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基本概念
催化原理_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1.活性:指物质的催化作用的能力,是催化剂的重要性质之一。
选择性:指所消耗的原料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分率。
用来描述催化剂上两个以上相互竞争反应的相对速率(催化剂的重要性质之一,指在能发生多种反应的反应系统中,同一催化剂促进不同反应的程度的比较。
)比活性:比活性(单位表面反应速率),取决于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分散度:指催化剂表面上暴露出的活性组分的原子数占该组分在催化剂中原子总数的比例,即D=ns(A)/nt(A)。
TOF:单位时间内每摩尔催化剂(或者活性中心)上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
2.空速: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质量(或体积)催化剂的反应物的质量(或体积)WHSV:每小时进料的重量(液体或气体))/催化剂的装填重量空时收率:以“空时”作为时间的基准来计量所获得产物的收率。
对于大多数反应器,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或反应时间是很难确定的。
在工程上经常采用空间速率的倒数来表示反应时间,称为“空时”。
空时收率大,表示过程和反应器有较高的效率。
3.化学吸附:过电子转移或电子对共用形成化学键或生成表面配位化合物等方式产生的吸附。
表面覆盖率:指单层吸附时,单位面积表面已吸附分子数与单位面积表面按二维密堆积所覆盖的最大吸附分子数之比。
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1916年,朗格缪尔从动力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固体对气体的吸附理论,称为单分子层吸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如下:(1)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是单分子层的;(2)固体表面是均匀的,表面上所有部位的吸附能力相同;(3)被吸附的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吸附或脱附的难易与邻近有无吸附分子无关;(4)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和脱附过程速率相同。
定位吸附:被吸附物从一个吸附中心向另一吸附中心转移需克服能垒。
当吸附物不具有此能垒能量时不能向另一吸附中心转移,即为定位吸附。
非定位吸附:若固体表面上不同区域能量波动很小,没有吸附中心,被吸附物在表面上的转移不需克服能垒,即为非定位吸附。
催化剂工程导论12
•
电镜
•
XRD
•
热分析(DTA; TG) 方法、
原理、
• 近代物理方法 电子探针
应用
•
红外光谱
•
各种联用技术
• 第四章
• 开发过程 • • • • •
实验室工作 资料准备 参考样品剖析 配方筛选
扩大试验 中型制备试验 中型评价试验
工业生产、试用与换代开发
• 第五章
• 催化剂设计的意义、目的、发展
催化剂工程导论
复习纲要及答疑
• 第一章
一、常用的无机化工、石油炼制、有机化 工用催化剂
二、催化基本概念
催化剂
•
催化作用
•
催化剂基本特征
•
催化剂分类法
•
催化剂组成
• 第二章
• 一、常用工业催化剂制造方法
• 沉淀法 原理
•
分类
•
影响因素(工艺条件)
• 浸渍法 原理
•
分类
•
影响因素(工艺条件)
•
• 热熔融法
原理
• 离子交换法
• 混合法
影响因素(工艺条件)
• 成型方法
• 二、固体催化剂制备方法的新进展
•
有关概念及方法
• 第三章
• 一、活性测定及表示法,
•
实验室反应器
• 二、宏观测试:
•
颗粒直径及粒径分布
•
机械强度
•
比表面积
•
孔结构:密度;比孔容积,孔隙率,
平均孔径、孔长;孔隙分布
• 三、微观性质测定及结构表征
催化剂工程导论复习纲要及答疑第一章一常用的无机化工石油炼制有机化工用催化剂二催化基本概念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剂基本特征催化剂分类法催化剂组成第二章一常用工业催化剂制造方法沉淀法原理分类影响因素工艺条件浸渍法原理分类影响因素工艺条件热熔融法原理离子交换法混合法影响因素工艺条件成型方法二固体催化剂制备方法的新进展有关概念及方法第三章一活性测定及表示法实验室反应器二宏观测试
催化剂的作用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它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领域,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的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1. 提供活化位点:催化剂具有活性位点,能够与反应物发生特定的相互作用。
这些位点能够将反应物吸附在表面,并改变反应物的键能、构型和电荷分布,进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例如,金属催化剂中的金属表面能够吸附气体分子,形成活化位点,从而促进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加速化学反应:催化剂能够通过提供适宜的反应路径,改变反应中的中间体或过渡态的稳定性,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本身并不参与反应,因此在反应结束后能够恢复原状。
例如,催化剂可以提供特定的反应机理,降低反应过程中的能量阻碍,促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二、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1. 催化裂化:催化剂在石油化工中起到重要作用。
