理账户效应。

3.2投资者行为:行为金融学研究了投资者的买入卖出行为和资产配置决策,如妖股效应和过度自信。

3.3投资者情绪: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市场情绪,进而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

4.行为金融学对市场行为的影响4.1市场动量效应:行为金融学解释了市场动量效应的出现,即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有更高的收益率。

4.2套利机会:行为金融学认为,由于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市场可能出现套利机会,即某些资产被低估或高估。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

股权融资不仅可以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扩大公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

然而,在股权融资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对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研究公司的融资偏好。

行为金融学视角认为,人类决策行为的不完全理性和局限性对金融市场的决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公司股权融资中,影响公司融资偏好的因素包括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公司经营风险、行业发展情况等。

因此,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探究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可以为公司提供更为准确、深入的决策支持,同时也能够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探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该部分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情况出发,分析当前股权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这些问题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二)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该部分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应用到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中,探究诸如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公司经营风险、行业发展情况等因素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案例的分析和对投资者和企业家的调查,探究不同因素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三、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得到以下结果:(一)探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二)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得出不同因素(包括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公司经营风险、行业发展情况等)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具体影响。

(三)为了解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提供有效决策支持,同时也对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有所推进和拓展。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之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之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之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市场越来越成为个人财富增长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大部分个体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追涨杀跌”、“过度自信”等行为偏差,导致投资亏损或收益不佳。

因此,对于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探究我国个体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行为偏差与其投资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为促进我国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
1.行为金融理论的概述:介绍行为金融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特征分析:通过对我国个体投资者的开展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特征,包括风险偏好、投资信心、投资知识等。

3.行为偏差与个体投资者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从认知偏差、情感偏差、行为偏差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中存在的偏差,并探究偏差与投资绩效之间的关系。

4.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调控策略研究:在深入分析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特征和行为偏差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以改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四、研究意义
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有助于理解投资者行为背后存在的因素和机制,为改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提高投资绩效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上市公司股融资偏好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上市公司股融资偏好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上市公司股融资偏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不同的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的态度和偏好不同,有些公司更偏向股权融资,而有些公司更偏向债务融资。

这种差异可能与公司的行为金融特征有关。

行为金融学是以人类心理和行为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学领域,它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人类的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表现和投资决策进行分析,研究上市公司的股融资偏好,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心理原因和机制,为企业融资提供理论指导。

二、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发现,许多学者对行为金融学和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进行了研究。

其中,史波和邓肯(2000)认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与其股票表现、股东结构和盈利能力等因素有关。

此外,Swaray(2013)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行业竞争和盈利水平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有着显著影响。

Booth和Chua(1996)强调了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性,认为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倾向于使用债券融资来减少风险。

三、研究问题和目标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下,什么因素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股融资偏好?本研究的目标是:1. 揭示上市公司股融资偏好的心理原因和机制;2. 探讨影响股融资偏好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治理结构、投资决策偏好、行业竞争和盈利水平等因素;3. 提出适合上市公司的融资策略,为企业融资提供理论指导。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

通过收集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管理层问卷调查数据等多种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因素对上市公司股融资偏好的影响。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获得以下结果:1. 揭示上市公司股融资偏好的心理原因和机制;2. 探讨影响股融资偏好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治理结构、投资决策偏好、行业竞争和盈利水平等因素;3. 提出适合上市公司的融资策略,为企业融资提供理论指导。

行为金融学开题报告

行为金融学开题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浅析我国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以2014-2015年我国股市为例分院:经济管理分院专业:金融学班级:金融2012-2学号:20120510620229姓名:李义施指导教师:王世杰填表日期:2015年11月24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中国股市的非理性成分在个人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下尤其明显。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框架,对我国股市的非理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本轮股市的急涨急跌是建立在高杠杆下的个人投资者非理性基础上的,并据此为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典型非理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合理解释及建议。

本文立足市场假说的缺陷着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例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通过对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总结出个人投资者合理投资的有效方法,提出了现有投资方式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对个人投资者的合理投资有实际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随着20世纪80年代,一些金融学家将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投资者的行为分析,至90年代这个领域涌现大量高质量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形成最具活力的行为金融学派。

