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第二章
中药化学讲义第二章-糖类
CH2OH
D-葡萄糖
甲基五碳醛糖 六碳醛糖
CH2OH
D-果糖 六碳酮糖
单糖在水溶液中形成半缩醛环状结构,即成呋 喃糖和吡喃糖。 具有六元环结构的糖——吡喃糖(pyranose) 具有五元环结构的糖——呋喃糖(furanose)
CHO CH2OH
O
~
D-葡萄糖
糖处游离状态时用Fischer式表示 苷化后成环用Haworth式表示
的甲壳素;分子呈直链型,不溶于水; • 为动植物储存养料:如淀粉、肝糖元等;分子多为支链型
分子,可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可经酶催化水解释放单糖 以供应能量。
据单糖的种类分为:
• 均多糖(homosaccharide):由一种单糖组成。如:葡聚糖。 • 杂多糖(heterosaccharide):如:葡萄甘露聚糖。
⑹在构象相同的糖中: a键(竖键)-OH多则易水解。 ⑺芳香属苷较脂肪属苷易水解。
如:酚苷 > 萜苷、甾苷 ⑻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
( e > a ) (横键易质子化)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
( a > e ) (苷的不稳定性促使其易水解)
(二)乙酰解反应
目的:确定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1.常用试剂:醋酐 + 酸 2.反应条件:一般是在室温放置数天。 3.反应机理:
O glc
CH2OH
O glc COCH3
③ 酯苷 苷元中羧基与糖缩合而成的苷,其苷键既有缩醛 性质又有酯的性质,易为稀酸和稀碱所水解。
R=H 山慈菇苷 A 水解 R=H 山慈菇内酯 A
R=OH山慈菇苷 B
R=OH 山慈菇内酯 B
HO
O OH HO
HO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二章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二章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第二章)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药化学》复习笔记的第二章,希望可以帮助到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复习备考。
第二章生物碱第一节基本内容一、生物碱的定义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为主)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生物碱分子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内,大多呈碱性。
一般具有生物活性。
二、生物碱在动、植物界的分布和存在情况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植物界,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是:①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在高等植物中,如毛莨科、防已科、茄科、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
②极少数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物中,如烟碱存在于蕨类植物。
③科属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常含有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
④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多数集中分布在某一部分或某些器官。
三、生物碱的分类及结构特征生物碱的分类方法主要有3种,按植物来源、生源途径和基本母核的结构类型分类。
(一)吡啶类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结构简单,很多呈液态。
代表物有:槟榔碱、槟榔次碱,烟碱、苦参碱等。
(二)莨菪烷类生物碱(三)异喹啉类生物碱1.简单异喹啉类2.苄基喹啉类(1)1-苄基异喹啉类:代表物有朴碱等。
(2)双苄基异喹啉类:代表物有汉防已碱等。
(3)原小檗碱类:代表物有小檗碱、延胡索乙素等。
(四)吲哚类生物碱代表物有吴茱萸碱、马钱子碱、长春碱、长春新碱、利血平等。
(五)有机胺类生物碱代表物有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等。
第二节理化性质一、性状形态多数生物碱呈结晶形固体,有些为晶形粉末状;少数生物碱为液体状态,这类生物碱分子中多无氧原子,或氧原子结合为酯键,如烟碱、槟榔碱等;个别具有挥发性(麻黄碱)、具有升华性(咖啡因、川芎嗪)。
味道大多数生物碱具苦味,少数生物碱具有其他味道,如甜菜碱具有甜味。
颜色绝大多数生物碱无色或白色,仅少数具有较长共轭体系结构的生物碱呈不同颜色。
如小檗碱为黄色,药根碱为红色。
二、旋光性生物碱的旋光性受溶剂、pH等因素的影响。
《中药化学》习题集解析
中化习题第二章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有效成分是指(D)A.需要提纯的成分B.含量高的成分C.一种单体化合物D.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2.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时(B)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3.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时( D)A.生物碱盐B.苷C.鞣质D.多糖4.全部为亲水性溶剂的是( A)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乙酸乙酯、乙醇、甲醇5.全部为亲脂性溶剂的是( D)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6.能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A )A.乙醇B.乙醚C.正丁醇D.三氯甲烷7.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B)A.乙醇B.乙醚C.丙酮D.甲醇8.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A.苯B.乙醚C.三氯甲烷D.石油醚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A )A.乙酸乙酯B.乙醇C.水D.甲醇10.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D )。