催化裂化是通过催化剂将重质石油馏分转化为轻质馏分的过程。
催化剂能够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提高汽油和石脑油的产率,提供更多的可燃烧燃料和化工原料。
2. 氧化反应:催化剂在氧化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铂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处理中用于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将有毒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的氮气和水。
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温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合成反应: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
例如,铂催化剂可以促进氢化反应,将卡宾化合物转化为醇、醛等有机化合物。
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促进特定的反应路径,避免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反应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三、催化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污水处理:催化剂在污水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钛催化剂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催化剂能够加速氧化、还原等反应,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降低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危害。
2. 大气净化:催化剂在大气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和催化反应机理
氢气储存
帮助实现氢能源 的有效储存
催化剂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01 水分解
利用催化剂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02 CO2还原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03
催化剂在生物质转化领域的应用
可持续能源
将生物质转化为 可持续的能源产
品
化工品制备
催化剂帮助生物 质转化为化工原
料
燃料生产
利用催化剂将生 物质转化为燃料
● 05
第五章 催化剂在新能源领域 的应用
催化剂在氢能源 领域的应用
催化剂在氢气生产、 氢气储存和氢燃料电 池等方面扮演着关键 角色。通过设计高效 的催化剂,可以推动 氢能源的发展,实现 清洁能源的应用。
催化剂在氢能源领域的应用
氢气生产
促进氢气的高效 产生
氢燃料电池
支持氢能源在交 通领域的应用
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和催化反 应机理
汇报人:大文豪
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催化剂的基本概念 第2章 催化反应的机理 第3章 催化剂的表面特性 第4章 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第5章 催化剂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一章 催化剂的基本概念
催化剂的定义
催化剂是指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 本身的物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降低活 化能,节省能量和资源。
03
催化剂的毒化
影响因素
中毒现象引起的活性丧失
毒化机理
了解并延长使用寿命
总结
催化剂的表面特性直接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活性位点、再生稳定性以及毒化机理的了解对设 计高效催化剂至关重要。
● 04
第四章 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催化剂设计的原则
第一章(3)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C2H4 + ½ O2
CH3CHO
Kp = 6.3×1013
C2H4 + 3 O2
2CO2 + 2H2O Kp = 4.0×10120
自由能降低最大的反应是否先进行?
续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 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能加速化学反应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 降低反应活化能得以实现的。
• 催化剂对某一特定的反应产物具有选择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催化剂可以显著的降低主反应的活化能,而副反应活化能的 降低则不明显。
2、选择性和产率
转化为目标产物所消耗的某反应物的量
选择性 =
某反应物转化的总量
×100%
例:
aA + bB
cC + dD
产物D对反应物A的选择性为:
SD
QD / d (QA0 QA )
/
a
100 %
aQD d (QA0 QA )
100 %物的起始量
Mn4+ + Tl+
Mn2+ + Tl3+
双分子碰撞的几率较三分子碰撞的几率大约:1018~1022倍。
4、降低反应活化能
理论推导
无催化剂: A + B = AB
