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试题巧解方法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第一部分 高中数学活题巧解方法总论一、代入法若动点),(y x P 依赖于另一动点),(00y x Q 而运动,而Q 点的轨迹方程已知(也可能易于求得)且可建立关系式)(0x f x =,)(0x g y =,于是将这个Q 点的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或求得)曲线的方程,化简后即得P 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法,又称转移法或相关点法。
【例1】(2009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曲线C :2x y =与直线l :02=+-y x 交于两点),(A A y x A 和),(B B y x B ,且B A x x <,记曲线C 在点A 和点B 之间那一段L 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 .设点是L 上的任一点,且点P 与点A 和点B 均不重合.若点Q 是线段AB 的中点,试求线段P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巧解】联立与得,则中点,设线段 的中点坐标为,则,即,又点在曲线上, ∴化简可得,又点是上的任一点, 且不与点和点重合,则,即,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例2】(2008年,江西卷)设),(00y x P 在直线m x =)10,(<<±≠m m y 上,过点P作双曲线122=-y x 的两条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定点M )0,(1m。
过点A ),(t s P 2x y =2+=x y 2,1=-=B A x x AB )25,21(Q PQ M ),(y x 225,221ty s x +=+=252,212-=-=y t x s P C 2)212(252-=-x y 8112+-=x x y P L A B 22121<-<-x 4541<<-x M 8112+-=x x y 4541<<-x作直线0=-yx的垂线,垂足为N,试求AMN∆的重心G所在的曲线方程。
【巧解】设1122(,),(,)A x yB x y,由已知得到120y y≠,且22111x y-=,22221x y-=,(1)垂线AN的方程为:11y y x x-=-+,由11y y x xx y-=-+⎧⎨-=⎩得垂足1111(,)22x y x yN++,设重心(,)G x y所以11111111()321(0)32x yx xmx yy y+⎧=++⎪⎪⎨+⎪=++⎪⎩解得1139341934x ymxy xmy⎧--⎪=⎪⎪⎨⎪-+⎪=⎪⎩由22111x y-=可得11(33)(33)2x y x ym m--+-=即2212()39x ym--=为重心G所在曲线方程巧练一:(2005年,江西卷)如图,设抛物线2:xyC=的焦点为F,动点P在直线02:=--yxl上运动,过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PA、PB,且与抛物线C 分别相切于A、B两点.,求△APB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巧练二:(2006年,全国I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个以)3,0(1-F和)3,0(2F为焦点、离心率为23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动点P在C上,C在点P处的切线与x、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向量OBOAOM+=,求点M 的轨迹方程二、直接法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确定选择支的方法叫直接法。
选准好思路,巧解解答题(高中数学)
2 和 tan (2 3) cot 都成立 ? 若存在 , 求出 3 2
,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解 : 由 已 知 可 得
3
, 所 以 , tan(
2
)
tan
2
tan 1 tan2tan
3 , 又 由
t a n
故 tan
热线:029-82551428
解答题专项训练
1. 求函数 y 3 sin x cos x (
3
x
2
)的值域.
1. 解 :整理函数解析式可得 y 2 sin(x 据正弦函数的图像可得
6
) , 因为
3
x
2
, 所以 ,
6
x
6
1 sin( x ) 1 ,故函数的值域为 [1, 2] . 2 6 1 2.已知点点 A(1,2),点 B(-2,6),点 P 在直线 AB 上,且满足 | AP | | AB | ,求点 P 的坐标. 3
3.解: OG 所 以 , ( m) a
1 3
1 1 1 b = [ a ( n)b] , 故 3 3 3
1 m 3 3 ,消去 可得: ( 1 n) 1 3 3
1 1 1 1 1 ( m)( n) ,整理即得 3 . 3 3 9 m n
8 2 , 5
) 的值. 2 8 解: 由 m (cos ,sin ) , n ( 2 sin ,cos ) 知: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必备19篇)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第1篇(1)利用y=sin x和y=cos x的值域直接求.(2)把所给的三角函数式变换成y=A sin(ωx+φ)+b(或y=A cos(ωx+φ)+b)的形式求值域.(3)把sin x或cos x看作一个整体,将原函数转换成二次函数求值域.(4)利用sin x±cos x和sin x cos x的关系将原函数转换成二次函数求值域.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第2篇(1)分组转化求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后再相加减.(2)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3)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此法来求,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就是用此法推导的.(4)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n}的前n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是用此法推导的.(5)并项法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中,可两两结合求和,称为并项法求和,形如:(-1)nf(n)类型,可考虑利用并项法求和.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第3篇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前几项,确定数列的周期,再根据周期性求值.推断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答此类问题的具体步骤:(1)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2)相邻项的变化特征;(3)拆项后的特征;(4)各项的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特征;(5)化异为同,对于分式还可以考虑对分子、分母各个击破,或寻找分子、分母之间的关系;(6)对于符号交替出现的情况,可用(-1)k或(-1)k+1,k∈N*处理.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第4篇以退求进,立足特殊发散一般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若一时不能取得一般思路,可以采取化一般为特殊(如用特殊法解选择题),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化参量为常量,化较弱条件为较强条件,等等。