A.石油醚B.苯C.氯仿D.丙酮11.下列溶剂中亲脂性最强的是( A )。
A.Et2OB.EtOAcC.MeOHD.EtOH12.在浓缩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不能除去的成分是(D )A.淀粉B.树胶C.粘液质D.树脂13.在醇提取的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 C )A.树胶B.蛋白质C.树脂D.鞣质14.从中药中提取化学成分最常用的方法是(A )A.溶剂法B.蒸馏法C.升华法D.超临界萃取法15.以乙醇为提取溶剂,不能用的方法是(D )A.回流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16.提取含淀粉多的中药宜用(B)A.回流法B.浸渍法C.煎煮法D.连续回流法17.从中药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用( B)A.回流法B.渗漉法C.蒸馏法D.煎煮法18.从中药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宜用( C )A.回流法B.渗漉法C.水蒸气蒸馏法D.煎煮法19.热提法中用有机溶剂且用量较多的是(B )。
A.煎煮法B.回流提取法C.连续提取法D.渗漉法20.提取蛋白质一般可采用( C )。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化学
第二章 生物碱
第二章 生物碱
二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生物碱的性状、味道和旋光性 小分子生物碱和液态生物碱(如:烟碱、槟榔碱)有挥发性。 个别具有升华性(咖啡因、川芎嗪)。
2.游离生物碱和生物碱盐的溶解性 亲水性生物碱————季铵型生物碱(厚朴碱);具有半极性的NO配位
键的生物碱(氧化苦参碱);小分子生物碱(麻黄碱、烟碱);酰胺碱 (秋水仙碱、咖啡碱);易溶于水和酸水,醇。
苷的提取分离 结构测定 NMR,分子旋光差法
苦杏仁苷
第三章 糖和苷
单选题 1.下列化合物最容易被酸水解的苷是 A.2-氨基六碳糖 B.六碳糖 C.七碳糖 D.甲基五碳糖 E.糖醛酸 2.确定苷键构型可采用 A.乙酰解反应 B.分子旋光差(Klyne法) C.弱酸水解 D.碱水解 E.强酸水解
第四章 醌类
第十一章 其他成分
一、鞣质 分类、除去鞣质的方法、还原性
二、桂皮酸 分类及举例
三、有机酸 金银花——绿原酸(极性大)
第十一章 其他成分
配伍选择题 A.冷热处理法 B.石灰法 C.铅盐法 D.明胶法 E.溶剂法 1.使鞣质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的除鞣质方法是 2.使鞣质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水不溶物的除鞣质方法是 3.利用鞣质与碱成盐后难溶于醇这一性质的除鞣质方法是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呈橘红色斑点)
纸色谱常用于水溶性生物碱、生物碱盐和亲脂性生物碱的分离检识。
气相色谱主要适用于挥发性生物碱的分析,如麻黄生物碱、烟碱等
第二章 生物碱
四 实例 1.苦参
极性:氧化苦参碱>羟基苦参碱>苦参碱。(均属于双稠哌啶类) 生物活性总碱消肿利尿、抗肿瘤、抗病原体、抗心律失常等。 2.麻黄 有机胺类,以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主 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不易和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麻黄碱的 碱性<伪麻黄碱;草酸麻黄碱难溶于水,草酸伪麻黄碱易溶于水。盐酸麻 黄碱难溶于氯仿,盐酸伪麻黄碱易溶于氯仿。 显色
中药化学第二章
2.水溶性色素:主要为醌类及黄酮类成分。此类成分多与糖成苷,故溶于水、甲醇、乙 醇,不溶或难溶于CHCl3.Et2O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七)鞣质 为一类复杂的可与蛋白质形成水不溶性沉淀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又称单宁或鞣 酸。植物界分布广泛,一般为无定形粉末(极少结晶),可溶水、EtOH、Me2CO、 Et2O-EtOH、EtOAc,不溶于乙醚,氯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可与蛋白质、重金属盐、 多种生物碱盐、钙盐等生成水不溶性沉淀。 鞣质有一定的收敛、抑菌、止血、止泻作用,但除提取制革用或某种抑菌用鞣质外, 多作无效成分除去(加明胶,氨水调pH值,聚酰胺吸附等)。 (八)生物碱 为一类生物体(早期主要指植物)存在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多为结晶,多具碱性,多 能与酸成盐。游离生物碱多不溶或难溶于水,溶于EtOH、Me2CO、Et2O、CHCl3、苯等有机 溶剂。生物碱盐多溶于水、,不溶或难溶于Et2O、CHCl3、苯等有机溶剂。多具有较强的生
现也被称为桂皮酸途径(cinnamic acid phthway),具有C6-C3及C6-C1基本结构的 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等化合物由这一途径衍化生成,如。
(四)
氨基酸途径(amino acid pathway)
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五)复合途径
许多二次代谢产物由上述生物合成的复合途径生成。如查耳酮类、二氢黄酮类化合 物的A环和B环分别由乙酸-丙二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生成。某些萜类生物碱则来自甲戊二 羟酸途径及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二酸复合途径。
二、 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据有关文献统计,地球上发现的植物有27万种,从中分离出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近10 万个(包括部分合成衍生物),植化学家们在对这些浩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测 定和分类时发现,同科属的植物往往含有相同或相近结构的化合物,而同种结构类型化 合物的基本碳架中则存在着相同结构单位,例如