有催化剂: A + K
k1
AK
k2
AK + B k3 AB + K
若第二步是速率控制步骤,则有:
r = r3 = k3 CAK CB
由第一步的平衡关系有: CAK= k1CACK/k2
1、活性
判断催化剂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 固体催化剂常用的表示方法 单程转化率: 转化率 = 发生反应的反应物的量 ×100%
《工业催化基础》课件(第2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基础知识)2015-2
(1)按反应物相分:
多相催化: 指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不同物相发生的催化反应。由气体反应物与固体催 化剂组成的反应体系称之为气固相催化反应,如乙炔和氢气在负载钯的固 体催化剂上加氢生成乙烯的反应。由气态反应物与液相催化剂组成的反应 体系称为气液相反应,如乙烯与氧气在PdCl2-CuCl2水溶液催化剂作用下氧 化生成乙醛的反应。由液态反应物与固体催化剂组成的反应体系称为液固 相催化反应,如由离子交换树脂等固体酸催化的醇醛缩合反应或醇的脱水 反应。由液态和气态两种反应物与固体催化剂组成的反应体系称为气液固 三相催化反应,如苯在雷尼镍催化剂上加氢生成环已烷的反应。 均相催化: 指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相同物相发生的催化反应。如果催化剂和反应物均 为气相的催化反应称为气相均相催化反应,如SO2与O2在催化剂NO作用下 氧化为SO3的催化反应;如果反应物和催化剂均为液相的催化反应称为液相 均相催化反应,如乙酸和乙醇在硫酸水溶液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的反 应。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7
是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活性中间物种进行的催化反 应。如在金属镍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氢分子均裂与镍原子产生化学吸附, 在化学吸附过程中氢原子从镍原子中得到电子,以负氢金属键键合。负氢 金属键合物即为活性中间物种,它可进一步进行加氢反应,反应式如下:
H H H + M M M H M
这二种分类方法反映了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作用的实质,但由于催化作用的复杂性 ,对有些反应难以将二者绝然分开,有些反应又同时兼备二种机理, 酸碱型及氧化 还原型催化反应比较如下表:
第一节 催化剂的特征
3、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包合两个含义:其一是不同的反应,应该选择不同的催 化剂;其二是同样的反应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可获得不同的产物。例如, 以合成气(CO+H2)为原料在热力学上可以沿着几个途径进行反应,但由 于使用不同催化剂进行反应,就得到下表给出的不同产物。
催化基本概念
催化基础知识普及、探讨帖之四:催化基本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催化基础知识普及、探讨帖之四:催化基本概念催化知识普及、探讨系列帖第4帖——催化基本概念此帖主要是位刚进入催化专业的虫子提供催化专业相关的、主要的基本概念,收集不全,望有兴趣的虫子补充!!1.催化剂1835年,贝采里乌斯首先总结了此前的30多年间发现的催化作用。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他首先采用了“催化”这一名词,并提出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催化力”的外加物质,在这种作用力影响下的反应叫催化。
催化剂的具体定义:引用回帖:能显著改变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基本不变的物质。
催化剂有正催化剂(即加快反应速率)和负催化剂(即减小反应速率),一般不特殊指出均指正催化剂。
或引用回帖:1.催化剂可参与反应。
2.催化剂不出现在反应方程式中。
3.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质量都不改变。
4.不同的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不相同,不一定每个反应都有催化剂可以用。
2. 催化剂的分类1.正催化剂:可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使正、逆反应的速率同时加快。
2.负催化剂:可升高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使正、逆反应的速率同时减慢。
3.自催化剂:某些反应的产物也具有加速反应速率当然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分类,在此不再不列举!3. 催化剂的作用1.催化剂就是借着改变反应的路径2.催化剂的参与造成不同的活性错合物,3.催化剂可降低(提高)活化能,达到催化的目的。
4.正催化剂加入反应中,同时使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也降低,正、逆反应的速率同时加快,故不会改变化学平衡。
5.负催化剂加入反应中,正、逆反应的速率同时减慢,故也不会改变化学平衡。
4. 催化剂的特性①反应前后,化学性质虽然不变,但因参与反应导致某些物理性质的改变。
②对正、逆反应有同样的催化作用,因此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系统的平衡组成。
催化剂基础详解
第一章 绪论
1.1.1催化作用的意义
合成氨
• N2+3H2→3NH3 • 催化剂:Fe-Al2O3-K2O • 每吨催化剂可产2万吨氨
• N2来源:空气分离 • H2来源: 烃类水蒸气转化法。 • 工艺(涉及反应):加氢、脱硫、转化、
变换、甲烷化、氨合成。需用八种不同