说明了主流经济学对这一领域的肯定,也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

但,行为金融学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如下:1、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框架:2、需要建立统一独特有严密逻辑的分析范式;3、需要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4、需要建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5、需要有明确的研究主线和独特的知识点;6、需要对行为金融范式作进一步的拓展。

由于我国转轨经济特征和新兴金融市场特点,为行为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所以在这个新兴领域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学者有可能为行为金融学作出较大贡献。

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金融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旨在研究货币流通、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选择一个具有实际意义且具有创新性的金融学题目进行研究,对于推动金融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机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有效性,以提供金融机构监管的相关决策参考。

二、研究目标1. 探究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发展历程;2. 分析金融机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3. 评估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发放给金融从业人员,收集他们对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看法和意见,以及他们对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反馈。

2. 实证研究:通过收集金融市场的相关数据和指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机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其有效性。

四、研究内容与重点1. 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发展历程:a. 回顾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发展历程,探讨其背景和原因;b. 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异同。

2. 金融机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a. 分析金融机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包括对金融稳定性、市场风险和金融创新的影响等方面;b. 探讨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利弊。

3. 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有效性评估:a.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评估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有效性;b. 分析金融机构监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向。

五、预期成果1. 对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2. 分析金融机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为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3. 评估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有效性,为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改进提供建议。

六、可行性分析1. 数据收集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可以获取相关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2. 时间和资源方面:本次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可行,在预期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3.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方法在金融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IPO抑价——一个行为金融学视角的开题报告

IPO抑价——一个行为金融学视角的开题报告

IPO抑价——一个行为金融学视角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是指公司首次面向公众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过程,是公司融资并向外界公开财务和运营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吸引投资者和扩大知名度的重要机遇。

然而,IPO价格往往被投资者普遍认为是被高估的,许多新股交易开始后很快就下跌,成为财务败局的恶果。

这种现象被称为“IPO抑价(IPO underpricing)”。

IPO抑价是指在IPO价格设定时,首次上市公司股票的发行价低于证券分析师给出的合理股票价格。

一直以来,IPO抑价的原因备受关注,研究者们主要将其归因于两大原因:信息不对称和物以稀为贵心理。

但这些解释远远不能完全解释IPO抑价的现象,随着行为金融学的不断发展和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投资者的行为和情感因素对IPO抑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行为金融学的视角研究IPO抑价现象,探讨投资者行为和情感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并提出改善IPO抑价的相应建议。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2.1 研究问题在研究IPO抑价现象时,我们将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IPO抑价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2)投资者的行为和情感因素如何影响IPO抑价?(3)IPO抑价对投资者和公司的影响是什么?(4)如何有效减少或避免IPO抑价?2.2 研究内容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和上述研究问题,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IPO抑价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测量指标(2)IPO抑价的传统解释和现有研究综述(3)投资者理性和非理性行为对IPO抑价的影响(4)情感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5)IPO抑价对投资者和公司的影响(6)有效减少或避免IPO抑价的策略和建议三、研究意义和贡献本研究意义在于:(1)通过对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IPO抑价现象的研究,探讨行为金融学理论在IPO市场中的运用和适用性,并加深对市场价格波动和投资决策的深入理解。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个体投资者在其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投资行为对股市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然而,相比于机构投资者,个体投资者往往存在更多的情感因素和行为偏差,例如过度自信、羊群效应、损失规避等,这些因素对其决策和交易行为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着个体投资者和整个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通过深入研究个体投资者的行为,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心理机制,对于提高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水平,促进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行为金融领域,目前已经涌现出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的行为偏差和心理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研究认为,不同股票市场和投资者之间的表现是存在差异的,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和投资者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经济体中,由于其特有的经济结构和文化背景,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表现和规律,因此需要具体的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文旨在通过行为金融理论的视角,对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探讨,具体目标包括:1.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行为金融理论相关研究,特别是在个体投资者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2.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和存在的行为偏差,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和作用机制;3.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以帮助个体投资者提高决策和交易能力,从而促进中国股票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行为金融理论的概述和相关研究回顾;2.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的分析框架设计;3.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4.政策和建议的提出。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包括基于大量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也包括受访者的观点和经验的深入访谈和调查。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1.中国股票市场相关的历史交易数据和公司财务数据;2.现有的研究数据和文献资料;3.通过问卷和深度访谈获取的个体投资者的信息和经验。