中药化学第二章溶剂提取法
[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强弱顺序表]
亲水性增强
——————————————————————————————————
石油醚 ﹤苯 ﹤ 乙醚 ﹤ 氯仿 ﹤乙酸乙酯 ﹤ 正丁醇 ﹤丙酮 ﹤乙醇 ﹤ 甲醇﹤ 水 ——————————————————————————————————
亲脂性增强
[增溶现象]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有的成分具有增溶作用,由于相互 影响,增大了某些成分的溶解度。如中药的水提取液未必都 是水溶性成份。另有时又能相互作用生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提 取不出来。这一现象在复方中提取更为突出,应引起注意。 如:含某些生物碱的中药与甘草混合用水提取,其水提取溶 液中,生物碱和甘草酸的含量都降低,是由于甘草酸与生物 碱生成了沉淀。
声波处理提高提取效率。
渗漉法
水和醇 室温提取不易破坏成分,溶剂用量较多, 设备简单,保持较高浓 操作繁琐 度差提取效率高。
方法 煎煮法
回流法 连续回流
法
常用 溶剂 水
有机 溶剂 有机 溶剂
优点 设备简单,提取较全 面
加热提取效率较高
保持较高浓度差提取 效率高,操作简便, 溶剂用量少
缺点
不适合提取含淀 粉或黏液质多的 药材,提出的水 溶性杂质多,水 提液易发霉
操作简便,但提取时间 长、溶剂用量大,提取效 率不高。水为溶剂易发 霉、变质,必要时需加适 量的防腐剂。
渗漉法 水、乙醇 渗漉装置
适宜对热不稳定且易 由于有较大的浓度差,提 分解的成分的提取 取效率较高。但溶剂用量
大,操作较繁。
煎煮法 水
砂锅、铝锅 对含挥发性及遇热不 本法简便易行,提取效率
我是最常用的!
中药化学
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药化学2研究方法 PPT资料共73页
粉碎——闷润——渗漉——回收溶剂 (3)煎煮法:
粗粉或饮片加水闷润、煮沸、过滤,浓 缩。 (4)回流提取法:
有机溶剂、水浴加热回流 (5)连续回流提取法:
索氏提取器、有机溶剂、水浴加热回流
提取方法 浸渍法
渗漉法
特点
适用成分
(1)不加热 (2)时间长、效率低
(1)遇热易破坏 (2)挥发性成分 (3)含多糖较多的中药
* 溶剂系统的选择原则:
(1)两相溶剂不相混溶; (2)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 系数差别越大越好;
(3)分离酸碱两性化合物时,缓冲液是很 好的溶剂。
* 操作注意:
(1)最好先将两相溶剂相互饱和。 (2)欲分离混合物的浓度不宜过高。
(3)防止乳化(加热、盐析、离心破乳)
(二)沉淀法
原理:加入某些试剂后使某些成分溶解度降 低;与某些试剂生成沉淀(可逆)。
(一)按物质基本类型分:有机物、无机物。
(二)按元素组成、结构母核分:生物碱、黄酮、 苷、醌、甾、萜、苯丙素类等。
(三)按酸碱性分:酸性、碱性、中性。 (四)按溶解性分:非极性(亲脂性)、中极性、
极性(亲水性)
(五)按活性分: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具有生物活性,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 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的单体化 合物,称为有效成分。
(2)分子中非极性部分越大,碳链越长或 结构越大,则亲脂性越强。
(3)结构母核相同的成分,分子中功能基 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 则整个分子的极性越大,亲水性越强。
5、操作方法 浸渍法 渗漉法
溶剂提取的方法 煎煮法 回流提取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
(1)浸渍法: 药材粗粉加溶剂反复浸渍、过滤,减
第 二 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液-液分配色谱(分配原理)
类型 固定相 流动相 应 用 正相色谱 水 > BAW系统 极性、中极性物质分离 (以PPC为例) 反相色谱 ODS < 甲醇-水、乙腈-水 最广泛,非极性、中极性 各类物质的分离
加压液相色谱
类型 压 力(Pa) 分析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 > 20.2 ×105 制备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 中压液相色谱 ( MPLC ) 5.05~20.2 ×105 低压液相色谱 ( LPLC ) <5.05 ×105 快速色谱 约2.02 ×105 分离规模 1mg左右 > 5mg > 100mg 10mg~1g > 10mg
除去多糖、 蛋白质外 的大多数 化学成分 均可
亲脂性有机溶剂 对化合物溶解选择性较强, 水溶性杂质少、易纯化 , 游离生物碱 回流法 挥发性大、易燃烧、有毒 , 苷元 连续回流法 价格昂贵,对提取设备要求高, 某些苷类 穿透力较弱,提取时间长, 作为提取溶剂不常用。 乙醚 bp. 35℃,极易燃 氯仿 bp. 61℃、d 1. 480,不易燃,毒性大 对生物碱溶解性好 苯 bp. 80.1℃,毒性大 石油醚 沸程 30~60℃、60~90℃、90~120℃ 脱脂、脱色常用 于甲醇、乙醇不能任意混溶
分 配 系 数 ( ) 差 异
K
溶解度差异
溶 解 度 差 异
溶剂沉淀法 水提醇沉法(水/醇法) 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 醇提水沉法(醇/水法) 除去树脂、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 醇/醚(丙酮)法 皂苷的纯化(除去脂溶性杂质) 酸/碱法 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碱/酸法 酸性成分(如苷元)的分离纯化 试剂沉淀法 钙、钡、铅盐沉淀法 酸性成分的分离 生物碱沉淀试剂沉淀法 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结晶及重结晶 化合物的进一步精制
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第二章2(3)色谱分离技术
浓缩
柱层析操作(跑柱子)
二)、薄层色谱
粒径 5~40 m
1.吸附剂
硅胶
硅胶H 硅胶G 硅胶GF254 硅胶HF254
常用
氧化铝 硅藻土
聚酰胺
微晶纤维素
想一想 H、G、F各代表何种意思?试解释硅胶HF365?