催化剂
第一章 绪论
1.1.1催化作用的意义
氧化还原型反应:催化剂与反应物通过单个电 子转移,形成活性中间体物种进行的催化反应。
催化剂的分类
按催化剂的元素及化合态分类 金属、金属氧(硫)化物、金属有机化合物 按催化剂的导电性及化学形态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按行业类别分类 石油炼制工业、化肥工业、环境保护等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物进料总量的百分比 产率=转化率×选择性
催化剂的稳定性
使用寿命:指催化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 维持一定反应活性和选择 性的使用时间。
a
催
化b
稳定期
衰
剂
老
活成
期
性
熟 期
催化剂的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耐热稳定性 抗毒稳定性 机械稳定性
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适宜的活性 高选择性
活性和选择性的取舍 长寿命
石油
第一章 绪论
煤
1.1.1催化作用的意义
第一章 绪论
天然气
1.1.1催化作用的意义
催化剂的定义与特征
催化剂的定义
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 不改变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平衡位置 本身在化学反应中不被明显地消耗
催化剂的特征 只能改变热力学上可进行的化学反应
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改变化学平衡的 位置。
绿色化学—催化剂
固体超强酸的失活
①表面促进剂SO42-流失 酯化、脱水、 醚化过程中有水或水蒸气存在 ②催化剂表面吸附、脱附及表面反应 或积碳 ③体系中有毒物 ④促进剂被还原 S从+6价降至+4价, 使硫的电负性显著下降,配位方式变 化,导致酸强度减小而失活。
固体超强酸载体的改性
表面积,增加酸量、酸的种类,增强抗毒物 的能力。 ①其他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改性 如Al、 Al2O3、MoO3,金属氧化物的电负性和配 位数对与促进剂SO42-形成的配位结构有很大 影响有单配位、螯合双配位和桥式配位几种 形式,能产生较强的L酸和B酸中心。
更新换代时期
(20世纪70~80年代)
在这一阶段,高效率的络合催化剂
相继问世;为了节能而发展了低压作 业的催化剂;固体催化剂的造型渐趋 多样化;出现了新型分子筛催化剂; 开始大规模生产环境保护催化剂;生 物催化剂受到重视。
1、高效络合催化剂
60年代,曾用钴络合物为催化剂生产。1970 年左右孟山都公司开发了低压法甲醇羰基化过 程,使用选择性很高的铑络合物催化剂。后来 又开发了膦配位基改性的铑络合物催化剂,用 于从丙烯氢甲酰化制丁醛。这种催化剂与原有 的钴络合物催化剂比较,具有很高的正构醛选 择性,而且操作压力低。
杂多酸是很强的质子酸。杂多酸酸性强度可 用以下方法来调控: (1)调整杂多酸负离子的组成元素。 (2)部分中和,形成酸性盐。 (3)形成不同金属正离子的酸性盐。 (4)形成有机碱的鎓盐。 (5)固载在不同的载体上。固载型杂多酸的酸 强度和催化活性取决于载体的类型、固载量和 预处理条件,最常用的载体是SiO2。
二、 催 化 剂 大发展时期 (20世纪30~ 发 60年代) 规模 展 扩大品种增加 阶 更新换代时期 段 (20世纪70~
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
1基本概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常为复合氧化物(Complex oxides),即多组分氧化物。
如VO5-MoO3,Bi2O3-MoO3,TiO2-V2O5-P2O5,V2O5-MoO3-Al2O3,MoO3-Bi2O3-Fe2O3-CoO-K2O-P2O5-SiO2(即7组分的代号为C14的第三代生产丙烯腈催化剂)。
组分中至少有一种是过渡金属氧化物。
组分与组分之间可能相互作用,作用的情况常因条件而异。
复合氧化物系常是多相共存,如Bi2O3-MoO3,就有α、β和γ相。
有所谓活性相概念。
它们的结构十分复杂,有固溶体,有杂多酸,有混晶等。
就催化剂作用和功能来说,有的组分是主催化剂,有的为助催化剂或者载体。
主催化剂单独存在时就有活性,如MoO3-Bi2O3中的MoO3;助催化剂单独存在时无活性或很少活性,但能使主催化剂活性增强,如Bi2O3就是。
助催化剂可以调变生成新相,或调控电子迁移速率,或促进活性相的形成等。
依其对催化剂性能改善的不同,有结构助剂,抗烧结助剂,有增强机械强度和促进分散等不同的助催功能。
调变的目的总是放在对活性、选择性或稳定性的促进上。
金属氧化物主要催化烃类的选择性氧化。
其特点是:反应系高放热的,有效的传热、传质十分重要,要考虑催化剂的飞温;有反应爆炸区存在,故在条件上有所谓“燃料过剩型”或“空气过剩型”两种;这类反应的产物,相对于原料或中间物要稳定,故有所谓“急冷措施”,以防止进一步反应或分解;为了保持高选择性,常在低转化率下操作,用第二反应器或原料循环等。
这类作为氧化用的氧化物催化剂,可分为三类:①过渡金属氧化物,易从其晶格中传递出氧给反应物分子,组成含2种以上且价态可变的阳离子,属非计量化合物,晶格中阳离子常能交叉互溶,形成相当复杂的结构。
②金属氧化物,用于氧化的活性组分为化学吸附型氧物种,吸附态可以是分子态、原子态乃至间隙氧(Interstitial Oxygen)。
③原态不是氧化物,而是金属,但其表面吸附氧形成氧化层,如Ag对乙烯的氧化,对甲醇的氧化,Pt对氨的氧化等即是。
催化剂与反应动力学
反应动力学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实验数据、理论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多种 手段,以实现更精确的预测和控制。
生物反应动力学
定义:研究生物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科学 影响因素: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等 应用:优化生物反应过程,提高产物产量和效率 实例:发酵过程控制、生物制药生产等