高中数学,巧解极值点偏移5大套路
巧解极值点偏移5大套路已知()21ln 2f x x x mx x =--,m ∈R .若()f x 有两个极值点1x ,2x ,且12x x <,求证:212e x x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解法一:齐次构造通解偏移套路证法1:欲证212e x x >,需证12ln ln 2x x +>.若()f x 有两个极值点1x ,2x ,即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又()ln f x x mx '=-,所以,1x ,2x 是方程()0f x '=的两个不同实根.于是,有1122ln 0ln 0x mx x mx -=⎧⎨-=⎩,解得1212ln ln x x m x x +=+.另一方面,由1122ln 0ln 0x mx x mx -=⎧⎨-=⎩,得()2121ln ln x x m x x -=-,从而可得,21122112ln ln ln ln x x x x x x x x -+=-+.于是,()()222121111222111lnln ln ln ln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又120x x <<,设21x t x =,则1t >.因此,()121ln ln ln 1t t x x t ++=-,1t >.要证12ln ln 2x x +>,即证:()1ln 21t t t +>-,1t >.即:当1t >时,有()21ln 1t t t ->+.设函数()()21ln 1t h t t t -=-+,1t ≥,则()()()()()()222212111011t t t h t t t t t +---'=-=≥++,所以,()h t 为()1.+∞上的增函数.注意到,()10h =,因此,()()10h t h ≥=.于是,当1t >时,有()21ln 1t t t ->+.所以,有12ln ln 2x x +>成立,212e x x >.解法二变换函数能妙解证法2:欲证212e x x >,需证12ln ln 2x x +>.若()f x 有两个极值点1x ,2x ,即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又()ln f x x mx '=-,所以,1x ,2x 是方程()0f x '=的两个不同实根.显然0m >,否则,函数()f x '为单调函数,不符合题意.由()11121222ln 0ln ln ln 0x mx x x m x x x mx -=⎧⇒+=+⎨-=⎩,即只需证明()122m x x +>即可.即只需证明122x x m+>.设()()210,g x f x f x x m m ⎛⎫⎛⎫⎛⎫''=--∈ ⎪ ⎪ ⎪⎝⎭⎝⎭⎝⎭,()()()22102mx g x x mx -'=>-,故()g x 在10,m ⎛⎫↑ ⎪⎝⎭,即()10g x g m ⎛⎫<= ⎪⎝⎭,故()2f x f x m ⎛⎫''<- ⎪⎝⎭.由于()11mx f x m x x -''=-=,故()f x '在10,m ⎛⎫↑ ⎪⎝⎭,1,m ⎛⎫+∞↓ ⎪⎝⎭.设121x x m <<,令1x x =,则()()2112f x f x f x m ⎛⎫'''=<- ⎪⎝⎭,又因为2x ,121,x mm ⎛⎫-∈+∞ ⎪⎝⎭,()f x '在1,m ⎛⎫+∞↓ ⎪⎝⎭,故有212x x m >-,即122x x m +>.原命题得证.解法三构造函数现实力证法3:由1x ,2x 是方程()0f x '=的两个不同实根得ln x m x =,令()ln xg x x=,()()12g x g x =,由于()21ln xg x x-'=,因此,()g x 在()1,e ↑,()e,+∞↓.设121e x x <<<,需证明212e x x >,只需证明()212e 0,e x x >∈,只需证明()212e f x f x ⎛⎫> ⎪⎝⎭,即()222e f x f x ⎛⎫> ⎪⎝⎭,即()222e 0f x f x ⎛⎫-> ⎪⎝⎭.即()()()()2e 1,e h x f x f x x ⎛⎫=-∈ ⎪⎝⎭,()()()22221ln e 0e x x h x x --'=>,故()h x 在()1,e ↑,故()()e 0h x h <=,即()2e f x f x ⎛⎫< ⎪⎝⎭.令1x x =,则()()2211e f x f x f x ⎛⎫=< ⎪⎝⎭,因为2x ,()21e e,x ∈+∞,()f x 在()e,+∞↓,所以221e x x >,即212e x x >.证法4:设()11ln 0,1t x =∈,()22ln 1,t x =∈+∞,则由1122ln 0ln 0x mx x mx -=⎧⎨-=⎩得11221122e e et t t t t t m t m t -⎧=⇒=⎨=⎩,设120k t t =-<,则1e e 1k kk t =-,2e 1k k t =-.欲证212e x x >,需证12ln ln 2x x +>.即只需证明122t t +>,即()()()()()1e 21e 2e 11e 2e 10e 1k k k k k k k k k +>⇔+<-⇔+--<-.设()()()()1e 2e 10k k g k k k =+--<,()e e 1k k g k k '=-+,()e 0k g k k ''=<,故()g k '在(),0-∞↓,故()()00g k g ''>=,故()g k 在(),0-∞↑,因此()()00g k g <=,命题得证.证法5:设()11ln 0,1t x =∈,()22ln 1,t x =∈+∞,则由1122ln 0ln 0x mx x mx -=⎧⎨-=⎩得11221122e e et t t t t t m t m t -⎧=⇒=⎨=⎩,设()120,1t k t =∈,则1ln 1k k t k =-,2ln 1k t k =-.欲证212e x x >,需证12ln ln 2x x +>,即只需证明122t t +>,即()()()1ln 21212ln ln 0111k kk k k k k k k +-->⇔<⇔-<-++,设()()()()21ln 0,11k g k k k k -=-⇔+,()()()22101k g k k k -'=>+,故()g k 在()0,1↑,因此()()10g k g <=,命题得证.。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高中数学题例析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高中数学题例析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与大多数人口中的“实在”“有形”等形容词相悖。
但是,数学却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让我们看到它的立体感。
在高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尤为重要,它能够启发我们思考问题,化繁为简,找到解题的技巧性思路。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通过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它将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图形的视觉效果,使得数学问题更加直观易懂,容易解决。
以下将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问题。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直线 $y = x$ 上的点分别与 $x, y, -x,-y$ 坐标轴上的点两两连成线段,把平面分成了 $8$ 个部分,求其中钝角三角形的个数。
这是一道很巧妙的数形结合题。
题目中要求我们求的是钝角三角形的个数。
我们可以从图形入手,由题意可知,随着绕点 $O(0,0)$ 以 $(x, x)$,$(y, 0)$,$(-x,-x)$ 和$(0, y)$ 为端点的线段依次连接,整个平面被分成八个区域。
根据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三种情况,可以发现,当一个三角形中必须至少有一条边与 $y=x$ 相交时,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因为它的另外两条边必须显著“弯曲”,而直角三角形则需要两条边与 $y=x$ 垂直。