种类
玻璃板 塑料膜
厚度 2mm
规格
5cm×20cm 10cm×10cm 10cm×15cm
紫外分析仪(三用)
6.检视装置
摄像设备
薄层色谱扫描仪(CS9301型)
7、操作技术
分类 自制薄层板
无黏合剂 含黏合剂
10%~15%煅石膏
0.2%~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 溶液
1.薄层板 制备
市售薄层 板
操作方法
普通薄层板(玻璃、聚酰胺薄膜和铝基)
分类
高效薄层板(固定相粒径为5~7 )um
操作方法
临用前一般应在110℃活化30分钟。聚酰胺薄膜不需活 化。铝基片薄层板和聚酰胺薄膜可根据需要剪裁
制板操作方法
• 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水 溶液)在研钵中沿同一方向研磨混匀,去除 表面的气泡后,置玻璃板上使涂布均匀,或 倒入涂布器(见图8-14)中,在玻板上平稳 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涂层厚度为0.2mm~ 0.3 mm),取涂好的薄层板,置水平台上于室 温下晾干后,在110℃活化30分钟,立即置于 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备用 。
薄层色谱(TLC) 纸色谱(PC) 薄膜色谱(TFC)
一、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 的吸附能力的差别而实现分离的一类色谱。
硅胶
氧化铝 活性炭 聚酰胺
吸附原理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碱 性化合物
中药化学课件
中药化学
11
二、分离精制方法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酸碱溶剂法
1.溶剂法
溶剂分配法
➢ 系统溶剂萃取法 ➢ 逆流分溶法(CCD) ➢ 液滴逆流色谱(DCCC)
破坏乳化的方法有:
(1)加热敷;(2)将乳化层抽滤;(3)长时间 放置(24小时以上)。
对杂质或冷热时都溶解,或冷热时都不溶解。
(2)与被结晶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
(3)沸点不宜太高。
中药化学
30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七)色谱分离法
分配色谱
吸附色谱
离子交换 色谱
凝胶过滤 色谱
大孔树脂 色谱
中药化学
31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1、吸附色谱
硅胶 氧化铝:极性吸附 活性炭:非极性吸附 聚酰胺:氢键吸附 (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 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
中药化学
23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 优点: 1)不需固体载体; 2)样品无吸附消耗,无污染,无脱尾现象,且可以定量
回收。适用于皂苷、生物碱、酸性成分、蛋白质、糖 类的分离精制。 ➢ 缺点: 1)需要特定的设备; 2)处理样品量小。
中药化学
24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二)沉淀法
石油醚
中药化学
极性小
5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2)常用溶剂的特点 ➢ 氯仿(相对密度1.48 g/cm3 )比水重,沸点61.7℃,
易挥发。 ➢ 石油醚,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化学总结 第二章:生物碱
第二章 生物碱第一节 基本内容一、生物碱的定义生物碱(Alkaloids )指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
大多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原子结合在环内(特例:有机胺类生物碱N 原子不在环内);多呈碱性,可与酸成盐;多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一般来说,除氨基酸、氨基糖、肽类、蛋白质、核酸、核苷酸以及含氮维生素等动、植物体必需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外,其他含氮有机化合物均可视为生物碱。
二、生物碱的分布植 物 类 型 科 属双子叶植物(多见,已知有50多个科的120多个属)如毛茛科(黄连属黄连,乌头属乌头、附子)、防己科(汉防己、北豆根)、罂粟科(罂粟、延胡索)、茄科(曼陀罗属洋金花、颠茄属颠茄、莨菪属莨菪)、马钱科(马钱子)、小檗科(三棵针)、豆科(苦参属苦参、槐属苦豆子)、芸香科吴茱萸属(吴茱萸)等单子叶植物 如石蒜科、百合科(贝母属的川贝母、浙贝母)、兰科等裸子植物 如麻黄科、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松柏科等低等植物 如烟碱存在于蕨类植物中,麦角生物碱存在于菌类植物中地衣、苔藓类植物中仅发现少数简单的吲哚类生物碱。
藻类、水生类植物中未发现生物碱。
宝马别逗罂粟(毛茛科、马钱科、茄科、豆科、罂粟科)防己终于小破(防己科、吴茱萸属、小檗科)存在形式:①酰胺形式;②游离形式:少数极弱碱,如那可丁;③有机酸盐形式:绝大多数生物碱,如柠檬酸盐、草酸盐、酒石酸盐、琥珀酸盐等;④无机酸盐形式:少数盐酸生物碱,如盐酸小檗碱、硫酸吗啡等;⑤极少数以N-氧化物、生物碱苷等形式存在。
三、生物碱的分类及结构特征(一)吡啶类生物碱此类生物碱多来源于赖氨酸,是由吡啶或哌啶衍生的生物碱,其结构简单,数量较少,主要有两种类型。
1.简单吡啶类此类生物碱分子较小,结构简单,很多呈液态。
如槟榔中的槟榔碱、槟榔次碱,烟草中的烟碱,胡椒中的胡椒碱等。
2.双稠哌啶类由两个哌啶环共用一个氮原子稠合而成的杂环,具喹喏里西啶的基本母核。
主要分布于豆科、石松科和千屈菜科。
中药化学各章节重点知识