广泛应用。
计算机模拟在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
简介:计算机模 拟在反应动力学 中的应用已经成 为催化剂与反应 动力学未来发展 的重要方向。
作用:通过计算 机模拟,可以预 测反应过程,优利用量子 化学、分子动力 学等计算方法, 模拟反应过程, 分析反应机理。
前景:随着计算 机技术的不断发 展,计算机模拟 在反应动力学中 的应用将更加广 泛和深入。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催化剂与反应动力学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催化剂的基本概念 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动力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催化剂与反应动力学的未来发展
01
催化剂的基本概念
催化剂的定义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但不参与反应。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针对特定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催化剂的活性受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影响。
形式:通常为幂函数或指数函 数
意义:反应速率的定量描述, 有助于理解反应机理和过程
应用:用于化学工程、生物工 程等领域
反应机理
反应速率与反应 物质浓度的关系
反应速率与温度 的关系
反应机理的分类 与特点
化学有关催化剂知识点总结
化学有关催化剂知识点总结一、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反应速率,但自身在反应中不被消耗的物质。
催化剂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促进产物构成,提高产物选择性,同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方面,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催化剂的作用原理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物的能量,使得反应物更容易转化为产物。
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通过化学键的形式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在反应结束后可以从反应体系中重新得到,因此只需一小部分的催化剂就能够参与大量的反应,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三、催化剂的分类根据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可以将催化剂分为两大类:均相催化剂和异相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在同一相中,常见的有氢气在液态或气态的条件下催化饱和脂肪烃生成脂肪烃。
异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处于不同的相中,催化剂常常以固体形式存在,反应物是气体或液体,例如催化裂化接触剂。
四、催化剂的性质催化剂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 反应选择性: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促进某种反应发生而不影响其他反应。
2. 反应活性:催化剂对于某种反应有较高的活性,能够加速反应的进行。
3. 饱和容量:催化剂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使反应产物得以生成。
4. 催化剂稳定性:催化剂对于反应条件变化的适应性。
五、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热解、氧化、还原、沉淀、共沉淀等方法;化学方法包括还原、氧化、置换、溶剂萃取等方法;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酶等生物催化剂进行合成。
六、催化剂的应用1.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乙烯等化工生产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物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2. 催化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治理、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境保护领域,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进程但在反应结束后仍能够保持其结构和活性基本不变的物质。
其作用通过降低反应物分子间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通常以微量添加于反应体系中,能够在反应过程中参与并促进反应过程,但在反应结束后能够从反应物中分离出来,并重新参与其他反应过程。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包括:1.特异性:催化剂能够针对特定的反应物分子或反应类型,具有高选择性。
这使得催化剂在广泛的化学反应中发挥作用,并且在多种不同条件下都能够保持其催化活性。
2.高效性:催化剂能够以极低的浓度存在于反应体系中,仅需添加微量的催化剂即可促进庞大的反应量,提高反应速率。
这使得催化剂具有高效性,降低了反应的能耗和生产成本。