金融类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类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类开题报告范文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已发生了很大变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金融类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金融类开题报告范文篇1:课题背景和意义xx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iii》,随;t银监会发布了《巾国银监会关于中p1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商业银行提高银行全面风险能力。

违约风险作为第一支柱内的重要内容,建立违约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初级的还是高级的内部评级法,都要求商业银行能够独立估计违约概率。

违约概率作为量化违约风险的关键参数之一,其有效度决定了商业银行控制违约风险的能力。

能有效估算违约概率的方法和模型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抓住时机脱颖而出、做大做强。

在传统业务上,巾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自有资本较少,因而不易获得贷款。

并且商业银行多采取信贷配给的信贷模式,信贷人为了减少坏账隐患,便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因此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融资困难。

但是近年来为了寻求业务的增长,供应链金融被我国众多商业银行人力发展。

作为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型金融产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银行以及学术界重视。

银行为了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会利用自身资源为核心企业挑选合适的中小企业,或者为部分中小企业配对强势的核心企业,这样既有利于双方企业经营发展,又增加了银行的业务。

但是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还并不成熟,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其中中小企业违约风险更是银行面临的最严峻的风险,而违约概率测算是商业银行进行违约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

银行在挑选中小企业时需要合理的评估其违约风险。

在银行和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融资往往变成一种博弃行为。

尽管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传统的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供应链金融违约风险管理的需要,违约风险评估的模型不完善,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观念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等。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分析“落难品牌”的投资的开题报告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分析“落难品牌”的投资的开题报告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分析“落难品牌”的投资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落难品牌指的是曾经具有一定市场地位和知名度,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品质问题、管理混乱、竞争加剧等)导致品牌价值急剧下降,进而被市场淘汰的品牌。

近年来,在投资领域,落难品牌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投资对象,一些投资人通过对这些品牌进行再造和重组,获得了可观的投资回报。

因此,研究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分析“落难品牌”的投资,对于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出发,分析投资落难品牌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投资人在投资落难品牌时的决策行为特点和归因偏误,为投资人提供理性决策和风险管理指导。

3. 研究内容:(1)落难品牌的定义和特征;(2)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概述和应用;(3)投资落难品牌的行为特点和归因偏误;(4)投资落难品牌的风险控制策略;(5)案例分析:以某落难品牌的再造为例,探究其投资决策行为特点和风险控制策略的实践效果。

4.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为投资人提供决策参考和风险管理指导;(2)为落难品牌的投资和再造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南;(3)为行为金融学理论在实际投资中的应用提供案例分析和验证。

5.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已有文献和案例的深入研究,探索投资落难品牌的行为决策特点和风险控制策略,并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解释。

6. 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分析落难品牌投资的行为决策特点和风险控制策略,为投资人提供决策参考和指导,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在实际投资中的应用提供案例分析和验证。

同时,本研究的成果也为落难品牌的投资和再造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南。

一个行为金融框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模型开题报告

一个行为金融框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模型开题报告

一个行为金融框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模型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行为金融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已经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

行为金融学研究人类行为在投资和理财等方面的偏差和错误,并寻找解决方案以改善个人和机构的金融决策。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个人的收入分配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收入分配问题也愈发凸显。

不同的个体在经济市场上的交易中获得的收入不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因此,探究行为金融框架下个人的收入分配模型,将有助于了解个体在金融决策中存在的行为偏差,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以实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行为金融框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模型。

具体而言,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收入分配的基础理论我们将从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出发,包括经济学家常使用的一些经济学模型,如生产函数、工资决定模型和人力资本模型等,以探究个人收入分配的原理和规律。

2.行为经济学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和影响行为经济学是许多行为金融研究中的常用工具,通过探究行为偏差和错误等因素对个人决策的影响,发掘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收入分配模型的设计和检验我们将根据收入分配模型设计初步确定一些数据样本,通过对样本数据以及历史数据的回归实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以提高收入分配模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研究将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在行为金融学框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模型,将行为经济学因素纳入模型中,以揭示个人在金融决策中的行为偏差,从而更好地理解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