第一章绪论1、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部位: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3、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1、各类化合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乙酸—丙二酸途径:合成脂肪酸类、分类、醌类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萜类、甾类莽草酸途径:具有C6-C3及C6-C1基本结构的化合物氨基酸途径:生物碱符合途径2、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1)溶剂的选择(相似相容)溶剂的极性: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2)提取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提取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难溶于水的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其他方法:升华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压榨法3、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致方法溶剂法:酸碱溶剂法(酸碱性的不同)溶剂分配法(分配系数不同):分离极性大的—正丁醇-水极性中等的—乙酸乙酯-水极性小的—氯仿(乙醚)-水沉淀法(可逆):专属试剂沉淀法、分级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沸点不同)膜分离法升华法结晶法:化合物由非晶形经过结晶操作形成有晶形的过程称为结晶。
结晶溶剂的选择:a 对被溶解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不同应有显著差别b 与被结晶的成分不产生化学反应a 沸点适中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队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活性炭—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氨基酸、糖、苷)聚酰胺(氢键)―用于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蒽醌类、鞣质)a 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溶质极性大,吸附力强;溶剂极性大,洗脱力强b 活性炭位非极性吸附剂(2)凝胶果绿色谱(分子筛原理)(3)离子交换色谱(混合物中各成分分解离度)(4)大孔树脂色谱(5)分配色谱(分配系数):正相: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分离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反相: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分离非极性及中等极性物质)固定相:十八硅基硅烷、C8键合相流动相:甲醇-水、乙睛-水4、中药有效成分的理化鉴定(1)物理常数的测定:熔点、沸点、比旋度、折光率、比重(2)分子式的确定(3)化合物的结构骨架语官能团的确定5、中药有效成分的波谱测定(1)IR:功能基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2)UV:判断共轭体系中取代基的位置、种类、数目(3)氢核磁共振:质子类型、氢分布、核间关系炭核磁共振:质子类型、炭分布、核间关系二维核磁共振:化学结构间不同位置H之间的关系(4)MS:确定化合物分子量、元素组成以及由裂解碎片检测官能团、辨认化学合物类型、推导碳骨架(5)旋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确定某些官能团在手性分子中的位置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一)糖类化合物1、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2、糖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3、结构类型:Fischer式(C1-OH与原C5或C4-OH):相对构型—顺式为α,反式为β绝对构型--向右为D型,向左为L型Haworth式(C1-OH与C5或C4上取代基之间的关系):相对构型--同侧为β,异侧为α绝对构型--向上为D型,向下为L型(二)苷类化合物1、苷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苷元—苷中的非糖部分苷键—苷中的苷元与糖之间的化学键苷键原子—苷元上形成苷键以连接糖的原子2、苷的分类1)按苷键原子分类:氧苷、氮苷、硫苷、碳苷(溶解度小,难溶于水)氧苷:苷元通过氧原子和糖相连接而成的苷醇苷--是通过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成的苷。
《中药化学》习题集
中化习题第二章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有效成分是指(D)A.需要提纯的成分B.含量高的成分C.一种单体化合物D.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2.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时(B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3.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时( D )A.生物碱盐B.苷C.鞣质D.多糖4.全部为亲水性溶剂的是( A )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乙酸乙酯、乙醇、甲醇5.全部为亲脂性溶剂的是( D )A.甲醇、丙酮、乙醇B.正丁醇、乙醚、乙醇C.正丁醇、甲醇、乙醚D.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6.能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A )A.乙醇B.乙醚C.正丁醇D.三氯甲烷7.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B )A.乙醇B.乙醚C.丙酮D.甲醇8.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A.苯B.乙醚C.三氯甲烷D.石油醚9.极性最弱的溶剂是(A )A.乙酸乙酯B.乙醇C.水D.甲醇10.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D )。