3.可重复使用性: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会与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但在反应结束后,催化剂能够以原始的形式从反应物中分离出来,并且保持其结构和催化活性的不变。
这使得催化剂具有可重复使用性,能够进行多次循环使用,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成本。
4.不参与反应: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虽然与反应物发生作用,但催化剂本身并不参与反应,不被消耗掉。
这意味着催化剂可以在多个反应周期中使用,并能够在反应结束后恢复其原始结构和活性,不失效。
这使得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5.影响速率:催化剂能够以多种方式影响反应速率。
它可以提高反应物的吸附效率,改变反应物的电子结构,调整反应物间的空间排列等。
这些因素都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是指催化剂和反应物均在同一相态存在,通常是气相或液相。
该类催化剂对反应物的选择性高,且反应过程相对简单。
常见的均相催化剂有酸碱催化剂、氧化还原催化剂和配位催化剂等。
非均相催化剂是指催化剂和反应物处于不同相态,通常是固相催化剂。
这类催化剂通常具有高的活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广泛的反应。
常见的非均相催化剂有金属催化剂、合金催化剂和酶催化剂等。
【催化原理_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1.活性:指物质的催化作用的能力,是催化剂的重要性质之一。
选择性:指所消耗的原料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分率。
用来描述催化剂上两个以上相互竞争反应的相对速率(催化剂的重要性质之一,指在能发生多种反应的反应系统中,同一催化剂促进不同反应的程度的比较。
)比活性:比活性(单位表面反应速率),取决于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分散度:指催化剂表面上暴露出的活性组分的原子数占该组分在催化剂中原子总数的比例,即D=ns(A)/nt(A)。
TOF:单位时间内每摩尔催化剂(或者活性中心)上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
2.空速: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质量(或体积)催化剂的反应物的质量(或体积)WHSV:每小时进料的重量(液体或气体))/催化剂的装填重量空时收率:以“空时”作为时间的基准来计量所获得产物的收率。
对于大多数反应器,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或反应时间是很难确定的。
在工程上经常采用空间速率的倒数来表示反应时间,称为“空时”。
空时收率大,表示过程和反应器有较高的效率。
3.化学吸附:过电子转移或电子对共用形成化学键或生成表面配位化合物等方式产生的吸附。
表面覆盖率:指单层吸附时,单位面积表面已吸附分子数与单位面积表面按二维密堆积所覆盖的最大吸附分子数之比。
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1916年,朗格缪尔从动力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固体对气体的吸附理论,称为单分子层吸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如下:(1)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是单分子层的;(2)固体表面是均匀的,表面上所有部位的吸附能力相同;(3)被吸附的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吸附或脱附的难易与邻近有无吸附分子无关;(4)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和脱附过程速率相同。
定位吸附:被吸附物从一个吸附中心向另一吸附中心转移需克服能垒。
当吸附物不具有此能垒能量时不能向另一吸附中心转移,即为定位吸附。
非定位吸附:若固体表面上不同区域能量波动很小,没有吸附中心,被吸附物在表面上的转移不需克服能垒,即为非定位吸附。
第一章 催化原理基本概念
教材
参考书:吴 越编著 黄仲涛主编
《催化化学》 《工业催化》
基础知识参考书: 结构化学、量子化学 晶体化学、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催化剂表征用参考书:谱学原理、
催化研究方法
第一章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Catalyst and Catalysis)
催化剂是一种可以改变一个化学反应速度物质。
第二节 催化反应分类
按催化反应系统物相的均一性进行分类
均相催化反应
非均相(又称多 相)催化反应
酶催化反应
均相催化反应 是指反应物和 催化剂居于同 一相态中的反 应。
非均相催化反 应是指反应物 和催化剂居于 不同相态的反 应。
酶催化反应 同时具有均 相和非均相 反应的性质
。
按反应类型进行分类
表 2-1催化剂对可能进行的特定反应的选择催化作用
第一节 催化剂的作用
一、催化作用不能改变化学平衡
表1-1 在不同催化剂存在下三聚乙醛解聚的平衡浓度
催化剂
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 含量
达到平衡时的体积 增量
SO2
0.02
8.19
SO2
0.063
8.34
SO2
0.079
8.20
ZnSO4
2.7
8.13
HCl
0.15
8.15
草酸
0.52
8.27
磷酸
0.54
两种或两种以上主催化剂同时起催 化作用的物质,二者缺一不可。 叫共催化剂
例如,丙烯氨氧化反应所用的MoO3 和Bi2O3两种组分,两者单独使用 时活性很低。但二者组成共催化剂 时表现出很高催化活性,所以二者 互为共催化剂。