同样的,当一条边与 $y=-x$ 相交时,也可能会构成钝角三角形。
那么我们可以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的区域得到钝角三角形的数目。
对于 $A$ 区域,只有 $(3)$ 构成的三角形(实心的)是钝角三角形。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到:在这八个区域中,钝角三角形的个数为$1+3+4+1+1+3+3+1=17$。
例2. 已知 $\triangle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0,0)$,$B(6,0)$,$C(3,5)$,$P$ 点在 $\triangle ABC$ 内部,$AP$ 与 $BC$ 相交于点 $D$,$BP$ 与$AC$ 相交于点 $E$,$CP$ 与 $AB$ 相交于点 $F$,三边上的点 $D$,$E$,$F$ 互不相同。
高考数学各题型答题方法技巧总结
高考数学各题型答题方法技巧总结数学选择题目还是比较多的,占的分值也挺大的,因此,对于不同的数学选择题,就需要掌握不同的解题技巧,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数学各题型答题方法技巧总结(大全),以供大家参考!数学各题型解题方法一、立体几何题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二、导数、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或逆用求参)问题1、先求函数的定义域,正确求出导数,特别是复合函数的导数,单调区间一般不能并,用“和”或“,”隔开(知函数求单调区间,不带等号;知单调性,求参数范围,带等号);2、注意最后一问有应用前面结论的意识;3、注意分论讨论的思想;4、不等式问题有构造函数的意识;5、恒成立问题(分离常数法、利用函数图像与根的分布法、求函数最值法);6、整体思路上保6分,争10分,想14分。
三、概率问题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
+pn=1);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四、圆锥曲线问题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及技巧分析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及技巧分析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对不同类型的数学习题的作答效率和正确率有非常大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及技巧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及技巧分析构建数学整体数学学习需要高中生具备整体思维,对现有条件等知识进行关联,建立起相关概念和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才能灵活地对不同类型数学问题进行解答,最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
构建数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对已经掌握的旧有数学知识不断理解和深化,才能形成整体数学意识,这样在解题时才能避免仅关注某一个条件,而不能建立条件之间的联系。
从我班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同学解题时,错误地认为原有数学知识是不可能解答新数学问题的,因此面对之前没有见过的数学问题,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很多数学问题看似“新类型”,其实考察的知识点都是之前学习过的,需要我们整体看待这些问题,将题目中现有的条件及隐含的元素积极联系,以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我遇到过一个三角函数题,计算出22.5度的三角函数值,惯性思维下,我按照固有思路计算,但是发现计算起来非常麻烦,于是我转换角度,借用44.5度的三角函数值,并利用所学数学定理,即余弦定理、正弦定理,更为简便、快速地计算出题目所要求的22.5度的三角函数值。
解题后我进行了答题反思,发现使用数学整体思路解题比单一元素解题更为便捷高效,不管习题类型如何变化,要记住“万变不离其宗”,应当想办法运用已有知识联系题目,最终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巧妙加减同一个量求解积分等类型数学习题时,经常会使用“加减同一个量”“拼凑”出想要的公式模型或者定理,这样一来可以十分巧妙地解答出高中数学相关习题。
比如,求解积分函数时,应用“加减同一个量”的数学解题方法,可以在被积函数中需要时首先故意加上或者人为减去一个相等的量,为了确保最终答案正确性,还需要在给出答案之前,相应地减去或者加上这一个“相等的量”,这样才算解题完毕,避免答案错误。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必背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必背公式总结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1、不等式、方程或函数的题型,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
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在学习带参数的初等函数时,要抓住无论参数如何变化,有些性质不变的特点。
如函数的不动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等。
3、在求零点的函数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在常数建立问题中,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灵活运用函数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和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中要注意不要重复或遗漏),可以转化为极大值问题或二次函数的常数建立问题。
5、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应优先选特殊值法。
6、在利用距离的几何意义求最值得问题中,应首先考虑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常用次结论来求距离和的最小值;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常用此结论来求距离差的最大值。
7.求参数的值域,要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方程,利用函数的值域或定义或求解不等式。
在转换公式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分离参数的方法。
8、在解三角形的题目中,已知三个条件一定能求出其他未知的条件,简称“知三求一“。
9、求双曲线或者椭圆的离心率时,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解三角形时,首先确认所求边角所在的三角形及已知边角所在的三角形,从而选择合适的三角形及定理。
11、在数列的五个量中:中,只要知道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量,简称“知三求二”。
12.圆锥曲线的题目应优先考虑它们的定义。
如果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与弦的中点有关,则选择设定而不是求点差的方法,维耶塔定理公式的方法与弦的中点无关。
(使用维耶塔定理时,首先要考虑二次函数方程是否有根,即二次函数的判别式。