A.石油醚B.苯C.氯仿D.丙酮11.下列溶剂中亲脂性最强的是( A )。
A.Et2OB.EtOAcC.MeOHD.EtOH12.在浓缩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不能除去的成分是(D )A.淀粉B.树胶C.粘液质D.树脂13.在醇提取的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 C )A.树胶B.蛋白质C.树脂D.鞣质14.从中药中提取化学成分最常用的方法是(A )A.溶剂法B.蒸馏法C.升华法D.超临界萃取法15.以乙醇为提取溶剂,不能用的方法是(D )A.回流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16.提取含淀粉多的中药宜用(B)A.回流法B.浸渍法C.煎煮法D.连续回流法17.从中药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用( B )A.回流法B.渗漉法C.蒸馏法D.煎煮法18.从中药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宜用( C )A.回流法B.渗漉法C.水蒸气蒸馏法D.煎煮法19.热提法中用有机溶剂且用量较多的是(B )。
《中药化学》章节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 中药化学是一门( ),主要运用()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的学科。
2.中药方剂各组成药味的有效成分之间通过配伍最有可能出现的物理变化是()的改变,从而对()产生相应的影响。
3.对中药的化学成分与中药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研究也总结出一些初步规律。
如以辛味药为例,辛味药含()成分者最多,其次是()。
第二章一般研究方法一、指出下列各物质的成分类别1. 纤维素2. 酶3. 淀粉4. 维生素C5. 乳香6. 五倍子7. 没药8. 肉桂油9. 苏藿香 10.蓖麻油 11.阿拉伯胶 12.明胶13.西黄芪胶 14.棕榈蜡 15.芦荟 16.弹性橡胶17.松脂 18.花生油 19.安息香 20.柠檬酸21.阿魏酸 22.虫白蜡 23.叶绿素 24.天花粉蛋白二、解释下列概念1. 中药化学2.层析法3. 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4. 双向展开5. 单体、有效部位6. Rf值7. 硅胶G、硅胶H、硅胶GF254 8. 相似相溶原理9. 降活性氧化铝、Sephadex G25 10.树胶、树脂11.UV、IR、NMR、MS、 12.植物色素、鞣质13.酸价、碘价、皂化价、酯价 14.脂肪酸与脂肪油、蜡15.渗漉法 16.逆流连续萃取法17.萃取法 18.结晶、重结晶、分步结晶19.液滴逆流分配法、逆流分配法 20.盐析、透析21.脱脂 22.升华法、水蒸气蒸馏法23.梯度洗脱 24. mp、bp、[α]D25.干柱层析三、问答题1. 将下列有机溶剂按亲水性强弱顺序排列:乙醇、环己烷、正丁醇、丙酮、氯仿、乙醚、乙酸乙酯、苯2. 溶剂提取法选择溶剂的依据是什么?水、乙醇、苯各属于什么溶剂,优缺点是什么?3. “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淀法”各除去什么杂质?保留哪些成分?4. 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哪些成分的提取?5. 如何消除萃取过程中的乳化现象?四、填空题1. 层析法按其基本原理分为①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
第二章提取、分离、鉴定教学提纲
三七的水提液 MgSO4 至饱和 (三七皂苷乙)
(三)简单萃取法(simple extraction)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 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分离效率越高。
纳滤 反渗透
1-10nm ≤1nm
去除分子量为 3000-1000 的小分子物质,集 浓缩与透析于一体。
仅透过小分子溶剂,截留无机盐,金属离子, 和低分子量的物质。制备医用水,注射用水, 医用透析水;水的脱盐纯化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 ①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 ②用于制备中药注射剂及大输液 ➢ ③用于制备中药口服液 ➢ ④用于制备药酒等其他中药制剂
保。 ➢ ③选择性高。 ➢ ④适用范围广(热原,细菌→有机物,无机物)。 ➢ ⑤可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操作,易与其他生产过程匹配,满足中
药现代化生产要求。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类型 范围
应用
微滤
≥0.1μm
截留颗粒物,液体的澄清,细菌的去除;超 滤和反渗透的前处理。
超滤
除颗粒,除菌,澄清;除病菌,热原,胶体, 10-100nm 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用于分离提纯和浓缩。
pH梯度萃取法
总提取物/乙酸乙酯 酸性 水萃取
酸水层 调pH12,有机溶剂萃取