助催化剂(助剂)
工业催化复习资料-问答题
1。
什么是催化剂?根据IUPAC于1981年提出的定义,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2。
催化作用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⑴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⑵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且催化剂可同时加速正逆反应; ⑶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当反应有一个以上生成多种产物的方向时,催化剂仅加速其中的一种。
⑷催化剂由正常运转到更换所延续时间(寿命)。
3。
什么是助催化剂?分为哪几种?催化剂中加入的另一种或者多种物质,本身不具活性或活性很小的物质,但能改变催化剂的部分性质,如化学组成、离子价态、酸碱性、表面结构、晶粒大小等,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抗毒性或稳定性得以改善。
结构型和电子型两类4。
请说明理想的催化剂载体应具备的条件。
⑴具有能适合反应过程的形状和大小; ⑵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经受反应过程中机械或热的冲击;有足够的抗拉强度,以抵抗催化剂使用过程中逐渐沉积在细孔里的副反应产物(如积碳)或污物而引起的破裂作用; ⑶有足够的比表面,合适的孔结构和吸水率,以便在其表面能均匀地负载活性组分和助催化剂,满足催化反应的需要;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抵抗活性组分、反应物及产物的化学侵蚀,并能经受催化剂的再生处理; ⑸能耐热,并具有合适的导热系数;⑹不含可使催化剂中毒或副反应增加的物质;⑺原料易得,制备方便,在制备载体以及制备成催化剂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⑻能与活性组分发生有益的化学作用;⑼能阻止催化剂失活5多相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分别是哪几步?⑴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
⑵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
⑶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
⑷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
⑸反应产物在孔内扩散到反应气流中去⑴⑸扩散为物理过程;⑵⑶⑷为化学过程6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特点?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吸附力弱,吸附热小(8~20kJ/mol),接近于气体的液化热,且是可逆的,无选择性,分子量越大越容易发生,吸附稳定性不高,吸附与解吸速率都很快,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吸附,不需要活化能。
催化剂 电荷积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催化剂电荷积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进行的物质,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
作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催化剂在各种工业和生物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而电荷积聚则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电荷分布不均,对于催化剂的功能和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
本篇文章将探究催化剂和电荷积聚之间的关系,以及催化剂在电荷转移中的作用,旨在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大纲的各个章节内容介绍和组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催化剂的基本概念2.2 电荷积聚的影响2.3 催化剂在电荷转移中的作用3. 结论3.1 总结3.2 催化剂电荷积聚的重要性3.3 展望通过以上章节的安排,本文将首先介绍催化剂和电荷积聚的基本概念,然后探讨电荷积聚对催化作用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在电荷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强调催化剂电荷积聚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明了,有助于读者系统地了解和理解相关知识。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催化剂在电化学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电荷积聚方面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催化剂的基本概念以及电荷在催化反应中的传递机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催化剂对电荷转移过程的影响,探讨其在催化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将分析催化剂电荷积聚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催化剂与电荷积聚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的催化剂设计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2.正文2.1 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催化剂是一种物质,能够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但在反应结束时自身并不受影响。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的活化能,加速了反应速率,使反应达到更快的平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化剂的评价与表征