).13.解曲线方程的问题,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可以选择待定系数法。
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采用的步骤是建立系统,设置点,列表化简。
14、在求离心率时关键是从题目条件中找到关于a、b、c的两个方程或由题目得到的图形中找到a、b、c的关系式,从而求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答题策略有哪些
高中数学答题策略有哪些关于高中数学答题策略有哪些一般第二学期开学便进入二轮复习阶段,数学能让我们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都比较缜密,而不至于思绪紊乱。
还能使我们的脑子反映灵活,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手段也更理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答题策略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数学答题策略1、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己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不要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
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
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家会的我也会,人家不会的我也会”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2、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
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
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事实上,某步可证明或演算如下”,以保持卷面的工整。
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基础差的同学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基础薄弱的同学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数学基础打牢,是个非常重要的事,很多及格成绩不到的同学,基本是连计算和公式都不是很过关。
对于这一类学生有以下几点建议。
1、读懂教材。
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差,就不愿意学习数学了。
甚至可能连教材里面是什么内容都没有读过,就觉得数学难。
其实只要花费时间,在老师讲课前,耐心的将教材通读几遍,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在课后在读2遍,就可以将教材涉及的内容学会。
虽然一些高难度的题无法做出,但数学成绩肯定也会得到提高。
2、上课听讲,下课整理笔记。
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认真听讲,如果这个时候记笔记,可能会记不住老师讲的重点内容。
课后及时的整理笔记,长期坚持,数学成绩可以提高。
巧解高中数学选择题的10个方法
巧解⾼中数学选择题的10个⽅法⾼中数学选择题⽐其他类型题⽬难度较低,但知识覆盖⾯⼴,要求解题熟练、灵活、快速、准确。
⽅法君总结了以下⼗个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提⾼答题效率及准确率。
1.排除法:利⽤已知条件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达到正确选择的⽬的。
这是⼀种常⽤的⽅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验证即可排除。
如下题,y=x为奇函数,y=sin|x|为偶函数,奇函数+偶函数为⾮奇⾮偶函数,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为⾮奇⾮偶函数,凭此⼀点排除ACD。
2.特殊值检验法:对于具有⼀般性的数学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问题在某⼀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般情况下不真这⼀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的。
值得注意的是,特殊值法常常也与排除法同时使⽤。
如下题,代⼊特殊值0,显然符合,排除AD;代⼊x=-1显然不符,排除C。
3.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的。
极端性多数应⽤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何、⽴体⼏何上⾯,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的题,采⽤极端性去分析,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如下题,直接取AB⊥CD 的极端情况,取AB中点E,CD中点F,连结EF,令EF⊥AB且EF⊥CD,算出的值即最⼤值,⽆须过多说明。
4.顺推破解法:利⽤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法。
如下题,根据题意,依次将点代⼊函数及其反函数即可。
5.逆推验证法(代答案⼊题⼲验证法):将选项代⼊题⼲进⾏验证,从⽽否定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法。
常与排除法结合使⽤。
如下题,代⼊x=0,显然符合,排除AD;代⼊x=-1显然不符,排除C。
选B。
6.正难则反法:从题的正⾯解决⽐较难时,可从选项出发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或从反⾯出发得出结论,在做排列组合或者概率类的题⽬时,经常使⽤。
10.估算法:有些问题,由于题⽬条件限制,⽆法(或没有必要)进⾏精准的运算和判断,此时只。
高中数学函数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函数题的解题技巧高中数学函数题的解题技巧高中数学中的函数是非常难的,很多同学在函数部分都会丢分,那么高中数学函数题型及解题技巧是什么?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数学函数题的解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方法一观察法1.观察函数中的特殊函数;2.利用这些特殊函数的有界性,结合不等式推导出函数的值域方法二分离常数法1.观察函数类型,型如;2.对函数变形成形式;3.求出函数在定义域范围内的值域,进而求函数的值域方法三配方法1.将二次函数配方成;2.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即可求出函数的值域方法四反函数法1.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2.求反函数的定义域;3.利用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的关系即可求出原函数的值域方法五换元法1.第一步观察函数解析式的形式,函数变量较多且相互关联;2.另新元代换整体,得一新函数,求出新函数的值域即为原函数的值域数学函数题解题技巧1.函数值域常见求法和解题技巧函数的值域与最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说来,求出了一个函数的最值,未必能确定该函数的值域,反之,一个函数的值域被确定,这个函数也未必有最大值或最小值.但是,在许多常见的函数中,函数的值域与最值的求法是相通的、类似的.关于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许多方法是类似的,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配方法、换元法、反函数法、判别式法、不等式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数形结合法等,在选择方法时,要注意所给函数表达式的结构,不同的结构选择不同的解法。