有机层 NaHCO3
有机层
水层
NaHCO3层
(碱性物质)(糖等强极性、 酸化,有机溶剂萃取
有机层 NaOH液提萃取
中性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基团极性大小顺序如下:酸>酚>醇>胺> 醛>酮>酯>醚>烯>烷。
举例: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极性大小。
OH
O
A
B
OCOCH3
C
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的极性:
极性较大的:苷类、生物碱盐、糖类、蛋白 质、氨基酸、鞣质、小分子有机酸、亲水性色素。
极性小的:游离生物碱、苷元、挥发油、树 脂、脂肪、大分子有机酸、亲脂性色素。
极性小的成分在极性小的溶剂中溶解度大。
二、操作技术
(一)化学成分的极性:被提取成分的极性是选 择提取溶剂最重要的依据。
1、影响化合物极性的因素: (1) 化合物分子母核大小(碳数多少):分子大
、碳数多,极性小;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
(2) 取代基极性大小:在化合物母核相同或相近 情况下,化合物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 大小。
(2)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以乙醇最常用。乙醇 的溶解性能比较好。亲水性的成分除蛋白质、 粘液质、果胶、淀粉和部分多糖等外,大多能在 乙醇中溶解。
优点:应用范围广,易过滤,不霉变,易浓 缩回收。
缺点:价高、不安全,需回流设备。
如:不同浓度乙醇能最大限度溶出的成分
20%~30%
生物碱盐、蒽醌及其苷
40%~50%
提取溶剂的选择原则: (1)要对所提取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 解度小。 (2)要与所提取成分不起意外的化学变化。 (3)要廉价、易得、安全。
(1)水:最常用。可溶解苷类、生物碱盐、糖 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小分子有机酸、 有机酸盐、亲水性色素、无机盐。其中蛋白质 不溶于热水。
缺点:用水提取易酶解苷类成分,且易霉 坏变质。某些含果胶、粘液质类成分的中草药, 其水提取液常常很难过滤。沸水提取时,中草 药中的淀粉可被糊化,而增加过滤的困难。故 含淀粉量多的中草药,不宜磨成细粉后加水煎 煮。
(二)溶剂的选择
1、溶剂的分类 水:极性大,渗透力强,介电常数大; 亲水性溶剂:极性较大,介电常数较大, 常用的有甲醇、乙醇、丙酮;与水任何比 例互溶; 亲脂性溶剂:极性较小,介电常数小,常 用的有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石油 醚。不溶或微溶于水。
2、极性大小
亲
水(H2O) 甲醇(MeOH )
课堂活动
播放录像
回流法 索氏提取法
补充企业知识:
浸提工艺: 浸提是指利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将有效成分从原料 中提取出来的过程,通常也称为浸出过程。
在浸出过程中应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处方中有关药物 成分提取的工艺特性,拟制备的剂型,并结合生产的设 备条件等,选用合适的浸提工艺,将有效成分及辅助成 分尽可能地提取出来,而使无效成分及组织物尽量少混 入或不混入浸提物中。
此外,用于中药材提取的有机溶剂还有丙酮、 脂肪油、甘油、乙醚、氯仿等,由于价格或药理 作用,一般仅用于提纯有效成分。 浸提辅助剂:
酸、碱、甘油、表面活性剂。
如:藿香正气水
[处方] 藿香叶12 kg,紫苏叶 12kg, 大腹皮 12 kg,白芷 12 kgm,苍术 8kg, 陈皮 8 kg, 厚朴(姜炙)12 kg,甘草4 kg,生半夏8kg
回流提取装置图
5. 连续回流提取法
常用溶剂:有机溶剂。 仪器装置:连续回流提取装置 提取范围:不适于对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 提取优缺点: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但
装置设备要求高。
操作过程: 将药材置于铝纸袋中,放入提取器内 装置 水浴加热回流提取适当时间 液。
连接 提取
冷凝管
加入适量溶剂(水或有机溶剂)
每次浸泡一日以上, 提取2-3 次使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
倾取上清液,过滤
药液
提取范围: 适宜含淀粉、树胶等成分较多的药材以及含挥发性成 分,或遇热不稳定易分解或被破坏成分的提取。
提取优缺点:操作简便。 缺点:提取时间长、溶剂用量大,提取效率不高,
水为溶剂易发霉、变质,必要时加适量防腐剂。
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溶剂:
⑴水 目前90%的中药提取用水作溶剂,水价廉易得,对中药材
具有较强穿透力,能将药材中生物碱类、有机酸盐类、苦 味质、苷、鞣质、蛋白质、树胶、糖、多糖类(果胶、黏 液质、菊糖、淀粉等)以及酶浸出,部分挥发油也能被水 浸出。 缺点: 由于浸提范围广,选择性差,会浸提出大量无效成分,使 浸提液难以过滤,给进一步分离带来麻烦。水提液一枚便 失效、不易储存。
的为限,不宜过多使用;乙醇具有挥发性、易燃性,在生产中应注意安全 防护。
(3)酒
饮用酒中的黄酒和白酒能溶解中药中的多种成分,是 良好的浸提溶剂。
黄酒含15%-20%乙醇以及醇类、酸类、酯类、矿物质 等,相对密度0.98。
白酒含40%-60%乙醇以及酸类、酯类、醛类等成分, 相对密度0.82-0.92,为无色透明液体,气味为特异醇 香而有较强的刺激性。
水溶解度(g/100g) 极性
己烷
1.88 0.007
弱
苯
2.29 0.06
乙醚
4.47
1.3
氯仿
5.20 0.1
乙酸乙酯 6.11
3.0
乙醇
26
甲醇
31.2
水
81.0
强
问题: 1、比水重的有? 2、不溶于水的有? 3、不溶于水极性最大的是? 4、与水互溶的有? 5、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是? 6、极性最小的有机溶剂是? 7、溶解范围最广的是? 8、是混合物的有? 9、不同浓度乙醇极性大小比较?