基于本研究的成果,我们将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减少收入不公平的现象。

本研究的成果也将为深入研究个人的金融和经济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和思想。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及行为金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及行为金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及行为金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中国股票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一直备受争议,而行为金融学则为解释股票市场失效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因此,开展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及行为金融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计划以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有效性以及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 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评估。

我们将介绍关于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各种定义和方法,并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2. 探讨股票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的原因和机制。

我们将关注行为金融学中的重要理论——情感行为金融学、群体行为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并从这些角度探讨非理性波动的成因。

3. 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我们将重点关注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并探讨其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和实证分析两种方法:1. 文献调研:针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主要包括理论经典著作、实证研究、市场案例分析等。

2. 实证分析:采用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投资者类型进入和退出市场后的市场变化情况,并探讨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及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达到以下预期成果:1. 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进行评估,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理念。

2. 通过对非理性波动的成因和机制的研究,提高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3. 通过对投资者行为模式的探讨,为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促进中国股票市场的合理稳定发展。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个股超额收益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个股超额收益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个股超额收益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行为金融学是一门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从个人和群体行为角度理解投资者在资产市场中决策及其影响的交叉学科。

与传统金融学中基于理性假设的分析不同,行为金融学关注投资者的认知和情感特征,认为投资者的行为可以通过心理偏差、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决策等方面被解释。

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中,个体的行为特点被视为金融市场中价格变化与交易量变化的基础,为研究投资者信心、媒体影响、群体效应、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框架。

个股超额收益是指个股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因此投资者几乎不可能在证券市场中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

然而,与有效市场假说相对应的是行为金融学的情感假说和噪声交易者假说。

这两种假说都认为,股票市场中存在非理性行为,如投资者的过度反应或损失厌恶,导致个股股价出现了非正常的波动,从而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机会。

因此,通过对个股超额收益实验研究,可以深入探究投资者的行为特点以及情感、认知偏差等非理性因素对个股价格变化的影响。

此外,对于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探究投资者需要遵循哪些战略,从而更好地管理他们的投资组合并获取超额收益还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究个股超额收益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解释行为金融学理论在证券市场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研究目标如下:1、考察一定时间段内个股超额收益的规模和分布;2、研究个股超额收益与证券市场基本面因素(如权益、利率、货币供给等)的相关性;3、探究个股超额收益与投资者行为特点(如过度交易、情感偏差、过分自信等)之间的关系;4、尝试通过构建投资组合,建立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考察其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数据搜集:获取国内外个股股价历史数据、证券市场基本面数据(如权益、利率、货币供给等)以及投资者调查数据(如过度交易、情感偏差、过分自信等);2、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去噪、清洗和标准化处理,消除数据间的异质性;3、实证分析: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实证方法,对股票收益率和基本面因素及投资者行为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4、构建投资组合: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建立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投资组合,并考察其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5、撰写研究报告:将整个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编撰成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

沪深封闭式基金收益波动的行为金融学探究的开题报告

沪深封闭式基金收益波动的行为金融学探究的开题报告

沪深封闭式基金收益波动的行为金融学探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封闭式基金作为一种常见的基金产品之一,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沪深封闭式基金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一种重要基金产品,其市场份额十分巨大。

封闭式基金的运作方式是投资者购买基金份额,等到基金卖出所持有的资产后,基金封闭期结束,基金份额发售公司进行赎买,投资者赎回份额,获得投资回报。

然而,由于封闭式基金的发行量有限,不像开放式基金可以不断发行新份额,因此在市场的价格变化中会产生较大的收益波动,封闭式基金的收益表现也会受到政策、市场风险等多方面的影响,展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交叉学科,探究了人们在金融行为中的非理性行为,并试图解释金融市场中形成的一些现象。

因此,利用行为金融学对沪深封闭式基金的收益波动进行探究,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封闭式基金市场的运作,也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减缓金融风险的传导。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文旨在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沪深封闭式基金收益波动的行为表现,并探究背后的原因。

具体来讲,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沪深封闭式基金市场的类型和发展现状;(2)政策、市场因素对封闭式基金收益的影响;(3)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对封闭式基金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对基金收益的影响;(4)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封闭式基金收益波动的影响因素和特征,以及与其它资产类别的相关性。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综述将对沪深封闭式基金市场的历史发展、政策环境、市场规模、市场类型等方面进行梳理,以定量的方法来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市场收益波动的规律和特征。