2.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及解题策略确定函数的奇偶性,一般先考查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然后判断与的关系,常用方法有:①利用奇偶性定义判断;②利用图象进行判断,若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为奇函数,若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则函数为偶函数;③利用奇偶性的一些常见结论:奇奇奇,偶偶偶,奇奇偶,偶偶偶,偶奇奇,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奇,偶奇奇;④对于偶函数可利用,这样可以避免对自变量的繁琐的分类讨论。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高中数学题例析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高中数学题例析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形式,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且更加灵活地使用各种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高中数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通过几个高中数学题例来具体分析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的方法。
例一: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s,点P在AB上,Q在BC上,PR=QB=s/3,则△PQR 的面积为多少?解析:首先我们可以将已知的情况用图形表示出来,画出正三角形ABC和点P、Q,并连接PQ。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给出的条件进行分析,发现△PQR实际上是一个梯形,因为PR 和QB是平行的,并且分别等于s/3。
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梯形的面积来得到△PQR的面积。
由于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1+S2)×h/2,其中S1和S2分别为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为梯形的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出S1、S2和h的值,然后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最终得到△PQR的面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将抽象的几何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形,然后通过图形的性质和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在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对于解决各种几何问题都有一定的帮助。
例二:已知函数y=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则y=f(x-1)的图像与y=f(x)的图像有怎样的关系?解析:这个问题涉及到函数图像的平移和对称性质,我们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
我们可以先分析y=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出当(x,y)在y=f(x)的图像上时,(-x,y)也在上面。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y=f(x-1)的图像,因为函数中x-1的变化,导致了图像在x轴上的平移,我们可以得出当(x,y)在y=f(x)的图像上时,(x-1,y)在y=f(x-1)的图像上。
也就是说,y=f(x-1)的图像相对于y=f(x)的图像向右平移了1个单位。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高中数学题例析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高中数学题例析正文高中数学题目往往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题目时更是难上加难。
今天我们将通过几个例子来演示如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高中数学题目。
例一:已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其高和面积。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公式得出等边三角形的高和面积,公式如下:1. 等边三角形的高为:sqrt(3)/2*a2. 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sqrt(3)/4*a^2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来验证这两个公式。
我们可以画出等边三角形的图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三角形的高和面积。
解题过程:首先我们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a,然后我们假设高为h。
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到:a^2 = h^2 + (a/2)^2通过这个等式,我们可以求解出h的值,即:h = sqrt(3)/2 * a接着我们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根据公式S=1/2*底*高,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的面积为:S = sqrt(3)/4*a^2。
通过这种数形结合思想,我们不仅验证了等边三角形的高和面积的公式,而且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些公式的意义。
例二:已知梯形的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高为h,求其面积。
解题思路: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a+b)*h/2我们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将梯形拆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然后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来求解梯形的面积。
解题过程:首先我们将梯形拆分成上下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
然后我们分别计算这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的面积,然后相加起来就是梯形的面积。
三角形1的底长为a,高为h,面积为:Sa=1/2*a*h三角形2的底长为b,高为h,面积为:Sb=1/2*b*h矩形的长为(a+b),宽为h,面积为:Sc=(a+b)*h最后将这三个部分的面积相加起来就是梯形的面积,即:S=Sa+Sb+Sc=(a+b)*h/2通过这种数形结合思想,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并且能够灵活地应用到解题过程中。