1 催化剂的组成
①主催化剂:起主要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
主催化剂也是催化剂中产生活性的只要部分,一般说来只有催化剂的局部位置才产生活性,它称作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
②共催化剂:化学反应中,含有两种单独存在时都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但各自的催化活性大小不同,并且由于两者的组合使用导致催化活性大大提高。
其中,活性大的为主催化剂,活性小的为共催化剂。
有时两种物质单独存在时各自的催化活性都很小,难分主次。
但两者组合起来可制成活性很高的催化剂,此时则彼此互为共催化剂。
③助催化剂:助催化剂本身催化活性极低或并无催化活性,但只要在催化剂中添加少量的助催化剂,与活性组分产生某种作用,就能提高主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以及改善催化剂的耐热性、抗毒性、机械强度和寿命等性能。
④载体:载体是固体催化剂特有的组分,主要是作为沉积催化剂的骨架。
2 化学催化分类
①均相催化:包括气相均相催化和液相均相催化。
均相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但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
均相催化剂是以分子或离子水平独立起作用的,可分为包括Lewis酸、碱在内的酸碱催化剂,可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盐类和配合物)催化剂以及少数非金属分子催化剂。
②多相催化:分为气-液相催化,气-固相催化、液-液相催化、液-固相催化和气-液-固相催化。
多相催化体系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相界面,其催化反应是在相界面上进行的。
多相催化的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和连续生产,但一般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能耗高,活性和选择性较低。
3 催化剂评价指标
催化剂的基本功能有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理想催化剂最好能同时具有以上三个功能,但是实际中很难找到如此兼顾的催化剂,催化剂功能的相对重要顺序为:选择性>稳定性>活性。
①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因而催化剂对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当反应具有多种选择性时,催化剂对各个方向的活化能影响也不尽相同,从而得
到某一种主要反应得到加速,其他反应则被抑制,这就是催化剂的专一性。
利用催化剂的选择性和专一性,可以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和改变反应参数,可以从相同的反应物得到不同或不同比例的反应产物。
②催化剂的稳定性: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效率会逐渐下降,影响催化过程的进行。
影响催化剂效率衰减的主要原因有:杂质毒化作用、高温使活性组分晶粒增大、催化性变质、尘埃或积炭覆盖、催化剂有效成分流失、催化剂颗粒破碎及粉化吹失等。
③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活性的高低表示催化剂对反应加速作用的强度。
常用催化剂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转换频率:反应在给定温度、压力、反应物比率以及一定反应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单位活性中心上发生反应的次数,以V t表示。
V t只是催化剂活性的平均值,因为暴露在表面上的原子中,也只有一部分具有活性,因此其平均值是相当于较低水准的真实活性。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表示反应的快慢,用反应速率比较催化剂的活性时,应保证反应进行时的温度、压力和原料组成等条件相同。
工业上常用时空收率表示催化剂的活性,其定义是每小时每升所得产物量,它是一段时间内速率的平均值。
速率常数:用速率常数比较催化剂活性时,要求反应条件相同。
在不同催化剂上反应,仅当反应的速率方程有相同的形式时,用速率常数比较活性大小才有意义。
转化率:用转化率比较催化剂活性时,要求反应温度、压力、原料气浓度和接触时间(停留时间)相同。
若为零级反应,由于转化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则不要求原料气浓度相同。
活化能:一个反应在某催化剂上进行时活化能高,则表示该催化剂的活性低,反之亦然。
通常用总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作比较。
达到某一转化率的最低反应温度:最低反应温度高,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低,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