1. 浸渍法:
常用溶剂:水、乙醇 仪器装置:有盖的容器 操作过程:
将药材粗粉置容器中 加入适量的溶剂 常温或加热 (40~80 ℃)浸泡(浸泡时应将容器盖严,并经常搅拌振 摇),一般浸泡3—5日或按规定时间倾取上清液过滤得提 取液。(药材可重复浸泡2-3次)。
药材粗粉
置于有盖的容器中,
水 性 溶
乙醇(EtOH)
剂
丙酮(Me2CO)
正丁醇(n-BuOH)
亲
乙酸乙酯(EtOAc) 脂
乙醚(Et2O)
性 溶
氯仿(CHCl3 )
剂
苯(C6H6)
四氯化碳(CCl4)
正己烷≈石油醚(Pet.et)。
3、溶剂极性大小的实质:
介电常数不同,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极性大,
介电常数小的溶剂极性小。
溶剂
ε
(2)乙醇
为仅次于水的常用提取溶剂。 乙醇能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而且中药中化学成分在乙醇中溶解度随乙醇
浓度变化。 一般乙醇含量80%以上时,适用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 乙醇含量50%-70%时,适用于浸取生物碱、苷类等; 乙醇含量50%以下时,适用于浸提苦味质、蒽醌类化合物等。 乙醇又防腐作用,浸提液中有乙醇含量20%以上时不致霉坏变质。 缺点:有药理作用,价格较贵,故生产中已能浸出有效成分,满足浸提目
[剂型] 酊剂 [生产过程]
1、配料:按处方将上述药材炮制合格,称量配齐。各药单放。 2、粉碎:将白芷、苍术、陈皮、厚朴共轧为3号粗末,茯苓轧为1号粗末。 3、渗漉:取茯苓粗末用8倍量25%乙醇胺渗漉法提取,滤取药业静置。 4、煮提:取生半夏用水浸泡,每天换水一次,泡至透心时捞出至锅内,假如鲜
工业生产渗漉器示意图:
3. 煎煮法
常用溶剂:水 仪器装置:砂锅、铝锅等。 操作范围:
对含挥发性即遇热不稳定的成分的药材不宜用此法。 提取优缺点:
本法简便易行,提取效率比冷浸法高,但水溶性杂 质多,易发霉。
步骤:
将中药饮片或粗粉置适当容器中,加水浸过药面, 直火加热2~3次,每次煎煮的时间可根据药材量 而定。
提取液
渗漉法
(1)溶剂:水、乙醇 (2)仪器装置及操作:渗漉装置 (3)适于:成分易挥发或受热不稳定药材。
不适于: 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乳香、没药、儿茶等。
(4)特点: 溶剂用量大,提取时间长,但提取效率较浸渍法高。
操作: 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
装筒时注意: ①先用脱脂棉垫底部防药粉泄漏 ②分次装筒,层层压平,约2/3容积 ③上部覆盖滤纸或纱布加重物压住防药粉浮冲 ④开活塞加溶剂至流出,排除筒内空气再关活 塞,加溶剂至高出药粉数cm
强心苷、鞣质
60%~70%
皂苷、黄酮苷
80%~95%
游离生物碱、挥发油
(3)亲脂性的有机溶剂:这些溶剂的选择性能强, 用于亲脂性成分的提取,如游离生物碱、苷元、 挥发油等。
优点:提取专属性强,易回收浓缩。
缺点:价高、易燃、有毒,穿透性差;对设
备要求高。
(二)溶剂提取过程
提取过程:指溶剂进入药材组织,溶解其中的化学成 分,并将其提出的过程。
提取器
虹吸管
提取器 电热套
冷凝管 烧瓶
回流法、连续回流法
(1)溶剂:有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剂 (2)装置: (3)适于:成分对热稳定
比较: 1)溶剂用量 回流法>连续回流法 2)提取时间:连续回流法>回流法 3)效率:连续回流法>回流法
三、影响因素
1、药材粉碎度: 粉碎是为了增加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提高提取效 率。具体粉碎度要根据药材质地、提取方法、提 取溶剂来决定,一般以过20目为宜。 过粗:减少与溶剂的接触面积,降低提取效率; 过细:表面吸附作用增强,影响扩散速度,并引
注意:煎煮中要不断搅拌。少量药材可用砂锅、 搪瓷器具,忌用铁锅或铁器。
工业上常用多功能提取罐:
多功能提取罐生产操作注意事项:
a、多功能提取罐开车前应全面检查电气线路及控制系统是否正
常,为避免出渣门开启时自重而产生的冲力使活塞杆受损, 控制箱中针形阀开度必须合适,应使出渣门缓缓平稳打开。 b、当设备带压操作或压力没有恢复常压之前,严禁开启投料们 及出渣门。当关闭加料门时,必须是定位销进入沟槽内。罐 内加料加液后必须检查出渣门保险气缸是否处于锁定保险状态。 c、使用乙醇提取时,要采用真空操作,或经冷却器后流入提取 罐内,不能采用水泵强制循环。 d、通蒸汽进入夹套时,缓慢开启蒸汽阀门,蒸汽压力不能超过 2.0 Mpa,安装时必须设有减压阀、安全阀、压力表。