高中数学快速解题的方法有哪些
高中数学快速解题的方法有哪些做数学题速度慢,不仅会延长平时的作业时间,更会影响在考试中的做题速度。
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数学解题速度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中数学快速解题的七个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数学快速解题的七个方法方法1、在解题的过程中,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一些基本的、常见的问题,前人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和常用的解题程序,只要顺着这些解题的思路,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习题的答案。
方法2、做一道题目时,最重要的就是审题。
审题的第一步就是读题。
读题时要慢,一边读、一边思考,要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含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
很多人并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结果常常会在做题的时候漏掉一些信息,所以在解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审题。
方法3、在做了一定数量的习题后,就会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解题方法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这个时候就需要将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以后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做数学题的速度就会大大提升了。
方法4、做题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所以不能为了解题而解题。
解题时,脑海中的概念越清晰、对公式、定理越熟悉,解题的速度就越快。
所以在解题时,应该先回归课本,熟悉基本内容,理解其正确的含义,接着再做后面的练习。
方法5、有些题目,尤其是几何体,一定要学会画图。
画图是一个把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的过程,会大大降低解题的难度。
很多题目,只要分析图画出来之后,其中的关系就会变得一目了然。
所以学会画图,对于提高解题速度非常重要。
方法6、人对事物的认知总是会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简单的问题做多了,概念清晰了,对解题的步骤熟悉了,解题时就会形成跳跃思维,解题的速度也会大大的提高。
所以在学习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解那些看似简单,却比较重要的习题,来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
随着速度和能力的提高,在逐渐的去增加难度,就会事半方法7、习惯很重要,很多同学做题速度慢就是平时做作业的时候习惯了拖延时间,从而导致了不好的解题习惯。
高中数学答题技巧有哪些_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答题技巧有哪些_解题方法高中数学答题技巧有哪些1、配方法: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3、换元法: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
高中数学答题方法填空题填空题和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有许多共同特点:其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填写解答过程,评分客观、公正、准确等等。
不过填空题和选择题也有质的区别。
首先,表现为填空题没有备选项。
因此,解答时既有不受诱误的干扰之好处,又有缺乏提示的帮助之不足,对考生独立思考和求解,在能力要求上会高一些。
选择题解法多样化:与其他学科比较,“一题多解”的现象在数学中表现突出。
尤其是数学选择题,由于它有备选项,给试题的解答提供了丰富的有用信息,有相当大的提示性,为解题活动展现了广阔的天地,大大地增加了解答的途径和方法。
常常潜藏着极其巧妙的解法,有利于对考生思维深度的考查。
解答题解答题与填空题比较,同属提供型的试题,但也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解答题应答时,考生不仅要提供出最后的结论,还得写出或说出解答过程的主要步骤,提供合理、合法的说明。
填空题则无此要求,只要填写结果,省略过程,而且所填结果应力求简练、概括和准确。
其次,试题内涵,解答题比起填空题要丰富得多。
高中数学52种快速破题方法
高中数学52种快速破题方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快速破解。
这篇文章将介绍52种快速破题方法,帮助你提高数学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1. 简化分式:利用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进行约分,简化计算过程。
2. 因式分解:将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以简化复杂的运算。
3. 公式代入:当遇到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变量可以通过一个已知公式联系时,直接代入计算。
4. 利用图形:如果问题涉及到几何形状,将其绘制成图形有助于解题。
5. 引入辅助线:在几何题中,通过引入辅助线能够推导出更多关系,简化解题过程。
6. 使用二次函数图像:对于最值问题,可以利用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来确定最值的位置。
7. 数列求和:对于数列的求和问题,可以利用数列求和公式或巧妙的变形来简化计算。
8. 分类讨论法:对于某些问题,可以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来解决。
9. 倒推法:从已知结果倒推出有关条件,以确定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10. 利用对称性:在一些几何问题中,利用对称性可以简化证明或者找出另一方面的答案。
11. 分情况讨论:对于某些复杂问题,将其分解成几个简单情况分别讨论,最后合并结果。
12. 利用相似三角形:在几何问题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快速求解各种长度和角度。
13. 数字根法:对于整数运算,可以利用数字根法来判断整除性质和进行简单计算。
14. 观察法:对于一些规律性问题,可以通过观察规律和找出特殊性质来解决。
15. 合并同类项:在多项式计算中,将具有相同变量幂次的项进行合并,简化运算过程。
16. 借位法:在计算过程中,若存在进位或借位,可以通过借位法进行加减运算。
17. 利用轴对称性:通过利用轴对称性,可以简化一些图形问题的证明或计算。
18. 利用余角关系:对于三角函数中的角度关系,可以利用余角关系进行简化运算。
19. 勾股定理:在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确定未知边长。
20. 合理估算:对于某些题目,可以通过合理估算来获得近似的结果,以缩小解题范围。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高中数学题例析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巧解高中数学题例析例题1: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ngle B=90^\circ, AB=3, BC=4.过点B画高BD交AC于点D,求\bigtriangleup ABD的面积。