其主要思路如下:(1)资料的收集:在调查相关资料的时候,将会采用相关的词条和关键字搜索在期刊、学位论文、机构研究报告和各种公共数据库中。

(2)研究方法的选择: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探究政策、市场因素、投资者行为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浅析我国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以2014-2015年我国股市为例
分院:经济管理分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2012-2
学号:20120510620229
姓名:李义施
指导教师:王世杰
填表日期:2015 年11 月24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中国股市的非理性成分在个人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下尤其明显。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框架,对我国股市的非理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本轮股市的急涨急跌是建立在高杠杆下的个人投资者非理性基础上的,并据此为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典型非理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合理解释及建议。

本文立足市场假说的缺陷着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例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通过对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总结出个人投资者合理投资的有效方法,提出了现有投资方式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对个人投资者的合理投资有实际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随着20世纪80年代,一些金融学家将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投资者的行为分析,至90年代这个领域涌现大量高质量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形成最具活力的行为金融学派。

说明了主流经济学对这一领域的肯定,也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

但,行为金融学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如下:1、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框架:2、需要建立统一独特有严密逻辑的分析范式;3、需要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4、需要建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5、需要有明确的研究主线和独特的知识点;6、需要对行为金融范式作进一步的拓展。

由于我国转轨经济特征和新兴金融市场特点,为行为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所以在这个新兴领域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学者有可能为行为金融学作出较大贡献。

利用后发优势,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突破。

并且,由于我国投资者情绪对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尤为明显,所以,对我国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本文从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典型非理性行为出发,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合理解释及投资建议。

饶育蕾《行为金融学》从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着手,提出行为金融学理论对于金理论发展的意义,并结合国内外证券市场异象,指出该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

通过心理实验的设计,以及心理学相关知识的介绍,了解人类在不确定性决策下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前景理论对于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

全书结合金融市场特征和心理学的知识,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分析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偏差。

作为行金融学理论与运用的结晶,本书针对证券交易中人类行为的特点,分析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为资产组合理论,并提出资产投资策略。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是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概述,介绍了非理性行为的概念、特点;第三章分析了个人投资者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阐述了个人投资者(群体)非理性行为形成的原因;第五章结合上文分析,提出避免非理性行为的几点对策。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1)文献归纳法
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得出了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非理性行为的问题,并从中归纳出自己的解决之道。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

为了准确客观的说明问题,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将使用文字、数据,对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股票价格影响进行分析。

(3)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行为金融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研究目标: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能找出我国目前股市中存在的股市泡沫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性给予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股市泡沫,提高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帮助我国证券市场融入世界金融。

主要特色:本文的主要特色在于综合运用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进行研究。

1、确定选题 2015.11.18
2、完成任务书和开题报告 2015.11.24
3、完成初稿待定
4、完成二稿待定
5、提交定稿待定
6、论文评审待定
7、论文答辩待定
六、参考文献:
[1]李天择. 对中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J]. 科技经济市场,2008,07:67-69.
[2] 刘晓星,何建敏.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03(10)
[3] 张谊浩,陈柳钦. 中国行为金融研究综述[J]. 零陵学院学报. 2004(03)
[4] 徐女原.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对投资者行为异象的解释[J]. 生产力研究. 2004(10)
[5] 邹辉文. 投资者非理性心理行为的综合效应与股价波动[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6] 张瑾,陈杰,李强治. 行为金融视角下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分析[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13)
[7] 顾海峰.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及治理——兼论投资者教育[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04)
[8] 刘志阳. 西方行为金融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 学术研究. 2002(02)
[9] 程建伟,夏颉. 行为金融理论与当代金融学的发展[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2(04)
[10] 郭晔. 行为金融理论发展评介——当前行为金融发展存在自我局限[J]. 经济科学. 2003(03)
[11] 黄少军. 行为金融理论的前沿发展[J]. 经济评论. 2003(01)
[12] 刘海啸.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对标准金融市场理论的挑战[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13] 伍海华,张宗强. 金融复杂性与行为金融理论[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09)
[14] 王朝晖,李心丹. 从众行为与“波动性之谜”[J]. 宏观经济研究.
2015(04)
七、指导老师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