解析: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勾股定理知道AC=5。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S_{\bigtriangleup ABC}=\frac{1}{2}\times 3\times 4=6。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直角三角形ABC在AC上的高BD,可以用\frac{1}{2}AB\times BC=6可以得到BD=1.5。
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bigtriangleup ABD的面积,S_{\bigtriangleup ABD}=\frac{1}{2}\times 3\times 1.5=2.25。
\bigtriangleup ABD的面积为2.25。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我们可以用较为简洁的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我们更清晰地理解题目,找到更加直观的解法。
例题2:已知f(x)=x^2+bx+c是一个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且f(2)+f(3)=26,f(4)=19,求b,c的值。
解析: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函数值的计算得到f(2)=4+2b+c,f(3)=9+3b+c,f(4)=16+4b+c。
由f(2)+f(3)=26可得13+5b+2c=26,所以5b+2c=13。
由f(4)=19可得16+4b+c=19,所以4b+c=3。
通过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b=5,c=3。
例题3: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frac{1}{2},长轴的长为8,求其短轴的长。
解析: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进行分析。
椭圆的离心率定义为e=\frac{\sqrt{a^2-b^2}}{a},其中a为长轴的长,b为短轴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具体解题方法有:代入法 直接法 定义法 向量坐标法 查字典法 挡板模型法 等差中项法 逆向化法 极限化法 整体化法 参数法 交轨法 几何法 弦中点轨迹求法 比较法 基本不等式法 以题攻题法综合法 分析法 放缩法 反证法 换元法 构造法 数学归纳法 配方法 判别式法序轴标根法 向量平行法 向量垂直法 同一法 累加法 累乘法 倒序相加法 分组法 公式法错位相减法 裂项法 迭代法 角的变换法 公式的变形及逆用法 降幂法 升幂法 “1”的代换法引入辅助角法 三角函数线法 构造对偶式法 构造三角形法 估算法 待定系数法 特殊优先法先选后排法 捆绑法 插空法 间接法 筛选法(排除法) 数形结合法 特殊值法回代法(验证法) 特殊图形法 分类法 运算转换法 结构转换法 割补转换法 导数法象限分析法 补集法 距离法 变更主元法 差异分析法 反例法 阅读理解法 信息迁移法类比联想法 抽象概括法 逻辑推理法 等价转化法 根的分布法 分离参数法 抽签法随机数表法高中数学活解方法一、代入法若动点),(y x P 依赖于另一动点),(00y x Q 而运动,而Q 点的轨迹方程已知(也可能易于求得)且可建立关系式)(0x f x =,)(0x g y =,于是将这个Q 点的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或求得)曲线的方程,化简后即得P 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法,又称转移法或相关点法。
【例1】(广东高考题)已知曲线C :2x y =与直线l :02=+-y x 交于两点),(A A y x A 和),(B B y x B ,且B A x x <,记曲线C 在点A 和点B 之间那一段L 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 .设点),(t s P 是L 上的任一点,且点P 与点A 和点B 均不重合.若点Q 是线段AB 的中点,试求线段P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巧解】联立2x y =与2+=x y 得2,1=-=B A x x ,则AB 中点)25,21(Q , 设线段PQ 的中点M 坐标为),(y x ,则225,221ty s x +=+=, 即252,212-=-=y t x s ,又点P 在曲线C 上, ∴2)212(252-=-x y 化简可得8112+-=x x y ,又点P 是L 上的任一点,且不与点A 和点B 重合,则22121<-<-x ,即4541<<-x , ∴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4541<<-x ). 【例2】(江西高考题)设),(00y x P 在直线m x =)10,(<<±≠m m y 上,过点P 作双曲线122=-y x 的两条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定点M )0,(1m 。
过点A 作直线0=-y x 的垂线,垂足为N ,试求AMN ∆的重心G 所在的曲线方程。
【巧解】设1122(,),(,)A x y B x y ,由已知得到120y y ≠,且22111x y -=,22221x y -=,(1)垂线AN 的方程为:11y y x x -=-+,由110y y x x x y -=-+⎧⎨-=⎩得垂足1111(,)22x y x y N ++,设重心(,)G x y 所以11111111()321(0)32x y x x m x y y y +⎧=++⎪⎪⎨+⎪=++⎪⎩ 解得1139341934x y m x y x m y ⎧--⎪=⎪⎪⎨⎪-+⎪=⎪⎩ 由22111x y -= 可得11(33)(33)2x y x y m m--+-= 即2212()39x y m --=为重心G 所在曲线方程 巧练一:(江西高考题)如图,设抛物线2:x y C =的焦点为F ,动点P 在直线02:=--y x l 上运动,过P 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PA 、PB ,且与抛物线C 分别相切于A 、B 两点.,求△APB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巧练二:(全国高考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个以)3,0(1-F 和)3,0(2F 为焦8 11 2 + - =2 x x y点、离心率为23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 ,动点P 在C 上,C 在点P 处的切线与x 、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且向量OB OA OM +=,求点M 的轨迹方程二、直接法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确定选择支的方法叫直接法。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试题来看,绝大大部分选择题的解答用的是此法。
但解题时也要“盯住选项特点”灵活做题,一边计算,一边对选项进行分析、验证,或在选项中取值带入题设计算,验证、筛选而迅速确定答案。
【例1】(全国高考题)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C 的右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3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
若FB AF 4=,则C 的离心率为( )(A )56 (B )57 (C )58 (D )59 【巧解】设),(11y x A ,),(22y x B ,)0,(c F ,由FB AF 4=,得),(4),(2211y c x y x c -=--∴214y y -=,设过F 点斜率为3的直线方程为c y x +=3, 由⎪⎩⎪⎨⎧=--+=03222222b a y a x b c y x 消去x 得:032)3(42222=++-b y c b y a b , ∴⎪⎪⎩⎪⎪⎨⎧-=--=+224212222133)3(36a b b y y a b c b y y , 将 214y y -=代入得⎪⎪⎩⎪⎪⎨⎧-=---=-224222222334)3(363a b b y a b c b y 化简得 ⎪⎪⎩⎪⎪⎨⎧--=-=)3(43)3(32224222222a b b y a b c b y ,∴)3(43)3(3422422224a b b a b c b --=-, 化简得:)3(9)3(916222222a c a b a c +-=-=,∴223625a c =,25362=e ,即56=e 。
故本题选(A )【例2】(四川高考题)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满足13)2()(=+⋅x f x f ,若2)1(=f ,则=)99(f ( )(A )13 (B )2 (C )213 (D )132 【巧解】∵)(13)2(x f x f =+,∴)()(1313)2(13)4(x f x f x f x f ==+=+ ∴函数)(x f 为周期函数,且4=T ,∴213)1(13)3()3244()99(===+⨯=f f f f 故选(C )巧练一:(湖北高考题)若),1()2ln(21)(2+∞-++-=在x b x x f 上是减函数,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C .]1,(--∞D .)1,(--∞巧练二:(湖南高考题)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2,AD=,3AA 1=1,则顶点A 、B 间的球面距离是( )A .π22B .π2C .22πD .42π三、定义法所谓定义法,就是直接用数学定义解题。
选择题的命题侧重于对圆锥曲线定义的考查,凡题目中涉及焦半径、通径、准线、离心率及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等问题,用圆锥曲线的第一和第二定义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例1】(福建高考题)过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450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长为8,则=p . 【巧解】依题意直线AB 的方程为2p x y -=,由⎪⎩⎪⎨⎧=-=pxy p x y 222消去y 得: 04322=+-p px x ,设),(11y x A ,),(22y x B ,∴p x x 32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
2||2p x BF +=,2||1p x AF +=,∴84||21==++=p p x x AB ,∴2=p , 故本题应填2。
【例2】(山东高考题)设椭圆C 1的离心率为135,焦点在x 轴上且长轴长为26. 若曲线C 2上的点到椭圆C 1的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8,则曲线C 2的标准方程为( )(A )1342222=-y x (B )15132222=-y x(C )1432222=-y x (D )112132222=-y x 【巧解】由题意椭圆的半焦距为5=c ,双曲线2C 上的点P 满足|,|8||||||2121F F PF PF <=- ∴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其中5=c ,4=a ,∴3=b ,故双曲线方程为1342222=-y x ,∴选(A )巧练一:(陕西高考题)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过F 1作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M 点,若MF 2垂直于x 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6B .3C .2D .33 巧练二:(辽宁高考题)已知点P 是抛物线x y 22=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0,2)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A )217 (B )3 (C )5 (D )29四、向量坐标法向量坐标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坐标化,把长度之间的关系转化成坐标之间的关系,使问题易于解决,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问题的数学本质。
在解题实践中若能做到多用、巧用和活用,则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自己的解题智慧,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广东高考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 若AC =a ,BD =b ,则AF =( )A .41a +21bB .32a +31bC .21a +41b D .1a +2b 【巧解】如图所示,选取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则)0,2(B ,)2,2(C ,)2,0(D ,)1,1(O ,)23,21(E ,∴直线AE 的方程为x y 3=,联立⎩⎨⎧==23y x y 得)2,32(F ∴)2,32(=AF ,设BD y AC x AF +=,则)22,22()2,2()2,2(y x y x y x AF +-=-+= ∴⎪⎩⎪⎨⎧=+=-2223222y x y x 解之得32=x ,31=y ,∴b a BD AC AF 31323132+=+=,故本题选B 【例2】已知点O 为ABC ∆内一点,且=++OC OB OA 320,则AOB ∆、AOC ∆、BOC ∆的面积之比等于( )A .9:4:1B .1:4:9C .3:2:1D .1:2:3【巧解】不妨设ABC ∆为等腰三角形,090=∠B 3==BC AB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点)0,0(B )3,0(A ,)0,3(C ,设),(y x O , ∵=++OC OB OA 320,即0,0(),3(3),(2)3,(=--+--+--y x y x y x ∴⎩⎨⎧==3696y x 解之得23=x ,21=y ,即)21,23(O ,又直线AC 的方程为03=-+y x ,则点O 到直线AC 的距离2211|32123|22=+-+=h ,∵23||=AC ,因此49||||21=⋅=∆x AB S AOB ,43||||21=⋅=∆y BC S BOC ,23||21=⋅=∆h AC S AOC ,故选C 巧练一:(湖南高考题)设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BC 、CA 、AB 上的点,且,2,2EA CE BD DC ==BC CF BE AD FB AF 与则++=,2( )A .反向平行B .同向平行C .互相垂直D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巧练二:设O 是ABC ∆内部一点,且OB OC OA 2-=+,则AOB ∆与AOC ∆面积之比是 .五、查字典法查字典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我们用类似“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数字排列问题中数字比较大小的问题,避免了用分类讨论法时容易犯的重复和遗漏的错误,给人以“神来之法”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